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时机

合集下载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早期PD的药物治疗显效明显,但经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后,逐渐出现疗效减退及运动并发症。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是在脑内核团或特定脑区植入刺激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调控相关核团或脑区的功能,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1987年,法国Benabid将DBS应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至今已逾30年。

该疗法于1998年在我国首次使用,目前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开展。

DBS疗法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需要接受DBS疗法的患者将进一步增加。

一、患者的选择(一)PD的诊断原发性PD的诊断符合我国2016年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或符合2015年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会(MDS)原发性PD的诊断标准。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 原发性PD,或者遗传性PD、各种基因型PD,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

2. 药物疗效已显著减退,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3. 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到药物疗效。

4.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5. 除外严重的共存疾病:(1)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2)有严重(难治性)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

(3)有医学共存疾病影响手术或生存期。

(三)术前评估DBS术前需进行系统评估,评估PD患者的运动症状、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生活能力等要素。

(四)手术时机1. 病程:原则上,病程≥5年的PD患者建议行DBS手术治疗。

病程<5年,但符合原发性PD临床确诊标准的患者,手术适应证明确,建议病程放宽至4年。

以震颤为主的PD患者,经规范的药物治疗震颤改善不理想且震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经过评估后建议放宽至3年。

2. 病情严重程度:有“开关”现象的症状波动患者,关期的HoehnYahr 分期为2.5~4.0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规范化诊疗-13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帕金森病的规范化诊疗-13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E、平衡障碍、僵直、眼球活动障碍
10、()不是PD的特异性特征
A、单侧起病
B、双侧起病[正确答案]
C、静止性震颤
D、药物治疗有效
E、RBD
(二)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1、下列属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是()
A、息宁
B、安坦
C、恩他卡朋
D、吡贝地尔[正确答案]
E、司来吉兰
2、轻度双侧肢体症状,后拉试验可恢复属于PD病程分期的哪一期()
D、警觉度下降
E、RBD
3、RBD是以下哪些疾病的特异性特征()
A、PD、MSA、DLB[正确答案]
B、PD、PSP、DLB
C、PD、PSP、CBS
D、MSA、PSP、CBS
E、PD、PSP、EOPD
4、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不包括以下哪项()
A、药物反应[正确答案]
B、头晕
C、嗅觉
D、球部症状
E、大小便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36-帕金森病的规范化诊疗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
1、()不是MSA的特异性特征
A、自主神经症状
B、对称性锥外症状
C、小脑症状
D、药物治疗有效[正确答案]
E、RBD
2、()不是DLB的特异性特征
A、认知损害
B、视幻觉
C、小脑症状[正确答案]
5、认知损害是以下哪些疾病的特异性特征()
A、MSA、PSP、DLB
B、MSA、PSP、EOPD
C、DLB、PSP、CBS[正确答案]
D、DLB、PSP、EOPD
E、PSP、CBS、EOPD
6、关于18F-FP-CIT在纹状体不同区域的摄取率,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深部脑刺激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深部脑刺激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深部脑刺激治疗进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特征性表现为运动障碍,如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深部脑刺激的原理是通过植入大脑特定区域的电极,发送电脉冲来调节异常的神经电活动。

这种治疗方法并非直接治愈帕金森病,而是通过改善神经信号传递,缓解运动障碍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us,GPi)是深部脑刺激最常选择的靶点。

选择不同的靶点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例如,刺激STN 可能对改善运动迟缓、肌强直效果较好,但可能增加认知和精神方面的副作用;而刺激 GPi 则在减少异动症方面可能更具优势,且精神方面的副作用相对较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深部脑刺激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从最初的单通道刺激到现在的多通道、可调节刺激模式,使得治疗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多通道刺激可以针对大脑不同区域进行更精细的调节,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可调节刺激模式允许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日常生活需求,实时调整刺激参数,如频率、电压、脉宽等。

在手术过程中,精准定位刺激靶点至关重要。

传统的基于解剖结构的定位方法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够为手术提供较为准确的引导。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靶点定位的准确性,一些新的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例如,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通过记录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实时确认电极的位置是否准确;而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则能够提高手术的精度和稳定性,减少人为误差。

除了硬件技术的发展,深部脑刺激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相关问题【72页】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相关问题【72页】

DBS疗效肯定、不肯定、无效的征候群 2 DBS疗效不肯定的症状
肌张力障碍性峰剂量异动 多巴无反应性吞咽障碍 多巴无反应性构音障碍 性问题 尿失禁、便秘 认知障碍 抑郁和精神失常 睡眠障碍
DBS疗效肯定、不肯定、无效的征候群 3 DBS无效的症状
多巴无反应性跌倒 体位性低血压 体温调节障碍 脂溢性皮炎 REM-相关的行为障碍 开期躯干症状(瑞典)
性欲亢进
左旋多巴或者多巴受体激动剂可导致部 分患者性欲亢进。DBS可降低上述药物的 剂量从而被认为是可以改善症状。 但有报道性欲亢进也可能是DBS的并发症 之一。
痴呆
痴呆通常被认为是DBS的禁忌症。DBS后 痴呆过程尚无研究报道,由于排除痴呆 的方法非常粗糙因此没有术前认知状态 的详细评估。由于多个针道要通过大脑 皮层加重认知障碍的恶化。 对照研究显示双侧的STN-DBS也不会产 生全面的认知水平下降,但可能对词语 流畅性有选择性影响
机制
研究表明STNs和GPi的过度兴奋与PD的运动迟缓、僵直 和震颤密切相关. 由于DBS产生的效果与在同一靶点造成损毁灶的效果类 似,因此推测DBS对电刺激区产生抑制作用——高频率 DBS(100Hz以上)抑制或者破坏病理性输出机制。HF 的DBS能激发受刺激区域神经元输出,但高度的兴奋状 态破坏了病理状态下神经元和神经通路的“正常”功 能。
年龄
几乎所有的DBS临床研究都设定了入组患 者的年龄上限. 对于年龄75岁以上、对左旋多巴敏感、 有严重的运动并发症、精神状态正常的 患者能否行DBS尚需要深入研究。
抗PD药物治疗无效是DBS禁忌症
上述原则被广泛认可,但抗PD药物治疗 失败可能有多种原因需要具体分析。 对于少动,左旋多巴的剂量必须足量, 其治疗反应可能持续时间很短(数分钟 到几个小时)。确定对左旋多巴无反应 的少动不支持PD的诊断

帕金森病的深脑刺激(DBS)治疗

帕金森病的深脑刺激(DBS)治疗

帕金森病的深脑刺激(DBS)治疗
杨雨昕;李桂法;康新江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22(43)2
【摘要】在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无效时,深脑刺激作为帕金森病的另外一种治疗方式,可以对帕金森病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虽然深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在刺激核团的选择和治疗时间的选择仍存在争议,而且治疗后会产生副作用等问题。

本文综述了深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页数】3页(P36-37)
【作者】杨雨昕;李桂法;康新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冠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法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
2.微电极记录与影像技术联合应用对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最佳刺激治疗位置的研究
3.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1例报告
4.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观察
5.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电刺激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电刺激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电刺激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它需要针对每个人疾病的特性和特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神经电刺激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神经系统进行刺激或干预的方法,通过对神经系统特定区域的刺激,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神经电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神经电刺激技术可以被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例如帕金森病、慢性疼痛、癫痫、神经损伤等。

神经电刺激技术主要包括神经调控技术和神经电刺激技术。

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定向控制神经系统神经传递、代谢和兴奋状态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技术。

神经电刺激技术包括脑电刺激技术、电磁场刺激技术、电流刺激技术和光刺激技术等。

这些神经电刺激技术主要通过对神经信号传递的调整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它们旨在改变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颤动,肌肉僵硬和动作缓慢等症状。

神经电刺激技术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地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深脑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DBS)是一种有效的帕金森病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植入电极到患者脑深部的某一位置并进行电刺激,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临床实践证实,DBS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自如度、震颤、均衡和行走等症状。

慢性疼痛是另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难度较大。

神经电刺激技术也可以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应用于由肌肉疼痛、神经痛、背痛和头痛等所致的慢性疼痛。

神经电刺激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作用主要是破坏痛觉的传递和减轻疼痛的感觉。

有证据显示,神经电刺激技术对于慢性疼痛治疗的有效率在70-80%之间。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也较为困难。

神经电刺激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来达到治疗效果,从而缓解癫痫的症状。

2024年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前景分析摘要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DBS)是一种用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法,通过植入电极并通过电刺激器进行电刺激,以调整异常的神经信号。

随着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的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引言脑深部电刺激设备是一种新兴的神经疾病治疗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目前,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增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内该市场将继续增长,并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3. 市场驱动因素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推动了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的发展。

•科技进步:神经科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脑深部电刺激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提高了其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需求增加: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对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 市场挑战尽管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高昂的价格:脑深部电刺激设备的价格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患者的使用。

•技术限制:目前的脑深部电刺激设备仍存在一些技术限制,如电极定位精度和电刺激参数调整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技术改进和研究。

5. 市场机会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下降,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将逐渐进入更多的医疗机构,市场潜力巨大。

•疾病治疗范围扩展:当前脑深部电刺激主要用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未来有望拓展到更多的疾病治疗领域。

6. 市场竞争目前,脑深部电刺激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医疗器械制造商和科技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等方面竞争,以获取市场份额。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疗法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有效方法。

此疗法1998年在我国首次使用,至今已十余年.DBS疗法明显地改善了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需要接受DBS疗法的患者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DBS疗法的适应证和流程,以及进一步加强神经内、外科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合作,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DBS团队通常国外PD患者的DBS转诊由神经内科医生或内科医生实施。

我国目前大部分接受DBS疗法的PD患者是直接去有DBS手术能力的医院就诊,而不是由神经内科医生推荐。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DBS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团队至少由神经内、外科医生组成,必要时还应有内科、心理科及精神科医生加入。

DBS团队的作用是针对患者个体判断是否适合手术、手术的风险与近远期疗效、以及确定最佳手术靶点(如果进行手术)。

二、DBS疗法的适应证1.原发性PD。

2.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疗效。

3.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

4.除外痴呆和严重的精神疾病。

三、患者选择DBS团队通常采用他们认为最佳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

大多数中心都以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反应性和MRI检查作为临床评估的必要标准。

鉴于我国现状,对有DBS疗法意向的患者首先应确定诊断,符合适应证者需进行系列评估。

病程也是决定是否手术的指标之一。

由于PD早期患者对于药物治疗反应良好,故不建议患者早期接受DBS疗法。

另外,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如多系统萎缩(40%)、进行性核上性麻痹(20%)等在疾病早期,症状与PD相似,且对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反应也可良好,也是不建议过早接受DBS疗法。

1.诊断:(1)符合英国PD协会脑库(United Kingdom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原发性PD或中国原发性PD诊断标准;(2)遗传性PD或各种基因型PD,只要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也可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严重并发症,如部分偏瘫 和偏盲、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复发率高;只能单侧使用, 如双侧毁损易导致永久的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 。
脑深部电刺激术
原理:高频电刺激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 的异常脑神经信号 靶点:STN、GPi、Vim等
作用: 1 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2 减少药物的剂量 3 消除或减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4 可通过选择不同刺激靶点和不同刺激参运动并发症早期患者在平衡障碍、构音障碍、认知 障碍等方面尚不严重,DBS对这些方面的潜在风险 可能相对较低 2. 此时可比较充分发挥DBS的长期疗效 3. DBS治疗在改善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的同时,有 望减少LD剂量,降低了药物对于运动并发症的影响
1.
运动并发症晚期
治疗手段
1. 早期应用药物控制症状治疗,左旋多巴效 果显著。
2. 药物疗效下降时则选择手术治疗:
① 神经核团毁损术 ② 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
神经核团毁损术
主要原理:通过射频加热毁损脑内产生帕金森症状的核团 。 靶点: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效果:对震颤、异动症、开关现象、部分肌肉痉挛等症状有 较明显改善,但不能治愈帕金森病或者阻止它的发展进程, 疗效不能调整,如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副作用不能逆转。
DBS无效的症状逐渐加重:
平衡障碍、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日趋严重 2. 神经精神方面症状日趋严重 3. 痴呆症状加重
1.
DBS治疗的时机
起点:运动并发症的出现的早期 终点:出现频繁跌倒、幻觉、痴呆
worse
Better Honey-moon
Quality of life (PDQ-39)
Early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eep-Brain Stimulation DBS)帕金森病的时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王向宇 李卫 王世勇
阿里:1942年1月17号—至今
帕金森病
1.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 帕金森病较少见。 3. 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 4. 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 5. 治疗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缺陷:仍需配合药物治疗,5-8年需要更换 一次电池,费用较高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时机
药物作用的蜜月期后,运动障碍加重和运动并发症出现,优化的 药物治疗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此时需要考虑药物之外的方法
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的手术时机
病例特点
平均年龄64.9±7.6岁
平均病程14.4±4.9年 关期UPDRS运动评分47.2±14.4
如何确定DBS的时机
一、DBS是否必要 1. 优化的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2. 运动并发症严重(异动症,开关现象,冻结),优化药物 治疗疗效不显著 药物治疗产生严重的非运动并发症:体位性低血压,神经精 神症状(幻觉、冲动控制障碍性疾病) 二、预期效果是否有效 1. 是否优于优化的药物治疗策略 2. 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主要的症状是否有效 三、是否安全 1. 手术相关风险和电刺激相关风险 2. DBS对认知、构音、步态和平衡等方面的可能不良作用
Advanced
Intermediate phase
Late phase
总结
在权衡风险和获益的前提下,适当提前进行DBS治疗
,使得患者在有限的病程中充分受益于DBS的长期疗 效。
帕金森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协作,有效的治疗能显著
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开期UPDRS运动评分24.3±8.9
LEDD1128±493mg/d
病例特点
开始手术的年龄:58.6 ±2.4岁 平均病程:14.1 ±1.6年 H and Y评分3.9 ±0.3 (off medication)
手术治疗能否更早?
EARLYSTIM Research
在权衡风险和获益的前提下,建议 适当提前进行DBS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