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熏洗治疗腮腺炎并发睾丸炎35例疗效观察
疏肝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疗效观察

例, 好 转 9例 , 无效 4例 , 总 有效 率 8 3 . 3 0 ; 两 组 临床
治 疗效 果 比较 P <O . 0 5 , 治疗 组优 于对 照组 。
讨 论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并 睾 丸 炎 属 中 医 “ 痄 腮”
治 疗方 法 对 照组 :予利 巴韦 林 ( i 0 ~1 5 m g / k g ) 静滴 , 地 塞米 松 0 . 2 m g / ( k g . d ) 必要 时加 用抗 生素 以防 局部 继 发细菌 感染 。
毒, 柴胡 、 川 楝 子疏 畅肝胆 之气 , 延胡 索活 血止痛 , 上 药
行性 腮腺 炎并睾 丸 炎疗效 显著 , 且 未见不 良反应 及毒 副作 用 。 主题词 腮腺 炎/ 并发 症 睾丸 炎 /中 医药疗 法 清 泻肝胆 剂 /治疗应 用 @龙 胆 泻肝 汤
【 中 图分 类 号】 R 5 1 2 .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i 0 0 0 — 7 3 6 9 ( 2 0 1 3 ) 0 8 — 0 9 5 8 — 0 1 流 行性 腮腺 炎是 由腮 腺炎病 毒感 染引起 的 呼吸道
9 5 8
陕西 中 医 2 0 1 3年第 3 4卷第 8 期
疏 肝解 毒 方配 合 西药 治疗 小 儿流 行 性腮 腺 炎并 睾 丸炎 疗效 观 察
李 雪梅 任继欣 王旭 东 河北省唐 山市丰 润 区中医 医院( 唐山0 6 4 0 0 0 )
摘 要 目的: 观 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小儿 流行 性腮 腺 炎 并睾 丸 炎 的疗 效 。方 法 : 将 5 O例 流行 性 腮腺
参 考 文 献
中西医结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1例报告【关健词】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中西结合防治;病例报告1 临床资料男性,15岁,学生。
主诉“高热,阴囊红肿疼痛一天”。
患者自2010年3月23日起感头痛,食欲减退,右侧腮部肿痛,次日左侧腮部也出现肿痛,自购板兰根冲剂口服6天后,腮部肿胀有所消退。
3月30日夜晚起发热加剧,阴囊红肿、疼痛而就诊。
查体:体温40.5℃,脉搏112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00/70mmHg。
神志清楚,体形消瘦,急性病容。
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双侧腮部仍有肿胀,双侧腮腺导管口充血减退,压之未见浓性分泌物。
阴囊深红,肿胀变形,皮温升高,右侧睾丸触之剧痛,右侧睾丸及附睾显著肿大(约为左侧睾丸及附睾的4倍多)。
心率112次/分钟,心律齐,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两肺呼吸音清晰。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血像升高,WBC14x109、N70%、L30%。
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预防: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患者尿液用漂白粉消毒2小时后倒入便池。
易感者接触患者戴口罩,同班同学,未接种腮腺炎疫苗者,补种腮腺炎疫苗。
治疗:患者卧床休息,起床后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给予炎琥宁0.16+0.9%的生理盐水250cc,静脉点滴,每日2次;强的松10mg口服,每6小时服一次,连服3天后减量;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cc,立即肌肉注射。
中药方龙胆消毒饮加橘核、荔枝核、大黄、青皮、莪术,每日一剂煎服。
治疗5天后,腮肿消退,阴囊红肿消退;右侧睾丸及附睾略大于左侧睾丸及附睾。
停止静脉点滴用药,停服强的松,中药去橘核、莪术,再服3剂,痊愈。
一年后随访,患者阴囊正常,双侧睾丸等大,无异常。
2 讨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蛤蟆瘟”。
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产生第一次病毒血症,随血液循坏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复制后,病毒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器官,如胰腺、睾丸等。
龙胆泻肝汤治疗体会

龙胆泻肝汤治疗体会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关键词:龙胆泻肝汤;偏头痛;急性鼻窦炎;带状疱疹;急性胆囊炎龙胆泻肝丸同名方约有26首,现选《医方集解》。
药物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甘草。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笔者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各科疾病,收到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偏头痛李某,女,40岁。
头胀痛或掣痛6周,心烦易怒,口苦胁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属肝经火盛上炎。
治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各10g,车前子、菊花、生地、赤芍、当归各15g,木通、甘草各6g.钩藤10克、石决明15克、夏枯草15克,7剂后头痛减轻,情绪平稳,再服7剂病愈。
嘱调情志。
2急性睾丸炎王某,男,25岁。
右侧睾丸肿胀疼痛,伴重坠感,睾丸质硬有明显触痛,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属肝胆湿热下注。
予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0g,栀子15g,黄苓15g,柴胡18g,生地黄15g,车前子15g(布包),泽泻9g,木通9g,滑石6g,当归15g。
1周后睾丸肿胀消失,触及不痛,质软。
再服2周后症状体症消失。
3急性鼻窦炎孙某,女,30岁。
右颧骨疼痛2月,鼻塞,鼻涕黄浊如脓、量多、有臭味,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属肝经实火上炎。
治以清肝泻火、清热利湿。
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黄芩、黄连、黄柏各10g,当归、车前草、茯苓、牛膝各15g,木通、甘草、大黄各6g.共服5剂,右颧骨疼痛减轻,流涕明显减少。
继服半月症状消失,嘱避寒凉,禁食腥辣。
4急性中耳炎孙某,男,22岁。
突发左耳疼痛5天,发病前有感冒病史,伴耳胀、听力下降,左耳流脓。
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肝胆实火,治以泻肝胆实火。
予龙胆泻肝丸加减:龙胆草15克、黄芩15克、栀子9克、泽泻9克、木通9克、车前子15克、当归9克、柴胡12克、甘草6克、生地黄18克、茵陈15克,双花15克。
龙胆泻肝汤治阴囊湿疹医案

龙胆泻肝汤治阴囊湿疹医案【病例】某男,47岁,2011年6月3日初诊。
半月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阴囊部有热感且瘙痒剧烈,抓后皮肤潮红,几天后见有少量渗液。
经服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扑尔敏,外搽氧化锌洗剂、派瑞松,取效不显,仍痒难忍。
查见阴囊部皮肤潮红,并有较多黄白色黏液渗出,呈糜烂状,边缘不清。
询其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正常,口苦,舌质红,苔黄略腻,脉弦数。
【诊断】阴囊湿疹。
证属肝经湿热下注,蕴结于阴囊所发。
【治则】清利肝经湿热止痒,取龙胆泻肝汤化裁【处方】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通草3克,白鲜皮12克,薏苡仁30克,地肤子10克,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外用方】土茯苓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萆薢30克【用法】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5~10分钟更换一次。
待渗液停止后,予炉甘石粉10克,儿茶粉10克,青黛粉3克,混匀棉球蘸药粉撒扑。
【二诊】经上药内服5剂后,渗出糜烂症状消失,痒感大减,肤色不红,皮损已见消退,小便正常,余症俱轻。
上方略作加减,续服4剂,停外用药。
之后皮疹全部消退,诸症消失治愈。
【说明】肝之经脉循行是“循股阴……,过阴器”。
本例诸症详辨,为肝经湿热下注蕴结所发,故取龙胆泻肝汤加减。
其中龙胆草苦寒,泻肝火清利湿热;栀子苦寒,清泻肝经湿热;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柴胡苦寒,疏散肝经之热;车前子甘寒,清利湿热下行;泽泻甘寒,渗湿泄热;通草苦寒,导湿热下行;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白鲜皮苦寒,清热燥湿止痒;薏苡仁甘寒,清利湿热;地肤子苦寒,清湿热止痒。
内服外用相合,使肝经湿热得以清泄,皮疹消退。
龙胆泻肝汤新用抗感染

龙胆泻肝汤新用抗感染
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经实火与湿热证的名方。
该方中主要含有:龙胆草、黄芩、桅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共10味药。
经现代临床研究证明龙胆泻肝汤能有效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痄腮、肾盂肾炎、睾丸炎、乳腺炎、皮炎、带状疱疹等有良好的效果。
痄腮:症见腮部硬肿疼痛,大便干,小便黄或有发热,以龙胆泻肝汤疏肝散结、清热解毒多有良效。
肾盂肾炎:症见尿急尿涩尿痛、腰酸腿沉,或有发热,遇劳累或外感易复发,女性多于男性。
龙胆泻肝汤疏肝祛湿清利下焦,治疗效果好。
睾丸炎:睾丸肿痛,劳累后加重,或有发热,尿频、尿痛、尿急。
龙胆泻肝汤泻肝火、清湿热、和气血,治之有佳效。
乳腺炎:多见于生产后哺乳期的女性,乳部红肿胀痛,伴发热。
龙胆泻肝汤疏肝通乳、清热解毒,有良好效果。
皮炎、带状疱疹:症见皮肤红肿、起疱痛疼,或有流水、糜烂、烧灼感,伴有发热、口苦等症状,龙胆泻肝汤疏肝泻火、清热利湿解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急性附睾炎疗效观察

1 2 一 般 资料 .
本 研究选 择 的 6 均 符合上 述诊 断标 准 , 5例
超 可 见 血 供 明 显 减 少 , 要 急诊 手术 。 对 急 性 附睾 炎 , 医 通 需 西 常 采 用 抗 生 素杀 灭病 原 菌 , 为 腮 腺 炎 后 睾 丸 炎 则 同 时 抗 病 若 毒 , 病 性 的也 需 同时 治 疗 原 发 病 。 但 治 疗 过 程 相 对 较 长 , 淋 且 疾病 的复发率较高 。
13 治 疗 方 法 .
2组 均 给 予 头 孢 哌 酮 或 头 孢 曲 松 等 头 孢 三
代 抗 生 素 2g . %氯 化 钠 注射 液 1 0mL静 脉 滴 注 , 日 2 十0 9 0 每
次 ; 头 孢 菌 素 过 敏 的患 者 更 换 为 0 2 对 . %左 氧 氟 沙 星 1 0mL 0 静 脉滴 注 , 日 2次 。治 疗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给予 清 热 利 湿 、 毒 每 解 消 肿 的 龙胆 泻 肝 汤 加 减 。 基 本 方 : 胆 草 、 胡 、 子 各 1 , 龙 柴 栀 0g
3 讨 论
20 0 5年 6月一 2 0 0 8年 5月 , 院 收治 单 纯 急性 附 睾 炎 患 本
者6 5例 , 中 3 采 用 中 西 医结 合 方 法 治 疗 , 效 较 好 , 其 3例 疗 现
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 料
11 诊断标准 .
依据临床症状 、 征及实验室检查 , 照《 体 参 临
・
46 ・ 82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 e Junl f nert aioa C iee n et nMein 0 8No , 7 3 ) dm ra o It ae Trd i l h s dW s r dc e 0 v 1 ( 1 o g d tn n a e i 2
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疾病临床体会

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疾病临床体会
吴孙乐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2(018)005
【摘要】@@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疾病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rn 1 急性睾丸炎rn 陈某,男,26岁,已婚,1999年10月5日就诊。
右侧睾丸肿,痛3天,伴口苦口干,头痛,右侧腹股沟、耻骨部、会阴部不适。
平素嗜好烟酒,否认不洁性生活史。
查体:右侧睾丸肿如鸡蛋大,触痛明显。
右侧腹股沟触及蚕豆大淋巴结1个,舌……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吴孙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妇幼保健院 35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急性肾炎临床体会
2.龙胆泻肝汤合红龙夏海汤治疗高血压危象临床体会
3.龙胆泻肝汤合红龙夏海汤治疗高血压危象临床体会
4.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体会
5.龙胆泻肝汤治疗男科疾病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胆泻肝汤加昧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睾丸炎32例

适3 2例 , 侧睾 丸肿痛 2 例 , 单 1 双侧睾 丸肿痛 1 例 , 1 血
常规检 查 , 白细胞 总数 升 高者 1 7例 , 低者 1 偏 1例 , 正
活血化瘀 , 络止痛 , 通 橘核 、 核核 消肿散 结 。泽 泻 、 荔 车
彩 超及 实验检查 正常 ; 好转 : 症状 、 征基本 消失 , 体 睾丸
彩超及 实验室 检查正 常 。 无效 : 症状 、 体征无 明显好 转 ,
的腮 腺肿 瘤 为主 要 临床特 征 , 但成 年 人则 因腮腺 和睾
丸 的基膜 结构 相 似使病 毒 易侵 犯 睾 丸而 发生 睾 丸炎 ,
舒美( 国药准字 : 0 6 1 7 0 2 g l 1 , H1 9 0 6 ) . 5 。 d 次 首次加倍 ,
连服 7 , 1 程 。 d为 疗
化 , 发生睾 丸萎缩 , 会 产精 下降 , 影响生 育 。
早期 治疗 可保 护 患者 的生精 功 能 , 行 性腮腺 炎 流
疗 效标 准L 治 愈 : 2 临床 症 状 、 征 均 消失 , 丸 体 睾
例 , 巴粒 细升 高者 4例 ; 淋 睾丸 彩 色多普 勒 检查 , 单侧 睾丸肿 大 1 例 , l 双侧 睾丸肿 大 2 例 。 1 治 疗 方法 采 用 加 味龙 胆 泻肝 汤 : 胆草 、 枝 龙 荔 核 、 核各 2g, 子 、 芩 、 橘 5 栀 黄 板蓝 根 、 胡 索各 2 g 柴 延 0, 胡 、 地、 生 车前 子 、 泽泻 、 当归各 1g 甘草 1g 大青 叶 5, 0、
主题词 睾 丸炎 , 性/ 急 中西 医结合 疗 法
疏肝 解郁 剂/ 治疗应 用 @龙 胆 泻肝 汤加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 单侧 或 双侧 非 化 脓 性 腮 腺 痛 ,吃 酸性 食 物 后 加 重 ,
腮 腺管 口可 见 红肿 ,白细 胞计 数 正 常 或 稍低 ,后期 淋 巴细胞 增 加 ,血 清 、尿 淀 粉 酶 增 高 ,脂 肪 酶 正 常 。B 超 示腮 腺或 颌 下腺肿 大 ,腮 腺 肿 大 开 始 消退 时 患 者又 出现发 热 ,睾 丸 明显肿 胀 和 疼痛 ,鞘 膜积 液 和 阴囊 水
在 睾丸处 滞 留 。本 观 察结 果 表 明 ,治 疗 组 加 用 龙胆 泻
肝 汤熏洗 患 儿睾 丸 ,其退 热 时 间 及腮 腺 及 睾 丸 消肿 时
间及 血 、尿 淀粉 酶恢 复 时 间 ,明 显缩 短 ,与 对 照组 比 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1 ) 。 因此 ,中药 熏洗
3 0 mi n后再 煎 ,用 “ 武火 ”煎沸后 再煎 l O mi n左 右 ,滤 取药 汁约 1 5 0 0 ml ,药 渣间 隔 1 2 h再 煎取药 汁 1 5 0 0 ml 后
弃去 。将 煎好 的药 汁 1 5 0 0 ml 趁热倒 人盆 中 ,先熏睾 丸 , 待药 汁温度降 至 4 1 -4 3 ℃ 时 ,将 睾 丸浸 泡在 药 汁 中 1 O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1 4年 2月 第 4 9卷第 2 期
龙胆泻肝汤加减熏洗治疗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3 5 例疗效观察
马 国 琦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余 杭 区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浙江 杭 州 3 1 1 1 0 0 关 键 词 龙 胆 泻 肝 汤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睾 丸 炎 临床 观 察
给予 5 葡 萄糖液 加 维 生 素 C营 养 支 持治 疗 ,并 给予
利 巴韦林 注射 液 l O mg /( k g・d ) ,最 大 量 至 6 0 0 mg , 加入 5 葡 萄糖液 中静滴 ,连 用 7 d 。腮腺 痛 和 头 痛 给 予 镇 痛治疗 。肿大 的睾 丸使 用 “ 丁 ” 字带 托 起 。治疗 组 在 上述 用 药 基 础 上 ,合 并 使 用 中药 熏洗 :龙 胆 草 、
2 0 08: 19 9.
1 5 mi n后让其 白干 ,每 日早 、晚各 1 次。 治 疗 组 患 者 退 热 时 间 、腺 体 及 睾 丸 完 全 消 肿 时
夏枯 草各 3 0 g ,黄 芩 、桃 仁 各 l O g ,栀 子 、柴 胡 、荔
枝 核 、赤 芍 、丹皮 各 1 5 g ,红 花 5 g ,川 楝 子 2 0 g 。早
晚 煎 洗 ,早 晨 将 1剂 中 药 加 洁 净 清 水 2 0 0 0 ml 浸 泡
洗 睾丸 ,促 进睾 丸血 液循 环 ,从 而使 腮 腺 炎 病 毒无 法
选择 2 0 0 8年 1 月 ~2 0 1 2年 1 2月本 院住 院患 者 6 0 例 ,全 部病 例 均符合 第 7版 ( 2 0 0 8年 )传染 病 学关 于 流 行性 腮腺 炎 的诊 断 标 准口 ] 。随机 分 成 两组 ,治疗 组
3 5例 ,对 照 组 2 5例 ;年 龄 最 小 1 4岁 ,最 大 2 1岁 ,
而不 散 ,经 脉 壅滞 ,气 血 流 行 受 阻 ,故 腮 颊 漫 肿 疼 痛 。厥 阴经与 少 阳经互 为 表 里 ,足 厥 阴 经 绕 阴器 ,邪
毒传 及厥 阴肝 经 ,可 并 发 睾 丸 炎 。 “ 痄 腮 ” 辨 证 分 为 温毒 在表 、热 毒 蕴 结 和 毒 窜 睾 腹 三 型 。毒 窜 睾 腹 型 : 在腮 部肿 胀 消退后 ,一侧 或 双 侧 睾 丸肿 胀 疼 痛 ,或 脘 腹疼 痛 ,少 腹 疼 痛 ,痛 时 拒 按 ,舌 红 、 苔 黄 ,脉 数 , 治疗 原则 上均 重视 清 热 解毒 、消 肿散 结 。龙胆 泻 肝 汤 方用 龙 胆 草 大 苦 大 寒 ,上 泻 肝 胆 实 热 、下 清 下 焦 湿 热 ,为本 方泻 火 除湿 两擅 其 功 的 君 药 ;黄 芩 、栀 子 具
肿 ,睾丸炎 多 为单 侧 。两 组 病 史 、年 龄 、临 床 表 现无
显 著性 差异 ( P>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两组 患者 常规 卧 床休 息 ,给予 流 食 ,避 免 进 酸性
饮 料 。注 意 口腔卫 生 。餐后 用 0 . 9 氯 化钠 溶 液漱 口。
平均 1 8 . 7岁 ;所有 患者 体 重 <7 5 k g 。在 8 ~3 0 d内有 密 切 接 触 史 ,发 热 、畏 寒 、疲 倦 、食 欲 不 振 ,1 ~2 d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d o . 0 1 。
4 体 会 流行 性 腮 腺 炎 又称 “ 痄腮 ” ,中 医 学 认 为 ,其 病 因为 外感 风温 邪毒 ,从 口鼻 而人 ,壅 阻 少 阳 经脉 ,郁
近年来 ,笔者采 用 中药 熏 洗 患 儿睾 丸 治 疗腮 腺 炎 合 并 睾丸 炎 ,收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现报 道 如下 。
1 一 般 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显 不 良反应 ,详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退 热 、腮 腺 及 睾 丸 消 肿 、
血 、尿 淀粉 酶 恢 复 时 间 比较
-
治 疗腮 腺 炎合并 睾 丸炎 ,可 有 效 避 免睾 丸 炎 造 成 睾 丸 萎 缩 和远期 不 孕及 睾 丸肿 瘤 等 绝症 ,具有 重要 的临 床
意义 ,值 得进 一步 研究 。
5 参 考 文 献
[ 1 ] 沈晓明 , 王卫 平 . 儿 科学[ M] . 第 7版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有苦 寒泻 火 之功 ,在本 方 配 伍 龙 胆 草 ,为 臣药 ;柴 胡
是 为引诸 药 人 肝 胆 而 设 ,川楝 子 、荔 枝 核 行 气 止 痛 , 桃仁 、红 花 、赤 芍 、丹 皮 活血 散 瘀 、消滞 止 痛 ,夏 枯 草 清热散 结 。在 治疗 腮腺 炎 同 时 ,取 以上 诸 药 煎 汁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