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又到了个别化学习的时间了,幼儿插名片起了小小的冲突,棋吧名额已经满了,可还是阳阳他们央求我可不可以去棋吧玩。相比之下,我们的实验室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于是,我对阳阳他们说:“你看,棋吧已经满了,如果在进人的话材料也不够啊。我们的小实验室目前还有空的地方,你们可以去实验室。”于是阳阳,东东他们去小实验室玩了。阳阳摆弄了一会颜色变变变之后变开始东张西望,和附近的小朋友说话打闹;东东不停的更换着操作的材料,似乎也没静下心来。

二、分析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孩子是真实的、自然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卢梭说过: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发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区域化学习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而幼儿就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探究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像阳阳对他来说自由摆弄颜色很容易,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失去活动的兴趣,所以他就不愿意再玩了。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增加了难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大班个别化学习材料调整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11-28 14:52:00

活动背景: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要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活动质量。而影响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活动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材料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手段,以上我们已充分认识到材料的先进性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这并不能完全代替幼儿的发展。一位研究活动的专家指出:“活动材料只是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与活动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指导的情况下,活动材料本身不会有教育意义和可解释性。”。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是受到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因而材料投放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结篇,而是始终顺应幼儿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如果想充分利用好材料这一教育手段,就需要教师在材料调整中有一定的教育策略。

实录观察:

观察是了解及评价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及能力表现、了解幼儿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为教师调整材料提供依据。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调整的秘诀是要学会观察幼儿对所投放材料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外显动作和语言表达以及对材料的摆弄状况,分析出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它关系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材料本身效益的发挥,是幼儿成功与材料互动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教师试图从多种角度充分的观察孩子,简单易行的记录分析孩子,其价值不是为了评价孩子,而是为推进儿童建构的系统运转提供策略依据,为材料调整奠定基础。

实录观察一: 参与人数过多,材料缺少。

实录:

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中我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了一次行盘子的装饰青花瓷,一开始怕孩子不会画,而且浪费就提供了一些圆形

的白纸和极少的一次性盘子。当孩子们看到一次性盘子的时候都很兴奋,都跃跃欲试的想去试试自己设计青花瓷的本领。由于孩子的从众心理,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来到美工区来设计青花瓷,但是一天两天……她们每次来的时候都发现一次性盘子没有了,所以渐渐的来美工区设计青花瓷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分析与调整: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第一次出示材料,孩子在活动时都对材料十分好奇,但由于教师在准备时只考虑材料适合那一层的孩子而局限了投放的数量。这在观察时能及时发现,在准备其他活动材料时可适当增加新材料的数量,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于是,在美工区中提供了更多数量的一次行盘子,积极的引导那些对设计青花瓷感兴趣却因为数量的问题而不愿意来美工区的小朋友们。并在讲评活动中积极的及时的表扬那样愿意大胆设计青花瓷的幼儿,以此来弥补教师对投放材料较少的错误。

实录二:投放的材料,缺乏兴趣。

实录: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教师新增添的材料,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缺乏自信,无从入手实施活动。在“我们的城市中”我们班班级里的科常区的“汽车跑道”这份材料最初我投放了下斜坡不同材质的道路(吸管、瓦楞纸等材料),两根平行的跑道以及一张由教师制作的记录表,幼儿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铺上两条不同材料的路来进行赛车比赛,感受不同道路下坡的不同速度。幼儿第一次参与积极性高,拿起材料就开始尝试,并认真地记录,在纸上记录了几笔。可刚尝试一会儿,便离开了,接下来换了两名幼儿进行操作此材料,结果也都草草收场,之后的活动中,跑道材料大多被用做开车的马路,并未起到比较的目的。针对上述幼儿出现的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材料不再吸引他们。其次,材料投放偏向高结构,幼儿在最初的操作中就会被这些目的性给吓跑。

分析与调整:

我进行了第一次的调整:将记录表暂时撤离,增加跑道的数量(在另一端同样添加两根平行跑道),形成了一座“桥”。并请幼儿将孩子自带的小汽车放在这份材料中,孩子们注意到了材料上的变化,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纷纷来到汽车城,拿自己车子和同伴进行赛车,他们似乎对上桥下桥特别感兴趣,活动中他们拿着小汽车反复的比较着,可矛盾也开始产生:提供的车型各种各样,对幼儿的比较造成了干扰,他们在活动中经常争吵着到底是谁的车子下坡比较快。久而久之,孩子们不比了,汽车再次停到了停车场中。作为老师此时知道在活动中跑道、车型对下坡的速度都有影响作用,其次斜坡上一次只能铺设两种不同材料作成的跑道,对整体的比较帮助不大,幼儿经常会再则因为距离较短,部分跑道上的小车速度难以区分。根据分析的原因,我对材料进行了第二次的调整,这次我从难度上给予降低,为孩子提供了同一规格的车型,另外将斜坡下端的拦板去掉,小车下完斜坡后继续在桌面上行驶,将规则提高一个纬度,即看谁跑得远。另外增加了记录方式,也可在桌上作出小车在各个跑道上跑出距离的小标记。结果在之后操作中,幼儿有了公平的竞争,不仅活动中有了积极性,而且也有了更科学的记录方法,对于幼儿的观察很有帮助。

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似乎又不满足了,在一次活动过程中,他们发现到通过改变斜坡高度,小车跑出的距离和速度也都有所不同,于是我马上又对活动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调整,对原有固定的下坡高度改装成活动的,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坡度进行自由调节。活动又顺利开展下去了。

实录三: 多次完成任务,失去挑战。

实录:

在民族棋这份材料中,在投放的第一阶段,孩子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愿意在通过投骰子的形式,按照骰子上的不同规则进行玩棋。但因为民族上的数字都是正常的1-2间的顺序数数,经过孩子的一段操作中孩子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这份材料玩的人就越来越少或是玩玩就走开了。

分析与调整:

这份材料在预设时原本就是有两个点:一是帮助幼儿巩固的数数经验,第二就是巩固幼儿的规则意识,能按照骰子上的规则正确的下棋。但就孩子现在的操作情况而言,发现的问题是孩子对这份材料的新鲜感没有了,而且这份材料当前所具备的难度对于孩子来说有些过于简单。所以我做了以下的调整。

调整次数调整内容调整后效果

第一次

(持续2周半) 将数字棋中的数字进行了调整,每一步中数

字间隔的2个数字,主要发展孩子的两个两

个数的数数能力。

孩子们对这份材料的操作又重新有了兴趣,同时充满

了挑战性。部分幼儿对两个两个数还是有一定的难

度,但这部分孩子也愿意来尝试这份材料。

第二次(2周) 将数字棋中每一步的数数是单数数(20以

内),如第一步是数字1,第二步就是数字3

幼儿对双数已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对单数数充满信

心。单大部分幼儿对单数数的规律发现的不是很快,

策略一:丰富材料种类,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一份材料的初期阶段孩子的普遍的都很感兴趣,因为对于有新鲜的材料孩子会跃跃欲试的想”尝尝鲜”。但孩子对新材料的兴趣往往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不仅有利幼儿的探索、发现与提高,使幼儿的活动内容更趋丰富,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活动主题纵向,横向发展,帮助幼儿进行操作。

策略二:增加辅助材料,拓展活动目标。

孩子经常操作这一材料时间长了已基础掌握了活动方法,这时我为幼儿添加的另一个辅助材料.如:在图书区中一份材料叫做朋友的名字,一开始是小朋友用照片与名字的匹配,一段时间后我添加了学号配对表,也就是添加了统计因素。我对材料调整后我发现,幼儿操作发生了变化,在添加的情况下,幼儿带着原有的经验和获得成功后的自信逐级而上,在掌握对应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统计的方法。

策略三:组合原有材料:延长活动生命。

观察到幼儿在活动进行中对交往的一种需求,所以在一段时间的活动后,我及时回应幼儿,将2分材料“小记者”和“门牌号”这两个不同区域材料的进行合并,组合,融合成一个新的活动主题,让幼儿和同伴进行互动,调查不同小区里都住了哪些同伴。以拓展丰富活动内容,延长材料的生命力。

策略四:设置活动障碍,提出新的挑战。

在投放材料一段时间后可以选择性德拿掉了部分的材料或增加了老师的照片,从而使幼儿活动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幼儿就放弃了,有的发现少了材料的就求助于老师,此时我就激励他们继续活动,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给幼儿提供了更大的探索和实践的空间。

在调整材料的实践中,我也不断的在反思自己的工作。开始真正学着了解、倾听、认同、顺应孩子,更进一步的对教育本身的元素有了重新的思考。

个别化教育并非单纯是个别教育,相对于模式化,统一化,课堂式的集体教育而言,它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教育。个别化区角就是为适应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特点的幼儿根据兴趣、需要和能力让每个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发展的场所。通过多层次的活动内容及材料让孩子通过主动练习、操作、巩固已有知识,使自己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满足兴趣、好奇心,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

那么根据我们的摸索,初步体会到了个别化区角的作用:

1、可以让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风格的幼儿根据兴趣、需要和能力来参与活动和探索学习,这是集体教学无法做到的。

2、更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实施个别化教育,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最佳场所。

3、幼儿在活动区中的活动情况是教师更真实、更直接地观察、了解幼儿,寻找最近发展区的依据。

4、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学习,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地方,因而对他们的个性展示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有了这个作用作为我们开设个别化区角的准则,那么我们在创设个别化区角时要充分考虑利用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合理安排各区域,或增添或更改区域格局,兼顾主题和自然生成合理安排区角内容。

(一)合理安置各个区域

活动区一般由益智区、美工区、计算区、语言区、建构区、表演区、科学区、生活区及音乐区等组成,在进行区域设置时首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幼儿活动的需要来进行,不必每个区的种类都一定要配齐,而是应根据本班工作的实际来安置。虽然小班化教育使幼儿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但仍须注意:

1、各个区域可以小家具分隔开,但要便于幼儿的自由选择和教师观察。

2、操作性、合作性强的热闹区域和安静的区域要分隔开,减少互相干扰。

3、材料的摆放要便于幼儿选择和拿取。

4.区域的划分要注意幼儿的身心发展,如:阅读区要安排在光线明亮处,益智区可安排在安静区域以减少注意力分散,美工区的安排要近水池便于清洗等。

(二)合理选择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之一,也是活动区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小班化教育使幼儿有了更多的活动时间和机会,也可使教师更细心地观察和指导,在内容选择时要注意:

1、安排的内容要丰富有趣,有吸引力。如美工区的玩色,由印花布,变色的水,吹画,调色师等许多活动内容组成,丰富有趣的活动会使幼儿流连忘返。

2.内容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既可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又能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

3.选择生活中的知识内容,注意多元文化的吸引。如:认识蔬菜,可在活动区中分菜,捡菜,还可进行简单的蔬菜拼盘、造型。可让幼儿认识邻国的国旗,准备些介绍世界名胜,著名风光的图片等。

4.选择内容要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使孩子想玩,会玩。例如:小班幼儿的娃娃家,生活区中有舀米、喂饭;运动区中有送货等带有表演或角色性质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自我表现和发展的同时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中班可选些锻炼技能(剪、贴、捏)、探索知识、培养智力(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力等)的内容。大班应选择难度略高的或较精致的技能锻炼内容,并注意选择培养幼儿意志力,注意力,独立性,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内容。

(三)注重活动材料的投放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但是我们在区角材料的投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区角材料更换的时间不合理,有的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投放的材料只求丰富,针对性不够,投放的材料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教师动手动脑的多,幼儿动手动脑的少,相对忽视活动区的教育功能。

为了更好的使个别化教育落在实处,我们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大胆尝试,探讨在材料投放上注意些什么、以怎样的方式投放等,引导幼儿尽情地进行主题活动外的更深的探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尝试,使得活动材料的投放利于实施个别化教育:

首先,投放材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兴趣参与活动,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基础。例如,让小班孩子学习扣揿钮,单用衣服练习显得太枯燥了,老师想出了做毛毛虫的方法,让孩子一节一节地扣揿钮,孩子在这些憨态可爱的毛毛虫诱惑下很高兴地练习起来了,没多久,人人都会扣揿钮了。有些材料除了老师来准备以外,也可以让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的作品为范例,可以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并在活动中互相竞争提高能力,手工区剪下的花边等,老师收集起来既可作为下次活动的材料,表演区各种手剪纸偶头饰都是孩子自己创作的作品,调动了每个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然后,投放材料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说投放材料既要考虑本班整体水平和当前主题,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准备相应的活动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我们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看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材料的投入是否适宜不同水平的幼儿,学具的数量是否充足等。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指责、不轻易批评孩子。并且注重提供的材料随幼儿的兴趣变化而不断调整,能满足幼儿当前活动的需要。如围绕“弹性”的主题,在区域中增添海绵、小皮球、拉力器、气球等,让幼儿通过操作感受弹性,对弹性形成初步认识。在提供材料时,注意让材料能激发所有儿童各种智力,同时也考虑到幼儿在同一种智能发展上的差异。

另外,投放材料要注意层次性和递近性。层次性体现在某阶段的幼儿达到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递近性则体现在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例如:同样是一个班的孩子玩拼板游戏,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投放材料是区别对待的,在小班时投放简单的4—6块拼图板,升到中班后同样是拼图板,但投放复杂的12—24块拼板,且边缘接缝也较难;到了大班,拼板不但数量多且有方向顺序要求和难度加大了,这就是有层次性的材料。再以同一区域的幼儿剪纸为例,幼儿是由剪不光滑→能沿线剪→能折剪、剪厚纸→会镂空剪发展的,我们提供了随意剪、剪直线、折剪、镂空剪这些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选择活动材料,在不断地成功后向高层次发展。

其次,投放材料要力求多样化。这主要是指完成目标的形式要多样,材料的功能要多样,材料的品种要多样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同时还应根据活动区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我们所分解的不同的材料层次,投放不同材料,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纸盒、纸杯、纸绳、纸盘、彩色纸、瓶盖、毛线、石子、小棍、果壳、彩泥等,并摆放一些具有艺术色彩的作品,让幼儿在这个环境气氛中引发艺术灵感,使幼儿在制作、绘画、捏泥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各个活动区投放不同的材料,更加激起了幼儿游戏的兴趣,他们在游戏情景中操作,在合作中学习、探索,在玩中成长。

教师是活动环境创设的总设计师,并在活动中担当多种角色。她是活动材料的准备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过程中的观察者,部分活动中的指导者,活动结果的评价者和鼓励者。因此,教师还要做到:教师在指导时留有余地,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学习,给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因为对幼儿来讲活动过程更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蕴藏在每个幼儿身上的潜能,创设适宜其潜能发展的区域环境,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活动的设置只有小班化的独特性及其兴趣、需要,才能帮助幼儿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内容挖掘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11-25 18:04:512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在根据二期课程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础上,产生试行的一种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个别学习、探索、发展的一种新型活动样式。我们洞泾幼儿园在摸索“个别化学习活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的“片面地理解”到现在的“全面地了解”;从一开始的停留在“表层的认知层面”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具体实践探索层面”,我们选取大班年龄段一个班作为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探索”的试点班,开展了对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的选取、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指导等几个方面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几点比较适合本园幼儿发展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经验。

一、考虑内容选择凸显知识的自我建构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很多时候,我们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要达到的发展目标,反复选择与生活经验相吻合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内容的最大化价值。如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选择了“中国地图”这份材料,当孩子都会拼的时候,我们投放了计时器,让孩子记录拼图完成的时间,可以和同伴比速度,又可以自我挑战;同时,我们又发现在中国地图上有很多图画,这些图画和这个地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又制作了“我在中国地图上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进行新的探索。再如“中国百家姓”的内容选择,我们考虑到孩子很多不会认识文字,因此孩子名字的爱心用照片和文字组合,孩子可以通过看照片知道他的名字,找到他的姓,从而自然而然地认识这些文字,认识同伴的姓名,同时又可以统计同姓的数量。正是有了对内容选择的分析,挖掘了内容的最大化价值,慎重地对待每一份材料,才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起相对正确的经验,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二、考虑内容实施中课程领域的平衡

“整合”是二期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我们觉得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说,每一项课程领域设计的能力和经验对于大班现阶段孩子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站在这样的观点上,我们在个别化内容挖掘时,把“课程领域的平衡”作为考虑因素之一,既有满足孩子在美术,数,语言方面的探索,也有满足孩子在交往,音乐方面的探索。如我们有效利用室内的空间,选择为美术,数,语言,常识方面的知识内容,利用室外的公共区域设置满足孩子音乐,交往方面的探索,开设了“千手观音”、“模拟小学生课堂”等相对来说满足个别幼儿探索的区域。

三、考虑内容选择与非主题间的衔接

我们在捕捉孩子对活动内容的最大兴趣点,考虑到一些非主题的内容的选择,如“翻盖乐”、“球的转动”等这些活动,虽然不是主题里的内容,但它对于孩子养成好奇探究,坚持专注,有计划做事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在数方面的能力也好,细致观察的能力培养也好,都是非常有效。此外,特别是探索区和益智区的材料,我们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要达到的发展目标,反复推敲每一份材料,挖掘这份材料的最大化价值。如:“模拟试卷”看上去一份非常简单的材料,但细细地研究,你就会发现这份材料对于孩子的自我纠错能力培养有着针对性很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投放这份材料的同时,制作了一份”查一查,对一对“的提示卡,让孩子可以根据上面的内容自我纠错,自我检查,同时让孩子自己记录“我今天做对了几道?”如果全对的可以得到100分,这对孩子体验成功感是很有帮助的。

四、考虑内容选择与生活经验的吻合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孩子的兴趣出发开展的一项低结构活动,因此,在内容挖掘的时候,要考虑如何和主题衔接渗透,把孩子在主题探索中积累的一些经验,通过个别化学习反映出来,也希望借助个别化学习活动对孩子积累主题经验能起到进一步的推助。考虑到这一点,在“有用的植物”主题中,在分析了孩子的特点和阶段发展目标后,我们将“茶馆”的功能定位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知道常见茶叶的品种和功效,并在此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孩子在交往,翻阅资料,记录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刚迈开起始的脚步,这将是一条漫长的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的道路,后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个别化学习活动”凸显“幼儿自主有效学习”的理念,加强对个别化学习材料的设计,提高教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观察指导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我们相信“实践出真知”,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未来的探索之路将越走越开阔

幼儿园大班区域主题活动案例分析

教育活动案例 幼儿园大班区域主题活动案例分析 天津市河西区第五幼儿园 张欣欣

幼儿园大班区域主题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区域主题活动开始了,本学期我班开展的是小叶子摄影楼主题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我发现后期制作区一个人也没有,我说:“制作区谁愿意去玩啊?” 也许是幼儿光顾着在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 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给相框、模型小汽车进行装饰制作 呀?”这时,琪琪抬头看了我一会儿,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 续的响应了,要去制作区玩。 制作区的活动开始了,开始几名幼儿都在专心手工制作,可是一会儿就结 束了。见此情况我就给她们几个人重新分配了任务,在我的辅导下,活动总算又顺 利的进行起来了。在制作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制作区里又乱成一团,跑 过去一看,皱纹纸,剪刀,硬纸板扔的桌上地下到处都是,孩子们看到我来了又赶 紧认真制作起来了,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二、分析 区域主题活动是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以及和同伴进行合作游 戏的活动形式,它灵活多样,能开发幼儿潜能,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 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之一,可今天制作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活动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根据主题活动的延伸,根据孩子来自生活中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与之相关的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 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要体现出她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分析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原因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不是幼儿园本身的问题,而是受整个教育系统“应试化倾向”的影响,幼儿教育只是基础教育应试压力的向前延伸而已。儿园教育被视为教育竞争链上最关键的一点,即起跑线。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成为家长们不遗余力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培训小学教育内容的幼儿园或学习机构的动力。幼儿教育脱离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本质,而畸变成纯粹利益性地生存竞争工具,本该作为发展手段的教育,成为了被家长和社会量化成幼儿后续生存优势的指标。幼儿园“小学化”说到底是应试教育在学前的延伸。 第一,思想观念因素。 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系统应试压力的影响,儿童家长多形成功利性的幼儿教育观,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使得幼儿园处在“小学化”与遏制“小学化”的夹缝中,面对家长的期望,和政府遏制幼儿园小学化的要求,幼儿园处境尴尬。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观念也是导致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另一原因,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所有教师中最为薄弱,幼儿园中相当部分教师没有编制,不具幼儿教师资格。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多为转岗教师,这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理念、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当缺乏,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认识不足。 第二,制度方面。 一方面,现有幼小衔接制度不健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衔接不畅。尤其是小学缺乏对幼儿园的主动衔接,如很多小学在一年级入学招生时,多会安排幼儿的面试,而对幼儿园的面试中多涉及到幼儿的识字、算术等知识储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园不得不在平日的教学中加入“小学化”的内容。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一直以来,教育观念和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导致教师可以自由向下正常流动,如具备大学教师资格的教师可以随意进入基础教育任职,具备基础教育教师资格的教师可以进入幼儿园任职,但是事实上,幼儿园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具备基础教育教师资格、甚至大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小小植物角》共10页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小小植物角 年龄班:大班

2、鼓励幼儿寻找周围还有哪些藤蔓植物,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 藤蔓植物。 游戏进展二:怎么布置 【观察】小朋友带来了各种藤蔓植物,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布置,林轩说:“像我们中班那样摆在植物架上我觉得就很漂亮!”意林说: “能不能在我们的窗户、阁楼、卫生间、钢琴上都摆上植物,这样每 天在教室就能看到它们,也不用去植物角,很挤。”子赫说:“是呀, 我们家也是桌上、电视墙、阳台,到处都有花呀!”意林说:“那同 意我和子赫说的,大家举手一下。”两个人仔细地数了数,意林又说 道:“同意林轩说的,请举手。”两个人又数了一次。他俩举手欢呼:孩子们一起动手摆放,大家发现植物的数量不够,想自己动手种

2、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让植物长得更好?阳光、水分和营养是大 家公认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个条件。 游戏进展三:绿萝长了 【观察】今天又有几个小朋友围在植物角在观察,子赫说:“看,这 是我带来的绿萝。”瀚宇说:“我的这盆也是绿萝。”子赫又说:“你 看,它的叶子象爱心桃一样,我妈妈告诉我它会越来越长,然后垂下 来。”瀚宇说:“不对不对,我家里还有一盆,它是一直顺着竹竿往 上爬呀爬。”看着他们争论不休的样子,我鼓励他们大胆验证自己的

、根据幼儿的观察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对绿萝进行连、请子赫和瀚宇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鼓励每位幼儿细心照 腰都弯了 【观察】今天,瀚宇又有了自己的新发现,说:“看我这个绿萝现在比筷子还高,都没地方爬了要垂下去了!”展葳说:“是呀,我的瓜也长长了,感觉它的腰都弯了!”我问问他们:“该怎么办?”他们想了想,跑去器械室找了用于攀爬的攀爬绳。在我的帮助下终于挂到了墙上。可他们不太满意,瀚宇说:“我觉得不漂亮,绳子编的格子歪歪扭扭的,要不换了吧!”他叫展葳把美工区展示用的栅栏拿

幼儿案例分析大班(15篇)

幼儿案例分析大班(15篇) 幼儿案例分析大班第1篇: 幼儿园大班案例:灿烂的笑容是我的追求 清清是个内向而胆小的孩子,她的动手本事比较差,活动中显得不够进取也很不自信。而从她的眼中流露出的渴望之情,却另我对她倍加关注。 现阶段我们在做“绿色菜篮子”的主题,教室里布置了一片菜园。头两天没有孩子去玩,自从参观了菜市场之后去画画涂涂的孩子异常多,她们能根据边上的实物和范例图大胆涂画,有青菜,萝卜,西红柿,蘑菇,土豆等,每当孩子画一样东西而欢呼时,我注意到清清总站在一旁羡慕的眼神看着她们。 今日早上,清清来园后搬起了椅子,东张张,西望望,最终把目光停留在了菜园。只见她慢慢挪动了脚步,把椅子轻轻地搬到了菜园旁。清清拿了一枝记号笔开始尝试了。而此时,下棋的孩子碰到了困难,我转身去那边指导,可我心里还是想着清清动起来了没有。当我指导完下棋的小朋友商定规则后,回头再看看清清,发此刻她还是拿着记号笔,一副无从着手的样貌,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高兴地画着,她的眼里充满了渴望,可她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悄悄地走了过去,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问:“你想画什么呢?我们一齐

来画好吗?”她高兴极了,使劲点了点头,指着一棵大大的卷心菜说:“教师,我要画卷心菜。”“那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她。于是,我指着卷心菜问道:“清清,你看卷心菜是什么形状?”“圆形的”。那你就画一个圆形。 清清慢慢地画起来,一下歪歪曲曲,一下笔笔直,画的圆形象个小山区。看着她垂头丧气的脸,我的心也似乎被揪住了。“别着急,清清,之后再来。”我手把手地和她一齐重新画。一个大大的圆形画成功了,我翘起了大拇指在她面前晃了两晃,她的嘴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画卷心菜上头的一片片的叶子是较难的一个步骤。清清求助的目光又投向了我,我让她学着自我看范例,并对她说:“清清,你试试看,上头的叶子从那里开始画?”她拿起范例仔细看了又看,脸上的笑容逐渐扩散:“我明白了,从圆形的上头开始画到下头。”“对呀,真聪明!快画吧!”我又一次鼓励她。 此时此刻,清清好象开窍了许多,看着范例一步一步地将卷心菜上头的一片片叶子一条条弧线画了出来,我一看,一棵卷心菜已经画好了。我疾步走上前,对着孩子们说:“清清真行,我们快为她鼓鼓掌,祝贺她!”孩子们受到了鼓舞,纷纷拍起了手。清清的脸上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清清成功了,她的笑容总在我的面前晃动,我的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欣喜。当我在寻常日子里一步步接近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

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

大班区角案例:初玩棋

大班区角案例:初玩棋 案例描述: 我班幼儿在这学期逐渐开始对棋类游戏产生了兴趣,因为它新颖有趣、规则简单,容易理解,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游戏形式。棋类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开发智力,训练思维,还能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所以当班内有几个孩子从家里带棋来玩时,我们并没有阻止,而且有更多的孩子也被棋类游戏所吸引,无论是在课间休息还是在区域活动中棋类游戏都是“热门的抢手货”。经常有孩子拿着心爱的棋开心的说:“老师这是我带来的飞行棋,老师这是我爷爷给我买的交通游戏棋,我的是斗兽棋,我的是喜洋洋与灰太狼棋,”…虽然大家都很喜欢玩棋但是下棋的能力确参差不齐,对于规则也是众说纷纭,游戏过程中常有争执发生。 观察记录: 佳耀、孙浩、佳诺和奕铭四个人正玩起了动物赛跑棋。佳耀甩出一个“6”,然后就向前走了六步,接着又继续甩了一次,正好走到与佳诺同一个格子里,兴奋地将佳诺的棋拿走,放回到原点,“哈哈,你的棋子正好被我吃掉!”佳诺傻了眼,重新将棋子放回原来的地方,说道:“不可以吃掉的,我们可以一起走的。”佳耀马上说道:“我和爸爸玩过的,就是可以吃掉的!”说完又把佳诺的棋子放了回去,佳诺很委屈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不能吃就是不能吃,我和哥哥玩的时候就是不能吃的!”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游戏眼看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活动反思: “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没有游戏就没有幼儿的发展。棋类游戏,对大班的幼儿来说,可以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但是,由于家庭中玩棋规则的不同,导致了两孩子在游戏中产生了矛盾,发生了争执。而佳诺因为与佳耀的玩法不统一,又不愿意服从,委屈而哭。此时,我们就应该把握时机,介入游戏,引导幼儿自己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成功或失败时的情绪把握,不骄傲、不气馁,这些品质对幼儿来说一生受益。当时我就引导幼儿以“猜拳”的形式确定游戏规则,继续游戏。而对于哭鼻子的佳诺就鼓励他勇敢面对游戏中的争执,明白哭鼻

大班上学期教育案例分析

大班上学期教育案例分析 优秀案例: 有一天午点,我们吃的是馄饨。吴善麟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勺子勺起馄饨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馄饨。我这时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得多身体好,长得高的。”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吴善麟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勺起一块馄饨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勺了一大口馄饨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馄饨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

吴善麟是大班这个学期才从其他班转过来的插班生,从这天观察的情况看来,吴善麟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家里人喂养要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措施: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吴善麟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况。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优秀案例: 有一天午点,我们吃的是馄饨。吴善麟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勺子勺起馄饨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馄饨。我这时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得多身体好,长得高的。”

论文: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武汉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学校:武汉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老师:朱元珍 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1442101201474 姓名:冯霞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1-2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弊端...................................................2-5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2-3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3) (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3-4 (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4-5 二.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5-8 (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原因...................................................5-6 (二)幼儿专业教师的缺失使得教学模式得不到改善 (6) (三)幼儿园脱离办园宗旨和原则...................................................6-8 三. 消除幼儿教育" 小学化"的对策及要点....................................8-10 (一)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8-9 (二)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并实施儿童发展计划............9-10 (三)社会要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革,加强宣传,使幼儿园教育健康化发展 (10) 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10-11 结语..........................................................................................11-12 参考文献 (12)

大班区角活动案例

大班区角活动的案例分析(顾晓敏) 区角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区域中安静的游戏,我发现音乐角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暗示到:“音乐角谁愿意去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宝宝们,今天谁愿意去当小小演奏家啊?”这时,姚佳明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求去音乐区去玩。 音乐角的游戏开始了。姚佳明等几名幼儿都在敲敲唱唱,可是一会儿敲打不见了,我就走过去热情了问:“朱乐佳,你来和音块宝宝玩一玩,我欣赏一下。”于是她就敲了起来,但是不太熟练,“哦,敲的真好听,我也来试试!”我按照她敲的敲了起来,于是她也学我样子又重新玩了起来。在旁边的钊军迫不及待的要向我展示:“过老师,这个我也会的,我来给你表演一次好吗?”说完,他很快速的排好卡片,熟练的边敲边唱。在一番表演鼓励以后我发现林林在没有摆了好卡片在敲,于是我走过去问:“林林,你来给我敲敲看”,我发现他敲了半天都没有敲对,几次下来都没有成功,不是音块敲错了,就是手嘴演唱不一。辅导过后他们几个继续游戏。 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会就听不到音块响了,跑过去一看,他们在聊天,看到我在看就敲了起来,只是在那里瞎玩,嘴里还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音乐角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孩子是真实的、自然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卢梭说过: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发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区域化学习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而幼儿就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爱好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探究爱好是引起和维持注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可见幼儿探究爱好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爱好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爱好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象胡童飞对他来说自由摆弄音块很轻易,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失去活动的爱好,所以他就不愿意再玩了。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答应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爱好。 3、材料的提供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这次提供的材料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摆放敲击,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

优秀大班案例分析

优秀大班案例分析:我要上小学 大班下学期,孩子普遍感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种长大的感觉,引发了孩子模拟做小学生的愿望。他们背起了小书包。但是背书包已经不能满足孩子要当小学生的渴望。“姜老师,小学里有班长对吗?”“小学生一直考试吗”“姜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考试呀?”李乐还说:“我姐姐的书包里有很多书,有许多本子,还有词典呢!可是我们的书包里只有一点点。”......面对这么多问题和好奇,“我要上小学”的主题就这样产生了。观察实录:为了让孩子更能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我们参观了奉浦实验学校,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毕佳豪发现了小学里分男厕所、女厕所,而且男女厕所的布局也是不一样的;郑晨宇发现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他们在跳绳、跳橡皮筋;刘素光说我们没有班长,小学里有班长,我们能不能也有啊;张逸帆说:“小学里有一面国旗,我们幼儿园有三面国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管思捷马上接口道:“不对,我们幼儿园也只有一面国旗,还有二面是我们幼儿园的旗子和奉浦开发区的旗子。”我听了笑着说:“对,每一个国家只有一面国旗。我们幼儿园中间的是我们的国旗,左边的是我们的园旗,右边的是奉浦开发区的区旗。” 行为分析: 1.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做小学生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带孩子实地参观了小学,满足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如管思捷能很大但地提出张逸帆的错误之处。 3.孩子们能认识一些基本常识。如:每个国家都只有一面国旗。 教养支持: 1.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我们带孩子去参观了奉浦实验学校,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在参观中,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也解决幼儿的质疑。因为在前期学习过程中,有的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如“绿领巾什么时候带”“红领巾什么时候带”“中饭在哪里吃?”“几点上学,几点放学”等等。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他们向小学的哥哥姐姐提出各种问题,亲密的交流,而我只是一个参与者,给予幼儿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幼儿体验到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美好情感。而最终让幼儿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盼望作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 2.在幼儿园也可满足幼儿做小学生的愿望。如:在区域活动中模拟小学生课堂,让孩子想小学生一样上课。每星期选个班长,满足孩子想做班长的渴望,并了解小学的班长负责什么工作。

大班心理个案分析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大五班幼儿心理健康 案例 清新区太和镇美林幼儿园 幼儿情况简介: 姓名:谢非凡年龄:5岁性别:男班级:大五班 记录人:成惠珍 我们班的非凡,他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 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 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 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 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非凡成了一个调皮、 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 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非凡坐在自己 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优璇的小辫子。优璇皱了 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菲方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 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 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 时优璇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非凡。”老师终于大声地对非凡说:“非凡,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语可僵持着的非凡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 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 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非凡,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 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 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非凡使劲地绞着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精选6篇)全面版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一):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我的好朋友 案例实录: 在吃完午饭后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静的阅读书本,这时,听到了几个小女孩吵架的声音,老师便走了过去,是珂珂、雅涵、岚岚在争执,老师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雅涵:珂珂背地里她叫岚岚不和我做朋友,但是老师说过的,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而且我也没做错什么啊。老师说:你们此刻已经长大了,有自己交朋友的想法,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自己看看怎样解决好吗?这是珂珂就哭了,岚岚见状也哭了。 时间到了下午,小朋友在吃午点,珂珂又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发生了矛盾,老师看见了,但是没有过去干预,让孩子们自己处理了事情。在离园的时候老师将珂珂这天在园的表现悄悄告诉了妈妈,让她回家留意珂珂的情绪。 晚上珂珂妈妈回到家就悄悄给我打电话了,说珂珂回到家就抱着爸爸哭诉在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和她做朋友,她没有朋友了。 案例分析: 经过了和珂珂妈妈的电话沟通,将在幼儿园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和妈妈说了,妈妈就回忆周末的时候的一件事情,珂珂和一个从小一齐长大的姐姐发生了矛盾,姐姐已经上小学了,用小学的方式去处理和珂珂的感情,就教唆另外一个好朋友不和珂珂做朋友,一向到分开回家都没有和好,当天下午回到家珂珂就哭得稀里哗啦,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一向在很悲哀的和爸爸妈妈述说自己没有朋友了,一来幼儿园就会接连的出现刚才案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珂珂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对朋友都比较重感情,情商较高,此刻是已经满了六岁,对于这种感情上的处理都会比较的重视,有自己的交友方式,在对于姐姐的事情对她的伤害个性大,她就模仿姐姐的方式去留住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就去挑唆岚岚不和雅涵玩。 措施方法: 和珂珂妈妈联系了以后,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就和珂珂的妈妈一齐商量让珂珂打开心结方法,珂珂的心结还是姐姐的感情破裂了,所以让妈妈和姐姐的妈妈取得联系,在聚会一次,让她和姐姐能够和好如初,这样她才能不再为失去没有的事情焦虑,珂珂妈妈决定让珂珂在家休息调整两天,在周一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在来参加,那时珂珂和妈妈一齐选购了很多零食,和小朋友一齐分享,这样很快大家又欢声笑语起来,珂珂和雅涵、岚岚拥抱在了一齐,都说大家要永远的做好朋友。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二): 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实录: 班里有个叫胡骏的孩子,一向让我很头疼。每一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而且,罪状也是十分齐全,有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头发等。我感觉,每一天在

大班区角活动设计

大班区角活动设计 大二班 一、活动目标 学习照料小动物,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渗透人与自然界那种息息相关、互生共存的关系。知道人民币有一角、五角、一元、贰元、五元、十元、贰拾元、壹佰元等币值,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币值的商品。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通过动手,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学习模仿成人的劳动,激发幼儿对周围活动的关注,体验劳动的过程,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 二、活动内容 1、自然角 目标:学习照料小动物,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材料:饲养几种小动物、种植当季的植物 玩法:幼儿每天照料养殖,学习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美工角 目的:通过动手,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材料:各种废旧的纸张、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玩法:用上述材料拼、插、粘制作多种物品,幼儿用彩纸折叠小动物。 3、科学角 目的: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材料:水桶、磁铁、放大镜、尺子、各种材质的小物品 玩法:幼儿运用上述材料自主进行操作探究。 4、图书角 目的:培养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组织幼儿安静的读书。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材料:各种图书 玩法:向幼儿介绍图书的名称,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指导幼儿进行安静的阅读图书,并让幼儿互相讲述图书的内容。 5、超市区 目的: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在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共同设置“宝宝超市”。幼儿每人带一件玩具自己标价,作为超市的商品。幼儿每人带上在其它游戏中获得的钱币。 玩法:幼儿在会开商店的基础上学习开超市,要根据自选商品,熟悉超市的购买方式,有秩序购物。 6、医院 目标:学习模仿成人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过程。 材料:共同设置医院、相应的服装、器材等 玩法:幼儿自愿担任角色,进行活动。 三、活动效果

最新整理案例分析大班幼儿之间的冲突.docx

最新整理案例分析:大班幼儿之间的冲突大班幼儿案 例分析 案例分析:大班幼儿之间的冲突 时间:中午午饭时 场景一:中午吃面。 小翔的桌上洒了一些面条,看到我走过来,小翔说:“老师,是天天弄的!”小翔和天天坐在一组,中间隔着菲尔。我问:“怎么回事?”两人都不说话了,嘟着嘴,互不相让。我又问了一遍,还是没人说。后来了解后得知:小翔和天天因为抢勺子,不小心将碗碰倒了,面条撒了一点出来。 场景二:午饭后。 吃过饭,大家把小椅子搬到两边,一般小朋友都喜欢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坐在一起,每人都有各自的小群体。天天先吃完,坐在了鱼缸旁观察着鱼儿。小翔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天天的旁边,然后对他说:“我不是来和你坐一起的,我是来看小鱼的!”天天看着小翔,没说话,两人刚坐一会儿,就叽叽咕咕的讨论起小鱼来了,接着两人的小椅子也挪在了一起,边看着小鱼边说着话。 反思: 从矛盾的出现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们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我把它们记录下来,是因为从这一瞬间看到了孩子成长的片段,看到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从这个案例上看,这个矛盾的起源是孩子们因为抢东西,抢东西在孩子们之间是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孩子因为抢东西而感到气愤,互不理睬是正常的事。孩子之间也同样有自己群体,也就是他们的朋友圈子,上课时,他们相互讨论; 做游戏时,他们互分角色;

空余时互相聊天、说热闹。虽说,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会把这话挂嘴边,但孩子们之间不会因为是好朋友就不会发生矛盾,他们发生矛盾后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矛盾,重新赢得友谊,于是场景二的画面就出现了。 这个案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孩子之间能自己解决矛盾。但平常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然后让他们相互道谦,以为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如果让孩子们自己来解决问题,让他们自然和好,他们之间的友谊会更加牢固的。 原来,孩子们的矛盾里也是有学问。 案例分析:大班幼儿之间的冲突 背景: 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园中很常见,多发生在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执,有时甚至会发生言语或身体上的攻击行为。其中对于空间、物品等资源的争夺以及游戏规则的分歧是引发幼儿冲突的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幼儿同伴冲突会成为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的阻碍,最初被教师和家长视为消极行为而遭到禁止,但幼儿同伴冲突却是不可避免的。大班幼儿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时期,过渡阶段的幼儿社会化发展的程度,将对幼儿的小学生活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及性格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实录1: 晨间自由活动中,孩子们陆续进班跟自己的好朋友玩游戏,但小灿(男)在这儿站站,在那儿看看,看到别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他很想加入他们,于是他搬着椅子来到小琪等三个小姑娘这一组,还没等他坐下,小琪她们一边往外推他一边说:“你不能和我们一个组的,你又不是女孩儿!”。但小灿还是执意要坐下,她们一边用手拍打他一边说:“你是男孩子,你不能和我们在一组的!”,“你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分析及危害及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分析及危害及 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几个案例及危害 范文一 (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叠叠高”》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名称: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叠叠高”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纸杯、瓶盖、乒乓球、三角板等等低结构的材料时幼儿园经常提供给幼儿进行开放性游戏的,幼儿在自主的开放游戏中如何通过这些材料获得相关领域关键经验的发展,则是需要教师提供有效支持的。本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习叠高中寻找物体中心、保持平衡的基本方法,大胆尝试探究利用多种材料在不规则物体叠高中保持平衡。让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培养了幼儿专注坚持、善于反思的良好学习品质 预期目标1.乐于与同伴合作,一起运用多种低结构 材料进行创造性叠高。 2.运用多种材料叠高,并观察比较材料的 特性,探究物体的重心。 3.尝试用多种方法合作解决叠高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 图 片 第一阶段投放材料 第二阶段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第一阶段:投放大小不一的纸杯、纸板若干、篮子若干个。 第二阶段:投放大小面积不一的三角形万通板6块、乒乓球、海洋球、矿泉水瓶盖若干。 游戏玩法1.纸杯叠叠乐 用大小不一的纸杯、纸板进行叠高,感知在同一平面上平整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大胆试误过程中掌握叠高的基本方法。 2.叠高挑战赛 用纸杯、纸板比一比谁叠得更高,尝试用观察比较、测量等探究方法进行比较。 3.小球叠高 通过观察比较底板与球的大小,探究使用底板、瓶盖等多种材料进行组合使会滚动的小球在同一平面上保持平衡的办法,探索在不规则物体中保持重心的方法。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观察:纸杯和纸板是幼儿感兴趣且十分熟悉的材料, 他们很喜欢用这些材料玩叠高的游戏。伟伟看了看大小 纸杯后直接选择了大纸杯进行叠高,他在最下一层用倒 扣的方式摆了两排一共8个纸杯,然后轻轻放上一块纸 板,又在第二层根据纸板的大小,用同样的方式依次摆 满了三排一共12个纸杯,他边摆边从左往右依次进行 点数,口中默念“一、二、三……”接下来,他在摆第 三、四、五层的时候用了和摆第二层的相同方法,在摆 上一块纸板后依次摆满12个纸杯。到了最后一层,他 用了三个纸杯,以一个倒扣、一个正放、一个倒扣的方 式搭建了一个屋顶。由于叠高游戏很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幼儿要求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 分析:从伟伟选择同种大小的纸杯,可以看出他已有了对同一层水平搭建的经验,他知道相同大小的纸杯才能保持上一层纸板的平衡。他的第一层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观察到纸板的形状进行摆放的。他在摆放后面几层时均根据纸板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摆放,说明他已经感知到纸杯数量多少和纸板的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他能用三个连接的纸杯想象搭建屋顶,可见他能大胆地运用物体进行建构再现其对物体的已有经验。整个活动过程中,伟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很强,能对观察到的纸板大小和纸杯数量进行思考,有序地排列,并始终专注耐心地完成,表现出了专注的学习品质。考虑到更多的幼儿会加入到游戏中来,教师需要为此游戏由单人操作变为多人合作创造条件,满足不同水平幼儿在游戏时的需要。 调整推进(附图) 1、材料投放调整: * 增加画有刻度的比高木架、量尺等。 * 调整纸板和纸杯:增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条形 纸板,大小不一的纸杯。 2、指导策略调整: * 提出挑战纸杯搭建高度的任务,鼓励幼儿邀请同伴 加入活动,比比谁搭建得高。 * 小组分享讨论:我用哪些材料进行叠高?每一层是 怎样摆放的? 自制刻度尺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 观察:叠高挑战赛吸引了更多幼儿的参与,两人合作中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强强与龙龙一起选择了叠叠高的游戏活动,他们一开始选择了不一样大小的纸杯进

2020年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范文合集.docx

【篇一】 一、案例描述 片段一:思小朋友很明,也很懂事,很受老的喜!天 中午起床,女孩子都在排梳。:“老,思插。”思看着我不,我温和地“如果你是真的插了,那就你重 新排好不好?我要做懂礼的小朋友!”思听了我的,默默地撇着嘴哭起来?? 片段二:有一天上孩子学趣很,回答都很极。 了使更多的小朋友能表自己,我只能每个小朋友只能提一次。于常 手的宝,我也提出了肯定以及表。下活,思小朋友便跑到我跟前泪眼婆娑,了才知道,原来是因老没有常提她,所以哭起来了!我解着、安慰着,并鼓励她要! 可是她听不去,一直哭了好久才停下来。 二、案例分析 后我与思交中得知思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家里人都很喜宝。大家着她,什么事都着她,也就养成了气、哭的性格,一点委屈 都受不了。比如,父母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 子的自制力差,情不定,易冲,常以拗泄不,更助了任性行。宝 不听,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致任性的形成。 三、教育策略 1.采取游活行正。 思的情况,我在班上了一些活,通些活, 宝提高,极自我与境之的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行的生。如,言活“我大了” ,通察、述,使思自己以前和在行比,知道自己大了,更 懂事了。区角活中鼓励她做小小主持人,在表演中学会遵守、束自己,友、互帮互助。在健康活中,不断孩子的意志。 2.行短“冷理” 。 有候,老有必要孩子的不良行故意忽略,特是容易 冲的思,必要可以行短的“冷理”。例如一次外活中她故意不听跑到的区域去玩,我:“ 到那里去,那里不是我今天的活区域。”思沉默后便大哭起来。当我想去安慰他,可以前的几次告了我,那只能火上油,她会越哭越凶。于是我没 理睬他,的她的声音小了,她基本冷静了,我悄悄他:“好孩子知就改,老格外喜。”当再活遇到她的任性行,可剥其参加某活的利。几次下来,思有了很大的步。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案例分析题 (请各位在座的老师交流这个现象及具体的应对措施) 案例一:教师说:“这些字这么简单,教多少遍他们都学不会,我让他们在作业本上练习了还学不会。”孩子学不会的这些字是什么呢?笔者看到,教师在给他们教“魔法玩字”。 案例三:一位家长:这位老人说她的孩子能认识并会写很多的字,像“牛、中、级、国”等,完后就让幼儿在桌子上用手比划。我问:“孩子年纪这么小,怎么会写这么多的字?”老人说她每天晚上都让孩子练习写字,并建议幼儿园要给幼儿布置写字作业。 案例四:大班十几名幼儿家长联名强烈要求幼儿园大班教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知识。 案例五:学期末,幼儿园中班教师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为汉字听写和数学题。 案例六: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在园大班幼儿数远远少于中、小班,而所谓的“学前班”却爆满。 案例七:某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表:从上午9:00到下午4:00一共排了六节课。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园长对在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手心算教学显得尤为满意。他们关注的是幼儿会算多少道题,幼儿能不能快速解答黑板上的数字。这明显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和《指南》等教育性文件的精神相悖。《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指南》中也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综上所述,幼儿园的任务不是教多少知识,更不是会算多少道题,当然也不需要向小学的教学模式和标准看齐。 案例二中,教师只注重幼儿对知识的把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前幼儿机体和神经系统还处于薄弱阶段,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学习,大脑容易疲劳,直接损害其大脑神经系统。对幼儿进行强化性、重复性的训练学习,不但不会使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反而为幼儿后续的发展设置障碍。 案例三中家长让幼儿学习写字,并对此感到自豪。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不顾幼儿发展的特点,强行让幼儿写字,教授很多内容,并将错误的教育理念宣传给家长,像这种“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早已在大部分家长思想中根深蒂固。《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案例中家长的教育理念明显和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理念一样。 三、应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