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课设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

《自动控制系统》

论文

院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1011

姓名:寇冠英韩涛邱怀宇

学号:2010118186 2010118121 2010118145

空调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空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出

现在家庭中。温度控制是空调的主要功能,本文通过对空调的分析和理解设计出

温度控制电路。

关键词:模拟电路电压比较器温度传感器51单片机A/D转换电路

目录:

1.概述

2.整体思路

3.温度采集

4.单片机以及电路的设计

5.电压比较的电路设计

6.总结

1.概述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以前大多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即先吸热气化再液化放热)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

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由于学习过单片机、A/D转换、温度传感器等内容,所以想利用其进行电路设计。

2.整体思路

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空气温度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对收集到温度与给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并判断制冷、制热的信号对温度进行调节,之后再进行比较,反复循环,一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如图:

3.温度采集

如图所示,该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热敏电阻Rt与电阻R1、R2、R3组成电桥电路,R1和R2决定着放大器正相输入的电压值;R3和Rt决定放大器反向输入电压值。由于VCC和R1、R2、R3固定,所以正相输入电压固定。当温度变化时,Rt的阻值发生变化,故输出电压Uout由Rt唯一确定。通过电路采集到温度信息,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输出并送入A/D转换电路。

4. 单片机以及电路的设计

8051包含8位CPU、片内振荡器、4KROM、128字节RAM、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功能、I/O接口等。

ADC0809的启动方式为脉冲启动方式,启动信号ATART启动后开始转换,EOC 信号在START的下降沿后才变为无效低电平。这要求查询程序待EOC无效后再开始查询,转换完成后,EOC输出高电平,再由OE变为高电平来输出转换数据。可以利用EOC信号来通知单片机(查询法或中断法)读入已转转换的数据,也可以在启动ADC0809后经过适当的演示再读入已转换的数据。

ADC0809的数据输出公式为:Uout=Vin*255/5=Vin*51,其中Vin为输入模拟电压,Vout为输出数据。

电路如图:

该电路只给出了控制部分的电路图,因为主要是研究控制部分,故只画了这

个电路图,其余部分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连线与加入显示部分便可做成一个完整的实物。经过电气检查,无连接错误。本电路有电阻、电容组成,故他们的参数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对电阻以及电容的值进行改变,可以得出不同的测量范围,特别是电桥电路,电阻值的变化会影响阻值的测量范围,经过测试给出如上图所示的电阻值.

5.电压比较的电路设计

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空气进行温度采集,将信号送入由迟滞比较器组成的电压比较电路,进而进行温度调节。

以下说明PN结温度探测器:

用迟滞比较器方法的温度控制电路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假设空调使室内温度温差变化范围为设定值+1,那么当制冷设定为24的时候,当温度降到23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升到25是压缩机工作;若制热设定24是,当温度升到25时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落到

23压缩机工作。由于电路在工作是需要两个阙值电压,所以滞回电压比较器满足工作原理。

上图所示为滞回电压比较器电路图,其门值电压为:

当Ui由小变大时,Uo在UT+处跳变;当Ui由大变小时,Uo在UT-处跳变。工作过程:当选择制冷模式时,设定电路输出正电压信号,压缩机正常工作,输出负电压信号时,压缩机停止工作。采用AD590采集温度信息时,温度与输出电压成正比。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电压即为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电压。调节滞回比较电路,使得当温度达到25是Ui为UT+,温度降为23是的Ui为UT-。同样的,当选择制热模式是,设定电路输出正电压信号时,压缩机停止工作,输出负电压信号,压缩机正常工作。

选择制冷模式时,温度超过25时,Ui超过UT+,压缩机开始工作;当温度小于23是,Ui降到UT-以下,压缩机停止工作。当选择制热模式时,温度小于23时,Ui降到UT-以下,压缩机开始工作;当温度超过25时,Ui超过UT-,压缩机停止工作。

此综合电路可以用Multisim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发现实验最终的图像仍存在一些偏差,和实际的情况有一点点出入,故此电路还需改进,但大体上能完成所需要验证的内容。

6.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重新复习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不过限于时间有限等情况,未能将这个设计进行到最好的情况。比如电路的设计主要还是借鉴了参考书等方面的资料,自己只是把电路中加入了一些更完善的器件,通过实验,在理论上使其更加完整。借助于实验参考书完成了这次课设。同时由于理论和实践还存在着差距,我不能肯定地说这个电路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能变成完整的实物,实现真正地温度控制。限于实践和能力有限,此次课设只能到这里了,望老师给予指正错误。

参考文献:

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版

2.《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系列

4.《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

学生选课系统设计报告

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据库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学号:201211514 姓名:刘秀珍 系统名称:学生选课系统 总分:

实验报告内容及撰写要求: 一、需求分析 程序的主要功能描述,可以用文字、框图、用例等方式。 参考《数据库系统设计任务书》附录中的内容来进行设计报告的撰写。 主要应当包含分析的过程及分析后得到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二、数据库设计 2.1 数据库概念设计 实体关系模型设计,创建分ER图和总体ER图,并描述总体E-R图合并时的问题解决。 2.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根据概念设计结果,创建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建立在具体DBMS下(SQL SERVER 2005)的表结构,并根据规范化理论对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根据应用需求,创建数据库系统所需的外模式(视图)、模式和内模式(索引)等,此外,应当根据需求,建立数据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三、系统实现 3.1 数据库访问 1)数据访问类及实现代码 2)SQL语句 3.2 业务逻辑层类及代码 描述业务流程、数据处理功能的模块代码 3.3表示层的实现 可以用界面截图及其实现类及核心代码描述

四、总结

一、需求分析 1.1背景 全校性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加强,学分制的实施,选修课在一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网上选课系统的出现使同学们能够更加自主、便捷、准确的进行选课。但是,由于一般高校中的学生都比较多,因此带来了诸多如信息管理等问题,鉴于需要将学生信息、选课信息等信息数字化以便于管理维护,我们便想到了利用数据库能够比较良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由此下面我将设计出一个学生选课系统以供参考。 1.2系统设计要求: 设计出一个学生选课数据库系统的简要要求如下: 1)设计要求 ①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及相关的表、属性、约束、规则、默认等; ②输入相应的记录(每个表不少于20条记录); ③编写进行数据管理的存储过程。 2)系统用户由系统管理员、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三类组成。 (1)系统管理员的主要功能: ①用户管理(对教师、学生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②课程管理(对课程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③选课管理(实现选课功能开放和禁止、老师成绩输入开放和禁止)。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

唐山学院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MATLAB的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异步电动机仿真系 (部)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12电本1班 姓名董智博 学号 4120208102 指导教师吕宏丽吴铮 2016 年 1 月 18 日至 1 月 22 日共 1 周 2016年 1 月 22 日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引言 (1) 2异步电动机的三相数学模型 (2) 2.1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 (2) 2.2异步电机三相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2) 2.2.1磁链方程 (3) 2.2.2电压方程 (5) 2.2.3转矩方程 (6) 2.2.4运动方程 (7) 3坐标变换和状态方程 (9) 3.1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 (9) 3.2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和2/3变换) (10) 3.3静止两相坐标系状态方程的建立 (11) 4系统模型生成及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各模型实现 (14) 4.1.1 3/2变换模型 (14) 4.1.2异步电动机模型 (15) 4.2整体模型 (16) 4.3仿真参数设置 (17) 4.4仿真结果 (17) 5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1引言 异步电动机具有非线性、强耦合性、多变量的性质,要获得高动态调速性能,必须从动态模型出发,分析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控制规律,研究高性能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案。矢量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是已经获得成熟应用的两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高性能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矢量控制系统通过矢量变换和按转子磁链定向,得到等效直流电机模型,然后模仿直流电机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利用转矩偏差和定子磁链幅值偏差的正、负符号,根据当前定子磁链矢量所在位置,直接选取合适的定子电压矢量,实施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的控制。两种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都能实现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但是无论是哪种控制方法都必须经过仿真设计后才可以进一步搭建电路实现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本设计是基于MATLAB的按定子磁链定向的异步电动机控制仿真,通过模型的搭建,使得异步电动机能够以图形数据的方式经行仿真,模拟将要实施的转子磁链设计,查看设计后的转矩、磁链、电流、电压波形,对比观察空载起动和加载过程的转速仿真波形,观察异步电动机稳态电流波形,观察转子磁链波形。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2008 -- 2009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题目:主汽温串级控制系统 院系:自动化 设计周数: 1 周 姓名学号分工成绩 组长实验仿真(模块搭接、参数整定),报告撰写、整理 成员 实验仿真(模块搭接、参数整 定),报告撰写、整理 实验原理图、工艺流程图、 SAMA图设计 实验原理图、工艺流程图、 SAMA图设计 日期:2009年 07月02日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工业 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 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 技能训练。 二、主要内容 1.根据对被控对象进行的分析,确定系统自动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系统原理图; 2.根据确定控制设备和测量取样点和调节机构,绘制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PID 图); 3.根据确定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功能,选择控制仪表,完成控制系统SAMA图(包 括系统功能图和系统逻辑图); 4.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进行系统整定;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 1.绘制所设计热工控制系统的的SAMA图; 2.根据已给对象,用MATABL进行控制系统仿真整定,并打印整定效果曲线;

3.撰写设计报告 五、考核方式 提交设计报告及答辩 学生姓名:杨宇、张娜、李思怡、 郭冉 指导教师:马平 2009 年 06 月 29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二、设计(实验)正文 (一).过热汽温控制的任务和要求 过热汽温的稳定是机组经济安全运行的保障。主汽温度自动调节的任务是维持过热蒸汽出口汽温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以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过热汽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机组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过热汽温过高,容易烧坏过热器,也会引起汽轮机高压部分过热,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过热汽温过低,则会影响全厂热效率,引起汽轮机末级蒸汽湿度增加,甚至使之带水,严重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 汽温变化过大,将导致锅炉和汽轮机金属管材及部件的疲劳,还将引起汽轮机汽缸和转子的胀差变化,甚至产生剧烈振动,危及机组的安全。 一般来说,中高压锅炉过热气温的暂时偏差值不允许超过正负10摄氏度。长期偏差不允许超过正负5摄氏度。 (二).汽温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对象的动态是指引起过热气温变化的各种扰动与气温之间的动态关系。引起过热蒸汽温度变化的因素很多,如过热蒸汽流量变化,炉膛燃烧工况的变化,锅炉给水温度的变化,进入过热器的热量,流经过热器的烟气温度和流速等的变化。但归纳起来,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编写目的 该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根据需求说明书与概要设计说明书提出该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的详细架 构,主要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程序系统的结构、各个 模块的流程以及各层次中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二、背景 软件系统名称:学生选课系统 软件实现计算机:LENOVO 三、管理员模块程序设计说明 ①人员管理:管理员在登录之后可以对系统内的人员(包括 学生、教师等)进行管理,包括对人员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②课程管理:管理员在后台添加、编辑课程的基本信息(包 括授课教师、开课时间设定),同时可以编辑系统开放选课的时间,在适当时间开启和关闭选课系统。 ③系统信息管理:管理员可对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编辑,对 系统公告进行更改或者系统标题、系统相关链接等。 ④系统权限管理:对不同的用户要分配不同的权限,管理员 可设定不同人员对不同模块的访问权限,允许或者拒绝不同用户对模块的增删查改操作。 四、教师模块程序设计说明 (1)基本信息管理:此模块主要实现两个分支功能: ①个人信息修改和密码修改。在教师用户登录状态下,实现这些功能,通过对自己的注册信息的修改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能将注册信息及时反映个人状态,另外,密码修改则是很多网站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能有效保护用户身份和网络安全。 ②其它基功能如学生查询,教师查询和留言查询,这三个功能都是在教师在线状态下实现的。学生查询对于教师来说非常实用,如果教师想要某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只要登录查询就可以找到目标学生,此模块目的在于让老师更方便的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备不时之需,用以师生交流上非常方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6.6-2016.6.19 手机: 工业大学教务处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摘要: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分析了系统开环时倒立摆的不稳定性,运用根轨迹法设计了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零极点以保证系统稳定。采用固高科技所提供的控制器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将电脑与倒立摆连接进行实时控制。在MATLAB中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指标,检验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0.引言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倒立摆和顺摆。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将它视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中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了解了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1.系统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和系统框图如下。其基本的工作过程是光电码盘1采集伺服小车的速度、位移信号并反馈给伺服和运动控制卡,光电码盘2采集摆杆的角度、角速度信号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运动方向、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小车运动从而保持摆杆平衡。 图1 一级倒立摆结构示意图

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档

摘要 (2) 序言 (3) 1可行性分析 (4) 1.1问题描述 (4) 1.2可行性分析研究 (4) 1.2.1技术可行性 (5) 1.2.2经济可行性 (5) 1.2.3操作可行性- (5) 1.2.4结论意见 (5) 2、项目开发计划 (6) 2.1编写目的 (6) 2.2项目背景 (6) 2.3项目概述 (6) 2.4项目开发计划 (7) 2.5交付期限 (7) 3.2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及实体联系图 (8) 3.2.1数据流图 (8) 3.2.2数据字典 (11) 3.2.3实体联系E-R图 (12) 4、系统概要设计 (16) 4.1总体设计 (16) 4.2系统功能模块图 (16) 4.3数据库概念设计 (17) 4.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7) 4.5连接数据库的特点 (20) 5、详细设计 (21) 5.1系统的主要功能 (21) 5.2程序流程图 (21) 5.3用户界面设计 (29) 5.3.1一般交互设计 (29) 5.3.2信息显示设计 (30) 5.3.3数据输入设计 (30) 5.4程序设计过程 (31) 5.4.1登录界面及密码修改 (31) 5.4.2查询操作 (32) 参考文献 (3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增强对管理活动的科学认识。基于VB与数据库技术建立一个学生选课系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查询、修改、存储、增加记录、选课等功能,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要求。 关键词:学生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20122013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自动化.doc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MATLAB仿真完成。设计题目分为二个部分。 答疑时间:15周周四(12月13日)下午2:00-4:30;地点:工学二号馆501; 有问题可以发邮件或者打电话。 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设计题目的要求完成报告; 答辩时间:自动化0901:16周周五上午8:30-12:00,地点:工学二号馆513; 自动化0902:16周周五下午1:30-5:00,地点:工学二号馆513; 答辩要求:(1)长学号(如3109001440)末位数相同的若干位同学一起答辩; (2)要求演示仿真程序; (3)答辩时交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 要求:按照长学号(如3109001440)的末位数选做下列题目。 采用MATLAB仿真;所有仿真,都需要做出以下结果: (1)超调量 (2)峰值时间 (3)过渡过程时间 (4)余差 (5)第一个波峰值 (6)第二个波峰值 (7)衰减比 (8)衰减率 (9)振荡频率 (10)全部P、I、D的参数 (11)PID的模型 (12)设计思路 0、精馏塔塔内温度的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表所示,控制量阶跃变化50 ?=。试根据实验 u δ≤的无差控制系统。 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p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1、锅炉汽包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表所示,控制量阶跃变化5 ?=。试根据实验数 u 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δ≤的无差控制系统。 p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2、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测取温度对象的过程为:当系统稳定时,在温度调节阀上做 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δ≤的无差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p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δ≤的无差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25% p (1)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2)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规律选择等);(3)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 (4)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整定运行参数。

污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组成剖析

污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强,大城市的改建及中小城市的扩容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在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市政污水处理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无论从处理工艺还是从日处理污水吞吐量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对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我国政府对污水处理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从95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逐渐把污水处理的建设正式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在一些市政设施的自动化工程中,由于工程的重要性和投资力度的庞大,加上早期的控制系统发展比国外晚,所以一些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工程主要还是以国外的控制系统为主。到了二十一世纪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的控制系统在组态软件、通信、测控终端、一次仪表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产品已经大量应用于各大行业,可靠性和稳定性等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市华威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软件HWKJV3.0,具体高度集成化、高度开放性、高度稳定性、极高性价比等特点,已应用于国内许多同类场合,现场运行,稳定可靠,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本系统根据用户的需要,合理配置,将用户的自动化成本在保证性能情况下,降至最低, 实现产品供应商、集成商、最终用户多赢。 2、污水厂工艺处理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工艺可分为三类,即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还有考虑综合利用的。国内目前综合考虑投资,运行成本,处理效果等因素,根据污水水质情况,大多采用一级和二级处理方式。一级处理也称物理法处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过滤、旋流分离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泥砂。一级处理可去除污水中约50%的污物,适用于污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低的情况,常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工序。工业污水经工业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连同生活污水一起,经由污水管网集中输入污水处理厂,一级污水处理工艺。主要设备有格栅、水泵、沉砂池、风机、吸砂泵、旋转筛网、除渣机、滤清器等。 工艺的流程为:城市污水汇集到集水池,由一组水泵提升到前池;弧形格栅清除污水中的体积较大的污物和漂浮物;在沉砂池中,压缩空气与污水混合,分离出的泥砂沉淀于底部,由吸砂泵吸出;旋转筛网进一步的滤除污物;滤清器用于对筛网进行冲洗。经过一级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污水中 pH 值、固体悬浮物、动植物油类、酚类、石油类、氨氮类、表面活性剂类及 BOD、 COD 二级处理环节。使等污染物及汞、镉、铜、锌、铅、镍、铬、钴等元素或化合物含量接近渔业水质标准(TJ35-79),净化后的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以上标准。净化后,一部分污水可作为工业循环水循环使用,一部分就近排入清江,污 泥干化后送邻近的城市养渔场,垃圾处理场处理。 3、污水厂的功能划分 3.1、厂区变配电系统,重要机房的供电监控 对变电站和配电的监测采用交流采样的小型化 RTU,一条线路或一个变压器的遥测遥信遥控一个RTU就可以解决。RTU较高的 EMC 指标和工作温度范围(零下 20 到70度)保证系统的正常和稳定工作,完全适应户外的 各种运行环境。 3.2、办公区暖通送风的监控 通过PLC来对空调系统的变风量进行控制,使系统的空调效果达到最佳,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降低空调系统 的使用能耗。 3.3、一级和二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监控: 3.3.1 机械处理部分: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电热水壶度控制系统方案,使系统满足85度至95度热饮需要。 二、预期实现目标 通过按键设定温度,使系统水温最终稳定在设定温度,达到控制目标。 三、设计方案 (一)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要分析一个系统的动态特性,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合理、适用的数学模型,这也是控制系统分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数学模型时所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或者更具体的说,是系统输入作用与输出作用之间的数学关系。 在本系统中,被控量是温度。被控对象是由不锈钢水壶、2Kw电加热丝组成的电热壶。在实验室,给水壶注入一定量的水,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水中,以最大功率加热水壶,每隔30s采样一次系统温度,记录温度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水量是不变的。 经过试验,得到下表所示的时间-温度表: 表1 采样时间和对应的温度值

以采样时间和对应的温度值在坐标轴上绘制时间-温度曲线,得到图1所示的曲线: 图1 时间-温度曲线 采用实验法——阶跃响应曲线法对温箱系统进行建模。将被控过程的输入量作一阶跃变化,同时记录其输出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称为阶跃响应曲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输出温度值的变化规律与带延迟的一阶惯性环节的阶跃曲线相似。因此我们选用 ()1s ke G s Ts τ-= + (式中:k 为放大系数;T 为过程时间常数;τ为纯滞后时间)作为内胆温度系统的数学模型结构。 (1)k 的求法:k 可以用下式求得: ()(0) y y k x ∞-= (x :输入的阶跃信号幅值)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

毕业设计论文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钟野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或学位): 2011年5 月

目录 1 引言 (2) 2 方案设计 (2) 2.1 总体系统的设计思路 (2) 2.2 部分外围系统的设计思路 (3) 3 硬件电路设计 (3)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3) 3.2 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与论证 (4) 3.3 显示功能电路的设计与论证 (5) 3.4 温度报警提示功能电路的设计与论证 (5) 3.5 外围电路控制设计 (6) 3.6 扩展部分方案设计 (7) 4 软件设计 (7) 4.1 控制主程序设计 (7) 4.2 温度设置程序设计 (8) 4.3 上下限报警程序设计 (8) 5 结论 (9)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钟野 (XXXX电子信息工程学系指导教师:CXJ) 摘要:本文设计主要是采用A 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温度采集元件, 外加温度设置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加热电路来实现对水温的显示同时自动检测及线性化处理,其误差小于±0.5℃。本文重点介绍硬件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以及各部分功能控制的软件的设计。本次设计的目标在于:由单片机来实现水温的自动检测及自动控制,实现设备的智能化。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esigned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control core and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for (temperature gathering element, plus the temperature setting circuit, temperature gathering electriccircuit, display circuit, alarm circuit and heating circuit to achieve water temperature display while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linearization, its error is less than 0.5 + ℃.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design argumentation and choice, and some functional control software design. This design goal is: by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realize the intellectualized equipment.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s; Automatic control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步进式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一、步进式加热炉工艺流程 1. 步进式加热炉简介 ⑴步进式加热炉步进式加热炉是一种靠炉底或水冷金属梁的上升、前进、下降、后退的动作 把料坯一步一步地移送前进的连续加热炉。 炉子有固定炉底和步进炉底,或者有固定梁和步进梁。前者叫做步进底式炉,后者叫做步进梁式炉。轧钢用加热炉的步进梁通常由水冷管组成。步进梁式炉可对料坯实现上下双面加热。 (2)步进式炉的几种类型 步进式炉从炉子构造上分目前有:单面供热步进式炉、两面供热步进式炉、钢料可以翻转的步进式炉、交替步进式炉、炉底分段的步进式炉等等。 单面供热步进式炉也称步进底式炉,钢料放置在耐火材料炉底或铺设在炉底上的钢枕上。钢坯吸热主要来自上部炉膛,由于一面受热,这种炉子的炉底强度较低。它适用于加热薄板坯、小断面方坯或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两面供热步进式炉也称步进梁式炉,活动梁和固定梁上都安设有能将钢坏架空的炉底水管。在钢坯的上部炉膛和下部炉膛都设置烧嘴,因此炉底强度较高,适用于产量很高的板坯或带钢轧前加热。 钢坯可以翻转的步进式炉是每走一步炉内钢料可以翻转某一角度,步进梁和固定梁都带有锯齿形耐热钢钢枕,这是加热钢管的步进式炉,每走一步钢管可以在锯齿形钢枕上滚动一小段距离,使受热条件较差的底面逐步翻转到上面,以求加热均匀。 交替步进式炉则有两套步进机构交替动作。运送过程中,钢坯不必上升和下降,振动较小,底面不会被划伤,表面质量较好 炉底分段的步进式炉的加热段和预热段可以分开动作。例如预热段每走一步,加热段可以

走两步或两步以上。这种构造是专门为易脱碳钢的加热而设计的。钢坯在预热段放置较密,可以得到正常的预热作用,在加热段钢坯前进较快,达到快速加热,以减少脱碳。 (3)步进式炉的优缺点 步进式炉是借机械将炉内钢坯托着一步一步前进,因此钢坯与钢坯还不必紧挨着,其间距可根据需要加以改变。 原始的步进式炉只用于加热推钢机无法推进的落板坯或异形坯,随着轧机的大型化和连续化,推钢式炉已不能满足轧机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近十年来造价较高的步进式炉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结构也日趋完善。 步进式炉具有以下特点:(1)炉子长度不受钢坯厚度的限制,不会拱钢,炉子可以建得很长,目前有些炉子已接近60 米长,一个步进式炉可以代替1.5—2 个推钢式炉。(2)操作上灵活性较大,可以通过改变装料间隙调节钢坯加热时间,且更换品种方便。(3)炉内钢料易于清空,减少停炉时清除炉内钢料的时间。(4)钢坯在炉内不与水管摩擦,不会造成通过轧制还不能消除的伤痕。(5)水管黑印小,即能得到尺寸准确的轧材。(6)两面加热步进式炉可以不要实底均热段,因此加热能力比推钢式炉稍大。(7)没有出料滑坡,减少了由于滑坡高差作用而吸入炉内的冷空气。(8)钢坯有侧面加热,这样可实现三面或四面加热,因此加热时间短,钢坯氧化少。( 9)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从炼钢连铸后开始全连续的直接生产。( 10)产量大幅度提高,在100* 104t/a 以上。( 11)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原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大都是单回路仪表和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也大多是模拟量控制式供电装置,现在的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大多数都具有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和三级生产管理系统,传动系统都是全数字化的直流或交流供电装置。 步进式炉的缺点是炉底机械设备庞大,维护和检修都较复杂,炉子造价太高。两面供热的步进式炉炉底水管较多,热损失大。单面供热的步进式炉虽然无水冷热损失,但产量较低。因此,尽管步进式炉有很多优点,仅由于它造价太高,目前在中小型厂全面推广还不适宜。

自动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技术简介 (4) https://www.360docs.net/doc/698196179.html,简介 (4) 1.3.2SQL Server2008简介 (5) 1.3.3Visual Studio2010简介 (5) 1.4参考资料 (6) 2总体设计 (8) 2.1需求规定 (8) 2.2运行环境 (8) 2.3数据库设计 (8) 2.3.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9) 2.3.2数据流图的设计 (9) 2.3.3数据库连接机制 (10) 2.4结构 (11)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 3接口设计 (12) 3.1用户接口 (12) 3.2外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5测试 (13)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设小组:第四小组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说明 (2) 1.1课程设计题目 (2) 1.2 课程设计容 (3) 1.2.1 设计前期工作 (3) 1.2.2 设计工作 (4) 第二章设计过程 (4) 2.1符号介绍 (4) 2.2水箱液位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6) 2.3压力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 2.4串级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 第三章压力 P2 定值调节 (8) 3.1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原理图 (8) 3.2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8) 第四章水箱液位L1定值调节 (9) 4.1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9) 4.2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9) 第五章锅炉流动水温度T1调节串级出水流量F2调节的流程图 (10) 5.1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 (10) 5.2串级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11)

第六章控制仪表的选型 (12) 6.1 仪表选型表 (12) 6.2现场仪表说明 (13) 6.3 DCS I/O点位号、注释、量程、单位、报警限及配电设置表 (14) 第七章控制回路方框图 (15)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题目、控制方案的选择、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和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DCS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过程控制设计DCS

学生选课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人数和课程的种类急速增加,传统的选课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开发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本人结合学生选课管理的实际需要,完成了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等,并由此设计了后台数据库以及前台应用程序。 文中首先对课题背景,数据库基础理论和SQL语言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接着,对系统前台开发工具PowerBuilder9.0,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划分了具体的功能模块;最后,给出了学生选课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以及每个功能模块的核心代码。 系统可以实现学生选课的一些重要功能,如:课程的添加、删除,信息查询、选课、生成课表,以及学生选课管理人员、用户个人信息的维护等。 关键词管理系统;数据库;PowerBuilder9.0;SQL Server 2000

Select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of Students ABSTR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t only the stud ent’s number but also the kinds of course increased rapidly,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actual need, so we develop the select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 of select course, I analyzed t he demand, divided function nodule, analyzed database mode of the system. Then, I designed database of backstage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of stage. Firstly, I simply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ubject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database and SQL langu age in the article. Then I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ool—PowerBuilder9.0,analyzed in detail to system and divided the concrete function module. Finally, I provided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ystem and the key code of each function nodule. The system accomplished som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books, such as: course’s input, output, information inquiry, select courses, create table of course, modify information of the administrators and students, etc. KEY WORDS Management System,Database, PowerBuilder9.0, SQL

前馈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目的 根据设定的液位对象和其他配置,运用计算机和INTOUCH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系统,并通过调试使得水箱液位维持恒定或保持恒定或保持在一定误差范围内。 2 控制要求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实现前馈-反馈单回路控制。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使测取进入过程的干扰(包括外界干扰和设定值变化),并按其信号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去改变操纵变量,使控制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取决于被控对象的特性,按被控对象既定控制规律;反馈控制的控制规律采用PID规律。将前馈与反馈有效地结合,运用前馈控制在扰动发生后,抑制由主要扰动引起的被控量所产生的偏差;同时运用反馈控制,消除多种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3 系统结构设计 3.1 控制方案 本设计通过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现对液位的控制。 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中,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在设计中经过对主流量的检测,及时的针对主要扰动进行液位的偏差抑制。当流量测量值较预定值发生波动,即时通过计算机进行PID计算,输出控制信号,进行液位调节; 反馈控制属于闭环控制,通过对液位的测量,及时对液位进行调控。反馈环节通过对液位的监测,将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形成偏差后,通过A/D传输给计算机,进行预先设定的PID计算,输出控制型号,进行液位调节。 前馈反馈控制原理框图如下:

图3.1 前馈反馈系统框 3.2 仪表选择图 3.2.1 流量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采用V锥体流量计。V锥体在流场中产生的节流效应,通过检测上下游压差来测量流量。与普通节流件相比,它改变了节流布局,从中心孔节流改为环状节流。实践证明,V锥形流量计与其它流量仪表相比,有长期精度高、稳定性好、受安装条件局限小、耐磨损、测量范围宽、压损小、适合脏污介质等优点。 3.2.2 过程模块 采用牛顿7000系列远程数据采集模块作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通讯过程模块。牛顿7000系列模块体积小,安装方便,可靠性高。 D/A模块采用牛顿7024,四通道模拟输入模块。电压输入1~5VDC。使用7017模块的4通道IN4作为温度信号检测输入通道。 通信模块采用牛顿7520,RS232转换485通讯模块。使用RS-232/RS-485双向协议转换,速度为300~115200BPS,可长距离传输。

春自动控制统课设题目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1: 已知一光源自动跟踪系统,利用帆板上一对光敏元件检测光能,当帆板偏离光源时,光敏元件产生电压差并通过放大后驱动电机转动,使太阳能帆板对准光源,如图示,其中,电机电枢总电阻Ra=1.75欧,总电感La=2.83mH ,电机转子旋转产生的电动势Uv=Kv*W ,Kv=0.093,w 为转子角速度;电动机产生的电磁力矩为T=Kt*I ,Kt=0.09;电动机及负载的转动惯量J=30e-6;阻力矩为TL=B*w ,其中B=0.005。 要示: 1) 分析系统工作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画出结构图。 所用公式:dt dw J T T L e =- dt dI L IR U U a v +=- 其中,输入信号为电压U ,输出信号为角频率w 2) 系统跟踪阶跃响应的时间为0.5秒,超调量为小于5%,设计校正系统 题目2: 下面为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

其中,A 为放大器,GT 为触发装置,UPE 为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装置,M 为被控的直流电动机,TG 为测速发电机,Un*为给定电压信号,Un 为反馈信号,Uc 为控制信号,Ud 为电动机电枢电压,Id 为电枢电流,n 为电动机转速。 已知,放大器A 的放大倍数是Ka=21,GT 和UPE 总的传递函数为1 0167.044 )(1+= s s G ,电 动机的传递函数为1 075.0001275.019 .5)(22++= s s s G ,反馈环节可看做一个比例环节,比例 系数为Ktg=0.02。 要求:设计调节器,使得系统稳定,并有足够好的动态性能,超调量小于20%,调节时间小于1s 。 题目3: 磁盘驱动器必须保证磁头的精确位置,并减小参数变化和外部振动对磁头定位造成的影响。作用于磁盘驱动器的扰动包括物理振动、磁盘转轴轴承的磨损和摆动,以及元器件老化引起的参数变化等。下图为磁盘驱动器示意图和磁头控制系统框图: 已知被控制对象(电机和驱动臂)的传递函数为) 1000)(20(5000 )(++= s s s s G ,传感器传递 函数H(s)=1。要求:设计控制器Gc (s ),使系统稳定,并满足调节时间小于0.5s ,超调量小于10%。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文档1

学生选课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执笔人:伟宽梁晋源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程序系统的结构 (4)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11) 3.1功能 (15) 3.2性能 (15) 3.3输人项 (15) 3.4输出项 (15) 3.5算法 (15) 3.6流程逻辑 (15) 3.7接口 (16) 3.8存储分配 (16) 3.9注释设计 (16) 3.10限制条件 (17) 3.11测试计划 (17) 4用户界面设计说明. (18) 4.1用户界面说明 (19) 4.2用户界面与模块关系表 (20)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该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根据需求说明书与概要设计说明书提出该系统的详细设计,即系统的详细架构,主要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程序系统的结构、各个模块的流程以及各层次中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用户群体为需要选课的学生。 1.2定义 (1)Active Server Pages (ASP) 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是由Server端脚本、对象及 组件拓展过的标准主页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Web 页和基于Web 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ASP程序是由文本、HTML标记和脚本组合而成的。在ASP程序中,脚本通过分隔符与文本和HTML标记区分开来。ASP用分隔符〈%和%〉包括脚本命令。由分隔符括起的命令称为主脚本命令,这些命令由主脚本语言进行处理。在ASP分隔符〈%和% 〉,可以包括主脚本语言允许的任何语句、表达式和操作符等。 (2)SQL Server 是一个具备完全Web 支持的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对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的核心支持以及在Internet 上和防火墙外进行查询的能力,提供了以Web 标准为基础的扩展数据库编程功能。丰富的XML 和Internet 标准支持允许使用置的存储过程以XML 格式轻松存储和检索数据。 1.4参考资料 1.志华.《软件工程》.:清华大学,2005 2.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2013 3. Roger S. 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之路第五版.影印.清华大学.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