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难题汇编及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难题汇编及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难题汇编及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难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方程834x ax -=-的解是3x =,则a 的值是( ). A .1 B .1-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把3x =代入方程834x ax -=-,得出一个关于a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详解】

把3x =代入方程834x ax -=-得: 8-9=3a-4 解得:a=1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够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甲、乙两人环湖竞走,环湖一周为400米,乙的速度是80米/分,甲的速度是乙的

54

倍,且甲在乙前100米处,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设经过x 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所列方程为( ) A .5

80100804x x +=?

B .5

80300804x x +=?

C .5

80100804

x x -=?

D .5

80300804

x x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表示出甲的速度为80×5

4

米/分,然后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甲x 分钟的路程-乙x 分钟的路程=400-100,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经过x 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 80×

5

4

x-80x=400-100, 变形得:80x+300=5

4

×80x ,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A ,B 两地相距480 km ,一列慢车从A 地出发,每小时行驶60 km ,一列快车从B 地出发,每小时行驶90 km ,快车提前30 min 出发.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若设慢车行驶了x h 后,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60(30)90480x x ++= B .6090(30)480x x ++= C .160()904802x x ++= D .16090()4802

x 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慢车行驶了x 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得出:16090()4802

x x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4.在解分式方程

31x -+21x x

+-=2时,去分母后变形正确的是( ) A .()()3221x x -+=- B .()3221x x -+=- C .()322x -+= D .()()3221x x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一个分式确定最简公分母,去分母得能力.观察式子x-1和1-x 互为相反数,可得1-x=-(x-1),所以可得最简公分母为x-1,因为去分母时式子不能漏乘,所以方程中式子每一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 【详解】

方程两边都乘以x-1, 得:3-(x+2)=2(x-1). 故答案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5.某书店推出一种优惠卡,每张卡售价为50元,凭卡购书可享受8折优惠,小明同学到该书店购书,他先买购书卡再凭卡付款,结果省了10元。若此次小明不买卡直接购书,则

他需要付款( ) A .380元 B .360元

C .340元

D .300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的关键描述:“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10元”,设出未知数,根据题中的关键描述语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小明同学不买卡直接购书需付款是x 元, 则有:50+0.8x=x-10 解得:x=300

即:小明同学不凭卡购书要付款300元.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6.一家商店将某款衬衫的进价提高40%作为标价,又以八折卖出,结果每件衬衫仍可获利15元,则这款衬衫每件的进价是( ) A .120元 B .135元

C .125元

D .140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这款衬衫每件的进价是x 元,则标价为(1+40%)x 元,根据售价-进价=15元,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设这款衬衫每件的进价是x 元,则标价为(1+40%)x 元,根据题意得:

()140%0.8

15x x +?=

解得:x=12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润问题,把握进价、标价、售价及利润的关系是关键.

7.某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件18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20%,这种商品每件的标价为( )元. A .200 B .240

C .245

D .25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这种商品的标价是x元,根据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8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20%可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这种商品的标价是x元,

90%x﹣180=180×20%

x=240

这种商品的标价是240元.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知道利润=售价﹣进价,根据此可列方程求解.

8.某商品的标价为200元,8折销售仍赚40元,则商品进价为()元.

A.140B.120C.160D.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商品进价为x元,则售价为每件0.8×200元,由利润=售价-进价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

解:设商品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每件0.8×200元,由题意得

9.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2﹣4x=3 B.x=0 C.x+2y=1 D.x﹣1=1 x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为ax+b=0(a≠0),根据该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

解:x2﹣4x=3,未知数x的最高次数为2,故A不是一元一次方程;x=0,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B是一元一次方程;

x+2y=1,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故C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x﹣1=1

x

,分母上含有未知数,故D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0.关于x 的方程32x x a =+的解与3242

x x

-=的解相同,则a 的值为( ) A .2- B .2

C .1-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再根据解的定义,把第一个方程的解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关于a 的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由32x x a =+,解得:x=a , ∵关于x 的方程32x x a =+的解与3242

x x

-=的解相同, ∴把x=a 代入

3242

x x -=得:3242a a -=, ∴a-2=0,解得:a=2.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解的定义,掌握移项,去分母以及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

A .3

B .3

C .3 1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x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有

()x 3=31-,解得x=23+1.

故选D.

12.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x ?m +2=0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2 B .m >2

C .m <2

D .m ≤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程x ﹣m+2=0的解是负数,∴x=m ﹣2<0,解得:m <2,故选C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3.有一下式子:①0x =;②325+=;③

1

4x

=;④29x =;⑤23=x x ;⑥34x -;⑦2(1)2x +=;⑧20x y +=.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我们将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称之为一元一次方程,据此进一步判断即可. 【详解】

①0x =,满足定义,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325+=,未含有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③

1

4x

=,分母含有未知数,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④29x =,未知数次数为2,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⑤23=x x ,满足定义,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⑥34x -,不是等式,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⑦2(1)2x +=,满足定义,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⑧20x y +=,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综上所述,一共有3个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14.某公园门票的收费标准如下:

有两个家庭分别去该公园游玩,每个家庭都有5名成员,且他们都选择了最省钱的方案购买门票,结果一家比另一家少花40元,则花费较少的一家花了( )元. A .300 B .260

C .240

D .2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若花费较少的一家的购票方案为5人团购,则另一家花费340元,据此组合验证是否能凑成整数张成人票和儿童票;若花费较少的一家的购票方案是成人票和儿童票分开购买,则可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并验证. 【详解】

若花费较少的一家是60×5=300(元),则花费较多的一家为340元,经检验可知,成人和儿童共5张票无法组合成340元.

设花费较少的一家花了x 元,则另一家花了40x +元,根据题意得:

40=605x +?

解得:260x =

检验可知,该家庭有1个成人,4个儿童,共花费100+40×4=260(元);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理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5.一轮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水航行,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水航行,用了

2.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23 2.53x x +=-

B .2(3) 2.5(3)x x +=-

C .23 2.53

x x -=+

D .2(3) 2.5(3)x x -=+

【答案】B 【解析】 【分析】

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详解】

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在顺流和逆流航行过程中不变的是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顺流路程=()23x + 逆流路程=()2.53x - 所以:()23x +=()2.53x -,选B . 【点睛】

掌握船在顺流和逆流时的速度计算公式,注意航行过程中不变的是路程建立等量关系即可.

16.某商店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价降低了5%,出售价不变,使得利润由n %提高到(n +6)%,则n 的值为( ).

A .10

B .12

C .14

D .17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原进价为x ,根据等量关系:原进价+原来利润=进价降低后的进价+降价后的利润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原进价为x ,则: x+n%?x=95%?x+95%?x?(n+6)%, ∴1+n%=95%+95%(n+6)%, ∴100+n=95+0.95(n+6), ∴0.05n=0.7 解得:n=14.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此类题常用到得数量关系是:售价=进价+利润,进价×利润率=利润.

17.我国古代《孙子算经》卷中记载“多人共车”问题,其原文如下: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为:若3个人乘一辆车,则空2辆车;若2个人乘一辆车,则有9个人要步行,问人与车数各是多少?若设有x 个人,则可列方程是( )

A .()3229x x +=-

B .()3229x x -=+

C .

9232x x -+= D .9

232

x x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3个人乘一辆车,则空2辆车;2个人乘一辆车,则有9个人要步行,根据总车辆数相

等即可得出方程. 【详解】

解:设有x 个人,则可列方程:9232

x x -+=. 故选:C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8.某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45 天,乙单独成需要 30 天,若乙先单独干 20 天,剩余的由甲单独完成,问甲、乙一共用几天全部工作.设甲、乙一共用 x 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则

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A .

202013045x ++= B .202014530x -+= C .202013045x -+= D .2020

14530x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2020

14530

x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工程问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9.根据等式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如果22a b -=,那么=-a b B .如果22a b -=-,那么=-a b C .如果22a b =-,那么a b = D .如果1

22

a b =

,那么a b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A.两边都除以-2,故A 正确;

B.左边加2,右边加-2,故B 错误;

C.左边除以2,右边加2,故C 错误;

D.左边除以2,右边乘以2,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熟记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为( ) A . B .4

C .3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可得:3x -2=5且2x -1=7或3x -2=7且2x -1=5;第一个无

解,第二个解得:x=3.考点:三角形全等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之行程问题练习题(配答案)

行程问题(讲义) ? 课前预习 1. 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行程问题,那么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小明家离学校2千米,一天小明在下午5:00放学之后开始步行回家,同时爸爸骑自行车从 家出发去接小明,已知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钟,爸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40米/分钟,请问小明爸爸从家出发几分钟后接到小明?设小明爸爸从家出发x 分钟后接到小明,分别用含x 的代数式表达小明和爸爸所走的路程. 3. 上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家 爸爸

?知识点睛 行程问题: ①理解题意,找关键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运动过程,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进行; ③梳理信息,列表,提取数据,列表时要按照运动状态或者运动过程进行分类; ④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精讲精练 1.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 /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 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 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启明中学举行了一次路程为60千米的远足活动,八年级学生步行,七年级学生乘一辆汽车,两个年级的学生同地出发,这辆汽车开到目的地后,再回头接八年级的学生.若八年级学生的速度为5千米/时,比汽车提前一小时出发,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问八年级学生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回头接他们的汽车相遇? 2.王力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陈平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沿同一公路匀速前进,已知 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 km, 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 km.求A,B两地间的路程. 3.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35千米,去时下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一下式子:①0x =;②325+=;③14x =;④29x =;⑤23=x x ;⑥34x -;⑦2(1)2x +=;⑧20x y +=.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我们将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称之为一元一次方程,据此进一步判断即可. 【详解】 ①0x =,满足定义,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325+=,未含有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③14x =,分母含有未知数,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④29x =,未知数次数为2,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⑤23=x x ,满足定义,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⑥34x -,不是等式,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⑦2(1)2x +=,满足定义,故是一元一次方程; ⑧20x y +=,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综上所述,一共有3个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方程2﹣24736 x x --=-去分母得( ) A .2﹣2(2x ﹣4)=﹣(x ﹣7) B .12﹣2(2x ﹣4)=﹣x ﹣7 C .12﹣2(2x ﹣4)=﹣(x ﹣7)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边同时乘以6即可得解. 【详解】 解方程:247236 x x --- =- 去分母得:122(24)(7)x x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时要注意整数也要乘以这个数. 3.某书店推出一种优惠卡,每张卡售价为50元,凭卡购书可享受8折优惠,小明同学到该书店购书,他先买购书卡再凭卡付款,结果省了10元。若此次小明不买卡直接购书,则他需要付款() A.380元B.360元C.340元D.300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的关键描述:“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10元”,设出未知数,根据题中的关键描述语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小明同学不买卡直接购书需付款是x元, 则有:50+0.8x=x-10 解得:x=300 即:小明同学不凭卡购书要付款300元.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4.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岁,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4x-5=3(x-5) B.4x+5=3(x+5) C.3x+5=4(x+5) D.3x-5=4(x-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岁,则今年父亲的年龄为3x岁,根据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设今年儿子的年龄为x岁,则今年父亲的年龄为3x岁,依题意,得: 3x﹣5=4(x﹣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无理方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无理方程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 1.方程20x x -=的解是___________。 【答案】x=0或x=4 【解析】 【分析】 将原式两边开方再求解即可. 【详解】 移项得2x x =,两边平方得24x x =,解得x=0或x=4,检验知x=0或x=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利用平方将方程转化整式方程. 2.方程 的解为 . 【答案】3. 【解析】 首先把方程两边分别平方,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 解:两边平方得:2x+3=x 2 ∴x 2﹣2x ﹣3=0, 解方程得:x 1=3,x 2=﹣1, 检验:当x 1=3时,方程的左边=右边,所以x 1=3为原方程的解, 当x 2=﹣1时,原方程的左边≠右边,所以x 2=﹣1不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3. 3.方程2 =x ﹣6的根是______. 【答案】x=12. 【解析】 两边平方,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进一步利用x ﹣3≥0验证得出答案即可. 解:2=x ﹣6 4(x ﹣3)=x 2﹣12x+36 整理得x 2﹣16x+48=0 解得:x 1=4,x 2=12 代入x ﹣3>0,当x=4时,等式右边为负数,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2. 故答案为:x=12. 4.方程1x -______. 【答案】1x = 【解析】

【分析】 两边平方解答即可. 【详解】 原方程可化为:(x-1)2=1-x, 解得:x1=0,x2=1, 经检验,x=0不是原方程的解, x=1是原方程的解 x=.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考查无理方程的解法,关键是把两边平方解答,要注意解答后一定要检验. 5.0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x=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3-x=0或2-x=0,再结合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 =, ∴x=3或x=2, 检验:当x=3时,2-x<0x=3舍去, ∴x=2, 故答案为x=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无理方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6.x =-的解________ x=- 【答案】2 【解析】 【分析】 两边平方后解此无理方程可得. 【详解】 解:两边同时平方可得:2-x=x2, 解得:x1=-2,x2=1, 检验得x2=1不是方程的根, a=-, 故1 a=- 故答案为1 【点睛】

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不等式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式子①3x =5;②a >2;③3m -1≤4;④5x +6y ;⑤a +2≠a -2;⑥-1>2中,不等式有( )个 A 、2 B 、3 C 、4 D 、5 2.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a 不是负数表示为a >0; B 、x 不大于5可表示为x >5 C 、x 与1的和是非负数可表示为x +1>0; D 、m 与4的差是负数可表示为m -4<0 3.若m <n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m -2>n -2 B 、2m >2n C 、-2m >-2n D 、2 2n m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不是x ≥2的解 B 、0是x <1的一个解 C 、不等式x +3>3的解是x >0 D 、x =6是x -7<0的解集 5.下列数值:-2,-1.5,-1,0,1.5,2能使不等式x +3>2成立的数有( )个. A 、2 B 、3 C 、4 D 、5 6.不等式x -2>3的解集是( )A 、x >2 B 、x >3 C 、x >5 D 、x <5 7.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a +1)x >a +1的解集为x <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0 C 、a >-1 D 、a <-1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1的解集为x <2,则a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2 D 、3 9.满足不等式x -1≤3的自然数是( ) A 、1,2,3,4 B 、0,1,2,3,4 C 、0,1,2,3 D 、无穷多个 10.下列说法中:①若a >b ,则a -b >0;②若a >b ,则ac 2>bc 2;③若ac >bc ,则a >b ;④若ac 2>bc 2,则a >b.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 A 、若x 2>x ,则x <0 B 、若x 2>0,则x >0 C 、若x <1则x 2<x D 、若x <0,则x 2>x 12.如果不等式ax <b 的解集是x < a b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0 C 、a >0 D 、a <0 二、 填空题 1.不等式2x <5的解有________个. 2.“a 的3倍与b 的差小于0”用不等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7,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4.在-2<x ≤3中,整数解有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数0,-3,3,-0.5,-0.4,4,-20中,______是方程x +3=0的解; _______是不等式x +3>0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等式x +3>0. 6.不等式6-x ≤0的解集是__________.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类问题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行程类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能列一元一次方程。 2.能通过画线段图解决行程类的相遇问题,追击问题。 教学重点:根据线段图熟练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画行程类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有一次,外国一位著名数学家与苏步青教授一起乘车,这位数学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苏步青解答: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带一只狗和他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 问: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 苏教授一下子便回答出来了,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吗? 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带一只狗和他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 问: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 变式1: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5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若乙先出发半小时后甲再出发,问甲出发几小时后与乙相遇? 小结: 相遇问题: 甲走的路程+ 乙走的路程= 两地间的路程 巩固练习:《自主学习与测评》第86 页第 2 题 变式2:你还能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 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0千米? 巩固练习:《自主学习与测评》第86页第 4 题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项训练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2x a x a >+??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 C .a≥2 D .a≤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不等式组无解,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 【详解】 ∵不等式组232x a x a +?? -?><无解,∴a +2≥3a ﹣2,解得:a ≤2.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若a b <,则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22a b < B .22a b +<+ C .1122a b < D .22a b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答. 【详解】 ∵a b <,∴22a b <,故A 正确; ∵a b <,∴22a b +<+,故B 正确; ∵a b <,∴1122 a b <,故C 正确; ∵a b <,∴2-a>2-b ,故D 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熟记性质定理并运用解题是关键. 3.小明要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1.8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9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 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 ) A .210x +90(15﹣x )≥1.8 B .90x +210(15﹣x )≤1800 C .210x +90(15﹣x )≥1800 D .90x +210(15﹣x )≤1.8

初中数学专题 不等式及其解集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要点感知1 用__________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__________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预习练习1-1 下列式子中是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 ①3<4;②2x2-3>0;③5y2-8;④2x+3=7;⑤3x+1<7. 1-2 “b的1 2 与c的和是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 要点感知2使不等式__________的未知数的__________叫做不等式的解. 预习练习2-1以下所给的数值中,是不等式-2x+3<0的解的是( ) A.-2 B.-1 C.3 2 D.2 2-2 不等式3x<9的解的个数有( ) A.1个 B.3个 C.5个 D.无数多个 要点感知3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__________,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预习练习3-1(20**·宿迁)如图,数轴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 知识点1 不等式 1.数学表达式:①-5<7;②3y-6>0;③a=6;④x-2x;⑤a≠2;⑥7y-6>5y+2中,是不等式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数x不小于2”是指( ) A.x≤2 B.x≥2 C.x<2 D.x>2 3.用不等式表示: (1)x的2倍与5的差不大于1; (2)x的1 3 与x的 1 2 的和是非负数; (3)a与3的和不小于5; (4)a的20%与a的和大于a的3倍. 知识点2 不等式的解集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1是不等式x<2的解 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 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 D.不等式x<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5.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 ) A.x>-2 B.x<-2 C.x≥-2 D.x ≤-2 6.如图所示,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 cm),刻度尺上的“0 cm”和“15 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和x,则( ) A.9<x<10 B.10<x<11 C.11<x<12 D.12<x<13 7.在下列各数:-2,-2.5,0,1,6中,不等式2 3 x>1的解有__________;不等式- 2 3 x>1的 解有__________. 8.由于小于6的每一个数都是不等式1 2 x-1<6的解,所以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是x<6.这种说法 对不对? 9.x与3的和的一半是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 ) A.1 2 x+3>0 B. 1 2 x+3<0 C. 1 2 (x+3)<0 D.1 2 (x+3)>0 10.下面给出5个式子:①3x>5;②x+1;③1-2y≤0;④x-2≠0;⑤3x-2=0.其中是不等式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是不等式x-3<5的解集 B.x>1是不等式x+1>0的解集 C.x>3是不等式x+3≥6的解集 D.x<5是不等式2x<10的解集 12.下列不等式中,4,5,6都是它的解的不等式是( ) A.2x+1>10 B.2x+1≥9 C.x+5≤10 D.3-x>-2 13.(20**·长春改编)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行程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经典应用题

行程问题 一、相遇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三、环形跑道问题: 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四、航行问题 1、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 2、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一、相遇问题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2、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7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3h后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km,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3、甲乙两城相距100千米,摩托车和自行车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自行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3倍,求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 4、A,B两村相距2800米,小明从A村出发向B村步行5分钟后,小军骑自行车从B村向A村出发,又经过10分钟二人相遇,小军骑自行车比小明步行每分钟多走130米,小明每分钟步行多少米? 5、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每小时17.5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求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6、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追及问题 1、A、B两地相距20km,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发出发,甲的速度是6km/h,乙的速度是8km/h。 (1)若两人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半小时,乙才出发,问乙出发后几小时与甲相遇? (2)若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问乙多少小时可追上甲? 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知道与其他队员会和。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经过了多长时间? 3、一队学生去郊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去。问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三、环形跑道 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每分钟行550米,乙每分钟行250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多少分钟后他们再相遇? 四、航行问题 1、一只轮船航行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水用3小时,逆水比顺水多30分钟,已知轮船在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求水流的速度. 2、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要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3、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钟,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城市间距离 五、火车过桥 1、某桥长5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共用30秒,而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0秒,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2、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行驶在平行的两条轨道上,快车长150米,慢车长200米,坐在慢车上的乘客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6秒,问坐在快车上的乘客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几秒? 3、甲乙两列火车,长分别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4、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求列车的长度。

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一次方程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程大位是我国明朝商人,珠算发明家.他60岁时完成的《直指算法统宗》是东方古代数学名著,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书中有如下问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 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下列求解结果正确的是( ) A .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B .大和尚75人,小和尚25人 C .大和尚50人,小和尚50人 D .大、小和尚各100人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正好分完.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得到等量关系为:大和尚的人数+小和尚的人数=100,大和尚分得的馒头数+小和尚分得的馒头数=100,依此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 设大和尚有x 人,则小和尚有(100﹣x )人, 根据题意得:3x+1003 x -=100, 解得x=25, 则100﹣x=100﹣25=75(人), 所以,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A ,B 两地相距480 km ,一列慢车从A 地出发,每小时行驶60 km ,一列快车从B 地出发,每小时行驶90 km ,快车提前30 min 出发.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若设慢车行驶了x h 后,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60(30)90480x x ++= B .6090(30)480x x ++= C .160()904802x x ++= D .16090()4802 x x ++=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不等式 性质 ①如果x>y,那么yy;() ②如果x>y,y>z,那么x>z;() ③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那么x+z>y+z;(,或叫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y,m>n,那么x+m>y+n;() ⑥如果x>y>0,m>n>0,那么xm>yn; ⑦如果x>y>0,那么x的n次幂>y的n次幂(n为正数),x的n 次幂

不等式两边相加或相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移项要变号) 不等式两边相乘或相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负数要变号) 解集 确定: ①比两个值都大,就比大的还大(同大取大); ②比两个值都小,就比小的还小(同小取小); ③比大的大,比小的小,无解(大大小小取不了); ④比小的大,比大的小,有解在中间(小大大小取中间)。 三个或三个以上成的不等式组,可以类推。 数轴法 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上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注意实点与空点的区别。 在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时,a>0,Δ=b2-4ac>0时,不等式解集可用"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求出。 证明方法 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根据a-b>0a>b,欲证a>b,只需证a-b>0;

说课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一、数学分析 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即: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蕴含的模型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继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标准分析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 2.通过用方程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 3.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初步经验。经过调研,抽测17 人,有15 人完全掌握了解方程的知识,有12 人能分析出简单行程问题(不含分类讨论的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找到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我所教班级学生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基于此在例题的选择上,我设置了一道分类讨论的题目,但由于学生正处于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时期,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在这道题目上易出现分类讨论不全面、考虑问题片面、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不到位等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研究,从而对学生思维途径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找出数学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通过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求出数学模型的解——检验、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学建模思想。 3.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的演示、表演,教师的引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五、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找出数学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是如何正确找出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借助电子白板、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与演示文稿的交互使用,引导学生利用路程图研究对象的行进过程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教材对比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是第三章内容,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并使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使我们有了更有力、 更方便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复习 例题: 例1.解下列方程: (1) 35.0102.02.01.0=+--x x ; (2)01}1]1)12 1(21[21{21=----x ; (3)3(x+1)-31(x-1)=2(x-1)-2 1(x+1); (4)2(|x+1|-2)-3(2|x+1|-1)=7(1-|x+1|)-2 例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a x x 4)]3(2[3=--和18 51123=--+x a x 有相同的解,那么这个解是什么? 例3.求关于x 的方程153+=+-bx a x (1)有唯一解的条件;(2)有无数解的条件;(3)无解的条件. 例4.某商场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时的价格比原来的进价降低了6.4%,使得利润增加了8个百分点,求经销这种商品原来的利润率是多少? 例6.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如果把右边两位数移到前面,则新五位数比原来五位数的2倍多75,求原五位数. 例8.若0)23(2 =+++b ax x b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且x 有唯一解,求这个解. 例9.求同时满足2 x +3≥3(x +2)与33+x >3251+-x 的整数x . 【提示】解 ?????+->++≥+32513 3)2(332x x x x 得,-4<x ≤-3. 【答案】x =-3. 例10.已知方程组???-=-+=+17 2652y x k y x 的解为负数,求k 的取值范围. 【提示】解方程组,得???+=-=.812m y m x 所以 ? ??<+<-.08012m m 【答案】m <-8. 例11.已知a 是不等式组?????-<-+>-a a a a 23712 1)1(315的整数解,x 、y 满足方程组???=+-=-43272y x y ax 例12.一批服装,进价是每套320元,进货过程中损耗2%,要使出售后赢利不低于15%, 应怎样定价? 【答案】(略解)设每套服装定价为x 元, 根据题意,得 320%2320320?--x ≥100 15. 解得 x ≥374.4. 答:定价应不低于374.4元.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方程x +2=3的解也是方程ax -3=5的解时,a = ; 2、方程|x -1|=1的解是 ; 3、|2x -3y |+(y -2)2 =0 成立时,x 2+y 2 = 4、|x-y|=y-x,是x___________y;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分类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1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3a > D .3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大大小小找不到即可得到a 的范围. 【详解】 ∵关于x 的不等式组21x x a -? 无解, ∴a-1≥2, ∴a ≥3.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2.若x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2x + ∴被开方数x+2为非负数, ∴x+2≥0, 解得:x≥-2.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若关于x 的不等式6234 x x a x x +<+???+>??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5<a ≤18 B .5<a ≤6 C .15≤a <18 D .15≤a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不等式组,由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组得:23x a x >???

最新初中数学不等式教案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知识点: 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表示不等关系的常用符号:≠,<,>)。 2、不等式的性质: (l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改变,如a > b , c 为实数?a +c >b +c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a >b , c >0?ac >bc 。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如a >b ,c <0?ac <bc. 注: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实数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先确定该数的数性(正数,零,负数)再确定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不能像应用等式的性质那样随便,以防出错。 3、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三种): (1)a – b >0? a >b (2)a – b=0?a=b (3)a –b <0?a <b 4、(1)a >b >0? b a > (2)a >b >0?22b a < 二、不等式(组)的解、解集、解不等式 1、能使一个不等式(组)成立的未知数的一个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一个解。 不等式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2.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三、不等式(组)的类型及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 (l )概念: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要特别注意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l )概念: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解法: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解集的公共部分。 注: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借助数轴求解较方便。 典型例题: 1、判断正误: (1)若a >b ,c 为实数,则2ac >2 bc ; (2)若2ac >2bc ,则a >b 2、若a <b <0,那么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a 11< B 、ab <0 C 、1 b a 3、如果x -y <0,那么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x y .(填<或>符号) 4、若x y >,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33x y ->- B .33x y ->- C .32x y +>+ D .33x y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行程问题

第二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类专题讲解 【基本关系式】 (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基本类型 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③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顺速–逆速 = 2水速;顺速 + 逆速 = 2船速 顺水的路程 = 逆水的路程 注意: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水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常见的还有:相背而行;环形跑道问题。 一、行程(相遇)问题 A.基础训练 1.小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小李每分走60米,小刚每分走90米,几分钟 后两人相遇? 2.小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5分钟后两人相遇,小刚每分走80米,小明每 分走多少米? 3.王强和赵文从相距228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王强每分行60米,赵文每分行80米,王强出发3 分钟后赵文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4.两辆车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出发,每 小时行40千米,乙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 5.两村相距35千米,甲乙二人从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先 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当他们相距9千米时,乙行了多长时间? 6.甲乙二人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二人相遇,求 两人的速度。 7.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他们在乙出发4小时后相遇,已知 甲比乙每小时多行2千米,求两人的速度。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方程与不等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一、选择题 1.a 的一半与b 的差是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 ) A .102a b - < B .102a b -≤ C .()102 a b -< D .102a b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列代数式表示a 的一半与b 的差,是负数即小于0.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102 a b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不等式,首先要列出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代数式,再由不等关系列不等式. 2.如果不等式(2)25a x a ->-的解集是4x <,则不等式251a y ->的解集是( ). A .52 y < B .25y < C .52y > D .25 y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出20a -<,2542a a -=-,解得32 a =,则2a=3,再解不等式251a y ->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a-2)x >2a-5的解集是x <4, ∴20a -<, ∴2542 a a -=-, 解得32 a = , ∴2a=3, ∴不等式2a-5y >1整理为351y ->, 解得:25 y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含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法,有一定难度,注意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解不等式,根据解集确定数轴的正确表示方法. 【详解】 解:不等式2x+1>-3, 移项,得2x >-1-3, 合并,得2x >-4, 化系数为1,得x >-2.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不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4.若不等式24x <的解都能使关于x 的一次不等式2(1)x x a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8a ≥ B .8a ≤ C .8a > D .8a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不等式24x <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2(1)x x a ++<的解集,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并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24x <可得:x <2;

初中数学不等式试题及标准答案

初中数学不等式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初中数学不等式试题及答案 A 卷 1.不等式2(x + 1) - 12 732-≤-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2.同时满足不等式7x + 4≥5x – 8和5 23x x -<的整解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不等式3 3 131++ >+x mx 的解集为x >5,则m 值为___________。 4.不等式2 2 )(7)1(3)12(k x x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5.关于x 的不等式(5 – 2m)x > -3的解是正数,那么m 所能取的最小整数是__________。 6.关于x 的不等式组?? ?<->+2 53 32b x x 的解集为-1x ,则不等式(a – 4b)x + 2a – 3b >0的解是__________。 B 卷 一、填空题 1.不等式2|43|2 +>--x 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 2.不等式|x| + |y| < 100有_________组整数解。 3.若x,y,z 为正整数,且满足不等式?????≥+≥≥1997 213z y y z x 则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M=1 21 2,12122000199919991998++=++N ,那么M ,N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填“>”或“<”) 5.设a, a + 1, a + 2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满足不等式4314 ||3<--x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3 B .x<72- C .x>3或x<7 2 - D .无法确定 2.不等式x – 1 < (x - 1) 2 < 3x + 7的整数解的个数( ) A .等于4 B .小于4 C .大于5 D .等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