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78练意识的能动作用(含解析)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加练套餐第五辑第78练意识的能动作用新人教版

意识的能动作用1.(2017·天津高考)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
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
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2.哲学中有一个认识悖论:你要认识某种事物,一定是对这个事物有了一些认识。
想一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假如我们对要认识的事物没有一点认识,我们怎么把它从众多的事物中选出来作为认识对象呢?对这一悖论最恰当的解释是( )A.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B.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人总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总是首先认识自己关心的事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活动不能脱离客观存在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莺叽叽喳喳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
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引发了读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B.“争”“啄”的运用凸显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C.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D.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4.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
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
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
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5.“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全国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76练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含解析)

第76练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②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张衡一号”将收集全球7级以上、中国6级以上地震产生的电磁信息,进而为地震机理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为“地震预测”这道世界性难题的解答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思路,突破以往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实时观测。
由此可见( )①人们可以改变规律的状态,克服不利的规律②尊重客观规律能使客观与主观相符合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艺术创作不能任情而发,需要理性尺度去约束情感,他提倡“气足以与万物相应而无所阻,曰动。
气守乎中而不过乎则,曰静”,不激不厉,动静相生,方为上乘境界。
王夫之认为艺术创作需要( )①从实际出发,不要掺杂个人的感情成分②认识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③要把控事物量变程度,做到动静相宜④自觉运用规律性认识指导艺术创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图漫画《上面的工作安排》(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 )①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②要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要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种条件④要正确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这里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A.要从自己的实际力量出发,去为保障基本民生而尽力实践B.要尊重和坚持“量力而行”是“尽力而为”的前提和基础C.要认同和践行“尽力而为”是“量力而行”的目的和要求D.要把“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统一在发展实际行动中6.2019年10月,一个号称10万字的书1分钟读完,读完还能复述的量子波动速读的视频火遍全网。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78练 意识的能动作用(含解析)

第78练意识的能动作用1.“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
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
”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④意识活动能积极改造外部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图漫画《心中的天气是晴是雨,全在自己》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②人们的心情都是由自己的意识决定的③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④意识对“心中的天气"具有调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花有清香,诗有韵律。
在中华民族的文学中,花与诗自古就有着奇妙的不解之缘。
以花入诗、借花达意,使花在诗中有了别样的意境,让读诗之人不禁沉湎、陶醉、伤感、欣悦。
由此可知( )①诗中之花与实在之花有着共同的本质和形式②读诗之人的感受归根到底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使花在诗中有了新的价值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借花达意的前提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同样戴着眼镜观世界、看生活,有人越擦越亮,有人却越抹越黑,关键取决于“在路上”的态度、“在路口”的抉择。
这表明()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②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④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调节自身的重要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自己摘掉贫困帽。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航天员在太空中“动动脑子”就能“指挥”各种操作.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进一步印证了( )①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往往是随心所欲的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主观映象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自觉改造客观世界④意识通过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2)方法论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其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易错点一: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提醒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但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桥梁。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矫正训练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答案 C解析星空中添的新客,地面的人工湖、人工林等,是人类有意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错误。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c52134181c758f5f71f6737.png)
目题(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什么是意识的目的性?动物的活动有没有目的性?(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如何理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天津高考)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辨析:意识是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2.(北京高考)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辨析:意识具有能动性,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但就每个人的认识而言,认识又是有限的。
1.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1)立场不同。
由于人们看问题的立足点不同,主要是阶级立场或者利益出发点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一定的差异。
这里要注意的是,立场不同不仅仅是指阶级立场不同,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利益出发点的差别。
(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无不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及思维方法的影响。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法会使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形成正确的认识;而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思维方法则往往会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形成错误的认识。
(3)知识构成不同。
这里分两种情况:原有知识的正误,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影响人们新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因知识构成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别。
2.正确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四考点49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试真题)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考点49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2016·课标Ⅱ,22,4分)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B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重视情报工作,掌握敌情变化,体现了①;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②观点错误;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体现了利用战争的规律,③正确;主观能动性不能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④观点错误。
2.(2015·广东文综,33,4分)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C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人的主观意识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3.(2015·江苏单科,31,2分)“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诗句表明 ( D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析】鱼本应该生活在海洋里,鸟本应该翱翔在天空中。
如果鱼迷恋天空,鸟痴情海洋,这是从主观出发、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
高中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课件 10.意识的能动作用

8.(2010年江苏卷,28) 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 理是(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 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3.(2013年课标卷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
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
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 映)。
(1)从深度看,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从跨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 想的世界。
(3)从进程看,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 高,正确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12年安徽卷,9)“把落叶看 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阶段提升复习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阶段提升复习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遨游浩瀚追梦九天探索未知延续传奇热点缘由: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1月5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命题方向1分步骤建设空间站建设从无人实验飞船到载人航天飞船,从“太空漫步”到“太空之吻”,中国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
我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的921工程中,就明确提出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是建立永久太空站。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第一步,“神舟七号”飞船圆满地完成了第二步中的核心技术出舱活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的成功对接使得第二步第二阶段逐步完成。
“神舟十一号”标志着第二步的正式完成,同时也是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作准备。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答案(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无人飞船实验是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对接是“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的前提和基础。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载人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同时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8练意识的能动作用
1.“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
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
”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活动能积极改造外部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图漫画《心中的天气是晴是雨,全在自己》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人们的心情都是由自己的意识决定的
③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对“心中的天气”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花有清香,诗有韵律。
在中华民族的文学中,花与诗自古就有着奇妙的不解之缘。
以花入诗、借花达意,使花在诗中有了别样的意境,让读诗之人不禁沉湎、陶醉、伤感、欣悦。
由此可知( )
①诗中之花与实在之花有着共同的本质和形式
②读诗之人的感受归根到底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使花在诗中有了新的价值
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借花达意的前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同样戴着眼镜观世界、看生活,有人越
擦越亮,有人却越抹越黑,关键取决于“在路上”的态度、“在路口”的抉择。
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
②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调节自身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自己摘掉贫困帽。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
航天员在太空中“动动脑子”就能“指挥”各种操作。
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进一步印证了( )
①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往往是随心所欲的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主观映象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通过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
这一发现表明( )
①人的心理反应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
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如
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有学者指出,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
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和建构性地接受。
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核心价值观,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它。
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获得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
”请从唯物论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精析
1.B [小说是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说明小说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说法正确;小说作为一面镜子,对公路的反映是扭曲的,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③说法正确;文学作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②中“逼真地反映”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才能积极改造外部世界。
] 2.D [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通过实践,①说法错误。
人们的心情受意识影响,但不是由意识决定,②说法错误。
]
3.D [诗中之花是主观的,本质是人脑对实在之花的反映,其形式是主观的,①错误。
客观存在的花是借花达意的前提,④错误。
]
4.D [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人体生理活动。
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不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②错误。
]
5.C [“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故②④符合题意。
]
6.D [太空脑机交互实验,首先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自觉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表明在正确意识指导下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③④符合题意;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要受规律的制约,①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7.C [材料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没有涉及意识的产生和本质,人的心理反应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③不符合题意。
]
8.(1)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得的成效是不同的。
先进的教育理念能使青年学生积极地接受和认同,落后的教育理念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2)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
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育者的理念如果不转化为实践,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就不能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该观点具有片面性。
(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获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