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电的基础知识

1.电的基础知识--说课稿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电的基础知识”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防护》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后续高压安全防护知识的基础知识准备,要求学生通过本内容的学习,掌握电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熟悉电的常用概念和认识常见电气元件,读懂电路知识,并能够分辨直流电与交流电两者的特点。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根据现在中高职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欠缺、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特点,本内容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力图将课堂变的活泼生动,有声有色。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协作的能力。 第三部分: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程,学生需要达到以下五点目标:首先,

1.能够解释电的常用名词及含义,识别常用电器元件,并能够说出常见电器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电的定律和电的效应,并能够说出其各自的实际用途; 3.能够正确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并能够测量和计算; 4.能够分辨并说出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以及两者的相互转换; 第四部分:学习内容 本章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小节,需要4个课时来完成,这四个小节分别是:电的常用概念、直流/交流电的介绍、电路、电的常用元件。其中,应用电的定律进行实际计算;正确理解电的四大效应以及电功和电功率;能够分辨并说出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重难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电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后续电动汽车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部分:学习资源 本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关电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重视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针对这一特点,运用的主要学习资源有三种:学习手册、电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22章_第1节

【课题】联轴器的类型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教材版本】 崔振民张让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汽车机械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目标】 1.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要求。 2.熟悉联轴器的常见类型。 3.掌握常用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4.熟悉常见联轴器的适用场合,并能熟悉联轴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联轴器的类型及应用。 教学难点:常用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通过讲授与投影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学。 使用的图片及表格:

使用的动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建议】 授课过程中,注意各类联轴器间的对比,同时,以教材内容为主,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学过程】

●导入 前面我们讲了机械传动中的几种形式,用来支承轴及传动零件的轴承,但这些都无法实现轴与轴或轴与其它回转零件间的直接联接、接合或分离。联轴器和离合器在机械传动中就起着这些方面的作用。下面我们首先初步了解一下联轴器和离合器,然后学习联轴器的相关知识,离合器更详细的学习留到下一节。 ●新授 按教材内容,先对联轴器和离合器综述,然后按以下顺序讲授: 第一节联轴器及离合器的类型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一、联轴器的类型和应用 1.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2.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1)滑块联轴器 2)万向联轴器 3.弹性联轴器 1)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2)弹性柱销联轴器 二、联轴器在汽车中的的应用 ●小结 作总结时,注意各种联轴器性能及应用场合的对比。 ●作业: 见《汽车机械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146页:(四)简答题1、2、3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介绍

目录 CONTENTS 新能源汽车概论纯电动汽车初探纯电动汽车部件介绍123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广义定义 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 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 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 狭义定义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规定:新能 源汽车是指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 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 新结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广义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

环保 无污染噪音小 结构简单 使用维修方便 能源效率高 多样化 用车成本低 可使用低价电简单省钱 96%40% 高效

19世纪中期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 20世纪70年代 第二个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的石 油危机,使人们重 新审视纯电动汽车 受到资本的推动, 在那十几年里,电 动汽车的驱动技术 有了较大的发展。 20世纪初期 电动汽车的第一个 黄金时代:蒸汽汽 车占40%,电动汽 车占38%,内燃机 汽车只占22%。 20世纪90年代 由于电池技术发展 滞后,汽车制造商 在市场压力下,开 始研发混合动力汽 车,以克服电池和 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21世纪初期 电动汽车里程碑: 2008年特斯拉电动 汽车交付客户,这 是第一辆合法生产 的锂离子电池的全 电动汽车,也是全 球首辆一次充满电 行驶320公里以上 的全电动汽车。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 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 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和 _______零件。 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和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 大部分组成。 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 答案:

. 1、× 2、√ 3、×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 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 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 A、发动机 B、车身 C、底盘 D、电器设备 答案: 1、A、 2、B 3、C 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复习要点: 1、能够判断平面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________,同时又具有_________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分 为________和_______。 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主动件数目。 4、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 5、抽屉的拉出或推进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移动。 6、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 答案: 1、直接接触、相对运动、低副、高副 2、2 3、等于 4、转动 5、移动 6、齿轮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2、凡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相互联接的都叫运动副。() 3、任何构件的组合均可构成机构。()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大专和五年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及相关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教高〔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教学要求而制订。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5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32课时,实践课时为20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3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基础知识,对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能源管理和回收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有整体的了解。 三、内容标准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第二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石油短缺 2.环境污染 3.气候变暖

汽车检测基础知识

第一章汽车检测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汽车检测是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判别性能是否合格。 2.汽车诊断是在不解体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 3.保证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制度的贯彻。 4.完善汽车医生知识面,学全诊断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5.掌握诊断参数,诊断标准,诊断周期和工艺组织。 6.掌握汽车常见的故障现象,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差,可靠性降低,排放增加,安 全性下降(制动、侧滑、转向灯光) 重点: 检测的概念; 检测特点; 故障成因 难点:检测方法 课时:2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及术语 1. 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总和。如外观尺寸、功率、油耗、车速、转速。 2.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如不能起动、不能行驶。 3. 诊断参数: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4. 诊断标准:国标、国际标准、企业公司标准。 5. 诊断规范:诊断作业技术要求的规定 6. 诊断周期:一保,二保,小修,大修 7. 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 二、检测目的、分类、作用 1、安全检测:目的是安全运行和环保。 检测内容: a)外观,弯,扭,断,裂,松漏 b)侧滑 c)制动 d)车速表,前照灯 e)排放,噪声 2、综合性能检测:目的是汽车性能 内容:功率、油耗、车轮定位、车轮平衡 3、维修检测:维修鉴定,确定维修质量 三、汽车检测方法及特点 特点:检查、测量、分析、判断

人工:眼看、耳听、手摸、鼻闻(中医) 设备检测:仪器检测,结果分析,现象分析,人工判断(中西医结合) 四、诊断设备: 发动机实验台、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电子示波器、点火正时仪、废气分析仪、异响分析仪、油耗计、汽缸漏气量分析仪、制动实验台、侧滑实验台、车轮定位仪、灯光检测仪、底盘测功机、车轮平衡机、电脑检测仪。 第二节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课时:2 重点:故障类型及成因 难点:故障树 一、汽车故障的主要类型 故障:功能丧失;性能下降 1、按存在时间分类:永久性、间歇性 永久性:修后消失,拉瓦、抱轴 间歇性:气阻,气门、针阀、柱塞卡 2、快慢分: 突发性:无明显征兆,不能预测。连杆断、钢板断。 渐发性:磨损、疲劳、变形、腐蚀。气门、缸套、轴瓦 3、显现分:功能性,潜在性 潜在——突发——永久——功能丧失 二、汽车故障形成及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 1、磨损:摩擦而使零件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 1)粘着磨损:表面物质撕脱、转移 载荷大速度高润滑差热 材料强度低、塑性变形大、润滑油黏度小 油膜破坏 热、局部热点(粗糙度) 点焊 撕开 拉缸、烧瓦、齿轮麻点 改善润滑,防止过热 (磨损动画演示) (1)气缸的磨损 (2)轴瓦的磨损 (3)气门的磨损 2)磨料磨损 摩擦副间夹入微粒,刮伤表面,破坏油膜,解决三滤问题。 3)疲劳磨损

(完整版)汽车基础知识大全

目录 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1) 第一章整车性能 (4) 第二章发动机 (6) 第三章驱动系统 (10) 第四章变速器 (12) 第五章制动 (13) 第六章悬挂 (14) 第七章安全 (15)

汽车美容养护门店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基础知识篇 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车辆的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参数解释、及其他汽车基础的知识。 本章目的: 作为汽车用品的终端服务门面,要想赢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店面服务人员要懂车,读完本章节后要知道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见到顾客的车,最起码要知道它的标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和顾客进行聊天的话题)

汽车的总体结构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4个部分组成。 发动机 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油燃烧而输出动力。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往复式内燃机。它一般是由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几部分组成。 底盘 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底盘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 2)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行驶系包括车架、前桥(非驱动桥)、驱动桥的桥壳、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部件。 3)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4)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个制动系统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车身 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以及为乘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典型的货车车身包括车前钣金件、驾驶室、车厢等部件;典型的三厢式轿车则由发动机舱、行李舱及乘员舱组成。电气设备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大专和五年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及相关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教高〔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教学要求而制订。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5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32课时,实践课时为20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3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基础知识,对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能源管理和回收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有整体的了解。 三、内容标准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能源汽车的定 义和分类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第二节发展新能源汽车 的必要性 1.石油短缺 2.环境污染 3.气候变暖 第三节新能源汽车发展 现状及趋势 1.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3.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类型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类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纯电动汽车的类型、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纯电动汽车的特点、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纯电动汽车车型实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型实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型实例;气

汽车机械基础2章

第一章 1.1 什么是金属力学的性能?根据载荷形式的不同,力学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指材料在不同载荷的作用下所表现的特性是金属力学的性能。 力学性能的指标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2什么是强度?什么是塑性,衡量这两种性能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强度指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强度指标是弹性极限,屈服 强度,抗拉强度。分别用σ e 、σ s 、σ b 表示。 塑性是指断裂前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评定指标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用用δ、ψ表示。 1.3 低碳钢做成的d0=10mm的圆形短试样经拉伸试验,得到如下数据:Fs=21100N、Fb=34500N、l1=65mm、d1=6mm。试求低碳钢的σs 、σb 、δ5 、ψ。 答: 1.6 什么是冲击韧性?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用a k 表示。 1.7 什么是疲劳强度? 答: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无数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所对应的最大应力值是疲劳强度。 1.8 长期工作的弹簧突然断裂,属于哪类问题?与材料的哪些性能有关? 答:长期工作的弹簧突然断裂,属于疲劳破坏。 1.9大能量冲击和小能量多次冲击的冲击韧性,各取决于金属材料的哪些力学性能指标? 答:当材料承受的载荷是小能量多次冲击时,则材料的冲击韧性主要取决于材料强度;当材料承受的载荷是大能量较少次数的冲击时,则材料的冲击韧性主要取决于材料塑性。 第二章 2.1 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粒|、、组元、相、变质处理? 答:晶格:将原子看成一个点,用假想的线条将各原子中心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几何格架,称为晶格。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200题

一、单选题 1.新能源车是指的采用( D )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A 甲醇 B 电能 C 太阳能 D 一切新型能源 2.( B )年,爱丁堡的R.Davidson发明第一辆电动车,使用铁锌电池,不能充电。 A、1853 B、1871 C、1886 D、1902 3.1997年丰田的第一代( D )混合动力轿车下线。 A、卡罗拉 B、凯美瑞 C、皇冠 D、普锐斯 4.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源,用( A )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A、电动机 B、汽油机 C、柴油机 D、发电机 5.以下不属于纯电动汽车的优点的是( C )。 A、无废气污染、噪声小 B、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C、续航里程长 D、能量转换率高 6. 新能源汽车车牌号码比传统汽油车多了一位数字,共有( B )个号码。 A、5 B、6 C、7 D、8 7. 吉利帝豪EV450是( A ) A 纯电动汽车 B 混合动力汽车 C 插电混动汽车 8.卡罗拉双擎汽车是( B ) A 纯电动汽车 B 混合动力汽车 C 插电混动汽车 9.比亚迪e5是( A ) A 纯电动汽车 B 混合动力汽车 C 插电混动汽车 10.特斯拉汽车是( A ) A 纯电动汽车 B 混合动力汽车 C 插电混动汽车 11.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优点有( D ) A 节能环保 B 动力性好 C 结构简单 D 以上全是 12.纯电动汽车在充电式的方式有( D ) A 快充充电 B 慢充充电 C 家用充电 D 以上全都是 ( D ) 不属于纯电汽车的结构元件是13. A 动力电池 B 车载充电机 C 电机 D 变速器 14.纯电动汽车最大的缺点是( B ) A 加速性能差 B 续航能力短 C 结构复杂 D 操作困难 15.下面哪项不属于新能源车激励政策是( B )。 A.购车补贴 B.免交保险 C.免征购置税 D.新能源车牌 16.燃料电池的排放物是( A )。 A.水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非甲烷烃 17、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 A、柴油 B、太阳能 C、地热能 D、风能 18、不可再生资源是( D ) A 波浪能 B 潮汐能 C 海流能 D 煤炭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详解(图文并茂)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 下面详细讲解一下三电基础知识:

一、电池 电池是与化学、机械工业、电子控制等相关的一个行业。电池的关键在电芯,电芯最重要的材料便是正负极、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广为熟知的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 动力电池是非常“年轻”的产品, 1996年通用推出EV-1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是现代电动汽车架构雏形,从铅酸电池到日系混动的镍氢电池,再到现在流行的锂电池,也才20多年。 从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乘用车配置电池来看,32款车型采用了17家企业的电池,其中16家是电池厂商,另外一家是长安新能源的,这说明其它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直接外购,包括电芯、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等。

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机厂都没有自己的电芯与电池组设计能力 跨国车企,虽然没有自己的电芯,但是它们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电池组件与管理系统,这是为了加强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多自主品牌的差别是,即使不采用这家的电芯,它们可以换个电芯品牌照样能够设计电池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动力电池,也是就新能源汽车中的能量来源,目前动力电池中,镍氢电池面临淘汰,铅酸电池全凭保有量在支撑,故目前以锂电池最为主要。(如下图) 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

能量密度方面电池肯定不如汽油,但是究竟差别多大呢?一箱50L的汽油可以大概跑600km,续航同样里程的电动车需要多少电池呢?(如下图)

下表列出了四类锂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别。从表中可以看出,四类电池各有优劣。那各汽车厂商究竟是凭什么选择其中某种电池呢?哪种电池又将是未来的主流呢?

第1章行人交通和车辆的基本知识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1.1.1 行人静态空间需求 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身体前后胸方向的厚度和两肩的宽度是人行空间和有关设施设计中所必需的基本尺寸。一般设计中常以男性身体椭圆为标准,如图1-1-1所示。 一般来说单人行走无携带物需要~(平均)的宽度;单人行走一侧携带物品一般需要~ m (平均);单人行走两侧携带物品或大人带小孩行走需要~ m (平均 m ),如图1-1-2所示。 行人的运动空间需求可分为步幅区域、放置区 域、感应区域、行人视觉区域以及避让与反应区等。根据国内已有的调查资料,男性步幅平均,女性步幅平均。感应区域不像步幅那样容易测得,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知觉、心理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能对一个人从头到脚都观察到,约需的距离,在此距离下,视觉感到舒服,也适合正常速度下人的步 行,即后脚跟不易被 人踩到。 步行者以常速行走时,也会在自己面前预留一个可见的区域,以保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采取避让行为。这个区域可通过反应时间与正常速度相乘而得出,约为~。 行人的空间感受也是一个影响设计与通行能力的因素。行人在行走时都有一定的心理缓冲空间。心理学家所做的人类缓冲区域的测量实验,已经确定了个人空间的较低要求范围,约为~2。当强调舒适时,比缓冲区域变化幅度会更大,女性的身体缓冲区域面积范围在 ~2,而男性则在~ m2。对于拥挤状态下行人占用空间的当量面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如表1-1-1和图1-1-3所示。 行人占用不同空间分级表 表1-1-1 图1-1-1 人体椭圆图 图1-1-2 行人负物占用宽度 (c )单身行走两侧携带 物品或大人带小孩行走 (b )单身行走一侧携带物品 (a )单身行走无携带物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实用文档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 课程负责人:何雪适用班级:2012级汽配1-10、整形 任课教师:王连桂、郭剑制定时间:2012年11月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 合计 分值1分1分2分x分15分 第一章25 4 6 0 0 35 第二章9 9 14 12 0 49 第三章11 7 14 26 0 68 第四章23 14 18 40 15 120 第五章39 5 20 24 15 103 第六章12 4 8 10 15 49 第七章15 6 12 30 0 63 第八章24 8 24 0 0 56 第九章 3 0 14 0 0 17 第十章19 10 26 16 15 86 第十一章13 0 6 0 0 19 第十二章11 5 14 0 0 30 第十三章26 9 40 30 0 105 第十四章15 4 10 30 15 74 第十五章16 5 26 20 15 82 合计322 90 252 202 60 926 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 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和 _______零件。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和 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 大部分组成。 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 答案: 1、× 2、√ 3、×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 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 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 A、发动机 B、车身 C、底盘 D、电器设备 答案: 1、A、 2、B 3、C 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复习要点: 1、能够判断平面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________,同时又具有_________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 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主动件数目。

机械基础试题和答案资料讲解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机械基础试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机器和机构,都是由 组合而成的。物体 2、组成构件,并且相互之间能作 的物体,叫做构件。相对运动 3、构件是机器的 单元,零件是机器的 单元。运动 制造 4、一般以 作为机构和机器的通称。机械 5、金属材料的性能分为 性能和 性能,力学性 能属于 性能之一。工艺 使用 使用 6、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水蒸汽及其它化学介质腐蚀作用的能力叫 性;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叫 性。耐腐蚀 抗氧化 7、机器能够完成有用的_________或转换机械能。机构只是完成传递运动、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_________。机械功 实体组合 8、机器和机构统称为_________。机械 9、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动机部分 执行部分 传动部分 操纵或控制部分 10、材料是机器的_________。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物质基础 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 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_________下所表现出来的抵抗性能。外力作用 12、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_________的一个指标。硬度试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软硬 压入法 刻划法 13、摩擦是指两物体的接触表面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_________。机械阻力 14、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机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转移,即形成_________。磨损 15、一个机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阶段、_________阶段、_________阶段三个过程。跑合 稳定磨损 剧烈磨损 16、疲劳磨损,也叫_________或简称_________。疲劳点蚀 点蚀 17、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 18、金属从固体状态向液态状态转变时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熔点 19、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所受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__。载荷 20、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载荷 冲击载荷 交变载荷 21、零件受载后抵抗断裂,塑性变形和表面失效的能力叫__________。零件强度 22、为保证零件正常工作,接触疲劳强条件为__________。6H ≤[6H]=6him/N H 23、零件的__________是决定机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磨损 二、选择题 1、关于原动机正确的叙述是( )。C A 、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部分 B 、完成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C 、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 2、金属材料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 )。A A 、银 B 、铜 C 、铝 D 、铁 3、金属材料的耐腐性是指它的( )。B A 、物理性能 B 、化学性能 C 、使用性能 4、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的一个指标一是指它的( )。C A 、强度 B 、塑性 C 、硬度 5、运动结束时的摩擦,即速度大约为零时的摩擦是( )。C A 、静态摩擦 B 、动态摩擦 C 、惯性摩擦 6、机器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 )应必须更换零件。C A 、跑合阶段 B 、稳定磨损阶段 C 、剧烈磨损阶段 三、判断题 1、机械设备要安全可靠的工作,每个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 2、金属的物理性能是金属所固有的属性,它包括密度、熔点、磁性、耐腐蚀性、抗氧化 _______级_______班______专业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 安岳县职教中心 ws

第一章 机械基础概述

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 [考纲要求] 1、了解机械的组成和属性,以及机器、机构、构件、零件和部件的区别。 2、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3、了解钢的常用热处理。 4、了解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应用。 5、了解载荷和应力的分类。 6、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工作能力准则。 第1课时 (内容)§1。2机器的组成 (目的要求)1、了解一台完整机器的四个组成部分,并理解其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各种机器的共同属性。 3、正确理解机构、构件、零件和部件等概念的主要属性,认识一些常 用的基本构件、零件和部件。 (重点)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要点) (一)、机器的组成 机器一般由原动力部分、工作部分、传动部分和检控部分组成。 例如:拖拉机、汽车等简单机器由前三部分组成。汽车的动力部分为热机,传动部分为齿轮传动,执行部分为车轮子。 (二)、机器的属性: (1)人为组合体。 (2)各实体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够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来完成功能转换。 仅具有前两个属性的机械称为机构;习惯上将机器和机构总称为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机器能对外做功或进行能量转换。而机构只能完成运动和动力的传递或改变运动形式。 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体称为构件。构件和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三)、机械零件的分类: 通用零件——各种机器经常用到的零件,如螺栓、螺母、齿轮、弹簧等。 机械零件 专用零件——某种机器才用到的零件,如电动机的转子、汽轮机叶片、内燃 机中的曲轴活塞等。 (四)、部件:机械中为了完成同一使命、彼此协同工作的一组零件组成的组合体称为部件,如发动机、减速器、联轴器等。 (练习)一课一练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

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

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服务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具有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为本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前提,努力造就汽车行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德才兼备的企业需要人才为目的,兼顾教学相长的综合方向,来设计本课程建设方案。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包含八个任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核心模块包含九大学习项目: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检修基础;任务二、整流电路的检修;任务三、逆变电路检修;任务四、直流-直流变流电路检修;任务五、交流-交流变流电路检修;任务六、PWM控制技术;任务七、软开关技术;任务八、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在学习后续新能源汽车维修类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维修作业能力的社会企业所需要的急需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安全操作规程;具备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零部件维修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查阅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资料。 (2)了解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各零部件结构、分类、原理等。 (3)熟悉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功能要求及工艺流程。 2.能力目标 (1)能按正确规范的工艺流程独立完成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零部件检修工作。 (2)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的合理使用方法。 (3)具有对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使用性能、日常合理使用、使用安全进行一般评价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具有文明生产的习惯。 (3)能够按照企业5S要求和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操作。 (4)培养科学严谨、操作规范的工作作风及成本控制意识。 (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 三、参考学时 48学时

最新《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资料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课程负责人:适用班级:2014级汽配1-10、整形 任课教师:制定时间:2016年10月 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 合计 分值1分1分2分x分15分 第一章25 4 6 0 0 35 第二章9 9 14 12 0 49 第三章 11 7 14 26 0 68 第四章23 14 18 40 15 120 第五章39 5 20 24 15 103 第六章 12 4 8 10 15 49 第七章15 6 12 30 63 第八章24 8 24 0 0 56 第九章 3 0 14 0 0 17 第十章19 10 26 16 15 86 第十一章13 0 6 0 0 19 第十二章 11 5 14 0 0 30 第十三章26 9 40 30 0 105 第十四章15 4 10 30 15 74 第十五章16 5 26 20 15 82 合计322 90 252 202 60 926 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 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_ 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_ 元体,分为 ______ 零件和 _______ 件。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 ____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 大部分组成。 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 答案: 1、x 2、“ 3、X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一凸轮轴系中,键 2称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我们把各 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 - ' - 題I因 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 A、发动机 B、车身 C、底盘 D、电器设备 答案: 1、A 2、B 3、C 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复习要点: 1、能够判断平面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_______ ,同时又具有_________ 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 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 。 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_________ 主动件数目。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 课程负责人:何雪适用班级:2012级汽配1-10、整形任课教师:王连桂、郭剑制定时间:2012年11月 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 合计 分值1分1分2分x分15分 第一章25460035 第二章991412049 第三章1171426068 第四章2314184015120 第五章395202415103 第六章1248101549 第七章1561230063 第八章248240056 第九章30140017 第十章191026161586 第十一章13060019 第十二章115140030 第十三章26940300105 第十四章15410301574 第十五章16526201582 合计3229025220260926 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 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和 _______零件。 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和 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 大部分组成。 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 答案: 1、× 2、√ 3、×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 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选)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80419) 专门化方向: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二)职业资格 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 (1)掌握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基础、工程力学、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汽车结构认识、汽车使用常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素质 (1)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3)初步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 (4)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4、身心素质 (1)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二)职业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