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的区别

合集下载

空调介绍

空调介绍

空调空调即空气调节器(room air conditioner),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

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目录概述分类工作原理发明功能降温除湿升温净化空气变频器节能改造空调铭牌中的意义空调型号的意义结构分类代号功能分类代号常用组合型号命名的表示方法部分日本空调器的型号命名的表示方法家用空调外观的演变第一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第二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光面板时代的来临彩色面板的异军突起地源热泵空调选购选购空调注意点空调选购的四大原则空调品牌使用方法保养维护如何维护和清洗空调开机前的维护开机过程中的维护关闭后的维护一般空调保养保养维护特殊时段空调保养清洗方法计算空调制冷量空调使用注意事项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的区别空调认证标志空调故障及判断方法维修规范空调危害空调省电窍门空调膨胀阀的作用空调异味DIY处理空调能效新标准空调使用的五条禁忌概述分类工作原理发明功能降温除湿升温净化空气变频器节能改造空调铭牌中的意义空调型号的意义结构分类代号功能分类代号常用组合型号命名的表示方法部分日本空调器的型号命名的表示方法家用空调外观的演变第一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第二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光面板时代的来临彩色面板的异军突起地源热泵空调选购选购空调注意点空调选购的四大原则空调品牌使用方法保养维护如何维护和清洗空调开机前的维护开机过程中的维护关闭后的维护一般空调保养保养维护特殊时段空调保养计算空调制冷量空调使用注意事项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的区别空调认证标志空调故障及判断方法维修规范空调危害空调省电窍门空调膨胀阀的作用空调异味DIY处理空调能效新标准空调使用的五条禁忌展开编辑本段概述【拼音】kōng tiáo法文名称:Air conditionné挂式空调【释义】(1) [aircondition]∶空气调节,就是调节房屋、机舱、船舱、车厢等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分布等使达到一定的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冷热源、供冷与供热管网、暖通空调用户系统。

所谓的冷热源就是通过管道将各种设备组成制备冷媒或热媒的热力系统;供冷与供热管网是输送冷媒与热媒的大动脉,将冷热源制备的冷、热媒输送到用户;暖通空调用户。

它通过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消除房间空调冷(热)负荷,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

一般分为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和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原理:在传统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风机冷却主机冷凝器制冷剂后,制冷剂在主蒸发器里吸收媒介水的热量,使媒介水变成低温冷冻水(或温水),冷冻水(或温水)用水泵循环至室内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原理:将水冷冷水机组制出的冷冻水,通过供回水设备和管网送往空调末端装置的系统。

水冷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不同,水冷机组是由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

通常将冷水机组和供回水设备(水泵、分水器、集水器、水过滤器和水处理装置等)同装一机房内,就是制冷站。

而将制冷站与空调末端装置(即室内空调设备)相连的管网称为制冷管网。

系统优点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1、它是一种具有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空调冷热源方式;2、设备利用率高,一机两用;3、省去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水泵和冷却水管路等),不用建供热锅炉房;4、主机可置于屋顶,不占建筑有效面积;5、设备安装和使用方便;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1、应用范围广,造价较低;2、技术最成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空调系统;3、冷、热源一般集中设置,运行及维修管理方便。

风冷中央空调系统和水冷中央空调系统有什么区别风冷热泵是冷暖型空调,通过空调与外界空气换热,一般为氟机,也有风冷模块水机;水冷机组一般说的是螺杆水机,单冷型,靠冷却塔提供冷却水来使机组制冷,一般为水机;能效比较高:选型则因建筑物大小与用途不同而选不同机型。

空调知识百问

空调知识百问

部件部分
29、室外机组主要包括:全封闭式压缩机、 DSP芯片、 SESH 室外换热器(蒸发器)、四通换向阀、毛细管、风扇、电动机等组成。
30、换热器:通过排管直接冷却空气,制冷剂在管内,空气在管外。 表面是亲水铝箔,内部是内螺纹铜管。 31、换热器按采用的冷却介质分为四类: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淋水式冷凝器。 32、三星空调热交换器表层经过了表面耐腐蚀处理、抗菌/亲水涂层 两层特殊涂层处理。
SESH
18、变频空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的频率达到改变压缩机转速, 使制冷量在整个调速范围内连续变化,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 达到节能的效果。
19、SEER:季节能效比,主要考量变频机的能效比。 属地方标准,尚没有国家标准。 20、变频空调的6大优点:1、省电;2、静音;3、恒温;4、宽电压启动; 5、超低温启动;6、不停机化霜。
SESH
12、空调出风口温度:制冷:11-12℃,制热:42-43℃。 13、能效比:制冷量除以制冷输入功率所得的比值,用EER表示, 比值越高,耗电量越小。 国家行业标准:挂机:EER5〉2.6,(准入门槛);EER4〉2.8; EER3〉3.0; EER2〉3.2; EER1〉3.4 柜机:EER5〉2.5,(准入门槛);EER4〉2.7; EER3〉2.9; EER2〉3.1; EER1〉3.3;
基础部分
14、三星空调挂机序列号(/后3个字母)的中间字母 代表该型号的能效比:T:TOP EER1;E:er EER2; S: san EER3; F: four EER4; W: wu EER5 15、性能指数;制热量除以制热输入功率所得的比值,用COP表示。 16、气候类型:TI:-7℃~43℃;T2:-7℃~35℃;T3:-7℃~52℃; 中国地区销售的空调全部是T1气候类型。室外温度高于43 度, 压缩机过载保护,无法启动,室外温度低于-7度,空调启动很慢.这是正常现象. 17、空调的保修政策(国标):国产机:主要部件3年,压缩机5年; 进口机:整机1年,主要部件3年。

制冷与空调技术作业指导书

制冷与空调技术作业指导书

制冷与空调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制冷与空调技术概述 (3)1.1 制冷技术发展简史 (3)1.2 空调技术发展简史 (4)1.3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关系 (4)第2章制冷原理及制冷循环 (5)2.1 制冷原理 (5)2.2 制冷循环类型 (5)2.3 制冷剂的性质与选择 (5)第3章压缩式制冷系统 (6)3.1 压缩机 (6)3.1.1 压缩机的作用 (6)3.1.2 压缩机的类型 (6)3.1.3 压缩机的选型 (6)3.2 冷凝器与蒸发器 (6)3.2.1 冷凝器 (6)3.2.1.1 冷凝器的类型 (6)3.2.1.2 冷凝器的设计与选型 (6)3.2.2 蒸发器 (6)3.2.2.1 蒸发器的类型 (6)3.2.2.2 蒸发器的设计与选型 (7)3.3 节流装置 (7)3.3.1 节流装置的作用 (7)3.3.2 节流装置的类型 (7)3.3.3 节流装置的选型与安装 (7)第4章吸收式制冷系统 (7)4.1 吸收式制冷原理 (7)4.1.1 吸收式制冷基本概念 (7)4.1.2 吸收式制冷循环 (7)4.2 溶液的性质与选择 (7)4.2.1 溶液的性质 (7)4.2.2 溶液的选择 (7)4.3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8)4.3.1 设计原则 (8)4.3.2 系统优化 (8)4.3.3 设计要点 (8)第5章空调系统概述 (8)5.1 空调系统的分类 (8)5.2 空调系统的组成 (9)5.3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9)第6章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 (10)6.1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 (10)6.1.2 负荷计算方法 (10)6.1.3 负荷计算步骤 (10)6.2 空调设备选型 (10)6.2.1 制冷设备选型 (10)6.2.2 制热设备选型 (10)6.2.3 送风设备选型 (10)6.3 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11)6.3.1 合理布局空调系统 (11)6.3.2 选用合适的空调形式 (11)6.3.3 优化控制系统 (11)6.3.4 节能措施 (11)6.3.5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11)第7章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11)7.1 自动控制基础 (11)7.1.1 自动控制概念 (11)7.1.2 自动控制原理 (11)7.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1)7.2 空调系统常用传感器与执行器 (12)7.2.1 传感器 (12)7.2.2 执行器 (12)7.3 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策略 (12)7.3.1 室内温度控制策略 (12)7.3.2 室内湿度控制策略 (12)7.3.3 能效优化控制策略 (13)第8章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能效评价 (13)8.1 能效评价标准与方法 (13)8.1.1 能效评价标准 (13)8.1.2 能效评价方法 (13)8.2 制冷系统能效优化 (14)8.2.1 选择高效制冷压缩机 (14)8.2.2 优化制冷循环系统 (14)8.2.3 改进冷凝器和蒸发器设计 (14)8.2.4 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14)8.3 空调系统能效优化 (14)8.3.1 选择高效空调设备 (14)8.3.2 优化空调系统设计 (14)8.3.3 提高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14)8.3.4 利用可再生能源 (14)第9章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4)9.1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装 (14)9.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5)9.1.2 设备安装 (15)9.1.3 管道安装 (15)9.2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调试 (15)9.2.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5)9.2.2 制冷与空调系统调试 (16)9.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6)9.3.1 定期检查 (16)9.3.2 定期保养 (16)9.3.3 应急处理 (16)第10章制冷与空调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16)10.1 制冷新技术 (16)10.1.1 环保制冷剂研究与应用 (16)10.1.2 热泵技术 (17)10.1.3 磁制冷技术 (17)10.1.4 太阳能制冷技术 (17)10.2 空调新技术 (17)10.2.1 变频空调技术 (17)10.2.2 热泵空调技术 (17)10.2.3 空气源热泵技术 (17)10.2.4 新型空调系统 (17)10.3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3.1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节能与环保 (17)10.3.2 智能化与网络化 (17)10.3.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18)10.3.4 新型制冷与空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8)第1章制冷与空调技术概述1.1 制冷技术发展简史制冷技术是人类在摸索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飞行时,飞机上的空调是制冷还是制热?为什么?

飞行时,飞机上的空调是制冷还是制热?为什么?

飞行时,飞机上的空调是制冷还是制热?为什么?若有可能,请用多年没碰高中物理的人可以听懂的话解释,这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张水的回答(12票)】:现代喷气式飞机的空调气源来自发动机或APU提供的引气,通过引气总管获得,其进入空调时的温度通常在160-220度之间,因此空调的主要功能都是制冷。

而制冷的工作原理,是将气体通过压缩机获得高压气体,然后迅速进入开阔腔室(即冷凝室)快速降压,从而伴随有温度的快速下降实现制冷,这个原理和家用冰箱或空调没有本质区别,@yolfilm 所说的先制热部分,实际上是制冷循环中压缩气体必然导致的温度上升,并不能算功能的。

具体空调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且不同厂商也有不同就不多说了。

从飞机空调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温度在15度左右,随后进入一个混合器,混合器除来自空调的低温气体外,还有从客舱抽取的再循环风以减少发动机引气需求量,目的是减少油耗,但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减少再循环风量以实现客舱空气的快速更新。

从混合器出来的气体再供给客舱不同区域,同时可以引入引气总管内的高温气体调节温度。

【yolfilm的回答(4票)】:-噴射客機的換氣,是經由引擎,可想而知。

事實上,是先加熱,而後再制冷。

下面是網上轉文:/8121/blog/item/869da6188f1ee20735fa418 a.html客舱空气系统工作原理2006年10月11日星期三下午 9:31喷气客机客舱空气系统现代喷气客机的客舱空气系统可在40,000英尺以上的飞行高度条件下提供安全舒适的客舱环境。

在这些高度条件下,为了使乘客和机组人员能够正常呼吸,客舱必须进行增压。

法规规定:在最高飞行高度上,客舱压力不得低于相当于为8,000英尺的外部大气压力。

除了具备增压功能外,客舱空气系统还能控制气流、空气过滤和温度。

客舱空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供应客舱的压缩空气来自飞机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级。

外界空气在流经压气机过程中,由于得到增压,变得非常热。

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

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

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空调能够制冷制热,主要是依靠空调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可以说,压缩机就是空调的心脏,决定空调制冷效果的好坏,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一起来看看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

空调压缩机制冷原理1一、制冷循环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

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我们用一张图来表现它们制冷剂状态的变化:我们可以大概归纳总结为:两个控制,两个转换。

1、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内蒸气,维持其低温低压;压缩出高压、高温蒸气。

为什么要压缩?因为制冷剂要回收再利用。

如不压缩,直接排入冷凝器。

常温已高于制冷剂沸点温度,无法冷却、冷凝成液体。

[压力越高,沸点越高;压力越低,沸点越低]。

只有通过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使制冷剂的凝结点(沸点)高于室外温度,才能让制冷剂向室外散热,温度降低,制冷剂凝结成液体。

2、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气冷却成液体;释放出的热量被水或空气带走。

可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水和空气混合冷却式三种类型。

空调冷凝器大多采用翅片盘管式结构,为提高换热效率常将铝合金翅片压成各种形状,以增加换热面积。

3、节流装置:当制冷剂流体通过一小孔时,一部分静压力转变为动压力,流速急剧增大,成为湍流流动,流体发生扰动,摩擦阻力增加,静压下降。

节流阀主要作用:节流降压;调节流量,使流体达到降压调节流量的目的。

3.1、毛细管特点:无运动件、结构简单;无储液器,充入的制冷剂量小。

热力膨胀阀结构3.2、热力膨胀阀特点:又称感温式膨胀阀,接在蒸发器的进口上,器感温包紧贴蒸发器的出口管上。

机房制冷为什么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氟制冷与氨制冷有什么区别?

机房制冷为什么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氟制冷与氨制冷有什么区别?

机房制冷为什么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氟制冷与氨制冷有什么区别?机房制冷为什么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机房区域的制冷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这是有原因的,在选择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时,很多数据中心的IT人员认为舒适性空调也可以用于机房的冷却,并认为舒适性空调能效高,因此可以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

但是,在机房中,显热负荷几乎完全由IT硬件、灯光、支持设备和供电产生的显热组成。

因为几乎没有人,室外空气有限,并且通常经过防潮处理,所以,潜热非常少。

针对这种情况,空调所需的显热比非常高,为0.95~0.99。

只有机房精密空调可以达到这种非常高的显热比。

相对而言,舒适性空调的显热比通常为0.65~0.70,因此,提供的显热量过少,潜热冷量过多。

过多的潜热冷量一位着将不断地从空气中去除水分。

为了保持所需的相对湿度范围45%~50%,将需要不断加湿,而这肯定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与此同时,精密空调具有高精度、反应灵敏、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可以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从而保证环境变化保持在稳定环境所需的整定值范围之内。

舒适性空调通常包括有限的基本控制系统,无法足够快速地做出反应,来保证所需的温度差。

而且,机房精密空调通常采用高中效过滤器,使空气中的尘埃减至最少,而舒适性空调采用粗效过滤器,无法去除足够的尘埃颗粒;机房精密空调的设计时按照全面8760小时运转设计的,组件有冗余功能,这会大大提高可靠性,降低运行和运维的成本。

机房专用空调具有恒湿的功能,保护机房设备不会因为湿度过大而损坏。

而舒适性空调并没有这个功能。

舒适性空调的温差范围在1℃ ,而机房精密空调的温差范围在0.1℃ 甚至更高。

机房精密空调中高效过滤器,保证了机房的无尘环境。

而舒适性空调,仅具备了低效过滤器。

机房精密空调虽然初期投资要比舒适性空调高,但其7*24终年无休的运行,可靠性相比舒适性空调要高好几个等级。

因此,机房区域的制冷只能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

空调功率与压缩机制冷量以及电功率的换算

空调功率与压缩机制冷量以及电功率的换算

空调功率与压缩机制冷量以及电功率的换算06/30 发布者:谷轮1、空调功率和制冷量的换算:我们通常讲的空调的1匹指的是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

根据这个换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例如: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2、空调功率和电功率的换算:对于空调的耗电量则是要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压缩机功率 = 制冷量 / 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 * 1.5约为1100瓦,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他电机需要耗电,总共1小时也就1.2度左右。

最简单的方法,看看空调本身的说明书上的输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时的耗电量。

上面说的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换算公式,但实际上,空调的运行是和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有关的,当房间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空调会停止运行,而设定的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值愈小,便越容易达到,空调的运行时间便会越少。

这样用电量也会低一点,所以现在国家提倡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设定太低,既有节约能源的理由。

压缩机不直接决定制冷量,但间接决定了制冷(科学的说叫致冷)不是由压缩机提供的。

压缩机将致冷剂压缩,将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体,这样由于物太变化我们也知道,液化需要放热,这样就放出大量热量,而由于热量是在室外机冷凝器(就是那热交换器)那放热的,所以使制冷剂变冷,而接近常温的制冷剂送到室内部分的蒸发器后,由于蒸发器前有一个膨胀阀(小型机组为毛细管大的也有用调节阀的),然后由于蒸发器压力极低(相对来说),制冷剂开始沸腾,从而汽化,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蒸发器变冷,而蒸发器又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所以才让空气变了,不断循环就实现制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7
98
4.7K C7 C6 0.1u
S101
手霜 动启 除动
0.01u
C5
R13 10K
S102
停 止 除 霜
C4
C8 +
220uf 25v
D5 变压器 1N4001
12V 220V
12V
TNR801 270V
热 熔



D6 1N4001
HE1
加热丝
1.5A
J1
J2
IL
RP
加热丝
0.1u 0.01u 30K
+7V
R
R10
R8
R12 1MΩ
2K
20K
DS
R3 2.7K
+- +-
1 2 34 5 6 7
1
2
4
-+
-
3
+
14 13 12 11 10 9 8
TA75339
R4 10K
R2 510
C3 0.1u
5.6K
R11
C2 +
10u
+ C1
R7 R6 R5 10K 10K 1M
R1 1K
R9 10u
过载保护器
室外风机 (Ⅰ)
U MF1 V ~W
压缩机 (Ⅱ)
U MC2 V ~W
EH2
N
L3 L2 L1 BK
FR1
KM1
(2)
(1)
(4)
(3)
(6)
(5)
FR2 FR4
KM2
(2)
(1)
(4)
(3)
(6) (22) (32)
(5) (21) (31)
KM4
(2)
(1)
(4)
(3)
(6)
(5)
FR3
KM3
(2)
H ·carrier)博士,在1902年7月17日发明了科学空调原 理,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空调机。同时在美国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所空调实验室,1905年又在印刷厂首次建 立了带喷淋室的、全年运行的机械式空调系统,说明 了空调技术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1922年继而又发明 了离心式制冷机并用于公共建筑(电影院)。
N
12V 1N4001
C1 J1
470uf 25V
C8050
D7 D6 1N4001
R8 14
C2 C4
4 + 12 LM324_
13
R1
t
R6 R7 D5
1
C3 + 3
LM324 11 _
2
6.5V
R2
R3 R9
W R4 10K 2.8V
C5 R5
NC
N0
J1
0V
电子温度控制器电气原理图
例3 电子控制电冰箱电气原理图
4、提高工作与运行效率的需
电气
要;
控制箱
压缩机
电磁阀
提高工作与运行效率的需要; (1)提高制冷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自动调节系统制冷剂的供液量,以维持被冷却
物体所需要的低温。 (3)保证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转 (4)全自动系统可按程序启动、自动调节、自动记
录、自动显示,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 (5)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制冷装置 自动化
制冷与空调器使用场合(部分)
制冷空调技术分为制冷和空调两大领域
制冷和空调的关系相互联系又独立
为什么要使用空调
空调制冷装置
房间空调器 中央空调
运输制冷装置 工程用制冷装置 其他制冷装置
冷藏制冷装置
冰箱 冰柜 陈列柜 冷库 冷藏集装箱
绪论
1.1 制冷空调设备的发展过程 被称为 “空调之父”的威利斯·开利(willis
所谓自动控制,无需人的持续控 制干预。
1.2 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的目的
1、能量转换的需要:
风机
⑴、将电能转换成热能;
电机
⑵、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电加热管
2、控制功能的需要;
操作
⑴、高精度空气调节系统的
面板
需要;
⑵、空调装置及设备工作顺序,
逻辑判断的需要。
电磁
换向阀
3、安全、正常工作的需要;
1N4001
12V
D6
C1 + 1000uf
35v
+12V
1 7812 3
2
C1
C3 +
0.01uf 470uf
1 7805 3
2
C4 C5 +
0.01 220uf
+5V
C6 0.01
0V
R24 1K
2
1
Q3 C8050
R28 470 4
IC6
6
SCR
CF1 1uf
R29 120
C25 0.022u

~220V
PTC 图2
压缩机
电机

插头


(3)微电脑控制方式: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微电脑(单片机)控制 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制冷空调设备控 制系统中也大量的采用微电脑(单片机)控制, 并把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揉和到机 械装置中,应用机械、电子、信息等有关技术, 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有机的组织、渗透、和综 合,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控制。这种控制方 式不再是原有那种单技术、单功能的控制方式, 而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复合技术、复合功能、 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控制方式。采用这种控制方 式的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控制、自动补偿、自 动校验、自动调节、自诊断、自恢复和智能化 等多种功能。
HL1 (R)
(A2)
KM1
(A1)
(96)
(7)
HL2
(or)
KA1
(8)
(96)
(7)
HL3 (or)
KA2
(8)
(8) (8)
KA3 KA4
(7) (7)
NO
NC
W1 19
AC-L
电子温控器
RP
BT
17
C
W2 20
N
17
室外风机 (Ⅱ)
U MF2 V ~W
FR5
KM5
(2)
(1)
(4)
(3)
(6)
(1)
(4)
(3)
(6) (22) (32)
(5) (21) (31)
FU 3A
SA1
电源
R S T
RVR
(18)
RVR
(12)
1
2
(43)
KM1 SB1
风机 3 (44)
jup 2
SA2
选择
14
制冷 制热
WPK
(5)
(5)
(5)
(5)
KA3 KA1
KA4 KA2
(1)
(3) (1) (1)
(3) (1)
注: 1.如果用户需与冷却水泵联锁控制,可除去跨接线jup,加入冷却水泵联锁控制开关或水流开关。 4.图中( )号内的代号,为电器器件上标注的符号.
2.设备出厂时,无空气开关BK,及点画线部分导线,由用户现场自行安装.
5.单冷机取消加热部分,蒸气加热取消电加热部分.
3.采用涡旋压缩机时,增加相序保护器RVR.
例4 空调器的微电脑控制功能方框图
传感器 室内温度 室内湿度 室外温度 结霜情况 过负荷情况
操作部分 时间设定 运转操作
交直流供电电路
控制功能
制冷、供暖、除湿运行 自动切换 温度控制 定时运行、睡眠电路 压缩机延时控制 风量控制 保护电路
受控对象
压缩机 电加热 室内风机 室外风机 电磁阀 三通阀 四通换向阀
显示 时间显示 运行方式 温度
空调器的微电脑控制功能方框图
例5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电气原理图
v
+5V
t
R19
R18
C20
C8050 Q1
R20
+5V
R10
R4
R21
R2
C8050
R1
Q2
R22 C21
C22
C9
XT
C10
R3
SW1
C11
R9
强制
JP1
开关
+5V
R10
R23
CNW
转速
JP2
~2 EH3~4 jup
名称 压缩机内部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 跨接线
FU 保险丝管3A KT 延时继电器
接线端子XT2(15A) MF 风机电机
WPK 冷却水泵联锁开关
BT 电子温控器 HP1~2 高压压力开关
接线端子XT3(15A) MC 压缩机电机
HK1.2
压力控制器
1.2MPa 断开 1.5MPa 接通
(5)
代号
SA SB KM
名称 船形选择开关 按钮开关 交流接触器
代号
FR RVR HL
名称
代号
名称
热过载继电器 OH1~2 突跳式温控器 80℃ 相序保护器 OH3~4 超温熔断器(85℃ 15A)
指示灯
接线端子 XT1(100A)
代号
RP RT KA
名称 温度调节电位器 温度传感器 交流继电器220V
8
9
7
10
6 ULN 11 5 2003A 12
4
13
3
14
2
15
1
16
IC2
Q4
CEN +12V
R6
C14 R7
C13
+12V
显示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