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飞行器的发展浅谈
电动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

电动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除了陆地和水上的交通工具,空中交通工具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飞行器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本文将探讨电动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展望。
一、电动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1. 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传统的飞机采用燃油作为能源,燃烧燃油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废气,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研发电动飞行器技术成为了减少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
2. 电动飞行器的优点电动飞行器具有无排放、低噪音和高效能等优点。
电动飞行器的动力系统采用电池供电,不会产生废气污染,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电动飞行器的电动机噪音小,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干扰,提供更为舒适的出行体验。
同时,电动飞行器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3. 实际应用情况目前,电动飞行器技术已经有了一些实际的应用。
例如,一些无人机和直升机采用了电动飞行器技术,用于无人侦察、空中摄影和货运等领域。
此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电动飞行出租车,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和电动飞行器技术,实现了空中交通的无缝连接。
二、电动飞行器技术的未来趋势展望1. 动力系统的改进电动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主要采用锂电池作为能源储存装置,但是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改进动力系统,提高能量储存能力和充电速度,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
2. 材料科学的突破材料科学是电动飞行器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电动飞行器所使用的电池材料、机身材料等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安全性、重量和成本等问题。
因此,在材料科学的突破上,寻找新的材料、改良现有材料,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持续性,将被视为未来电动飞行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型飞行器结构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行 器基 本都 是用 现有 的微 器件 ,其设计 指标 都基 本接 近美 国 国防高级 研究计 划 署提 出的相 关技术 指标 。但 是在 自主 导航能 力 、飞行 时间 、机 动性 、作 用半 径等
方面存 在差距 。图 l 固定 翼结构 的微 型 飞行器 。 是
表 l 微 型 飞 行 器 设 计 要 求
无人 机上 ,这也使 得抵 进 侦察成 为可 能L 。 1 ]
2 微型 飞 行器 的特征 和典 型结构 形式
为 了对 微型 飞行 器的设 计建 立指 导性 原则 ,美 国 国防高级 研究 计 划 局 ( DAR A) 提 出 了一 些 基 本 的 P 要求 ,这 些基 本 要求 ( 见表 1 ] )都 是 为 了满 足 便 携 E 和单 人操 作 。但 是 由于 当时微 型飞行 器 的研 究 与开 发
林 肯 实验 室 的微 型 飞行器 、航 宇环境 公 司的黑 寡妇 和 洛克希 德 桑德斯 公 司的微 星 。这些公 司研 制 的微 型飞
收 稿 日期 :2 1一 02 0 1i- 5
昆虫 飞 行 的新 型微 型飞行 器 ,所 以在 研究 扑翼结 构 的
作 者 简 介 :崔 瑞 强 (9 6)男 , 西忻 州 人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1 8 一, 山 在 研究 方 向航 空 宇 航 制 造 工 程 。
第1 期 ( 第 10 ) 总 7期
21 0 2年 2 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HAN1 CAL ENGI ERI NE NG & AUT【M ATl) ) (N
NO. 1 Fe . b
文 章 编 号 :6 2 6 1 (0 2 0 — 17 0 1 7 — 4 2 1行器 ( MAVs )一词 来源 于美 国 国防 高级 研 究计 划署 ( ARP D A)在 兰德 公 司 ( AND)举 行 R 的 一次军 事 技术 研讨会 。在 技术 研讨 会后 ,兰德公 司 发行 的研 究 报告 中指 出 ,尺寸极 小 的飞行 器携 带微 型 传感 器用 于 侦察 的想法 是 可 以实现 的 。微 型飞 行器 整 体 结构小 ,不易 被发 觉 ,造 价较 低 ,已经 成 为重要 的 军 事装备 。 由于 微型 飞行 器可 以远距 离侦察 ,且不 易 暴 露也不 涉 及人 员 的安全 问题 ,使其 成 为特种 作 战部 队 的有机 组 成部 分 。尽 管微 型 飞行器 的传感 器 性能 没 有 大型无 人 机 的传感 器性能 那 么优 良 ,但 是 因为 当时 其 尺寸 、重 量 、能量需 求都 使 它们可 以安装 在 更小 的
电动飞行器的未来市场前景

电动飞行器的未来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电动飞行器逐渐成为航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电动飞行器具备低噪音、低排放和更高能效等优点,吸引了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制造商和投资者的关注。
未来,电动飞行器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电动飞行器的未来市场前景。
一、电动飞行器的技术进展电动飞行器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材料科学等。
随着各类新型能源的不断研究与开发,尤其是锂电池、氢燃料电池以及其他新兴能源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1. 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飞行器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能量密度约为150-250Wh/kg,但这仍然不足以满足某些长途飞行的需求。
为了推动电动飞行器的发展,研发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这些新型电池有望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从而提升电动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和性能。
2. 电机技术电机作为推动电动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其性能表现。
目前,多轴旋翼电动飞行器主要使用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的优势。
未来,随着无刷直流电机和超级导电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预计电动飞行器在动力系统方面将实现进一步优化。
3. 材料科学在航空领域,材料的轻量化一直是实现高效能的关键。
现代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在降低结构重量、提高强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而减轻了整体重量,提高了续航能力。
同时,新型自修复材料和多功能材料也为提升飞机构造安全性与耐用性提供了新思路。
二、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绿色出行与交通工具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空中交通(UAM)、货物运输及私人飞行等细分市场上,对于电动飞行器的需求极为旺盛。
1. 城市空中交通城市空中交通是指利用垂直起降(VTOL)的飞行器在城市环境中进行人们日常出行的小型航空服务。
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现代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最早的热气球到今天的喷气式飞机和无人机,飞行器已成为人类出行、军事侦察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就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探讨。
一、飞行器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飞行器技术正在朝着更高效、更环保和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首先,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正在经历改革。
传统的涡喷发动机将逐渐被新一代的混合动力系统所取代。
新兴的电动飞行器和燃料电池飞行器具有零排放和低噪音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同时,随着太阳能、氢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飞机的动力系统将变得更加先进和环保。
其次,飞行器的构造和材料正在不断创新。
轻量化设计是当前飞行器研发的重要趋势。
新型复合材料、高强度钛合金和蜂窝结构材料等的应用,使得飞机在重量上得到了大幅减轻,进而降低了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设计。
再次,飞行器导航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为飞行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使得飞机的定位和航线规划更加精准,大幅减少了事故风险。
通信技术的进步也使得飞机与地面的信息交流更加流畅,确保了飞机飞行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二、飞行器技术的未来趋势未来的飞行器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发展。
首先,无人机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主导航技术的突破,无人机已经成为军事侦察、物流运输和科学探测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未来,无人机将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在城市交通、快递配送和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将更加精细化,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电动飞行器将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和载重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未来,人们可以想象到城市间的电动飞行汽车、个人空中交通工具的出现。
这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微型无人机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微型无人机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无人机技术
产业呈现了快速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微型无人机技术的研究现状
与前景备受关注。
微型无人机是指尺寸小于15厘米的无人机,其体积小、质量轻、简单易操控、灵活性强、可在复杂环境下作业,并具备高清
图像传输、实时监控、信息搜集等功能。
目前,微型无人机已广
泛应用于军事侦察、灾情等情景的监察、搜索与救援,以及拍摄、舆情监测、景区拍摄等领域。
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微型无人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其
可以用于空气污染检测、水质监测等环境监测领域,可以为环保
工作提供帮助。
其次,微型无人机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
过自主维修检测、数据处理、飞行避障等功能使其具有更多的应
用场景。
此外,无人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也是无人机技术发
展的一个方向,无人机与各类传感器和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智
能化运作,打造更加高效、安全的无人机系统。
然而,微型无人机技术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其体积小,所能搭载的传感器和设备有限,需要不断提高较小质量下的性能和灵活性。
此外,金属等物质在小尺寸下会出现固体、液态物质的良好相互作用等特性,需要通过纳米技术等手段减小其对飞行质量的影响。
同时,无人机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更为稀缺,在性能和续航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
总之,微型无人机技术是未来无人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具有优势,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和研发,以实现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的微型无人机系统,推动其在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微型飞行器的研究与发展

Vehicle: Rotary Wing Air Vehicle; Flapping Wing Air Vehicle
绷 拳硼啊
微
维普资讯
行 缪 研 结 ·
口 陈国栋 ' 贾培发 刘 艳
1.清华大学计 算机科学 与技 术系 智能技术 与系统 国家重 点实验室 2.空军装备研 究院 地面防空装备研 究所
[摘 要 ]微型飞 行器 (MAV)不 是常规 飞行器 的简 单缩小 ,尺 寸的微型 化带来气 动力 、推进 、控制 以及 系统集成等一系列 问题 ,给 MAV的研 制造成许 多难 以克服 的困难 。文章介绍 了MAV的概念 、特 点 、应用及其 研究背景,重点综述了 目前 国内外微 型 I5I行器 的研 究现状 ,提出 了MAV研究面临的几个关键技 术问题 ,展望 了其 研 究发 展趋 势 。 [关键 词]微型 飞行 器 ;微 机 电 系统 ;固定 翼飞 行器 :旋 翼飞 行器 ;扑 翼飞 行器 【Abstract】Micro Air Vehicles (MAVs) are not merely a scaling down of common aircraft. The
1.微型飞行器 的起 源
微 型 飞行 器 是 20世 纪 90年代 中发展起 来 的 一 种新型飞行器 。根据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提 出的要求 ,一般认为其基本指标是:飞行器各 向最大尺 寸不超过 15cm,质量 10~100g,最大航 程 1~ lOkm,巡航速 度约 30 ̄60km/h,续 航时 间 20 ̄60min。微型飞行器应具有 自主飞行、携带任 务载 荷执 行特 定任 务 、通 信及 传输 信 息等基 本特 征 。微 型飞 行器 的发 展最 初 与 DARPA的重视 是 分 不开 的 。1992年 ,美 国兰 德公 司 (RAND)提 交DARPA 的一 份关 于未 来军 事技 术 的研 究报 告首 次提 出 了 MAY的概 念 。该报 告认 为 ,携有 微小 传感 器 、尺寸 极小的侦察飞行器的 没想是可以实现 的,发展尺 度位 于 昆虫量 级 的微 型 飞行 系统 对 美 国在 未来 保 持军 事领 先具 有重要 意义 ,MAY将会 改变 未来 的战 争模 式 。此后 ,麻 省理 工学 院 (MIT)的林 肯 实验室
扑翼飞行器发展概述

扑翼飞行器发展概述摘要:扑翼飞行器历史悠久,但早期受限于科学技术水平,扑翼飞行器的发展并不顺利;但是近年来,随着MEMS技术、空气动力学和新型材料等的发展,使如今扑翼飞行器的小型化、微型化成为可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扑翼飞行器的发展史以及新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扑翼微型 MEMS扑翼飞行器(英文学名:ornithopter),是指像鸟—样通过机翼主动运动产生升力和前行力的飞行器,又称振翼机。
1.扑翼飞行器发展史达·芬奇在1485年设计了一架靠人力驱动的扑翼机,虽然这架扑翼机是无法飞行的,但它在驱动机构方面显示出很高的工程技巧。
由于受到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早期的扑翼飞行器都是以人力驱动为主,如1902年的专利申请FR318525A中的一种人力扑翼飞行器,是通过一种类似自行车的机构结合扑翼构成的。
20 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和设计师们在扑翼飞行器领域内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鉴于当时的科学以及工业水平,他们制造的扑翼飞行器也并非是理想的飞行器。
总结了失败的经验,科学家们重新进行计算设计,并通过试飞实践和所积累的理论资料,科学家们看到了许多问题,如:机翼煽动时的频率不够,并不足以产生理想的升力和推力。
重要的是,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仅靠人体自身肌肉的力量来驱动的扑翼飞行器是无法实现持续飞行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DeLaurier致力于载人扑翼机的研制。
他和合作伙伴Harris在1991年制出一架自由飞模型,成功试飞并验证了全尺寸扑翼机所需要的一些技术。
1999,全尺寸载人样机进行了地面滑跑试验,试验中可以滑跑、加速、抬头并短暂离开地面,但没能实现起飞和爬升。
2.扑翼飞行器发展新趋势近年来,随着MEMS(微型机电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型飞行器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早在1982年,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开始进行微型扑翼飞行的运动机理和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并在十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实行微型扑翼飞行昆虫(MFI)的研究计划,目的是模拟苍蝇的独特飞行性能,设计出一种能够独立自主操纵的微飞行机器。
微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应用方向

微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应用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型无人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
本文将介绍微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未来的应用方向。
首先,在技术层面,微型无人机在航空、机械、电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无人机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微型无人机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
无人机的机身重量越来越轻,其搭载的传感器和摄像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可以实现更高的飞行速度、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复杂的任务。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将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的飞行和任务执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其次,微型无人机的应用方向也非常广泛。
在农业领域,微型无人机可以利用其高度灵活的机动性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测。
通过对农田的巡航和图像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干旱和缺肥等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测绘和环境监测领域,微型无人机可以实现对山区、海洋、草原等地理环境的高精度测绘和数据采集,极大地提高了测绘效率和精度。
此外,微型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电力巡检、城市规划、消防救援等多个领域,为传统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能量。
未来,微型无人机还有许多潜在的应用方向等待发展。
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快递和货运,实现远程或难以到达的地区的货物运输。
这不仅可以提高物流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交通事故风险。
在医疗领域,微型无人机可以用于急救和药物运输,可以更快速地将紧急医疗用品和药物送达必须的地方。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教育、娱乐和旅游等领域,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创意。
总之,无人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的发展令人期待。
然而,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首先,无人机的隐私和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像设备可以拍摄到很多敏感信息,如果被滥用会侵犯个人和社会的隐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飞行器的发展浅谈
作者:叶洋郭晓庆朱丽萍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12期
摘要:随着微型飞行器布局与结构设计技术、动力和能源技术、微型飞行器飞行和控制技术等的日益发展成熟,微型飞行器开始在新世纪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今天,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微型飞行器已经在军事行业及一些民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型飞行器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以使读者对微型飞行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微型飞行器;微型飞行器系统;发展
1992年,美国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在兰德公司召开的一次未来军事技术研讨会上,由兰德公司的研究小组提交了一份关于军用微系统的调查报告——《未来军事行动中的技术驱动力革命》,这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微型飞行器的概念,从此,这种新的飞行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那么,究竟什么是微型飞行器?
微型飞行器是对目前尺寸最小的一类飞行器的称呼,它既与有人飞行器不同,也与常规的无人机不同,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微型飞行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根据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最初提出的一些数据规定,我们可对微型飞行器做如下表述:
特征尺寸不大于15cm;时速为30~60km/h;重量仅50~100g;可携带20g的有效载荷;飞行20~60min;可实时传输图像;能自主控制飞行。
最一开始,微型飞行器是为了满足“单兵作战”的要求而生的,为了能达到“单兵就能携带”的目的,使单兵装备更加多样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科学家研究制造了最早的无人机,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的15cm固定翼微型飞行器,Aerovironment公司先期研制的“黑寡妇”15cm 固定翼飞行器。
与一般的飞行器不同,微型飞行器不光在尺寸上小了很多,其气动特性与常规飞行器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飞行器的气流雷诺数通常在107以上,而微型飞行器的雷诺数竟小到103~104,这直接导致了微型飞行器在飞行原理、构造类型、布局和内部的控制等诸多方面都大异于常规飞行器。
所以,从一开始,微型飞行器就宣告了一个全新存在的诞生。
微型飞行器具体都有哪些特点呢?早在真正的微型飞行器诞生之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提出,微型飞行器及其系统应具有如下特点:
(1)适合军用
(2)能携带全天候的近距离成像系统,分辨率应足以使操作人员分辨出发送区内的重要细节。
(3)应具有准确确定地理位置的能力。
(4)重量轻、坚固耐用,以便能放在士兵的背包里携带。
(5)价格低廉,甚至可以一次性使用。
(6)隐蔽性好,飞行器难被发现,使用人员的位置不容易暴露。
当时,专家们主要是根据微型飞行器适应“单兵作战”的需求,提出了这些要求。
但很明显,微型飞行器的这些特点在军事和民用方面,还有着潜在的更为广泛的应用。
事实上,微型飞行器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一些工业先进的国家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制各种微型飞行器,这使得微型飞行器在短短的十几年间飞速发展,如今,它主要有如下用途:
军事上:战场前沿地带近距离侦查与监视;对于卫星和侦察机难以发现的、隐蔽的军事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便于单兵或小分队携带,能用来保证单兵之间的信息传递;用于敌后侦查和贴近目标侦查;生化环境探测,可借助气体、测试等传感器,探测特殊环境的生物或生化武器的危害程度,及时为作战部队提供生化防护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武器,近距离攻击目标等等
民用方面:用于特殊生化环境探测,如气体污染等;复杂地形的探测;森林防火;机场附近驱鸟;城市交通监管;电力巡线;空中监视与攻击;空中航拍等等。
那么一个普通的微型飞行器是靠什么装置完成复杂的任务的呢?这要从微型飞行器的结构说起。
一般而言,微型飞行器不会自己单独地去执行任务,而是要有一个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微型飞行器系统协同工作。
这个系统通常由飞行器平台分系统、信息传输分系统、地面测控分系统、任务载荷分系统四部分组成。
飞行器平台分系统包括微型飞行器的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尾翼),动力装置(包括微型无刷电机、电子调速器和螺旋桨等),能源装置(包括电池、电源分配器),飞行控制和导航控制系统,伺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连杆、摇臂或扑翼驱动机构);信息传输分系统包括机载信息传输装置和地面信息传输装置,主要构成包括天线、机载或地面无线信号收发机等;地面测控分系统则主要包括手持监控平台(包括显示器、遥控操纵杆等),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处理系统),地面能源装置,简易地面设备挂包;任务载荷分系统是根据不同任务使命的微型飞行器而设计的不同机载设备,如侦查设
备、电子干扰器、气体采集器等。
除了这四个硬件系统外,微型飞行器还必须有一套与自己相适应的软件系统,才能保证它的正常工作。
有了这么一套硬件和软件系统,微型飞行器就能在工作中大展身手了。
时值今日,微型飞行器已经在许多行业扮演起了重要角色,这也成就了各种不同类别的微型飞行器。
现在的微型飞行器,按其飞行原理和构造方式划分,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固定翼微型飞行器,扑翼微型飞行器,旋翼微型飞行器。
固定翼微型飞行器是指其机翼构型相对于机身或机体纵轴“固定”不动的微型飞行器。
其气动原理类似于现在飞机的气动原理,依靠“固定翼”的上下气动“压力差”获取升力。
固定翼微型飞行器是目前几种微型飞行器中飞行速度最快的一种,它前进阻力小,获得升力的动力耗能小,但不能在空气中悬停。
扑翼微型飞行器是指其机翼构型相对于机身或机体纵轴有主动驱动的大幅度上下周期扑动的微型飞行器。
它的飞行类似于鸟类的飞行模式,飞行器的升力和前进的推力都是由扑翼产生。
这种飞行器目前还不成熟,能耗较大,它的优点是可以调节前进加速度到很小或短暂的悬停,转弯半径小,从使用角度看隐蔽性好。
旋翼微型飞行器是指以旋翼为主要获得升力和前进力的微型飞行器。
从气动原理上来说,这种微型飞行器旋翼的拉力矢量主要向上,以旋翼的拉力提供飞行器的升力,飞行器前进的拉力来源于尾翼拉力矢量的小角度偏转所产生的水平分量。
旋翼微型飞行器的特点是具有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功能,并具有在比较狭小的区域中飞行的能力,不过其噪声相对其它微型飞行器也较大。
科技每一天都在进步,事物每一天都在发展,作为一项高科技产品微型飞行器也概莫能外,那么未来它又将向哪个方向发展,以更好的满足我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以下观点。
首先便是系统部件的超微型化,随着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微型飞行器的尺寸将进一步减小,其质量也将进一步减轻,眼下其重量还依然受制于动力装置和能源系统。
微型飞行器也将从单纯的侦查功能向多用途化方向发展,未来的微型飞行器除了单纯的侦查与监视外,还能用于采集气体样本、对环境录音、获取红外特征目标等等。
三是微型飞行器将能穿越城市楼间执行任务,目前微型飞行器尚不具备实用的自主避障功能。
四、群峰式组网作战,受蜜蜂的启发,未来微型飞行器将可能组成微型飞行器群,进行组网作战,这种新的“群蜂战术”将大大加强对目标的打击力度。
五、新型智能化仿生微型飞行器,随着仿生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型飞行器将被赋予飞鸟昆虫的外形,更加灵活也更易于伪装。
六、室内自主识别环境微型飞行器,室内飞行除了要有高超的避障能力外,还必须面对卫星导航易失效的挑战,未来,这些难题将被解决。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微型飞行器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昂海松微型飞行器系统技术科学出版社 2014(01).
作者简介:叶洋(1993-2-8),现就读于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