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
炼铁工艺中矿石结构的特性分析

炼铁工艺中矿石结构的特性分析矿石结构在炼铁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矿石的冶炼效果。
因此,对矿石结构的特性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炼铁工艺中矿石结构的特性进行分析探讨。
一、矿石结构的形态特征在炼铁工艺中使用的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黑铁矿、磁铁矿等。
这些铁矿石的结构形态各异,因此在炼铁工艺中的反应过程不尽相同。
第一种铁矿石是赤铁矿,它的结构为菱面体结构,由铁离子Fe2+和Fe3+离子组成的。
其结晶结构为菱面体晶系,结晶呈现出六面体形状,如石头或球形,直径一般在数毫米以上。
赤铁矿与焦炭反应,在氧化气氛下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铁、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物质。
第二种铁矿石是黑铁矿,它的结构为立方体结构,由铁离子Fe2+和Fe3+离子组成的。
其结晶结构为立方体晶系,呈现出弯曲的树根状,直径一般在数百微米到毫米级之间。
黑铁矿与焦炭反应,同样在氧化气氛下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铁、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物质。
第三种铁矿石是磁铁矿,它的结构为四面体结构,由铁离子Fe2+和Fe3+离子组成的。
其结晶结构为立方体晶系,呈现出梭子形状,直径一般在微米级之下。
磁铁矿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与焦炭反应,以产生还有更高纯度的铁。
通过对这些铁矿石的结构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铁矿石与焦炭产生还原反应的肯定是铁离子Fe2+和Fe3+离子,只是其存在的形态和晶体结构不同。
二、矿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除了铁矿石的结构形态外,其物理化学特性也是进行炼铁工艺必须考虑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的是铁矿石的密度和重量,因为矿石的分离会根据其密度和重量进行,一般矿石分离的过程是以磁性为基础进行的,因此磁铁矿的分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铁矿石的熔点和热稳定性,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铁矿石在炼铁工艺中的反应效果。
铁矿石容易熔化是炼铁工艺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燃烧温度、浓度和速度会影响铁矿石与焦炭的反应。
此外,铁矿石的热稳定性会决定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三、矿石结构与炼铁工艺的关系对于不同的铁矿石,其结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炼铁工艺中采取不同的工艺路线和反应条件,针对不同的矿石结构进行不同的反应处理。
金属类家具工艺特点

金属类家具工艺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属类家具是一种在家居装饰中常见的家具类别,其独特的工艺特点为室内空间增添了一份现代感和工业风格。
金属类家具以其坚固耐用、易于清洁、多样化的设计风格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金属类家具的工艺特点。
金属类家具的主要材料是金属,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钢、铝等。
这些金属材料坚固耐用,具有很高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金属类家具可以经受长时间的使用,不易变形破损,使其成为许多家庭和商业场所选择的首选。
金属类家具的强度和硬度较高,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不易变形,有利于保护家具的结构完整性。
金属类家具的表面处理工艺十分重要。
金属材料表面经过处理可以增加家具的耐候性和美观性。
目前主流的金属家具表面处理工艺包括电镀、喷涂、喷砂等。
电镀可以使金属家具表面光滑亮丽,具有金属光泽,同时还具有防腐和防氧化的功能。
喷涂工艺可以使金属家具的表面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纹理,增加了家具的美观度。
而喷砂工艺则可以使金属家具表面带有一定的粗糙度和纹理,特别适合现代风格的家居装饰。
金属类家具的设计风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金属类家具设计师可以灵活运用金属材料的特点,将其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风格。
现代风格的金属椅子通常采用简洁而富有线条感的设计,给人一种简洁、时尚的感觉;而工业风格的金属家具则通常采用粗犷的设计风格,表现出一种工业时代的气息。
金属类家具还可以结合其他材料,如玻璃、木材等,在设计上形成更加丰富的元素,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风格的需求。
金属类家具以其坚固耐用、易于清洁、多样化的设计风格而受到广泛关注。
金属类家具的工艺特点包括材料坚固耐用、表面处理精细、设计风格多样等,这些特点使金属类家具成为现代家庭和商业场所装饰的优选。
未来,随着人们对于家居装饰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金属类家具必将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和时尚的生活体验。
第二篇示例:金属类家具一直以来在家居装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艺术魅力。
金属冶炼中的材料性能分析

铸造和加工
将提取出的金属铸造成锭、板 、管等不同形状的制品,并进
行机械加工。
金属冶炼中的材料分类
矿石
含有金属元素的天然矿物,是 金属冶炼的主要原料。
精矿
经过选矿处理后,品位较高的 矿石。
熔炼渣
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酸盐等 。
烟尘
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金属 元素的烟气,经过收集和处理
多尺度材料性能分析
从微观到宏观多尺度上研究材料的性能,揭示不同尺度之间的关 联和影响。
材料性能分析在金属冶炼中的新挑战与机遇
新型金属材料的性能分析
随着金属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加,对新型金属材料的性能分析需求日益迫切,为性能分析技 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温、高压下的金属材料性能分析
在极端环境下,金属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需要发展新的性能分析技术以适应这种需求。
磁导率
金属材料的磁导率是指材料在磁场中 的磁化程度。某些金属材料具有较高 的磁导率,广泛用于制造磁性器件和 电机等设备。
04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硬度与韧性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测 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硬度值越高,金 属的抗磨损和抗划痕能力越强。
韧性
05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
提高耐腐蚀性的方法
金属材料抵抗周围介质(如酸、碱、 盐、水、氧气等)侵蚀的能力。
采用表面涂层、合金化、热处理等工 艺。
影响因素
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表面状态、环 境因素(如温度、压力、流速等)等 。
抗氧化性
抗氧化性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影响因素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打开文本图片集云南有“有色金属王国”之誉,是中国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已发现矿产142种,探明储量的有92种,铅、锌、锡、铜、银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前三位。
早在秦汉时期,以滇池流域为核心的古滇国青铜器就以其精湛的铸造技艺和迥异于中原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沿承至今,以金属为原材料的手工艺品在云南有不少种类,是云南各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
这些金属工艺有的是云南原生的手工技艺,有的是源自外域的工艺技巧,它们在云南这块资源丰饶的土地上被传承流变、发扬光大、变革创新,成为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成果。
云南的金属工艺有着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同时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浸润,具有工艺奇绝、内涵丰富、色彩炫目的独特魅力。
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云南永胜银胎珐琅工艺、云南乌铜走银工艺、云南鹤庆银器工艺、云南个旧斑锡工艺、生熟斑铜工艺等数种。
云南民族博物馆针对以上工艺中的部分精品进行了收藏,下面选几件馆藏佳作略作介绍。
一、云南永胜银胎掐丝珐琅银器永胜银胎掐丝珐琅技艺是流传在云南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金属工艺技术。
珐琅是指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的物质,又称“佛朗”“法蓝”,是外来语的音译词。
珐琅器最早诞生在希腊,后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
也有一种说法,在大理国末期,忽必烈进攻云南时,蒙古军中一部分色目士兵流落滇西北一带,其中有些人身怀绝技,把景泰蓝工艺传入云南,以后这些工艺在云南永胜一带地区代代相传,到民国时期最为兴盛,产品远近闻名。
并在此得以传承和发展。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卷七“古窑器论”中有景泰蓝的记载:“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景泰蓝以铜为底胎,而永胜大多珐琅制品以银胎为身。
珐琅银器又称银蓝,在中国传统工艺中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釆用的是银胎而不是铜胎。
清代以前,永胜的珐琅银器主要生产首饰等器物,如耳环、手镯、戒指、领排扣、银钮、银章盒等,后来也生产茶具、酒具和火锅等。
金属冶炼原料矿石分析

保障生产安全
对矿石中有害元素的准确检测和分析,有助于企业提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 止因有害元素超标而引发的生产事故。
通过矿石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矿石中的安全隐患,如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 等,从而保障生产安全。
05
未来矿石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检测技术
总结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精度检测技术在矿石分析中将 会得到广泛应用。
钼石
用于炼钼,是钼工业的主 要原料,常见的有辉钼矿 和钼铅矿等。
稀土矿石
用于提炼稀土元素,是稀 土工业的主要原料,常见 的有氟碳铈矿、独居石和 磷钇矿等。
04
矿石分析在金属冶炼中的重要性
提高金属冶炼效率
精确的矿石分析能够提供关于矿石中 金属成分和含量的准确信息,有助于 冶炼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冶炼工艺, 提高金属的提取率和冶炼效率。
03
金属冶炼原料矿石的应用
钢铁冶炼原料矿石
铁矿石
铬矿石
用于炼铁,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 常见的有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等 。
用于炼铬,是钢铁和不锈钢工业的重 要原料,常见的有铬铁矿和铬尖矿。
锰矿石
用于炼锰,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 重要原料,常见的有软锰矿和硬锰矿 。
有色金属冶炼原料矿石
01
02
矿石的开采与运
开采
矿石的开采方式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露天开采成本低、效率高, 但受资源条件限制;地下开采则需要考虑安全和通风等问题。
运输
矿石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需要考虑运 输距离、成本和环境等因素。
02
矿石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重量法
通过测量物质质量损失或增加 来测定组分含量的方法。
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

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碎裂结构。
该矿区的矿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碎应力作用,毒砂、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辉铜矿等晶体裂纹发育。
黄铜矿细脉沿毒砂、黄铁矿裂隙充填。
少量方铅矿细脉沿毒砂裂隙充填。
磁铁矿、闪锌矿沿黄铁矿裂隙充填。
闪锌矿细脉沿黄铜矿裂隙充填。
聚粒状结构。
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常数粒甚至几十粒各自聚集分布,形成聚粒状结构。
交代结构。
磁铁矿完全交代毒砂并保留其菱形及斜方柱假象,聚集分布于个别矿石中。
少量毒砂沿边缘被臭葱石轻微交代。
少量黄铜矿沿边缘被褐铁矿交代,黄铜矿沿边缘或裂隙交代辉钴矿;铜蓝交代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磁铁矿沿裂隙被褐铁矿交代等。
矿石构造1)浸染状构造。
自然金、银金矿、辉钴矿、硫钴矿微量,不均匀零星分布于矿石之中,形成稀疏浸染状构造。
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常以聚粒状分布于矿石之中,含量20%~45%,形成稠密浸染状构造。
2)块状构造。
部分矿石中硫化物(毒砂、黄铜矿、黄铁矿)含量高达50%以上,形成块状构造。
3)细脉状构造。
黄铜矿常呈不规则的细短脉状穿插于毒砂、黄铁矿、磁铁矿及石英或矿石裂隙之中。
少量毒砂呈细脉状、带状分布。
闪锌矿呈细脉沿毒砂裂隙充填。
金属矿物赋存状态及嵌布特征1)自然金(银金矿)。
经光片查找,共发现185粒可见金,即大于0.001mm的自然金。
本矿区金和银类质同像普遍,以银金矿为主,自然金和金银矿少量。
颗粒形态以角粒状为主,长角粒状、枝叉状次之,浑圆粒状、麦粒状、板片状少量。
自然金均为包裹金状态存在,其中毒砂包裹金占90.81%;黄铜矿包裹金占8.65%;这些包裹金以微、细粒金为主,中粒金少量,可能尚存在小于0.0002mm的不可见包裹金。
2)毒砂。
毒砂为该矿区矿石中最主要的金属矿物,占矿物总量的23%。
毒砂与金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金、钴的主要载体矿物。
矿石中的毒砂包裹体较多,即包含结构发育,可见包裹自然金(银金矿)、硫钴矿、辉钴矿、黄铜矿(包裹金)、黄铁矿、闪锌矿(包裹黄铜矿)、方铅矿、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碲铋矿、铜蓝、褐铁矿等。
浅谈金银细金工艺的类型及特征

浅谈金银细金工艺的类型及特征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因色彩艳丽,制造工艺独特而闻名世界。
金银细金工艺也被称为金银细作,或被称为花丝工艺,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银细金工艺制作的产品主要是通过对贵金属拉丝、圈丝、填丝等各种手法制成的金属首饰及工艺品。
标签:花丝工艺;镶嵌工艺;“结合”发展;传统文化一、金银细金工艺说明金银细金工艺是中国最传统,最经典的金属工艺。
它是各种金属工艺(如金银丝,雕刻和镶嵌)的总称。
金银细金工艺是利用贵金属的延展性把金和银拉成细丝,因工艺复杂,制作精湛而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金、银被拉成细丝状,并通过金或银片装饰或直接成型,工艺要求极其严格。
花丝工艺使得在相同体积的金属制品中,质量最轻,大大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制作成本。
金属工艺中使用的金属丝几乎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小结构,这种制造工艺能使金属的柔韧性达到极致。
一层层的累丝叠加使作品更有立体感,表达的形象更为生动丰富,其中再加上宝石作为点缀,更能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宝石与花丝图案互相衬托,更能体现作品的主题。
在古代,花丝工艺主要用于装饰、祭祀、宗教、法令、服饰等。
现代花丝除了继承古老的花丝工艺外,还应继续研究新的技术和表现形式。
另外,中西方工艺的结合也是现代花丝工艺的主要流势,使其具有很高的佩戴效果、欣赏特点和收藏价值。
1、歷史沿革从商代到汉初,是金银细金工艺的发展的开始阶段,到了汉代,金的使用最常见形式为象征权位的印玺和货币。
明代建立后,全国已拥有30多座经济规模较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并成为了手工业生产的中心,广州、扬州、北京等地都是金银手工制品的主要加工产区。
自建国后,政府对传统金银制品加以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和发展传统金银制品的制度,使金银制品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还设立了工艺美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人才。
北京依靠老艺人,恢复了花丝镶嵌传统产品中的炉、瓶、熏、罐、盒等品种,成功研究了濒于失传的浮雕挂屏工艺,继而开发了以人物、动物、建筑为素材的中、高档陈设摆件和花丝、镶石的各种款式首饰。
金属工艺品介绍

金属工艺品介绍
金属工艺品是利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塑造和装饰而制成的艺术品或实用品。
金属工艺品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礼品、艺术品和室内外环境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工艺品及其特点:
1. 铜器:铜器是使用铜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铜器可以包括铜雕、铜镶嵌、铜浮雕等形式,常见的有青铜器、钟、缸、瓶等。
铜器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古典美感和触感。
2. 银器:银器是使用纯银或合金制作的工艺品,常见的有银首饰、餐具、文具等。
银器制作精致,具有光泽和贵重感,常被用于礼品赠送或家居装饰。
3. 锻铁工艺品:锻铁工艺品是通过加热铁材料后进行锤击和塑造而制成的,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常见的锻铁工艺品有铁艺门窗、花架、灯具等,具有古朴、粗犷的风格,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园林装饰。
4. 雕刻工艺品:金属雕刻工艺品使用各种金属材料进行雕刻和雕塑,常见的有铜雕、铁雕、金属浮雕等。
雕刻工艺品形式多样,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图案、人物和自然景观。
5. 金属饰品:金属饰品包括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制作的项链、手链、耳环、戒指等,常用于个人装饰和时尚配饰。
金属饰品可以通过各种工艺如铸造、镶嵌、刻花等制作,展现出独特的设计和品味。
以上只是金属工艺品的一些常见类型,实际上金属工艺品的形式和风格非常多样,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艺技法都能带来独特的艺术效果。
金属工艺品不仅展示了金属材料的优良特性,也体现了工匠的技
艺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
碎裂结构。
该矿区的矿石均受到不同水准的破碎应力作用,毒砂、
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辉铜矿等晶体裂纹发育。
黄铜矿细脉沿毒砂、黄铁矿裂隙充填。
少量方铅矿细脉沿毒砂裂隙充填。
磁铁矿、闪
锌矿沿黄铁矿裂隙充填。
闪锌矿细脉沿黄铜矿裂隙充填。
聚粒状结构。
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常数粒甚至几十粒各
自聚集分布,形成聚粒状结构。
交代结构。
磁铁矿完全交代毒砂并保留其菱形及斜方柱假象,聚集分
布于个别矿石中。
少量毒砂沿边缘被臭葱石轻微交代。
少量黄铜矿沿
边缘被褐铁矿交代,黄铜矿沿边缘或裂隙交代辉钴矿;铜蓝交代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磁铁矿沿裂隙被褐铁矿交代等。
矿石构造
1)浸染状构造。
自然金、银金矿、辉钴矿、硫钴矿微量,不均匀零星
分布于矿石之中,形成稀疏浸染状构造。
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磁
铁矿等常以聚粒状分布于矿石之中,含量20%~45%,形成稠密浸染状
构造。
2)块状构造。
部分矿石中硫化物(毒砂、黄铜矿、黄铁矿)含量高达50%以上,形成块状构造。
3)细脉状构造。
黄铜矿常呈不规则的细短脉状穿插于毒砂、黄铁矿、
磁铁矿及石英或矿石裂隙之中。
少量毒砂呈细脉状、带状分布。
闪锌
矿呈细脉沿毒砂裂隙充填。
金属矿物赋存状态及嵌布特征
1)自然金(银金矿)。
经光片查找,共发现185粒可见金,即大于0.001mm的自然金。
本矿区金和银类质同像普遍,以银金矿为主,自
然金和金银矿少量。
颗粒形态以角粒状为主,长角粒状、枝叉状次之,浑圆粒状、麦粒状、板片状少量。
自然金均为包裹金状态存有,其中
毒砂包裹金占90.81%;黄铜矿包裹金占8.65%;这些包裹金以微、细
粒金为主,中粒金少量,可能尚存有小于0.0002mm的不可见包裹金。
2)毒砂。
毒砂为该矿区矿石中最主要的金属矿物,占矿物总量的23%。
毒砂与金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金、钴的主要载体矿物。
矿石中的毒砂
包裹体较多,即包含结构发育,可见包裹自然金(银金矿)、硫钴矿、
辉钴矿、黄铜矿(包裹金)、黄铁矿、闪锌矿(包裹黄铜矿)、方铅矿、
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碲铋矿、铜蓝、褐铁矿等。
同时,可见毒
砂被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包裹。
毒砂普遍受到不同水准的碎裂
作用,其碎裂结构发育,沿裂隙充填有黄铜矿细脉、少量方铅矿细脉
及树枝状铜蓝(应为交代黄铜矿所致)、黄钾铁矾细脉等。
因为该矿区
主要为石英脉型多金属矿石,故毒砂与石英关系最为密切,以石英粒
间毒砂为主,占48.69%,石英与绿泥石、黄铜矿、黄铁矿、磷灰石、电气石等矿物粒间毒砂占29.96%,石英包裹毒砂占7.87%,故与石
英相关的毒砂共占86.52%。
矿物粒间毒砂相对较易单体解离,占87.64%;包裹类型的毒砂较难与其载体矿物完全单体解离。
3)黄铜矿。
黄铜矿为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之一,占矿物总量的6%,为本次选矿回收的主要伴生矿物。
黄铜矿呈散粒状或聚粒状不均匀分布
于矿石之中,受碎裂作用的影响,晶体常有裂纹发育;有时呈细脉穿插
于毒砂、黄铁矿、磁铁矿及石英裂隙之中。
黄铜矿主要与石英、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其次与磁铁矿、褐铁矿、辉铋矿、辉钴矿等相关。
粒间黄铜矿相对含量占48.70%,以石英粒间黄铜矿为主,石英与黄铁矿或与毒砂粒间黄铜矿次之。
裂隙黄铜矿占17.83%,以石英裂隙、黄铁矿裂隙及毒砂裂隙黄铜矿为主,磁铁矿裂隙黄铜矿次之。
粒间和裂
隙黄铜矿较易单体解离,共占66.53%。
包裹黄铜矿占33.47%,以毒砂、黄铁矿包裹黄铜矿为主,磁铁矿、闪锌矿包裹黄铜矿次之。
4)硫(辉)钴矿。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有硫钴矿谱线。
因为辉钴矿与硫
钴矿的性质相似,尤其在反射光下的反射色很相似,难以辨别,加之
含量少,均为微量矿物,故粒度分布统计及嵌布状态统计合并在一起
描述,简称硫(辉)钴矿。
硫(辉)钴矿的嵌布状态以毒砂包裹硫钴矿为
主,占90.85%,石英包裹硫钴矿仅占1.22%;而黄铜矿包裹硫钴矿往
往是毒砂包裹黄铜矿,黄铜矿又包裹硫钴矿,或者说是黄铜矿沿周边
交代硫钴矿,硫钴矿残留于黄铜矿之中。
这类包裹硫钴矿很难与其载
体矿物完全单体解离,占95.73%。
石英粒间硫钴矿和石英裂隙硫钴矿含量较少,仅占4.27%,这些硫钴矿相对较易单体解离。
5)黄铁矿。
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之一,占矿物总量的6%,多呈不规则状,少量呈自形立方体状,粒径0.038~1.69mm。
黄铁矿不均匀分布于矿石中,局部较聚集。
晶体常碎裂,个别破碎成极细碎粒。
沿黄
铁矿裂隙充填有黄铜矿、磁铁矿、闪锌矿、毒砂等,这些充填物常呈
脉状。
可见,黄铁矿包裹黄铜矿、闪锌矿(包裹乳滴状黄铜矿)、方铅矿、毒砂、磁铁矿等;少量黄铁矿又被毒砂、黄铜矿、磁铁矿、黝铜矿
等包裹。
黄铁矿常与黄铜矿、毒砂、闪锌矿、石英等连生。
6)辉铋矿。
辉铋矿在矿石中虽然微量,但已达到综合利用指标,可加
以回收利用。
辉铋矿常包裹于黄铜矿及毒砂之中,以前者为主,个别
分布于石英粒间、石英和黄铜矿粒间或辉铋矿与黄铜矿交互连生。
黄
铜矿单矿物分析铋元素含量3.63g/t,毒砂单矿物分析铋含量
1.06g/t。
金属矿物毒砂、黄铜矿嵌布粒度
金、钴、铋以微细粒包裹体形式富含于毒砂和黄铜矿中,只能综合回收,毒砂和黄铜矿的嵌布粒度见表3。
金、钴、铋在毒砂与黄铜矿中的分布
单矿物分析是查清目标矿物在其他矿物中分布的最有效方法。
为了查
清金、钴、铋的分布状况,根据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特征对毒砂和黄
铜矿做了单矿物分析。
其分析结果见表4。
分析结果表明,金和钴主要赋存有毒砂中。
经选矿试验,毒砂精矿中Au和Co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1.73%和88.29%,与嵌布状态分析一致。
结论
1)矿石为石英脉型含金钴多金属矿石,金、钴、铜达到工业利用品位,自然金、硫(辉)钴矿、黄铜矿为主要回收对象。
辉铋矿、锡石可以综
合利用。
矿石中金属矿物种类多,嵌布关系复杂,毒砂、黄铜矿是金、钴、铋矿物的载体矿物,且呈复杂包裹关系。
2)包裹金含量高,且浸出的有害杂质As、Cu、Bi、Sb含量也较高,
毒砂与Au关系密切,金及银金矿和硫(辉)钴主要以微细粒包裹体形式
赋存有毒砂中,难以通过磨矿解离,可采用浮选回收得到含金和钴的
毒砂混合精矿。
3)黄铜矿大多数以粒间和裂隙充填存有,占66.53%,容易单体解离,可以采用浮选回收,但占33.47%的包裹黄铜矿将影响黄铜矿总的回收。
辉铋矿包裹于黄铜矿中,可与黄铜精矿一起回收。
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