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防护小贴士
核辐射的防护

核辐射的防护
核辐射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阻止核辐射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核辐射防护方法:
1.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或处在辐射源附近。
远离污染区域,尽量远离辐射源。
2. 防护屏障:在可能污染或辐射区域周围建立防护屏障,例如使用铅、混凝土等密度高的材料来阻挡辐射。
3. 个体防护装备:戴上防护手套、防护服、面罩等个体防护装备,以减少辐射的接触。
4. 避难所:在核事故发生时,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可以是地下室、防空洞等,以尽量减少辐射的接触。
5. 饮食安全: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选择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
6. 辐射监测: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了解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核辐射的防护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不同。
在核事故发生后,根据具体的辐射水平和情况,应该遵循当地官方发布的防护指南和紧急避难计划。
另外,遵循科学的原则和建议,尽量少接触核辐射,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核辐射防护小贴士保护自己从生活细节开始

核辐射防护小贴士保护自己从生活细节开始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各种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难以避免暴露在核辐射的环境中,但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细节调整和防护措施,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核辐射对我们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核辐射防护的小贴士,帮助大家保护自己。
一、室内辐射防护1.合理布置家居环境:尽量选择低辐射的建筑材料和家具。
避免选购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装饰品、地板或家具。
合理布置家具、电器,避免将电器放在床头或离身体过近的地方。
2.增加屏蔽措施:利用金属屏蔽材料,如铅板、银纸等,对辐射源进行遮挡,从而减少辐射的穿透。
尤其是对家中的核电设备、辐射源应该增加屏蔽材料的使用。
3.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这有助于扩散和稀释室内的辐射物质。
定期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将有助于减少核辐射。
二、食物与水源的防护1.选择安全食品:购买来自可靠渠道的食品,并尽量选择无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有机食品。
谨慎购买或避免采购长时间高污染区域的农产品和水产品。
2.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品:核辐射会导致自由基生成,进而对细胞造成损害。
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能够帮助中和自由基,减轻核辐射的影响。
3.过滤饮用水:使用滤水器或煮沸水源,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确保饮用水的纯净和安全,有助于降低核辐射的摄入。
三、个人防护措施1.减少辐射接触时间:尽量减少暴露在辐射源附近的时间。
防止过长时间的接触,或是过高剂量的辐射源,如医疗设备、核电站等。
2.佩戴防护用具:根据不同场景需求,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铅背心、铅玻璃面罩等,保护自身免受核辐射的影响。
3.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洗澡,并及时更换衣物,可以减少辐射物质滞留在皮肤和衣物表面,降低辐射的接触和摄入。
四、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了解相关知识:增加对核辐射应急知识的了解,明确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2.遵从官方指引:在核辐射事故发生时,遵循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引,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安排。
怎么防核辐射

怎么防核辐射
防御核辐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暴露于辐射源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靠近核事故现场:尽量离开事故发生地区,并确保远离已知的核辐射源。
2. 居住在安全区域:了解当地的核事故应急预案,选择住在安全区域内。
3. 隔离和遮蔽:尽量待在室内,并使用封闭和堵塞的建筑物遮蔽辐射。
关闭门窗,并用湿毛巾堵塞门缝和通风口。
4. 使用防护器材:佩戴口罩、手套和长袖衣物来减少暴露于空气和尘埃中的辐射物质。
5. 饮用安全水源:避免使用受污染的水源。
如果可行,应饮用密封的瓶装水。
6. 远离污染食物: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特别是来自受辐射地区的食物。
7. 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如果可能,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以确保周围环境和食物的安全。
8. 了解辐射源的情况:了解核事故的详细信息和辐射源的类型,以便更好地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为了个人和公共安全,最重要的是遵循当局的指示和建议。
有关核辐射的详细信息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可以参考相关机构和组织的指南和建议。
核辐射怎么防

核辐射怎么防
核辐射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核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下是防止核辐射的一些常见方法:
1. 建立避难所:在核辐射爆发时,尽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坚固建筑物内,以减少接触核辐射的风险。
选择在内部房间或地下室呆在远离辐射源的地方,如地下室的角落或中间。
2. 隔离辐射源:尽量远离核辐射源,如爆炸地点或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地点。
逃离事故现场最好的方法是远离辐射源,朝着离辐射源最远的方向移动。
3. 防护服和面具:佩戴防辐射服和面具是防止核辐射的有效方法。
防护服和面具可以阻挡辐射物质的接触以及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
4. 食品和水源的防护:尽量避免食用或使用受污染的食品和水源,因为这些食品和水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
应该使用封存的、干净的食品和水源。
5. 灭菌消毒:使用灭菌消毒剂对受污染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接触风险。
6. 监测辐射:使用辐射检测器监测周围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及时了解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请注意,核辐射的危险性极高,以上的方法仅适用于紧急情况
下的临时防护措施。
如果可能,应尽快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和指导。
怎样预防核辐射

怎样预防核辐射
预防核辐射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尽量远离核事故发生现场。
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人们应立即撤离,远离受辐射区域,寻找可能的安全地点避难。
2. 封闭住宅或工作场所。
关闭门窗、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尽量减少辐射物质进入室内。
3. 遮蔽物与遮蔽服装。
使用厚重、高密度的材料(例如混凝土、泥土和水)来遮蔽辐射。
在外出时穿戴厚实的衣物以遮挡辐射。
4. 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液体。
核辐射会通过食物和水摄入体内,因此要选择未受污染的食品和水源,并避免食用来自受辐射地区的产品。
5. 注意个人卫生。
洗手、洗澡和洗涤衣物可以帮助清除身体表面的辐射物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6. 使用辐射剂量计。
辐射剂量计可以帮助个人监测辐射水平,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 长期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尤其是甲状腺和其他容易受核辐射影响的器官,以及DNA损伤等。
8. 遵循官方安全建议。
听从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获取准确的核辐射信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怎样防护核污染

怎样防护核污染
防护核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来防护核污染:
1. 远离核辐射源:尽量远离核电站、核实验场等核设施,确保自己的安全距离。
2. 居住在辐射水平低的地方:选择居住在离核设施远的地方,避免生活在高辐射区域。
3. 室内防护:在居住地建造一个辐射防护室,使用防护材料(如铅板)来减少辐射的穿透。
4. 食品和水源检测:定期检测食品和水源的辐射水平,确保食物和水是安全的。
5. 洗手和卫生习惯:频繁洗手,特别是在室外活动后。
同时保持个人卫生,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
6. 使用防辐射服和装备: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防辐射服和防辐射面罩等装备来减少核辐射的接触。
7. 了解核事故应急措施:了解核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避免户外活动、寻找避难所等。
8. 听从当地官方发布的指示:在核事故发生时,听从当地政府或官方机构发布的指示,按照指示进行行动。
请注意,以上建议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核污染的影响,并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防止核污染的发生。
在面临核污染威胁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及时获取信息,并采取正确的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防核辐射

三防核辐射
针对核辐射,我们可以采取三防措施,分别是防护、防范和应急救援。
第一,防护措施是指在核辐射源附近或可能存在核辐射的区域建立有效的防护屏障和设施,以减少人员暴露于核辐射。
例如,在核电站周围设立防护墙、使用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来隔离和阻挡辐射波。
此外,可以利用建筑物、土壤和水等介质进行屏蔽和吸收,减少辐射的传播和侵害。
第二,防范措施是指通过对核辐射源的监控、管理和控制,来达到预防核辐射事故的发生和扩散的目的。
例如,核电站应建立完善的辐射安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和评估辐射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辐射问题。
此外,还应加强核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其处在安全状态,并定期进行核安全演练,提高应对核辐射事故的能力。
第三,应急救援措施是指在核辐射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例如,及时进行疏散和撤离,避免人员过多暴露于核辐射源附近。
此外,还应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装备,进行核辐射监测和救援工作。
同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和警示,提高公众对核辐射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总之,三防核辐射措施的目标是减少人员暴露于核辐射的风险,防止核辐射事故扩散和蔓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建设核能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核安全意识,完善相
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核辐射事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核能发展的安全可持续。
核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核辐射安全防护措施核辐射的安全防护措施1.核辐射事故是放射性物质的非正常散播,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受到辐射,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2.核反应堆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社会危害就很大,短时间内很难除去。
3.核武器事故是核武器在研制、生产、储存、运输、准备使用、拆卸销毁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爆炸或燃烧。
核事故的防备1.平常我们要加强防灾意识,不要随便保存不明金属物,特别是在保存某些银灰色金属时,必需特别谨慎。
2.到医院放射科就医,或在其他场合发觉警告标志,要赶快避让。
3.假如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同时显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四肢无力等现象,要考虑是否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
4.离反应堆比较近的话,要注意异常的前兆,如耀眼的闪光、光亮的火球、震耳的巨响、蘑菇状烟云、尘柱状落灰等。
核反应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发生核反应堆事故时,可以实行以下这些措施:1.隐匿。
躲在屋里,把门窗都关上,可以用土坯、沙袋或砖把窗户封起来,用手帕捂住口鼻。
砖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防护效果好,木质房屋防护效果差,房子越大防护效果越好,在高大的建筑物里,可以把人都集中在中心。
烟云过后适时打开门窗。
2.在医生引导下服用稳定碘。
3.掌控食物和水。
确定食物和水被沾染后,要停止食用。
假如不得不食用被沾染的食物,必需进行除沾染处理,达到允许食用的标准再食用。
4.除沾染。
可以用混凝沉淀和过滤法处理水。
井水和流动水源的污染不会很大,用水洗或削皮的方法处理蔬菜和水果。
建筑物和道路可以清扫和水洗,严重的话将表层覆盖或刮掉。
5.自身防护。
自身防护重要是呼吸防护、体表防护和除沾染(应急人员需要配备专业应急个人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可以达到75%以上,把口罩浸湿后效果更好,也可以用手帕和衣裳捂住口鼻。
(应急人员需要配备专业应急核生化防毒面具)体表防护:在进入掩蔽物和撤离时,必需对体表进行防护,例如戴上帽子、手套,穿上雨衣、雨鞋,把衣领翻起来,再围上围巾,扎紧袖口和裤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防护小贴士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
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核辐射防护要点归纳整理如下: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
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
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
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
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
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译者后记: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核泄露应急措施】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
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
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核辐射防护问答】辐射有什么危害?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什么是辐射防护的三原则?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的剂量限值主要有哪些?剂量限值5年平均值(毫希/年)任一年值(毫希/年)职业照射20 50公众照射1 5注:中国将颁发的标准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
什么叫外照射?外照射防护方法有哪三种?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受照射时间的控制、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什么叫内照射?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
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辐射有哪几种?答: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
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如何防护α射线?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2)防止伤口被污染。
如何防护β粒子?β粒子、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
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3)防止伤口被污染;(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如何防护γ粒子?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a)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采取屏蔽措施。
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答: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 宇宙射线;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答: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
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年。
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一次X光检查0.1毫希等等。
核电给人带来多少放射性?答:核电给人们带来的放射性是很小的。
秦山地区居民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是0.24毫希/年,而一座百万级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多接受的放射性为0.048毫希/年,与每天抽一支香烟的辐照剂量相当。
就人类总体而言,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有多少?答:专家们研究测算表明:全人类集体辐照剂量中,3/4来自自然界。
约1/5来自医疗及诊断,核电的份额是1/400。
假定全球人类的预期寿命为60岁,则每天抽一包烟将减寿7年,而核电的影响是减寿24秒。
【早期核辐射效应】核爆炸头10几秒内放出的中子和γ射线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它物体的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
由于中子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又称贯穿辐射效应。
早期核辐射主要由弹体内核反应产生,或从裂变产物中释放,或由中子与空气作用产生。
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即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射线的能量),其单位为戈[瑞],指每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一焦[耳]射线能量的吸收剂量。
早期核辐射可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造成辐射损伤,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件。
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瞬发γ射线可引起核电磁脉冲、内电磁脉冲和系统电磁脉冲;中子还会使某些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γ射线会使摄影胶片感光和光学玻璃变暗等效应。
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即使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事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
早期核辐射穿过物体时期强度将被削弱,可用一定厚度的物质来防护,工事和重型兵器本射对早期核辐射效应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生活中的核辐射污染】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
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另一方面,政府及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对容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商品要进行定期监测。
一、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经放射性衰变产生了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氛及其于体产物放射出能量较高的a射线(粒子),人若吸进这样的气体,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
如果长期受到照射,便容易产生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
另据国外报道,大多数家庭居室中自然出现的放射性气体氛,如果与烟气混合,将会有致命的影响。
氛是肺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另外,装修居室用的花岗岩及其它板石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氛,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经监测表明,室内氧气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积累,所以经常打开居室的窗户,促进空气流通,使氧稀释,这是减少室内氛浓度的良好措施。
装修房屋用的石(板)材要有选择地使用。
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矿床,所在地等天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增减,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居室装修。
要规范装修材料的市场。
二、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谨防饮用水受到核污染。
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如果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蔬菜。
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普遍增高,食用有害人体健康。
中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的放射性污染。
据报道,通过有关部门监测,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中含氧的浓度过高,若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危害身体。
因此,各地有关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对矿泉水的开发项目要严加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商品矿泉水的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三、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
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U、Th、Ra、210Po和210Pb。
大多数情况下,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的慢性损害。
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警惕煤烟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
禁止食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
如果必须使用燃煤(碳)烘烤食物时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四、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佩戴金银首饰是人们,尤其是女士们美容化妆的重要生活内容。
殊不知经常佩戴首饰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容易患"首饰病",即皮肤病。
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首饰制品,这些首饰制品的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据报道,美国专家在检验了几千件首饰后发现,其中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严重地损害,如果长期佩戴,有可能诱发皮肤病或皮癌。
金银首饰,不宜常戴。
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定。
【迄今最严重核事故一览】1957 年9 月29 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65 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11000 名居民。
1957 年10月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39 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65 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 名居民。
1971年11月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堆的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5000 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