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 课件
合集下载
腰穿护理课件

腰穿护理课件
• 腰穿护理基础知识 • 腰穿护理操作技巧 • 腰穿并发症及处理 • 腰穿护理经验分享 • 腰穿护理未来发展
01 腰穿护理基础知识
腰穿定义与目的
腰穿定义
腰穿是一种通过腰椎间隙进行穿 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
腰穿目的
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 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颅内 压异常等,也可用于注入药物进 行治疗。
和协作解决问题。
定期培训与考核
提高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 量,确保团队具备处理复杂病 例的能力。
优化排班制度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护士 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 理质量。
激励与关怀
通过奖励机制和人文关怀,增 强团队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提高团队的稳定性。
05 腰穿护理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腰穿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膜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禁忌症
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畸形、颅内高压 、休克等。
腰穿操作流程
01
02
03
操作前准备
核对患者身份、评估患者 情况、准备用物和药品。
操作步骤
消毒、麻醉、穿刺、抽取 脑脊液或注入药物、拔针 、包扎。
操作后护理
观察患者情况、监测生命 体征、记录脑脊液检查结 果等。
04 腰穿护理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医院腰穿护理团队在面对一位复杂 病例时,通过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 成功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 使患者快速康复。
案例二
在另一家医院,腰穿护理团队在一位 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与医生 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护 理方案,最终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
• 腰穿护理基础知识 • 腰穿护理操作技巧 • 腰穿并发症及处理 • 腰穿护理经验分享 • 腰穿护理未来发展
01 腰穿护理基础知识
腰穿定义与目的
腰穿定义
腰穿是一种通过腰椎间隙进行穿 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
腰穿目的
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 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颅内 压异常等,也可用于注入药物进 行治疗。
和协作解决问题。
定期培训与考核
提高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 量,确保团队具备处理复杂病 例的能力。
优化排班制度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护士 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 理质量。
激励与关怀
通过奖励机制和人文关怀,增 强团队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提高团队的稳定性。
05 腰穿护理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腰穿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膜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禁忌症
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畸形、颅内高压 、休克等。
腰穿操作流程
01
02
03
操作前准备
核对患者身份、评估患者 情况、准备用物和药品。
操作步骤
消毒、麻醉、穿刺、抽取 脑脊液或注入药物、拔针 、包扎。
操作后护理
观察患者情况、监测生命 体征、记录脑脊液检查结 果等。
04 腰穿护理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医院腰穿护理团队在面对一位复杂 病例时,通过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 成功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 使患者快速康复。
案例二
在另一家医院,腰穿护理团队在一位 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与医生 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护 理方案,最终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
腰椎穿刺术护理课件

处理方法
01
穿刺部位出血:压迫止血,必要时缝合
02
头痛: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03
感染: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手术治疗
04
神经损伤:观察病情,必要时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
01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02 操作轻柔,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03 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04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
01
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 息,避免剧烈活动
02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血压、心率等
03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04
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 0 5 轻其紧张、焦虑情绪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 0 6 复训练,促进身体恢复
腰椎穿刺术后护 理:观察患者病
3 情变化,注意穿 刺部位,防止感 染
腰椎穿刺术中护 理:密切观察患
2 者生命体征,注 意穿刺部位,防 止感染
腰椎穿刺术并发 症护理:及时发
4 现并处理并发症, 如头痛、恶心、 呕吐等
经验总结
01
腰椎穿刺术前准备:了 解患者病情,做好心理 护理
02
腰椎穿刺术中护理: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 处理异常情况
腰椎穿刺术并发症 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01 头痛:腰椎穿刺术后常 见的并发症,通常在术 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 时间较短。
02 腰痛:腰椎穿刺术后可 能出现腰痛,通常在术 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 时间较短。
03 感染:腰椎穿刺术后可 能出现感染,通常在术 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 时间较短。
04 神经损伤:腰椎穿刺术 后可能出现神经损伤, 通常在术后24小时内出 现,持续时间较短。
《腰穿基础篇》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 穿刺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如出血、感染等,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穿刺过程中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穿刺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患者及家属须知
腰穿前准备:患者 应保持空腹,避免 进食和饮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治疗疾病:通过腰穿注入药物,用 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监测治疗效果:通过腰穿获取脑脊 液,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腰穿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等 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等 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术后护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病情变化
适当休息,避免剧 烈运动
遵医嘱按时换药, 保持伤口干燥
04 腰穿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压迫止血,必要时进 行输血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使用 抗生素
神经损伤:观察症状,必要 时进行手术修复
脊柱损伤:保持脊柱稳定, 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并发症预防措施
穿刺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 避免穿刺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腰穿基础篇PPT课件 大纲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腰穿并发症及 Leabharlann 理02腰穿简介05
腰穿注意事项
03
腰穿操作流程
06
腰穿案例分享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腰穿简介
什么是腰穿
腰穿是一种医学 检查方法,用于 诊断和治疗某些 疾病。
腰椎穿刺术PPT课件

伤、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均可引 起脑脊液成分的改变。
适应症
•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
程度
• 化验脑脊液,用以协助神经系统炎性病变、
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及某 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的诊断
•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 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
厘米范围
• 1遍碘酒、碘酒干燥后2遍酒精脱碘
步骤1
• 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 • 铺无菌洞巾 • 穿刺点2%利多卡因2毫升(小儿1毫升)
局部麻醉
• 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刺入
皮下
步骤2
• 进针方向: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头略向
头端倾斜
• 缓慢推进,当感到阻力突然减低时,可将
• 第1瓶:生化分析 • 第2瓶:微生物检查 • 第3瓶:常规和细胞学检查
短视频
• 视频--腰椎穿刺术[流畅版].mp4
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适应症,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
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 先兆者,慎重!!
•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
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穿刺过程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和椎间盘感染
• 穿刺中导入的特殊物质(如滑石粉)可引起无菌
性炎症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9
• 循环: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小脑延
髓池-------蛛网膜下腔
• 吸收:通过大脑凸面蛛网膜颗粒渗入到上矢状窦吸收,小
部分从神经根周围间隙吸收
脑脊液功能
适应症
•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
程度
• 化验脑脊液,用以协助神经系统炎性病变、
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及某 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的诊断
•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 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
厘米范围
• 1遍碘酒、碘酒干燥后2遍酒精脱碘
步骤1
• 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 • 铺无菌洞巾 • 穿刺点2%利多卡因2毫升(小儿1毫升)
局部麻醉
• 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刺入
皮下
步骤2
• 进针方向: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头略向
头端倾斜
• 缓慢推进,当感到阻力突然减低时,可将
• 第1瓶:生化分析 • 第2瓶:微生物检查 • 第3瓶:常规和细胞学检查
短视频
• 视频--腰椎穿刺术[流畅版].mp4
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适应症,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
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 先兆者,慎重!!
•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
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穿刺过程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和椎间盘感染
• 穿刺中导入的特殊物质(如滑石粉)可引起无菌
性炎症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9
• 循环: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小脑延
髓池-------蛛网膜下腔
• 吸收:通过大脑凸面蛛网膜颗粒渗入到上矢状窦吸收,小
部分从神经根周围间隙吸收
脑脊液功能
腰椎穿刺术ppt课件

17
o 4 、试述压颈试验的意义和方法。压颈试验(Queckenstedt试验)的意义是区别椎管内有无阻塞。 方法为:腰椎穿刺成功后,接测压表(管),于测初压后,助手 用拇指和食指同时压迫颈静脉,先轻压,后重压,先压一侧, 后压两侧。压迫颈静脉引起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100- 200mmH2O,松开后10秒钟内下降至原水平------蛛网膜下腔 通畅。若不上升(或上升缓慢)、不降至初压水平------蛛网 膜下腔有梗阻。o 该实验仅适用于脊髓病变或疑有横窦阻塞者。颅压明显增高者 禁忌此试验。
o第1瓶:生化分析o第2瓶:微生物检查o第3瓶:常规和细胞学检查
11
操作方法o7.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以碘 酒消毒后盖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o8.术毕,嘱去枕平卧4~6小时。
12
注意事项o 1.严格掌握禁忌症。凡疑有颅内压增高者必须 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 者,禁忌穿刺。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 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 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o 2.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 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以致产生下肢疼痛 或使脑脊液混人血液影响结果的判断。
腰椎穿刺术
o1 .脑和脊髓炎症性病变的诊断。o2 .脑和脊髓血管性病变的诊断。o3 .区别阻塞性和非阻塞性脊髓病变。o4.气脑造影和脊髓腔碘油造影。o5 .早期颅高压的诊断性穿刺。o6 .鞘内给药。o7.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出少量血性脑脊液 以缓解症状
适应证
2
适应证o8.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颅内占位性病变, 做腰穿测量颅内压,进行脑脊液检查。o9.鉴别脑震荡、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o10.某些原因不明的昏迷、抽搐等疾病的 鉴别诊断。
3
禁忌证o1.颅内占位性病,尤其是后颅窝占位性 病变。有出血倾向者。o2 .脑疝或疑有脑疝者。o3 .腰椎穿刺处局部感染或脊柱病变。o4. 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感染的脑脊液漏, 易造成颅内逆行感染。o5. 全身严重感染、休克或濒于休克者,或 躁动不安不能配合者。o6. 上颈段脊髓占位性病变,脊髓功能完全 消失时,腰穿术后易出现病情恶化,甚至 呼吸停止。
腰椎穿刺术 ppt课件

ppt课件
3
腰椎穿刺术
(采分点及赋分) 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2分) 头颈向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2分) 口述:助手立于术者对 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搂
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加 椎间隙宽度。(2分)
ppt课件
4
腰椎穿刺术
2、以两侧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 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ppt课件
12
腰椎穿刺术
(采分点及赋分) 若压力不高,可做压颈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 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然后再压迫另 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 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 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 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6分)
ppt课件
1
腰椎穿刺术
(二)禁忌症
1、颅内压增高者。 2、休克、全身衰竭、病危濒死者。 3、局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
ppt课件
2
腰椎穿刺术
(三)操作步骤: 1、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颈向胸部屈曲,
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 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只手搂住双下肢腘窝处并 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 针。
ppt课件
9
腰椎穿刺术
若压力不高,可做压颈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 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然后再压迫另 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 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 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 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
腰椎穿刺术知识课件

38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38页
谢谢
39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39页
11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11页
用物准备
❖ 一次性腰椎穿刺包(腰穿针、5ml空针、纱布、洞巾、无 菌手套、试管)、无菌测压管
❖ 碘伏、棉签 ❖ 2%利多卡因、砂轮、无菌纱布 ❖ 胶带
12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12页
13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13页
体位摆放
14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14页
没有到达足够深度,慎重再进针
34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34页
并发症
❖ 最严重并发症 ❖ 最常见并发症 ❖ 最常见风险
❖ 腰穿失败 ❖ 腰穿后头痛 ❖ 脑疝
35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35页
穿刺失败
穿刺原因
❖ 方向不妥、太深、太浅 ❖ 部位不正确:太高、太
低 ❖ 干穿:穿刺部位椎管完
全被肿瘤充填
——可连续三支试管搜集脑脊液, 蛛血前后各管血色颜色均匀一致, 穿刺损伤出血则各管颜色依次变淡
30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30页
终压
❖ 放出脑脊液后再次测得压力值 ❖ 每放出1ml脑脊液,压力下降10mmH2O ❖ 若放液后压力下降>50mmH2O,则考虑椎管内或枕骨大孔内
有不一样程度梗阻 ❖ 若放液后,压力下降极少或很快恢复到初压水平,考虑有
第21页
穿刺操作
❖ 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 ❖ 穿刺针斜面对头侧 ❖ 垂直进针,可稍偏向头侧 ❖ 迟缓推进
22
腰椎穿刺术专题知识讲座
第22页
腰椎穿刺 ppt课件

ppt课件 6
腰椎穿刺
适应症 禁忌症 准备工作
穿刺步骤
并发症
注意事项
ppt课件 7
适应症
1. 2.
3.
4. 5. 6. 7.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程度 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脱髓鞘疾病者 临床怀疑脊髓病变者 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者,如脑膜癌病 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等,腰椎麻 醉、脊髓造影等
穿刺
1.
2.
3.
4.
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椎间隙之间刺入 皮下 进针方向: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下, 针头略向头端倾斜 缓慢推进,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 可有落空感,此时将针芯缓慢抽出,观察有无脑脊液滴 出;若无,可调整进针深度;若仍不成功,可将针头退 至皮下,调整进针方向;反复穿刺不成功,更换穿刺点 成人的进针深度约4-6厘米,儿童的进针深度约2-4厘米
1.
ppt课件
40
脑脊液蛋白电泳测定
1.
2. 3.
前清蛋白增加:脑积水、脑萎缩
清蛋白增加:脑血管病变、椎管阻塞、脑肿瘤 α1 和α2 球蛋白增加: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 膜炎急性期、脊髓灰质炎 β 球蛋白增加:动脉硬化、脑血栓 γ 球蛋白增加:脱髓鞘病,尤其是多发性硬化症。寡 克隆蛋白带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
30
透明度
清晰透明:正常 2. 清晰透明或微混浊:病毒性脑膜 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 经系统梅毒 3. 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 4. 乳白色混浊:化脓性脑膜炎
腰椎穿刺
适应症 禁忌症 准备工作
穿刺步骤
并发症
注意事项
ppt课件 7
适应症
1. 2.
3.
4. 5. 6. 7.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程度 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脱髓鞘疾病者 临床怀疑脊髓病变者 临床怀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者,如脑膜癌病 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等,腰椎麻 醉、脊髓造影等
穿刺
1.
2.
3.
4.
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从椎间隙之间刺入 皮下 进针方向: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下, 针头略向头端倾斜 缓慢推进,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 可有落空感,此时将针芯缓慢抽出,观察有无脑脊液滴 出;若无,可调整进针深度;若仍不成功,可将针头退 至皮下,调整进针方向;反复穿刺不成功,更换穿刺点 成人的进针深度约4-6厘米,儿童的进针深度约2-4厘米
1.
ppt课件
40
脑脊液蛋白电泳测定
1.
2. 3.
前清蛋白增加:脑积水、脑萎缩
清蛋白增加:脑血管病变、椎管阻塞、脑肿瘤 α1 和α2 球蛋白增加: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 膜炎急性期、脊髓灰质炎 β 球蛋白增加:动脉硬化、脑血栓 γ 球蛋白增加:脱髓鞘病,尤其是多发性硬化症。寡 克隆蛋白带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
30
透明度
清晰透明:正常 2. 清晰透明或微混浊:病毒性脑膜 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 经系统梅毒 3. 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 4. 乳白色混浊:化脓性脑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用穿刺针芯半堵半放 • 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
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
可能的并发症
• 腰穿后低颅压头疼,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 为穿刺术后患者过早起立,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牵动 脑内和硬膜的血管所致。可持续2-8天,平卧位可缓解 。应大量饮水,也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穿刺过程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和椎间
消毒
• 自中线向两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范 围至少15厘米 )
• 1遍碘酒、碘酒干燥后2遍酒精脱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骤1
• 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 • 铺无菌洞巾 • 穿刺点2%利多卡因2毫升(小儿1毫升)局
部麻醉 • 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刺入皮
下
步骤2
• 进针方向:针垂直于 脊背平面、针头略向 头端倾斜
•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
• 神经内分泌调节
穿刺针依次经过的结构
• 皮肤、皮下 • 棘上韧带 • 棘间韧带 • 黄韧带 • 硬膜外腔 • 硬脊膜 • 硬膜下腔 • 蛛网膜
脑脊液检查的意义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肿瘤、外伤 、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均可引起脑 脊液成分的改变。
适应症
•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程度 • 化验脑脊液,用以协助神经系统炎性病变、脱髓鞘
• 找结核杆菌 • 印度墨汁染色发现新型隐球菌
压腹试验
• 目的:了解穿刺针头是否在蛛网膜下腔 • 做法:用手掌深压腹部,可见脑脊液压力
迅速上升;压迫去除后,压力迅速下降 • 压腹时压力不升,表示:
1.穿刺针不通畅 2.针头不在蛛网膜下腔
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适应症,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 眼底检查,如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 者,慎重!!
•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 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 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 置换注入药液
注意事项
• 严格无菌操作,否则导致颅内感染 • 高颅压时留取标本时滴速尽量放慢,可
腰椎穿刺术
福建省立医院 詹自雄
主要内容
• 相关基础知识 • 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 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 • 脑脊液检查内容及意义
脑脊液功能
脊髓末端与脊椎的关系
•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 荡
• 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脊髓的增长较脊椎慢 婴儿和儿童L3-4椎间隙 成人的脊髓在L1椎体下缘
• 转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准备工作
•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 术后注意事项等,签字
• 器械准备
• 病人准备
• 医师准备
病人准备
• 排空膀胱
医师准备
• 洗手
• 疑明显高颅压者预先脱水 药物应用
戴清洁口罩、帽子
• 躁动不安无法合作者镇静 药物应用
• 眼底检查
体位摆放
• 侧卧位,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 曲,屈髋抱膝---头膝屈曲位
• 缓慢推进,当感到阻力突然减低时,可将针芯缓 慢抽出,观察有无脑脊液滴出;若无,可调整进 针深度;若仍不成功,可将针头退至皮下,调整 进针方向;反复穿刺不成功,更换穿刺点
• 成人的进针深度约4-6厘米,儿童的进针深度约24厘米
步骤3
• 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滴出 • 接测压管,让病人双腿缓慢伸直放松 • 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的平面随呼吸波动 • 记录脑脊液压力 • 取下测压管,用无菌试管接取脑脊液2-4毫升
检验
步骤4
• 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 穿刺点碘酒消毒后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 去枕平卧4-6小时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有无变化
步骤5
• 检查器械,放置指定地点 • 填写检验申请单,送检 • 书写腰穿记录
标本的检验顺序
• 第1瓶:生化分析 • 第2瓶:微生物检查 • 第3瓶:常规和细胞学检查
• 结核性感染细胞数多在250-500*106/L,多为 淋巴细胞
• 病毒性感染细胞数一般不超过200*106/L,多 为淋巴细胞;
脑脊液蛋白测定
• 正常值:0.15-0.45g/L
• 蛋白含量高多见于:炎症、肿瘤、神经 根病变(吉兰-巴雷综合症)、脑脊液循 环阻塞
脑脊液微生物学检查
• 涂片、革兰氏染色:化脓性脑膜炎时阳 性率60-90%;流脑:G染色阴性的双球 菌
脑脊液的压力
• 正常压力:70—180mmH2O • 低颅压:<60mmH2O • 高颅压:>200mmH2O
脑脊液常规检查
• 性状:无色、清亮、透明
• 蛋白质定性试验:潘氏(Pandy) 试验阴性
• 白细胞数0-10*106/L
脑脊液性状异常
红色:穿刺伤或蛛网膜下腔有血 黄色:1.陈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黄变
2.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时 白色或灰白色:常见化脓性感染
如何区别穿刺损伤
• 用三管连续接取脑脊液,如果管中红色依 次变淡,最后转清,则为穿刺损伤出血
• 如各管皆为均匀一致的血色,则为出血性 病变
脑脊液细胞计数异常
• 化脓性感染细胞数多在500*106/L以上,高达 数千,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多核)为主
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及某些颅内占位性 病变等的诊断 •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 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等,腰 椎麻醉、脊髓造影等
禁忌症
• 颅内压增高已发生脑疝者 • 开放性脑损伤有脑脊液漏 • 腰穿部位局部皮肤有炎症、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 • 有出血倾向者,处于休克、衰竭或频危的患者 • 后颅窝或高颈段占位
盘感染 • 穿刺中导入的特殊物质(如滑石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
常见的失败原因
穿刺因素
1、方向不当:歪斜、 太深或太浅
2、部位不正确:过高 或过低
3、“干穿”:穿刺部 位椎管完全被肿瘤充 填。
病人因素
1、病人过分紧张或躁 动不能配合
2、脊椎侧凸畸形,病 人过度肥胖
3、椎间隙太小:老年 人特别是腰椎骨质增 生严重者
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
可能的并发症
• 腰穿后低颅压头疼,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 为穿刺术后患者过早起立,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牵动 脑内和硬膜的血管所致。可持续2-8天,平卧位可缓解 。应大量饮水,也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穿刺过程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和椎间
消毒
• 自中线向两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范 围至少15厘米 )
• 1遍碘酒、碘酒干燥后2遍酒精脱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骤1
• 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 • 铺无菌洞巾 • 穿刺点2%利多卡因2毫升(小儿1毫升)局
部麻醉 • 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刺入皮
下
步骤2
• 进针方向:针垂直于 脊背平面、针头略向 头端倾斜
•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
• 神经内分泌调节
穿刺针依次经过的结构
• 皮肤、皮下 • 棘上韧带 • 棘间韧带 • 黄韧带 • 硬膜外腔 • 硬脊膜 • 硬膜下腔 • 蛛网膜
脑脊液检查的意义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肿瘤、外伤 、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均可引起脑 脊液成分的改变。
适应症
• 测量脑脊液压力和了解椎管有无阻塞及阻塞程度 • 化验脑脊液,用以协助神经系统炎性病变、脱髓鞘
• 找结核杆菌 • 印度墨汁染色发现新型隐球菌
压腹试验
• 目的:了解穿刺针头是否在蛛网膜下腔 • 做法:用手掌深压腹部,可见脑脊液压力
迅速上升;压迫去除后,压力迅速下降 • 压腹时压力不升,表示:
1.穿刺针不通畅 2.针头不在蛛网膜下腔
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适应症,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 眼底检查,如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 者,慎重!!
•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 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 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 置换注入药液
注意事项
• 严格无菌操作,否则导致颅内感染 • 高颅压时留取标本时滴速尽量放慢,可
腰椎穿刺术
福建省立医院 詹自雄
主要内容
• 相关基础知识 • 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 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 • 脑脊液检查内容及意义
脑脊液功能
脊髓末端与脊椎的关系
•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 荡
• 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脊髓的增长较脊椎慢 婴儿和儿童L3-4椎间隙 成人的脊髓在L1椎体下缘
• 转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准备工作
•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 术后注意事项等,签字
• 器械准备
• 病人准备
• 医师准备
病人准备
• 排空膀胱
医师准备
• 洗手
• 疑明显高颅压者预先脱水 药物应用
戴清洁口罩、帽子
• 躁动不安无法合作者镇静 药物应用
• 眼底检查
体位摆放
• 侧卧位,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 曲,屈髋抱膝---头膝屈曲位
• 缓慢推进,当感到阻力突然减低时,可将针芯缓 慢抽出,观察有无脑脊液滴出;若无,可调整进 针深度;若仍不成功,可将针头退至皮下,调整 进针方向;反复穿刺不成功,更换穿刺点
• 成人的进针深度约4-6厘米,儿童的进针深度约24厘米
步骤3
• 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滴出 • 接测压管,让病人双腿缓慢伸直放松 • 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的平面随呼吸波动 • 记录脑脊液压力 • 取下测压管,用无菌试管接取脑脊液2-4毫升
检验
步骤4
• 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 穿刺点碘酒消毒后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 去枕平卧4-6小时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以及瞳孔有无变化
步骤5
• 检查器械,放置指定地点 • 填写检验申请单,送检 • 书写腰穿记录
标本的检验顺序
• 第1瓶:生化分析 • 第2瓶:微生物检查 • 第3瓶:常规和细胞学检查
• 结核性感染细胞数多在250-500*106/L,多为 淋巴细胞
• 病毒性感染细胞数一般不超过200*106/L,多 为淋巴细胞;
脑脊液蛋白测定
• 正常值:0.15-0.45g/L
• 蛋白含量高多见于:炎症、肿瘤、神经 根病变(吉兰-巴雷综合症)、脑脊液循 环阻塞
脑脊液微生物学检查
• 涂片、革兰氏染色:化脓性脑膜炎时阳 性率60-90%;流脑:G染色阴性的双球 菌
脑脊液的压力
• 正常压力:70—180mmH2O • 低颅压:<60mmH2O • 高颅压:>200mmH2O
脑脊液常规检查
• 性状:无色、清亮、透明
• 蛋白质定性试验:潘氏(Pandy) 试验阴性
• 白细胞数0-10*106/L
脑脊液性状异常
红色:穿刺伤或蛛网膜下腔有血 黄色:1.陈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黄变
2.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时 白色或灰白色:常见化脓性感染
如何区别穿刺损伤
• 用三管连续接取脑脊液,如果管中红色依 次变淡,最后转清,则为穿刺损伤出血
• 如各管皆为均匀一致的血色,则为出血性 病变
脑脊液细胞计数异常
• 化脓性感染细胞数多在500*106/L以上,高达 数千,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多核)为主
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及某些颅内占位性 病变等的诊断 •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头颅CT检查正常者 • 鞘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等,腰 椎麻醉、脊髓造影等
禁忌症
• 颅内压增高已发生脑疝者 • 开放性脑损伤有脑脊液漏 • 腰穿部位局部皮肤有炎症、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 • 有出血倾向者,处于休克、衰竭或频危的患者 • 后颅窝或高颈段占位
盘感染 • 穿刺中导入的特殊物质(如滑石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
常见的失败原因
穿刺因素
1、方向不当:歪斜、 太深或太浅
2、部位不正确:过高 或过低
3、“干穿”:穿刺部 位椎管完全被肿瘤充 填。
病人因素
1、病人过分紧张或躁 动不能配合
2、脊椎侧凸畸形,病 人过度肥胖
3、椎间隙太小:老年 人特别是腰椎骨质增 生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