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金融专业术语解释

常见的金融专业术语解释

金融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它涉及到个人和组织财务管理、投资决策、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方面。金融行业中有许多专业术语,本文将对其中常见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下面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来详细介绍这些术语。

一、金融市场相关术语解释:

1. 股票(Stock):股票是公司对外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权益和分红权。

2. 债券(Bond):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债权凭证,债务人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

3. 期货(Futures):期货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合约,约定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按照约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或金融资产。

4. 期权(Options):期权是一种购买或者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买方支付给卖方一定的费用来购买这个权利。

5. 活期存款(Current Deposit):活期存款是指随时可以取款的存款方式,存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支取或存入资金。

6.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定期存款是指按约定时间存入,到期时取出的存款方式,利率相对较高。

7. 保险(Insurance):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合同的方式,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承诺在保险事件发生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8. 黄金(Gold):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可用作货币储备、商品购买、投资及工业应用等。

二、投资相关术语解释:

1. 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根据个人或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目标收益

和时间等要素,合理分配资金到不同投资类别中的策略。

2. 风险收益比(Risk-Return Ratio):衡量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通常较高的收益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3. 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通过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来预测股票或债券等标的的未来走势。

4. 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通过研究图表、交易量等技术指标,预测

股票或债券等标的的未来走势。

5. 多空双向交易(Long vs Short):投资者通过多头(买进看涨)和空头(卖

出看跌)交易策略,根据市场趋势进行买卖操作。

6. 止损点(Stop Loss):为了限制投资亏损,在设定的价位上设置卖出点位,

当标的物价格下跌到该点位时,自动触发卖出操作。

7. 分散投资(Diversification):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行业、地区或

国家,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8. 投资组合(Investment Portfolio):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行业等,并根据风险偏好和目标收益制定的一揽子投资计划。

三、基金相关术语解释:

1. 公募基金(Public Fund):由公开募集资金组建而成的一种集合资金和分散

投资的投资工具。

2. 私募基金(Private Fund):非公开募集的资金组建的基金,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士。

3. 指数基金(Index Fund):其投资组合以某个特定指数为参照标准,追踪该

指数的投资表现。

4. 基金经理(Fund Manager):负责基金投资运作和管理的专业人士,制定投

资策略、交易决策等。

5. 净值(Net Asset Value):基金份额的市场价格,反映基金的资产净值与基

金份额总数之间的比值。

6. 申购(Subscription):购买基金份额的行为,即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基金中。

7. 赎回(Redemption):卖出基金份额的行为,即将基金份额变现为现金。

8. 手续费(Expense Ratio):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用,通常为基金资产净值的一

定比例。

以上是金融领域中一些常见的专业术语的解释和说明。这些术语在了解和应用

金融知识、进行金融投资和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术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融知识,提升自己在金融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术语大全解释

金融术语大全解释 金融术语大全解释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发展,金融术语也在不断演变。这些术语代表了不同的金融概念和操作,对于投资、理财和金融分析等领域都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最常用的金融术语,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拓展。 1. 股票(Stock) 股票是一种证券,代表着一家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时,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并获得了公司未来盈利的潜在份额。股票的价格通常随着市场供求变化而波动。 2. 债券(债券) 债券是一种债务融资方式,由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等发行。债券通常以固定的利率和到期日为回报基础,投资者可以在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 3. 期货(Futures) 期货是一种合约,规定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某种商品或货币的价格。期货交易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进行买卖,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4. 期权(Option)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允许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固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资产。期权的价格通常受到期权到期时间、标的资产价格和行权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5. 危机(Financial crisis) 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波动和崩溃的情况。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金融系统的担忧,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

6. 资产(Asset) 资产是指投资者拥有的各种证券和实物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黄金等。投资者的目标是通过投资资产获得收益,并避免损失。 7. 负债(负债) 负债是指投资者所欠他人的债务,包括个人债务、企业债务、贷款等。投资者的负债水平通常与其收入和资产状况相关。 8. 投资组合(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将资产分散投资于多个资产类别和行业中的策略。通过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降低个别资产的风险,同时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9. 货币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这些工具包括国债、银行存款等,通常以短期利率为回报基础。

常见的金融专业术语解释

常见的金融专业术语解释 金融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它涉及到个人和组织财务管理、投资决策、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方面。金融行业中有许多专业术语,本文将对其中常见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下面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来详细介绍这些术语。 一、金融市场相关术语解释: 1. 股票(Stock):股票是公司对外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权益和分红权。 2. 债券(Bond):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债权凭证,债务人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 3. 期货(Futures):期货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合约,约定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按照约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或金融资产。 4. 期权(Options):期权是一种购买或者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买方支付给卖方一定的费用来购买这个权利。 5. 活期存款(Current Deposit):活期存款是指随时可以取款的存款方式,存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支取或存入资金。 6.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定期存款是指按约定时间存入,到期时取出的存款方式,利率相对较高。 7. 保险(Insurance):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合同的方式,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承诺在保险事件发生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8. 黄金(Gold):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可用作货币储备、商品购买、投资及工业应用等。 二、投资相关术语解释:

1. 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根据个人或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目标收益 和时间等要素,合理分配资金到不同投资类别中的策略。 2. 风险收益比(Risk-Return Ratio):衡量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通常较高的收益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3. 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通过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来预测股票或债券等标的的未来走势。 4. 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通过研究图表、交易量等技术指标,预测 股票或债券等标的的未来走势。 5. 多空双向交易(Long vs Short):投资者通过多头(买进看涨)和空头(卖 出看跌)交易策略,根据市场趋势进行买卖操作。 6. 止损点(Stop Loss):为了限制投资亏损,在设定的价位上设置卖出点位, 当标的物价格下跌到该点位时,自动触发卖出操作。 7. 分散投资(Diversification):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行业、地区或 国家,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8. 投资组合(Investment Portfolio):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行业等,并根据风险偏好和目标收益制定的一揽子投资计划。 三、基金相关术语解释: 1. 公募基金(Public Fund):由公开募集资金组建而成的一种集合资金和分散 投资的投资工具。 2. 私募基金(Private Fund):非公开募集的资金组建的基金,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士。 3. 指数基金(Index Fund):其投资组合以某个特定指数为参照标准,追踪该 指数的投资表现。

(完整版)常用金融专业术语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常用金融专业术语知识点总结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知识点总结 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非常丰富,掌握这些术语对于从事金融工 作或研究金融领域的人士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金 融专业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1. 资产与负债表 (Balance Sheet) 资产与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概括了一家企业在特定时间点 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 产等;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剩余 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价值。 利润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汇报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收入、成本和盈利情况。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成本包括生产 成本、销售成本等;盈利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净收入或净亏损。 3. 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财务报表,显示了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现金流入包括销售收入、借款等;现金流出包括采购成本、还款等。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分析企业的现金管理和经营状况。 4. 证券市场 (Securities Market) 证券市场是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等。股票市场是指股票交易市场,债券市场是指债券交易市场,商品期货市场是指商品期货交易市场。 5. 期权 (Option)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给予购买者在未来的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卖出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期权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分别表示购买和卖出的权利。 6. 保险 (Insurance) 保险是一种通过支付保费转移风险的经济活动。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发生特定风险时向其提供经济赔偿。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1. 投资: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收益。 2. 股票: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代表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持有股票的人可以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可能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 债券:一种借贷证券,代表借款人向债券持有人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 4.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 5. 期货: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种特定的商品或金融产品。 6. 外汇:一种货币兑换,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 7. 利率:表示借款者向借款人支付的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8. 货币:一种广泛被接受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蓄的物品。 9. 税收:政府从个人或公司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政府运作。

10.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借款。 11. 资产:拥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具有价值的财产、股票、债券、现金等。 12.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债的金额。 13. 偿还:还款或偿付债务。 14. 利润: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 15. 股息:股票持有人从公司分配的盈利中获得的派息。 16. 指数:代表某个市场、行业或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数值。 17. 投资组合:由多个投资品种组成的投资方案。 18. 期限:金融合同结束的时间或期限。 19. 资本:投资者为资产而投入的资金。 20. 风险: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1. 实物商品:实际存在的商品。

22. 金融商品:代表实物商品或具有一定价值的硬货币的金融衍生品。 23. 交易:人们买卖商品或金融品种的行为。 24. 市场:提供商品和金融品种的场所或流程,供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 25.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 26. 财务报表: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收入和支出的文件。 27. 资产管理:帮助个人或公司管理其投资组合的过程。 28. 客户关系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 29. 咨询:提供金融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30. 财务分析:分析公司财务数据以确定其财务状况、运营效率和潜在 风险。 31. 企业并购: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或合并以形成更大、更强大的 公司。 32. 资本市场:进行证券交易、债券交易等交易的市场。 33. 证券:代表投资者对一家公司的所有权或债务关系的金融工具。

金融专业术语

金融专业术语 一、货币市场类金融术语 1.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资金周转较快、期限较短、利率较低的金 融市场。主要涉及的交易品种有银行间资金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质押融资市场等。 2. 短期利率 短期利率是指短期市场借款的利率,如央行利率、 Shibor利率等。是市场利率的基准,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的 流动性和市场结构。 3. 国库券 国库券是由国家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下的短期金融工具。通常以折价形式发行,到期后按面值兑付。具有流动性好、证券品种多、交易规模大等特点。 4. 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指由企业发行,并由银行背书的短期票据。 可用于公司短期资金周转和金融市场借贷,其利率一般高于国库券等政府债券。 5. 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短期固定收益类基金,跨度一般在1年以内,以货币市场等低风险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具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稳健性的特点。 二、债券市场类金融术语 1.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是指长期债券交易的市场。主要涉及的交易品种有国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 2.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债券到期日收益与发行时债券价格之比,是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它反映了市场对于债券未来现金流向的预期,是投资者判断债券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3. 债券评级 债券评级是通过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对债券信用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的评估方法。通常由国际评级机构或国内评级机构进行。 4. 信用风险溢价 信用风险溢价是指因发行人信用状况不良而需要支付的附加利率。它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债券信用风险的衡量。 5. 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是一种以购买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债券基金的收益率比股票基金稳定,一般适合于风险偏低的投资者。 三、股票市场类金融术语 1. 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是以股票为交易标的的市场,主要涉及的交易方式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2. 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是反映股票市场整体行情的股票组合。通常由代表各行业、各类股票的权重不同的股票组成,常用的有上证指数、深圳成指等。 3. 市盈率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学科。下面是一些关于金融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 1. 货币:货币是一种被普遍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资产或商品。货币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衡量价值,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信用:信用指的是资源的借贷者在约定时间内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信用通常以信用评级的形式进行评估,较高的信用评级意味着借款人有更好的信用记录。 3. 银行: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存款、贷款、支付和投资等服务。银行扮演着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中介角色,并且在资金流动和货币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证券:证券是一种用来证明持有者对某种财产权利的法律文件,例如股票和债券。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来进行投资,从中获得收益。 5.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运作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6.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本或贷款所支付的成本或收益,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7. 风险:风险是指投资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市场上的投资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8. 资本:资本是用于生产和投资的货币和财富。资本可以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支持企业运营等。 9. 债务:债务是指一方向另一方借款并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借贷关系。债务通常以债券的形式来体现。 10. 投资:投资是将资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以期望在一定期限内获得回报。投资可以是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这些是金融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及其解释。金融学涉及广泛的概念和理论,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将有助于加深对金融学的理解。

常用的100个金融学词汇及定义

常用的100个金融学词汇及定义: 1. 财务报表:指公司或组织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2. 财务指标:衡量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数据,比如收入、利润、净资产等。 3. 利润: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所实现的收入额减去总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4. 市盈率:是指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是评价公司股票价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5. 资本市场:指为企业融资、投资者持有证券等目的而设立的市场。 6. 股票:是指具有股权属性的证券,持有股票意味着持有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7. 债券: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债权证券。 8. 固定收益:指在投资期间具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和固定回收方式的投资。 9. 流动性:指资产可以在不影响其价格的情况下快速变现的能力。 10. 黄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资产,通常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 11. 保险:一种用于保护个人或企业财产、生命等经济利益的支付一定费用换取保险责任承诺的制度。 12. 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持有的所有投资资产的集合。 13. 股息:指公司向股东分配的利润,通常以每股的形式进行派发。 14. 融资成本: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成本,通常由借款利率、股票发行成本等构成。 15. 期权:是一种金融工具,允许持有者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个标的资产。 16. 期货:是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将某一特定标的资产以约定价格进行交易的金融工具。 17. 衍生品:是指以现有的标的资产作为基础,创造出的新的金融工具。 18. 基金:是指集资者投资于不同资产、行业、地域等的资产管理工具。 19. 利率:是指借款方向贷款方支付的报酬率。 20. 分散化投资:通过投资不同的资产、行业,减少投资组合的风险。 21. 资金流量: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现金进出的情况。 22. 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23. 资产:是指公司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4. 负债:是指公司欠他人的债务。 25. 融资:指企业通过借款、股票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26. 融资周期:指企业从筹集资金到还款的整个过程。 27. 贷款: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利率偿还本息的金融活动。 28. 信用评级:是指对借款人或发行债券的公司等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29. 筹资:指企业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债券等证券,吸收资金的行为。 30. 风险投资:指向创业公司等初创企业投资,以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的行为。 31. 股权融资:指公司发行股票向公众筹集资金的活动。 32. 债权融资:指企业向债权人发行债券等债权工具进行资金筹集的行为。 33. 财务杠杆效应:指借款资金用于投资,借款资金的成本与投资收益的差距所造成的影响。 34. ROE:指股东权益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35. ROI:指投资回报率,在投资过程中衡量投资者收益与成本比例的指标。 36. 资本利得:指投资者通过出售资产获得的收益。 37. 税收:指政府对企业、个人财产收入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38. 合规:指企业、机构在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合法合规要求。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

常用金融专业术语 1. 股票:企业发行的代表所有权和拥有股份的证券。 2. 债券:企业或政府借款发行的一种有固定收益的证券。 3. 期权:购买一个证券的权力而不买入该证券的义务,是一种金融衍生品。 4. 期货:以标准化合约为基础进行交易的衍生品,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 5. 外汇:外国货币在国内的价值称为汇率,外汇市场是交易各国货币的市场。 6. 衍生品:以某个基础资产为依据,不是由资本市场直接投资而是间接投资的合约。 7.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缩写,是一种通过交易所买卖的开放式基金。 8. 资产管理:通过对客户的资产进行管理,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和管理服务的业务。 9. 风险管理: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策略,识别和量化风险,并为其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 10. 黄金:黄金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作为储蓄和投资的贵金属。 11. 利率:借款人借钱时需要支付给贷款人的费用,是借贷市场上的经济指标。 12. 国债:政府发行的一种债券,通常期限较长,回报相对稳定。 13. 流动性:资产的可转换性,通常与资产的流通度有

关。 14. 负债:企业或个人所欠债务或未来需要支付的款项。 15. 资产:拥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财产,包括现金、股票和房地产等。 16. 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通常指一个投资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 17. 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的一种,记录了企业或个人拥有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 18. 证券市场:交易证券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19. 金融衍生品市场:指衍生品交易市场,包括期权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20. 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和其他数据对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分析的过程。 21. 资金流动性:指资金转换为现金的速度,通常与流动性相关。 22. 股权:对一个公司的所有权,通常体现为持有该公司股份。 23. 杠杆交易:在投资时使用借款增强投资回报的一种方法。 24. 负面利率:指银行向储户收取一定费用而不是向储户支付利息。 25. 美元指数:一种衡量美元汇率走势的指数,通常与外汇市场密切相关。 26. 风险收益比:指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之间的比率。 27. 资产证券化:将不动产或贷款等资产转换为证券进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1、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2、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6、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7、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8、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9、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10、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1、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2、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3、贴现:指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放款。 14、承兑: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作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15、股票价格指数:即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6、法定存款准备金: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该比例被称作法定准备金率。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无限法偿:指某种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 2、XXX法则:在复本位制中,因为货币本身具有排他性、独占性,所以当两种实际内在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则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会退出流通,被储存起来,而劣币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法则。 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 5、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6、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7、间接金融市场: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进行融资所形成的市场。

8、本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9、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0、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11、H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以港元计价、在香港发行并计价的境内企业的股票。 12、赢家的诅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信息者对高定价的不申购、而无信息者在低定价时很难申购得到,因此要低定价。 13、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与买卖价差占股票买入代价的比率。 14、证券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募集社会公众投资者资金,再分散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收获收益按基金份额分配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 15、远期:经过相当长时期才干支付。 16、期权:是一种在约定工夫内以一定和谈代价购买或出售金融产物的权利合约。

金融行业中最常用的32个金融词汇解释大全

金融行业中最常用的32个金融词汇解释大全! 影子银行、存贷比、信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这些金融术语经常出现在各金融类文章里,很多专有属于让一些刚接触金融这行的朋友们倍感陌生。这些基础术语是投资理财过程中必须知道的知识点。只有透彻掌握这些金融词汇,才能让投资更得心应手、降低风险。但是对于这些眼熟的金融高频词,朋友们都了解了吗?今天卡神小组就来和朋友们说说金融行业中最常用的32个金融词汇解释大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1、什么是“影子银行”?一般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简单理解,影子银行是那些可以提供信贷,但是不属于银行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货币市场基金、各类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理财等表外业务,民间融资等。特征:机构众多、规模较小、杠杆化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2、“热钱”该如何理解?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通常是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快速流动的短期资本,其进出之间往往容易诱发市场乃至金融动荡。热钱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贵金属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等。“四高”特征:(1)高收益性与风险性;(2)高信息化与敏感性;(3)高流动性与短期性;(4)投资的 高虚拟性与投机性。3、路演证券发行商发行证券前针对机

构投资者的推介活动。目的是促进投资者与股票发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股票的顺利发行。活动中,公司向投资者就公司的业绩、产品、发展方向等作详细介绍,充分阐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让准投资者们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并回答机构投资者关心的问题。4、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于2008年12月16日转为商业银行。5、什么是市盈率,与投资回报率有什么关系?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一般来说,市盈率的倒数就是投资回报率。一只股票,如果市盈率是25倍,回报率就是4%,这就有可能跑不赢通货膨胀,你需要25年才能回收投资。6、什么是离岸金融?是指以自由兑换货币为交易媒介,非居民(境外的个人、法人、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等)参与为主,提供结算、借贷、资本流动、保险、信托、证券和衍生工具交易等金融服务,且不受市场所在国和货币发行国一般金融法律法规限制的金融活动。离岸金融的主要业务是吸收非居民的资金并服务于非居民融资需要,因此被形象地喻为“两头在外”的金融业务,所形成的市场称之为离岸金融市场。目前,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尚处于探索

金融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名词解释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融名词及其解释: 1. 资产(Asset):指一项可提供经济利益的资源或权益。 2. 负债(Liability):指一个企业或个人欠他人的款项或义务。 3. 资本(Capital):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包括拥有者的权益和负债。 4. 利润(Profit):一个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的净收入。 5. 利息(Interest):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资金,作为借款的成本。 6. 股票(Stock):表示一个企业所有权的一种证券。 7. 债券(Bond):企业或政府借钱的一种方式,发行债券给 债券持有人,承诺在未来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 8. 指数基金(Index Fund):一种投资基金,追踪特定金融指 数的投资组合。 9. 期货(Futures):一种金融合约,约定在特定日期购买或销售某种资产,以特定价格交付。 10. 期权(Options):拥有者可以在特定时间内购买或销售某

种资产的权利,但没有义务。 11.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或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等级。 12. 投资组合(Investment Portfolio):一个人或机构所有的投 资项目的集合。 13.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管理个人或机构投资组 合的活动。 1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 活动,以保护资金。 15. 财务比率(Financial Ratio):用来分析和比较企业财务状 况的指标。 16. 摩擦成本(Frictional Cost):指金融交易的各种成本,如 手续费、税费等。 17. 市场价格(Market Price):基于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确定 的某一资产的价格。 18. 经济周期(Economic Cycle):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活动的 周期性波动。 19. 流动性(Liquidity):指资产可以迅速变现为现金的能力。

金融专业术语

金融专业术语

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是经营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通过货币市场筹集短期资金。 2、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收益性(股票通常被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流通性,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3、债券: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具有如下特征: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收益性。 9、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0、封闭式基金:是指事先确定发行总额,在封闭期内基金单位总数不变,基金上市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买卖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1、一级市场:指股票的初级市场也即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认购公司发行的股票。 12、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13、发行价: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 14、溢价发行:指新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公开发行或已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现金增资。

金融专业术语

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是经营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通过货币市场筹集短期资金。 2、股票:股票是股份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收益性〔股票通常被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流通性,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3、债券: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具有如下特征: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收益性。 9、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0、封闭式基金:是指事先确定发行总额,在封闭期内基金单位总数不变,基金上市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买卖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1、一级市场:指股票的初级市场也即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认购公司发行的股票。 12、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股份或XX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13、发行价: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及

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 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 价。 14、溢价发行:指新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公开发 行或已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现金增资。 16、二级市场:指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 所。 1、17、A股: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 18、B股: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 19、H股: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 2、技术面:技术面指反映介变化的技术指标、走势形态以及K 线组合等。技术分析有三个前提假设,即市场行为包容一切信 息;价格变化有一定的趋势或规律;历史会重演。由于认为市场行为包括了所有信息,那么对于宏观面、政策面等因素都可 以忽略,而认为价格变化具有规律和历史会重演,就使得以历史 交易数据判断未来趋势变得简单了。 3、牛市: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通看涨,延续时间较长 的大升市。 36、熊市: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通看淡,延续时间相对 较长的大跌市。

金融专业术语

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是经营一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通过货币市场筹集短期资金。 ﻫ2、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可偿还性,参与性,收益性(股票通常被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流通性,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3、债券: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具有如下特征: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收益性。 9、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10、封闭式基金:是指事先确定发行总额,在封闭期内基金单位总数不变,基金上市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买卖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ﻫ11、一级市场:指股票的初级市场也即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认购公司发行的股票。 12、IPO全称Initial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 13、发行价:当股票上市发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ﻫﻫ 行时,上市公司从公司自身利益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 ﻫ14、溢价发行:指新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公开发行或已上市公司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办理现金增资。 16、二级市场:指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所.

关于金融行业的专业术语

关于金融行业的专业术语 对于金融业的专业术语,你知道多少?今天小编就带你去深入了解关于金融业的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 1:汇保证金 外汇保证金是金融衍生工具之一,它是以一定比例的资金在外汇市场以各种货币为买卖对象。 对汇率波动的方向,进行扩大百倍以至数百倍的增值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也称杠杆式外汇。 保证金=合约价值/杠杆。 2:要货币:外汇中八种最常用的货币(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英镑GBP,瑞士法郎CHF,加拿大元CAD,新西兰元NZD 和澳元AUD),也称为主要货币,这是流动性最强和最常用的。所有其他货币被称为次要货币。 3:货币:是任何货币对中的第一种货币。货币报价显示了基准货币在与第二货币进行衡量时的价值。 例如,如果美元/瑞士法郎率等于1.6350,那么一美元值1.6350瑞士法郎。 4:约价值: 汇货币对以前者为标准货币,10W基准货币。伦敦金合约单位为100盎司;一个标准合约,就是所谓的【一标准手】。 5:多/空:尚未进行对冲处理“买升”的合约数量,买入合约即处于多头头寸,同时也称为“做多”。卖出合约则是空头头寸,也称“做空”。 6:用保证金:已用保证金指所有用于建仓而被冻结使用的保证金总和。 7:净值:即已将未平仓定单的盈亏列入计算所显示的实际余额,会随仓位的盈亏而变动。 8:可用保证金:净值-已用保证金=可用保证金

9:隔夜利息:客户持仓至第二天的结算时间仍未平仓的定单,将会产生利息。 10:保证金比例:净值÷已用保证金=保证金比例。当保证金比例低于交易商规定值,系统将进行强制平仓。也称:强制平仓比例;多数为100%。 11:杠杆比例:杠杆比例指在开启仓位时所需要的保证金和该商品合约价值之间的比率。即合约价值÷起始保证金=该商品杠杆比率。 12:点:是任何一个货币对的最小货币单位。差不多所有的货币对都包含5个有效数字,且在第一个数字后,都存在小数点后数字,比如,欧元/美元报价1.2538。在这一情况下,一点就是小数点后第四位,即0.0001。又如报价1.25385,那么就是小数点后第五位,五位报价。【四位报价,五位报价】 13:报价:例如eurusd 欧元对美元报价1.30287,就是1 欧元=1.30287美金。 14:点值:=每个单位的交易量*最小跳动单位*(后一货币/USD)单位是美金。按当前报价一手举例说明 比方说EURUSD的点值=100000*0.0001*(USD/USD)=10 美金; USDCHF的点值=100000*0.0001*(CHF/USD)=10/USD/CHF=10/0.9245=10.82美金; USDJPY的点值=100000*0.01*(JPY/USD)=1000/USD/JPY=1000/81.6775=12.24美; EURGPB的点值=100000*0.0001*(GPB/USD)=10*1.61=16.1美金; 由此可见呢,点值只与货币对的后一个货币有关。 15 点差:点差指的是交易商品的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差价,是投资者的交易成本,点差有可能因为市场的剧烈变化而改变。在交易商报价中,小数点前面数字通常省略掉。比如说,美元/日元汇率可能是118.30/118.34,但是,口头报价可能省略掉前三个数字,说成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一 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3、财富: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资产的货币净值. 4、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与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二 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7、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常见金融专业名词解释

1.金融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业从事金融中介服务及相关金融附属活动而新创造的价值,是一定时期内金融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反映。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金融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社会统筹保险+防暑降温费+工会经费+佣金支出; 生产税净额=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排污费+养路费;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营业盈余=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其他收入净额; 根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年度GDP核算方案(试行)》,金融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四个子行业,其中银行业具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它银行;证券业主要包括证券(期货)市场管理及监督、证券(期货)经纪与交易、证券(期货)投资、分析与咨询等活动;保险业包括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及相关保险辅助服务活动(保险代理、评估、监督、咨询);其他金融活动指上述银行、证券、保险以外的金融活动,包括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财务公司、邮政储蓄、典当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金融活动。 2.GDP: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收入GDP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就是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货币工资;(2)实物工资;(3)社会保险费。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生产者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