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大众传播(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共69页
《大众传播》课件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报纸媒介面 临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广告收入下滑、 读者老龄化等问题。
报纸媒介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信息传递迅速、信息量大、 可随时阅读和保存;缺点是信息传递 的单向性较强,互动性较差,且报纸 媒介的受众群体相对固定。
杂志媒介
杂志媒介的特点
杂志是一种印刷媒介,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深入、印刷精美等特点 ,主要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
。
大众传播遵循特定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 德,其目的是向受众提供准确、及时、 有效的信息,以满足他们的信息、教育 和娱乐需求,并同时推动社会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大众传播的特点
速度快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迅速地传递信息,使受众 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
渗透力强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 群体,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杂志媒介的优缺点
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深入、印刷精美、受众群体相对固定;缺点 是传播速度较慢,且不易于保存和携带。
杂志媒介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杂志媒介也面临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 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广告收入下滑、读者老龄化等问题。
电视媒介
1 2
电视媒介的特点
电视是一种视听媒介,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 、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同时传递声音和图像 信息。
跨文化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传播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趋势,需要 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
国际合作与交流
各国在大众传播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 战和机遇。
05
CATALOGUE
大众传播的伦理与法规
大众传播的伦理问题
媒体伦理失范
媒体在报道中可能存在伦理失范的问题,如偏见报道、侵犯隐私 等。
大众传播学教程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效
果
香浓-韦弗模式
信源 → 发射器 → 信道 → 接受器 → 信宿
讯息
发出的信号
收到的信号
讯息
↑ 噪音源
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whom)
说——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取 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
传播的分类
按照媒体分类
体态传播
语言传播
文字传播
广播传播
影像传播
口语传播
也可称为有声语言传播、口头传播 。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一是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 由于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 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二是口语使用的音 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 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 脑的记忆力。口语传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 巨大限制。
李普曼的“刻板成见”论
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
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 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李普曼的“刻板成见”论
例如提起贵州,人们就会有“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三无”之类的评价。刻 版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 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 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 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例 如中国人对颜色的好恶。因此,刻版成见 对社会有控制作用。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施拉姆(Schramm Wilbur) 的概括:
政冶功能:监视(收集情报);协调(解释
情报,制定、传播和执行政策);社会遗产、 法律和习俗的传递。 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 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 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 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 息;接收或拒绝它们。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 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 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1、传播,传播学 2、信息、符号与讯息 3、传播类型 4、传播模式 5、传播者 6、传播内容
7、传播媒介
8、受众 9、传播效果 10、传播研究方法 11、传播学批判学派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那 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特点
社会的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 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操作手,而是信息的生产 者和传播者
交易结算不主要依靠现金,而主要依靠信用。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 将将和全球成为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2、忽略了反馈; 3、忽略了传播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 4、将传播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
杂性; 同时将研究领域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相互之 间的关联——事实上,传播在不断进行,很难独 立出一个具体和单一的传播行为。
40
2. 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41
特点:1、技术特征,有数学公式加以推演 2、将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单向的过程, 5个功能 3、设置“噪音”这个负功能因素,讨论传 播过程中的信息损失
传者的概念。重点分析在于其角色功能,而非传 播过程。 2、最适用于人际传播。
优点: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 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缺点: 1、把传播双方视为对等关系。 2、更适用于人际传播,而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45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媒介组织
编码者 释码者
大量的受众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大众传播(圣才出品)

第七章大众传播[视频讲解]7.1 知识框架图与重点导读【知识框架】【本章要点】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7.2 重难点解读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1.定义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不是特定阶层或群体,而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提出了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这三项功能是一切社会传播形态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2)赖特的“四功能说”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斯韦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四种社会功能:①环境监视功能;②解释与规定功能;③社会化功能;④提供娱乐功能。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概括。
施拉姆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下述三项功能: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③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传播学教程》课件

传播学主要理论
传播学五大理论:传播学五大理论包括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和传播学。
传播学四大理论:传播学四大理论包括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和传播学。 传播学三大理论:传播学三大理论包括传播学、传播学和传播学。 传播学两大理论:传播学两大理论包括传播学和传播学。
报纸: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 权威性和公信力
传统媒介
电视:通过图像和声音传播信息, 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具 有及时性和广泛性
书籍:通过文字和图片传播知识, 具有深度和持久性
新媒体
定义: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传播效果指标法:通过收视率、 点击率、阅读量等指标评估传 播效果
内容分析法:分析传播内容 的特点、形式、主题等
实验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 实验组,对比分析传播效果
广告学
广告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广告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广告投放等 广告学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品牌推广、产品销售、市场调研等 广告学在非商业领域中也有应用,如公益广告、政府宣传等
分析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建 议和改进措施
实践操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 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小组讨论与互动
讨论主题:选择与传播学相关 的话题进行讨论
互动方式:通过提问、分享、 辩论等方式进行互动
第七章大众传播(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2、政党或政论报刊时期(观点纸)
这个时期的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 生活扮演了重要的角。但仍然不能被 成为大众传播媒介。
特点:
• 1、内容上以政论为主 • 2、发行对象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受其影
响的部分群众
• 3、发行量较小 • 4、价格昂贵
• 案例:
1896年8月9日在上 海创办了《时务报》。 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 戌维新运动时期出版的 一份主要的机关报,旬 刊,每期出二十余页, 三四万字一册,由汪康 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 总主笔。
(一)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各种论述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
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 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监视功能 大众传播是社会雷达,具有寻求、传递和接收信息 的功能,用于监视社会环境。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2)社会协调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操纵、决定和管理功能,对受众进行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梅尔文·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 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 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 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 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美国传播学家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 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 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 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 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在梁启超主持下, 《时务报》先后出 版了六十九期,发 表了《变法通议》、 《论中国之将强》 等一大批鼓吹变法 的政论文章,最多 时日销达一万七千 份,成为当时国内 最受欢迎的一份报 纸。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
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进步 不断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创造人类新的经验类 型。 –加速度发展趋势。 –传播方式是叠加的。
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19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
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 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 长久保存信息。 – 长距离传递信息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
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16
印刷传播时代
发表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
9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0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 从动物传播到 人类传播
• 人类传播的发 展进程
• 信息社会与信 息传播
动物传播
•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 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人类传播
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继承的; • 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
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11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
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 先天的本能行为,非后天的复杂学习 – 条件反射原理。
12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 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传播学概论
.
1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米德(1863-1931) 芝加哥学派的二号领袖人物,社会心理学的互动理论的创
始人之一。 主要影响在课堂教学。 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以及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和
社会自我理论。 后人整理出版《精神、社会与自我》
19
Hale Waihona Puke ●李普曼(1889-1962) 美国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自由与新闻》、《舆论》 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 作),马恩把 交往作为与生产力与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看待。
物质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
精神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
精神交往理论是马恩的传播观。
与行为主义传播学区别:行为主义传播学,基本上以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
的开始。 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技术。 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威纳出版《控制论》,几乎同时,贝尔实验
室的香农提出他的《信息论》。 1、香农(1916-)的信息论与传播学 美国传播学家坎贝尔指出,信息论是 一位工程师的发明。这位工程师就是香农。 1948年,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学刊》 系统提出信息论观点。 香农认为何谓信息: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内在的属性或规律,这些属 性和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能量的型式表现出来 信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 或不选择某种行为的概率。(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