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灭亡: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史称刘宋,刘裕就是宋武帝,东晋灭亡。
3、特点:①“王与马,共天下”(王导、王敦兄弟);②开发江南4、东晋北伐:曾恢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后由于东晋朝廷偏安东南,北伐失败。
主要人物:祖逖,成语典故: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二、南朝的政治时间:420-589年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政权:宋、齐、梁、陈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前期: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期间,南朝国力强盛后期:梁武帝统治后期,发生侯景之乱,建康失守,南朝衰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基础测试一、单选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 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D.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史书所载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现象以及“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景象出现在()A. 西晋B. 东晋C. 南朝D. 北魏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 B.C. D.5.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4)从江南地区的开发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经济应该具备哪些 要素?(三项即可) 【答案】劳动力、生产技术、社会环境等。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5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8:41:3808:41:3808:419/5/2021 8:41:3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508:41:3808:41Sep-215-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8:41:3808:41:3808:41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请结合具体的实例,说一说江南地区农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两例即可)
【答案】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 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 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 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 业多种经营。(任选其中的两例即可)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2)史料二中江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请说说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东汉、魏、晋时期。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 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 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 众共同努力,开发江南。
【七上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掌握东晋的兴亡、江南地区的开发2.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情况。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预习提纲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年内迁的灭掉西晋。
2.东晋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都城建康。
3.东晋政治表现: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形成“,”的局面。
东晋经济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东晋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420年-589年的170年中,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政治表现:1)前期(宋)——宋武帝、宋文帝在位,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2)后期(梁)——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①江南地区优越具备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②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⑤统治者比较重视2.表现:1)农业:①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
②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犁耕、精耕细作,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粪肥等。
③农业的多种经营。
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快速发展,3)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316年,匈奴人灭西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发 地 材料三:(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 区 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 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堂巩固
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
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
课堂巩固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 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前秦─东晋
之 战
目的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结果
东晋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对前秦:前秦政权瓦解,北 影响 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江南 对“东荆晋扬:晏统治安局、面户相对口稳殷定实”
4.东晋的兴盛:
背景
时间 交战 双方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VS东晋
淝水之战
结果
东晋胜利(以少胜多)
何处是“江南”?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 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 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 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A.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都 城 建康(今江苏南京)
西晋王朝匈奴毁, 东晋建立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
2.统治:
自学课文,找出东晋的统治特点 (1)政治上: 门阀政治
世家大族与皇帝相互依存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材料:帝(司马睿)初镇江东, 威名未著,敦(王敦) 与从弟(堂弟 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 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内耗、未能成功
朝 时
南朝
宋、齐、梁、陈
期
南朝的政治
江
特点
武将、更迭、健康
南
统治
繁荣、衰败
地
区
原因
社会;统治者;自然;北人南迁
的 开
江南的开发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发
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读
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
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
江南开发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
产经验。 南方有相对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地
理环境。
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政策的支持
经济建设启示 重视科技发展,人才引进。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栏目索引
民,多的数都数不清。史料四: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当时国内大乱,唯独江 东地区略微安定一些,中原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很多渡江南迁。 知识链接 东汉末年以来,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中原人民开始南迁。 八王之乱使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 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人口的 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晋书》
栏目索引
史料四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 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九》 史料解读 史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 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为主食,靠捕鱼、狩猎和采集为 谋生的手段。……由于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挨冻受饿,但这 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史料二:东晋后期的江南,社会比较安定,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谷物与布帛充足,几乎是家家衣食充裕, 人人生活富足。史料三:建安初年,关中的百姓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余万 家……到了永嘉年间,死亡动乱更加严重……逃亡、流浪、迁徙的难
6.(2019甘肃白银靖远期末)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 因不包括 (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特别发达 D.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答案 C 魏晋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大量北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再加上江南 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可知,海外贸易特别 发达,不是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故选C。
B.推广选种、育种技术
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四:大美江南之——华丽转身 手工业
根
(东晋船只)相接万里(1里=500
据
史 米),……或渔或商也。
造
籍
绘
——(东晋)郭璞:《江赋》
制 的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
船
千 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
里 船
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 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
显著发展。
商业兴旺和 城市繁荣: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 心南移。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南方的经济发展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历史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 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 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 又称江东或江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大美江南之华丽转身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是( A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三:淝水之战后,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 匡主宁邦。——《晋书·王导传》
社会安定,门阀政治
王与马,共天下
灭亡 420年,东晋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东
刘 裕
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刘裕 南朝开创者
建康
宋
建康
齐
西 魏
东 魏
建康
梁
建康
陈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两晋、南朝简表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 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 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 劣势。
南朝牛车画像砖 反映南朝出行社会风貌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 荡不安,战乱频繁。这会产 生什么影响?
北方人口南迁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西晋至南朝 南迁人口在90万上
从东汉到东晋的数百年 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 是什么?
皇权与王权的矛盾 (主要根源)
请你思考:统一天下的西晋又很快走向了灭 亡,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1.西晋的灭亡:
导致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② “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③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2.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建立东晋。
东晋 建业
317—420
东晋地图
为了逃避战乱
吴郡(江苏苏州)
kuài
会稽郡(浙江绍兴)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是指地理区域,意为长江之南, 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农业的发展 增加耕地面积 兴修水利工程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手工业的发展
sāo
缫丝、织布、制瓷、青瓷 冶铸、造船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的灭亡:
五胡内迁后,西晋向其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 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由此民族矛盾激化——
公元316年, 刘曜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1.西晋的灭亡: 316年匈奴灭亡西晋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 什么关系?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项目
表
现
农业 手工业
增加耕地面积、兴修水利工程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缫丝、织布、制瓷、青瓷 冶铸、造船、造纸、制盐
商 业 建康城商业活跃
1.东汉末年至西晋后期,大批 北方农民纷纷南下,他们主
C 要想定居在( ) A.四川地区 B.岭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淮河中下游地区
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
D 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
②南方战乱较少,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
D 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自然条件好 B.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 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 北方农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都城 洛阳
建康
二、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 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 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 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 社会比较安定。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 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4.东晋的建立者是( D)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304年
十六国
西 晋
东晋
北魏 宋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齐
梁
陈
南朝
晋元帝 司马睿
(276年—323年)
东晋 开国皇帝
王 与 马 共 天 下
马:司马睿 王:王导
荆州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扬州
二、南朝的政治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巨型辟邪石狮
南朝
(建康) 420—589
宋
齐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