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一
合集下载
芳香胺类药物分析-精品文档

芳伯氨基——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酯键——易水解 侧链烃胺——具碱性
代表性药物
H N 2 C O O C H C H N ( C H ) 2 2 2 5 2 H C l 盐酸普鲁卡因
Procaine hydrochloride
H N 2
C O O C H 2 5
苯佐卡因
benzocaine
C 2H 5 C 2H 5
C 2H 5 C 2H 5
N C O C H 2N CH3
与其他有关药物的
区别
在同样条件下,盐酸普鲁卡因、丁卡
因、苯佐卡因等不显Cu2+反应。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在同样条件下
与Hg2+反应显红色或橙黄色(盐酸利 多卡因显黄色)。
羟肟酸铁盐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胺具芳酰胺结构,可被H2O2 氧化,生成羟肟酸,再与FeCl3反应生成 羟肟酸铁而显紫红色→暗棕色至棕黑色。
羟肟酸铁
4. 水解产物反应
具有酯键结构的药物易在碱性溶液中 水解,可利用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别。 苯佐卡因
NH2 + COOC2H5 NaOH NH2 + C2H5OH COONa
C2H5OH + I2 + NaOH
CHI3
黄色
盐酸普鲁卡因
N H 2 N a O H N H 2
白色
C O O C H C H N ( C H ) 2 2 2 5 2
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转溶 入氯仿,显黄色。
盐酸利多卡因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钴
反应,生成亮绿色细小钴盐沉淀。
盐酸利多卡因在硝酸性溶液中与硝酸
汞反应,显黄色。
CH3
C 2H 5 + C 2H 5 CuSO4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中药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提供支 持。
中药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中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的药物分析
质量标准制定
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药物分析用 于制定和评估仿制药的质量标准,确 保仿制药的质量与原研药一致。
生物等效性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仿制药和原研 药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比较两者在 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证明仿制 药与原研药的等效性。
中药现代化中的药物分析
中药成分分析
药物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
01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抗炎药
02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或酶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心血管药物
03
通过作用于心肌、血管平滑肌等靶点,发挥抗心绞痛、抗高血
压等作用。
药物应用领域
肿瘤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如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结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 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该方法 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泛应用的特点,适用于芳香 胺类药物的分离和测定。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将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利用朗伯-比尔 定律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常 用于芳香胺类药物的定量分析。
中药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中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的药物分析
质量标准制定
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药物分析用 于制定和评估仿制药的质量标准,确 保仿制药的质量与原研药一致。
生物等效性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仿制药和原研 药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比较两者在 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证明仿制 药与原研药的等效性。
中药现代化中的药物分析
中药成分分析
药物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
01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抗炎药
02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或酶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心血管药物
03
通过作用于心肌、血管平滑肌等靶点,发挥抗心绞痛、抗高血
压等作用。
药物应用领域
肿瘤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如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结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 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该方法 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泛应用的特点,适用于芳香 胺类药物的分离和测定。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将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利用朗伯-比尔 定律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常 用于芳香胺类药物的定量分析。
07 芳胺类

2)性质:① 水解;②酚羟基特性;③弱碱性;④与重金属离子反应;⑤光谱特征 ①水解 -芳酰氨基易水解,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后具有芳伯氨基,显芳伯氨基特性反应 。 -水解反应的速度受分子结构 (空间位阻) 影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部分药物其水解产物易酯化,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醋氨苯砜,水解→醋酸→醋酸乙酯的香味 。 ②酚羟基特性:若具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可与 FeCl3 反应,例如对乙酰氨基酚。 ③弱碱性: 若具有脂烃胺侧链且为叔胺氮原子, 则显弱碱性, 可成盐, 可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 ④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酰氨基上的氮可在水溶液中与铜离子或钴离子络 合,生成有色的配位化合物沉淀。 ⑤光谱特征:本类药物的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均可供分析用。 1.2 鉴别试验 ① 重氮化-偶合反应;②三氯化铁反应;③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④ 水解产物反应;⑤衍生物熔点测定;⑥吸收光谱
2)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生产工艺中使用铁粉为还原剂,可能带入成品中,致使乙醇溶液产生浑浊。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 色氧化产物,在乙醇中显橙红色或棕色。 3)有关物质 -来源:中间体、副产物及分解产物 -方法:TLC -对照品:对氯乙酰苯胺 4)对氨基酚 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反应 的特点,与对照品比较,进行限量检查。 1.3.2 盐酸普鲁卡因 ①酸度;②对氨基苯甲酸 对氨基苯甲酸:普鲁卡因易水解,其注射液制备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较易水解,其最终产物可使注 射液变黄,使疗效下降,毒性增加。 1.4 含量测定 ①亚硝酸钠滴定法;②非水滴定法;③紫外分光光度法;④快速荧光测定;⑤高效液相色谱法 1.4.1 亚硝酸钠滴定法 具游离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本法直接测定。具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如具酰胺基药物(对乙酰氨基酚 等)经水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如无味氯霉素)经还原,也可用本法测定。
第7章 芳胺及芳烃胺类药物的分析

37
H+ Ar − NHCOR + H 2O → Ar − NH2 + RCOOH
∆
Ar − NO 2 + 6[ H ] Zn + → Ar − NH 2 + 2 H 2 O HCl
Ar − NH2 + NaNO2 + 2HCl → [Ar − N 2 ]Cl + NaCl + 2H 2O
A r
N 2 H
H Cl N O aN 2
O H β− 酚 萘
重 盐 氮
橙 ~ 红 黄 猩 色
11
直接反应: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 直接反应: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 盐酸普 鲁卡因胺 间接反应: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 间接反应:对乙酰氨基酚、 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由于空间位阻很难发 生此反应。 生此反应。
H 利多卡因 + CoCl 2 → 细小的亮绿色 ↓
17
+
CH3
+ Cu
CH 3 2 NHCOCH 2H5)2 2N(C CH 3
2+
NCOCH 2N(C 2H5)2 CH3 Cu CH3
(C 2H5)2NCH 2CON CH3 蓝紫色
+Co2+
CH3
CH3
NCOCHN(C H5)2 (C2H5)2NCHCON 2 2 2 CH3 Co 亮绿色
18
CH3
(3)羟肟酸铁的反应
具有芳酰胺结构,被H2O2氧化成羟肟酸,羟肟酸与 FeCl3反应生成紫红色羟肟酸铁,随即变为暗棕色至棕 黑色。如盐酸普鲁卡因胺。
NH2 H2O2 NH2 FeCl3 NH2 Fe
CONHCH2CH2N(C2H5)2
7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生物碱或生物碱的盐类水溶液,能与一些试剂生成不溶性沉淀。 这种试剂称为生物碱沉淀剂。该反应可用以鉴定或分离生物碱。 常用的生物碱沉淀剂有:碘化汞钾(HgI2·2KI)试剂(与生物碱作用 多生成黄色沉淀);碘化铋钾(BiI3·KI)试剂(与生物碱作用多生 成黄褐色沉淀);碘试液、鞣酸试剂、苦味酸试剂,分别与生物 碱作用,多生成棕色、白色、黄色沉淀。
主要性质
芳伯氨基特性:重氮化-偶合,与芳醛缩合生成 芳伯氨基特性 Schiff碱,易氧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除外 水解特性: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生成对氨基 水解特性 苯甲酸。盐酸丁卡因生成对丁胺基苯甲酸 弱碱性:R2侧链有叔胺氮原子,有弱碱性,可 弱碱性 与生物碱沉淀剂生成沉淀,可在非水溶液中进 行滴定。苯佐卡因除外。 其它特性:外观,状态,溶解性等
CH3 NHCOCH2N CH3 C2H5 C2H5 CuSO4 Na2CO3 CH3 NHCOCH2N CH3 Cu H3C C2H5 C2H5 NCH2CON H3C
13
C2H5 C2H5
蓝紫色↓
溶于氯仿
黄色
②盐酸利多卡因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钴试液反应生成亮绿色细 小钴盐沉淀
CH3 NHCOCH2N CH3 C2H5 C2H5 CoCl2 CH3 NHCOCH2N CH3 Co C2H5 C2H5 C2H5 C2H5 H3C NCH2CON H3C
ChP(2005)
H2N O COC2H5
NaOH ∆
H2N
O CONa +
苯佐卡因
取本品约0.1g,加氢氧 化钠试液5ml,煮沸, C2H5OH 即有乙醇生成;加碘试 ∆ 碘试液 液,加热,即生成黄色 沉淀,并发生碘仿的臭 CH3I↓ 气 ChP(2005)
16
主要性质
芳伯氨基特性:重氮化-偶合,与芳醛缩合生成 芳伯氨基特性 Schiff碱,易氧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除外 水解特性: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生成对氨基 水解特性 苯甲酸。盐酸丁卡因生成对丁胺基苯甲酸 弱碱性:R2侧链有叔胺氮原子,有弱碱性,可 弱碱性 与生物碱沉淀剂生成沉淀,可在非水溶液中进 行滴定。苯佐卡因除外。 其它特性:外观,状态,溶解性等
CH3 NHCOCH2N CH3 C2H5 C2H5 CuSO4 Na2CO3 CH3 NHCOCH2N CH3 Cu H3C C2H5 C2H5 NCH2CON H3C
13
C2H5 C2H5
蓝紫色↓
溶于氯仿
黄色
②盐酸利多卡因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钴试液反应生成亮绿色细 小钴盐沉淀
CH3 NHCOCH2N CH3 C2H5 C2H5 CoCl2 CH3 NHCOCH2N CH3 Co C2H5 C2H5 C2H5 C2H5 H3C NCH2CON H3C
ChP(2005)
H2N O COC2H5
NaOH ∆
H2N
O CONa +
苯佐卡因
取本品约0.1g,加氢氧 化钠试液5ml,煮沸, C2H5OH 即有乙醇生成;加碘试 ∆ 碘试液 液,加热,即生成黄色 沉淀,并发生碘仿的臭 CH3I↓ 气 ChP(2005)
16
第五章-芳胺及芳烃胺类药物的分析ppt课件(全)

二、鉴别试验
7.红外吸收光谱
三、检查试验
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2.对乙酰氨基酚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酸度 (2)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3)对氨基酚 (4)有关物质 3.对乙酰氨基酚片剂溶出度的检查
四、含量测定
1.亚硝酸钠滴定法 (1)原理 (2)测定的主要条件 ①酸的种类及其浓度 ②反应速率 ③反应温度 ④快速滴定
第二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1 几种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2 鉴别试验 3 检查试验 4 含量测定
一、几种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理 化性质
1.典型药物的结构 Leabharlann 类药物的分子中含有苯乙胺的基本结构。
2.主要化学性质 (1)弱碱性 (2)酚羟基特性 (3)具有旋光性
二、鉴别试验
1.氯化铁反应 2.与甲醛-硫酸反应
2.酰胺类药物
二、鉴别试验
1.重氮化-偶合反应
二、鉴别试验
2.与氯化铁反应
3.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二、鉴别试验
4.水解产物反应 (1)苯佐卡因的鉴别试验
二、鉴别试验
(2)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试验
二、鉴别试验
5.制备衍生物测其熔点 (1)三硝基苯酚衍生物
(2)硫氰酸盐衍生物
二、鉴别试验
6.紫外吸收光谱
四、含量测定
2.非水溶液滴定法
四、含量测定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对乙酰氨基酚在0.4%氢氧化钠溶液中,于257nm波长处有
最大吸收,其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可用于其原料及制剂的含 量定。 (1)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 (2)对乙酰氨基酚栓的测定
四、含量测定
4.高效液相色谱法 (1)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的测定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②测定方法 (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测定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②测定方法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专

(3)制备衍生物测熔点
典型UV参数 lmin lmax ls Almax E1cm 1%
(4)UV
盐酸布比卡因 ChP(2005) [鉴别] 取本品,精密称定,按干燥品计算,加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263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分别为~与~。
⑤ 判断 在254nm波长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超过其大小与颜色。
(3).对氨基酚 制备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存不当发生水解都能引入对氨基酚 ☆检查原理: 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作用,生成蓝色络合物,与对照液比较判断对氨基酚的限量。
检查方法 对照法
⑤ 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a.与铜离子的反应
b.与钴盐反应
(1)重氮化-偶合反应 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水解或还原后,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ChP(2005) [鉴别] 取本品约g,加稀盐酸5m1,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m1,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1,振摇,即显红色。
等可使氨基的碱性降低,重氮化反应速 度加快。
A2. 当在苯环上有供电基时, 则使反应速度降低。如 等。
供电基能使氨基碱性增强,这样氨 基成盐的机会就增大,游离芳伯胺 的浓度就减小,所以反应速度就慢。
(1)K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 K1 ≈ 300 K2 加入KBr,可增大被测溶液中NO+的浓度,所以能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
具有脂烃胺侧链,属于芳烃胺类药物。 多数在苯环上有1~2个羟基取代基。
典型UV参数 lmin lmax ls Almax E1cm 1%
(4)UV
盐酸布比卡因 ChP(2005) [鉴别] 取本品,精密称定,按干燥品计算,加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263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分别为~与~。
⑤ 判断 在254nm波长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超过其大小与颜色。
(3).对氨基酚 制备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存不当发生水解都能引入对氨基酚 ☆检查原理: 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作用,生成蓝色络合物,与对照液比较判断对氨基酚的限量。
检查方法 对照法
⑤ 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a.与铜离子的反应
b.与钴盐反应
(1)重氮化-偶合反应 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水解或还原后,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ChP(2005) [鉴别] 取本品约g,加稀盐酸5m1,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m1,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1,振摇,即显红色。
等可使氨基的碱性降低,重氮化反应速 度加快。
A2. 当在苯环上有供电基时, 则使反应速度降低。如 等。
供电基能使氨基碱性增强,这样氨 基成盐的机会就增大,游离芳伯胺 的浓度就减小,所以反应速度就慢。
(1)K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 K1 ≈ 300 K2 加入KBr,可增大被测溶液中NO+的浓度,所以能加快重氮化反应速度
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
具有脂烃胺侧链,属于芳烃胺类药物。 多数在苯环上有1~2个羟基取代基。
第七章_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1医学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本章重点介绍芳胺类和芳烃胺类药物
芳胺类药物指氨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芳烃胺类药物指氨基在烃基侧链上。 芳胺类*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酰胺类 芳烃胺类: 苯乙胺类 .苯丙胺类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1.基本结构特点:
H2N
C OR
O
具有对氨基苯甲酸(盐酸丁可因除外) 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Schiff碱反应; 易氧化变色
② 弱碱性
脂烃胺侧链含叔胺氮原子(苯佐卡因 除外)—弱碱性,能与生物碱沉淀试 剂发生沉淀反应,非水酸碱滴定。
③ 水解特性 具有酯的结构,容 易水解。
④ 其他特性 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其
3. 对氨基酚 杂质来源 中间体、水解产物 反应原理
对氨基 亚 酚硝基铁 氰 O H 化 兰钠 色
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反应
检查方法 对照法(原料药)
取本品1.0g,加甲醇溶液(1→2) 20ml溶解后,加碱性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 1m1,摇匀,放置30min;如显色,与对 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g加对氨基酚50g用 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5%)。
具有游离的芳伯氨基(盐酸丁卡 因除外)。
• 典型药物有:
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普鲁卡因、盐酸普 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
NH2
N H2
.H C l
C O O C H2C H2N (C 2H5)2
盐酸普鲁卡因
C O O C H 2C H 3
苯佐卡因
N H(C H2)3C H3 .H C l
C O O C H2C H2N (C H3)2
盐酸盐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 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本章重点介绍芳胺类和芳烃胺类药物
芳胺类药物指氨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芳烃胺类药物指氨基在烃基侧链上。 芳胺类*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酰胺类 芳烃胺类: 苯乙胺类 .苯丙胺类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1.基本结构特点:
H2N
C OR
O
具有对氨基苯甲酸(盐酸丁可因除外) 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Schiff碱反应; 易氧化变色
② 弱碱性
脂烃胺侧链含叔胺氮原子(苯佐卡因 除外)—弱碱性,能与生物碱沉淀试 剂发生沉淀反应,非水酸碱滴定。
③ 水解特性 具有酯的结构,容 易水解。
④ 其他特性 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其
3. 对氨基酚 杂质来源 中间体、水解产物 反应原理
对氨基 亚 酚硝基铁 氰 O H 化 兰钠 色
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反应
检查方法 对照法(原料药)
取本品1.0g,加甲醇溶液(1→2) 20ml溶解后,加碱性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 1m1,摇匀,放置30min;如显色,与对 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g加对氨基酚50g用 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5%)。
具有游离的芳伯氨基(盐酸丁卡 因除外)。
• 典型药物有:
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普鲁卡因、盐酸普 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
NH2
N H2
.H C l
C O O C H2C H2N (C 2H5)2
盐酸普鲁卡因
C O O C H 2C H 3
苯佐卡因
N H(C H2)3C H3 .H C l
C O O C H2C H2N (C H3)2
盐酸盐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 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醋氨苯砜
结构特点
酚羟基 酰胺
叔胺 酰胺 共轭结构 叔胺 酰胺 共轭结构
酰胺 共轭结构
化学性质
三氯化铁反应 水解性:水解产生对氨基酚, 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弱碱性 空间位阻,不易水解 紫外特征吸收 弱碱性:与重金属离子发生 沉淀反应 空间位阻,不易水解 紫外特征吸收 水解性:水解产生对氨基酚, 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紫外特征吸收
3)熔点: 147~150℃
苯佐卡因
1)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 遇光色渐变黄;
2)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 醚中易溶,在脂肪油中略 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3)熔点: 88~91℃
1.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2)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盐酸普鲁卡因
芳香第一胺 酯键 叔胺氮原子 共轭结构
盐酸丁卡因
味苦,继有麻木感
在三氯甲烷中溶解, 75~79℃ 在乙醚中不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中易溶,在水
味苦
中溶解,在三氯甲烷
中微溶,在乙醚中几
乎不溶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或结 在乙醇中极微溶解,
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在水、乙醚、稀盐酸
或氢氧化钠试液中几
乎不溶
2.酰胺类
(2)结构点与化学性质
药物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水解反应举例
盐酸普鲁卡因 + NaOH 普鲁卡因 (白色沉淀) 油状物 对氨基苯甲酸钠 + 二乙氨基乙醇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对氨基苯甲酸钠 + HCl 对氨基苯甲酸(白色)
具体的化学反应:
NH2
NH2
NaOH
NaOH
COOCH2CH2N(C2H5)2.HCl
NH2 HCl
CCOONO(OCHH)2CCHH2C2NH2(NC(2CH25H)25)2 NH2 HCl
4.重金属离子反应
盐酸利多卡因分子中具有芳酰胺结构, 在碳酸钠试液中,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 色配位化合物,此有色物转溶于三氯甲烷中 显黄色。
4.重金属离子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和苯佐卡因 等,在同样条件下不发生此反应。
5.氯化物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丁 卡因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盐酸丁卡因虽无芳伯氨基,但分子中的芳香 仲胺在酸性溶液中可与NaNO2反应生成N-亚硝 基化合物的乳白色沉淀。
NHC4H9
+ HNO2 COOCH2CH2(C2H5)2
C4H9N-NO
COOCH2CH2(C2H5)2 乳白色
+ H2O
(二)鉴别
2.水解反应
本类药物具有芳酸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利用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别。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杂质来源: 水解产生、脱羧、氧化
H2N
COOH -CO2 H2N
[O]
O=
=O
黄色
(三)杂质检查
2. 对乙酰氨基酚的杂质检查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3)对氯苯乙酰胺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生产工艺中:Fe粉作还原剂,带入成品 中,致使乙醇溶液产生浑浊; 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色氧化产物,在乙 醇中显橙红色或棕色。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醋氨苯砜
(二)鉴别
1.重氮化-偶合反应 (1)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鉴别
分子中都有芳香第一胺结构,在盐酸溶液中, 可直接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 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有色的偶氮染料。
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 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此反应。
6.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红外分光光度法
7.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盐酸普鲁卡因的制剂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三)杂质检查
1. 盐酸普鲁卡因的杂质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 (2)酸度 (3)对氨基苯甲酸
利用药物与杂质在溶解 行为上的差异,检查水 中不溶物。
药品检验技术
第五章 化学原料药物检验技术
第二节 胺类药物的检验技术
基本要求
1、掌握胺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基 本原理与方法
2、熟悉典型药物中主要特殊杂质的来源 及检查方法 3、了解典型药物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 性质
一、芳胺类药物的检验技术
(一)基础知识
芳胺类药物分 为两类
芳伯氨基未被取代 芳伯氨基被酰化
Ar-NH2 NaNO2+HCl Ar-N2+Cl -
Ar-N=N
OH
OH-
OH
(2)对乙酰氨基酚鉴别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潜在芳香第一胺结构,在酸 性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芳香第一胺结构,也可发生 重氮化-偶合反应。
(3)盐酸丁卡因鉴别
其结构为芳香仲胺,不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但可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N-亚硝基 化合物的乳白色沉淀,可与芳香第一胺结构的同类 药物区别。
NH2 + HOCH2CH2N(C2H5)2
COONa NH2. HCl
COONa
COOH
COOH
水解产物反应
苯佐卡因 + NaOH 乙醇
乙醇 + I2 + NaOH CHI3(碘仿臭气,黄色沉淀)
3.三氯化铁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 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而使溶液 呈蓝紫色。
(2)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Ar-NH2
HCl NaNO2
重氮盐
OH-
-萘酚
橙黄~猩红色
生成偶氮染料
如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
供试品50 mg,加稀盐酸1 ml,煮沸,放冷,加 0.1 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再滴加碱性β-萘酚数 滴,生成猩红色沉淀。
重氮化-偶合反应
NH2
COOCH2CH2N(C2H5)2
OH
[H2O]
NHCOCH3
对位有取代
1.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1)性状描述
盐酸普鲁卡因
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 粉末;无臭,味微苦, 随后有麻痹感;
2)在水中易溶,在乙 醇中略溶,在三氯甲 烷中微溶,在乙醚中 几乎不溶;
3)熔点:154~157℃
盐酸丁卡因
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有麻舌感;
2)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中 不溶;
酯键 叔胺氮原子 共轭结构
苯佐卡因
芳香第一胺 酯键 共轭结构
2.酰胺类
(1)性状描述
药物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醋氨苯砜
外观
溶解度
物理常数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熔点:
无臭,味微苦
在丙酮中溶解,在水 168~172℃ 中略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 熔点:
结构特点
酚羟基 酰胺
叔胺 酰胺 共轭结构 叔胺 酰胺 共轭结构
酰胺 共轭结构
化学性质
三氯化铁反应 水解性:水解产生对氨基酚, 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弱碱性 空间位阻,不易水解 紫外特征吸收 弱碱性:与重金属离子发生 沉淀反应 空间位阻,不易水解 紫外特征吸收 水解性:水解产生对氨基酚, 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紫外特征吸收
3)熔点: 147~150℃
苯佐卡因
1)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 遇光色渐变黄;
2)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 醚中易溶,在脂肪油中略 溶,在水中极微溶解;
3)熔点: 88~91℃
1.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2)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盐酸普鲁卡因
芳香第一胺 酯键 叔胺氮原子 共轭结构
盐酸丁卡因
味苦,继有麻木感
在三氯甲烷中溶解, 75~79℃ 在乙醚中不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中易溶,在水
味苦
中溶解,在三氯甲烷
中微溶,在乙醚中几
乎不溶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或结 在乙醇中极微溶解,
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在水、乙醚、稀盐酸
或氢氧化钠试液中几
乎不溶
2.酰胺类
(2)结构点与化学性质
药物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水解反应举例
盐酸普鲁卡因 + NaOH 普鲁卡因 (白色沉淀) 油状物 对氨基苯甲酸钠 + 二乙氨基乙醇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对氨基苯甲酸钠 + HCl 对氨基苯甲酸(白色)
具体的化学反应:
NH2
NH2
NaOH
NaOH
COOCH2CH2N(C2H5)2.HCl
NH2 HCl
CCOONO(OCHH)2CCHH2C2NH2(NC(2CH25H)25)2 NH2 HCl
4.重金属离子反应
盐酸利多卡因分子中具有芳酰胺结构, 在碳酸钠试液中,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 色配位化合物,此有色物转溶于三氯甲烷中 显黄色。
4.重金属离子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和苯佐卡因 等,在同样条件下不发生此反应。
5.氯化物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丁 卡因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盐酸丁卡因虽无芳伯氨基,但分子中的芳香 仲胺在酸性溶液中可与NaNO2反应生成N-亚硝 基化合物的乳白色沉淀。
NHC4H9
+ HNO2 COOCH2CH2(C2H5)2
C4H9N-NO
COOCH2CH2(C2H5)2 乳白色
+ H2O
(二)鉴别
2.水解反应
本类药物具有芳酸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利用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别。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杂质来源: 水解产生、脱羧、氧化
H2N
COOH -CO2 H2N
[O]
O=
=O
黄色
(三)杂质检查
2. 对乙酰氨基酚的杂质检查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3)对氯苯乙酰胺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生产工艺中:Fe粉作还原剂,带入成品 中,致使乙醇溶液产生浑浊; 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色氧化产物,在乙 醇中显橙红色或棕色。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醋氨苯砜
(二)鉴别
1.重氮化-偶合反应 (1)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鉴别
分子中都有芳香第一胺结构,在盐酸溶液中, 可直接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 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有色的偶氮染料。
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 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此反应。
6.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红外分光光度法
7.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盐酸普鲁卡因的制剂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三)杂质检查
1. 盐酸普鲁卡因的杂质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 (2)酸度 (3)对氨基苯甲酸
利用药物与杂质在溶解 行为上的差异,检查水 中不溶物。
药品检验技术
第五章 化学原料药物检验技术
第二节 胺类药物的检验技术
基本要求
1、掌握胺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基 本原理与方法
2、熟悉典型药物中主要特殊杂质的来源 及检查方法 3、了解典型药物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 性质
一、芳胺类药物的检验技术
(一)基础知识
芳胺类药物分 为两类
芳伯氨基未被取代 芳伯氨基被酰化
Ar-NH2 NaNO2+HCl Ar-N2+Cl -
Ar-N=N
OH
OH-
OH
(2)对乙酰氨基酚鉴别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潜在芳香第一胺结构,在酸 性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芳香第一胺结构,也可发生 重氮化-偶合反应。
(3)盐酸丁卡因鉴别
其结构为芳香仲胺,不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但可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N-亚硝基 化合物的乳白色沉淀,可与芳香第一胺结构的同类 药物区别。
NH2 + HOCH2CH2N(C2H5)2
COONa NH2. HCl
COONa
COOH
COOH
水解产物反应
苯佐卡因 + NaOH 乙醇
乙醇 + I2 + NaOH CHI3(碘仿臭气,黄色沉淀)
3.三氯化铁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 可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而使溶液 呈蓝紫色。
(2)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Ar-NH2
HCl NaNO2
重氮盐
OH-
-萘酚
橙黄~猩红色
生成偶氮染料
如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
供试品50 mg,加稀盐酸1 ml,煮沸,放冷,加 0.1 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再滴加碱性β-萘酚数 滴,生成猩红色沉淀。
重氮化-偶合反应
NH2
COOCH2CH2N(C2H5)2
OH
[H2O]
NHCOCH3
对位有取代
1.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1)性状描述
盐酸普鲁卡因
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 粉末;无臭,味微苦, 随后有麻痹感;
2)在水中易溶,在乙 醇中略溶,在三氯甲 烷中微溶,在乙醚中 几乎不溶;
3)熔点:154~157℃
盐酸丁卡因
1)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有麻舌感;
2)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中 不溶;
酯键 叔胺氮原子 共轭结构
苯佐卡因
芳香第一胺 酯键 共轭结构
2.酰胺类
(1)性状描述
药物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醋氨苯砜
外观
溶解度
物理常数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熔点:
无臭,味微苦
在丙酮中溶解,在水 168~172℃ 中略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 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