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效率定义式中
光纤通信中直接耦合效率的计算公式

光纤通信中直接耦合效率的计算公式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高带宽的通信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和其他领域。
在光纤通信中,直接耦合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着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准确计算直接耦合效率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1. 直接耦合效率的定义直接耦合效率是指光信号从一个光源传送到接收端的光耦合效率。
在理想情况下,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不会有任何损失,光能完全传输到接收端,这时的直接耦合效率为100。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纤的材料、制造工艺、连接器等因素的影响,光信号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导致直接耦合效率降低。
2. 直接耦合效率的计算方法直接耦合效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光源功率、光纤损耗、接口连接等因素。
一般来说,直接耦合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直接耦合效率 = (Pout / Pin) * 100其中,Pout为输出光功率,Pin为输入光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直接耦合效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光源的功率稳定性、光纤的损耗系数、连接器的质量等因素,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直接耦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直接耦合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源功率、光纤损耗、连接器质量、光纤长度、光源和接收端的匹配度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中,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光源、光纤和连接器,以达到最佳的直接耦合效率。
4. 提高直接耦合效率的方法为了提高直接耦合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高品质的光源和光纤,减小光信号的损耗;- 注意光源和接收端的匹配度,避免因不匹配导致的光能损失;- 定期清洁和保养光纤连接器,确保连接质量良好;- 控制光源的功率,并保证其稳定性,以提高直接耦合效率。
5. 结语直接耦合效率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光信号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正确计算直接耦合效率,了解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优化直接耦合效率的计算方法,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光纤通信需求。
光纤传感实验

光纤传感实验光纤传感实验光纤特性的研究和应⽤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个新的领域。
光纤传感器件具有体积⼩、重量轻、抗电磁⼲扰强、防腐性好、灵敏度⾼等优点;⽤于测量压⼒、应变、微⼩折射率变化、微振动、微位移等诸多领域。
特别是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柱。
光纤通信的发展极为迅速,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产⽣和发展。
因此,在⼤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设“光纤特性研究实验”已经成为培养现代⾼科技⼈才的必然趋势。
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三⼤技术之⼀。
随着信息技术进⼊新时期,传感技术也进⼊了新阶段。
“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因此,传感技术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倍受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也将传感技术纳⼊国家重点发展项⽬。
光纤特性研究和应⽤是⼀门综合性的学科,理论性较强,知识⾯较⼴,可以激发学⽣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的实践动⼿和创新能⼒,光纤⼲涉系列实验教学的开设就显得⾮常重要了。
基于这个⽬的,我们对光纤⼲涉实验教学进⾏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该实验还可以进⾏⼀些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实验⽬的1.了解光纤与光源耦合⽅法的原理;2.理解M —Z ⼲涉的原理和⽤途;了解传感器原理;3.实测光纤温度传感器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激光功率计,五位调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 及显⽰器,等等三、实验原理光纤的基本结构如图1,它主要包括三层(⼯程上有时有四层或五层,图中是四层结构):1.纤芯;2.包层;3.起保护作⽤的涂敷层;4.较厚的保护层。
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是1n 和2n ,如图2,为了使光线在光纤中图1.光纤剖⾯图传播,纤芯的折射率(1n )必须⽐包层(2n )的折射率⼤,这样才会产⽣全反射。
光线1以θ⾓⼊射在光纤端⾯上,光线经折射后进⼊光纤,以?⾓⼊射到纤芯和包层间的光滑界⾯上。
只要我们选择适当的⼊射⾓θ,总可以使?⾓⼤于临界⾓m ?,m ?的⼤⼩由公式)/arcsin(12n n m =?决定,使光线1在界⾯上发⽣全反射。
混合动力汽车耦合技术资料讲解

3 牵引力耦合式
• 牵引力耦合式
这种耦合方式比较特殊,发动机驱动汽车前轮(后轮),电机驱 动后轮(前轮),通过前后车轮驱动力将多个动力源输出动力合 成在一起。
动力合成规律为,
式中:F为整车驱动力;F1为发动机最终作用在前轮上的驱动
力,
n1为从发动机到前轮的传动效率;i1为
从发动机到前轮的传动比;F2为电机最终作用在后轮上的驱动
力联合式并联。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型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构型分析
车载能源 能量存储 能量调节和转化
动力生成装
动力传பைடு நூலகம்系
置
特性场转化装置
驱动轮
油箱
发动机
传动系统
前轴
油箱
动力电池 组
动力电池 组
发动机-电动/发电机1
电动/发电机 2
电动/发电机 1
电动/发电机 2
传动系统
后轴 前轴 后轴
• 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的阶次为4,指数为3。 • 复杂程度为4×3。 • 具体为多种能源存储联合式串联 + 双轴联合式并联+驱动
扭矩耦合
• 1齿轮耦合式
齿轮耦合这种动力耦合方式通 过啮合齿轮 (组) 将多个输入动力合 成在一起输出 。
这种耦合 方式结构简单 ,可以实 现单输入 、双输入等多种驱动方 式 ,耦合效率较高 ,控制相对简单 ; 但由于齿轮是 刚性啮合的 ,在动力 切换 、耦合过程中易产生冲击 。
T3 =η( T1 + k T2 ) ; n3 = n1 = 1/ k n2
• 5 HEV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要尽可能紧凑、高效, 复杂功能的实现尽可能依靠电子软,以降低整车 制造成本,为批量生产打下基础。
• 以上是目前HEV动力传动系统研制的方向和趋势, 也是现阶段使HEV达到较高燃油经济性,较低排 放的理想措施。
光纤通信课后答案

全书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概述1.1 填空题(1)光导纤维(2)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波分复用(WDM) 非零色散光纤(NIDSF) 光电集成(OEIC)(3)0.85µm 1.31µm 1.55µm 近红外(4)光发送机 光接收机 光纤链路(5)光纤 C=BW×log2(1+SNR) 信道带宽(6)大 大(7)带宽利用系数(8)可重构性可扩展性透明性兼容性完整性生存性1.2 解: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
即以光波为载频,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
1.3 解:(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2)传输距离长(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无串音(4)抗腐蚀、耐酸碱(5)重量轻,安全,易敷设(6)保密性强(7) 原料资源丰富1.4 解: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和光纤链路。
光发送机由电接口、驱动电路和光源组件组成。
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
光接收机是由光检测器组件、放大电路和电接口组成。
其作用是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
光纤链路由光纤光缆、光纤光缆线路(接续)盒、光缆终端盒、光纤连接器和中继器等构成。
光纤光缆用于传输光波信息。
中继器主要用于补偿信号由于长距离传送所损失的能量。
光缆线路盒:将光缆连接起来。
光缆终端盒:将光缆从户外引入到室内,将光缆中的光纤从光缆中分出来。
光纤连接器:连接光纤跳线与光缆中的光纤。
1.5解:“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波分复用(WDM)+非零色散光纤(NIDSF)+光电集成(OEIC)”正成为国际上光纤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
1.6 解:第一阶段(1966~1976年),实现了短波长(0.85µm)、低速(45或34 Mb/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约10km。
第二阶段(1976~1986年),光纤以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以短波(0.85um)发展到长波长,实现了波长为1.31µm、传输速率为140~165Mb/s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为50~100km。
实验法基本要素

实验法基本要素图像法: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认知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4.应力p=f/s p=ρgh浮力f=ρ液gv排热量 q=cm(t2-t1)等公式。
控制变量法:1.研究冷却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研究压力的促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坚硬程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转换法:1.利用乒乓球的跳跃将音叉的振动压缩;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去证明表达意见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推论有没有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与否闪烁去确认。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推论电磁铁磁性高低时,用电磁铁迎合的大头针的数目去确认。
8.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1.研究真空中若想传声。
2.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3.“在自然界只存有两种电荷”这一关键结论也就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小说得出的。
等效替代法:1.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耦合为一个最合适的电阻,反之一般会;例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耦合电阻,都利用了耦合的思维方法。
光纤传感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实验光纤特性的研究和应用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领域。
光纤传感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强、防腐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用于测量压力、应变、微小折射率变化、微振动、微位移等诸多领域。
特别是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支柱。
光纤通信的发展极为迅速,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产生和发展。
因此,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设“光纤特性研究实验”已经成为培养现代高科技人才的必然趋势。
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技术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新时期,传感技术也进入了新阶段。
“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因此,传感技术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倍受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也将传感技术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光纤特性研究和应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光纤干涉系列实验教学的开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对光纤干涉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该实验还可以进行一些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光纤数值孔径的物理含义、光纤与光源耦合方法的原理;2.理解M—Z干涉的原理和用途;了解传感器原理;3.实测光纤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验数据。
二、实验仪器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三、实验原理1.光纤数值孔径、光纤的耦合方法(1)光纤数值孔径光纤数值孔径是描述光纤与光源、探测器和其他光学器件耦合时的特性,它的大小反映光纤收集光的能力。
数值孔径是光纤传光性质的结构参数之一,是表示光学纤维集光能力的一个参量。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可以用全反射原理来说明。
图1 光纤剖面图光纤的基本结构如图1,它主要包括三层(工程上有时有四层或五层,图中是四层结构):1.纤芯;2.包层;3.起保护作用的涂敷层;4.较厚的保护层。
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是1n 和2n ,如图2,为了使光线在光纤中传播,纤芯的折射率(1n )必须比包层(2n )的折射率大,这样才会产生全反射。
精品课件-光器件原理

输出功率和驱动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也叫“P-I曲线”
P-I曲线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光谱特性 LED光谱特性主要是指发光强度、光谱峰值波长和光
谱的半高全宽Δλ(最大光强一半处的光谱全宽)等。
LED的谱线宽度Δλ与波长(有源层材料的带隙决定) 和结的温度有关:
Δλ = 3.3(kT / h)(λ2/c)
怎样实现粒子数反转呢?
答案是:如果外界向物质提供了能量,就会使得低能级上
的电子获得能量,并大量地激发到高能级上去,像一个泵一 样,不断地将低能级上的电子“抽运”到高能级上,就可达 到高能级上的粒子数N2大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N1 ,此时,我 们称这个能量为激励或者泵浦。
4.能带理论
在实际中,原子的能级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彼此靠的很近的系列能 级组成的,这种有一定宽度的带,我们称能带。
(1)自发辐射
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往往是不稳定的,即使没有外界的作用, 也会自动地跃迁到低能级E1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转换为光 子辐射出去,这种跃迁称为自发辐射。
(2)受激辐射
高能级E2的电子,受到入射光的作用,被迫跃迁到低能级E1 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产生光辐射,这种跃迁称为受激辐射。
式中,T为结的绝对温度驱动电流, c是光速, k为波尔兹曼常数, h为普朗克常数。
(3)调制带宽
就是功率谱降低到最大值一半时,对应0~3dB的频率范围。 LED的调制带宽为:
Δf = 1/ (2πτ) 其中τ是载流子的复合寿命。 调制带宽跟PN结的掺杂浓度和有源区的厚度有关。
(4)温度特性
LED的温度特性
光器件原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光源的结构、原理和性能 3.掌握光放大器的结构、原理和性能 4.掌握波分复用器的类型、原理和应用 5.掌握光电检测器的结构、原理和性能 6.了解光分插复用器的作用、原理和应用 7.了解光交叉复用器的作用、原理和应用 8.理解光开关作用、原理和应用
模式 耦合效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模式耦合效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简要介绍,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背景信息。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1.1 概述在软件开发领域,模式耦合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模式是在软件设计和开发中使用的一种可重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解决常见的问题。
模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模式的耦合效率指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模式的效果与代码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效率。
一个好的模式应该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提高代码的质量,而不会引入额外的复杂性和耦合。
本文将探讨模式的定义、应用和优势,并深入研究模式耦合效率的重要性。
通过对模式耦合效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模式,以实现代码的高效、可维护和可扩展性。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模式的定义,包括什么是模式以及它们如何被描述和分类。
然后,我们将讨论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模式的优势,包括代码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好处。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模式的概念和应用,并认识到模式耦合效率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对模式耦合效率的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软件开发领域的实践和技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篇长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模式和模式耦合效率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可以初步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
2. 正文部分包括了模式的定义、模式的应用以及模式的优势三个主要内容。
2.1 模式的定义:本节将详细介绍模式的概念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模式的定义的阐述,读者可以对模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为后续的模式应用和优势的讨论提供了基础。
2.2 模式的应用:本节将对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列举具体的案例和场景,说明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码型效应 当电光延迟时间td与数字调制的码元 持续时间T/2为相同数量级时,会使“0”码过后的第一个 “1”码的脉冲宽度变窄,幅度减小,严重时可能使单个 “1”码丢失,这种现象称为“码型效应”。 图4-6 码型效应
4.自脉动现象 某些激光器在脉冲调制甚至直流驱动下, 当注入电流达到某个范围时,输出光脉冲出现持续等幅的高 频振荡,这种现象称为自脉动现象 。 图4-7 自脉动现象
图4-14 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的光接收机方框图
(1)光检测器 光检测器是光接收机实现光/电 转换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特别是响应度和噪声 直接影响光接收机的灵敏度。目前采用的光检 测器一般采用PIN光电二极管和APD雪崩光电二 极管。 对光检测器的要求如下: 1)波长响应要和光纤低损耗窗口(0.85μ m、 1.31μ m和1.55μ m)兼容。 2)响应度要高,在一定的接收光功率下,能产 生最大的光电流。 3)噪声要尽可能低,能接收极微弱的光信号。 4)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寿命长,功耗和体积 小。
4.1.4 光发送机的主要指标
1.平均发送光功率及其稳定度
平均发送光功率又称为平均输出光功率,通常是指光源“尾纤”的平均输出 光功率。一般要求入纤光功率为: 0.01~10mW,稳定性在5~10%。
2.耦合效率
耦合效率用来度量在光源发射的全部光功率中,能耦合进光纤的光功 率比例。耦合效率定义 P
F
PS
式中,PF为耦合进光纤的功率;PS为光源发射的功率。
3.消光比
消光比定义为最大平均发送光功率与最小平均发送光功率 之比,通常用符号EX表示:
最大平均发送光功率 EX 最小平均发送光功率
若用相对值表示,则为:
EX 10 lg 最大平均发送光功率 最小平均发送光功率
一般要求EX≤0.1。
4.1.5 光功率控制和温度控制
1.自动功率控制
图4-8 共发射极驱动电路
图4-9 射极耦合驱动电路
图4-10 反馈稳定LD驱动电路
图4-11 APC电路原理
2.温度自动控制(ATC)
LD的温度自动控制设备是由微型制冷器、热敏元件及控 制电路组成 。致冷器的冷端和激光器的热沉接触,热敏电 阻作为传感器,探测激光器结区的温度,并把它传递给控 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改变致冷量,使激光器输出特性保 持恒定。 图4-12 LD温度控制方框图
自动温度控制(ATC)电路由R1、R2、R3和热敏电阻RT组 成“换能”电桥,通过电桥把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 化。 图4-11 APC电路原理
这个控制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T(环境)↑→T(LD、热沉)↑→RT↓→I(致冷器)↑→T(LD)↓
4.2 光接收机
4.2.1 光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的光接收机主要包括光电 检测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均衡器、时钟恢复电路、 取样判决器以及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等。
式中,Pmin单位为瓦;Sr的单位为dBm。
Pmin S r 10 lg 3 10
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是在保证系统的误码率 指标要求下,光接收机最低输入光功率Pmin 和最大允许光功率Pmax的变化范围。这个范 围用D表示,一般在工程上用两者(用dBm 描述)之差来表示。
4.抖动
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数字光脉冲失真,其中包括 噪声引起的失真和脉冲展宽引起的失真。脉冲展 宽主要由系统的有限带宽引起,包括发送机、光 纤以及接收机。另外系统还会引进定时误差,这 种现象称为抖动。
小结
1.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统称为光端机。光发射机实现E/O,光接收机 实现O/E转换。 2.数字光发射机基本组成包括均衡放大、码型变换、复用、扰码、 时钟提取、光源、光源的调制(驱动)电路、光源的控制电路(ATC 和APC)及光源的监测和保护电路等。 3.对光源进行强度调制的方法分为两类,即直接调制(内调制)和 间接调制(外调制)。通常直接调制适用于速率小于2.5Gbit/s的系统。 间接调制适合于高速大容量的系统。 4.光发送机的主要指标平均发送光功率及其稳定度、光功率发射和 耦合效率、消光比等。 5.数字光接收机主要包括光电检测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均 衡器、时钟提取电路、取样判决器以及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6.光接收机的噪声主要来自光接收机内部噪声:包括光电检测器的 噪声和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光电检测器的噪声包括量子噪声、暗电 流噪声、漏电流噪声和APD的倍增噪声;电路噪声主要是前置放大器 的噪声。 7.数字光接收机主要指标有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5)时钟提取 由于码型变换和扰码过程 都需要以时钟信号作为依据,因此,在均 衡电路之后提取PCM中的时钟信号,供给其 它电路使用。 (6)编码 经过扰码后的码流,尽量使得 “1”和“0”的个数相等,这样便于接收 提取时钟信号。另外,从实用角度来看, 为了便于不间断业务的误码监测、区间通 信联络、监控及克服直流分量的波动,在 实际的光纤通信系统中,都要经过扰码以 后的信号码流进行编码,以满足上述要求。
3.调制电路和控制电路 (1)输出光脉冲的通断比(全“1”码平均光功率和全 “0”码平均光功率的比值,或消光比的倒数)应大于10, 以保证足够的光接收信噪比。 (2)输出光脉冲的宽度应远大于开通延迟(电光延迟) 时间,光脉冲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开通延迟时间应足 够短,以便在高速率调制下,输出的光脉冲能准确再现输 入电脉冲的波形。 (3)对激光器应施加足够的偏置电流,以便抑制在较高 速率调制下可能出现的张弛振荡,保证发射机正常工作。 (4)应采用自动功率控制(APC)和自动温度控制 (ATC),以保证输出光功率有足够的稳定性。
(2)放大器 在一般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经光电检 测器输出的光电流是十分微弱的。为 了保证通信质量,就必须将这种微弱 的电信号通过多级放大器进行放大。
前置放大器应是低噪声放大器 主放大器一般是多级放大器
(3)均衡器 均衡器的作用是对已畸变(失真)和有码间
干扰的电信号进行均衡补偿,减小误码率。
(4)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 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共
图4-16 误码率示意图
3.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可以满足给定的误码率(10-9)指标条件下
而可靠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平均光功率Pmin来表示。 最小平均光功率Pmin,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瓦(W)。 例如,某种PIN光接收机的Pmin=10-7W=0.1μW。
工程上,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常用光功率相对值来表示,单位是 分贝毫瓦(dBm)。二者的换算关系为:
(1)热噪声 热噪声是在特定温度下由自由电子的随机
运动产生的。热噪声是不可避免的 。
(2)散弹噪声 散弹噪声是由真空电子管和半导体器
件中电子发射的不均匀性引起信号电流的波动。
(3)光接收机的噪声 光接收机的噪声主要来自光接
收机内部噪声:包括光电检测器的噪声和光接收机的电路 噪声。光电检测器的噪声包括量子噪声、暗电流噪声、漏 电流噪声和APD的倍增噪声;电路噪声主要是前置放大器 的噪声。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包括电阻热噪声及晶体管组件 内部噪声。
第4章 光端机 4.1 光发送机 4.2 光接收机 4.3 线路码型
第4章 光端机
目标
掌握光发送机的基本组成 了解光源强度调制的方法 掌握光发送机的主要指标 掌握光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掌握光接收机的基本特性
4.1 光发送机
4.1.1 光发送机的基本组成
图4-1 数字光发送机方框图
1.光源
光纤通信传输的是光信号。因此,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发 光器件──光源,便成为重要的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把 பைடு நூலகம்输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发射出去。
2.输入接口及线路编码
输入接口和线路编码电路共同组成输入电路,它的作用是 将输入的PCM 脉冲进行整形,变成NRZ 码来调制光源和 外调制电路,输入电路的基本组成如图4-2所示。
图4-2 输入电路的基本组成
(1)均衡放大 补偿由电缆传输所产生的 衰减和畸变,以便正确译码。 (2)码型变换 将由均衡器输出的HDB3码 或CMI码变化为NRZ码。 (3)复用 用一个大传输信道同时传送多 个低速信号的过程。 (4)扰码 若信号码流中出现长连“0” 或长连“1”的情况,将会给时钟信号的提 取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需 要加一扰码电路,使信号达到“0”、 “1”等概率出现,有利于时钟提取。
2.误码率
由于噪声的存在,放大器输出的是一个随机过程,其 取样值是随机变量,因此在判决时可能发生误判,把 发射的“0”码误判为“1”码,或把“1”码误判为“0” 码。光接收机对码元误判的概率称为误码率(在二元 制的情况下,等于误比特率,BER),用较长时间间 隔内,在传输的码流中,误判的码元数和接收的总码 元数的比值来表示。
同组成再生电路,再生电路的任务是把放大器输出的升余 弦波形恢复成数字信号,以消除码间干扰,减小误码率。
(5)自动增益控制(AGC) AGC就是用反馈环路来
控制主放大器的增益。其作用是增加了光接收机的动态范 围,使光接收机的输出保持恒定。
4.2.2 光接收机的特性
1.噪声特性
光接收机的噪声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电磁干扰产生的, 这部分噪声的危害可以通过屏蔽或滤波加以消除;另一部 分是内部产生的,这部分噪声是在信号检测和放大过程中 引入的随机噪声,只能通过器件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与制 造尽可能减小,一般不可能完全消除。
4.1.3 光源的调制
1.光源的直接调制
直接调制就是将电信号直接注入光源,把要传送的信息转 变为电源信号注入到LD或LED,获得相应的光信号,使 其输出的光载波信号的强度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又 称为内调制。
图4-3 直接光强度数字调制原理
2.光源的间接调制
在高码速强度──直接检波的光纤通信系统或外差光纤通 信系统中,可采用对光源的间接调制方式 。 间接调制不直接调制光源,而是利用晶体的电光、磁光和 声光特性对LD所发出的光载波进行调制,即光辐射之后 再加载调制电压,使经过调制器的光载波得到调制,这种 调制方式又称作外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