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强直性脊柱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姓名:张性别:女年龄:32岁床号:210-2 病历号:12745入院时间:2010年02月23日10时15分讨论时间:2010年02月27日16时30分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科主任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师护师讨论记录:青年女患,因“腰痛1年,加重伴活动受限8天”入院,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僵硬不舒,时有牵及膝腿部疼痛或酸软无力,阴雨天症状加重,弯腰活动及卧床翻身困难,夜间痛甚,难以入睡。
入院查体:T36.5℃、P78次/分、R19次/分、BP125/80mmHg,心肺腹无异常,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肌痉挛紧张,L3-S1棘旁及双侧骶髂关节压叩痛(+),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4”字试验(+),腰椎活动度检查:前屈30°、后伸15°、左右侧屈15°,胸廓(第4肋)呼吸活动扩展度<2cm。
辅助检查:院后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沉40mm/h,HLA-B27弱阳性,骶髂关节CT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炎(III级)。
目前情况:入院后针行灸、拔罐、推拿、理疗、中药汤剂内服等中医药适宜身及技术治疗补肾祛寒及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治疗,目前患者腰髋痛症状有所减轻,卧床翻身及弯腰活动较前改善。
讨论目的:分析病情,优化治疗与护理方案。
:强直性脊柱炎的起始阶段,滑囊与骨的连接处有炎性改变,并伴随有骨侵蚀和骨的形成;其后,关节边缘部分由于滑囊的骨化而“搭桥”,最后软骨下骨化可形成更严重的关节间强直。
针刀医学认为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有关电生理线路的功能紊乱,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在自身代谢机制的作用下,关节炎性渗出,使周围软组织遭到破坏,造成粘连、挛缩、代谢障碍,渗出液无法排除,使关节囊内产生巨大的张力,软组织进一步变性,形成钙化、骨化,最终形成中轴关节的完全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病历模板

主诉:间歇性腰痛2年,脊柱活动受限半年现病史: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腰部、两侧臀部间歇性疼痛;左侧为重,伴腰骶部僵硬感、疼痛多于夜间、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
曾到外院治疗,间断服用“炎痛喜康”、“布洛芬”等对症治疗,症状减轻。
近半年来腰痛加重,腰部后伸、侧弯活动受限,再次服用炎痛喜康,效果不佳。
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急来我院,门诊查以“强直性脊柱炎”病收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减少,睡眠质差,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患者既往健康状况尚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及献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久留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无特殊其它个人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爱人及子男身体健康,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在;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T 36.8℃ P 80次/分 R 18次/分 BP 120/80mmH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主动体位,神清语利,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蜘蛛痣、溃疡、瘀斑、结节。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
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5mm,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鼻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旁窦无压痛;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口唇无紫绀,牙龈无充血;咽腔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转颈试验呈阳性反应,颈软无抵抗,两侧对称,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呼吸运动两侧对称,触觉语颤正常。
胸骨无压痛;叩诊双肺呈清音,听诊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尖搏动不可明视。
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肋下未触及;剑突下及左上腹压痛(-);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
强直性脊柱炎电子病历模板

姓名:X X科室:风湿病室:204床号:3住院号:000710姓名:X X科室:风湿病室:204床号:3住院号:000710入院记录姓名:X X X 职业:XXXX性别:男工作单位:年龄: 31岁联系人:XXX民族:汉电话:XXXXXXXXXX婚姻:已婚联系地址:XXXXXXXXXXXXXX籍贯:XXXXXXXXXXXXXXXXXX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住址:XXXXXXXXXXXXXXXXXX 入院日期:2012年12月5日主诉:间歇性腰痛2年,脊柱活动受限半年。
现病史:患者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两侧臀部间歇性疼痛,左侧为重,伴腰骶部僵硬感,疼痛多于夜间、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
曾在某院治疗,间断服用“炎痛喜康”、“布洛芬”等对症治疗,症状减轻。
近半年来腰痛加重,腰部后伸、侧弯活动受限,再次服用炎痛喜康,效果不佳即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强直性脊柱炎”收住。
患者自入院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食欲及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沉弦。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
平素生活规律,有3年吸烟史,无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适龄婚育,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姓名:X X科室:风湿病室:204床号:3住院号:000710体格检查T:36.3℃ P:84次/分 R:20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应答切题。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出血点及蜘蛛痣等。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及颜面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大小正常,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无鼻翼煽动,鼻通气良好,中隔无弯曲,鼻粘膜正常,无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强直性脊柱炎大病历范文

强直性脊柱炎综述论文范文(一)全身症状绝大多数的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于青年期,起病往往隐匿;4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
女性病变发展缓慢,往往诊断延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有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二)局部表现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最为常见的表现。
下腰痛发生缓慢,钝痛状,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有时牵涉至臀部。
也可以疼痛很严重,集中在骶髂关节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转子与股后部,一开始疼痛或为双侧,或为单侧,但几个月后都变为双侧性,并出现下腰部僵硬。
晨僵是极常见的症状,可以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之久。
长期不活动使僵硬更为明显,病人往往诉说由于僵硬与疼痛,起床十分困难,只能向侧方翻身,滚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较轻,只有晨僵与腰部肌肉韧带压痛点,往往被诊断为"风湿痛"、"纤维织炎",甚至被认为有"神经官能症"。
向腿部有放射痛的还长期被诊断为"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
早期时体征不多,可有轻度腰椎活动受限,但只在过伸或侧屈时才能察觉。
骶髂关节处可有压痛,但一般不严重,随着病变进展,骶髂关节处于强直,此时该部位可以完全无痛,而脊柱强硬成为主要体征之一。
病员能保持双膝伸直位时将指尖触及地板并不能据此而认为腰部并无活动障碍,因为良好的髋关节完全可以起代偿作用。
检查脊柱有无强直应该从脊柱的过伸、侧屈与旋转等方面全面检查。
下列方法(Schober试验)有所帮助:病员直立位时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记号,再在脊柱中线距该记号10cm处作第二个记号。
嘱病员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关节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况下,两点之间距离可增加5cm以上,即可达15cm以上。
增加不足4cm,可视为腰椎活动减少。
病变继续发展便会出现胸椎后凸与颈椎发病。
此时诊断比较容易。
病员靠壁站立,他的枕部无法触及墙壁,严重时可有重度驼背畸形,病员双目无法平视,他只能靠屈曲髋与膝才能得以代偿。
强直治愈的案例

强直治愈的案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关节,临床表现为脊柱僵硬和关节疼痛。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无法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列举了10个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愈案例,展示了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 患者A,男性,39岁,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已有5年。
他接受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物理疗法。
经过6个月的治疗,他的脊柱僵硬明显减轻,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2. 患者B,女性,45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已有10年。
她接受了生物制剂治疗,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
经过1年的治疗,她的脊柱僵硬和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同时炎症指标也得到了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3. 患者C,男性,32岁,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已有2年。
他接受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物理康复。
经过6个月的治疗,他的脊柱僵硬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4. 患者D,女性,50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已有8年。
她接受了中医中药治疗,包括中药口服和中药外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脊柱僵硬和关节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中医治疗对她的症状控制效果显著。
5. 患者E,男性,42岁,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已有6年。
他接受了针灸治疗,每周一次,连续进行了3个月。
经过治疗,他的脊柱僵硬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
6. 患者F,女性,30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已有3年。
她采用了食疗治疗,包括合理膳食搭配和特定食物的摄入。
经过几个月的食疗,她的症状明显减轻,脊柱僵硬和关节疼痛得到了缓解。
7. 患者G,男性,35岁,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已有4年。
他接受了运动治疗,包括瑜伽和游泳。
经过坚持运动,他的脊柱活动度明显增加,关节疼痛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8. 患者H,女性,48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已有7年。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摘要:强直性脊柱炎作为目前临床一种对脊柱和骶髂关节有所累及的身体系统炎症,通常在临床以患者炎性腰背疼痛、活动受限及僵硬为主,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外周关节炎、眼炎以及肌腱端病症其他关节外部症状表现为主。
本次研究将选取相关临床文献资料,结合案例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晚期不同时段病症,以及目前临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及具体效果。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案例;实践总结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作为SPA(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该病原型,同时也作为临床SPA的尤为常见病症,主要对骶髂关节造成侵犯。
该病在临床中存在极高的误诊率,在病症早期及中期阶段极为容易产生误诊情况,在病症中期及晚期阶段容易引发颈椎强直、胸椎强直、腰椎强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强直,所致患者严重残疾[1]。
经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大约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会在病发3年之后确诊。
所以强直性脊柱炎该病的临床危害及致残率均较高,仅仅有5%的患者在病发一年内确诊,且一年内诊断的误诊率也较高。
因此本次研究对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晚不同时期病症分析1.1早期表现强直性脊柱炎在病症早期阶段,主要以颈部、背部、腰部、肩部、骶部等不同部位脊柱疼痛,或是患者下肢大关节以及足部疼肿症状为主。
该病具备较长周期的隐匿性,甚至都无法确定患者的病发具体时间。
该病在临床也有急性病发,具体病症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该类病症存在极为突出的病症特点,就是夜间疼痛症状加重,在晨起甚至会出现明显的晨僵情况,休息也无法缓解患者症状,而活动之后则会感到症状有所缓解减轻。
1.2中期表现强直性脊柱炎在中期阶段,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以背部及腰骶部疼痛症状为主。
强直性脊柱炎该病主要表现于晨起时产生明显晨僵,且向患者腰骶部位逐渐向上蔓延,明显加剧患者的身体疼痛感。
患者的胸廓具体活动及脊柱均受到较大限制,患者会产生乏力、疲劳、气短、面色惨淡以及身体消瘦的临床表现。
病例分析:强直性脊柱炎

病例34患者,男性,21岁,主诉:双髋关节疼痛8年,加重伴活动受限4年,门诊以“强直性脊柱炎”收住入院。
现病史:患者8年前因强直性脊柱炎出现右髋关节疼痛,与活动不相关,休息不可缓解,有夜间痛,有活动受限,4年前左髋出现同样症状,后双髋关节症状逐渐加重。
1年前双髋关节出现关节僵直并逐渐融合。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良好,因疼痛出现失眠、易醒。
无不良嗜好,大小便正常,生活自理。
既往史:既往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胃肠道、肝胆系疾病史。
否认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凝药用药史。
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阳性体征:双髋关节疼痛8年、脊柱疼痛伴活动受限4年。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升高、贫血、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是强制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所致,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一般为阴性,免疫球蛋白可轻度升高。
HLA-B27检测对于诊断强制性脊柱炎起一定辅助作用。
辅助检查:X线:双髋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融合。
24小时动态血压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均大致正常。
护理查体:拄双拐入病房,骨盆无倾斜,双髋关节屈曲畸形,未见切口瘢痕、关节红肿,无皮肤破溃,皮温不高。
左髋关节大粗隆区有压痛,无纵向叩击痛,明显活动受限,双下肢未见水肿,无感觉减退,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
诊断:1.强直性脊柱炎2.髋关节融合处理措施: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抗凝、补液、活血治疗。
2.解除疼痛:平痛新、地佐辛、或帕瑞昔布钠。
3.手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诊断:1.疼痛:与双髋关节消失,关节融合有关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活动受限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疾病和活动受限、术后肌力未恢复有关4.有跌倒的风险:与患者拄拐行走,关节活动受限有关5.有受伤的危险:与术后肌力未恢复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肢体强直、术后活动受限、卧床有关7.潜在并发症: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脱位、肺部感染等。
护理措施:1.疼痛: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诊治

跟腱、跖腱膜起止点病
滑膜炎:炎症累及滑膜引起滑膜炎亦不少见。典型
表现为滑膜细胞肥大和滑膜增厚,绒毛形成,浆细胞和 淋巴细胞侵润。病变进展,软骨面变薄、破坏,约经 1-2年CT可发现软骨下骨板硬化和侵蚀、小的囊变和 包虫样变。组织免疫学检查AS滑膜炎浆细胞以IGA、 IGG为主。典型的AS滑膜可见吞噬了多核白细胞的巨 噬细胞,RA较少见。滑液方面,AS多核白细胞较RA
4.骨盆分离试验:病人仰卧,检查者双手按住 两髂前上棘,推骨向外分离,如为骶髂关节病变 则可引发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5.骨盆按压:侧卧,从另侧按压骨盆引起骶髂 关节疼痛。
6.下肢4字试验(Patrick):仰卧位,一侧 膝屈曲将足跟置另侧伸直的膝上。医生一手下压 屈曲的膝,另手压对侧骨盆,引出对侧骶髂关节 痛为阳性。膝髋病变不能完成4字试验。
AS体格检查
1.枕壁试验:双足跟紧贴墙根,后枕部无间隙 贴墙壁为正常;若间隙增大,枕部不能贴壁为颈 僵直或胸椎后凸畸形。
2.扩胸试验: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深吸气和深 呼气扩胸范围之差,正常值≮2.5CM。
3.腰椎活动度试验(Schober):双髂后上 棘连线中点,上方垂直距离10CM及下方5CM处 分作标记后,弯腰测脊柱最大前屈度,增加距离 5CM以上为正常;<4CM为脊柱受累。
判断AS活动指标:
晨僵≥30分钟;因疼痛、晨僵影响睡眠;外周 关节炎;ESR≥30MM/1h(魏氏法); CRP≥20mg/L;血性碱性磷酸酶(AKP)可升 高;肌酸磷酸肌酶(CPK或CK)可升高;IGA 轻中度升高,伴外周关节炎IgG、IgM升高; 90%以上HLA—B27阳性(但无诊断特异性) 脊柱痛;正常呼吸时胸痛或颈活动时疼痛、僵硬; 昼或夜间双臀痛。
低,淋巴细胞较RA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资料
男,36岁 AS病史12年累及双髋 , 拟行后路双 侧全髋置换术。自述二十余岁开始脊柱变形, 现脊柱完全后突侧突畸形且已累及双侧髋关节, 近期可借助扶拐在室内缓慢行走。体查:卧床呈 强迫体位,胸腰椎后突畸形明显,身后垫数个 枕头,头颈部仍悬空,颈椎活动度为0。张口 度2cm,Mallampati分级Ⅳ级(即只能看到 硬腭),为显著困难气道。实验室检查:血沉 25(正常0-21mm/h)ECG:T波改变(Ⅱ, Ⅲ,avF) X线:双髋关节强直,颈胸腰段高度 强直
二、临床表现
早期:疼痛,僵硬感明显。
脊柱表现:腰,颈,胸段脊椎关节和韧带以及 骶髂关节的炎症及骨化,脊柱强直或驼背,髋 关节常常也受累 。
脊柱外的关节表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周 围纤维化,关节强直。
三、顾虑
椎管内麻醉:在操作上由于硬膜外穿刺难度较 大可能会失败
全身麻醉:患者张口度小,颈椎活动受限,气 管插管存在困难,双侧髋关节置换(后路), 术中需多次变换体位,应用喉罩全身麻醉存在 风险
3、麻醉维持:静吸复合,静脉为主。
五、术后总结
麻醉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插管问题(评估插管难度及患者
配合度+借助可视化插管仪器+配合适当镇静,镇 痛药物及充分表麻+充分抢救措施准备)
●椎管内麻醉—穿刺困难(脊柱强直程度+穿 刺点周围皮肤情况+腰麻穿刺包+侧路)
● 神经阻滞---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评估 穿刺困难+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B超引导+神经刺 激仪引导下)
神经阻滞:考虑到药量限制,阻滞效果以及穿 刺难度,双髋置换多不选择
四、麻醉选择与管理
全身麻醉(清醒插管) 1、充分交代清醒插管流程,取得患者配合。 2、诱导插管:2%利多卡因口咽腔局麻+右旋
美托米啶(50ug 20min)+舒芬太尼5ug 期 间高流量面罩给氧 ,嘱患者深吸气去氮给氧 , 待患者睫毛反射减弱,嗜睡状但能唤醒时经口纤 支镜插管,看到声门时患者轻咳两声,顺利插管, 给常规诱导药,连接呼吸回路机械通气。
一、定义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风湿类疾病。患病率约 0.1%~1.4%,多于 20~30 岁起病。病变主要 累及脊柱及骶髂关节,随着疾病进展,最终会 导致脊柱各椎体间完全融合,脊柱活动度完全 丧失。还可能出现周围关节、皮肤、眼部、胃 肠道及心肺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