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1]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垫片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密封件。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垫片进行冲孔加工,以实现特定的密封效果。
然而,传统的冲孔模具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模具耗损严重等。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首先,本文将分析传统冲孔模具的优缺点。
传统冲孔模具通常由冲头和下模组成,冲头上有一个凸台形状的冲孔孔型,用于将材料冲剪出所需孔形。
然而,由于冲头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由于垫片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冲剪过程中容易造成材料破裂和扭曲等问题,导致垫片质量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该模具由上模、下模和冲孔模块三部分组成。
上下模均由耐磨合金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上模和下模的孔形与所需垫片孔形相匹配,以实现精确的冲孔加工。
冲孔模块采用液压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冲剪力和加工速度,以确保垫片的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本文将充分考虑垫片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
首先,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实验测试,确定适合冲孔加工的材料。
然后,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加工过程中的力学原理,确定上下模的材料、形状和尺寸。
为了提高冲孔效率,本文将优化冲孔模块的结构,并选用高效的液压系统,以提供稳定的加工力和速度。
在完成设计后,本文将进行模具加工和试验验证。
通过实际加工样品的冲孔过程和冲孔孔形的测量,验证复合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还将对复合模具和传统模具进行对比试验,评估复合模具的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等性能。
综上所述,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通过对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的分析,优化模具的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实现精确的冲孔加工。
通过试验验证,评估复合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果。
期望该设计能够为垫片冲孔加工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垫圈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刻:2021年9月 29 日目录一、工艺性分析 (2)二、工艺计算 (4)三、模具的整体设计 (11)四、压力机的校核 (16)五、设计体会 (18)六、参考资料 (19)设计题目:垫圈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设计任务:垫圈零件图如下所示。
材料:LY12M-δ1;毛料为Φ65,LY12的物理抗拉强度470MPa,0.2%屈服强度325MPa一、工艺性分析该垫圈形状尺寸如上图所示,公差未给出,所用的材料为硬铝(LY12M),毛料厚度为1mm ,且该零件为旋转体;由于h/d较小,拉深工艺性较好;工艺方案有两种:○1第一种○2第二种两种工艺分析如下:第一种工艺线路为落料、拉深、冲孔、切边,线路简单明了;第二种工艺线路为落料、切边、拉深、冲孔,这种工艺采纳逆向成形的思维方式,把成形件展开,只是由于切边尺寸很小,致使拉深时容易变形,故此方案不予采纳。
初步的工艺线路定位:落料,拉深,冲孔,切边。
二、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单位mm)零件弯边处经计算为1/4圆环,该面积为S1=SS(SS+ 4r)/2;底面的面积S2=SS2;其中r=2,d=54,R=27;总面积S=S1+S2=2846.60;故毛坯直径为D =√4S/S = 60.20;为了便于拉伸取D=652、拉深部分相关计算○1确信是不是需要修边余量由于坯料的各向异性和模具间隙不均匀等因素阻碍,拉深后工件的边缘不整齐,乃至显现突耳需在拉深后进行修边,因此在计算坯料直径时需要先确信是不是需要修边余量。
由于其工作相对高度h/d=3/60=0.05<0.5,查相关文献知此零件毛坯拉深时无需修边余量。
○2确信是不是需要压边圈依照坯料相对厚度t/D×100=1/60×100=1.7;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53页表7-1知,可用可不用压边圈,故不用压边圈。
○3确信拉深次数由于拉深件的高度与其直径的比值不同,有的拉伸件用一次拉深即可制成,而有的高度大的拉深件,那么需要多次拉深才能制成。
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院系:班级:10设计33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产品工艺分析 (3)3: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5)4:冲裁力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压力中心的确定 (6)6:冲压设备的选用 (7)7:模架的选择 (7)8:零件加工工艺 (15)9:总结 (16)10:附件 (20)一、产品工艺分析1:结构工艺性:此产品形状简单、对称。
2:尺寸精度为IT143: 材料为Q235所以该产品适合冲裁(产品图)二、确定搭边根据材料厚度t=2确定搭边值。
查参考文献一,表2-7,两件工件之间搭边1a=1.2,边距a=1.5,所以步距S为41.2 选用条料宽度B=(D+2a)0δ-=(40+2×1.5)=(40+3)00.5 = 00.540-查参考文献一,表2-9得:a(排样图)三、垫片复合模冲压工艺方完成该零件的冲压加工所需要的冲压基本性质的工序只有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
从工序可能的集中与分散,工序间的组合可能来看该零件的冲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
1、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式,先落料再冲孔。
该零件方案模具结构简单需要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较小,操作也不很方便。
同时孔边距尺寸00.6240--(220.26±)= 00.2618-精度不易保证。
2、方案二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级进模生产适合于产品批量大,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水平相对较高的外形较小零件的生产。
3、方案三采用复合膜生产,落料与与冲孔复合。
考虑到零件尺寸00.2618-精度较高,结构简单 ,为了提高生产率和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决定采用复合模生产,从工件的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复合模采用倒装结构以及弹性卸料,定位钉定位方式。
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
排样图如图 2 所示 。
4 冲压力计算 . 2 ①落料力的计算
查 [] 8可得落料力 F : = . t 落 Fm 1 Lr 3
得 ̄2 4 的公差为 O 2  ̄3 . ,1 的公差为 O 3 6 。 ,故可将其 4
尺寸 换为 4 2 : l 1 , 8 转 2 4 ¨, 3 3 查[] 一 : 得冲
9 9
S E CINCE&T C E HNOL Y V& tc n l g iw ce c e h oo y v e
21 02年 0 月第 0 期 1 3
科 技 视 界
机械与电 子
4 r , 的步距 S S 4 += 3 r 5 m条料 a :=2 a 4 . m 2 a
S in e& tc noo y v e ce c e h l g iw
机 械与 电子
科 技 视 J- ?
21 年o 月第 0 期 02 1 3
垫圈落料 、 冲孔复合模设计
黄 小 龙
( 阳技师 学院 湖南 衡
衡阳 4 10) 2_ 1 1
【 要】 摘 本文介绍 了垫 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的一般原则、 方法和步骤。 冲裁模具的设计首先要通过对
4 . 落料凹模刃 口尺寸计算 .1 5
卜 材料抗剪强度( P ) 查资料 [] M a; 1可得 : 丁 =
2 0MPa 6 ;
4: 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 [] 2位 。 8 查得 6 = 凹
00 0 . 3 mm , = .2 mm。 6a 00 0
落 料 力 则 为 : = . ̄ 3rmx m 20 a Fm 1 12 3 a 2 m ̄6 MP 一
裁模刃 口双面间隙 z 0 2 m,一= . m 。 = . m z 0 6 m 2 2
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槌什题目,・婆片的冲孔或料复合模段针一、原始数据如图所示的垫片,外形直径D=80mm,内孔直径d=40mm,厚度3=3〃〃%,材料为A3(Q235),生产批量:大批量。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1、材料性能A3(即Q235)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裁成形性能,其抗拉强度为432~46IMpa,抗剪强度为304~373MPa.2、零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且中心对称,无尖角,对冲裁成形加工较为有利。
零件中间有一圆孔,孔的最小尺寸为d=40mm,满足冲裁最小直径d ni in工1°t=3mm的要求。
同时,经过计算,孔的边缘距离零件外形的最小尺寸仇=gx(80-40)=20满足冲裁最小孔边距维M≥1∙0t=3mm的要求。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件的结构要求。
3、尺寸精度查表得,该工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m4级。
而零件图上标注了零件的尺寸公差,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为IT14级,未注公差由IT14级查取。
由此,通过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
三、冲裁方案及模具类型的选择该零件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一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一落料连续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容易,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综合尚需三个方案,宜采用方案二生产。
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核,当材料厚度为S=3即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C=3机机,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维in=2()mm,有bπi i n>C,满足该凸凹模结构要求,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垫片的落料冲孔复合模具毕业设计(doc 25页)

垫片的落料冲孔复合模具毕业设计(doc 25页)表1-7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设计该零件的冲裁模.首先对冲压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对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画装配图.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关键字: 冲压凸模凹模模架凸凹模前言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厂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1989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选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例。
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
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
#圆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26189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垫片34复合模CAD设计院系机电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号 08机电高职班学号0841010141姓名戴宗江指导教师夏端武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垫片34 复合模,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模具为倒装结构,由打杆顶出制件,橡胶垫驱动的卸料板卸除条料。
排样方式为单排,由弹性挡料销和导料销定位、导料。
模架为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压入式模柄。
使用CATIA生成零件实体并完成装配,进而生成装配项目图和相关的零件刚才图。
关键词:冲孔落料倒装单排 CATIA目录第1章 CAD/CAM概述 (1)1.1 CAD/CAM的意义 (1)1.2模具CAD/CAM常用软件及其特点 (1)1.3 CAD/CAM技术在现代模具技术中的应用 (1)第2章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2)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 (2)2.1.1 工艺分析 (2)2.1.2 排样及工艺计算 (3)2.2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 (4)2.3 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 (5)2.3.1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 (5)2.3.2 落料凹模结构尺寸计算 (9)2.3.3冲孔凸模与凸凹模结构尺寸确定 (10)2.4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3)2.4.1送料定位机构设计 (13)2.4.2卸料机构设计 (13)2.4.3 出件机构设计 (13)2.5 其他零件尺寸的确定 (13)2.6 压力机的确定 (16)第3章零件建模装配体及项目图 (17)3.1设计构思 (17)3.2零件建模 (17)3.3 装配设计 (18)3.3.1销钉螺钉的安装 (18)3.3.2干涉检验 (18)3.4 项目图 (19)3.5辅助设计 (22)3.5.1 模拟视图及爆炸视图 (22)结束语 (24)参考文献 (25)第1章 CAD/CAM概述1.1 CAD/CAM的意义随着计算机计算有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涌现出许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科学。
垫片落料冲孔模设计一

垫片落料冲孔模设计(一)绪论 (3XX)摘要 (5XX)第一章设计题目及任务………………………………… 8设计题目: 垫片落料冲孔模设计……………… 8XX设计任务…………………………………………9XX第二章冲压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定.....................10XX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10XX)确定冲压工艺方案…………………………………10XX第三章模具的设计与计算………………………………11一、排样 (11XX)二、冲压力的计算 (12)三、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4)第四章冲模结构设计 (20)一、凹模设计………………………………………………20二、凸模设计………………………………………………21XX三、凸、凹模的设计……………………………………。
.24四、凸模固定板和垫板…………………………………..25五、模架的选择 (26XX)第五章模具零部件的选用与设计 (30XX)一、压力机的选择 (30XX)二、模柄的选择 (32XX)三、卸料装置 (33XX)四、顶件装置………………………………………………36五、导向零件及定位零件…………………………………38体会与感受 (43XX)致谢…………………………………………………………44 (45XX)绪论模具作为一种**,它有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模具技术成为衡量一个XX制造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冲载模具在模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XX 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更新速度,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
尽管以来,模具有了较大,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目前满足率只能达到70%左右.造成产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一是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除少量标准件外购外,大部分工作量均需模具厂去完成。
加工企业管理的上的约束,造成模具制造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垫片34复合模CAD设计院系专业班号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0年11月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垫片34 复合模,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模具为倒装结构,由打杆顶出制件,橡胶垫驱动的卸料板卸除条料。
排样方式为单排,由弹性挡料销和导料销定位、导料。
模架为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压入式模柄。
使用CATIA 生成零件实体并完成装配,进而生成装配工程图和相关的零件刚才图。
关键词:冲孔落料倒装单排CATIA目录第1章 CAD/CAM概述 (1)1.1 CAD/CAM的意义 (1)1.2模具CAD/CAM常用软件及其特点 (1)1.3 CAD/CAM技术在现代模具技术中的应用 (1)第2章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2)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 (2)2.1.1 工艺分析 (2)2.1.2 排样及工艺计算 (3)2.2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 (4)2.3 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 (5)2.3.1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 (5)2.3.2 落料凹模结构尺寸计算 (9)2.3.3冲孔凸模与凸凹模结构尺寸确定 (10)2.4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3)2.4.1送料定位机构设计 (13)2.4.2卸料机构设计 (13)2.4.3 出件机构设计 (13)2.5 其他零件尺寸的确定 (13)2.6 压力机的确定 (16)第3章零件建模装配体及工程图 (17)3.1设计构思 (17)3.2零件建模 (17)3.3 装配设计 (18)3.3.1销钉螺钉的安装 (18)3.3.2干涉检验 (18)3.4 工程图 (19)3.5辅助设计 (22)3.5.1 模拟视图及爆炸视图 (22)结束语 (24)参考文献 (25)第1章 CAD/CAM概述1.1 CAD/CAM的意义随着计算机计算有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涌现出许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科学。
CAD/CAM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CAD/CAM,即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是一门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与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相互渗透、型号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
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辅助、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及CAD/CAM软件的日益完善,在电子、机械、航空航天、轻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意义。
模具CAD/CAM是在人的参与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一整套系统。
其中,模具CAD完成对采用工艺、模具结构的最优化设计;模具CAM完成对零件的加工制造,并在加工制造工程中实施实时监督、控制、测试和管理。
CAM的输出信息直接来自于CAD的输出信息,二者是有机结合的整体。
1.2模具CAD/CAM常用软件及其特点CAD/CAM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外部设备,软件系统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专业软件组成。
CAD/CAM系统的功能不仅与组成改系统的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匹配和组织有关。
在建立CAD/CAM系统时,视线应根据输生产任务的需要,选定最合适的功能软件,然后再根据软件系统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硬件系统。
1.3 CAD/CAM技术在现代模具技术中的应用在当今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中如何借助CAD/CAM软件在电脑上完成,提高加工模具的精度和生产效率一直是我们急需寻找的途径。
AutoCAD、PRO/E、MasterCAM软件都是目前世界最为优秀和应用最为广泛CAD/CAM的软件代表。
采用CAD/CAE/CAM技术可提高模具产品的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成本。
第2章 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2.1.1 工艺分析由图可知,产品为圆片落料、圆片冲孔。
产品形状结构简单对称,无狭槽、尖角;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5t 要求。
(5.175.224080=--=c 1.5t=1.5) (1)尺寸精度任务书对冲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2级,查参考文献[2]知,普通冲裁时对于该冲件的精度要求为IT12~IT11级,所以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2)冲裁件断面质量因为一般用普通冲裁方式冲1mm 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Ra 可达12.5~3.2m μ,毛刺允许高度为0.05~0.1mm ;本产品在断面粗糙度上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单要求孔及轮廓边缘无毛刺,所以只要模具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在冲裁后加修整工序,冲裁件断面的质量就可以保证。
(3)产品材料分析对于冲压件材料一般要求的力学性能是强度低,塑性高,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符合国家标准。
本设计的产品材料为08钢,属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力学性能是强度、硬度低而塑性较好,非常适合冲裁加工。
另外产品对于厚度与表面质量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尽量采用国家标准的板材,其冲裁出的产品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就可以保证经上述分析,产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冲压加工要求。
2.1.2 排样及工艺计算2.1.2.1排样零件外形为圆形,可以采用单排、交叉双排或多排;考虑到零件为中等批量生产,如果采用交叉双排或多排,则模具尺寸和结构就会相应增大,从而增加模具生产成本,所以本设计决定采用单排结构。
如图所示。
图2.1 排样图2.1.2.2 搭边查参考文献[1] ,确定搭边值a,b。
当t=1时,a=2,b=1.52.1.2.3条料宽度B=D+2a=80+2*2=84mm2.1.2.4材料利用率ηnAη=⨯100%SB式中n—一个歩距内冲裁件数目;A——冲裁件面积(包括内形结构废料);S——歩距长度;B——板料宽度;取:n=1; A=π*40²=5026.55;S=81.5;B=84η=5026.55/81.5*84=73.42.2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2.2.1 计算冲压力2.2.1.1 冲裁力冲裁力公式为 落孔P P P += 式中 P —冲裁力; 孔P —冲孔冲裁力; 落P —落料冲裁力。
2.2.1.2 冲孔冲裁力孔Pτt n K L P 孔孔=式中 K —系数(取K=1.3); n —孔的个数,n=3。
孔L —冲孔周长,66.125401=⨯==ππd L 孔mm 7.1552=⨯==ππd L 孔mm t —材料厚度,mm 1=tτ—材料抗剪强度,查参考文献[2]知LY12,280=τ~320MPa ,取300=τMPa 。
30017.153.12300166.1253.121⨯⨯⨯⨯+⨯⨯⨯=+=P P P 孔=61253.4=61.25KN 2.2.1.3 落料冲裁力落P 。
τt KL P 落落= 3.325180=⨯==ππD L 落mm所以 98.02KN .7N 9801830013.32513.1==⨯⨯⨯=落P 2.2.1.4卸料力卸P 。
卸卸卸P K P =式中 卸K —卸料系数,查参考文献[1]知01.0=卸K ~0.05,取03.0=卸K 。
所以 4.922.09803.0=⨯=卸P KN 2.2.1.5 推料力推P推推推P nK P =式中 推K —推料系数,查参考文献[1]取055.0=卸K 。
n —同时卡在凹模洞孔内的件数,3=n 。
所以 1.1025.6155.003=⨯⨯=推P KN 2.2.1.6 顶件力顶P)(落孔顶顶P P K P +=式中 顶K —顶件系数,查参考文献[1]取06.0=顶K 。
所以 ()56.92.09825.6106.0=+⨯=顶P KN 2.2.1.7 总冲压力总P冲裁时,压力机的压力值必须大于或等于冲裁各工艺力的总和,即大于总的冲压力。
总的冲压力根据模具结构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当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时,总的冲压力为56.91.1094.202.9825.61++++=+++=++=推卸落孔推卸总P P P P P P P P =181.87KN初选压力机:Jc23-35。
2.2.2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由于该零件完全对称于相互垂直大大两条多层次线,所以模具的压力中心在几何图形的狭槽点上。
2.3 凸模 凹模 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2.3.1计算模具刃口尺寸模具采用复合模结构,计算刃口尺寸时宜采用尺寸转换法计算。
零件上包含三个尺寸:落料尺寸074.080-=φA ;冲孔尺寸62.00140+=φB ,3.0025+=φB ;位置尺寸105.030±=H 。
查得冲裁模刃口双间隙24.0min =Z mm , 36.0max =Z mm 。
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074.080-φ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查得 mm 030.0=凹δ , mm 020.0=凸δ。
由于min max 05.0Z Z -<=+凸凹δδ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 分开加工方法, 由表查得X=0.5,则:mm X D D 03.0003.00063.7974.05.080+++=⨯-=∆-=)()(凹凹δ mm Z D D 002.0002.00min 51.79)24.05.063.79()(---=⨯-=-=凸凹凸δ其工作部分结构尺寸如图所示:2)冲40mm 孔刃口尺寸计算:62.0040+φ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查得 mm 030.0=凹δ, mm 020.0=凸δ.由于min max 050.0Z Z -<=+凸凹δδ ,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分别加工方法, 由表查得X=0.5 ,则:mm X d d 002.0002.0031.4062.05.040---=⨯+=∆+=)()(凸凸δmm Z d d 03.0003.000min 55.40)24.031.40()(+++=+=+=凹凸凹δ ,其工作部分结构尺寸如图所示:3)冲5mm 孔刃口尺寸计算:3.005+φ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查得 mm 020.0=凹δ, mm 020.0=凸δ.由于min max 040.0Z Z -<=+凸凹δδ ,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分别加工方法, 由表查得X=0.5 ,则:mm X d d 002.0002.0015.53.05.05---=⨯+=∆+=)()(凸凸δmm Z d d 02.0002.000min 39.5)24.015.5()(+++=+=+=凹凸凹δ其工作部分结构尺寸如图所示:2.3.2落料凹模结构尺寸计算落料凹模尺寸如图5.1所示。
图5.1 落料凹模尺寸2.3.2.1厚度d Hh H H d +=理 式中 理H —凹模的理论厚度。
96.287.9801833.25125.025.06262=⨯⨯==落落理P L H mm进一位取整数取 29=理H mm 查参考文献[4]知刃磨余量为 6=h 。
所以凹模厚度为 29+6 = 35mm 。
因为落料冲裁力KN KN P 15002.98<=落,所以凹模厚度应小于2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