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 实录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言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一)材料交流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
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人教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单元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四时田园杂兴》课堂实录(一)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背诵了许多古诗,今天我们一起要来学习的也是(来一起)——生:《古诗三首》师:今天这堂课呢,我们重点来学习一首古诗,请大家把书打开,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
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借助下面的注释,想一想每一首诗的意思。
明白了吗?好,开始吧!生:(学生自由朗读.预习)师:他在想这首诗的意思了。
(稍停片刻)行了是吗?好,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这位同学,来。
生1:读诗。
师:在这首诗里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师指“供”),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一看。
生:从事。
师:从事。
那么在这儿它怎么读呢?应该读第一声,对了,你来读一读。
生1:(生念: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生2:(边读边笑)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3:(读整首诗)师:非常好。
来看,这里也有一个生字,我们要特别注意,来看什么字?这是什么字?(耘)对,耘,这是什么?(师点“耕”)“耕”,对,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这个“耘”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生:那个偏旁应该有三横,不要写成有两横。
师:好,同学们,我在想啊,这首诗写了什么景物?生:(自由朗读)师:谁发现了?两位,三位,四位,五位……生1:我发现这些是写农村景色的。
师:是写农村生活的,是不是啊?好,一点发现了,还发现了什么?生2:我觉得这首诗一句到两句是写他们种田、种地的。
师:也都是写到了农村生活的。
生3:这首古诗是写乡村四月情景的。
师:写的是农历四月小农忙季节的事儿。
生4:我觉得这首诗是写春天的。
生5: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写的。
……《四时田园杂兴》课堂实录(二)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桑”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学会六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想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四时田园杂兴》1、激情引趣。
(1)哪位同学亲自种过瓜、花、树......说说你是怎么种的?种时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注意观察,还能亲自动手,生活真是挺丰富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就是讲农村的儿童,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1)读准字音。
“昼”的声母是zh,不是z;“桑”的声母s,不是sh。
“耘”的读音是yun,“织”的读音是zhi,他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2)记忆字形。
请学生说说这些生字的记忆方法。
3、读古诗,理解诗意。
齐读第一句,说一说应该怎样理解。
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能根据词的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很好。
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说一说怎么理解。
学生自由谈。
教师肯定并总结全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
现在看课文插图:说说两个小孩儿的表情、动作。
学生说。
说得对。
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大人的工作:白天在田里除草,夜晚把麻搓成线,从早到晚,男女老少,都投入劳动;第二句写幼小的儿童,虽然不懂参加耕田、织布,但也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4、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1)你认为哪句诗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年四季农村事物的各种感想。
四时田园杂兴【最新8篇】

四时田园杂兴【最新8篇】《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当家”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诵读成诵并理解诗意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对诗,激趣导入学习语文,离不开古诗词,大家的古诗词积累的非常好。
今天,我们先来对对诗,检测一下大家的记忆力!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簿鸣蝉,忽然闭口立。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对的诗都是描写哪里生活的?农村还是城市?像这样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我们叫做田园诗。
今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古诗,他就是田园诗集大成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中的一首。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正音兴,兴致的意思,还有个音,兴旺兴盛。
)知作者解课题出示诗人简介范成大(1123~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为官34年后因病辞官。
此后十年隐居在石湖。
(江苏苏州城南18里)写下了六十首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园:农村生活;杂兴:各种兴致)你怎么知道杂兴是各种兴致的意思?看注释。
真会学习,看注释是理解诗文词句最重要的方法。
)三、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1、初读,正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生活久了,人们总是会对那宁静而质朴的田园生活心生向往。
那片广袤的土地,四季更迭,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每一个时节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风情,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
春天,是大地苏醒的季节。
当第一缕春风轻轻拂过田野,沉睡了一冬的土地开始慢慢解冻,变得松软而湿润。
农民们早早地扛起锄头,走向那片希望的田野。
他们翻耕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新一年的丰收。
田边的小溪也解冻了,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为勤劳的人们奏响一曲劳动的赞歌。
此时,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男人们弯着腰,用力地挥动着锄头,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不断地流淌下来。
女人们则在一旁播撒种子,动作熟练而敏捷。
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在田边跑来跑去,为大人们递水送饭,偶尔还会调皮地在田地里捉几只小虫,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田野。
春天的田园,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
那一片片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和青草的芬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夏天,是田园最热闹的季节。
随着气温的升高,庄稼也在迅速地生长。
麦田里,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们顶着烈日,忙着收割麦子。
他们挥舞着镰刀,动作娴熟而有力,不一会儿,身后就倒下了一大片麦子。
稻田里,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
农民们忙着除草、施肥,确保水稻能够茁壮成长。
夜晚,月光如水,照亮了整个田园。
青蛙在稻田里欢快地歌唱,萤火虫在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果园里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
果农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夏天的田园,是忙碌而充实的。
人们在辛勤的劳作中,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也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一片金黄,稻谷成熟了,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农民们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将稻谷颗粒归仓。
四时田园杂兴田园杂姓古诗全文

四时田园杂兴田园杂姓古诗全文那可真是一组超棒的古诗呀!就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各有各的美。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
蛱蝶飞。
”你瞧,这描写得多生动啊!梅子黄澄澄的,杏子圆滚滚的,
仿佛能闻到那股果香呢!麦花像雪一样白,菜花却稀稀疏疏的,这画
面感十足啊!白天变长了,篱笆边都没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那
欢快地飞舞,这不就像是一个安静又美丽的小世界嘛!比如在我们村里,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在田里忙活着,村子里也会变得很安静,偶
尔能看到几只小鸟飞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
学种瓜。
”哇塞,白天去田里劳作,晚上还得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能
独当一面呢!小孩子们虽然还不懂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种瓜,多可爱呀!这就好像我小时候,啥也不懂,但就是喜欢跟着大人后面
瞎捣鼓。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
响到明。
”新筑的场地像镜子一样平,大家都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那欢笑声和歌声里还夹杂着轻轻的雷声,连枷声一夜响到天亮。
这场景,多热闹啊,就跟我们过年时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氛围似的。
这些古诗啊,真的是把田园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它们让我们看到
了过去人们的生活,那是一种简单却又充满乐趣的生活。
我觉得这些
古诗就像是时光机器,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美好的田园时代。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和古诗里的不一样了,但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是不变的呀!你说是不是呢?。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一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其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三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其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其五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其六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其七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其八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其九步屧x iè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其十种园得果廑qín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其十一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其十二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田园杂兴其一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其二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其三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四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其五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其六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其七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其八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léi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其九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其十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其十一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3个生字,会读”耘田/绩麻/未解/耕织”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山水田园风光的:幻灯片、轻松舒缓音乐、卡片、(1、词语、昼、耘田、绩麻、未解、耕织、傍、桑阴、2、古诗。
山居秋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____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想)如果想去,就请闭上眼,做好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2、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
(师简介图片内容)3、欣赏后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导入本课: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么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怎能不让人喜爱?怎能不让人陶醉?其实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大诗人。
___范成大(板书)。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搜集到关于范成大和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
5、检查课前搜集请情况。
6、师小结。
(多媒体出示:范成大,宋代诗人,字智能,号石湖居士。
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自幼聪明,官至参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国,不辱使命。
晚年退居苏州石湖,写下了颇具影响力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它包括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共60首。
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
(多媒体出示整首古诗)二、初步感知,了解古诗内容。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实录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唱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欣赏。
(播放歌曲)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内容描写的是哪里的生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关于农村的,看老师写课题。
(板题)(出示目标)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兴”有几个读音呢?刚才那位同学读的是几声。
(四声)为什么读四声呢?咱们先来理解课题意思。
通过预习谁来告诉大家“兴”是什么意思?“四时”又指什么?“杂兴”呢?(指名说)那么谁来告诉大家题目的意思?
师:同学们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古诗,反复读,要把诗读得字正腔圆,知道每个字的音调,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记住生字的字形。
(指名读)
师:下面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指导,再读课文。
(出示课件)学生自学
指名回答(桑阴)师板书:村庄儿女——耘田绩麻童孙——学种瓜
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人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子女,现代汉语是个专有名词,“村庄儿女”古代指男女,现代汉语指小孩子。
师:下面。
我们把这首古诗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生齐读)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
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及大屏幕上的补充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出示课件:注释)(学生自学)
师:同桌互相说说。
然后指名说。
师: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教师随机点拨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师: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诗,想象)(出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师: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耘田绩麻)大家想象一下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是啊,这么多的农活,农民们真的是很繁忙、很辛苦。
那么村庄儿女这么勤劳是为什么?(建设美
好的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敬重、佩服、赞美)板书:赞美(指名说)好,请你带着敬重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谁再来读?你的感受呢?
预设:
a、辛苦(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学生读)
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
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了。
b、忙碌:(各当家,男的——,女的——,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指名说)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
多勤劳的人们呀,你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场面了)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师归结:刚才大家的感受真丰富,从短短的诗句里读出了那么多!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
想到今天的辛苦,将换来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感受送进诗句,你再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
出……,村庄……”(齐读)
(出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和文中插图)
师:你们喜欢这个小孩子吗?为什么?(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师: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齐读诗句三、四行),
从小孩一个小小的学种瓜这个动作,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的吗?(交流)
懂事: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
(读)
快乐:是呀,他们学种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呀……
可爱:瞧,他的神情、动作,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读)
师: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听出来了,劳动着也是快乐的。
我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吧。
来,带着作者对那个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
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指名读)
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
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板书:喜爱(师范读)(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敬重、赞叹和喜爱的感情,读出诗的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也来读,入情入境的读,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
(指名背诵)
师:由于诗歌本身的韵律、节奏美,在古代就已经用来吟唱了。
谱曲后在民间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即兴为古诗谱曲,这样也便于同学们背诵古诗。
老师也很喜欢音乐,今天我也即兴唱一曲,想听吗?来点掌声吧!
示范用《茉莉花》的乐曲配唱诗句。
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来配唱诗句。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背诵这首古诗吧!
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
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
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