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目录第一章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概述1.1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涵义1.1.1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特征1.1.2 大规模定制物流制运营流程1.2 大规模定制物流的职能1.3 供应链管理概述第二章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国内外现状2.1 国内现状2.2 国外现状] 第三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3.1 国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现状3.2 国外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现状3.3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影响因素3.4 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措施第四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发展4.1 障碍因素4.2 解决方案结论第一章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概述1.1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涵义大规模定制物流的内涵大规模定制物流是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为了满足个性化顾客的需求,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和与其关联的信息从接收地到消费地按订单要求流动以实现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相统一的过程。
大规模定制物流整个流程都围绕顾客订单,根据其流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划分为采购物流、库存、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四部分。
个性化原材料的送达过程形成大规模定制采购物流:物料的投入及定制产品的产出过程形成大规模定制生产物流;大规模定制物流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必要的停顿,这就会形成一定量的库存:大规模定制销售物流最终将定制产品送达顾客。
大规模定制物流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订单为目标,主体成分如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等都具有定制因素,因此其构成复杂,流动路径和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物流有所不同,具有路径分化的特点。
所谓路径分化指的是大规模定制采购、生产、销售等物流过程提供的物料均是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定单,而顾客的个性化订单需求的数量和产生的时间很难预测,需要多企业协作完成,因此其物料流动过程不统一。
大规模定制物流面向顾客订单、构成情况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它要求质量的零缺陷、快速反应和成本的最优化。
1.1.2 大规模定制物流的特征1.以物流功能模块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规模定制物流功能可分为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模块,各模块物流功能的实现可通过自营或合作的方式获得,每个组织以核心竞争力为依据确定自营功能模块或模块的自营部分,非核心能力模块功能则通过合作企业完成。
Ch8 供应链管理新生产理念: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比较
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生产
焦点:通过稳定性和
控制力取得高效率
焦点:通过灵活性和快速
响应来实现多样化和定制化
目标:以几乎人人买
得起的低价格开发、生 产、销售、交付产品和 服务
目标:开发、生产、销售、
交付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足 够的多样化和定制化,同时 是人们负担的起的,即几乎 人人都买得起自己想要产品
例:美克美家的定制化窗帘服务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Supply Chain & Logistics Management
工商管理学院
School .Busi Admin
制造定制化
制造定制化是指接到客户定单后,在已有的零部件、模 块的基础上进行变形设计、制造和装配,最终向客户提供定 制产品的生产方式。在这种定制生产中,产品的结构设计是 固定的,变形设计及其下游的活动由客户定单所驱动。
在这种延迟方式中codp点发生在配送或销售环节制造延迟是指企业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在已有的零部件模块基础上进行变形设计制造和装配最终将定制化的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装配延迟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企业对现有标准化零部件或是模块经过重新配置和组装后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浙江工商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例:戴尔电脑的案例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Supply Chain & Logistics Management
工商管理学院
School .Busi Admin
自定制化
自定制化是指产品完全是标准化的产品,但产品是可客 户化的,客户可从产品所提供的众多选项中,选择当前最符 合其需要的一个选项。因此,在自定制方式中产品的设计、 制造和装配都是固定的,不受客户定单的影响。
试论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

试论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供应链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实现供应链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而在供应链中,物流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一系列活动。
1.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各成员可以实时获取到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从而及时做出调整与决策。
2.合理规划物流网络:通过对物流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可以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与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合理选择仓储与配送的地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减少运输时间与成本。
3.优化运输模式:在供应链中,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物流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根据货物种类、运输距离、可靠性等因素选择最经济、最高效的运输方式,如陆运、海运、空运等。
4.加强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互相依赖,所以与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关系密切,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物流标准和流程,可以确保货物的及时、安全到达。
5.实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控制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可以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等方面进行控制与降低,如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减少货物损耗等。
6.引入物流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也可以借助物流技术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可以利用物流跟踪系统来实时监控货物的运输情况,提前预警问题,减少风险。
7.加强物流人员培训:在供应链的物流管理中,人才是关键。
加强物流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物流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与协调。
只有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企业才能在供应链中获得更高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大规模定制化与供应链管理

大规模定制化与供应链管理钱芝网摘要:大规模定制化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它根据每一个客户的不同要求,用大规模生产的效益完成定制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了个性化与大规模生产的有机结合。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规模定制化的涵义及其优势,然后对如何基于供应链管理成功实施大规模定制化,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延迟制造随着社会化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之上的大规模定制化便应运而生了。
那么,什么是大规模定制化?如何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来有效实施大规模定制化?本文对此问题探讨如下。
一、大规模定制化的涵义及其优势所谓大规模定制化,是指对定制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通过把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满足单个顾客的需求。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供应链为依托,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部分地转化为批量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顾客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
实行大规模定制,企业和客户都能获得利益。
就客户而言,大规模定制可以使他们得到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从而通过充分享受个性化的产品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就企业而言,大规模定制可以使企业获得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一是大规模定制可以使企业迅速地对快速增长的需求作出反应,从而使企业的产品早于竞争对手先上市,获得超额利润。
二是大规模定制能使企业迅速地适应市场、技术、标准和潮流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推出各种符合消费趋势的新产品。
三是大规模定制有助于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并吸引大量个性化需求不能被标准产品所满足的顾客,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是大规模定制由于采用通用化的设计和柔性制造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定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成本。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

经提 出 立刻受到广泛 关注 被作 为企业竞争的前沿问题进行 了 热烈的讨论 并在 生产 实践 中不断运用和总结。这些年来 的实践 充分肯定 了这一竞争模式的生命力。在经过 十几年的时间后 大
础上 容易实现 标准 功能模块 的快速配置 , 实现产 品的快速重构 快速得到一系列适应市场需 求的全新产品。
变性等特 点 为了抢 抓市 场机遇 企业需要根据 自身的核心能力
选择与其互补 的供应 商和制造商结成动态联盟 , 供应链结构随着 2产品制造专业化 。在一般机械类产品 中 有 7 %的功能部 市场需求 的改变而 改变 ,从而使 得供 应链呈现 出动态性 的特点 。 O 件 间存在着结构和功能 的相似性 如果打破 行业界线 按 G 原理 在大规模定制模式下 . T 主体企业 以客户订单为依据来 安排定制产 将相似功能的部件 和零件分类和集中起来 完全 有可能形成足 以 品的生产 . 与大规模生产下 的以需求预测来安排生产的方式相 比 组织大批量生产 的专业化企业 的生产批量 这些 专业化制造企业 存在着时间上的劣势。因此 快速而又低成本地向客户提供定制 承接主干企业开发产 品中各种相似部件 、零件 的制造任务 并能 化的产品 是供应链管理 的重点 。基于上述 原因,大规模 定制下 在成组技 术的基础上采 用大批量 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当然 在现 的供应链是在精益基础 上的敏捷 为主 的供应链 。 代制造技术的支持下 , 这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已克服 了传统 的刚性
维普资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物流管理.doc

供给链管理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与供给链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在供给链中贯穿着整个物流流通,物流流通将链条上的各个企业串联在一起,是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枢纽。
从历史角度看,供给链管理的出现是晚于物流管理产生的,物流管理显示出来的一体的趋势。
供给链的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相比,供给链更强调链的作用,供给链的打包集成性和整合后的各个单元的协调性。
各个节点要根据各个渠道,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渠道对信息和其他交流信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协调,对供给和效劳反响到达一个稳定的平衡。
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供给链上的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模式,是将各个独立的业务流程重新整合的过程,打破了各个部门组织之间的信息局限,优化组织结构。
管理的理念也发生革新,这是由于核心节点组织和企业在供给链上采用信息互相提供的策略,集成了整个链条的管理思想。
管理方法也在扩散和移植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使得企业的方案和规划得以在链条综合下实施。
最后,联通这些手段的媒介和渠道就是整合了所有企业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开展带来的优势。
贯穿于供给链全过程的就是以流程为载体,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贯穿到整个配置过程,有机结合,交流顺畅,到达供求平衡的目的。
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链条上的各个企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交织的网络,宏观上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更大的组织。
因此这个组织是否是一个有机整体会对整体开展产生根本的影响。
如果链条出现某个节点的信息局限,没有形成网络传输,就会造成整体性的错误开展,所以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建立高度统一的安排,整体协调信息和资源配置,到达链条管理的新开展。
3.全新的库存观如果整个链条企业到达了优势互补和信息流畅,相关节点企业或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个节点的库存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库存形成了新的平衡,这就是供给链管理的平衡。
4.注重核心竞争力实体经济或链条上的节点组织如果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在链条上与其他节点企业或者组织形成网络,构成合力,抱团开展。
试论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

试论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是指企业在供应链中通过优化物流管理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供应链规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
首先,供应链规划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和协调,可以确保供应链的顺利运行和高效运作。
在供应链规划中,企业需要对物流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供应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仓储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仓储系统,包括仓库选址、仓储设备的优化配置、库存管理、货物装载与卸载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合理管理仓储环节,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仓储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再次,运输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之一、企业需要对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路线选择、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车辆管理、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跟踪和管理等。
通过合理的运输管理,企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此外,质量管理也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企业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包括货物质量的检验与监控、包装和装卸的质量管理等。
通过质量管理措施,可以确保货物在物流过程中不受损坏,减少货物丢失和损坏的概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最后,信息管理是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共享和传递,提高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度,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来优化物流流程,实现物流过程中的协同管理。
综上所述,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包括供应链规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合理的物流管理措施,企业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而随着供应链的发展和物流技术的进步,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
企业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

企业⼤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企业⼤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摘要20世纪在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规模⽣产模式,曾极⼤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进⼊到⼀个全新阶段。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益发展,市场竞争的⽇趋激烈,消费者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规模⽣产⽅式已⽆法适应这种⽇益动荡的市场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戴尔公司能够迅速成长,其原因是⼈们往往只看到了戴尔表⾯的直销模式,⽽忽视了其背后⼤规模定制的⽣产⽅式以及⾼效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所起的巨⼤作⽤。
对戴尔基于⼤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总体模型、基本特点及弊端的分析表明,实⾏企业的有效整合,建⽴外部协作关系,把握客户需求,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先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战略合作管理AbstractMass production mode in twentieth Century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make the whole society into a new phase. In this case, Dell company was able to grow rapidly, the reason is that people tend to see only the direct model Dell surface, while neglecting the 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tremendous role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dvanced the.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ll analysis show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mass customiz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general model,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ernal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grasp the needs of customers, the company can have the initiative in the competit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Mass customiz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1. 引⾔ (4)2. ⼤规模定制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阐释 (4)2.1 ⼤规模定制的理念与分类 (4)2.2 供应链与⼤规模定制的耦合性 (5)3.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应⽤分析 (6)3.1 “戴尔”⼤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实施的背景 (6)3.1.1 戴尔公司简介 (6)3.1.2 “戴尔”实施⼤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原因 (7)3.2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 (7)3.2.1 零部件标准化 (7)3.2.2 按订单装配 (7)3.2.3 信息技术的发展 (8)3.3 “戴尔”⾯向⼤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总体模型 (8)3.4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9)3.4.1 严格挑选供应商,与供应商虚拟组合,建⽴合作伙伴关系 (9)3.4.2 ⾼效库存管理——物料的低库存与成品的零库存 (10)3.4.3 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CRM) (10)3.5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弊端 (11)4. 结论与启⽰ (11)参考⽂献 (12)20世纪在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规模⽣产模式,曾极⼤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进⼊到⼀个全新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目录第一章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概述1.1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涵义1.1.1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特征1.1.2 大规模定制物流制运营流程1.2 大规模定制物流的职能1.3 供应链管理概述第二章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国内外现状2.1 国内现状2.2 国外现状]第三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3.1 国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现状3.2 国外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现状3.3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影响因素3.4 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措施第四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发展4.1 障碍因素4.2 解决方案结论第一章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概述1.1 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涵义大规模定制物流的内涵大规模定制物流是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为了满足个性化顾客的需求,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和与其关联的信息从接收地到消费地按订单要求流动以实现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相统一的过程。
大规模定制物流整个流程都围绕顾客订单,根据其流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划分为采购物流、库存、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四部分。
个性化原材料的送达过程形成大规模定制采购物流:物料的投入及定制产品的产出过程形成大规模定制生产物流;大规模定制物流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必要的停顿,这就会形成一定量的库存:大规模定制销售物流最终将定制产品送达顾客。
大规模定制物流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订单为目标,主体成分如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等都具有定制因素,因此其构成复杂,流动路径和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物流有所不同,具有路径分化的特点。
所谓路径分化指的是大规模定制采购、生产、销售等物流过程提供的物料均是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定单,而顾客的个性化订单需求的数量和产生的时间很难预测,需要多企业协作完成,因此其物料流动过程不统一。
大规模定制物流面向顾客订单、构成情况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它要求质量的零缺陷、快速反应和成本的最优化。
1.1.2 大规模定制物流的特征1.以物流功能模块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规模定制物流功能可分为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模块,各模块物流功能的实现可通过自营或合作的方式获得,每个组织以核心竞争力为依据确定自营功能模块或模块的自营部分,非核心能力模块功能则通过合作企业完成。
在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标杆瞄准方法,以该功能领域的领先者或竞争对手为标杆,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操作等的标准化。
最后,根据具体的客户需求进行物流功能模块的组合,以物流服务总效益最大化为指导,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协调。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大规模定制物流要在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提供满足顾客定制要求的物流服务,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
这些技术使企业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快速反应(QR)、有效顾客反应∞cR)、准时制管理(JH)等,提供顾客要求的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vMIP)、提前运送通知(AsNs)商品预测和计划、上架准备等特定服务;支持工厂和仓库中新增的物流活动如越库(cross—dockin曲操作、运输调度及回程安排等。
3.以物流细分为手段大规模定制物流通过对物流需求的细分,划分出顾客群,并根据每个顾客群的需求特征确定物流服务水平,从而避免为单个顾客定制物流服务水平的复杂性和低效率。
从产品角度进行的市场细分可以从充分识别顾客需求,进而确定目标市场,寻求差别化市场机会,为每个顾客群提供所需要的产品。
同样,从物流角度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明确各个顾客群的物流需求,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别化物流服务战略。
提供顾客所需要的物流服务。
4.以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大规模定制物流最终是要实现企业价值与顾客价值的统一,做到顾客需求的满足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不同的模块及流程阶段,在各阶段的协调中要求其局部优化要以系统整体价值的提升为准则,以使顾客和企业共同受益。
5.以网络化物流为发展方向大规模定制物流注重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以及减少物流系统的反应时间。
大规模定制物流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整合企业内外各种物流资源,最终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网络化物流。
网络化物流统筹了整个物流链上各模块的物流功能及物流资源,致力于以整个物流网络的最小总成本和最快的反应速度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1.1.3大规模定制物流流程大规模定制物流在时间上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物流流程,大规模定制物流流程是为大规模定制企业提供运营基础,创造物流运动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过程。
基于大规模定制物流的内涵和特征,本文将大规模定制物流主要分为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四个流程。
由于大规模定制强调多企业协作方式满足顾客订单,有些物流流程模块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企业中,其物料流动方式较之传统方式下的物流流程有很大不同。
大规模定制采购是指企业为了追求和实现它的战略价值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紧密与生产和库存相连的识别、获取与管理它所需的或潜在所需的所有资源的活动。
大规模定制采购物流是顾客个性化所需物料的流动过程,其目标从传统方式下的满足库存转变为满足顾客定单,因此其流程隧不同的顾客订单而有所变动。
大规模定制采购应密切关注库存及生产环节,在第一时间掌握物料的需求及其变动情况。
对于某些物料而言,采购部门要使供应商和生产部门达成直接送货协议,以减少料不必要的停滞,做到快速响应生产需求。
不同的顾客订单其物料需求种类及所要求的时间都有所不同,相互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多数采购都是一次性的随机行为,这就要求其采购活动的“零缺陷”,即采购活动要做到准确、准时地满足订单要求。
由于顾客可随时产生新的需求,系统对此较难预测,采购需求也随订单变动,呈现出一定的随机性。
较多采购都是一次性的随机行为,其物流过程在时间上也并非连续进行,波动性较大。
大规模定制采购的一次性和随机性特点使得采购批次增多,批量减小,较难享受大规模采购所带来的批量折扣,这也导致了其成本发生的重复性。
每次采购都要处理不同批量的物品,如对此管理不善将导致采购成本的上升。
2.大规模定制库存大规模定制倡导零库存以快速、低成本满足顾客订单,但在其物流各流程节点处还会产生一定量的物料停滞,从而形成库存。
大规模定制库存是指在其物流流程各节点存储的物料、为保证系统瓶颈环节平衡运行而设置的物料缓冲以及处于顾客订单分离点的物料和在制品。
大规模定制库存是其物流各流程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或是为了使过程实现无缝连接而采取的存货措施。
因为大规模定制系统要进行多企业协作生产,因此其库存概念也超越了企业界限,将相关协作企业的物料存储也纳入其管理范围。
大规模定制库存管理的真正本质不再是针对物料存储的管理,而是针对多企业协作过程的工作流管理,其管理功能也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视如何才能使系统物流过程平稳运行以及过程瓶颈环节的消除。
大规模定制系统根据不同的订单需求寻求企业能力模块,由此产生的物流流程节点较为分散,而且由于系统瓶颈所处地点不同,这使得其库存也较为分散。
大规模定制库存质量具有多种影响因素,物流过程的每个阶段均会对库存质量产生影响。
为防止库存本身成为系统瓶颈而使大规模定制系统效率降低,需要对其进行集成,实施统一管理。
3.大规模定制生产物流流程大规模定制生产物流是物料在个性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流动,包括两部分:首先指物料在企业内各工序间的流动,其次就是由于大规模定制系统多企业合作生产所产生的企业问物料流动。
大规模定制生产物流目标就是快速响应顾客需求,按订单要求,采用多种管理技术组织物料流动以实现其过程的平稳。
大规模定制系统要以大规模方式生产顾客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其生产过程被分成不同能力模块,借助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协作完成。
相应地,其生产物流流程也由不同企业的生产能力模块对接而成。
为保证流程的平衡性,需要各合作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密切合作。
参与大规模定制系统的各企业均处在一个广泛联系的网络之中,相互之间的协作生产使其生产物流具有了网链状结构,图3。
1所示为大规模定制生产物流流程的一部分。
网链状结构的生产物流流程直观地反映了大规模定制个企业及其职能部门都是该结构上的一个节点,各节点问存在的供需关系是其物料流动的基础。
4.大规模定制销售物流流程大规模定制销售物流是指企业为实现产品及顾客价值,定制产品经过需求分析、计划、配送等环节,通过自营或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将定制产品送达顾客的过程。
大规模定制销售物流还是顾客需求信息的反馈点,通过沟通顾客和生产系统的联系来实现企业及顾客价值。
它是顾客需求链和企业供应链的交集中最具活力的环节,是实现大规模定制产品价值的关键阶段。
作为一种复合型的物流状态,销售物流系统要面对销售供应、成本控制、外包、供应商联盟、第三方物流、分销定制中心、客户服务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组织、评估和控制。
大规模定制销售物流是价值链系统的新表现形式,它整合了企业内外部后勤,协调控制生产与输出,执行和优化销售活动的产品服务,最终使大规模定制系统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动力”,不断降低运作成本、提升整体价值。
3.2大规模定制物流管理的新要求大规模定制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分化的顾客需求,这种特征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质量、成本和反应能力三个方面。
3.2.1大规模定制物流质量要求大规模定制物流要符合顾客的个性化质量要求,其质量管理系统需要由单一组织封闭管理向多组织协同管理转变,关注事前控制。
1.物流质量观念从关注企业利益的“最适宜水平的获得”,转变为关注顾客满意的“满足客户任何时间的任何需要”。
传统物流质量管理观念从企业本身出发,根据企业资源设计符合企业利益的“最适宜”物流质量水平。
在大规模定制方式下,顾客需求是驱动企业运营的根本因素,企业只有在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盈利机会。
因此,通过物流运营过程满足顾客要求,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为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首要手段。
2.物流质量管理系统从由单一企业封闭管理向多企业协同管理转变。
在传统物流服务方式下,物流质量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内部控制,注重内部过程、要素、对象的分析与控制,对外部过程以及外部关系则较少关注。
此时的物流质量管理具有质量黑箱特征,各物流节点之橱是一种纯粹的基于订单约束和验收约束的质量关系。
在大规模生产的物流服务方式下,物流服务质量缺陷被看作过程的故障,靠组织和员工不断努力地改进来确保质量缺陷不再发生;在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中,应将质量缺陷看作能力的故障,依靠增强物流过程的能力,加入其他有能力的组织,甚至还可以重新创造一个全新的有能力的新过程,来保证质量缺陷不再发生,确保产品与服务准时送达。
因此,大规模定制物流方式下,企业外部物流过程与内部物流转换过程成为同一层次的过程,必须对其实施协同质量管理。
3.物流质量管理从强调过程的事中控制向强调过程的事前预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