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相关问题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

为抑制性 。从理 论基础来 讲 ,有 以下
几种可能性 t ( )神 经元 去 极化 阻 1
滞 ;()神经 阿络联系被刺激器 外加 2 的 电 活 动 所 中 断 (1 . r g ; Iu j r ) e 日 “ ()电刺激在 神经 网络 中产 生抑 制性 3 效应n 。最简单 的假说为桶檄 可减少 j 或抑制电刺激 附近神经元 的活动 ,通
性突触后电位 。D S的某些特 点提示 R
球 内侧部 ( 升)过 度 兴奋 ,从 而增 G
加 了丘脑和皮质的 奋 性 并进一步 导致 运 动 神 经 元 亢进 ,出 现 临 床 症
状。
置一般 为 刺 激 强度 04 .脉 宽 6 ~ .v 0
9p ,频率 10一t5h 0s 5 g1 - 四 、靶点定位
去极化直接兴奋细胞或 轴突 ,但也可
通过去极 化阻 滞使 细胞或 轴 突失 活 ,
也有研究发现 .不 同水平 电刺激 丘脑 底核 (T )可引起 P SN D病人 的全部运
动障碍症状 .这 说明 D S不可能单独 B
目前使用 的 D S电极 为四触 点 ,脉 冲 B 发生器 中的锂 碳 电池 可持续 若干 年 , 其使用年 限取决于应用 的刺激 参数及 开机时 间的长短 ,刺激 参数可 根据所 选 择 的 触 点 和 触 点 所 处 的 状 态 (“ 、 “ 、“ )进 行调整 .也 关” 正” 负” 可 选择单 极或双极 .刺激 强度 、脉 宽和频 率能够调节。对帕金森 病 的设
世 纪 册 年代 .法 国 C o l , be的 Bn  ̄n e— ai及其 同事 向世人介 绍 了一 种全 新 b d 的治疗 手段—— 脑探部 刺激 术 (ep de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下组织 对 氧和物质 的摄 取 。另一方 面采 用 D O 型快 R 速加压 止血 器袖带 缚扎 患肢 近端 , 局 部药 物浓 度升 使 高 , 减轻 局部 肿 胀 , 善 微 循 环 。熟 练 掌握 操 作 方 可 改 法, 密切 观察 病情 是确保 有效 治疗 的重要 措施 。
参考文献:
明显缓 解 。提 出加强心 理 护理 、 对症护 理和 脑起 搏器 刺激 系统植 入后 护理 以及 出院指 导是 患者获 得 满意 疗效 的关键 。
关键 词 : 帕金 森病 ; 脑 深 部 电 刺 激 术 ; 护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6 R 7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4 5 (0 7 1 0 3 0 10 — 1 2 20 )2— 04— 2
帕金 森 病 ( akn o ’ sae D) 一 种 中 P r is n SDi s ,P 是 e
将患者 送人手术室 , 患者 取平 卧位 于局麻 下额部 钻孔 , 即将刺 激 电极 植 人 丘脑 底核 ( T , 中 给予 试验 性 S N) 术 刺激 ( 刺激频率 15Hz脉 宽 9 S电压 1 0 . , 8 , 0 , . ~3 0V) 观察疗 效及 副作 用 , 无 明显 副作 用 则 固定 电极 。此 如 过程需 2h 。最后 于全麻 下将刺激 器植人 右锁骨 皮下 ,
维普资讯
・
3 4 ・
J u n lo r i ce c J n.2 0 Vo. 2 No 2 S r ey Edto ) o r a fNu sngS in e u 07 12 .1 ( u g r iin
碍, 导致 毛细血 管扩 张及通透 性增 加 ; 维蛋 白原 、 纤 红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几个常见误区

帕金森病在几十年前还被划归为临床少见病,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随之延长,帕金森病作为老年疾病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常见。
它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类疾病,因为脑干黑质内铁蛋白沉积而导致细胞进行性凋亡,多巴胺分泌逐渐减少,从而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网络功能失调。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还伴有药物相关副作用,生活质量低下。
对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干预,能显著改善病患的相关临床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安全性强,有效性高,治疗方式可逆,是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必要手段。
了解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它的病理基础是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
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神经元从黑质向纹状体传递信号,控制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然而,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多巴胺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了身体的运动控制。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特征脑深部电刺激(DBS)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在人体大脑特定核团或区域植入刺激电极,利用局部脉冲刺激调节大脑网络信息传递而影响部分核团或传导束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治疗方式。
脑深部电刺激技术已然存在数十年,一般被用作处理运动障碍性疾病,比如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
DBS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定位。
手术前,医生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确定患者大脑的特定区域。
2.植入电极。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的头部开一个小洞,然后将电极插入大脑深处的目标区域。
3.外部调节器。
电极通过一根导线与外部植入的调节器相连,医生可以通过调节器来调整电极的电刺激强度、频率等参数。
4.调试。
在手术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医生会对调节器进行调试,找到最适合患者的电刺激参数。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的误区误区一:等我实在受不了了,才需要做这种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及患者健康教育

(六)DBS缺点
➢ 并发症:
植入部位疼痛、愈合不足或感染 植入部位的皮肤磨损,导致感染或形成疤痕
电极或延长线可能移动
过敏反应、排斥反应 设备部件的损坏可导致组织损伤
三、DBS系统组成
➢ 体内植入部分
➢ 体外控制部分
体内植入部分
➢ 刺激脉冲发生器(impulse generator,IPG) ➢ 导线 ➢ 刺激电极 ➢ 延伸导线
(一)DBS发展及状
➢ 国外开展近60年。国内1998年由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医生首次开始应用。
➢ 清华大学成功研制了脑起搏器,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 我国是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制生产脑起搏器的国家。
(二)手术类型
➢ 单侧电极植入:控制对侧肢体的症状 ➢ 双侧电极植入:可控制双侧肢体的症状
单侧电极植入
双侧电极植入
(三)DBS治疗的疾病
➢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s disease,PD) ➢ 原发性震颤 ➢ 运动障碍疾病:肌张力障碍等
➢ 慢性顽固性疼痛、癫痫
➢ 精神疾患:抑郁等
(四)DBS对PD的疗效
➢ DBS可改善PD的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对震颤、强直、
迟缓改善较好;对中轴症状(语言、吞咽、步态、姿势 稳定性)改善率相对较低。
2.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改 换药物。
(二)日常生活指导
3.随身带“识别卡”。
该卡有患者佩戴的脉冲发生器的基本情况,以及责任医师的 信息。发生意外时,这张卡会提示医护人员患者体内植有器 械;向安检人员出示该卡,可以避开机场等的安检门或扫描 装置。
患者识别卡
(三)DBS装置相关教育
脉冲发生器
(impulse generator,IPG)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新医学 20 0 8年 6月第 3 9卷第 6期
41 1
脑 深 部 电刺 激 术 治 疗 帕金 森 病 的 临床 应 用进 展
中山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神 经外科 ( 100 刘金龙 50 8 ) [ 关键词] 脑深部 电刺 激术 帕金 森病 运动 障碍性疾病 肌 强直 静止性震颤
病 和严 重高血压者 ;④有 严重 出血倾 向者 ; 不 能配合术 ⑤
后程控 者和不能 接受 植入 物者 ;⑥ 年龄超过 8 ,一般状 O岁
态较差 , 能耐受 手术者 ;⑦ 继发性 帕金 森综 合征 、左旋 不
多巴敏感 的多系统萎缩 、进行性核 上性麻痹 等。
7 脑 深部 电刺 激 术 手 术 方 法
电脉冲 ,对靶点进行慢性 刺激 以达 到治疗 目的。D S对药 B 物治疗效果不好 或难 治性 帕金 森病 的治疗 有特 殊 的疗 效 , 本文就 D S在帕金森病 中的应用进展作一介绍 。 B
下 降或 出现不 良反 应 ;③疾病 影响正 常工 作和生 活 ; 无 ④
明显智力 障碍 ,愿意 并能够合 作 ;⑤身 体总体 状况 尚 良好
头颅扫描 ,计算靶点和在工作站 中制定入颅点和穿刺轨迹 ,
再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于局部麻 醉下进 行靶点穿 刺 ,同时 行
电生理监测 ,测试并植入 刺激 电极 ,疗效 满意后 改为气 管
内麻醉下 ,植入神经刺 激器 。为 了缩短 手术 时间 ,近年 来 有学者 主张采用 多针道穿 刺及 电生理监 测 ,可从 中选择最 佳针道 和靶 点 ,虽然 出血 的并发症 稍有增 加 ,但感 染和 与
验对刺激 组织 的输 出核 团 记 录 到 的信 号进 行 分 析 ,发 现
D S刺激期间受刺激组织 的输 出信号 是增加 的 ,提示受 刺 B 激组织 的神经元 被兴奋。多数学者赞同前一种观点。
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持续 2h , -4h 故在定 位后 , 人手 术室前 , 认真 观 需
・2 ・ 1
但是 D S治疗仍然有费用 昂贵 、 B 植入 电极后需要 多
生活 , 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
3 心理护理 3 1 心理 状态分析 . 本组病人的学历较高 , 均在大 专学历 以上 。他 们对 P D的相关 知识并 不缺乏 , 但 因长期药物治疗的效果 欠佳 , 良反应 较多 , 不 生活不 能 自理 , 他们曾通过各种各样 的方 法尝试去治疗 , 其 中有位女 病人 曾使用 民间 的偏方 , 采用 “ 以毒 攻毒 ”
次调 整刺 激参数 、 刺激器 电池需要更换 、 后可能存 术 在并 发症 等缺点 。往往 病 人及 家 属不 了解 这些 缺 点, 同时也不愿意 出现此类情 况 。我们 从护 理角度 让病人更 全面了解 手术 的利 弊及手术治疗 的全部过 程, 使病人及家属既不过分 的乐观又不过分的悲观 , 以更加平和 的心 态接受手 术治疗 , 减少 由于 细小环 节 的异常对手术治 疗措施 产生不 必要 的影响 , 为手 术治疗提供更好 的客观条件 。
维普资讯
・
2 ・ 0
F M IY N A L UR E Api 2 0 15N . C S r , 0 7Vo. o 4 l
双 侧 脑 深 部 电刺 激 术 治 疗 帕 金 森 病 病 人 的 心 理 护 理
刘励 璇
摘要 : 目的] [ 观察 帕金森病病人在使 用脑 深部 电刺激 术治疗前后 的心理 变化 , 以进行针 对性 的护理 , 高手 提 术成功率及康 复效果。[ 方法] 通过对 2 0例病人进行心理状 态分析 , 分别在手术治疗前 、 后进 行有 目的心 中、 理护 理。[ 结果] 手术前消除 了病人 的心理顾虑 , 得 了病人 的配合 ; 中使 病人放松 紧张情绪 ; 取 术 术后使病 人 树立 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 病人能 以平和的心 态接 受手术治 疗, 使 促进早 日康
脑深部微电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电刺激 既 可通过 去极 化作 用直接 兴奋 神 经元或 神经
轴突, 又能通 过阻 断 去极 化 而抑 制 神 经 元 或 神经 轴
室的 奋 , 具体 表现 为 哪一 种作用 , 神经 细胞 的形 与 态结构特 点 、 基本放 电频率 、 刺激 的部 位 、 经 元 受 神 距 刺激位 点 的距离 以及 刺激 的各种 参数 均有 关 。 电 刺激 对神 经传 导柬 的作 用 比对神经 元 的影 响大 。 电 刺 激不 但对 神经 元和神 经纤 维功 能的 影响大 小 有 区 别 , 且对神 经束 的作用亦 不完 全相 同, 区分 为顺 而 可 向作用 和逆 向作 用 。至今有 关 电刺激 影 响范 围还不 甚 明确 , 用 常 规 刺 激 参 数 , 于 距 电刺 激 点 2~ 采 对
影成像 定位 , 中通 过 微 电极 图谱 和 微 电极 刺激 反 术
、
脑深部 徽 电极 刺激 的机 制
P D的病理 改变 特 征是 黑 质 致 密 部 多 巴胺 能神 经元 的丢 失, 从而 导致 纹状 体 多 巴胺 水平 的 降低 , 使
得基底 节传 出神 经 核 团苍 白 球 内侧 部 ( i和 黑质 GP )
动物 模型 , 发现 P D组 丘 脑底 棱 ( TN) G i 谢 及 S 、P代
放 电频 率 较 正 常 对 照 组 增 高。 P 大 多 数 症 状 与 D S N 输 出投 射过度 兴奋 有关 T
脑深 都 微 电极 刺激 是 采 用立 体 定 向 手术 , 微 将 电极 植 入 P 患 者 的 脑 内靶 点, 过 电 刺激 对 靶 点 D 通 细胞功 能 产生抑 制 作 用 , 于改 善 P 原 发性 震颤 用 D、
等 …开展 了脑深部微 电极 刺激 ( B ) 治疗 帕金 森 D S法 病及 顽固性 震颤 , 少 了 由于 丘 脑 毁 损术 所 发生 的 减 高 死亡 率。 由于 D S的安 全性 和 肯定 的疗 效 , B 逐渐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疗法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有效方法。
此疗法1998年在我国首次使用,至今已十余年.DBS疗法明显地改善了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需要接受DBS疗法的患者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DBS疗法的适应证和流程,以及进一步加强神经内、外科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合作,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DBS团队通常国外PD患者的DBS转诊由神经内科医生或内科医生实施。
我国目前大部分接受DBS疗法的PD患者是直接去有DBS手术能力的医院就诊,而不是由神经内科医生推荐。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DBS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团队至少由神经内、外科医生组成,必要时还应有内科、心理科及精神科医生加入。
DBS团队的作用是针对患者个体判断是否适合手术、手术的风险与近远期疗效、以及确定最佳手术靶点(如果进行手术)。
二、DBS疗法的适应证1.原发性PD。
2.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曾经有良好疗效。
3.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
4.除外痴呆和严重的精神疾病。
三、患者选择DBS团队通常采用他们认为最佳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
大多数中心都以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反应性和MRI检查作为临床评估的必要标准。
鉴于我国现状,对有DBS疗法意向的患者首先应确定诊断,符合适应证者需进行系列评估。
病程也是决定是否手术的指标之一。
由于PD早期患者对于药物治疗反应良好,故不建议患者早期接受DBS疗法。
另外,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如多系统萎缩(40%)、进行性核上性麻痹(20%)等在疾病早期,症状与PD相似,且对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反应也可良好,也是不建议过早接受DBS疗法。
1.诊断:(1)符合英国PD协会脑库(United KingdomParkinson's Disease Society brain bank原发性PD或中国原发性PD诊断标准;(2)遗传性PD或各种基因型PD,只要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也可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脑薄片研究提示HF电刺激导致STN突 触传递效率的长期改变,HFS导致突触 可塑性是DBS治疗PD的潜在机制之一。
精选ppt
18
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 仪器本身的并发症 刺激导致的并发症
精选ppt
19
术后并发症
植入装置相关的并发症: 在术后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感染、皮肤糜烂、 电极折断、电极移位或植入装置故障,需要部 分装置甚至整个系统的取出和重新植入新的系 统
DBS疗效显著而对脑内核团、神经传导通路不 造成损伤(不排除微损伤),因而避免了因损 伤临近靶点的重要结构而引起的功能缺损及永 久性并发症,这对于需要行双侧手术的患者尤 其重要。
精选ppt
4
患者基底节及其皮层环路的完整性得以 保留,因而保留了未来接受进一步或更 先进治疗的可能。
DBS的可逆性、可调整性、副作用可逆等, 可根据患者情况调节电刺激的各种参数, 在疗效和副作用之间达到平衡。
精选ppt
2
据初步统计大多数神经科医生表示如果 选择手术治疗PD则首选STN-DBS。
DBS费用昂贵,但初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显 示可以提S的优势
DBS最初应用在已经接受了单侧丘脑损毁术以 避免双侧脑损毁灶导致的不良反应。因为双侧 损毁术可导致构音障碍、流涎、吞咽困难、平 衡障碍、认知障碍等危险显著增加。
其优点在于可以限制左旋多巴剂量的同 时维持没有运动波动的疗效。
没有证据显示DBS对MSA、PSP等有治疗
价值。
精选ppt
8
机制
机制总体而言尚步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 下列几方面: 1.神经元去极化阻滞 2.神经网络联系被刺激电极外加的电活动 所中断 3.电刺激在神经网络中产生抑制性效应 4.改善相关皮层区域的脑血流量
精选ppt
12
STN的电刺激可导致SNr和Gpi神经元持续 100s的抑制而GPe则兴奋。进一步的研究 提示对鼠STN的HF刺激抑制了STN对SNr和 Gpi的兴奋性输出。
鼠脑薄片STN研究提示钙依赖的钾内流可 能导致活化的输出性轴突末端GABA的释 放。
电刺激作用可能活化了抑制性输出,导致释放GABA作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相关问题
精选ppt
1
概况
DBS被认为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左旋 多巴之后治疗进展性PD最主要的进展.
1987年法国的Benabid首先报道应用DBS 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PD,开启DBS治疗 PD的新纪元.
DBS在美国PD外科治疗手术方式选择统计 中的比例从1996年的没有增加到2000年 的88%。
精选ppt
10
机制
研究表明STNs和GPi的过度兴奋与PD的运动迟缓、僵直 和震颤密切相关. 由于DBS产生的效果与在同一靶点造成损毁灶的效果类 似,因此推测DBS对电刺激区产生抑制作用——高频率 DBS(100Hz以上)抑制或者破坏病理性输出机制。HF 的DBS能激发受刺激区域神经元输出,但高度的兴奋状 态破坏了病理状态下神经元和神经通路的“正常”功 能。
精选ppt
9
机制
利用SPECT测定比较STN-DBS术前和术后6M的局 部脑血流量.在术前PD患者皮层(额叶运动前区、 顶叶和枕叶)血流灌注显著下降。
术后疗效好的患者脑血流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手 术疗效差的患者脑血流也没有改善。
DBS没有发现基底节和丘脑脑血流的减少,在 这一方面不支持DBS也产生“损毁灶样”效应。 推测DBS的良好疗效与皮层脑血流正常有关。
用于神经元从而抑制神经元。已发现Gpi-DBS促进了
Gpi的GABA能输出。 精选ppt
13
去极化阻滞解释电刺激导致功能抑制。
HF的电刺激能导致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其机制可能由于细胞膜的超极化,由于 受刺激的区域不同可能机制也不同。
精选ppt
14
近期动物研究提示在有效的STN-DBS时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激动增加。对PD患者 的PET研究并没有证据显示在有效的 STN-DBS时纹状体多巴胺浓度增加.
精选ppt
11
增加刺激的频率能提高受刺激神经元靶结构的 反应。实验研究显示增加对兔脑干靶点的刺激 频率能强化翻转行为。
研究提示对丘脑和基底节的刺激达到100Hz以上 反应曲线变得平滑达到“平台期”。
临床研究也提示DBS对Vim、Gpi和STN等核团的 良好作用明显受频率影响,减轻异动症效应主 要发生在100Hz以上,低于80Hz对异动症无效。
精选ppt
15
研究发现STN-DBS抑制小脑高代谢,并且 部分恢复了边缘叶以及相关基底节投射 区的生理性的葡萄糖代谢 .这些资料显示 DBS对靶点的刺激作用,并且证实STN对 运动以及相关的边缘叶\小脑\基底节环路 的中枢作用.
精选ppt
16
STN-DBS关闭后可以观察到帕金森症状 的以一定顺序复发,数分钟内震颤迅速加 重,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运动迟缓和强直 逐渐缓慢加重,最后在3-4小时内躯干症状 加重.关机2小时后UPDRS评分减少了90%. 当开机后,所有的症状以相似的方式改善, 但速度要快,尤其时躯干症状.因此认为 STN-DBS可能以不同的机制对帕金森四 种症状产生作用.至精选少ppt 要关机3小时来评估17
精选ppt
6
最近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随访3M后STN和 Gpi的DBS分别能改善UPDRS评分49%、 37%;分别能提高没有异动的“开”期 274%和229%等。
STN和Gpi-DBS都可以减少“关”期。
精选ppt
7
停药/开机与服药状态比较UPDRS相似。
DBS的抗PD作用并不优于左旋多巴所能获 得的最好疗效,其改善功能障碍主要与 减少包括异动和“关”期等运动并发症 有关。
精选ppt
5
Gpi-DBS可缓解对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及左 旋多巴引起的运动障碍等,开期时间明显延长, 步态和平衡等“中轴”症状也有改善。
STN-DBS对有严重僵直及运动迟缓的病人能减 少“关”期时间、改善异动,改善包括步态障 碍的所有症状。
Vim-DBS对顽固的药物不能缓解的震颤有效, 对静止性震颤要由于运动性震颤,对强直的改 善有限,对运动不能几乎不起作用。
环境相关的并发症: 环境因素对植入装置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并发症 的发生。牙科设备、脉冲射频治疗、其他磁性 设备意外关闭植入的的神经刺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