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初轧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合集下载

宝钢炼铁的技术进步及展望

宝钢炼铁的技术进步及展望
大 、 术 水 平 不 断提 高 。原 料 混 匀矿 堆 积 , 料 层 、 硅 和 高褐 铁 矿烧 结 , 焦配 煤 , 技 厚 低 炼 高炉 高利 用 系数 、 煤 比 、 高
长寿命等技 术取得 了长足 的进 步 , 同时, 实现 了固体废弃物基本零废 弃和 工业污水零排放 , 炼铁 整个生产过 使 程 向高效 、 耗 、 洁、 保 的 方 向发 展 。 二 十 多年 的发 展 和 联 合 重 组 , 低 清 环 宝钢 已成 为 具 有 年 产 烧 结 矿
p ct d tc n l g e t a i .Ra i r g e s h e n ma e i e h o o is o l n i g s c ,t ik b d,lw a i a h o o y g w s dl yn e r e y pd p o r s a b e d n t c n lge fb e d n t k h c e s a o
(r n kn o p a s e S ceyo tl, h n h i 0 9 0 hn ) Io ma igGru ,B o t i o it f e Me s S a g a 10 ,C ia a 2
A bsr c : kig t e b a tf r a e a t o us,f rm oe t n2 e r t a t Ta n h l u n c sisfc s o r ha 0 y a s,t e Io ma i g P a to o te a o e h r n k n l fBa se lh g n n s t r u h sa e f‘la nig , r cng h o g tg so ‘e r n ” “ta i ”,‘dg sin”,“go n ” ,“i n v to ” a d “d v l p n ”. Isprdu to a ‘ ie to r pig n o ai n n e eo me t t o ci nc ・

宝钢热轧带钢生产技术进步与展望

宝钢热轧带钢生产技术进步与展望
mil eng p nt pe ain,t x ce o a n a a act l beo e 0 milo o ls b i uti o o r to he e pe td tt la nu lc p iy wil v r3 lin tns,a hepr d c a e o nd t o u tc t g —
0 前言
轧 制量 达 1 9 万 t 文将 对 宝 钢热 轧 带钢 生 50 1 。本
开发、 量改进 的历程。从 18 质 9 9年到 20 0 7年 , 通过 1 的努 力 , 8年 宝钢热轧技 术从 无到有 , 发展到拥 有 5条热 轧宽带钢生产线 、 年产 190万 t 8 热轧 钢卷的规模 ; 热轧工 艺技术水平 、 产品种类及等级 、 主要质量及技术 经济
指标等都分别达到 了国 内领 先或世界 一流水平 。随着新 的热轧生产线的建成投产 , 2 1 到 00年 , 宝钢 热轧钢卷 的生产能力将超过 30 0万 t并进 一步拓展 到取 向硅钢 、 0 , 合金板 带等产品 的热轧 生产技 术领域。 关键词 : 带钢 热轧 ; 管线钢 ; 5板 ; 0 镀锡板 ; 集装 箱板 ; 硅钢
d v lpme t o o — ie p o uc , nd t i e eo n h tr l d r d t a he mprve e to o uc u lt i e t e c mmiso i g o 50 m o f o o m n pr d t q a iy snc h o f s in n 20 m f ht srp mili 9 9 , r y t mai al e iwe . W ih t v lp e ti hepa t1 e r rm 9 9 t 0 t l n 1 8 we e s se tc l r ve d i y t hede eo m n n t s 8 y a sfo 1 8 o 2 07,Ba s— o t

宝钢炼铁的技术进步及展望_朱仁良

宝钢炼铁的技术进步及展望_朱仁良

2008年第1期宝钢技术1宝钢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编者按:2008年是宝钢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宝钢建设30周年。

自1978年12月23日动工兴建以来,宝钢人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从一个国家重点投资的/中国现代化样板企业0,到2004年跻身世界500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钢铁企业。

30年来,宝钢人始终遵循邓小平同志/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0的谆谆嘱咐,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走技术创新之路,通过建立机制、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技术创新成果,成绩喜人。

前车之鉴,后者之师。

5宝钢技术6将于2008年开辟/宝钢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0专栏,刊登反映宝钢各专业领域30年来技术发展、技术进步与展望等方面的综述性论文,希望以此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宝钢新一轮发展中,抓住公司/规模扩张0的发展机遇,振奋精神、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再铸辉煌。

宝钢炼铁的技术进步及展望朱仁良,朱锦明(执笔)(宝钢金属学会炼铁学组,上海201900)摘要:二十多年来,宝钢炼铁以高炉为中心,经历了学习、跟踪、消化,摸索、创新、发展等阶段,产能逐步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原料混匀矿堆积,厚料层、低硅和高褐铁矿烧结,炼焦配煤,高炉高利用系数、高煤比、长寿命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基本零废弃和工业污水零排放,使炼铁整个生产过程向高效、低耗、清洁、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十多年的发展和联合重组,宝钢已成为具有年产烧结矿2885万t、焦炭726万t和铁水2250万t(铁水产量含浦钢Corex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炼铁厂水平。

关键词:炼铁;烧结;炼焦;原料中图分类号:TF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16(2008)01-0001-12Progress in Baosteel.s Iron making Technology and Its Pros pectZhu Renli a ng,Zhu J in m ing(Ironm aki n g Group,Baosteel Society ofM etals,Shanghai201900,Chi n a) Abstrac t:Taking t he b l ast furnace as its focus,for m ore t han20yea rs,the Iron m ak i ng P lant of Baostee l has gone through stages of/l earni ng0,/traci ng0,/digesti on0,/groping0,/i nnovati on0and/deve l op m ent0.Its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echno l ogy gre w steadil y.R api d progress has been m ade i n technolog i es of b l ending stack,th i ck bed,l ow sili con and h i gh anhydroferr ite si nter i ng,coke blendi ng and h i gh productivity,h i gh PCR and l ong ca m pa i gn life of theb l ast furnace.A s the plant has achieved t he goal of zero d i scharge of soli d waste and i ndustr i a lw aste w ater,the who leiron m ak i ng production is str i di ng tow ards hi gh effic i ency,lo w energy consu mpti on,c l eanli ness and env i ronmental pro-tecti on.H av i ng exper i enced more than20years.deve l op m ent and reo rganiza ti on,Baostee l has becom e a m odernized iron produce r w it h an annua l capac ity o f28.85m illi on tons of si nte r,7.26m illi on tons o f coke and22.50m illi on tons o f hot m eta l(Pugang Corex out put i ncl uded),its m a i n econom ic and techno l og ica l ind i ces hitti ng t he first c l ass.K ey word s:iron m aking;si nte ri ng;cok i ng;ra w m ater i a l宝钢技术2008年第1期0前言宝钢分公司炼铁厂按一、二、三期工程分阶段建设。

JFE钢铁公司轧钢技术的进步及展望

JFE钢铁公司轧钢技术的进步及展望

JFE钢铁公司轧钢技术的进步及展望本文概要介绍了JFE钢铁公司成立以来轧钢工艺的主要研究开发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使JFE钢铁公司从第一道次轧制到最终产品的全生产工艺,在保证产品质量(尺寸精度、性能、表面质量等)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材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高强度高韧性材料的开发,要求相应的稳定生产高级钢的轧钢技术和应对产品多样化的柔性生产技术。

为此,JFE钢铁不断进行更高端轧钢技术的研发。

轧钢工序的作用是将连铸钢坯轧制成薄板、厚板、型钢等各种不同形状的产品,并通过对轧材热履历的控制,使轧制产品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能。

薄板、厚板、型钢轧制是利用基于材料在转动轧辊间延伸这个极简单原理的轧制技术,制造出满足客户要求的各种形状的产品,并且与高端的加热-冷却技术相结合,对钢的组织进行控制,提高产品的强度、延性和韧性。

连续退火和表面处理工序通过对钢材连续热履历的控制,使材质均匀化和具有耐蚀性和良好表面性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为了防止地球温暖化和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需要使用更高强度、更好韧性的钢铁材料。

相应地,制造省资源材料的新型制造工艺也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而为了满足社会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钢铁工业也要不断降低制造过程中CO2和废弃物的排放。

此外,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线高速化连续化技术、以最低成本生产高级钢技术、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技术等也是十分迫切的要求。

为应对上述要求,JFE钢铁公司持续不断地进行轧制工艺新技术研发,采用创新型轧制新技术,实现了高级钢的稳定生产。

本文概括介绍JFE钢铁公司成立以来轧钢工艺的主要研究开发成果,并对今后轧钢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1轧制技术的开发1.1热轧技术的开发薄钢板热轧生产在要求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要求对坯料加热到轧制、冷却过程中轧材热履历进行控制,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热轧薄板。

此外,还要求节能、生产稳定以及自由轧制生产多品种薄板。

1970年代以后,JFE钢铁公司在坯料加热方面,积极采用有效利用连铸坯显热、实现节能和CO2减排的热装直接轧制工艺(HDR)。

宝钢二次精炼工艺的发展优化及今后的工作

宝钢二次精炼工艺的发展优化及今后的工作

宝钢二次精炼工艺的发展优化及今后的工作
1 概述
宝钢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钢铁企业,研发部门长期致力于拓展和
优化宝钢的二次精炼工艺,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宝钢运用了现代先进的精炼技术,结合精炼操作的近50年的积聚,不
断优化生产系统,有效地提升质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2 研发投入
宝钢对优化工艺的研发投入极其重视,从人员水平、设备设施升
级等各方面不断投放重金。

宝钢研发中心积极攻克精炼工艺中的难点,重点攻克氧化物的萃取、合金元素的同步精炼等技术,有效的控制夹
杂成分的波动,解决精炼工艺产品质量变化大、低产复杂性高的问题,打开了精炼工艺质量与降耗瓶颈。

3 技术优势
宝钢致力于研发小精炼——大处理的精炼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产
品质量。

同时,宝钢将气体化精炼、电解精炼、气相混合精炼等技术
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以气体化精炼为主、伴以电弧精炼和气相混
合精炼的二次精炼工艺体系,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也显著
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和技术效益。

4 工作展望
宝钢将继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特色,拓展优化工艺的技术领域,加强各种新技术应用,以满足生产过程中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
质量。

此外,宝钢将积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观念的精炼研发环境,促
进精炼工艺质量提升以及产量增加,以实现质量更稳定、品质更精致、更高效益、更优秀的宝钢二次精炼工艺。

5 结语
宝钢一次精炼工艺的发展是宝钢精炼操作经验的结晶,也是对宝
钢传统精炼技术的重新创新。

未来,宝钢将继续加强技术优化,改进
精炼工艺,不断完善技术和工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高品质产品。

宝钢冷轧方向发展及现状

宝钢冷轧方向发展及现状

宝钢冷轧方向发展及现状宝钢冷轧方向发展及现状一、创建改革开放后,上海家用电器、搪瓷制品、自行车、电冰箱、罐头食品等加工工业蓬勃发展,所用冷轧薄卷板、镀锡卷板的数量急剧上升,国内供应缺口很大,70%靠进口解决。

为此市冶金工业局在“七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一个年产30万吨冷轧薄卷板的专业厂,而后再通过第二期工程发展至50万吨,并生产镀锡板等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优化产品结构。

此项目得到市政府领导的支持。

1988年,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列为上海市重点工程之一,有上海第一钢铁厂、上海实事公司、中国物资开发投资公司、美国上海太平洋合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中美合资益昌薄板有限公司。

第一期工程的基建投资为7.11亿元,其中外汇6970万美元。

该项目于1989年2月16日动工建设;七大生产机组的设备分别由法国、奥地利和美国引进。

1990年11月29日,五机架连轧机组先行试车,轧出第一卷0.5毫米厚的冷轧卷板。

1991年2月15日,七大机组全线开通,辅助设施全部运行,经10个月的负荷试车和试生产,当年产冷轧薄卷板47279吨,1992年达到13.84万吨,1993年增至17.55万吨。

二、生产机组酸洗机组益昌薄板厂生产的冷轧卷板,采用热轧卷板作为坯料。

轧制前需先进行酸洗,将黏附在热轧卷板中的氧化铁皮清除掉,以确保冷轧板在轧制时的表面质量。

该厂在设计和引进设备的过程中即着眼于工艺的先进性,预计二期工程的产量将达到年产50万吨的水平,故酸洗能力必须大于此数;还需具有良好的酸回收装置,既能节约酸的用量,又不致造成环境的污染。

经对国外拟引进的两条生产线的比较和论证,最后选择了奥地利鲁特纳(RUTHNA)公司生产的“推拉式酸洗机组”。

该机组是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推拉式酸洗机组中速度最快的一套,最大运行速度每分钟180米,年酸洗能力为55.8万吨,能满足二期工程的需要;同时,该机组还配备了酸再生装置,酸回收率可达99%以上。

宝钢初轧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宝钢初轧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宝钢初轧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宝钢分公司初轧工厂为宝钢一期建设项目,在宝钢二期建设项目投产之前,从炼钢到成材,必须通过初轧开坯来衔接,初轧在宝钢这一钢铁联合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钢转材的关键中间生产工序。

初轧工厂经过全面达标期、稳定运行期、精益运行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工艺装备、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不断进步,自1985年9月投产至年末累计生产坯材多万吨为宝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初轧工厂概况宝钢分公司初轧工厂整套设备从日本引进,是全球最后一套以模铸钢锭为原料的大型方/板坯初轧机,也代表着初轧工艺与装备的最高水平。

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其中板坯118万,t方坯122万,t管坯60万t。

1.1 主要工艺装备初轧工厂于1985年9月20日投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主要工艺装备组成如下:均热跨主要有6组均热炉共18个均热坑(其中4组为蓄热式)、1座步进梁式大方坯加热炉、4组兼具加热与缓冷功能的保温坑;主轧线主要工艺设备有2台串列布置Φ1300初轧机、热火焰清理机、剪切机、立平布置6机架连轧机、飞剪、热锯、冷床等设备;精整设备主要包括:火焰清理设备、抛丸机、探伤设备(磁粉表面探伤与超声波探伤)、砂轮修磨机、矫直机(压力矫直与十辊矫直)、退火炉、砂轮切割锯、砂轮剥皮机、车削剥皮机等主要设备,以上述设备为基础组成2条圆管坯机械清理线、2条小方坯机械清理线、1条大方坯机械清理线及1条板坯人工清理线。

工厂均热跨与主轧制线呈“T”字形布置,板坯、方坯、管坯精整跨分别沿主轧跨及其后平行分布。

1.2 生产历程在投产后至1990年的5年全面达标期内,初轧产线生产顺行,产量提升迅速,1988年、1989年连续两年产量超过设计能力,收得率、工序能耗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达标,如图1~3所示。

图1:初轧工厂历年产量变化趋势图2:全面达标期主要锭型收得率增长趋势图3:全面达标期工序能耗下降趋势随着1989年宝钢二期1930mm连铸项目的投产,模铸钢锭量总体有所下降。

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材料产量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为满足市场需求,钢铁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技术层面探讨我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一、高端钢铁材料的需求趋势我国的钢铁产业从存量革命到优质化引领,经历了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产量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仍然需要满足更高端的需求,例如重要工程和高端用途的钢铁材料。

这些钢铁材料需要较高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才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钢铁材料的热加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钢材的热加工过程会改变其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

例如,精确控制钢材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影响钢材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延展性。

所以,钢铁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钢铁轧制技术从20世纪初开始逐步完善。

最初,轧制主要依赖于人工劳动和手工车间。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引进外国轧机和轧制技术,开始实施全面改造和技术革新。

此后,新的轧机、轧制好工艺和工具被引入,使得我国的钢铁轧制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目前,我国正处于钢铁产业优化升级的时期。

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热加工工艺,钢铁轧制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或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 轧制工艺自动控制和模型预测钢铁轧制工艺自动控制和模型预测是未来发展的应用方向之一。

在轧制过程中,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温度和厚度控制,提高轧制效率和质量。

预测模型可以辅助操作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解决工艺失控问题,并且通过基于数据的思考和分析,推动轧制技术的进步。

2. 智能轧机系统智能轧机系统是未来发展的另一个应用方向,在轧制过程中可以监测并控制轧机参数,提高管控能力和监测效果。

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支撑,这种系统能够对钢铁轧制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警或自动修复,提升生产工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3. 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可以改变轧制过程中的人工操作和决策过程,提高操作及决策的准确率和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钢初轧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宝钢分公司初轧工厂为宝钢一期建设项目,在宝钢二期建设项目投产之前,从炼钢到成材,必须通过初轧开坯来衔接,初轧在宝钢这一钢铁联合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钢转材的关键中间生产工序。

初轧工厂经过全面达标期、稳定运行期、精益运行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工艺装备、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不断进步,自1985年9月投产至年末累计生产坯材多万吨为宝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初轧工厂概况宝钢分公司初轧工厂整套设备从日本引进,是全球最后一套以模铸钢锭为原料的大型方/板坯初轧机,也代表着初轧工艺与装备的最高水平。

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其中板坯118万,t方坯122万,t管坯60万t。

1.1 主要工艺装备初轧工厂于1985年9月20日投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主要工艺装备组成如下:均热跨主要有6组均热炉共18个均热坑(其中4组为蓄热式)、1座步进梁式大方坯加热炉、4组兼具加热与缓冷功能的保温坑;主轧线主要工艺设备有2台串列布置Φ1300初轧机、热火焰清理机、剪切机、立平布置6机架连轧机、飞剪、热锯、冷床等设备;精整设备主要包括:火焰清理设备、抛丸机、探伤设备(磁粉表面探伤与超声波探伤)、砂轮修磨机、矫直机(压力矫直与十辊矫直)、退火炉、砂轮切割锯、砂轮剥皮机、车削剥皮机等主要设备,以上述设备为基础组成2条圆管坯机械清理线、2条小方坯机械清理线、1条大方坯机械清理线及1条板坯人工清理线。

工厂均热跨与主轧制线呈“T”字形布置,板坯、方坯、管坯精整跨分别沿主轧跨及其后平行分布。

1.2 生产历程在投产后至1990年的5年全面达标期内,初轧产线生产顺行,产量提升迅速,1988年、1989年连续两年产量超过设计能力,收得率、工序能耗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全面达标,如图1~3所示。

图1:初轧工厂历年产量变化趋势图2:全面达标期主要锭型收得率增长趋势图3:全面达标期工序能耗下降趋势随着1989年宝钢二期1930mm连铸项目的投产,模铸钢锭量总体有所下降。

20世纪90年代初,初轧进入10年的稳定运行期。

在1#高炉和3#高炉18个月(1 994年9月~1996年4月)前搭接与15个月(1997年5月~1998年8月)后搭接生产期间,初轧产线充分发挥工艺装备的产能潜力,有效吸纳富余的钢水资源,对平衡公司物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8年宝钢三期1450mm连铸项目投产后,模铸钢锭量明显下降。

进入21世纪后,初轧步入精益运行期,虽然这一期间年产量维持在100万t左右,但初轧产品的外供成品材比例不断上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显著提高。

同时,模铸初轧产线在宝钢生产物流平衡环节上继续发挥着有效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5座转炉对4座高炉生产期间(2005年4月~2006年8月)、连铸定(年)修期间及连铸产线突发故障时,初轧工厂在消化富余钢水,缓解公司物流压力方面起着独到而高效的“蓄水池”作用。

2 工艺装备改造初轧工厂投产至今主要历经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分别为:①小方坯精整线改造;②初轧三电系统改造;③电炉大方坯配套工程建设。

这些改造使初轧生产技术与工艺装备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1 方坯精整线为了满足宝钢高线投产后对钢帘线、弹簧钢、桥梁悬索等高端线材用方坯的需求,初轧精整区域于1999年6月新增了小方坯2#精整线,其设计小方坯精整能力34.2万t/a;抛丸机除鳞率可达97%;超声波探伤设备自动探测钢坯内部缺陷,并自动标记缺陷位置;表面磁粉探伤设备精度达0.3mm;3台砂轮修磨机磨削速度为0~60m/min,砂轮片最大线速度80m/s。

整条精整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002年12月小方坯1#精整线抛丸、磁粉探伤及小方坯2#精整线的3#砂轮修磨及上料系统等辅助设备完成改造。

至此,小方坯精整线最大精整断面由160mm×160mm扩展到了230mm×230mm,这一改造有效提升了车轴钢、氧气瓶钢等大断面产品表面质量保证能力和精整作业效率,提升了初轧工厂生产高等级方钢产品的制造与质量保证能力。

2.2 三电改造2002年10月初轧三电改造,改造范围包括均热炉13#~24#坑的仪表控制系统、轧线PLC(1#~6#和8#~12#)、初轧过程控制系统、初轧生产管理系统;基础自动化方面(L1),主要采用11套GE的90-70PLC实现轧制设备的生产动作控制和轧件的顺序控制;过程控制系统(L2)选用2台IBMpSeries660主机,组成C LUSTER结构互为热备用,采用Uni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实现对均热炉、轧线设备的设定控制与自动运转控制,轧件信息的跟踪与生产实绩的采集;生产管理系统(L3)选用2台IBMX370R作为服务器,组成CLUSTER结构互为热备用,采用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用于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生产实绩等生产信息的管理。

经过初轧三电系统改造,优化了原有控制功能,扩展了生产信息管理范围,完成了三电系统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实现了全厂过程控制和生产信息的一体化与网络化管理。

2.3 电炉大方坯配套工程建设为优化长材品种,宝钢分公司于2006年启动了新增1座150t电炉及1条年产100万t4机4流320mm×425mm规格的大方坯连铸线项目;为配套大方坯的后续生产,初轧工厂于2006年12月启动了大方坯配套改造项目,整个配套改造项目包括新增大方坯加热炉、新增大方坯(轧后)精整线、新增圆钢精整线三大主体项目及热火焰清理机改造、连轧飞剪改造两大在线改造项目。

2008年5月改造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2.3.1 新增大方坯加热炉利用原均热跨南侧位置新建步进式大方坯加热炉1座,加热炉有效长47m,宽9.7m,冷坯加热能力为240t/h,加热炉采用空气蓄热、煤气预热的燃烧方式,最高加热温度1250℃。

装、出料系统分别采用长行程装钢机和高架出钢机。

在加热炉以东新建4个保温坑,最高保温温度为850℃,以保证高等级钢种的缓冷与低温加热质量,大方坯通过火车采用保温罩实现热装热送,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2.3.2 新增大方坯精整线新增精整线位于板坯精整3跨东侧,主要新增抛丸机、超声波探伤机、磁粉探伤机、砂轮修磨机、切割锯等机械精整设备及大方坯成品库。

该产线设计满足28.8万t/a的160mm×160mm~280mm×280mm大方坯的质量检查与机械清理,主要生产钢种为轴承钢、弹簧钢、易切削钢等汽车用合金结构钢。

2.3.3 圆管坯精整线改造圆管坯精整线改造的主要内容有:改造现有管坯精整线的抛丸机、磁粉探伤机、砂轮修磨机等设备,实现最大Φ250圆钢的精整。

同时新增车底式退火炉、十辊矫直机、车削剥皮机等设备,满足每年21万t钢管用高合金及其他高等级管坯的退火、剥皮、探伤、修磨与切割分段的要求。

此外在原有管坯3跨新增1条圆钢精整线,新增砂轮倒角、砂轮剥皮、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及砂轮修磨等设备,新增的圆钢精整线可满足 70~160mm规格的高等级圆钢生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

2.3.4 热火焰清理机改造热火焰清理机改造主要更新热火焰清理机本体设备,改造后,热火焰清理机最大清理规格450mm×450mm,最大清理深度4mm,满足高碳及合金钢的清理生产需求。

2.3.5 连轧机飞剪改造连轧机飞剪改造主要改造飞剪传动系统、剪切系统、电控系统和主电机,改造后飞剪满足最大断面147mm×147mm的剪切需求(温度≥900℃时),最大剪切力2MN,剪切长度精度±20mm,满足高碳钢、合金钢等高强钢的生产要求。

3 新产品开发初轧与连铸比具有规格变化灵活、易于小批量生产、轧态组织结构均匀的优势;与锻造比具有生产效率高和质量稳定性强的优势,初轧通过以轧代锻的方式批量生产的产品在节能、效率、质量、成本和效益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结合初轧产线模铸大锭型、大压缩比、一火成材等优势,初轧钢种和产品开发聚焦在以轧代锻和连铸无法生产的产品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初轧以“由坯向材转变,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目标,产品开发紧紧围绕外供成品材规格系列化和钢种系列化两条主线,外供成品材比例增长迅速,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逐步实现了一批独有和领先产品,如图6所示。

图6:初轧工厂外供成品材增长趋势3.1 规格系列化初轧机以特厚板、大方钢、大圆钢产品为特色,250~500mm特厚板、大方钢系列产品和Φ250、Φ270、Φ300、Φ330大圆钢系列产品已成为初轧的特色产品。

连轧机以圆/方钢规格系列化为特色,连轧圆钢规格覆盖Φ75~230mm,连轧方坯规格覆盖90mm×90mm~175mm×175mm,并以优良的表面质量受到用户好评。

3.2 品种系列化初轧的外供成品材从有限的资源出发,聚焦细分市场,形成了以模具钢为代表的板材系列,以锻件用钢为代表的矩形材系列,以气瓶钢、车轴钢为代表的大方钢系列,以齿轮钢、传动轴为代表的圆钢系列,见表2。

这些外供成品材具有规格多样、钢种齐全、质量稳定的特色,成为初轧工厂独具特色的领先与独有产品。

与此同时,初轧工厂消化各类原料、向不同工厂供坯的能力不断加强,原料已从单一的模铸钢锭发展到连铸板坯、连铸大方坯、电渣锭、钛锭与锻坯。

供坯范围涉及棒线材、厚板、热轧、钢管和锻造等产品,尤其是高合金管坯、大压缩比板坯、特钢专用坯都显现了初轧工序的独有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二十多年来,宝钢初轧将连铸技术给初轧工艺带来的挑战与压力转化为初轧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随着连铸的发展与成熟,宝钢初轧工厂扬长避短,独辟蹊径,实现了产品转型与技术不断提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见图7),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与竞争力的提升。

图7:初轧厂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4 展望随着宝钢新一轮钢铁制造业的发展,在宝钢精品+规模、兼并重组与新建项目结合的扩张过程中,宝钢长材系统将抓住这一战略发展机遇,做强做大长材板块,初轧将有更多机会、更大空间发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优势,形成精品坯、材的制造中心。

为此,重新思考初轧发展和深入研究初轧工艺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1)随着宝钢规模扩大和一体化运作的深入,初轧面对的供坯范围不断扩展,初轧将紧密结合下游用坯工厂,在宝钢内部辐射棒线材、钢管、厚板与特钢产品制造领域,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生产用于汽车、石油、锅炉、核电、军工及特殊锻造用坯材产品,凸显初轧在整个高端材料制造链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宝钢整体协同优势。

(2)进一步研究并发展以轧代锻生产技术。

在以轧代锻产品、连铸难以生产的高端产品生产方面发挥初轧规格变换灵活、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优势,形成以深加工用特厚板、特大特长方/圆钢为特色的国内模具钢、锻件用钢、芯棒钢等精品轧材制造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