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做一个幸福点灯人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家庭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新教育“亲子共读”有感2016级5班黄欣语妈妈王珍曾经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感触颇深:当一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时,他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象;声音、图像、节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转瞬即逝的,他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当一个孩子手里捧着一本书时,他的心灵是沉静的,语言文字为他提供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和学习空间。
是的,书籍是送给孩子美丽童年的最好礼物。
当孩子步入培新小学就读时,也是我与“新教育”这个新名词的邂逅之时。
“陪伴、阅读、习惯”这些名词总是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新教育是一种新文化,它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在倡导与践行新教育的培新小学,四处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
小学6年300本共读书籍陪伴着孩子们度过美好的童年,让孩子们的阅读世界变得更加精彩了!在“作家进校园,书香润童年”的主题活动中,儿童作家应邀前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点燃了孩子们阅读和思考的激情。
作为一名家长,让我们能切实捕捉到它的是学校开展的“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及对于家庭教育的引导。
不但让我能坚持做到每天读书半小时,还增进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我能在阅读中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成长,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阅读与思考。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陪伴是阅读的基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种。
相对好做的有亲子旅游、亲子阅读、亲子运动等。
抽空与孩子一起看看书,则是最简单、方便的陪伴方法。
一书在手,阅白纸黑字,嗅纸墨幽香,哗啦啦的书页响声,让我们的身心有一种精神充盈的感觉。
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既为孩子树立好学的形象,也会与孩子多了些共同语言,这更是一种心灵的陪伴!二、阅读,让生命更加温暖、明亮、宽广和多彩。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
一本好书能把人的精神世界从低处引向高处,从黑暗潮湿引向光明温暖。
多读书,读好书。
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关键,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名著《新教育》读后感

名著《新教育》读后感名著《新教育》读后感1“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一直以来,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醒我们青年教师在工作之余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学习。
只有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智慧。
假期里,我潜心研读了朱永新写的《新教育》一书。
读后,感觉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带我缓缓上升,我感觉自己站得高了,视野更开阔了。
经过反复阅读后,我才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
提倡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
新教育实验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最最显著的特点是帮助教师层,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
这六大行动,意在推动整个的数字教育推进,推动教师的成长。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初始阶段的'理念尚未形成,但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出理论。
事实上,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
现在,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已经形成。
这些理论不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而且呈现出思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朱教授认为,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
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
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新教育读后感篇一期中考完试后,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
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偶尔翻动过几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
可是寒假前,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在假期中认真研读《新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读后感。
迫于形势,我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
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一、富有“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富有“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
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给高二学生的励志寄语

给高二学生的励志寄语做一个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的人。
一起来看看给高二学生的励志寄语,欢迎参考!1.永远都不要怕挫折,把挫折当成一种历练。
相信只要面向大海,定会春暖花开。
5.想到的事就立刻去做,连一秒钟都不要耽误。
8.与人分享,痛苦可以减半,而快乐可以加倍。
11.别祈望不劳而获。
高中刚毕业的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
成功不会自动降临,成功来自积极的努力,要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比尔·盖茨13.不要忽视小事。
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
你的祖父母对烙牛肉饼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
平凡成就大事业。
——比尔·盖茨14.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要从中吸取教训。
——比尔·盖茨15.事事自己动手。
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
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听你大谈你是如何的酷。
不要总靠别人活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进。
—比尔·盖茨22.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
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郑渊洁25.有飞翔的冲动,就不要爬着。
——在线网友26.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孔子《论语》27.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北岛28.激水之疾,所以漂石者,势也。
——孙子29.水积之不厚,其泛大舟也无力。
——庄子31.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梦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34.锦鲤俗称日本鲤鱼。
在小鱼缸里,能长到两三寸长;在大一点的鱼缸里,能长到六寸到一尺;在大一点的池塘里,能长到一尺半长;放进大河大湖里,没有任何约束地长,能长到三尺。
——《鱼的成长》35.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实践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情。
教师成长故事演讲稿七篇

教师成长故事演讲稿七篇教师成长故事演讲稿篇1一提起教师,大家肯定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许多赞美她的比喻:园丁、红烛、绿叶、渡船、人梯、铺路石……是啊!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教师的熏陶?理论、学说、发明、创造,哪一件不包含着教师的辛劳?他们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芸芸学子,矢志于“传道、授业、解惑”,为人们启迪蒙昧的心扉,拓开智慧的泉流;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清贫洁白,与那些“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为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骄傲、自豪!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四个春秋,回首这一千个日日夜夜,辛酸苦辣各显期间,摸打滚爬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
四年来,我更深层次、更立体地把握了人民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清贫的,为了事业他们两袖清风、不计酬劳;但教师是伟大的,为了祖国他们孜孜以求,不屈不挠。
去年我结婚了,以牛郎织女为楷模开始了我的另一段人生,别人说我“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绵绵情意,可望而不可及”!是啊,谁不想拥有幸福的家庭,温暖的所在,个中心酸困难,谁能知晓?我虽然暂时失去了那份情意绵绵的爱,但对职业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使我拥有的是另一种享受、另一份爱,那就是对工作、对学生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爱、最博大的爱。
记得我任二年级班主任时,我班有个老留级生,上课经常迟到,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个字高,还经常欺负女同学。
后来我了解到:他妈妈改嫁了,爸爸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弟弟,虽然只有九岁,却要承担家务。
我在班里讲了他的情况,表扬了他自力更生的精神,并推选他任班级的生活委员,树立他的自信心。
寒冷的冬天,他还没有袜子穿,一双小脚升满冻疮,我就自己给他买了一双鞋、一双袜,当我把这两件东西送到他手里时,他流泪了……我想此时此刻,我给予他的不只是一双鞋、一双袜,而是一份爱。
做个幸福的点灯人

做个幸福的点灯人做个幸福的点灯人闫凤珍宁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如星辰,远观,一盏引路的灯;近看,一团燃烧的火。
教师,应如百合,绽开,一朵飘香的花;凝聚,一枚含笑的果。
我叫闫凤珍,是宁城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
从事教育30余年,从班主任到主任,从园长到校长,一路走来,有过困惑,历经挫折,在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打磨中,我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也从职业从教上升到思想从教,更深刻感受到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更坚定了我奉献教育事业,服务全体学生的信心。
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做个点灯人,点亮自己,点亮团队,点亮学生,点亮家长,点亮教育之路,要发光发热,这是我们的责任;能发光发热就是我们的幸福。
今天我只是和大家叙说我的教育故事。
点亮自己,更能温暖别人带着一份责任,一份茫然,一份困惑,2012年10月23日,我从幼儿园园长的岗位走上了宁城特校校长的舞台。
特殊教育工作有多难,上任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进入校园,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校园杂草荒乱,学校资金艰难,34名智障和听障学生(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5岁),几乎个个不能自理,而教师也表现得毫无生气,处事漠然。
满腔的工作的热情、信心、勇气在一个上午就被这样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身心冰凉。
怎么办,如何打开新局面,路在何方?两天时间茶饭不思,真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可冷静下来一想,领导让我来特校,是为解决困难来的,是为引领发展来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地鼓励和信任。
我想起了临上任时领导对我的嘱托。
我绝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推进发展才是硬道理。
于是,我便不分昼夜,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查看和陪护学生就寝住宿,吃住在校,调查了解,筹划计划,联系部门,工作的干劲早已掩盖了疲劳。
学校要改变,重在管理。
我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通过倾心座谈、真情沟通,让有爱心、有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积极鼓励他们发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让他们感受到任人唯才的温暖。
鼓励教师间友好交往。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王典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智障儿童,她也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孩子慢慢长大了,她渴望小朋友一起玩,交流。
当她非常高兴的跑去和小朋友玩时,不是受到她们的欺负,就是不跟她玩,再就是妈妈们的另眼想看。
后来,因为家里困难的原因,我和她的爸爸来到武汉打工,孩子留在农村让她奶奶带。
到了该上学的时候了,孩子总不能关在家里长大啊,尽管在我们村小学上学了,可是孩子总是一个人玩,非常孤独,别的同学不是不跟她玩,就是把吃的东西扔地上让她捡起来吃,有的同学还会上去把她推到在地,老师要么不管,要么就让同学们不跟她玩,上课嫌她烦,让她一个人在操场上玩。
我后来听说这些事情,大哭了一场,我们王典真可怜,我觉得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好黑暗,没有半点温暖,我还很庆幸我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没有在心里种下坏的阴影,还是活泼、可爱。
我决定再怎么苦也不要和我的孩子分开,我要带她离开农村,去寻找一片晴朗的天空。
终于经过几番周折,我们来到了武汉第一聋校找到了能够改变王典一生的邵老师,我们把王典成长的过程经历跟邵老师讲了,邵老师非常同情王典的遭遇,帮我们克服重重苦难,让我们来到了武汉市第一聋校培智部,在这里王典有和她一起玩的同学,能够好好学习,还有一位非常有爱心,像妈妈一样的邵老师,我非常的感谢她,是她让我的孩子从此以后走向光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会了那笔写字,认识了五十多个生字词,能够基本听懂命令与服从;与老师同学们和志愿者进行简单的交流;还会梳小辫、洗自己的内裤……美好的校园生活让我的王典快乐的成长。
我还要感谢华农的一批批志愿者定期为孩子们做主题活动,陪着他们唱歌跳舞,带着他们去华农参观,看油菜花、教他们做植物标本并将孩子们的作品珍藏起来、看他们演节目、陪他们一起过“六.一”、圣诞节……孩子们虽然不会说感激的话,但从他们开心的笑脸,已经知道很快乐了。
大哥哥大姐姐这些志愿者把孩子们当做亲人,也让我们心灵受伤的家长感受到世界还是善良的好人多,还是处处充满阳光,谢谢你王典妈妈陈秀琴2014.6。
浓浓书韵,朗朗笑声——让幸福、快乐充满教室

浓浓书韵,朗朗笑声——让幸福、快乐充满教室“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要尊重每一个生命,让孩子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孩子的生命在教室中绽放,让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韵、充满朗朗的笑声,让书香和快乐陪伴孩子们的童年,让孩子在润泽的教室中幸福、快乐地成长,缔造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完美教室。
一、走入宋词之境1.诵宋词,听故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的唐诗宋词文化可谓是内蕴丰富、博大精深。
宋词的意境让人陶醉,那些美好的诗句,引人遐想。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词句婉约伤感,了解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学生对词句有了更深的理解,曾经的柔情蜜意、美满幸福,到后来的分隔两地、饱尝相思之苦,至最后的凄惨潦倒、孤苦无依,这样的境遇让女词人满是忧愁、凄苦,再读《声声慢》,那愁便在学生的声音中传达出来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曾经的南唐后主到后来的阶下囚,李煜的人生落差之大,几人能比?做国君是失败的,可是做词人却是才华横溢的。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了解了李煜的生平,回头再看李煜的词,才能体会词人的那种故国之思、丧国之痛。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是多么的凄婉动人。
封建的家长专制让他们活活地被拆散,虽然陆游后来获得了功名,虽然唐婉后来有了一个好的归宿,但这都抵不过他们当初的感情,都抵不过他们在沈园的一遇。
这一遇,让唐婉抑郁而死,让陆游刻骨铭心。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再读陆游的词,不禁和陆游一起心碎。
“凡有柳永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
”柳永才高八斗,却延闱屡屡不第,他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宋仁宗很生气,便把柳永的名字从进士的中榜名单中抹去,笑骂:“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做一个幸福点灯人
--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是新教育主张的教育理念,也是我的教育信条。
就像泰戈尔笔下所期待的:“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因为相信种子,因为相信岁月,因为相信辛勤的耕种总会换来丰硕的收获,所以才会像犟龟一样在一路追求的旅途中那么不辞辛苦,一如既往......
故事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间普通教室,这里有着精心设计的舞台灯光,墙上贴满了学生的美术作品,天棚偶尔还漏着水。
一位名叫雷夫的小学老师,正是在这第56号教室里,用他的爱心和智慧,将来自贫困和移民家庭的孩子们,送进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取得了不凡成就。
这位心灵导师教给了学生受用一生的人格,带领他们去创造生命的一个又一个精彩。
雷夫老师的故事不禁让我追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更想起朱永新教授曾经的发问:“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的求学生涯中,真正影响过你的教师究竟有多少?有哪些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愿意真正地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信任我们,关心我们,帮助我们?”对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而言,雷夫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
他把满腔的热忱和希望投入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中来。
“使每一个学生在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
”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雷夫老师为了孩子们能快乐成长所付出的一
切。
他保持着赤子之心,教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用阅读与世界相连;他与学生一起做数学游戏,解答神秘的数字砖;他将电影、文学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他购买器材,让学生亲手做实验;他带领学生行万里路,去探求广阔美好的世间;他建立影库,他激情摇滚,他在圣诞节举办活动帮助流浪汉……幸福地操劳着,这就是雷夫,一个为师者的选择,心甘情愿。
他的学生们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过程中寻得自己的热爱,绽放夺目的光彩。
我常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吧!它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丰富着学生对大千世界的认识。
都说最美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读了雷夫老师的故事,我也更深刻理解了一个好校长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对一群孩子和家长意味着什么,甚至对一个区域教育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坚持放低自己,试着把自己对真理,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一小每一位孩子。
不要觉得为什么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不要觉得为什么自己的父母没有这样的觉悟,也不要觉得为什么这个人出现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其实我们自己就能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或妈妈。
所谓幸福,就是此生此路。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传递给学生对智慧的信仰,在孩子稚嫩的心中埋下一颗信念的种子,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做幸福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