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和实现方式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向用户提供电压质量合格的电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
所属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各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章电压质量标准第四条本规定中电压质量是指缓慢变化(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标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
第五条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一)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二)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三)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第六条电力网电压质量控制标准(一)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1.500(330)kV及以上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2.发电厂220kV母线和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3.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4.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

确定中枢点 电压范围
编制中枢点电压曲线
调控中枢 点电压
利用各种调压措施
电压在规定 范围变化
用户电压符合要求
中枢点电压的管理
电压允许偏差值范围
二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的基本理论
电压/无功 关系 负荷无功 电压特性 无功平衡 电源无功-电压 特性 维持电网正常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是保证电网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
泰州地区电网运行效益
降低线损 用户电压合格率上升
七 电压稳定性及其控制
电压稳定性
相关知识
机理分析
电压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电压稳定的相关概念 电压稳定性的分类 电压不稳定事件的特征
电压失稳的一般解释 静态电压崩溃机理解释 动态电压崩溃机理解释
一级电压控制 二级电压控制 三级电压控制 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电压控制
电压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从马尔科维奇提出第一个判据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电压稳定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从20世纪70时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注重静态研究的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是以动态机理的探讨为基础的全面研究阶段。
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是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分支。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学者H.M.马尔科维奇再研究负荷稳定性时,提出第一个电压稳定判据,故电压稳定性有时也称为负荷稳定性。
结论: 1)变压器向系统吸收的无功与电压的平方U2D成正比。 2)负荷所需无功随电压升高而增加,随电压降低而减少。
投退电容器对电压的影响
结论: 1)投入电容器组后,变压器负荷侧电压升高 2)退出电容器组后,变压器负荷侧电压降低 3)防止电容器的影响,造成负荷侧电压过高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综述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综述摘要: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是保证电压质量、无功平衡,提高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本文综合阐述了变电站无功调节的基本原则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模式,详细介绍了变电站实施无功调节的各种方法,并指出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九区图随着输配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及对输配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已成为保证电压质量、无功平衡,提高输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
对于输配电系统,由于结构、运行方式比较固定,无功电压控制主要是采用最优潮流方法,控制变量包括发电机电压、变压器抽头、电容器分接头、一次变电站电压,以达到电压越限最小,传输损耗最小的目的。
对于输配电系统,由于负荷、运行方式、网络结构经常变化,电压无功优化问题比较复杂,在全系统电压无功调节上存在一定难度。
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无功平衡,降低减少调节次数,提高电压质量。
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分为分散(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两种模式。
基于这些原则和规律,国内外提出了不少自动控制策略。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1)按功率因数、电压复合调节;(2)基于传统的九区图法;(3)基于人工智能的九区图法;(4)人工智能调节方法。
1 按功率因数、电压复合调节[1]按电压、功率因数复合调节的判据有两种,一种是以电压为主,功率因数为辅,当电压合格时,不考虑功率因数,当电压不合格时,考虑投入电容;二是以电压和功率因数作为两个并行的判据,即使在电压合格时,若功率因数满足投切条件,则投入电容。
这两种判别方式,操作简单易行,考虑了无功补偿,但忽略了变压器分接头与电容器的配合,在有些状态下,或是无功补偿效果较差,或是会造成并联电容的频繁投切。
2 基于传统九区图的相关方法传统的九区图法[1]是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方法。
该方法中,变电站综合自动控制策略的判别量是实时监测的无功和电压两个量。
根据已给固定无功和固定电压的上下限特性,综合逻辑判据把电压和无功平面分割成9个控制区,每个区域和一种控制策略相对应,以实现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的调节。
电厂侧自动电压控制AVC培训讲义

主导节点电压
受控机组
主导节点电压
不受控机组
不受控机组
地区 i
地区 j
一级电压控制:本地控制,只用到本地的信息,控制时间常 数一般为几秒钟。控制器由本区域内控制发电机的自动电压 调节器(AVR)、有载调压分接头(OLTC)及可投切的电 容器组成。制设备通过保持输出变量尽可能的接近设定值来 补偿电压的快速的和随机的变化。
Q
GCN
Q
GC
Q Q
L
U UN
无功功率平衡与系统电压水平的关系
4.系统的电压调整 4.1电压偏移过大引起的问题: 1)生产产品质量变差; 2)损坏生产设备; 3)更严重的引起系统“电压崩溃”,造成停电; 4.2电压波动产生原因: 1)生产、生活、气象变化引起的; 2)个别设备故障而退出运行造成的网络阻抗变化; 3)系统结线方式改变引起的功率分布;
5.线路压降和功率损耗
Us
Us R+jX U
dU
U U
P+jQ
U
PX QR δU U PR QX ∆U U
P 2 Q 2 ~ P 2 Q 2 X ∆Sz R j 2 2 U U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AVC)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 量 70亿 k ; 0 wh④提 高用 户的用 电的效率、 可靠性 ; ⑤提高供 电设 备利用 31 宏 观 电 压 水 平 控 制 电网的 电压水平取决于 直接接 入电网的全部, 起码是大多数变压器 率 1~ 5 ⑥ 实现绿色电网, 少工业粉尘及二氧化硫 、 O 1%: 年减 二氧化氮 、 二氧
21 实时拓扑分 区 .
的使用变 比。对 已经正常运行的电网来说. 基本上不存在什么 问题 。 国 我 电网由于无 功补偿布局不 科学 , 无功 长距 离、 大功率 从高压 电网 向低压 电网输送 , 从发 电厂向需求侧 输送, 因而从 高压 电网到低压 电网。从发电 厂到需求侧 , 变压器 的标准变 比呈减 小趋势。随着 电网无功优化调控过 程的展开, 变压器 的标准变 比的差别会 趋于减小。 电网无功优化过程 中 的调控 过程 主要无功就地平衡 的控制 。
对 于遥测 数据 , 利用冗余的数据作为补充 。例如变压器高压侧遥 测 数据, 可以采 用低 压侧和中压侧 的遥测数据作为补充 。当高压侧遥测 数 据没有或被过滤 为无效时 ,则将低压侧 和 中压侧遥 测数据之 和进行 过 滤。如过滤为有 效数据 , 则近似 作为高压侧数据进行计算 。对 于遥信 数 据, 利用遥测 数据校验其真实 性。对于长期不 变化 的数据 , 行可靠 辨 进 识, 闭锁相 关的受控 设备并报警 。
力与 自愈 功 能 。
圈4
这样 能保证 在一段时间 内同一 设备只发一个控制 指令,因此 AV C 系统与 S AD C A系统无 内部耦合性, 不影响 S AD C A系统 的内部物理结构 和逻辑流程。
() 4 必须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 方法 。本质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效益, 是 防范事故最坚强 的屏 障。风 险管理是统筹安全管理 的有效手段 , 是提高 员工素质能力 、 全面把握安全局面、 改进安全风险控 制的管理平 台。 事物 都是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的, 险管理也要适应安全生产发展 和安全管理 风 工作 需要, 主动接 受安全生产 的新 理念、 新技术 、 新方法 , 时更新 管理 及 理念和方法 。
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方法

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方法无功补偿装置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有效地调节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并降低电网的无功损耗。
本文将介绍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方法,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控制策略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策略通常包括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两种。
1. 静态控制静态控制是指基于电压稳定的控制策略,它主要通过调节补偿装置的容量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常见的静态控制方法包括定常电流控制、电压满足控制和电流满足控制。
- 定常电流控制:根据电网的工作状态和无功功率需求,通过在补偿装置中加入适当的电流控制回路,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中小型电力系统。
- 电压满足控制:通过监测电网的电压波动情况,并根据设定的电压值,控制补偿装置的容量,使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实现无功补偿。
该方法适用于电网电压变动较大的情况。
- 电流满足控制:根据电网的运行情况和无功功率需求,通过监测电网流过补偿装置的电流大小,以及其相位角,控制补偿装置的容量和相位角,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对电流进行精确控制的情况。
2. 动态控制动态控制是指基于系统频率变化的控制策略,它主要通过控制补偿装置的响应速度和相位调节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常见的动态控制方法包括感应电流控制和电流抗指数特性控制。
- 感应电流控制:根据电网频率变化的特性,通过调整补偿装置的感应电流控制回路参数,以提高补偿装置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实现无功补偿系统的自动调节。
该方法适用于电网频率变化较大的情况。
- 电流抗指数特性控制:根据电流与电网频率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调整补偿装置的电流抗指数特性控制回路参数,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实现无功补偿系统的精确调节。
该方法适用于对系统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二、调节方法无功补偿装置的调节方法一般包括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两种。
1. 自动调节自动调节是指无功补偿装置根据电网实时运行状态和无功功率需求,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自主调节。
1000MW发电机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的控制策略和风险防范

三、AVC装置的控制策略
华北电玩区域系统电压的全局控制分为三级电压控制,单元级,本 地级,全局级
Page
பைடு நூலகம்
5
三、AVC装置的控制策略
北疆电厂AVC系统网络拓扑图
Page 6
四、AVC装置的闭锁条件
Page
7
五、AVC装置的运行维护要求
1、AVC系统调试要求,不得更改监控系统遥测遥 信数据的序号,不能随意更改设备遥控遥调号 ; 2、温度严格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45-75% ,安装场所清洁无振动; 3、做好定期巡检工作,检查软件、通道及机组数 据刷新情况,确保各数据运行正常;
Page 3
二、天津北疆电厂AVC情况介绍
1、2×1000MW机组以500kV电压等级接入华北电 网,励磁系统采用Unitrol@5000自并励方式; 2、AVC装置的工作原理:华北网调每隔15分钟对 网内的发电机组下发母线电压指令,AVC装置接 收指令后经计算,考虑闭锁条件后,向励磁系统发 出增磁或减磁的控制信号。通过增磁、减磁调节发 电机无功功率,使母线电压跟随下发的母线电压指 令变化,达到调节母线电压的目的。
1000MW发电机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AVC)的控制策略和风险防范
AVC装置是智能电网电压控制的重要手段 天津北疆电厂AVC情况介绍 AVC装置的控制策略 AVC装置的闭锁条件 AVC装置的运行维护要求 AVC装置的风险防范
Page
2
一、AVC装置是智能电网电压控制的重要功能 1、自动电压控制(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简称 A V C),它是现代电网控制的一 项重要功能。 2、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重要的参数,动 态合理地控制发电设备无功功率的输出能产生良 好的经济效益。 3、由于人工手动控制各电源点的无功,实现 就地平衡十分困难,通过实施自动电压控制(AVC) 系统,实现自动调节,保证电压和无功功率分布 满足系统要求。
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VQC)实现方式及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分析

要】 前我 国 制和 开发 了数 台基于电站 的就地控制装置, 目 研 它们虽然在 一定程度上做到 了无功 电压补偿 , 但装置的控
制策略 大都是 以本站局部 最优 为控制 目标的 , 没有考虑对其它站的影响 , 并且存在控制设备动作频繁 , 易受谐波干扰 、 引起无功 倒送等 问题 。因此 , 对就地控制进一步深入研 究大有必要 。
S i n e & Te h oo yV io ce c c a [g f n i
能源 科技
科 技 视 UF -
21 年 0 月第 1期 02 4 2
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 QC) V 实现方式及 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分析
雍 少华
( 中卫 市供 电局
【 摘
宁夏
中卫
7 50 ) 5 0 0
络借助于 自动化 系统实现 , 其本身不带 I / O系统 。其 主要优 点是毋需单 独敷设 电缆 , 了工作量 ; 动作不 完全依 减少 并且
赖于 自动化 系统 的后 台机 , 能独 立采取模 拟量进行 判断 , 所
以动作速度 相对于软件 实现方式要 快一些 。其 缺点是 整个 V C的可 靠性还 取决 于 网络 通信 、 O和 V C主机 的运行 Q I / Q 状况 ,其 闭锁量 、动作 出 口还是受 后台机 和通信 网络的 限 制。
网络 V C采用 单独 的 C U装 置 。 Q P 但其 I / O设备仍 由网
好 的无 功电压管理是 降低网损 、 提高设备运 行效率 、 少设 减
备运行和维护费用的重要手段 。因此 , 功电压控制的研究 无 是现代 电网规划和系统运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 是电力 系统
运行亟待解决的一个 问题 。
远方调度 R U功能 的投切 和控制 方式 的选定十分方便 。对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和实现方式邱军,梁才浩(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摘要:阐述了电厂电压无功控制的手段、目标、策略和实现方式;分析了约束条件;比较了目前几种主要的电压无功控制实现方式。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立输入系统的电压无功控制实现方式,该方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电厂;电压;无功;励磁调节器;计算机监控系统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Modes of Voltage and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Power PlantQIUJun,LIANGCai-hao(College of Electrical&Electronic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Abstract:The means and objects of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power plant,as well as the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modes are discussed,and analyses some restricted conditions.Several currentvoltage/var controlimplementation modes are also compared.Furthermore a new voltage/varcontrolmode ofindependented inputsystem is proposed.It is believed it willhave high applied value.Key words:power plant;voltage;reactive power;excitation regulator;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1 引言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的运行水平与无功功率的平衡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电压具有正常水平,系统必须拥有足够的无功电源来满足系统负荷和网络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以及补偿无功功率的损耗。
发电机是系统的主要无功电源,因此电厂电压无功控制已成为保证电压质量和无功平衡,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必不可少的措施。
从控制手段上讲,电厂的电压无功控制主要通过励磁调节器改变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改变无功功率的分布。
从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约束条件上讲,主要有5个方面:(1)各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容许电流;(2)各发电机组转子绕组容许电流;(3)正常运行时机端电压容许的上下限值;(4)机组并联运行时静态稳定性;(5)在线各机组当前允许发出的无功上下限值。
从控制目标上讲,主要有3个方面:(1)维持发电机的机端电压或高压母线电压为设定值;(2)最优分配受控机组之间的无功功率;(3)降低厂内网络功率损耗。
目前,我国电厂原有的主要靠人工手动调节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需要有新的控制方法和方式。
2 电压无功的控制策略电厂的电压无功控制通过发电机励磁控制实现,通过调节励磁调节器改变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改变发电机的无功出力,维持电压稳定。
基于对电厂励磁调节器励磁电流的调节,国内外提出了一些自动控制方法,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2.1 直接给定励磁调节器的设定值根据电压曲线或运行经验给定励磁调节器的电压设定值,使机端电压维持在设定值。
通过单一的励磁调节装置,检测发电机的实际端电压与设定值偏差,将此偏差信号输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控制机端电压为设定值。
这种方法接线简单,操作方便,易行,投资小,但没有考虑机组间的协调,不能把电站的总无功功率最优分配给各运行机组,只能实现每台机组各自的无功调节。
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进一步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近年来研究开发了多种励磁系统附加控制器,其功能由软件或硬件(独立装置)实现,即自动电压控制(AVC)实现。
其中,有高压侧电压控制器(HSVC),利用高压侧电压作为反馈信号的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SVR)等。
它们与励磁调节器共同控制电厂的电压无功。
本文把励磁系统附加控制器统称为AVC。
2.2 高压母线侧电压信号引入控制系统发电厂与系统的连接点是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商业的角度上看,都更应该关注发电厂高压侧母线的电压控制(highside voltage control,HSVC)和整个发电厂与系统的无功交换[1]。
从技术角度看,与控制机端电压相比,控制发电厂高压侧母线的电压可以更好地控制系统电压,还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2]。
从商业角度看,发输电分开后,发电厂与输电公司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输电公司需要购买发电厂的无功服务来满足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的要求,发电厂高压侧母线是发电厂和输电公司理所当然的商业界面,即责任和权利的界面。
因此,引入高压母线电压信号对稳定电压具有一定的意义。
2.2.1 高压母线电压控制器(HSVC)HSVC通过对传统的发电机励磁系统加补偿控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它能够控制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设定值,并且维持高电压水平。
它的实现不需要从升压变压器高压侧反馈任何信号,直接利用机端电压与高压侧母线电压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函数转换把实际运行机组的机端电压转变为对应的实际母线电压,然后将其与给定母线电压的偏差信号输入补偿控制器中进行调节,保证高压侧母线电压为设定值。
控制原理图如图2示。
文献[3]介绍了高压侧电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它在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通过无功电流补偿函数和升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变化引起的电压下降率补偿函数实现机端电压与母线电压的函数转换,为了改善振荡稳定性增加了相位补偿函数校正HSVC控制环的相应特性。
2.2.2 利用高压侧电压作为反馈信号的电压调节器(PSVR)PSVR控制通过检测高压侧母线实际电压与设定值的偏差,估算出为消除母线电压偏差所需注入的总无功功率,通常采用灵敏度法计算出每条出线负荷的无功功率对电压的灵敏度系数,再根据母线电压的偏差,求出所有负荷因电压变化而产生的无功变化量。
同时在线计算由各种约束条件确定的各台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上、下限值,然后调节各台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将此总无功功率最优分配给运行的各台机组。
它要求在高压母线电压变化时,能迅速调整各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使高压母线电压保持在当前设定值,同时使全站的网络有功损耗最小化,并使调整满足各类运行安全约束条件。
AVC控制的实现功能是随着电站运行方式和运行工况的变化,能自动平稳地维持各段母线电压的实际运行值为其当前设定值;能够合理分配受控机组之间的无功功率,降低厂内网络的功率损耗;根据各台发电机的各种约束条件计算当前各机组允许发出的无功上、下限值,使分配给各机组承担的无功功率在其上、下限值之内。
控制原理图如图3示。
文献[4]提出了一种具有自辨识功能的模糊自动电压控制装置,用于发电厂220 kV 母线电压自动控制。
其控制策略是根据母线电压目标值求发电厂总无功功率目标值,对于系统阻抗采用自学习方法进行辨识。
由于引入了自辨识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装置能在按电压曲线或远方指令运行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发电机的运行参数,使发电机组工作在额定范围内。
2.3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电压无功调节模糊控制是模拟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一种实用控制方法。
它根据已知的控制规则和数据,由模糊输入量推导出模糊控制输出,主要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与模糊判决三部分,善于处理具有不确定和难以用传统非线性控制理论处理的问题。
电压无功控制受电力系统时变性、运行条件和网络参数经常变化以及在许多条件下无功负荷不能精确给定,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国内很多学者研究电压无功控制引入了模糊控制理论。
文献[5]介绍一种用模糊理论进行无功控制和提高电压安全性的方法。
节点电压的越限以及控制设备的控制能力用隶属函数表示,先用模糊集的最小运算得到一个较为灵活的解空间,然后再用模糊集的最大运算得到优化方案,最后根据最优解修正控制变量值,直到所有节点电压值都达到理想的水平为止。
该文建立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无功控制模型,利用灵敏度系数矩阵,通过三层模糊最大和模糊最小运算,得出最佳无功补偿点。
这种模糊控制理论在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中应用较多,但至今尚无成熟的适用于我国电厂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
3 电压无功控制(AVC)的实现方式3.1 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软件AVC很多发电厂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常规系统并行运行的方式。
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最优控制等功能,并具有完善系统结构和软硬件配置,其中现地控制单元(LCU)可以实现对各生产对象的监控,完成对现场设备和系统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闭环控制和调节、现地操作的人机接口。
也包括对电压、无功信号的采集,因此添加相应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块到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中,对系统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输出控制命令给被控对象,即可实现AVC控制的目的。
目前国内电厂的电压无功控制大多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AVC运行软件实现,其特点是AVC运行软件安装在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上,成为后台监控系统的一个子模块,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时,设置投入AVC功能即可工作。
AVC根据预定的全厂无功功率或高压母线的电压给定值,对系统采集的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机组励磁调节和主变压器分接头调节实现最优组合。
这种方法人机界面友好,参数设置简单,调试方便,省去了专用硬件设备,降低了成本。
但是AVC实现功能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依赖性很大,可靠性完全取决于网络的通信水平、I/O单元和后台监控计算机的运行状况。
当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某个进程因资源等原因处于等待或休眠状态时,进程间数据传递障碍,画面数据不刷新,若此时AVC处于远方控制,中调下发的负荷值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被AVC接受,而此时新的负荷设定值已改变,AVC分配的负荷值不能快速跟踪中调下发值,导致AVC调节滞后。
文献[6]介绍了漫湾水电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于采样回路无法判断变送器故障,采集错误值,打破了计算机系统的闭环控制,形成无反馈的开环控制,AGC、AVC程序为维持实时控制,拼命将有功、无功功率往上加至设定值,从而引起发电机过负荷跳闸的情况。
乌江渡发电厂、漫湾发电厂、棉花滩水电站、映秀湾发电厂、白山发电厂、宝钢电厂、张家口发电厂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实现电压无功控制的。
3.2 电厂AVC专用的独立装置专门用于实现电厂AVC功能的独立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很少。
它作为电厂端设备,是十分有效的,能使发电厂的无功出力与母线电压在保证满足系统要求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障发电机组自身的安全和运行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