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 课件(83张)

合集下载

专题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型-《完胜高考》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型-《完胜高考》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 (1912—1927年)
时空定位
阶段特征
政治层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 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开始 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 利。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读懂] 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为1920年,批 评社会改良,主张根本改造,走进工厂, 深入工人群众,及主张与工人阶级相结合。 表明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做对] 选__C__
(2014·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 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 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 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 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 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做对] 选__D__
(2018·海南高考)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 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 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 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 “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 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江浙 地区( )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读懂] 1932年正处于国民政府“黄金十 年”时期,当时国民政府大力发展经济, 民族火柴业取得较快发展。据火柴图案信 息可知,该火柴公司是在利用十九路军的 上海抗日斗争这一事件进行广告宣传,间 接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思潮和运 动的高涨。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概况:一、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二、中国近代化的两大历史任务: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②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

经济近代化,即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

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五、中国政治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建国初三大政治民主制度、“文革”期间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重大发展等。

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

六、中国思想观念近代化的重大历程:(1)中国近代各阶级或阶级派别所在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实践、作用与局限(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洪秀全、洪仁玕,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中共)。

(2)中国思想近代化特征:①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②认识不断深化(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③道路选择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走别人路到走自己路);④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七、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原因、特点、实质、影响、变化的表现、趋势。

1.原因:根本原因:的冲击。

政治:的推动,的推动,改革的影响。

思想:传播。

经济:和的发展2.特点:⑴与向有关。

⑵地域差距大、不平衡性(农村—城市,沿海—内地)⑶虽变化,但始终保持特色。

⑷中西合璧,土洋并存⑸变化随民主进程而不断加深3.实质:碰撞、融合。

4.趋势:封闭—开放、被动—主动、封建传统—近代化5.影响:⑴政治:有利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开展,促进的发展。

专题十二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教师

专题十二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教师

专题十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阶段特征】北洋军阀统治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和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

【多角度整合】北洋军阀统治中国16年。

有人说,这是黑暗与希望并存、反动与进步斗争的16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史实概括指出这16年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历史原因?2.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并存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一时期中国革命运动主要是在哪一思想领导下进行,分析原因。

3.虽然北洋军阀统治很黑暗,但中国革命没有停下脚步,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没有停下脚步,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国向近代化没有停下脚步。

试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1.特征:(1)虽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例如: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如:五四运动爆发、中共诞生,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掀起等。

(3)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革命力量实现大团结。

原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力量。

资产阶级自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2)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必然推陈出新。

专题5.5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变迁(课件)-决胜2020年高考历史精品课件及对点训练 (共23张PPT)

专题5.5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变迁(课件)-决胜2020年高考历史精品课件及对点训练 (共23张PPT)
——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袁克定从老家请一位老乡给袁世凯报告,曾 祖父袁保中坟墓旁夜间不时有红光出现形同 火炬,照耀方圆几里,人们还挖出一块石头, 上面还刻着“天命攸归”字样。
——《国宝档案·北洋风云》
❖袁克定为当上太子,专门炮制了一份伪《顺 天时报》(日本外务省在华办的中文报纸), 天天刊载拥护赞成复辟帝制的文章,营造日 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氛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知识链接
府院之争(1917) ——实质是美国与日本争夺中国控制权的斗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 重新召开国会。双方在国务院秘书长 人选问题、是否对德宣战问题等斗争 激烈,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 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 “府院之争”。
➢知识链接
1913年3月底,孙回到上海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3~1916.6)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 前期 准备
❖1913.10,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 ❖1913.11,以“叛乱”罪名解散国民党 ❖1914.05,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09,颁发《祭孔令》,恢复前清的祭孔规定 ❖1914.12,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 连选连任 ❖1914.12,天坛祭天 ❖1915.05,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

1.概况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北洋 军阀
皖系
奉系
段祺瑞 张作霖
日本 日本
治 时 期 军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唐继尧 英、美 陆荣廷 英、美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大致分期: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2.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16-1920年)
3.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0-1924年)
4.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
三.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北洋军阀政权代表大地主、 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对内压迫剥削人民,实 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奉行妥协退让,出卖国家权益, 博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其统治时期特点是:政局动荡、 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上 最黑暗最反动统治时期,一般从1912年3 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算起,到1928年12月,张学 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为止,共计十六年。其间经 历了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章、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几个军 阀王朝。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三个主要的派系:一 个是以安徽人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投靠日本,一个是以冯国璋为 首,后以曹锟、吴佩孚为头子的直系投靠英美,一个是以奉天 人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投靠日本。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派军 阀争权夺地,连年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北伐战争前夕, 皖系已失去实力,直系又分为两派,以吴佩孚为首的一派盘踞 华中,以孙传芳为首的一派盘踞东南,奉系张作霖实力最大, 一直盘踞在东北。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 奉系军阀统治结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至此结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 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 的时期。
一.“北洋军阀”名称的由来。清朝的行政区划中沿海各省统称 为“洋”,其中江苏以北的奉天(今辽宁省)、直隶省(今河北 省一带)、山东等沿海省份通称北洋;江苏以南沿海各省统称南 洋。负责管理北洋地区对外通商和外交等事务的官员叫做“北洋 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1895年,袁世凯以道员衔在天津 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任练军督办,1901年继李鸿章任直隶 总督和北洋大臣,练兵处会办大臣,他将自己所建立的军队称为 “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并把北洋陆军扩充为六镇,因此 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袁世凯 也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

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中国近代史阶段分期

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中国近代史阶段分期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考查:28、29、30题★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分期:1、按照中国革命的性质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840-1894: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2)1894-1919: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3)1919-19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2、按照政权更迭顺序划分:(1)晚晴时期:1840—1912,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近代中国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一、晚清时期(1840—1912)一、时空坐标二、阶段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政治上:(1)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不断抗争与探索: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抗争: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后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义和团运动。

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1859)、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结束。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外企,在华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资本输出);(3)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5)“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2020届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 课件(83张)

2020届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 课件(83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向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领域变化的特征
【真题1】 命题点:五四运动的影响 (2019·全国卷Ⅱ,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 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 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 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 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众爱国热
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
选B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材料讲述的 是爱国意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A 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对立,
具 思想 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
体 文化 7月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

期,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


社会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都进一步推动社
生活 会生活的近代化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阶段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民国前期(1912~1927年)
返回目录
2.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
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新三民主义
(1)发展:1924 年,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视角 共和制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影响)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 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 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考法1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特征
[典例1] (2015·全国Ⅰ,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
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 蓬勃开展起来。 (2)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 作破裂。 (3)道路探索: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 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新三民主义 (1)提出:1924 年,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影响: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4.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先后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斗争的主张。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史料考查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考查解读获取信息结论的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生活变化的特点、 考向二 影响
【真题】 命题点:社会生活的特征 (2017·全国卷Ⅱ,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 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 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 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 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 出当时(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革命运 动。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反对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3)帝国主义乘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 在中国各自寻找代理人,对中国分而治之,加紧争夺中
国,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力量。
(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 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北伐战争,基本
在(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 C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根据材料中“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可 知,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成功的原因在于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不力,“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 师法”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是因为有团结而强有力 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因此孙中山意在加强革命的领 导核心,故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 代表,他只是从俄国革命中获取经验,不可能走上无产 阶级革命的道路及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B两项 错误;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没有改变,故D项错误。
及列强暂时忙于一战,推动了一战期间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但一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战后民族工业重新遭到打击

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兴
现 思想 起,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动摇
文化 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开始宣传马
克思主义。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近代中国继续向西方学习,孙中山将三民
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指导了国民大革
具 思想 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
体 文化 7月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

期,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


社会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都进一步推动社
生活 会生活的近代化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阶段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民国前期(1912~1927年)
返回目录
(2)影响: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 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4.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发表《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 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 争的主张,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重点考向突破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主干知识整合 重点考向突破 素养主题认知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主干知识整合
一、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 1.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孙中山先后进行了“二次 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 统治,但屡遭挫折,中国革命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和新的 方向。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真题2】 命题点:孙中山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反 思
(2018·全国卷Ⅲ,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 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
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
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
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众爱国热
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
选B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材料讲述的 是爱国意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A 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对立,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1.(命题点:五四运动的评价)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 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
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
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
动( D )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第一部分
模块二 近代中外文明的历程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第8讲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时段 特征
从辛亥革命后到国民大革命失败(1912~1927 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转型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时期
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从新文化运动 和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知识精英群 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充 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通 过五四运动前后的对比,看出民众积极主动参与爱国救 国行动,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故选D项;五四运动没 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建 立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排除B项;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转折点,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文革”时期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排除C项;各界都“接受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 史实,排除D项。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命题立意]
传统主干 五四运动的爆发,爱国主义的培养 彰显素养 时空观念:1919年11月,上海;
史料实证:全国各界联合会发表的宣言 周年热点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社会生活变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古逆流并 没有阻挡住社会生活的变化,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社
会生活的近代化。 三、思想解放潮流的深化
1.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民族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
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 革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 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
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 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 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 来。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 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 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 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 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 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 文化改造命题。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2.(命题点:国民革命的特点)1927年《大公报》发 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
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
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
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C ) A.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D.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解析 据材料可知,南方国民党人和北方军阀都对舆 论宣传非常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舆论宣传 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同时舆论宣传只是对战局有影响, 但不能左右战争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只提到“可能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未体现出社会群众真正的认 识,故B项错误;不能通过北方军阀的口号“可能更容 易理解和接受”就得出南方国民党人的口号不能被群众 认知,依据所学知识,南方国民党人的宣传在群众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错误。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命题立意]
历史 现场 孙中山在1923年为改组国民党而作的讲话
把握 国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从而导致革命未 现象 成功,需“师俄国之法” 谨防 效仿的是俄国的成功之法,非其革命之“道 陷阱 路”,更非其革命之“前途”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返回目录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政治特征 (1)对内独裁专制,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列强。如解散 国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复辟帝制,接 受日本“二十一条”;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直、皖、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在各自列强支持 下进行军阀割据混战。
返回目录
2.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
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