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
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

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
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
目前市场上出售古籍书,较为盛行,但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古籍书已是凤毛麟角,难以见到,故大多数均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书籍。
对于如何鉴别清代版本古籍书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一些实践体会,有如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对清代书籍的版别要有所认识,其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四大类别。
内府刻本主要指武英殿刻本;官刻本主要指各省、府、州、县学校、书院刻本;私刻本主要指私人刻书;坊刻本指书坊刻本,如苏州扫叶山房,扬州文官堂、宁波群玉山房,安徽屯溪茹古堂、金陵奎璧斋等等。
二、对清代书籍的特征要有所掌握清初刻本多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
如顺治刻本《甲申集》、《梅村集》。
康熙以后多为硬体字和软体字。
硬体字即仿宋体;软体字即写体,如《板桥集》、《绿窗遗稿》、《杨太后诗》等。
三、对清代书籍的纸张要有所了解。
其多为开化纸、棉纸、黄榜纸、毛边纸、毛太纸等,颜色呈暗黄,纸质柔软耐久。
四、对清代书籍的版式要有所辨别。
一般多为左右双边,也有四
周双边、单边。
多白口、少黑口,装帧大多为线装。
总之,对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方法除上述几方面外,还应注意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是否相符,也是鉴定清代古籍书是否属真本或仿本的重要一环。
古籍科普毛春翔:如何鉴别古书版本?

古籍科普毛春翔:如何鉴别古书版本?解决鉴别问题,我想把它分项来说:一是唐人写本,二是宋刊,三是元刊,四是明刊,五是旧抄,六是稿本,七其它。
这样一分,眉目比较清楚。
唐写本唐写本传下来的多是写经,写经都是手卷。
浙江图书馆在解放后,收得五卷,四卷是黄麻纸的,一卷是白麻纸的。
写经字体有特殊风格,和宋元本全不相似,非欧非柳,刚劲古朴,看过几卷,就知道了。
写经纸是麻纸,大概出自四川广都。
唐人用纸,民间情况不知道,若中央政府用纸,都取于广都。
麻纸有二种:一是黄麻,一是白麻,都有罗纹。
黄麻是用黄檗染过,用以辟虫,千年不坏,白麻较差。
欲辨纸色,必须目见,如字体,也须看过才能知道。
经卷多是佛经。
唐人写经,和北魏造像用意一样的,都是祈福的。
据元人陆友《研北杂志》所载:有韩愈的家集,是茧纸写的,正书,而且有韩愈亲手改定的字,藏长安安信之家。
据此,我们知道唐人写书,也有用茧纸写的,不一定是麻纸。
五代印本,我只见过雷峰塔经卷。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杭州雷峰塔忽然倒塌,发现经卷,乃吴越国王钱俶刻的《陀罗尼经》,时在宋太祖开宝八年,论时代,已入宋朝,而其时钱氏犹未纳土,视作五代刊物亦可。
经卷长七尺六寸,高二寸五分,卷端题曰:“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经文共二百七十一行,每行十字,皮纸印,墨色淡,而无香气。
这种要防的是假造的伪物。
这种假货,时有碰到,一看纸色便知。
假的纸色是熏黄的,其色死,真的纸色微黄而润。
总之,看过真的,假的很容易辨。
宋刊鉴别宋版书,要汇合各种条件来看,单凭一种,或几种,是靠不住的。
请人孙从添说:“鉴别宋刻,须看纸色罗纹、墨气、字画、行款、忌讳字、单边,末后卷不刻末行,随文隔行刻,又须真本对勘乃定。
近又将新翻宋刻,去其年月,染纸色,或将旧纸印本,伪作宋刻,甚多。
若果南北宋刻本,纸质罗纹不同,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之矣。
国内外中国古籍收藏数据库网站大全

国内外中国古籍收藏数据库网站大全1、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收藏数据库收藏有数字方志、西夏文献、宋人文集、碑帖、年画、徽州善本家谱、甲骨文、古代典籍、敦煌遗珍等,另有“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著录了北美图书馆的几乎全部藏书以及中国图书馆的部分藏书,数据达到2万多条;“中华古籍资源库”目前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天津图书馆藏普通古籍等,资源总量超过3.2万部。
与国外图书馆联合开发的“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特藏资源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影像数据库”等。
2、日本内阁文库内阁文库是日本一所收藏汉籍、日文古籍的专门图书馆,现在是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一个部分,现藏汉籍185000余册。
内阁文库中属于“日本重要文化财”的汉籍12种,其中9种是宋刊,都可以在线阅读下载。
另有网站上显示的约15000条目录,显示“阅览”的可以下载全文。
库中的特色资源有地方志、医书、诗文集等。
3、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部分属于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的汉籍,包括《王勃集》残卷、《碣石调幽兰》第五,《世说新书》第六卷残卷,《古文尚书》第六卷等国宝汉籍10种,另有数字图书馆中收藏的33种汉籍,大部分是医学类。
4、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汉籍约177000余册,六朝、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抄本。
“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目录”数据库可以检索研究所收藏的汉籍,支持中文检索,可分类检索和浏览检索,但没全文。
“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是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一起开发的,对收藏的汉籍文献数字化,大部分可以查看全文,一共有3889条数据。
“双红堂文库全文影像资料库”是双红堂文库汉籍的数字化,可查看全文,大部分也同时收录在“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
5、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在其附属的东亚人文信息学研究中心,有部分自建的数据库,有数字化的汉籍、中国历史地图、画像石、甲骨文等。
找旧书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找旧书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新书,但对于一些经典或稀罕的旧书而言,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然而,不论是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还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寻找旧书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令人兴奋的任务。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找到旧书的方法,包括在线书店和二手书店。
通过这些方法,您将有更多机会找到并拥有那些珍贵的旧书。
阅读本文将对你寻找旧书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无论您是一位研究学者,还是一个热衷于古旧书籍的爱好者,我们相信本文中的方法将能够帮助您找到想要的旧书,满足您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两种主要的寻找旧书的方法:在线书店和二手书店。
借助这些方法,您将能够扩大寻找旧书的渠道,增加成功的机会。
无论您想追寻经典文学的踪迹,还是寻找一本已经绝版的稀有书籍,继续阅读,您将发现寻找旧书并使其成为您藏书收藏中的一部分所需的工具和技巧。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来探讨找旧书的方法。
首先,我们将探讨在在线书店中寻找旧书的可能性和技巧。
其次,我们将介绍在二手书店中寻找旧书的途径和注意事项。
2. 在线书店2.1 查询搜索引擎在寻找旧书的过程中,使用搜索引擎是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书名、作者或特定的关键词,您可以获取与您感兴趣的旧书相关的信息和链接。
一些大型在线书店,如亚马逊、当当等,为用户提供广泛的图书选择,包括新书和旧书。
您可以通过使用其高级搜索功能或过滤选项来缩小搜索范围,以便更容易找到所需的旧书。
2.2 在线书籍交易平台除了大型在线书店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在线书籍交易平台。
这些平台聚集了许多卖家和买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交易的场所。
通过在这些平台上浏览和搜索,您可以找到那些难以在传统渠道中找到的旧书。
一些受欢迎的在线书籍交易平台包括闲鱼、eBay等。
在使用这些平台时,请注意检查卖家的信誉和商品描述,以确保购买到符合您期望的旧书。
手把手教你鉴别古籍版本

手把手教你鉴别古籍版本(1)版本分类对版本作鉴定与辨伪,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占籍的浩繁,研究者往往从刻印地区、时代先后、刻印机构、版式、装帧等多方面着手,将其细分类,大抵如下:按刻书时间区分,计有:唐卷子本、五代刻本、宋刻本(北宋本、南宋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按刻书机构区分,计有:官刻本(包括国子监本简称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内府本、府学本、州学本、县学本、藩府本、官书局本、各地书院本)、家刻本、坊刻本等;按刻书地区分,计有:浙本、闽本、蜀本、高丽本(即朝鲜本)、东洋本(日本本)、越南本等;按雕版印刷情况分,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道藏本、祖本、原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递修本、百衲本、旧版、通行本、邋遢本、书帕本等;按字体、装订大小分,计有: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袖珍本等;按印刷颜色分,计有;红印本、蓝印本、朱墨本、三色(或五色、六色)套印本等;按内容多寡、评注等分,计有:足本、增订本、删节本、批点本、评注本、配本等;按活字性质分,计有:泥活字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铅活字本、铁活字本、瓷活字本等;按其价值或使用价值分,计有:孤本、珍本、善本、校本、进呈本、四库底本、残本、不列尾、批校题跋本。
另外,非雕刻版文献可分:抄本、旧抄本、传抄本、影抄本、稿本、上版稿本、手稿、清稿、底稿、拓本、影印本、钤印本、石印本等。
上述概念的外延有不少是相互包容的,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罢了。
(2)雕刻本鉴定要点鉴定古书,首先可注意其封面与牌记。
今日所见,以明清刻本居多,而那时书籍有不少刻有封面,封面除书名外,大多刻有作者、雕版时间、书坊字号,如清雍正刻本《李义山诗》封面为:“雍正八年镌,华亭赵润川解,《李义山诗》,金陵刘晰公梓。
”清乾隆刻本《西湖志纂》,封面刻:“乾隆乙亥刊刻进呈,《御览西湖志纂》,赐经堂藏板。
”一般有封面的书,据以断代是可靠的,但也有一些书例外。
中华古籍资源库使用方法

中华古籍资源库使用方法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化平台,它为用户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古籍
文献资源。
以下是使用中华古籍资源库的简单方法和步骤:
1. 访问网站:打开浏览器并输入中华古籍资源库的网址。
点击进入网站的首页。
2. 导航和搜索:网站提供了多种导航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例如,
可以按照古书、作者、出版社等分类进行导航。
另外,还可以使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来搜索特定的古籍文献。
3. 浏览古籍:点击您感兴趣的古籍书目,可以进入该书的详细信息页面。
在这里,您可以阅读关于该书的简介、目录等信息,还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电子文本进行阅读。
4. 阅读古籍:在您选择的古籍文献页面,您可以浏览不同版本的电子文本。
其中,一些版本可能提供了在线阅读、下载PDF或文本格式的选项。
您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阅读。
5. 笔记和收藏:如果您希望做一些笔记或者收藏您感兴趣的古籍文献,中华古
籍资源库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您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添加笔记,也可以将古籍文献添加到您的收藏夹中,方便以后再次阅读。
6. 交流和分享:中华古籍资源库也是一个社交化的平台。
您可以在相关的页面
下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和评分。
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分享您的阅读心得和评价。
以上是关于中华古籍资源库的简单使用方法。
通过这个平台,您可以轻松地学习、研究和阅读丰富多样的中华古籍文献资源。
享受您的古籍阅读之旅吧!。
怎样考定一本书的版本源流

怎样考定一本书的版本源流曹之图书版本十头万绪,一源十流,它象一个蕃衍的家族子又有孙,孙又有子,世代相传。
各种版本纵横交错,左右穿擂,编织成一个迷人的网络。
考订一书的版本源流就象考订一书家族的宗谱,就是要清理该书版本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考订一书的版本源流,对于鉴定版本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庞大的版本“家族”来说,“子孙”,既多,“子孙”之中,既有“孝子贤孙”,也有“不屑子孙”,考订版本源流的目的就是要把“孝子贤孙”和“不肖子孙”加以区别,为古籍整理和治学提供一个精良的底本。
例如唐贾岛《长江集》有十卷本和七卷本两个系统,十卷本基本保持了宋本的本来面目,七卷本则是明人按照体裁重新编排的错误百出的本子。
如果不了解《长江集》的版本源流,随便抓来一部七卷本作为依据研究贾岛,那么就非出洋相不可。
那么,怎样考订一书的版本源流呢?通常经过查考结集原貌、查考同书异本、梳析源流三个步骤。
查考结集(成书)原貌一书的结集是同书异本的源头。
结集时的书名、篇卷、编例、文字等反映了一书的原貌,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嗣出各本多么复杂,都是在原貌的基础。
上变化而成的。
因此,考证一书版本源流的首要任务就是查考结集(成书)时的原貌。
那么,怎样查考结集原貌呢?主要通过查考传记资料、祖本序文、跋语、书目、进书表等去了解。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一)查找传记资料。
传记中一般都有生平著述的记载(这些记载是作者著书立说的原始资料,反映了结集付的本来面目。
例如《旧唐书·骆宾王传》云:“敬业败,伏诛。
文多散失,则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
有兖州人都云卿集成十卷,盛传于世。
”这就是说,《骆宾王集》结集时是十卷。
(二)查找祖本序文。
祖本是一书的最早版本,编者在序言中往往叙述结集的经过。
例如唐中和四年《孙樵文集自序》云:“逐阅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丛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藏诸箧笥,以贻子孙。
”这就是说,《孙樵文集》结集是十卷。
古籍版本分类术语及雕刻本鉴定

古籍版本分类术语及雕刻本鉴定一、古籍版本分类1.刻本与活字本刻本和活字本是最基本的古籍版本分类。
刻本是指使用木板或金属版等刻划字形,再用刻划出来的印版印刷的版本。
活字本是指使用活字铅排或活字木排,排印字句,制成版本的印刷体。
2.抄本抄本是通过人手抄写而成的版本。
通常是在丝绸、竹简或纸张上抄写版本,因此有着抄本这一名称。
3.摹刻本摹刻本是古代人们为了保存古籍而运用摹刻技术制作的复写版本。
从表面上看,它往往与刻本相近,但是摹刻版没有用针刻字,而是用刷子书法字迹,并且版本质量很参差不齐。
4.拓片本拓片本是通过将古代石碑、石刻或者铜器等表面嵌刻的文字及图案拓印而成的版本。
因为是拓印而来,所以如果原版有损坏或者遗失,往往也能得到复原。
二、雕刻本鉴定雕刻本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最为珍贵的版本之一,而且古籍学研究中也不可或缺,是传承中华文化和研究历史文献的一大重要工具。
鉴定雕刻本主要需要从字体、箔色、尺寸等几个方面入手。
1.字体雕刻版一般都是按照权威官方印刷,统一规定书法字形的书写,因此雕刻版的字体一定是极为规范的。
如果发现雕刻版字形有错、字体笔画与原书不符等问题,那么就需要警惕有刻者的意图。
2.箔色雕刻版的箔色颜色鲜明,被广泛使用。
不同的版块和各版本之间的箔色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区分。
同时,如果我们发现有些箔色生锈、褪色,那就可能意味着这是一本假冒伪劣的雕刻本。
3.尺寸雕刻版的尺寸大小一般比较固定,而且这个尺寸是有一定规范的。
如果计算出来的尺寸不太符合规范,那就可能是假冒伪劣的雕刻版。
4.版木雕刻版的版木一般是用质地结实、木质紧密的木材雕刻而成的,版木的选择和刻法都是关键的,因为一好的版木不仅能够保证版面长时间保存,还可以保证版面线条更加流畅、均匀。
5.特别考虑内容如果在鉴定雕刻版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版本中的内容和真正的古籍内容有很大区别,那么不用多想,这一版很可能就是假冒伪劣的雕刻版。
在鉴定雕刻版时,也需要特别对此作出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看过不少古籍前言中写的选择了某某版本,有的还列出了不少用以校勘的本子,想求教各位,这些版本是如何找到、找全的?如何知道哪些版本是最好的而作为校勘的底本来使用?答复《中國叢書綜錄》可以试着先看一下《四库全书提要》、《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之类的书,它们选的版本一般都是最好的,有些次点的版本也会介绍。
至少您能知道贰拾世纪前的书籍情况。
然后可以看看古籍目录之类。
buaisuitang 2007-4-18 12:11论坛“文献研究”专栏中大部分书籍都可以提供参考,是读书做学问的必由门径。
smtg 2007-4-18 13:29楼主的问题真是问到点上去了,校正一部古书,除了具备版本检索能力、见到珍善孤本的机缘,鉴定版本的真伪最是具有功力的事,也就是章学诚最为激赏的“史识”,章氏认为对于一位史家来说,识见是超乎史学、史德、史才之上的,这个观点其实适合于任何学术。
识见的形成除了占有资料之外,更有一分超越别人的悟性和见识,对于古籍校正来说,也是如此。
《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侧重晚清和近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丛书集成新编》,《丛书集成续编》,《中國叢書綜錄補正》、《中國叢書綜錄續編》《中國善本書提要》《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中國叢書知見錄(六冊)楼主要找哪个时代的?张舜徽、余嘉锡、黄永年等人都有有关版本学、目录学的著作。
近人如杨守敬、缪荃荪等人都是版本目录专家。
《书目答问》、《贩书偶记》等书都有有关善本的记载。
查找一本古籍的版本,作爲一般程度的了解或收集的指南,最簡便的方法當然是查詢相關工具書。
《中國叢書綜錄》、《廣錄》是綜合類的首選。
也可以根據具體書籍查詢《中國小説總目提要》、《唐集敍錄》等分門別類的工具書。
爲了盡量避免遺漏,要盡可能查詢多種工具書以相互對照。
另外,一些重要古籍的版本流傳情況在其出版説明、前言、序跋等処一般會有專門論述,甚至有專門論述其版本流傳的論文。
簡單的說,就是善於利用各種工具書和相關資料。
當然,若希望對一部古籍版本流傳進行深入研究,除了利用現有的研究成果,更需要親自去翻閲原始文獻,進行獨自的梳理工作。
所需閲讀的範圍就大多了,至少歷代史志、官私書目的著錄情況都是必須掌握的。
西方汉学:先秦及汉朝部分这有许多工具书可查,但是得分朝代, 在此推荐一本书Loewe, Michael-Early Chinese Texts A Biographical Guide此书记载了先秦和汉代各种古籍的版本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這書有中文版,李學勤先生序,遼寧教育出版社刊行。
中國古代典籍導讀/ 魯惟一著 ;李學勤等譯,遼宁教育出版社, 1997。
此書列「當代漢學家論著譯叢」,編寫者包含夏含夷等在國也知名的歐美學者,內容的針對性強、導讀(guidebook)性質也很明白。
每一部文獻先介紹內容、作者及著作年代等各種文獻流傳史或文獻學的課題回顧,然後介紹版本以及英譯本、索引工具等。
相當有用。
只是,本書的服務對象原以為英語世界的讀者為主,且介紹的版本遺漏了許多中國最新的研究成果,索引工具書等也有這樣的情形。
或許,如由哈佛大學的學者來組織編寫這樣一部書,憑著其東亞圖書館的豐富藏書,或許涵蓋的讀者範圍能更廣些。
不過,這部書已經是相當有用的了,內容多不說空話,著重實用,可以找來常備案頭。
我是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类书。
但是,这样的书也有错误,如有人就写过书: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还有《宋集珍本叢刊·书目提要》、董康《曲海总目提要》等,不过要是读的书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仅仅靠工具书是不行的。
草原小姐妹 2007-4-20 23:38我以为单看《中国丛书综录》之类的目录效果不好,还是以四库提要为入手处,间之以名家论著,艺文、经籍类综论。
无提要考辨,无所谓善本,也不可知源流。
《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撰《全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有时还能透漏一些递藏信息。
各種專門書目(如《唐集敘錄》《宋人別集敘錄》《宋人總集敘錄》《中國古代小説總目》《中國古代小説總目提要》等)《藏園訂補郘亭書目》《藏園群書經眼錄》《販書偶記》《販書偶記續編》(這兩種主要是明清書)等也值得注意。
[/size]毛春翔:《古书版本丛谈》,上海古籍,2002年记得要找新的「插图增订本」,彩图配上说明基本上版本好坏,即「善本」的概念就可以得到一些其他的就再从提要出入手了当然,有时候有新出文献也要注意要了解古籍版本,通代的有:<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中国丛书广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古籍版本题记索引>,史志目录(如<汉书艺文志>等),大量的古代公私书目(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等.断代及各种文体的书目有:<唐集叙录><宋人别集叙录><宋人总集叙录><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明代杂剧全目><清人诗集叙录><清人文集别录><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等.判断版本的优劣,一般来说,看其刊刻时代是否较早,收录内容是否齐全,校刻是否精善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部丛刊>里的版本一般来说都是较好的.另外,可参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等一些版本学方面的专著.說的對,一個好的圖書館是養成好的文獻學家的必要環境條件,因此評鑑一所大學,乃至一個國家的“識見”程度,圖書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坊間許多版本學或文獻學的專著,大底是一般原則性的談法,過去中國出現的一些學問家與藏書世家難脫關係。
嚴復孫子嚴靈峰之所以編了許多叢書集成,乃是來自自家藏書,敝人就讀台大期間,深受其惠,益知“日益之學”,無良好的經濟與文化傳統,勢難成長與賡續;當然,“日損”之學則不同。
一般古籍先找到最后的勘定者,会有校勘记提供各种版本优劣。
至于找到这些版本,要靠陆续出版过的各大图书馆的古籍善本目录为主了。
丛书综录、四库提要等书可做参考,但现在不适于为了点校而找到不同版本之用了。
《书目答问》所记版本多是一些通行易得之本,当时藏书家家藏善本,多秘不外示,但有藏书目录可资参考。
现在一般查版本,多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
yuantian 2007-5-12 18:36查原书查目录查提要序跋题记1 查原书2 查目录3查提要序跋题记如《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古籍古本书目提要》、《宋版书叙录》等。
序跋题记可先查罗伟国、胡平编的《古籍版本题记索引》,还有《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等。
这些人亲眼看过原书、又大都是个中行家,儒者要善假于物、也要善假于人。
大家何以不提翁连溪编著的《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线装书局,2005年)?事实上,这套书完全可以取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该书收集古籍善本全,共收录了善本书目6024种,比《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目录增加了15%左右。
2、更具权威性。
该书增加了版本信息,对所选书目的著者、版本、刻书年代、行款及刻书者,均依据相关馆藏资料,做了详细的介绍。
3、更具实用性。
该书编制了四角号索引。
同时考虑到多途径检索方便,还编制了书名四角号码的笔画字头检索和汉语拼音字头检索。
4、该书注明了藏书单位。
凡收入该书的书目,均标明了藏书单位,这些古籍善本书,分藏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800余家。
一书在手,中国古籍善本分布情况尽收眼底。
鉴别古籍版本琐谈要找到古籍的不同版本,首先要利用各种工具书,如上述各位朋友所言。
其次,还要学会鉴别古籍版本。
鉴别版本,首先可以古籍本身原有的记载和特征,如书名叶、牌记、版心的记载,字体、避讳、特殊用字、行款即版面的行数及字数等刊行风格等时代特征;第二可以根据古籍成长后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征,如后人的批校、题跋、藏章等;第三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古籍版本书目及古籍书影图谱。
古籍版本目录专著:如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首开记版本之先河,清钱曾撰《读书敏求记》专录宋元精刊,江标辑《宋元本行格表》以记珍本书籍之版式,叶德辉著的《书林清话》也以记载版本见长,均是借以辨别版本的重要依据。
此外,解放后此类著作还有《元人文集版本目录》周清澍,南京《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巴蜀书社年版《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施廷镛、李雄飞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等版本目录。
古籍书影图谱,书影是选择某些版本的一二页,加以影刻或影印,并汇编在一起。
书影既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又记录了诸多的古籍,因此在版本、目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从杨守敬以影刻的方式刊刻《留真谱》一书以后,书影的出版不断涌现,举其大者有《寒云书影》、《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等。
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书影》、浙江嘉业堂刘翰怡《嘉业堂善本书影》、南京国学图书馆的《盋山书影》及北平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善本书影》;解放后有北京图书馆赵斐之、冀淑英编的《中国版刻图录》、吴希贤的《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中国书店《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顾廷龙编《清代版本图录》黄永年、贾二强编等。
《中国版刻图录》可谓集存世善本书影之大全,《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收录宋之后历代精粹余幅、多种,其中有宋元罕见本种、明代刻本地、抄本、活字本、彩绘本、套印本、贝叶写本种,清代善本多种,明清珍本医书种。
另外,北京图书馆自年起,出版了一套《珍稀古籍书影丛刊》,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书影著作,包括: 1《铁琴铜剑楼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一,江苏常熟瞿绍基编,收书影种。
2.《盋山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二,《盋山书影》收书影种。
山图书馆所藏善本出钱唐丁氏“八千卷楼”,以丰富而精善的珍秘宋、元刊本著称。
民国十七年,盋山图书馆精心择取馆藏善本书页汇编成《盋山书影》,石印出版。
全书以四部分类排列,分二辑。
第一辑为宋本,收书影三十四种;第二辑元本,收书影九十一种。
每种书择取一至五页不等,均附有馆长柳诒徵撰写的识语,详尽介绍原书的编纂、版刻、流传及页数、版式、行款等。
3.《涉园所见宋版书》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三,陶湘等编。
本书内含:文禄堂书影、王文进编、宋元书式。
《涉园所见宋版书影》共两辑,第一辑收书影二十三种,第二辑收书影十六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进行分类与汇编,收录了原本的牌记、序跋等。
4.《嘉业堂善本书影·故宫善本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四,刘承幹编。
五卷,收宋、元本书影种;《故宫善本书影》三种:《故宫善本书影初编》,收书影种;《故宫善本书影》,收书影种;《重整内阁大库残本书影》,收书影种。
《留真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五(清)杨守敬编。
本书由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藏书家杨守敬编刻,是覆刻部分宋元本及日本森立之影摹古抄本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