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AX评分计算方法

SYNTAX评分计算方法
SYNTAX评分计算方法

SYNTAX 评分体系

一、冠状动脉树

注:

1. 右冠状动脉近段 11. 回旋支近段

2. 右冠状动脉中段 12. 中间支

3. 右冠状动脉远段 12a. 第一钝缘支

4. 右冠-后降支 12b. 第二钝缘支16. 右冠-后侧支 13. 回旋支远段

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 14. 左后侧支

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 14a. 左后侧支a 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 14b. 左后侧支b

5. 左主干 15. 回旋支-后降支

6. 前降支近段

7. 前降支中段

8. 前降支心尖段

9. 第一对角支

9a. 第一对角支a

10. 第二对角支

10a. 第二对角支a

二、各节段的权重因数

冠脉节段右优势型冠脉左优势型冠脉

1. 右冠状动脉近段 1 0

2. 右冠状动脉中段 1 0

3. 右冠状动脉远段 1 0

4. 右冠-后降支 1 /

16. 右冠-后侧支 0.5 /

16a. 右冠-后侧支第一分支 0.5 /

16b. 右冠-后侧支第二分支 0.5 /

16c. 右冠-后侧支第三分支 0.5 /

5. 左主干 5 6

6. 前降支近段 3.5 3.5

7. 前降支中段 2.5 2.5

8. 前降支心尖段 1 1

9. 第一对角支 1 1

9a. 第一对角支a 1 1

10. 第二对角支 0.5 0.5

10a. 第二对角支a 0.5 0.5

11. 回旋支近段 1.5 2.5

12. 中间支 1 1

12a. 第一钝缘支 1 1

12b. 第二钝缘支 1 1

13. 回旋支远段 0.5 1.5

14. 左后侧支 0.5 1

14a. 左后侧支a 0.5 1

14b. 左后侧支b 0.5 1

15. 回旋支-后降支 / 1

三、病变不良特征评分

-完全闭塞×5

-50-99%狭窄×2

完全闭塞

-大于3个月或闭塞时间不祥 +1

-钝型残端 +1

-桥侧枝 +1

-闭塞后的第一可见节段 +1/每一不可见节段

-边支 -边支小于1.5mm +1

三叉病变

-1个病变节段 +3

-2个病变节段 +4

-3个病变节段 +5

-4个病变节段 +6

分叉病变

-A、B、C型病变 +1

-E、D、F、G型病变 +2

-角度小于70° +1

开口病变 +1

严重扭曲 +2

长度大于20mm +1

严重钙化 +2

血栓 +1

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 +1/每一节段

四、SYNTAX评分系统

SYNTAX积分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出。运算法则包含12个问题。前3个问题为冠脉优势型、病变数以及病变的血管节段数。最多的病变数为12个,每个病变被冠以1、2、3……依此类推。每个病变可能累及1或多个节段。通过累及的节段将计算出每个病变的积分。后9个问题为病变的不良特征,根据不良特征得出每个病变的积分。每个病变积分相加得出SYNTAX积分。

1.冠脉优势型

2.病变数目

3.病变的节段数

病变特征

4.完全闭塞

i.节段数

ii.闭塞时间(大于3个月)

iii.钝型残端

iv.桥侧枝

v.闭塞以远节段数

vi.边支

5.三分叉病变

6.分叉病变

i.分叉类型

ii.成角(小于70度)

7.开口病变

8.严重扭曲

9.长度大于20mm

10.严重钙化

11.血栓

12.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

定义:

1.冠脉优势型:a)右优势型:后降支由右冠发出(第四节段)b):左优势型:后降支由

左冠发出(第四节段)。在SYNTAX评分中无均衡型冠脉的选择。

2.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

3.桥侧枝:平行血管的连接近远端的小通道

4.三分叉病变:三根血管交汇一起,一根主支和2根边支。只有下述分支才定义为三分叉

病变:3/4/16/16a、5/6/11/12、11/12a/12b/13、 6/7/9/9a 和 7/8/10/10a。

5.双分叉病变:一根主支和一根大于1.5mm的边支交汇一起的病变。只有下述分支才定义

为双分叉病变:5/6/11、 6/7/9、 7/8/10、11/13/12a、 13/14/14a、3/4/16 和13/14/15。

6.发自主动脉的开口病变:指第1或第5节段,如左冠双开口,则第6和第11节段也属

于开口病变。

7.大于20mm的长病变:狭窄大于50%病变的长度,分叉病变中至少有一支病变大于20mm。

8.严重钙化:至少一个投照体位见围绕整个管腔的钙化病变。

9.血栓:多投照体位狭窄处或远端血栓或下游的可见栓塞。

10.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大于75%长度的血管直径小于2mm。

注1:多个前后病变

如果多个前后病变的距离小于3个参考血管的直径,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病变看待来记分。如果每个病变的距离大于3个参考血管直径,应作为独立病变。

注2:完全闭塞病变

闭塞病变的长度通过闭塞点和侧枝可见的第一个血管节段来计算。

如下图所示:

边支血管直径至少1.5mm以上才构成分叉病变。采用Duke分型法(如下图)。

举例1:

举例2:

综合评分法中价格分的评定

这种方法符合人们的正常思维定式,但计算复杂,而且会出现价格分为0分的不合理现象。 另外,报价每高出基准价1个百分点究竟扣几分合理也很难把握。 比重法即以基准报价占某具体投标人报价的比重作为该投标所得价格分占标准分值的比重。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且不会出现价格分为0分的不合理现象。 计算公式为: 某投标人的价格得分=基准报价÷该投标人报价×价格标准分值平均报价法所谓平均报价法就是以合格投标人的平均报价作为基准报价,基准报价得满分(标准分),各投标人的报价得分在标准分值基础上按其报价偏离基准报价的程度相应降低。 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最低报价法的缺点。 其缺点是不能充分体现价格竞争的市场规则,且计算复杂。 平均报价法按其计算基数不同,可分为全体平均报价法、中间平均报价法和打折平均报价法。 全体平均报价法就是以全体合格投标人的报价作为基数计算投标人平均报价,以此作为基准报价。 全体平均报价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有时会因个别高或低报价而影响平均报价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计算公式为: 全体平均报价=∑合格投标人报价÷全体合格投标人家数中间平均报价法就是在全体合格投标人投标报价中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后再计算平均报价,以此作为基准报价。 中间平均报价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全体平均报价法的缺陷。

计算公式为: 中间平均报价=(∑合格投标人报价-1个最高报价-1个最低报价)÷(全体合格投标人家数-2)打折平均报价法就是以打折后的全体合格投标人报价作为基数计算平均报价,以此作为基准报价。 打折平均报价法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全体平均报价法的缺陷,但折扣率多少为宜很难把握。 计算公式为: 投标人平均报价=∑合格投标人报价×折扣率÷全体合格投标人家数其中,平均报价法按扣分方向不同又可分为“单向扣分法”和“双向扣分法”。 “单向扣分法”就是只对高于基准报价的报价(在标准分基础上)扣分,对低于基准报价的报价均给满分(标准分)。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会出现低报价得分少于高报价得分的不合理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价格竞争的市场规则。 “双向扣分法”就是对高于和低于基准报价的报价都在(标准基础上)扣分,只有报价等于基准报价的才能得满分(标准分)。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出现高报价得分高于低报价得分的不合理现象,不仅使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变得毫无意义,而且会打击竞争者的积极性。 无论单向扣分法还是双向扣分法,在计算具体投标人报价得分时和最低报价法一样,也有“百分比法”和“比重法”两种。 但需要说明的是: 第 一、在双向扣分百分比法中,对高于和低于基准报价的扣分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二、在双向扣分法中,当投标人报价低于基准报价时,无论是百分比法还是比重法,其价格分计算公式中的基准报价和投标人报价要位置互换,即百

重要值的计算方法Word版

重要值的计算方法 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或,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3 补充: 针对乔木而言:重要值=(相对密度【即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即相对优势度】)/3 针对灌草而言:重要值=(相对密度【即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即相对优势度】)/3 注: 频度:是指一个种在所作的全部样方中出现的频率.相对频度指某种在全部样方中的频度与所有种频度和之比。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显著度【优势度】:指样方内某种植物的胸高断面积除以样地面积。 相对显著度【相对优势度】=(样方中该种个体胸面积和/样方中全部个体胸面积总和)×100% 密度(D)=某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相对密度(RD)=(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 =(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 盖度(cover degree,或coverage)指的是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后来又出现了“基盖度”的概念,即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对于草原群落,常以离地面1英寸(2.54cm)高度的断面计算;对森林群落,则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基盖度也称真盖度。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dominant)。盖度可分为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通常,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称为盖度比(cover ratio)。

潮流计算

1.节能效果好,环境负面影响小 2.可以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调峰性能好 4.服务多样化 5.可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才 6.节省投资,经济效益好 在传统集中式供电模式中,功率从高电压等级的电源侧传送到低电压等级的用户侧, 配电系统是单端供电。分布式发电的引入,将改变传统配电网络拓扑,使得潮流特性发生变化,此外接入电网的电气元件和用户侧的电压也将产生变化,给系统的稳定性可能造成很大影响。分布式发电并网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并网系统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另 一个是分布式发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保护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 <1)对配电系统负荷预测和规划的影响。在传统配电系统引入分布式发电加大了电 力系统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使配电系统规划者难于准确预测负荷增长情况,从而影响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另外,在配电系统引入分布式发电,对降低网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配电系统本身节点数非常多,分布式发电节点的出现,使得在所有可能网络结构中寻找分布式发电的最优网络布置方案更加困难。 (2)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短路电流将会增大,加之整个配 电网变成多电源的网络,网络潮流的流向具有不确定性,而传统系统的潮流是从电源到拜户单向流动,故保护系统的设计基础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C3)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若分布式发电仅作为备用电源,则可提高系统供电的可 靠性;若分布式发电与电网并联运行,就有可能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网,改变了电网拓扑结构,使得短路电流发生变化,导致按原有设计的保护装置误动作,破坏保护设备间的协调运行,妨碍了自动重合闸动作。 t4)对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比如引起电压闪烁,还可能引入谐波,造成谐波污染; (5)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配电系统中引入少量的分布式发电对整个电网不会构成 太大的影响,但是当电网中存在较多的分布式发电单元或者存在大容量的分布式发电单元时,分布式发电的引入将会带来系统稳定问题。 t6)对电力市场走向和最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电力公司和用户间将形成新型关系,用户不仅可以从电力公司买电,也可用自己的分布式发电向其卖电或为其提供有偿削峰、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分布式发电也为其它行业(如天然气公司)进入市场打开了方 便之门,因此未来电力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兴起,有许多小型的水电站、热电联产电厂、风电场 直接连接到配电系统,辐射式的网络将变为一遍布电源和用户互联的网络,潮流也不一定单向地从变电站母线流向各负荷,有可能会出现回流和复杂的电压变化,同时可能增大或减小系统损耗,这取决于分布式发电的位置、与负荷量的相对大小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因素y o},给潮流分析带来了影响。另外,如果配电网中含有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它们的输出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具有随机变化的特性。上述负荷的变化、风电和光伏电池输出的变化可能会在配电网中交替出现,使系统的潮流具有随机性分布式发电的定义 目前,国际上对于分布式发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定义,但基本概念是一致的。 相对于传统集中式发电而言,分布式发电是指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综合利用,其 容量很小(大多在几十KW一几十MW之间)。通过在需求现场根据用户对能源的不同

综合评分法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政府采购的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简称18号令)第五十条:货物服务招标采购的评标方法分为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 第五十一条最低评标价法,是指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以提出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最低评标价法适用于标准定制商品及通用服务项目。 第五十二条综合评分法,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综合评分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以及相应的比重或者权值等。上述因素应当在招标文件中事先规定。 评标时,评标委员会各成员应当独立对每个有效投标人的标书进行评价、打分,然后汇总每个投标人每项评分因素的得分。 采用综合评分法的,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即权值)为30%至60%;服务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即权值)为10%至30%。执行统一价格标准的服务项目,其价格不列为评分因素。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 评标总得分=F1×A1+F2×A2+……+Fn×An F1、F2……Fn分别为各项评分因素的汇总得分; A1、A2、……An分别为各项评分因素所占的权重(A1+A2+......+An=1)。 第五十三条性价比法,是指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计算出每个有效投标人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项评分因素(包括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的汇总得分,并除以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商数(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评标总得分=B/N B为投标人的综合得分,B=F1×A1+F2×A2+……+Fn×An,其中:F1、 F2……Fn分别为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项评分因素的汇总得分;A1、 A2、……An分别为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项评分因素所占的权重(A1+A2+......+An=1)。N为投标人的投标报价。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中公开招标方式一般采用综合评分法,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一般采用最低价中标。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及综合素质评分标准

附件: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及综合素质评分标准 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 智育平均成绩×85% + 综合素质得分×15% 综合素质得分= 科技学术与创新得分×70% +个性发展素质得分×30% 其中,科技学术与创新得分与个性发展素质得分均不超过100分。 综合素质得分包括科技学术与创新和个性发展素质两部分。个性发展素质可包括德育得分、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文艺、体育等等。 1.科技学术与创新 (1)科技学术竞赛 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按以下标准加分: 说明: ①同一作品参加同一类型各级别竞赛获多项奖励按最高得分计分一次。 ②个人作品第一作者按相应级别等次加分,合作者降一等级加分;集体作品第一至第三作者按相应级别等次加分,其余作者降一等级加分。 ③评奖不分等级时统一按二等奖加分;若以名次计,第1名按一等奖加分,第2、3名按二等奖加分,第4—6名按三等奖加分。若以金、银、铜奖计,分别按特、一、二等奖加分(特等奖可在一等奖分值基础上加1分)。 ④国际性竞赛在全国竞赛各获奖等级得分基础上加1分。 (2)发明创造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前三名者分别加5分、4分、3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前三名者分别加3分、2分和1分。 (3)科研成果 学生拥有科研成果或研制出产品,经两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该领域专家推荐并通过学校相关

部门审定,可加1—4分;对于有重大学术水平、科技含量或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审定或鉴定,可加5—8分。 (4)学术论文 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被SCI、EI、CSSCI检索:第一作者4分,第二作者2.5分,第三及后序作者1.5分;国内核心期刊A类及以上(以武汉大学《期刊目录》为准):第一作者3分,第二作者2分,第三及后序作者1分; 国内核心期刊B类及以上(以武汉大学《期刊目录》为准):第一作者2分,第二作者1分,第三及后序作者0.7分。 说明:如果教师署名论文作者首位,不在加分之列。 2. 个性发展素质部分 (1)德育方面的操行评等,可按以下标准加分: (2)知识竞赛 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级各类知识竞赛,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按以下标准加分: 说明: ①一人参加同一类型各级别竞赛获多项奖励按最高得分计分一次。 ②集体项目每位成员均按相应级别等次加分。 ③若以名次计,第1名按一等奖加分,第2、3名按二等奖加分,第4—6名按三等奖加分。若有特等奖,可在一等奖分值基础上加1分。

通过能力计算

计算题 1.已知某地铁线路车辆定员每节240人,列车为6节编组,高峰小时满载率为120%,且单向最大断面旅客数量为29376人,试求该小时内单向应开行的列车数。 2、已知某地铁线路采用三显示带防护区段的固定闭塞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假设各闭塞分区长度相等,均为1000米,已知列车长 度为420米,列车制动距离为100米,列车运行速度为70km/h,制动减速度为2米/秒2,列车启动加速度为1.8米/秒2,列车最大停站时间为40秒。试求该线路的通过能力是多少? 若该线路改成四显示自动闭塞,每个闭塞分区长度为600米,则此时线路的通过能力是多少? 3.已知某地铁线路采用移动闭塞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已知列车长度为420米,车站闭塞分区为750米,安全防护距离为 200米,列车进站规定速度为60km/h,制动空驶时间为1.6秒,制动减速度为2米/秒2,列车启动加速度为1.8米/秒2,列车最大停站时间为40秒。试求该线路的通过能力是多少? 4.已知某地铁线路为双线线路,列车采用非自动闭塞的连发方式运行,已知列车在各区间的运行时分和停站时分如下表,线路的连发间隔时间为12秒。试求该线路的通过能力是多少?

5.已知地铁列车在某车站采用站后折返,相关时间如下:前一列车离去时间1.5分钟,办理进路作业时间0.5分钟,确认信号时间0.5分钟,列车出折返线时间1.5分钟,停站时间1分钟。试计算该折返站通过能力。 6.已知某终点折返站采用站前交替折返,已知列车直到时间 为40秒,列车侧到时间为1分10秒,列车直发时间为40秒,列车侧发时间为1分20秒,列车反应时间为10秒, 办理接车进路的时间为15秒,办理发车进路的时间为15秒。试分别计算考虑发车时间均衡时和不考虑发车时间均衡时,该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多少? 7.已知线路上有大小交路两种列车,小交路列车在某中间折返 站采用站前折返(直到侧发),已知小交路列车侧发时间为1分20秒,办理接车进路的时间为15秒,办理发车进路的时间为15秒,列车反应时间为10秒,列车直到时间为25 秒,列车停站时间为40秒;长交路列车进站时间为25秒。试分别计算该中间折返站的最小折返能力和最大折返能力分别是多少? 8.已知线路上有大小交路两种列车,小交路列车在某中间折返站采用站后折返,已知小交路列车的相关时分为:列车驶出车站 闭塞分区时间为1分15秒,办理出折返线调车进路的时间 为20秒,列车从折返线至车站出发正线时间为40秒,列车反应时间为10秒,列车停站时间为40秒。

随机潮流研究现状

随机潮流研究现状 摘要:随机潮流可用于分析线路潮流、节点电压的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和极限值,以期对整个电网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并对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出量化分析,这些信息对规划和调度部门的决策极具参考价值,因而广泛应用于中长期电网规划和短期运行规划、状态估计及量测点布置、输电系统输送容量和无功规划等。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由于发电竞价上网、输电转运等因素,潮流分布的不确定性增大,随机潮流计算将成为日常和必备的分析工具。分布式发电的出现也使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规划和运行与过去相比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大量的用户会安装分布式发电为其提供电能,使得配电网规划人员更加难于准确预测负荷的增长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规划。电力系统的随机潮流计算的研究对于整个电网运行与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随机潮流;潮流计算方法;随机潮流现状

1. 电力系统随机潮流计算的产生 1.1 随机潮流研究背景 潮流计算主要目的是对电力系统中节点电压分布和支路功率分布进行计算,计算得到的结果能够为指挥电网运行、选择导线截面积和输变电设备、检验和确定网络拓扑结构等提供依据,因此它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计算。目前大部分的潮流计算是确定性的计算,也就是说它只能针对网络结构、节点注入量以及部分节点电压和变压器变比均为已知的确定的值,这种确定的运行方式来计算各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以及其它待求量。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的随机因素,这就使得网络结构和节点注入量等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使用确定性的潮流计算就需要对系统众可能发生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容易看出,想要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相应的计算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即便如此,不仅计算量相当大,计算的结果也不一定能够令人满意。目前电网中大量不确定因素主要有: (1)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当前系统运行状态是通过仪表测到的值来描述的,在使用仪表量测过程中难免有量测误差的存在; (2)在电网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规划设计若干年以后的电源和电网的发展,因此系统负荷预测值不可能很准确;系统负荷也不再是一个通常意义下的已知的确定的量,而是一个随机变量。 (3)从严格意义上说,有时也需要将发电机输出功率作为一个随机变量来处理,因为发电机也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也会出现因故障而退出运行的可能性。 (4)网络中的线路和变压器等输电设备并不是完全可靠地,它们的随机故障导致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因此网络拓扑结构并不确定。(5)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可再生性的清洁能源得到了重视并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地增加。由于很多新能源发电的有功出力受自然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而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调度性的缺点。它们的接入给电网带来随机性的扰动,对电网的影响也日益突出。(6)电力用户中,尤其是工业用户,对电价的变化十分敏感。他们的工作进度可能安排在合适的电价下,例如,在远离高峰负荷的时间里安排工作生产时间。由于这种调整用电时间的行为,使电力系统规划运行

政府采购招标评标办法综合评分法

第三章政府采购招标评标办法(综合评分 法) 评标办法前附表:

1. 评标方法 本次评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按照本章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按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综合评分相等时,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自行确定。 2. 评审标准 2.1 初步评审标准 2.2 分值构成与评分标准 2.2.1 分值构成 分值构成: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2.2 评标基准价计算 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2.3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3. 评标程序 3.1 初步评审 3.1.1评标委员会依据本章评标办法前附表规定的评审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有一项不符合评审标准的,作废标处理。

3.1.2 投标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1)串通投标或弄虚作假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2)不按评标委员会要求澄清、说明或补正的; (3)不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 3.1.3 投标报价有算术错误的,评标委员会按以下原则对投标报价进行修正,修正的价格经投标人书面确认后具有约束力。投标人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1)投标文件中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的,以大写金额为准; (2)总价金额与依据单价计算出的结果不一致的,以单价金额为准修正总价,但单价金额小数点有明显错误的除外。 3.2 详细评审 3.2.1 评标委员会按本章规定的量化因素和分值进行打分,并计算出综合评分。 3.2.2 评分分值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 3.2.3 每个投标人的最终得分为:所有评委打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投标人的最终得分,计分四舍五入取至小数点后两位。 3.2.4 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低于投标报价基准值(计算方法同评标基准值)的20%,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3.3 投标文件的澄清和补正 3.3.1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要求投标人对所提交投标文件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书面澄清或说明,或者对细微偏差进行补正。评标委员会不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或补正。 3.3.2 澄清、说明和补正不得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算术性错误修正的除外)。投标人的书面澄清、说明和补正属于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基于牛拉法和保留非线性的随机潮流 , 姓名:*** 学号:***

1 潮流算法简介 常规潮流计算 常规的潮流计算是在确定的状态下。即:通过已知运行条件(比如节点功率或网络结构等)得到系统的运行状态(比如所有节点的电压值与相角、所有支路上的功率分布和损耗等)。 常规潮流算法中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牛顿-拉夫逊法。当初始值和方程的精确解足够接近时,该方法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收敛。下面简要介绍该方法。 牛顿拉夫逊方法原理 对于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式(1-1),在待求量x 初次的估计值(0)x 附近,用泰勒级数(忽略二阶和以上的高阶项)表示它,可获得如式(1-2)的线性化变换后的方程组,该方程组被称为修正方程组。'()f x 是()f x 对于x 的一阶偏导数矩阵,这个矩阵便是重要的雅可比矩阵J 。 12(,,,)01,2, ,i n f x x x i n == (1-1) (0)'(0)(0)()()0f x f x x +?= (1-2) ' 由修正方程式可求出经过第一次迭代之后的修正量(0)x ?,并用修正量(0)x ?与估计值(0) x 之和,表示修正后的估计值(1)x ,表示如下(1-4)。 (0)'(0)1(0)[()]()x f x f x -?=- (1-3) (1)(0)(0)x x x =+? (1-4) 重复上述步骤。第k 次的迭代公式为: '()()()()()k k k f x x f x ?=- (1-5) (1)()()k k k x x x +=+? (1-6) 当采用直角坐标系解决潮流方程,此时待解电压和导纳如下式: i i i ij ij ij V e jf Y G jB =+=+ (1-7) 假设系统的网络中一共设有n 个节点,平衡节点的电压是已知的,平衡节点表示如下。 n n n V e jf =+ (1-8) }

评分办法综合评分法.doc

1、评分办法:综合评分法。 2、评标分值分配:商务3分,技术67分,价格30分。 3、评分细则:

1、类似项目指:单项合同中至少包含工程建设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功能其中一项内容的国内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项目,且合同中涉及上述内容的金额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 2、类似项目不包含投标人提供用以证明满足资格条件中投标人业绩要求的项目。 3、如合同中无法体现“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合同中涉及上述内容的金额”的情况,开具业主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上述内容,否则视为无效。 (3)价格部分:

价格评分的计算方法: 1)评标基准价B的确定: 若合格投标人多于五家(含五家),将各合格投标人的评标价格中去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其它各家的算术平均值乘以系数A为评标基准价B; 若合格投标人为三~四家,则先计算合格投标人的算术平均值,在该值85%~110%范围内的各合格投标人评标价格算术平均值乘以系数A为评标基准价B;若合格投标人评标价格均不在该值的85%~110%范围,则取所有合格投标人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乘以系数A为评标基准价B。 合格投标人仅为两家(含)时(经评标委员会判定仍具备竞争性时),直接取所有合格投标人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乘以系数A为评标基准价B。 系数A在开标现场由投标人推选一名代表,从98%、98.5%、99%三档中随机抽取一个,作为系数A计算评标基准价。 2)价格分评定原则 合格投标人评标价 = B,得满分。 合格投标人评标价> B,评标价格每高于B的1%,扣1分,扣完为止。 合格投标人评标价< B,评标价格每低于B的1%,扣0.5分,扣完为止。3)价格合理性扣分,此项为扣分项,最多扣2分。由评委根据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完整性及修正情况综合考虑。投标报价修正额绝对值累计超过原报价1%(不含1%)的,每增加1%扣0.5分,用内插法计算。 评标委员会按各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顺序,对投标人进行排名,最终得分相同的,则按评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排名先后。如最终得分、评标价均相同的,则抽签确定排名先后。 最终以正式发出的招标文件书面版为准!

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车站通过能力 车站通过能力是在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接发和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车站通过能力包括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 咽喉通过能力是指车站某咽喉区各衔接方向接、发车进路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之和,咽喉道岔通过能力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某衔接方向接、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通过场或到发场内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和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一昼夜能够接、发各衔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咽喉占用时间标准 表咽喉道岔占用时间表 顺序作业名称时间标准 (min) 顺序作业名称 时间标准 (min) 1 货物列车接车占用6~8 4 旅客列车出发占用4~6 2 旅客列车接车占用5~7 5 单机占用2~4 3 货物列车出发占用5~7 6 调车作业占用4~6 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表到发线固定使用方案 线路编号固定用途 一昼夜 接发列车数 线路 编号 固定用途 一昼夜 接发列车数 1 接甲到乙、丙旅客列车8 7 接乙到甲直通、区段货物列车9 4 接乙到甲旅客列车 5 8 接甲、乙到丙直通、区段货物列车10 接丙到甲旅客列车 3 9 接丙到甲、乙直通、区段货物列车10 5 接甲到乙直通、区段货物列车11 10 接发甲、乙、丙摘挂货物列车10 表甲端咽喉区占用时间计算表 编号作业进路名称 占用 次数 每次 占用时间 总占用 时间 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 1 3 5 7 9 固定作业 1 1道接甲-乙,丙旅客列车8 7 56 56 2 4道发乙-甲旅客列车 5 6 30 30 30 3 4道发丙-甲旅客列车 3 6 18 30 30 5 往机务段送车 3 6 18 18 6 从机务段取车 2 6 12 12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 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 2.3所示 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 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 δ m c p m k a N N = (1) 式中: m N ——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 N ——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 c a ——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 系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 k ——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 为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 m k =1.85;单向三车道 m k =2.6;单向四车道 m k =3.25; δ—— 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 道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 b v a v v l v l 2/2///δ (2) l ——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 a ——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 b —— 车辆制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1.662/s m ; ?—— 车辆在交叉口处平均停车时间,取红灯时间的一半。 Np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其值由路段车速来确定: 表4.1 Np 的确定

潮流计算问题

潮流计算的定义(课后题) 各种潮流计算模型和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课后题) 影响潮流收敛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潮流计算的收敛性(课后题) 通过功率方程说明为什么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的?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求解?(03A 、05A )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有哪些常规算法?有哪些扩展算法?(05B ) 潮流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其数学模型是什么?有何特点?(06B ) 简要说明潮流计算的概念、模型及计算方法。(07B )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是常规的潮流计算方法,请介绍一下最优潮流(OPF )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04电科院) 潮流计算的目的: 常规潮流计算的目的是在已知电力网络参数和各节点的注入量的条件下,求解各节点电压。 目的1: 1. 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和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 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年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 在编制年运行方式,在预计复合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 发现电网中的薄弱环节,供调度人员异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 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常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 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 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分析的影响及做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目的2: A. 检查电力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 B. 检查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 C. 根据对各种运行方式的潮流分布计算,可以正确的选择系统接线方式,合理调整负荷, 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向用户供给高质量的电能; D. 根据功率分布,可以选择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和导线截面积,可以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等; E. 为电力系统扩建和规划提供依据; F. 为调压计算、经济运行计算、短路计算等提供必要的数据。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为:潮流计算所用的电力网络系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电容器、电抗器等静止线性元件所构成,并用集中参数表示的串联或并联等值支路来模拟。普遍采用节点法,I YU =来建立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在实际工程中,节点注入量不是电流,而是节点功率,因此节点电压方程要进行修改:*,(1,2,...,)i i i P jQ I i n U -==,进一步得到 * *1 ,(1,2,...,)n i i ij j j i P jQ Y U i n U =-==∑,上式为电压的非线性隐函数,无法直接求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算法求近似解。这是潮流计算问题最基本的方程式,是一个以节点电压U ?为变量

评标办法及评分标准

评标办法及评分标准 为公正、公平、科学地选择中标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庆元县粮食储备库“智慧粮库与密闭门窗”工程系统采购项目的评标。 一、总则 1.评标总则和规定 1.1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各当事人的权益,评标委员会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技术、资信、商务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编制评标报告。评标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漏评标有关的情况,不得索贿受贿,不得参加影响评标的任何活动。 1.2评审时,评标委员会应当对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对各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比较和评估,其中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主要服务响应内容、商务报价和其他评审要素等,评审专家应逐项进行审查、比较,不得漏评少评。如发现与招标文件要求相偏离的,应对其偏离情况进行必要的核实,并在工作底稿中予以说明;如属于实质性偏离或符合无效响应条件的,可当场询问投标人,并可允许投标人进行陈述申辩,但不允许其对偏离条款进行补充、修正或撤回。 1.3本次评标采取百分制综合评分法,按最终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最终得分相同的,按商务报价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商务报价得分也相同的,抽签决定顺序排列。评标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按由高到低推荐不超过三名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 二、评标组织 2.机构组成和职能 2.1本项目设评标委员会。 2.2评标委员会组成和职能 2.2.1机构成员: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评审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应当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评审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2.2职能: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检查、汇总、分析和比较,并做好记录;对合格的投标人提出投标文件中需要澄清的问题。对不合格的投标人说明原因;对合格的投标文件认真、客观、公正地评审;对合格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分;完成所评审项目的评标报告,评标委员会按本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和细则推荐中标候选人。 2.3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的计算方法与比较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的计算方法与比较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 2020年1月9日开始至 2020年5月 25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1]陈倪.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D].东南大学,1990. [2]戴小青. 电力系统概率潮流新算法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3] 张建芬,王克文,宗秀红,谢志棠.几种概率潮流模型的准确性比较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04):32-36. [4]DING Ming, LI Shenghu, HUANG Kai. Probabilistic load flow analysis based on Monte-Carlo simulation [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7, 25(11):10-14. [5]MORALES J M,BARINGO L,CONEJO A J, et al. Probabilistic power flowwith correlated wind sources[J].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10, 4(5):641-651. [6]代景龙,韦化,鲍海波,等. 基于无迹变换含分布式电源系统的随机潮流[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3):86-93. [7]张衡,程浩忠,曾平良,等. 分位数拟合的点估计法随机潮流在输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8, 38(11):43-49. [8]方斯顿,程浩忠,徐国栋,等. 基于Nataf变换和准蒙特卡洛模拟的随机潮流计算[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5, 35(8):38-44.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电力系统概率潮流概述;(2)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概率潮流计算;(3)基于累积量法的概率潮流计算;(4)基于点估计法的概率潮流计算;(5)基于无迹变换法的概率潮流计算;(6)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综合评分法投标报价计算方法评标办法

综合评分法投标报价计算方法 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中的货物和服务采购偏爱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但是怎样进行投标报价的计算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本报三版曾在448、450、464期分别刊登了读者对综 合评分法投标报价计算方法的探讨。此次,四版延续探讨,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操作的基础上还总结出了理论层面的准则,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颁发以后,各地都能够按照规定的评标方法实施招标投标。 据不完全统计分析,货物和服务采购大部分采用的是综合评分法。由于财政部18号令 没有对参加投标供应商的投标报价如何计算得分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由采购人或代理机构自由确定,致使计算方法出现了较大偏差。 目前的几种计算方法 目前,供应商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价格占25分权重 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满足招标文件各种要求的投标报价给50%的价格分,其余50%的价格分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如投标报价50分,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先给25分,其余25分按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其数学计算公式为: ρ=25+25(1- )

其中:ρ为投标商报价得分,bn为投标方报价,bmi为所有有效投标中的最低报价。这样计算的结果,实际是投标报价只占权重的25分,最后导致高价中标。 设标准分 报价最低的得标准分,按投标报价由低到高依次减1分这样的结果,投标报价高的与投标报价低的差额只是投标人数之差,加之在商务条款上设定高门槛,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控制在3至4家之间,报价高的供应商与报价低的供应商之间只相差2至3分,最终结果导致高价中标。 设合成标底 供应商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合成标底,等于合成标底的得标准分,每高一个百分点扣0.5至1分,每低1个百分点扣0.5至1分这种计算方法来自于基本建设工程招投标。这 种计算方法的设计初衷是,避免报价低的供应商低价抢标但其产品质量却较难得到保障的情况。因此,投标价格低的扣分多,中标较低。 设节约率合成标底 把供应商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乘以一个节约率作为合成标底,等于合成标底的得标准分,每高一个百分点扣0.5至1分,每低1个百分点扣0.5至1分由于项目不同,地域不同,节约率高低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节约率在5%至15%之间。这种方法在市场价格较难估算的情况下使用,即可解决报价低质量得不到保障问题,又可达到节约5%至15%资金的目的。 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权值)不得低于50%,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统一采用低价 优先法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者得基准分,以此为基础,投标人价格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安全检查分值的计算方法

安全检查分值的计算方法 1、汇总表中各项实得分数计算方法: 分项实得分=100 实得分该分项在检查评分表中分该分项在汇总表中应得? 例:《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实得分76分,换算在汇总表中《安全管理》分项实得分为多少? 分项实得分=1007610?=7.6分 2、汇总表中遇有缺项时,汇总表总分计算方法: 缺项的汇总表分=实查项目应得分值之和 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100 例:某工地没有塔吊,则塔吊在汇总表中有缺项,其他各分项检查在汇总表实得分为84分,计算该工地汇总表实得分为多少? 缺项的汇总表分=90 84?100=93.34分 3、分表中遇有缺项时,分表总分计算方法: 缺项的分表分=实查项目应得分值之和实查项目实得分值之和 ?100 例:《施工用电检查评分表》中,“外电防护”缺项(该项应得分值为20分),其他各项检查实得分为64分,计算该分表实得多少分?换处到汇总表中应为多少分? 缺项的分表分=2010064 -?100=80分 4、分表中遇保证项目缺项时,“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评分表得零分”,计算方法即实得分与应得分之比<66.7%时,评分表得零

分( %7.6660 40=). 例:如在施工用电检查表中,外电防护这一保证项目缺项(该项为20分),另有项目他”保证项目”检查实得分合计为20分(应得分值为40分),该分项检查表是否能得分? %7.66%5040 20<= 则该分项检查表计零分 5、在各汇总表的各分项中,遇有多个检查评分表分值时,则该分项得分应为各单项实得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例:某工地多种脚手架和多台塔吊,落地式脚手架实得分为86分,悬挑脚手架实得分80分,甲塔吊实得分为90分,乙塔吊实得分为85分,计算汇总表中脚手架一塔吊实得分值为多少? (1)脚手架实得分= 832 8086=+ 换算到汇总表中分值=分3.8100 8310=? (2)塔吊实得分=5.872 8590=+ 换算到汇总表中分值=分75.81005.8710=?

潮流计算国内外现状

近年来,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改进牛顿法和P-Q分解法进行。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算法也逐渐引入潮流计算。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新的模型和算法还不能取代牛顿法和P-Q分解法的地位。由于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对计算速度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并行计算技术也将在潮流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潮流算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仍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各种牛顿法潮流算法,对于某些条件可能导致不收敛。潮流计算的多解现象及其机理在重负荷情况下,临近多根与电压不稳定问题的关联。当前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均有许多问题需待解决,特别是如何快速求解成千上万个变量的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 近几年,对潮流计算的研究仍然是如何改善传统的潮流算法。牛顿拉夫逊法,由于其在求解非线性潮流方程时采用逐次线性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计算速度,人们考虑采用将泰勒级数高阶项或非线性项也考虑进来,于是产生了二阶潮流算法。后来又提出了根据直角坐标形式的潮流方程是一个二次代数方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直角坐标的保留非线性快速潮流算法。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条件分析时,若不考虑随机变化因素,就要对众多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大量的方案计算,计算时间是难以承受的,并且很难反映系统整体的状况。随机潮流计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应用随机理论来描述这种不确定性,探讨相应的数学建模,计算机算法和实际应用,称为随机潮流(Probabilistic Load Flow,简写为PLF)研究,也称为随机潮流。采用随机潮流计算方法,输入数据为已知的随机变量,给定的是它们的随机统计特性(例如,给定节点注入功率的期望和方差或随机密度函数等),输出数据则是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统计特性,有期望值和方差或随机密度函数等。由这些结果,可以知道节点电压、支路功率、PV节点无功功率及平衡节点功率的平均值、取值范围以及其随机等。这样,只要通过一次计算就能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提供更完备的信息,减少了大量的计算工作量。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更深刻地揭示系统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规划与运行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可以更恰当地确定输电线和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以及系统的备用容量等,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1.3.1国外关于随机潮流计算的研究现状 把随机分析方法应用在电力系统的潮流研究上来最初是 B.Borkowska在1974年提出来的。自从那以后,就有两种方法采用了随机分析方法来研究潮流问题:随机潮流方法和随机潮流方法。在随机潮流研究中,负荷和发电量在ti 瞬间被看成随机变量。这种方法研究了这种不确定性在每个瞬间给传统的潮流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