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健康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健康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安全健康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中电大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运营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健康环境(以下简称“安健环”)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安健环风险,防范安健环事件/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 规定和程序

3.1 依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试行)》(中电投安环【2013】69号),开展作业、设备、环境、职业健康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

3.2 风险评估范围应覆盖所有工作场所、生产活动过程,考虑生产或流程的全过程中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3.3 当主、客观条件(包括:活动、产品、服务、技术、设备、系统、人员、管理等)发生变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

3.4 对供货商、承包商、合作伙伴、来访者、劳务用工等相关方活动也必须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估。

3.5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要求做到全体员工参与。

3.6 公司应组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的培训,并使全体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3.7 公司应针对作业、设备、职业健康、环境存在的危害因素(危险源),每年进行一次基准风险评估,填写《区域内部/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见记录2),形成风险评估数据库,并动态更新。

3.8 公司应对基准风险评估结果中的风险等级为中、高、非常高的问题以及本单位或行业内发生的安健环事件/事故暴露的问题进行基于问题风险评估。

3.9 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是非判断法(根据法律法规,依靠人的经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或作业安全分析法(JSA 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法,工作前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事件树分析法(ETA法,用归纳法计算系统事故概率)、事故树分析法(FTA法,用演绎法和逻辑推理计算事故概率)等。

3.10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基于问题风险评估进行回顾和修订:

3.10.1 发生安健环事故/事件、意外或未遂事件;

3.10.2 新的或更改的设计、规划、设备或工艺等;

3.10.3 在持续风险评估过程明显出现的结果;

3.10.4 员工或相关方的要求;

3.10.5 风险概述发生变化;

3.10.6 新的风险评估知识和信息出现。

3.11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开展动态的持续风险评估,并将持续风险评估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持续风险评估包括行为安全观察/任务观察、安健环代表检查、日常巡查、交接班检查、体系内/外部评估、工器具使用前检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等。

3.12 公司应在基准风险评估完成后一个月内形成安健环风险概述,并以文件形式公布。安健环风险概述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3.12.1 危害名称和信息描述;

3.12.2 风险种类及描述;

3.12.3 风险值及排序;

3.12.4 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信息;

3.12.5 现有及建议的控制措施;

3.12.6 控制措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判断;

3.12.7 执行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限。

3.13 必要时可邀请外部专家指导和相关方参与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3.1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确保现行的和新采取的控制措施均适当和有效。

3.15 定期评审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估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

3.16 安健环风险控制同时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条途径。首先考虑消除危害因素(危险源),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遵循下列顺序:消除、替代、转移、工程(改造,修理等)、隔离、行政管理(程序,检查,保养及培训等)、个人防护。

3.17 所有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前应进行风险财政分析,确保其经济性与合理性。同时应结合现场实际分析其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关注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3.18 公司将风险控制措施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对实施情况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如发现控制措施不完善,应及时提出补充措施。

3.19 安环部应每季度对各部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0 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可用于:

3.21.1 作为作业风险控制的依据;

3.21.2 属于设备设施及工器具的缺陷问题作为维修、改造与采购的依据;

3.21.3 属于人员行为的问题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来源;

3.21.4 属于作业方法、规程制度的问题作为管理流程、制度、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制定与修订的依据。

3.22 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可用于:

3.22.1 指导设备选型、采购、检验、库存的管理;

3.22.2 作为年度检修、改造费用和项目申报的来源和依据;

3.22.3 指导检修、改造计划的制定;

3.22.4 指导设备巡检计划的制定,优化设备的巡检周期。3.23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可用于:

3.23.1 使员工了解有关的职业危害,员工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3.23.2 将职业健康防护措施(如接触时间的控制、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等)融入作业指导书,结合作业规范实施控制。

3.23.3 针对不同专业、区域提出个人防护用品配臵需求;3.23.4 根据员工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按专业、区域确定体检计划和对象。

3.24 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可用于:

3.2

4.1 使员工了解有关的环境危害并进行控制;

3.2

4.2 指导员工规范作业,控制对大气、土壤及水的影响;

3.2

4.3 节约自然资源。

3.25 安健环风险评估结果应文件化并向所有员工进行传达学习,使员工清楚其工作场所的危害、风险及后果,熟悉其控制措施。

3.26 开展TOP10风险管控。公司每月应分析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安健环风险事项,并按照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对排序前10位的风险事项进行重点管控,落实风险控制措施。TOP10风险事项和控制措施应在每月安全月报中反馈给中

电新能源安全生产部。

3.27 每年应对安健环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进行回顾,测量、评估风险控制效果,持续改进。

3.28 各单位安健环风险概述至少保存2年,风险评估数据库动态更新保持最新可用。

4 职责

4.1 安环部

4.1.1 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4.1.2 负责监督各部门风险评估控制措施计划的实施。

4.2 各部门

4.2.1 负责开展本部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4.2.2 负责制定、实施本部门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5 持续改善

公司安环部根据《制度管理规则》规定,记录、检查、评价、反馈本制度执行情况,并及时修订本制度。

5.1 记录

5.1.1 及时填写检查评价表,检查本办法执行情况。

5.1.2 编写、修改、制度,填写制度管理控制表。

5.2 检查与评价

每年由公司安环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填写分析

评价表,对本管理办法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

5.3 反馈

制度负责人应做到制度反馈闭环,及时收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5.4 修正

公司安环部负责收集、整理、汇总检查评价和反馈意见,并根据需要提出管理办法修订、改进意见,报公司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后,发布、升级。

6 定义和缩略语

6.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6.2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6.3 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6.4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6.5 风险管理: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目标。

7 引用、参考标准及相关文件

7.1 《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导则、指南和管理手册的通知》(中电投安环【2013】292号)

7.2 《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安健环管理体系建设若干指导意见的通知》(办安环【2014】162号)

7.3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

7.4 中电国际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

8 附录

附录1 区域内部/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

附录2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附录1

区域内部/外部风险评估填报表

单位:评估时间:

附录2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单位: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全套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还应戴口罩。 八、从业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九、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1、处理食物前;2、上厕所后;3、处理生食物后;4、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5、咳嗽、打喷嚏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对加油站生产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控制,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加油站下列活动: 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汽油、柴油、卸油、储存、加油过程; 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坏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3 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4 评价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本加油站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本加油站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 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预危险性分析(PHA);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6)故障树分析(FTA); 7)事件树分析(ETA); 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本加油站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351-43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从业人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二、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三、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一、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辩识、评价唐山市西北片区BT建设项目在施工活动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唐山市西北片区BT建设项目所有施工活动中的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4 职责 4.1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合同范围内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的组织、管理工作。 4.2 工程项目管理督查部为工程项目管理部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工作。对各BT承包商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工作进行监督,负责对其危害辩识、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4.3 各BT承包商执行工程项目管理部发布的《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实施计划》,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工作。 5 内容及要求 5.1 工程项目管理部结合项目生产活动的具体情况,组建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评价小组,组织制定《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实施计划》。

5.2 各BT承包商按《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实施计划》的要求,对本年度所有作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以及机械设备进行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和风险评价。 5.3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的重点: a)工作场地特点:如高空、井下、洞口、容器内、带电作业、交叉作业,作业场地狭小,安全装备无法使用等可能给作业带来危险的因素。 b)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 c)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材料等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d)操作程序以及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错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e)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与所从事工作的身体要求不适应,或者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技术素质、熟练程度、安全意识)的局限给作业人员带来的隐患。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2、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6、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7、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

一保存,以备检查.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3、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4、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5、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做好对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1、负责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督促做好食品索证、进货查验、台帐记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 2、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运行工作,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3、评价方法 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

险度。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4、量化分值标准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

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根据其简化公式为:D=L×E×C 风险分值D的选择确定(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定性等级 可承受风险(一级):安全的,不需要采取措施; 一般风险(二级):临界的,有可能千百万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 主要风险(三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重大风险(四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本公司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定期(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检查)或不定期(日常的隐患排查)的隐患排查,及时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环境风险排查: (1)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 (2)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3)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正确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4)现场生产管理或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 (5)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6、其他各部门及人员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7、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8、对于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等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采取

可靠的防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9、对需要整改的环境隐患问题,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0、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对所排查的隐患问题,要有隐患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要存档备案。(备注: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本公司的环境隐患排查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并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一并管理。) 12、对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结束后,要向负责督办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 13、对已整改或未整改的隐患问题都要做为下次排查的重点。 14、本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管理。 15、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公司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16、对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编号:003 一、健康管理的范围和要求 1、健康体检的范围: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参加健康检查的食品从业人员具体范围包括:本店所有的在职工作人员。 2、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要求: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健康管理的组织办法 1、管理职责:对所有进入本店工作的员工将安排其到当地的防疫站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证的办理,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导致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员进入本店工作,将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2、上岗体检:凡本店每年新招的人员均须上岗体检,到本店制定的市卫生防疫站进行体检,并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检查范围包括料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肺结核、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等。 3、根据体检结果上岗:如果体检合格,健康知识考试合格,办理健康证,方可进入本店开始上岗工作。如果检查出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将不予安排进入本店上岗工作。 4、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店内办公室负责保管员工的健康证,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个人信息、从事的岗位、健康证办理的年限、最近一次体检的时间、到期日期等信息。

5、健康证的年检:健康证有效期为一年,店经理负责员工健康证的年检,保证健康证合格有效,通常在员工健康证到期前,安排员工到指定市防疫站进行统一年检。 6、年检结果的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饮料生产的工作。如员工在职工作中患有法律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管理组应安排休息,待身体恢复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如果是难以治愈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管理组应安排到其它不予食品接触的岗位上。 7、监督检查:店经理对每年的健康证年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健康管理制度的人员应立即指出责令作出正确处理,并对违规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扣罚。 三、员工其它卫生管理规定个人卫生要求:衣着应外观整洁,做到常剪指甲、常理发、经常洗澡等,经常保持个人卫生。 食品生产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接触食品前以及接触污染物后必须 将手洗净,方可进行从事操作或接触食物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购进的任何食品一律进行实地查验。 第三条购进食品时,要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完毕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需要查验和索取的具体票证,由《食品索证索要制度》作出规定。从“总经销”、《总代理》供货商采购食品的,还必须检验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文书,并将文书复印留存归档备查。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密涿高速公路廊坊段L2合同项目经理部2013年8月10日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密涿高速公路廊坊段L2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杜绝安全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控制危险源,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公司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一、施工风险评估 1、开工前施工风险评估 (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风险的管理方法及代价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 (2)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已知某种危险的存在而研究制定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危险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的状态,通过制订相关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证危险源运行在一个可控、可预见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3)项目部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主要采取事前预防管理的方法: 一是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法规、标准、公司制订的安全管理制度。2002年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项目部是施工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是强制实施许可证制度。劳务队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领导具有安全培训证,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资质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上岗等。 三是执行多方位的安全培训制度。作业人员进场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培训。 四是定期对单位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这是危险源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对各施工工点、环境、设备等进行全面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危险源评价,制订出各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同类事故案例及预先事故评估模拟结果制订出预防事故、控制事故、展开救援的方案,为后续的事故控制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并指挥救援队伍快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对受伤人员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组织涉险人员疏散、事故灾后的清理与恢复生产等。 2、施工中风险评估 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经理应定期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危险源进行评估及管理: (1)项目部重点工程及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并制定落实预防措施。

环境应急及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文件修改履历: 生效日期版次事项2020年10月10日D/0新编

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应急及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1 编制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迅速、有效的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保障公司职工身心健康,确保公司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范围内潜在环境风险事件的预防及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 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2、危险化学品、危险固体废物及其他有害物品使用、装运或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露等环境风险事故。 3、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4、其他潜在环境风险事件及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3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司员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全面覆盖。对公司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进行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公司重点部位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4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由公司安环部负责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设立应急管理小组,由安环部长担任组长,公司安环部成员担任组员。 2、应急管理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做到环境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并做好相关记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实时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3、应急物资:公司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项资金。 5 作业内容 1、汇报要求及汇报方式: 当公司内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无论事发原因如何、事故影响程度大小,也无须等待事故等级认定结果,都要及时进行汇报。 安环部应立即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故意拖延不报。汇报形式有口头、电话、书面报告等。 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汇报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直

环境保护责任和管理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厂环境保护职责和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控制废水、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防治环境污染,降低噪声污染,为了员工建造适宜的工作和劳动环境,保障员工健康,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噪声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生产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特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机 环保负责 *** 法人代 ** 创模创领导小组维技办仓修公术财库车部室部务*** 组长:兼间兼兼兼部职*** *** *** *** 兼职职职兼环职*** *** 环*** 副组长:、***环环职保环保保保环专保专专专保员***、******成员:、、专员员员专 员

员 ***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为保护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杜绝各类环保事故的发生,经工厂研究,定如下环境保护目标,望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杜绝各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1.精心整理 2、杜绝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采购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时要索取相关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或安装、调试、运行。 3、新建、改扩建项目时,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新建、改扩建项目时,应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不符合禁止建和施工 、新建、改扩建项目试生产运行正常个月内进行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并有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验收不合格禁止继续生产 、严禁向生活水体排放各种含有害物质的污水 、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制度 废水站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处理废水。 1、自动操作 启动:检查废水提升泵水箱是否满水,若空则需注满;打开废水提升泵后阀门、配药筒曝气管阀门、加碱泵前后阀门、高压排水泵前后阀

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目的:为保证我公司的化妆品生产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对从业人员实施统一的健康管理,为规范操作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适合公司所属的各生产,以及各部门与化妆品有接触活动的相关人员的健康管理。 管理规定: 一、健康管理的范围和要求 1、健康体检的范围:化妆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参加健康检查的化妆品从业人员具体范围包括:生产化妆品的生产车间的一线生产人员、质检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原辅材料和成品仓库保管人员、质检科从事检验的工作人员,质检科、设备科从事技术服务需要进入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等。 2、化妆品从业的健康要求: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化妆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化妆品的工作。 二、健康管理的组织办法 1、管理职责:行政人事部负责联系卫生防疫站负责各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的健康体检和健康证的办理、年检等工作。在体检过程中,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导致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员进入直接解除化妆品的岗位,将追究部门、生产车间领导的责任。

2、入厂体检:凡公司每年新招的上述范围内的化妆品从业人员,均须经过入厂体检。如果有员工调往需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岗位,也应立即办理健康证方可上岗。由行政人事部指定卫生防疫站为定点单位,进行入厂体检,并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检查范围包括痢疾、伤寒、病毒型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肺结核、皮肤病等有碍化妆品安全的疾病等等。 3、根据体检结果上岗:上述人员如果检查合格,健康知识考试合格,办理健康证,方可入厂从事化妆品方面的工作。如果检查出有碍化妆品安全的疾病,行政人事部应通知所属部门,并申报公司质量技术部,由所属部门安排其他不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岗位,或者不予安排入厂。 4、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办公室负责保管员工健康证,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个人信息、从事的岗位、健康证办理的年限、最近一次体检时间、到期日期等信息,具体见附表《人员健康档案》。 5、健康证的年检:健康证有效期为一年,分公司办公室负责员工健康证的年检,保证健康证合格有效。通常在员工健康证到期前,统一组织健康年检。 6、年检结果的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化妆品生产的工作。如直接解除化妆品生产的员工在任职过程中患有法律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公司将有权将其调离岗位,安排至不直接接触化妆品生产的岗位,员工必须服从岗位安排。行政人事部将健康证年检情况及时通知所属部门。健康证年检不合格的人员,如果属于暂时性的,管理者应安排休息,待身体恢复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如果是难以治愈的有碍化妆品安全的疾病,管理者应安排其他适合的岗位,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版)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公司生产、经营、服务和后勤保障等活动及设备设施持续地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确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改进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2 围 公司员工进行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及由安全评价机构进行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3 引用文件 (无) 4 术语和定义 (无) 5 职责和权限 5.1 生产技术部 5.1.1 生产部是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 5.1.2 负责组织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负责制订风险评价准则,审核工作危害分析表(JHA)和安全检查表(SCL),负责本部门职责围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5.1.3 组织编制公司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及控制改进措施。

5.1.4 组织、检查、监督考核控制改进措施的实施。 5.1.5 组织评价人员的培训。 5.1.6 组织部设备、设施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5.1.7 负责外界所提供的生产检修建设用设备、设施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5.1.8 负责组织检维修、技改技措、隐患治理类项目的控制改进措施的实施; 5.1.9 参加编制重大及不可容许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审核设备、设施类控制改进措施。 5.2 安全管理部 5.2.1 负责本部门部及公司办公场所、设施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 5.2.2 负责组织危险化学品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并负责审核相关风险辨识与评价表。 5.2.3 负责编制危险化学品控制改进措施,参加编制重大及不可容许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并监督、检查、考核实施情况。 5.2.4 负责绿化工程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5.2.5 组织新员工、转岗员工、外来人员、临时用工及厂区交通(公路)活动的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5.3 供储部 5.3.1 负责本单位职责围的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5.3.2 负责委托运输相关的活动与设施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编制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并组织实施。 5.4 其他单位

环境风险因素管理制度

环境风险因素管理制度 为建立健全我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环境风险因素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我矿企业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矿区环境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我矿员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全面覆盖。对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重点部位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四、适用范围 矿区内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制度的规定。 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机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适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五、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队伍 由节能环保技术中心负责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应急处置设办公室,庞海青担任办公室主任,组员由吕龙、陈恩善、付丽丽、杨俊青组成;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适时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2、应急物资 有针对性的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项资金。 六、报告方式与类型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 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 职责 3.1行政部负责员工个人卫生、健康的管理,负责体检工作。 3.2各部门负责监督具体实施。 4.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人员健康管理工作 5.内容 5.1人员卫生管理 5.1.1公司员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 物,穿戴整洁、得体。 5.1.2各岗位着装影符合劳动保护和产品法防护的要求(冷库应配备 棉大衣,搬运岗位着装应能够保证安全等) 5.1.3公司员工不得在库区内吸烟、打闹、进餐及可能违反药品质量 安全的行为。 5.1.4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药品存储作业区域。 5.2人员健康状况管理 5.2.1对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实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确保 工作人员符合规定的健康要求。 5.2.2凡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包括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 护、保管、和出库复核岗位的人员,应每年3月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5.2.3健康检查一般身体健康检查外,应重点检查是否患有精神病、 传染病(甲肝、乙肝等)、皮肤病等。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养护岗

位人员还应增加视力成都和辨色障碍等项目的检查。 5.2.4健康检查不合格人员,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5.2.5对新员工或调整到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合格后上岗。、 5.2.6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若发现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已不符合岗位任职要求时,应及时申请调换工作岗位,及时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5.3人事部门负责每年定期组织直接接触药品岗位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企业和个人的健康档案。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1.3 本制度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和风险信息更新等环节进行规定。 1.4 引用和支持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11月1日实施)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2.1实施)(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9 (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 (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 (11)《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12)《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3)《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 (15)《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 (1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17)《安全色》GB2893- (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 (19)《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及标志》GB13690-1992

公司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公司 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以及广东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企业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司员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和掌握应急处置知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全面覆盖。对公司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对公司关键和重点部位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及相关细则。 四、适用范围 公司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制度的规定。 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3、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可能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事故。 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五、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队伍 由公司安全生产办负责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应急处置设办公室,廖剑担任办公室主任,组员由韦瑞宁、玉丽林、李东杰、任代会组成;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

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xx公司企业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xxx发布 2xxx实施 xx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全面加强风险预控,规范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有效遏制和坚决防范事故,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xx公司安全监察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安全监察部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xxx 本标准审核人:xxx 本标准审定人:xxx 本标准批准人:xxx 本标准委托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现场以及所辖的多经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包含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能安全〔2015〕1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xxxx公司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17版) 《xxxx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暂行规定(2017年版)》? 3、定义 本制度中的“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4、风险预控管理 组织机构与职责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81483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1.3 本制度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和风险信息更新等环节进行规定。 1.4 引用和支持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实施)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12.1实施) (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9 (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11)《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12)《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3)《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 (15)《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 (1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7)《安全色》GB2893-2008 (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9 (1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及标志》GB13690-1992 (20)《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 (2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22)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等 2 风险评价目的、范围与准则 2.1 风险评价的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2 风险评价的范围: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风险,防范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 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 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管理机构 2.1 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 领导小组人员由项目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人员及专兼职安全员、环保管理员、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排查检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 排查检查范围。公司各车间、各部门的各个工段等。 3.4 排查检查方式。采取公司月检查、车间周检查,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4.1 建立、完善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及环境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机制,保证车间、部室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 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组织进行的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4.3 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或事故隐患由安环科下发隐 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四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工段、工段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公司)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并按规定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