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与顾雏军
顾皱军被判与科龙转嫁的幕后

顾皱军被判与科龙转嫁的幕后!!!顾皱军被判与科龙转嫁的幕后!!!作者:苍白无力顾皱军拯救了科龙自从顾进入科龙之后,呕心沥血,常常晚上1点钟才离开办公室,终于这些心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科龙2001年的销售额只有401.2,出口只有0.67亿美元,上海的税收只2.1亿,而2004年科龙的销售额为85亿,出口为4.17亿美元,上税收达5.6亿人民币,在2005年的预算中,销售额预计为120亿,出口为8亿美元,上税收为8亿人民币,科龙已经具备了腾飞的完全基本条件。
2005年开局的头回四个月非常喜人,平均增长30%,五月一日到七日,国内零售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翻。
顾从来都没有想过,贪官污吏敢通过置科龙于死地的办法,来迫使顾皱军出奔股权。
真是胆大妄为到无法天容的地步。
其凶残,其到重心,都是难已令人置信的地步。
关于刘兴强、陈云贤和美的联手整科龙的事,我问科龙的朋友了解多少。
他们一开始都说,在顺德这件事传得很凶,为了启发他的发掘证据,我把与教授和陈总分析的东西,告诉了他们。
他们信佛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们互相了这些问题之后,给予我一些非常有用的证据。
一、科龙美的都是家电公司。
科龙的情况美的知道,美的情况科龙也知道。
而且很多供应商为了自身的安全,也在重金购买,科龙、美的经营情况,家电行业、供应商都是先供货,然后60-90天,基至180天之后才能拿到钱。
如果某一家终端产品公司一倒,就会砸死砸伤许多供应商。
以前华立公司、乐华公司、威力公司,倒下时,都砸死砸伤了很多供应商,小的往往就砸死了,大的也要被砸伤了,跑得快就没事了,所以供应商会花重金了解科龙、美的的内部真实情况。
我们以前在供应商那里,都看到过美的财务报表,所以,科龙这样的良好发展势头,美的肯定是知道的。
二、2004年底,有许多供应商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都向科龙通报了美的要花钱整科龙的消息,公司内部也有多次向顾报警,也同时向严友松等高层管理人报警,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顾雏军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顾雏军,原名顾云飞,生于1964年,中国企业家,曾担任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龙电器”)董事长。
2004年,顾雏军因涉嫌违法经营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操纵证券市场罪被逮捕。
经过多次审理,顾雏军的案件在法律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案件概述1. 违法经营罪:顾雏军涉嫌在担任科龙电器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占有公司财产。
2. 虚报注册资本罪:顾雏军在成立科龙电器时,虚报注册资本,欺骗投资者。
3. 操纵证券市场罪:顾雏军在担任科龙电器董事长期间,通过操纵公司股价,为自己谋取利益。
三、案件分析1. 违法经营罪(1)案件事实:顾雏军在担任科龙电器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将公司财产转移至个人或他人名下,非法占有公司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案件分析:顾雏军的行为符合违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虚报注册资本罪(1)案件事实:顾雏军在成立科龙电器时,虚报注册资本,欺骗投资者。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低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最低限额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3)案件分析:顾雏军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操纵证券市场罪(1)案件事实:顾雏军在担任科龙电器董事长期间,通过操纵公司股价,为自己谋取利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违反证券、期货管理法规,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案件分析:顾雏军的行为符合操纵证券市场罪的构成要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亿撬动亿资产(郎咸平曝光顾雏军并购神话)

9亿撬动136亿资产郎咸平曝光顾雏军并购神话顾雏军用于其“收购风暴”的资金其实只有9亿多元人民币,而这9亿元换回来的是一些响当当的企业,资产总值共计136亿——在对科龙一系列收购活动进行分析后发现,顾雏军利用了科龙电器的强大现金流而不只是单单靠他个人的资金,来完成他在冰箱产业的收购:作为消费品生产企业,科龙在日常运营中产生了巨大的现金流。
科龙电器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1.7亿元。
一般地,科龙的经销商都是先付款后提货,而在供货商和广告商那里,科龙可以拿到30天到90天的账期。
以60天的平均账期来计算,就有10亿元的现金一直留在科龙的账面上。
2001年以前的顾雏军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仅仅是曾经提出过一个颇具争议的“顾氏热力循环理论”。
但时至今日,在“整合冰箱产业”、“进军汽车产业”等概念之下,与他相关的资金调度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元,而顾雏军本人对于这一切却似乎只是信手拈来:“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钱不是问题,只要有好的项目我会毫不犹豫买下来”。
2001年是顾雏军带领格林柯尔一举成名的年份。
在这一年,顾雏军控股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收购了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000921.SZ),随后,在《福布斯》杂志2001年中国富豪榜上,顾雏军赫然位居第20名。
此后,顾氏风风火火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购风暴,美菱电器(000521.SZ)、亚星客车(600213.SH)、ST襄轴(000678.SZ)相继成为其囊中之物。
伴随收购风暴而来的是媒体对于顾氏及其背后的格林柯尔的“质疑”风暴:顾雏军用于收购的大笔资金从何而来?他究竟是做产业整合还是资本运作?科龙电器赢利真相如何?顾雏军进军汽车产业的动机是什么?置身于两个风暴的中心,顾雏军变得日趋神秘。
为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查阅大量公开披露的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外部表象的内部关联,总结其收购活动中一些规律性的手段。
总体而言,顾雏军通过其个人全资公司GreencoolCapitalLimited(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非上市公司)控制麾下格林柯尔系三大产业:制冷剂,冰箱和客车。
[光明日报]法律利齿终结“资本玩家”美梦——透视科龙顾雏军案.
![[光明日报]法律利齿终结“资本玩家”美梦——透视科龙顾雏军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628f4998fcc22bcd10d87.png)
[光明日报]法律利齿终结“资本玩家”美梦——透视科龙顾雏军案“资本大鳄”顾雏军科龙顾雏军案11月7日开审,这个曾经疯狂玩转资本市场的“资本大鳄”坐到了被告席上。
顾雏军在法庭上对其涉案事实的陈述中,不断提到一些政府机构甚至官员的名字。
一位长期关注此案的法学界人士说,这些名字就是顾雏军进军资本市场的一个个“绿灯”,此案审判的重要意义就是提醒人们:现在是终结为“资本玩家”大开“绿灯”的时候了。
顾雏军将“绿灯”作为“喊冤”的理由在7日的庭审中,顾雏军否认了检察机关的指控,并发表了近3个小时的“演说”,为自己“喊冤”。
他“喊冤”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当初他办的一些事情得到了某些主管部门的“特许”。
据检察机关指控,顾雏军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
2001年5月,顾雏军为收购科龙电器,欲设立注册资本为12亿元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但当时顾仅能筹集3亿元现金。
于是顾雏军用其两项专利的使用权作为9亿元无形资产出资。
后顾以顺德格林柯尔的名义收购了科龙电器的法人股,任科龙电器董事长。
但是由于顺德格林柯尔的无形资产占到注册资本的75%,远高于法律规定的比例,2002年4月顺德市工商部门不允许其年检。
顾雏军凭顺德市容桂区办事处出具的协助年检函办理了工商年检。
但顾无法筹足6.6亿元来置换注册资本中55%的无形资产,为了骗取公司的变更登记,顾雏军指使姜宝军和张细汉,在顺德容桂信用社通过来回倒款的形式,制造了顾雏军的天津厂向顺德格林柯尔投资6.6亿元的假象,最后由刘义忠将相关虚假资料交给会计师事务所验资,2002年12月骗取了顺德市工商局对顺德格林柯尔的变更登记。
对于这一指控,顾雏军在庭上的回答是:“最有资格认定我是否有虚假注册资本行为的,应该是顺德工商局,但是,顺德工商局同意刘从梦和刘义忠办理了科龙电器的工商登记变更资料,而且程序合法。
如果我真的犯了这个罪,岂不是说明顺德工商局渎职?”记者连线顺德区容桂街道办事处党委办副主任王军科。
科龙欲诉元凶顾雏军 追偿给科龙造成的损失.

科龙欲诉元凶顾雏军追偿给科龙造成的损失
27日科龙电器表示将起诉顾雏军、严友松、张宏,追偿他们给科龙造成的损失。
在今年8月12日顾雏军被董事会以“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无法正常履行董事长职责”为由免去了董事长职务。
目前代行董事长职权的科龙电器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董秘刘从梦告诉记者:“对于我们董事会来讲,维护上市公司利益是第一位的。
不管谁侵犯了上市公司的权益,我们都会尽全力去追偿。
”
在被问及起诉顾雏军等人的进程时,刘从梦说:“董事会为此专门开过会,决定要追偿损失。
我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实现这个目的,不光是起诉。
对于具体的起诉步骤,我们会根据律师的意见,按照法律规范来进行。
”
顾雏军对科龙到底造成了多大的损失,目前尚无权威定论。
10月31日,科龙电器发布了三季报,今年年初到9月底,公司亏损超过13亿元,每股净资产由上年度期末的2.66元降为1.36元。
科龙电器预测,公司2005年度的亏损额将比去年同期高出50%。
对于全年预亏的原因,科龙电器认为是受顾雏军等人涉嫌经济犯罪事件的影响,致使金融机构、供货商、经销商等对科龙电器的信心受到影响,使得科龙电器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冲击。
顾雏军掏空科龙电器案例分析

三、关联交 易转移财富
龙 电 器 原 来 所 用 制 冷 剂 的 12 倍 。
2002 年5月底,顾雏军要求科龙电器 采购 2220多吨价值 3亿元的格林柯尔 制冷剂。
PART 1
三、关联交易转移财富
2005年4月20日,深圳格林柯尔采购中心与天津 立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深圳格林 柯尔将一批钢材销售给天津立信,合同金额为 8600.882万元。同日,深圳市科龙采购有限公 司与天津立信签订采购合同,天津立信将同规格、 同数量的钢材销售给深圳市科龙采购有限公司, 但单价平均比采购价上浮了50元,合同总金额为 8960.03万元,约定的交货地点同为顺德或南昌。
•3、反客为主
•我们纵观顾雏军这几年收购科龙、美菱、亚星、襄轴事件, 分析每一个收购过程,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这就是,顾雏军 总是在股权转让完成之前进驻目标公司,入主董事会,或成 为董事长,或委托自己的副手成为目标公司的总裁。 •2001 年11 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 动。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2002年4月18日, 股权转让完成。 •其次,经营困难,但品牌较好的企业。科龙、美菱、亚星、 襄轴无不如此。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收购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白色 家电制造商和中国家电业十强企业之一,拥有优秀的制冷技 术团队及一系列专利技术及营销网络。 •美菱电器在业内一直保持稳健发展步伐,自创业元老张巨声 退隐后,曾一度公告亏损。
•2003年7月8日,美菱电器董事会提早选举顾雏军为公司董 事长。美菱电器股东大会同意李士军等四人辞去公司董事职 务,增补顾雏军、林科、成湘洲、霍永新等四人为公司董事, 增补陆鑑青、景星、雍凤山等三人为公司监事。2004年3月 2日,格林柯尔受让公司股权的过户手续已办理完毕。2004 年4月份,顾雏军担任了董事长。2004年5月10日,亚星客 车控股股东与扬州格林柯尔办理股权过户手续。2004年4月 10日委派格林科尔副总裁出任襄轴总裁。本次股权转让须上 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且证监会在异议期内未提出异议后方 可实施。
科龙案例分析

科龙案例分析金融危机环境下,管理层舞弊的甄别--试析KL并购舞弊案例内容提要:令世界震撼动荡的金融危机使得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金融危机环境下,财务舞弊的动机会更加强烈。
本文通过科龙并购这个典型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管理层财务舞弊的手法和成因,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堪称国内冰箱四大品牌之一,两次被易主和两次被ST,科龙并购是足以影响中国家电行业格局的重大并购。
案例要求运用管理层财务舞弊理论进行剖析,洞悉管理层财务舞弊的机会、压力、条件、需求、惯用策略和手段,认识金融危机环境下管理层舞弊的新趋势,捕捉管理层舞弊的预警信息,旨在掌握如何甄别管理层舞弊的方法,以期能有效地防范管理层舞弊。
关键词:金融危机管理层舞弊资本运营案例分析金融危机环境下,管理层舞弊的的甄别--从KL危机透视管理层财务舞弊的特征和手段一、引言安然事件以来,财务舞弊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上所关注的焦点。
美国的世通公司、施乐公司、南方保健的假账丑闻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银广厦、琼民源和郑百文似乎是昨天的事,科龙电器、银河科技、天津磁卡等舞弊事件接踵而至, 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经济话题也是内部控制的重点。
本文以广东科龙危机为例, 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顺德,主要生产冰箱、空调、冷柜和洗衣机等系列产品。
1996年、1999年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
作为国内冰箱四大品牌之一的科龙电器两次被易主和两次被ST。
第一次易主是2002 年 4 月由顾雏军名下的格林柯尔公司以3.468亿元收购科龙电器;第二次易主被称为是“蛇吞象”的收购,2006年4月24日海信集团以6.8亿元的最终收购价,完成对格林柯尔所持有的全部科龙股份的收购。
两次被ST分别是:2001年第一次被戴上ST的帽子,于2003年摘去ST帽子;2006再次被戴上S*ST的帽子,希望在2009年能再次摘去ST帽子。
郎顾之争

2、乘虚而入 、
收购对象:顾雏军是在“国资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收购对象:顾雏军是在“国资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 背景下, 背景下,把地方政府急于出手的经营困难但是生产条件和市场 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收购的对象。 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收购的对象。广东科龙电器是中国规模最 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和家电业十强企业之一, 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和家电业十强企业之一,拥有优秀的制冷 技术及营销网络。 2000年首次报亏之后 2001中期报表显示 年首次报亏之后, 中期报表显示, 技术及营销网络。继2000年首次报亏之后,2001中期报表显示, 2000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下跌 8%,纯利急降85%, 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下跌9 纯利急降85%,每股 与2000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下跌9·8%,纯利急降85%,每股 盈利0 02元 中报发布当日,该公司在香港股价下跌12 12%。 盈利0.02元。中报发布当日,该公司在香港股价下跌12%。
郎顾之争” &“郎顾之争”的背后
2001年是顾雏军带领格林柯 2001年是顾雏军带领格林柯 尔一举成名的年份。在这一年, 尔一举成名的年份。在这一年, 顾雏军控股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 收购了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 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随后, 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随后,在 福布斯》杂志2001 2001年中国富豪 《福布斯》杂志2001年中国富豪 榜上,顾雏军赫然位居第20 20名 榜上,顾雏军赫然位居第20名。
2004年 2004年8月,郎咸平表示,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 郎咸平表示,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 科龙 41亿 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 号称投资41 ST襄轴等四家公司, 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 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 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期间顾雏军采取了多种手法 巧取豪夺,郎咸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 巧取豪夺,郎咸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 安营扎寨、 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 安营扎寨 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 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和借鸡生蛋。 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和借鸡生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年报科龙“巨亏”15.6亿
1,毛利率变化无常
2,营业费用急升
3,猛提存货跌价准备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2
毛利率变化无常
2001上 半年
23.17%
1999年 2000年
2001下 半年
4.87
3.8 1.56 0.23 -0.39 5.4 6.45 6.44
11
3.96 2.2 0.44 4.68 1.4 6.56 5.91
16
1999年合并财务报表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1999年 56.2 38.5 1998年 38.1 24.42
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基本内容
一,顾雏军简介及控股公司结构
二,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敏感点
三,科龙上市前后财务报表分析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
一,顾雏军简介及控股公司结构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7.7
7.8 3.6 0.72 5.5
13.7
4.4 3.19 0.7 5.6
投资收益
利润额 净利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0
6.92 6.44
0.76
6.89 5.91
17
1999年各冰箱企业毛利率比较
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科龙上市后~顾雏军接手前
二、顾雏军接手后的一年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3
科龙大事记
1999年5月,科龙在深交所发行A股1.1亿股,筹资10.7亿元
1999年年报盈利6.4亿
顾雏军时代到来
在2001年虽然顾雏军还没有完成对科龙的收购,但是
2001年已经在为他进驻科龙做好了准备:
一,2001年11月顾雏军成为科龙的董事长(为操纵报
表提供了方便)
二,2001年年报科龙“巨亏”15.6亿(为低价收购提
供了理由)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1
23
销售费用急升
营业费用相对销售收入变动
1999年 集 团 母 公 司 子 公 司 13.88%
2000年 23.73%
2001上半年 2001下半年 16.55% 46.77%
2001全年 27.52%
11.41%
0
19.07%
50.46%
31.1%
17.47%
24.64%
4.68%
46.77%
8.15%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4
猛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为2.82亿
对
比
年报披露新产品受欢迎,占总销量的78%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2.6 1.36
8.87%
20.9%
解释是低价促销,但是本年在低价 促销下,毛利率却
不降反升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9
销售方面
(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8亿,利润增长2亿!!
!
(2),营业费用大降3.55亿
7.5%
2001全 年
17.48%
集团
31.56% 16%
母公 司
子公 司
14.62%
4.77%
21.77%
9.72% --8.37%
17.22%
56.15%
16.43%
29.78%
18.86%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999年母公司利润表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1999年 33.3 28.4 1998年 34.3 23.2
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利润额 净利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亚星 60%
襄轴承 29.8%
吉诺尔
上菱
阿 里 斯 顿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6
郎咸平的金字塔结构
资本运作 者
私 有 公司
控股 公司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00年巨亏6.4亿
2001年巨亏15.56亿 2002年4月顾雏军完成收购,2002年年报科龙盈利1亿 2004年8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 ’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 ,顾雏军要求其道歉,未果,在港起 诉郎
2004年9月,国家审计署调查组进驻科龙电器,调查顾氏收购
(3),销售费用下降高达8.77亿!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30
粉饰的财务报表出炉
开始公告净利2亿
鉴于德勤对其出具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修正为1亿
多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科龙利润所依赖的投资收益全为长期股权投资,而且
全是其子公司,那么其投资收益全部来自子公司,子 公司毛利率高出母公司40%
科龙母公司 科龙子公司 美菱 海尔
毛利率
14.63%
55.9%
17.79%
20.6%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999年母公司利润表与科龙合并利润表的对比
2,1999年各冰箱企业毛利率比较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其实上市首度披露财务报表的公司都习惯拿出漂亮的业绩,这是普遍现象, 如果公司发展不好,一般会通过造假实现“盈利”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5
8
二,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敏感点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9
财务报表可能造假时间
1,公司上市首次出具财务报表
2,上市公司被ST前后
3,收购合并后首次出具财务报表
4,国家经济及公司所处产业不景气
18
现金现金流量表分析
而1999年,1998年公司分得的股利或利润为零,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应收股利为零
显而
易见
子公司未考虑分给母公司任何利润
投资收益的5.4亿子虚乌有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9
1999年粉饰报表的结果
2005年5月10日,科龙公告称,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05年9月15日 ,青岛海信收购顾持有的科龙股权,控股科龙
14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对1999年年报的分析
1999年年报显示公司盈利6.4亿,表面看来与1998年的 利润相近,并且有所增长,但是仔细分析公司的年报 和合并报表却发现有很大问题,1999年的利润结构发 生了变异,6.4亿净利中有5.4亿为投资收益,对此我们 对财务报表的下列项目进行了分析:
3
顾雏军简介
1984年
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生毕业
1988年9月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
1992年10月
1995年
下海经商
成立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
2000年7月,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2001年10月,收购科龙电器 2003年6月 2005年9月 2008年3月
入主上市公司美菱电器, 12月 入主上市 公司亚星客车 ,涉四宗罪被捕 ,一审被判刑十年。
案例分析
科龙与顾雏军
---曾经的辉煌
三组成员:冯伟() 卜旭 韩冰 姜婕 句安 裴学东 朴君龙 叶金钱 石省修 2008年12月6日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5
操纵目的
制造巨亏一方面可以实现低价收购,另一方面可以为 收购后实现扭亏盈利做好准备和进一步资本运作提供 空间。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