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

合集下载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全部60首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全部60首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全部60首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一——【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二——【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三——【宋】范成大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四——【宋】范成大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宋】范成大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六——【宋】范成大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七——【宋】范成大寒食花枝插满头,茜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八——【宋】范成大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煖一杯。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九——【宋】范成大步屧寻春有好怀,雨馀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宋】范成大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一——【宋】范成大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薹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三——【宋】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四——【宋】范成大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五——【宋】范成大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
一、原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二、注释
1.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杂兴”为诗体名称。

2.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3. 杏子肥:杏子长得肥大。

形容杏子已成熟。

4. 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5. 菜花:指油菜花。

油菜花在春天盛开,到初夏时已经开始凋谢,所以说“菜花稀”。

6. 日长:白昼很长。

夏季白昼时间长。

7. 篱落:篱笆。

8. 惟有:只有。

9. 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一、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注释
1. 耘田:在田间除草。

2. 绩麻:把麻搓成线。

3.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4. 未解:不懂。

5. 供:从事,参加。

6. 傍:靠近。

7. 桑阴:桑树的树荫。

桑树是乡村常见的树木,桑叶可养蚕。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1《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作品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四时田园杂兴》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四时田园杂兴》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的翻译,欢迎欣赏!作者:范成大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者]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赏析]这首《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诗歌不但描绘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以及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首句“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昼”即为白天。

“耘田”即为除草。

“绩麻”即为把麻面团线。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道,白天下田回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这一句不但斥责了时间——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须要除草了,也说明了女人的辛劳——“绩麻”,即为指妇女们在白天干活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编织布。

其中诗人把“昼”与“夜”放到一句之中,说明了劳动时间的延续性,从而注重了农家夜以继日的拥挤,从而也表明了农民只有在如此拥挤中求出生活!。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这里是指年轻人,当然也就无论是男是女。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尽其职,各司其事。

这里,诗人老农的口吻,通过亲眼所见的情景,说明了在农忙时节,整个村庄中成年的男女都没有闲着,各自担任一定的劳动。

这一句是从全村庄的角度来写,能劳动的都没有闲着,争抢时间收割。

诗人通过农忙时节青年人的繁忙,从这一角度来写出劳动人民辛苦,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生存的社会现实。

第三句“童孙未解可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即为未成年的人。

“未解”即为稀奇古怪。

“可供”即为专门从事,出席。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道,只有那些孩子们不能耕田,也不能纺织。

其中,诗人用“未解”,不但说明了孩子们——“童孙”对“耕织”的“未解”,为下文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就是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苦的“未解”。

四十田园杂兴的古诗

四十田园杂兴的古诗

四十田园杂兴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译文:紫青的莼菜带着淡淡荷叶香,玉雪似的芹芽像薤草一样长。

在溪边随便摘些野菜,随便充当晚饭,最后一句,短篷风雨宿横塘,从音韵上和画面上,都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倚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存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能耕田缝纫,也在那桑树阳下学着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就是南宋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就是诗人范成大暂居家乡李德生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后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绘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农民遭遇的奴役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范成大的诗词全集。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四时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注释 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

四时田园杂兴1—60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1—60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1—60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共60首。

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原文如下:1.(春日)四时田园杂兴 十二绝(12首)其一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三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其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其五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其六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其七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其八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其九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其十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其十一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其十二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2.(晚春)四时田园杂兴 十二绝(12首)其一紫青蒪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其二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其三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四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詩詞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庾信
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陸遊
毛澤東詩詞兩首
七侓長征
1935年10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怒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清平樂六盤山
1935年10月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海上生明月,天崖共此時。

——張九齡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李商隱
熟讀精思(節選)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

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勿以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