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子课本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子课本

1.电子学是研究电子元件、电子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

2.电子元件是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控制电子

系统的功能。

3.电子系统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系统,它们可以完成特定的

功能。

4.电子系统的应用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改

善环境等。

5.电子学的研究包括电子元件的结构、特性、制造工艺、测

试方法等。

6.电子学的应用领域涉及计算机、通信、控制、测量、安全、医疗等。

7.电子学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

术支持。

8.电子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

多学科知识。

9.电子学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电子元件、新的电子系统

及其应用。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子课本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第 1 节 两 种 电 荷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与 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用 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两种电荷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摩 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electric charge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 电。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 演 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 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图15.1-1)。观察有 什么现象发生。 2. 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 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图15.1-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2 物理 九年级

2 实验发现,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 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人们还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 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 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自然界 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 电荷叫做正电荷(positive charge ),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negative charge )。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 量。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电荷量 的单位是库仑(column ),简称库,符号是 C 。一 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 电荷量大约只有10 C 。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 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 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图15.1-2)。 金属球 金属杆 绝缘垫 金属箔原子及其结构 图15.1-2 否带电 验电器能显示物体是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 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 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20 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 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 数目的电子(electro n )在核外运动。 电子是带有 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1.6×10 C 。 原子核带正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 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 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 1个正电荷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33 - -19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子课本

第1节两种电荷

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与 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用 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两种电荷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摩 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electric charge)。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 电。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 演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 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图15.1-1)。观察有 什么现象发生。 2. 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 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图15.1-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2物理九年级

实验发现,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 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人们还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 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 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自然界 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 电荷叫做正电荷(positive charge ),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negative charge )。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 量。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电荷量 的单位是库仑(column ),简称库,符号是C 。一 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 电荷量大约只有10 C 。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 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 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图15.1-2)。 金属球 金属杆 绝缘垫 金属箔 原子及其结构 图15.1-2 否带电 验电器能显示物体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 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 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 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 数目的电子(electron )在核外运动。 电子是带有 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 C 。 原子核带正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 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 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1个正电荷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33 ? ?19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及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及方法: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 排列。 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教具: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宇宙是由什么的呢,它又有多大呢?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图11.l-l;图11.1-2。(银河系:1021m,10万光年)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想想议议 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九年级全一册电子版

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九年级全一册电子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子书下载,这是同步人教版的电子课本书籍,书中内容包括了电流、串联、欧姆定律、电与磁和电磁波等内容,同学们可以再本站下载好课本进行学习! 初三物理全一册目录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此书的亮点 梳理知识精讲巧练,丛书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角度安排体例,以方法、能力为编写主线,梳理知识,搭建知识网络,精讲巧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要点的过程中自觉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新课标理念贯彻始终,丛书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按照“三维”目标安排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探究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概括知识中隐含的学习方法,领悟其中蕴涵的思维模式,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与应试有机结合,丛书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探索,突出对知识的总结和要点归纳,并配以相应练习,希望以“同步讲解+测试”形式,更快地提高你的学习水平和应试能力。 视野开阔全国兼容,丛书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的新思维、新理念编写,注重学段目标培养,在以一种版本为主的同时,兼顾其他同类教材,极大地扩展了丛书的适用范围。 物理考试的技巧 1、按照试题先后,先易后难答题; 2、仔细审题,快速解答,书写规范 3、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节 4、反复审查,不抢交卷

[九年级物理电子课本]九年级物理课本

[九年级物理电子课本]九年级物理课本 第一篇九年级物理课本:初中九年级物理课件 一、教材分析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和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内容着重学习固体压强,压强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学生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也经常用到,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技能基础,学生的好奇心强,又积极好动,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对学习有很大帮助,加上压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用实验的方式导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九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对于探究实验以及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压强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公式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观察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并运用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

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培养学生的废物利用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突破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突破重点 难点是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应用,采用讲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时,我用了一块颜色鲜艳的橡皮泥,双手用力压,使其发生形变,让学生注意观察,体会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时用夸张的语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快速的进入情境,本节课就来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 2、新课第一个内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实质上有很多知识咋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 在没有实施探究前引导学生一起做压铅笔的实验,铅笔一端尖,一段平面,夹在两个手指之间,会感受到什么找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尖的一端手疼,为什么呢尖的一端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然后用力压铅笔还会感觉到什么,学生回答用力压的时候手更疼了,为什么因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从上面的小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少走弯路。 在探究活动中提醒学生用什么样的物理方法研究问题怎样控制变量如何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言你们小组是应用哪些材料做的实验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我找了四名同学回答问题 第一名是武洪斌同学:“老师我用了一个沙盒,一个压力小桌,还有一个钢笔水瓶做的实验,首先让压力小桌压在沙盒上,看桌子腿在沙盒中下陷的深度,然后在小桌上放一个钢笔水瓶,会看到小桌下陷的深度增加了,然后我把小桌倒过来,放在沙盒中,再在小桌上放一个钢笔水瓶,会发现小桌没怎么样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子课本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子课本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子课本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小丽的妈妈戴着一副太阳镜,镜片是蓝色的,在太阳光下她看到小丽穿的白衬衫是____色的. 2.如图1所示为抽去空气的玻璃罩.它内部的闹钟虽然在振动发声,但是我们却听不到铃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 3.上物理课时,在黑板上作图的张老师提醒坐在后面的小明同学不要讲话要做笔记.面对黑板 的张老师是根据小明发出声音的来判断是小明在讲话的.当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 音时,我们总是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4.小明在理发时,从平面镜中看到背后墙上挂钟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实际时间是______. 5.小雅的哥哥新买了一条领带,领带具有很强的自洁功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知这是利用了______材料制成的领带. 6.海菲同学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类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 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7.图3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图3 图4 8.右上图4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它们时间相同时,路程不同,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9.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物态可以变 化/生活多姿多彩 试分析文中的有关物理过程 10.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虚像。 11.梦琦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像高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像的大 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 kg/m,一根体积是100cm的铜棒截断一半后,留下一半的铜棒的密 3度是 g/cm.【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电子课本】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真空不能传声 B.声波能传递能量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中小学数理化教材电子书大全

中小学数理化电子课本大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1)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 (1)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 (1)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1) 【人教A版】高中数学课本 (2)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师用书 (3) 【人教B版】高中数学课本 (3) 【旧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大纲版) (4)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本 (4) 【人教A版】初中数学课本 (4)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课本 (5)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 (5) 本站资源汇总[优秀资源,值得收藏] (7)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2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1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2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5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6电子课本[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 新课标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电子课本[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1-1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1-2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2-1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2-2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2-3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2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3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4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5电子课本[人教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必修1教师用书[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新课标初中物理电八年级(上)电子课本[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10—1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纳米及其相关应用 难点:纳米及其相关应用 教具、学具:教学录象带、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课本图10.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0.1-2是让学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反过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多的星系团之中。这样的关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巨大。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想想议议 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分子。 举例说明理解分子概念:以分割糖粒为例。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即,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课本图10.1-4展示了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单原子)的照片。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想想议议: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蜡烛熔化后再凝固成固态的蜡,钢水变成钢锭,电路焊接时使用的焊锡等。都说明该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 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变大,研究结果表明:水在汽化时,体积增大约1700倍;乙醚汽化时,体积增大约250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