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剖析_徐茜
新旧准则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其账务处理

新旧准则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其账务处理在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准则,即新准则和旧准则。
新准则在国际会计准则(IFRS)中被称为资产准则IAS38《无形资产》,而旧准则是国内会计准则(CAS)中的的规定。
首先,旧准则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将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CASNo.9《无形资产》,研发成本按期损益确认,不允许资本化。
这意味着企业在发生研发费用时,会立即将其计入当期的费用项目中,从而减少当期利润。
而新准则则允许将符合一定条件的研发费用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根据IAS38的要求,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的条件包括:能够确实计量研发费用,相关资产将来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以及能够可靠地估计相关资产的成本。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企业可以将研发费用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在未来进行摊销。
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1.旧准则下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1)研发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的费用项目中;(2)根据费用的性质,分别计入费用或成本项目中;(3)在利润表中以费用形式呈现,减少当期利润。
2.新准则下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1)研发费用发生时,根据资本化条件判断是否能够资本化;(2)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将研发费用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3)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进行摊销,摊销金额计入利润表。
新旧准则的会计处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1.资本化:旧准则下不允许资本化研发费用,而新准则下可以根据条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财务报表。
2.估计方法:根据新准则,企业需要可靠地估计相关资产的成本和摊销期间,因此需要进行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估计。
3.财务报表呈现:在旧准则下,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在新准则下,研发费用可以分摊到未来几年的利润表中。
4.决策效果:新准则下的资本化研发费用将使企业报表中的资产和利润更高,可能对投资者和财务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新旧准则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存在明显差异。
旧准则下,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使企业在研发活动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可能导致当期利润较低。
绝对实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详解

研发费用资本化典型案例及深度剖析一、准则背景2006年新会计准则允许部分研发费用资本化似乎给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曙光”。
一方面巨大的必不可少的研发投入既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研发费用的资本化还能不侵蚀自身利润,保证业绩稳定高速的增长。
就资本市场而言,目前不少拟上市的中小企业也充分利用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好处,将大量的研发费用资本化扮靓自身业绩。
不过监管层对此问题却有着自己的审核理念。
二、相关法规及监管层理念(一)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a)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b)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c)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d)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e)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企业的研发行为可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1、研究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开发阶段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例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3、会计处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优缺点的比较分析与对会计准则的反思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优缺点的比较分析与对会计准则的反思摘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条件下将有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不同处理,这俩种处理方法的利弊与其所造成的财务影响与效果均是不尽相同的。
本文将详细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并且,将针对当今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支出处理的缺陷提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比较分析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的规定,必须将企业的研发拆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在研究阶段的一切费用均费用化,而开发阶段的费用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这样的区分处理致使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分别会存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优缺点笔者认为,研发支出费用化有如下优点:(一)使会计信息具有谨慎性,降低企业风险。
要谈及这一个优点,就必须了解清会计信息特点中的谨慎性究竟是指什么。
谨慎性顾名思义,就是让企业所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小化,而要让风险最小化的实际操作,就是再可选择或者有歧义的情况下,让资产与利润的数值呈现较低数额,而让费用与负债的数值呈现较高数额。
由前文的论述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研发支出费用化的处理是将企业在研究开发环节中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最后将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的结果。
这其实就完全符合了会计中对于谨慎性的要求。
这种原则在当今这个高科技高信息时代又尤其能突出其优势,主要在于,其一,当前时代的市场竞争可谓是异常激烈,公司的决策稍有失误就可能导致全面的崩盘,而会计信息又是决定公司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研发支出费用化的情况下,可以让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利润状况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有助于企业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都防患于未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其二,当前的时代也决定了企业的日常研发在企业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所以研发支出费用化相对于资本化而言就能让企业的费用状况的配比更合理。
(二)处理简单,可行性强。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内部研发费用资本化研究3400字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内部研发费用资本化研究3400字摘要:相对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内部研发费用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一定的条件允许了企业对部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创新,但也造成了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的界限不清晰,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和企业真实资本存在出入,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旧的添加了许多可取的地方,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暴露出了些许问题需要完善。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费用的资本化;优点;缺点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27-01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费用分为了两个阶段,一个是研究支出阶段,一个是开发支出阶段。
简单的来说研究阶段的支出就是自研发开始,如果出现损益就要纳入当期的损益中去,开发阶段的支出就是在符合特定的规章条件时,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这就是企业内部研发费用的资本化。
新的准则较之旧的准则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本省仍具有一些不足。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内部研发资本化的优点1.企业内部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资本化,它只有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实现,新的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成了两个阶段,研究支出阶段和开发支出阶段,这也就决定了发生在开发阶段的损益要记入期内,这个阶段的支出才能资本化;开发阶段的支出费用也必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比如那些企业具有一些可行的先进技术、企业有将那些无形的资产转让的想法、一些能够产生效益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具备了以上条件才可以转化为研发资本。
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企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自身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能否收回成本还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制定一些合理的标准,符合了当前的形式,在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有利于企业资金的投入。
新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影响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影响分析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费用比重不断增大,对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颁布,对提高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核算与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旧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存在的问题(一)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确认标准不符合形势发展。
首先,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
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而仅以最后阶段的申请、注册费用计价,势必使得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从而使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并将会左右投资者的决策;其次,研发项目成功后各期的收益和费用缺乏配比性,导致产生研发前期低盈利甚至亏损、而后期及成功投入使用后高盈利的现象,使企业不同时期利润波动较大,不利于相关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再次,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短期效应,降低企业研发热情。
(二)研发费用的披露形式不规范。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的披露形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绝大多数公司选择了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明细项目下列示当年研发费用金额,但该项目无法反映研发费用构成中的相关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交易成本、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等内容,因此在此项目中披露的支出往往不是企业研发投入的全部金额。
另有一些企业将研发费用列入“管理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明细项目下,造成管理费用数额较大,令人误以为企业运行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响。
(三)研发费用的披露内容过于简单。
在所有披露了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中,都仅仅对其当年的支出数进行了列示,很少有企业披露研发费用的具体数额、投资方向、有关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及应用前景等具体信息,只是有少部分企业披露了由于当前研发费用数目大幅度增加而对本期利润有重大影响等粗略性信息。
这种只单纯披露支出数额的方式使得信息使用者无法对公司的创新活动及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其可能失去潜在的投资者,严重阻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
新准则下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剖析

费用应 在发 生 时计入 当期 损益 ,而财 务会 计准 则第 8 6号公 告 立 与成 长 。 对此做 出补 充规 定 , 于 出售 、 对 出租或 以其他 方 式上 市 的计 算
机 软 件研 发 支 出 ,一 旦 技术 可行 性 得 以确 立就 应 该确 认 为 资 产 。 因此在 美 国除计算 机软 件研 发支 出外 , 其他 研究 与 开发 支 二、 新准 则 下软件上 市公 司研 发费用 部分资 本化 的现状 以深 沪两 市的计 算机 软件 上 市公 司 4 3家 为研 究对 象 ( 深
化看法 各异 。国外 主要 以国际会计 准则 委员会 和美 国为典 型代 国外计 算机 软件 公 司的作 法 , 择 费用化 的较 多。 选 如在 美 国 , 绝 表。 国际会计 准 则委 员会 1 7 9 8年 7月颁 布 了 IS ( 究和 开 大 多数 软件 公 司仍 将每 年软 件 开发 支 出 10 A 9研 ( 0 %费用化 ; 尤其 是 发 活动 的会 计 》 定 : 究 与开 发 费用 通 常作 为发 生 当期 的 费 大公 司 , 少选 择 将其部 分软 件开 发成 本 归为满 足 资本化 准则 规 研 很 用列 支 , 开发 费 用在 同 时满足 若 干 条件 的 情况 下 , 以递 延 至 的成 本 。: ̄ 微 软公 司 1 8 可 lz l1 :3 , 9 6~1 9 9 9年年 度研 发费 用 占到了公
的会计 处理 则更 趋 同于 国际会计 准 则的规 定 , 即将 其 区分 为研 行 加工 , 整理 , 到 以下统计 数据 : 得 究阶段 和 开发阶 段 : 究阶 段 发生 的支 出仍采 取费 用化 处理 的 研 ( )3 一 4 家计算机软件公 司 2 0 年开发 费用资本化的情况 07
【准则】新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探

【关键字】准则新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
比较而言,新准则能够在体现谨慎性的同时,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关键词: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探讨一、研发费用的涵义与会计处理(一)研发费用的涵义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概念作出了规定。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
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分为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
新会计准则对研究与开发作出了定义: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机化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结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由此看来,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项资产,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固定资产。
研究与开发工作是一个事项的两个方面,研究工作是开发工作的基础。
前期通过调查研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后期利用前期的信息形成一定的成果,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效益。
(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当企业在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同时满足准则中所规定的允许开发费用资本化的五个条件时,所发生的支出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禁止转回开发此项目时所确认的费用。
举例来说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例1某公司2007年1月成立项目组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发生如下费用:1月发生调查研究等费用150万元。
5月底公司能够证明新技术的成功具有一定可行性,6月-11月发生技术开发所需材料、人工工资及福利费、注册费、律师费等共计300万元,11月底,技术开发完成。
预计可收回金额450万元。
新准则下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

新准则下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作者:郭秀萍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第11期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研发支出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进而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屹立于企业之林的决胜因素。
本文主要针对新准则环境下企业研发支出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充分核算好研发费用。
关键词:研究开发会计核算会计准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产业结构的完善和调整,科技投入会越来越大,对这一业务的会计核算恰当与否会对财务报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处理的合理性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的处理规定及其优点新会计准则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外沿,取消了时期长短的限制,考虑了时间价值,明细规定更切实、更具体,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采用新准则比旧准则更加合理性体现在:(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更加符合研究与开发阶段的不同特点,能更加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更加符合研究与开发阶段的不同特点,能更加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研究与开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顺应了社会潮流,比旧准则更能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研发状况和经营利润情况。
开发支出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关于企业创新活动进展情况,将开发费用加以资本化后在资产中列示,可以向报表使用者传递高管对无形资产预期收益评估的信息,增强了潜在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二)开发费用资本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
企业经营者往往只追求利润,不愿按原准则将研发费用全部由当期承担,于是在研发项目上缺乏热情,尽量降低开发经费支出。
这样势必造成经营期短期利润很可观,却使企业长远期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按新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有效避免了企业经营者这种短期行为,保持了企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成长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4 205 881.99
开发支出占总资产的比例 6.03% 0.15% 2.21% 0.33% 0.10% 0.02% 0.01%
34
会 计 之 友 2010 年 第 2 期 中
续表 海隆软件 002195 大华股份 002236 科大讯飞 002230
880 000 3 595 624.17 7 037 032.00
费用化或部分资本化;但是由于部分资本化的条件是由会计人 员判定的,使得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在实务中,采用 国外计算机软件公司的作法,选择费用化的较多。如在美国,绝 大多数软件公司仍将每年软件开发支出 100%费用化;尤其是 大公司,很少选择将其部分软件开发成本归为满足资本化准则 的成本。比如微软公司 1986~1999 年年度研发费用占到了公 司收入的 11%~17%,其处理方式一直是费用化。而其他采用 费用化的计算机软件公司也有同样的考虑。另外,实务中采用 部分资本化的公司比较少,往往是那些新成立或成立不久的软 件公司,因为如果将软件开发成本费用化会妨碍这些公司的创 立与成长。
二、加强突发灾害下财务管理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世界上
1/3 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中国,这种状况近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尤 为突出,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因此,加强突 发灾害下的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突发灾害下的财务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汶川大地震后,东汽集团在汉旺镇的一个公司 80%的厂房 倒塌受损,1 000 多名工人被埋,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 50 多 亿元。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省仅旅游业 因地震而造成的损失就超过 60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大 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10 000 亿元。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 灾害不仅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对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自然灾害已经由以前的小概率事件逐渐 演变成为企业环境的常态,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提 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我国企业必须直面这一环境巨变,强化 风险意识,构建新型企业战略,以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对企业 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而企业财 务管理则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结合自然灾害研究企业的财 务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大灾后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力度,提高预算编制效率
二、新准则下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部分资本化的现状 以深沪两市的计算机软件上市公司 43 家为研究对象 (深 沪两市的计算机软件上市公司共 46 家,排除掉 3 家 ST 公司), 以 2007 年年报为分析资料(注:有两家公司 2008 年上市的,以 2007 年的招股说明书为分析资料,年报及招股说明书来自巨 潮资讯),提炼有关研发费资本化方面资料,用 EXCEL 软件进 行加工,整理,得到以下统计数据: (一)43 家计算机软件公司 2007 年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况:
251 928 879.13 379 279 218.71 270 488 895.35
管理论坛
FRIENDS OF ACCOUNTING
0.23% 0.95% 2.60%
(三)开发费用资本化金额对净利润的影响:
公司名称
开发支出
清华同方 600100 105 032 193.89
航天信息 600271 6 513 000.00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研发费用; 资本化
一、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主要观点 国内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 化看法各异。国外主要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为典型代 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78 年 7 月颁布了 IAS9《研究和开 发活动的会计》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通常作为发生当期的费 用列支,开发费用在同时满足若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递延至 以后各期,作为资本性支出列支。1999 年 7 月,IAS9 被 IAS38 《无形资产》所取代,但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基本相同。美国 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做出规定的主要是财务会计准则第 2 号 公告“研究和开发成本的会计处理”,该公告规定,研究与开发 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财务会计准则第 86 号公告 对此做出补充规定,对于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上市的计算 机软件研发支出,一旦技术可行性得以确立就应该确认为资 产。因此在美国除计算机软件研发支出外,其他研究与开发支 出均作为费用确认。我国 2001 年 1 月起实施的 《企业会计准 则— ——无形资产》中包含了有关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规 定,并且采用了“即期确认”的费用化处理原则。而在 2006 年 2 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 —无形资产》中对研发费用 的会计处理则更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即将其区分为研 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仍采取费用化处理的 原则;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若同时满足若干条件的,可以 进行资本化予以递延。2007 年起,我国会计准则将研发费用全 部费用化改为允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部分资本化。 在实务中,计算机软件公司可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
科大讯飞 002230 7 037 032.00
净利润
对净利润的影响数 影响净利润的比重
637 180 354.57 89 277 364.81
14.01%
592 995 272.76 5 536 050
0.93%
126 523 586.24 41 748 242.76
33.00%
6 728 649.12 2 132 174.23
报酬率失实。 (二)计算机软件产品的特性 计算机软件产品的特性加大了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难度。
第一,软件产品具有明显的自主知识产权特性。自主知识产权 本身不是无形资产,只有当其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并在企业生 产经营过程中加以应用或实施,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时,才能 成为企业的资产。第二,软件产品的研发成形过程是一体化不 可分割的,其研发一般是封闭式的,采取团体分组协作方式,在 其未有真正结果出来前,不能算是已完成产品的生产过程,生 产过程无法划分。第三,软件产品费用发生具有纯费用特点,市 场调研费用很少,但生产过程的研发费用比重大,主要是研发 人员的薪资,技术含量高。计算机软件产品的特性往往导致研 发费用选择费用化,会导致利润及资产、所有者权益被低估。
3.62%
53 557 384.56 5 981 477.2
11.17%
基本每股收益 0.74 1.53 0.43 0.056 0.059 0.225 2.17 0.62 1.69 0.67
稀释每股收益 0.74 1.53 0.43 0.056 0.059 0.225 2.17 0.62 1.69 0.67
亿阳信通 600289 49 115 579.72
湘邮科技 600476 2 508 440.27
复旦复华 600624 1 088 556.84
长城信息 000748
244 927.19
石基信息 002153 8 465 509.83
海隆软件 002195
880 000
大华股份 002236 3 595 624.17
通过以上统计信息,可以发现 2007 年执行新准则后,计算 机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存在以下特征:(1) 绝大多数公司仍 然采用软件研发费用费用化;(2) 资本化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 公司开发支出占总资产的比重极小 (占比在 1%以下的公司比 重为 70%);(3)开发支出对净利润的影响对大部分上市公司而 言并不大,影响在 15%以下的公司占 80%,在 5%以下的公司 占 50%;(4)每股收益越高的公司,其开发支出对净利润的影响 较小。如每股收益在 1 元以上的公司其开发支出对净利润的影 响在 8%以下。
管理论坛
FRIENDS OF ACCOUNTING
新准则下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剖析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徐 茜
【摘 要】 2007 年起,我国会计准则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改为允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部分资本化。文章以 2007 年我国计算机软件 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为背景,以 2007 年年报为分析资料,研究、考察计算机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是否选择部分资本化,分析影响软件研 发费用资本化选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计算机软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决策相关性的建议。
31.69%
28 289 588.47 925 273.314
3.27%
64 830 055.33 208 188.1115
0.32%
101 347 069.04 7 195 683.356
7.10%
26 480 128.56 748 000
2.82%
84 323 252.74 3 056 280.545
开发支出 105 032 193.89
6 513 000.00 49 115 579.72
2 508 440.27 1 088 556.84
244 927.19 8 465 509.83
总资产 17 419 733 048.30
4 261 993 577.60 2 223 631 4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