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
卫生院医养结合优秀案例

卫生院医养结合优秀案例甲地卫生院于2019年将原甲地乡计划生育指导站改造成集医、养、康、护、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甲地医养中心后,积极探索延伸医养结合服务链条,拓展家庭签约服务内涵,为农村老人免费体检、送医送养促健康,为实施乡村振兴做出有益探索。
甲地乡卫生院建筑面积5275.95平方米,核定床位99张;医养中心建筑面积3768.08平方米,养老床位150张。
医养中心设有老年科、检验科、国医堂、中药煎药室,康复理疗室等,设置有接待服务大厅、健康评估室、照料单元、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监控室、护工之家、心理咨询室、公共洗浴室、多功能活动室、康复活动室、营养配餐室等。
医养中心配备中心供氧系统、一键呼叫系统、彩超、心电图、骨密度检测仪、腰腿疼治疗仪、熏蒸机、煎药机、红外线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吞咽治疗仪、中低频治疗仪等。
医养中心还为入住老人构建生命“绿色通道”,建立了危急重症抢救与转诊机制,与乙地县人民医院、乙地县中医院建立医疗合作机制,构建了民政、人社、残联、医保等部门协调机制;注重智能化养老,完善信息系统,在省市县健康信息平台上建立入住老人电子健康信息,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医”“养”一床切换,缓解老人就医困难。
01.创新基层医养融合服务医养中心秉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弘扬为老助老时代风尚”的服务理念,以专业养老护理、疾病预防、诊疗、康复为一体,为老人提供居家式健康管理服务,让老人放心入住,安心休养。
凡入住老人由评估小组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根据老人身体整体状况分为生活自理、半自理和失能三个等级,实行分级护理,精心呵护老人,时刻关注老人身体健康。
医养中心对老人饮食、起居悉心照护和陪伴安抚,开展心理疏导,对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老人,及时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在老人弥留之际,实施临终关怀,让老人安祥离开;根据季节时令,每周调整餐谱,并聘请市营养协会专家前来讲课,指导营养餐制作配送,满足老人营养需求,让老人吃出健康,吃出幸福感。
中医院医养结合优秀案例

中医院医养结合优秀案例甲地市中医医院北院区为甲地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甲地市政府采取“政府监管,委托甲地市中医医院运营”的一家公办医养结合机构,总建筑面积19300平方米,设置医养床位460张,先后投入6900万元进行设备购置和适老化建设。
近年来,甲地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三甲”医院引领医养、康养、护养、文养、食养五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现了“医、养、康、护”全面发展,打造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新型养老模式。
甲地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在医疗服务区设立心内科、老年病科、综合康复服务区、治未病康复科、安宁疗护区、康复大厅、名医堂等,守护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区设置接待室、评估室、照料单元、失智老年人照料单元、心理咨询室、公共洗浴等区域,区域明确,功能齐全;根据不同老人需求,设置有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该中心配备急救生命支持类和康复疗养类设备215台,房间配备有氧气治疗带,满足老人治疗需求。
康复大厅配备有物理因子治疗类设备70件、PT运动康复类设备24件、中医康复类设备20件,全面发挥医养结合中心在治疗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作用。
中心适老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并配有中央空调、床头呼叫系统、负压装置、氧气装置及全屋网络覆盖,为老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优质服务。
该中心成立以甲地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担任中心院长的运营团队,由正高级职称专家组成中心领导班子,建立“条块结合”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全面带动中心发展。
甲地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公办公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强大的服务保障。
甲地市民政局与甲地市中医医院签订甲地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框架协议,在手续审批、备案上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甲地市民政局免费向甲地市中医医院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场所,甲地市中医医院对服务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满足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199个医养结合典型经验案例

199个医养结合典型经验案例引言概述: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医养结合经验案例。
本文将介绍199个医养结合典型经验案例,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旨在为其他地区和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正文内容:1. 医养结合模式的创新1.1 社区医养结合模式- 引入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如门诊、健康咨询等。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实施定期健康检查和随访服务。
1.2 院内医养结合模式- 在医院内设立养老院区,为需要长期照护的患者提供居住和护理服务。
- 开展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与医院科室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1.3 在家医养结合模式- 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如家庭医生、护理员等,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 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如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建立家庭医养结合团队,实施定期随访和健康管理。
2. 医养结合的管理与运营2.1 人员配备与培训- 设立专业的医养结合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
- 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医养结合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 建立考核制度,激励医养结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资源整合与利用- 协调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和药品,提高服务效率。
- 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机构合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 引入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事业,丰富服务内容。
2.3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3. 医养结合的特色服务3.1 个性化服务-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我呀,就跟你们唠唠这个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
这事儿可有意思着呢。
我之前去看了一个医养结合的试点地儿。
一进去啊,那环境,可敞亮了。
墙刷得白白的,地上干净得都能反光。
那些个老人啊,一个个坐在那大厅里,脸上都透着股安详劲儿。
有个老大爷,头发全白了,像顶着一团雪似的,脸上的皱纹深得像一道道沟壑,可眼睛特别有神。
他就坐在那藤椅上,旁边放着个小收音机,正放着戏曲呢。
我就凑过去和他唠嗑,我问大爷:“大爷,您在这儿觉着咋样啊?”大爷笑了笑,露出那没几颗的牙齿说:“好着呢,比在家里强。
这儿啊,有医生天天来给咱检查身体,有点小毛病啊,立马就给治了。
不像在家,病了还得折腾孩子带咱去医院。
”我一打听啊,这医养结合啊,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医疗和养老给揉到一块儿了。
就像和面似的,揉得匀匀的。
以前啊,养老院就是养老院,医院就是医院。
老人在养老院要是病了,那可麻烦了,得折腾到医院去。
现在不一样了。
这医养结合的地方啊,医生护士那态度都可好呢。
我看到一个小护士,长得白白净净的,扎着个马尾辫,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像月牙儿。
她正给一个老奶奶量血压呢。
老奶奶有点耳背,小护士就凑到老奶奶耳边,轻声细语地说:“奶奶,您血压有点高,这几天可得少吃点咸的啊。
”那耐心的模样,就像对待自己亲奶奶似的。
在这儿啊,还有专门的营养师呢。
这营养师可讲究了。
我看到他在那小本子上写写画画的,就好奇地问他在干啥。
他说:“我得根据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来安排饮食啊。
这个老人血糖高,那个老人血脂高,都得区别对待。
”我瞅了瞅他列的菜单,那叫一个细致,什么菜配什么菜,多少量,清清楚楚的。
而且啊,这医养结合的试点地儿还经常搞些活动呢。
我赶上一次他们搞的健康讲座。
一个医生在前面讲着怎么预防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下面的老人们都听得可认真了。
有个大妈还不时地举手问问题,那场面就跟小学生上课似的。
还有啊,他们的设施也特别齐全。
有专门的康复器材,那些个器材啊,我看着都新鲜。
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典型案例

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典型案例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杨川镇“家庭+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宁夏回族自治区杨川镇探索出一种“家庭+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该模式在杨川镇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了全国农村养老服务的典型案例。
1. 以家庭为基础,提倡“养老回家”家庭是老年人的重要依托和温馨港湾。
杨川镇通过政府购物服务的方式,鼓励农村老年人在家中安度晚年,强调“养老回家”。
政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鼓励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养老生活。
这种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在陪伴和关爱中度过晚年,同时也减轻了养老机构的压力。
2. 建设“三级封闭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针对一些芳龄较大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杨川镇建设了“三级封闭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该机构按照不同的养老需求,分为三个级别的封闭式养老区,实行全封闭管理,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这种机构既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难题,也为农村探索出一条新的养老服务路径。
二、湖北省利川市“互助养老”模式湖北省利川市探索出一种“互助养老”模式,为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1. 充分发挥农村亲情、邻里、乡情的力量利川市充分发挥农村亲情、邻里、乡情的力量,倡导邻里互助、亲友帮扶。
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得到家庭、邻里和乡亲的帮助和关怀,大大减轻了老年人养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2. 建立“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助养老”的作用,利川市设立了“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
也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人在享受养老生活的能够找到更多的乐趣和快乐。
三、山东省苍山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模式山东省苍山县探索出一种“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模式,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范本。
2023年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事迹材料

2023年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事迹材料自2023年起,我国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旨在推动医疗和养老服务的融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
以下是一些典型事迹,展示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成果和影响。
一、协同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中,各级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和老年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老年人除了能享受到传统的医疗服务外,还可以获得康复护理、健康咨询、居家养老等多元化的服务。
例如,在某个试点城市的社区医养结合中心,老年人可以方便地就诊、接受康复治疗,并参加各种健康养生活动,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水平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推动了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某个试点医院,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与专家进行视频会诊,减少了老年人因交通不便而就医困难的问题。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医生可以及时预警和干预,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水平。
三、专业团队,提供个性化护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注重培养专业化的医养人才,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养团队。
这些专业团队不仅具备医疗技能,还具备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例如,在某个试点养老院,专业的医养团队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社区参与,促进老年人融入社会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医疗和养老服务,促进老年人融入社会。
社区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康复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娱乐机会。
例如,在某个试点社区,每周组织一次健康知识讲座,邀请医生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老年人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政策保障,提升老年人福利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介绍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医养结合是指医疗和养老两个领域之间的融合,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和照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医养结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在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医养结合典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第一个典型案例来自某个城市的一家医养结合机构,该机构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养服务体系。
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全面的养老服务,实现了医疗、养老、康复等方面的全方位照护。
该机构还实行以居家为基础的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社区医疗养老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得到医疗照护和康复服务,避免了就医难题。
第二个典型案例是一家民办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的合作案例。
该养老机构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入住。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该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公立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确保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监测和干预。
医院还为入住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优惠政策,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捷和实惠的医疗服务。
第三个典型案例来自一家社区养老机构,该机构利用社区资源,与当地医院和社会福利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医养服务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社区医生可以定期走访老年居民,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及时发现和防范慢性病和老年病。
社区养老机构还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康复训练和健身活动,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心理健康。
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医养结合服务,老年居民得到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照护,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上是三个典型的医养结合案例,它们体现了医养结合服务的重要性和优势。
通过医养结合,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健康照护,延缓老年病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医院医养结合中心医养结合优秀案例

医院医养结合中心医养结合优秀案例甲地县第三人民医院(医养结合中心)位于甲地风景区,交通便利,人文环境优雅,是宜养、宜康、宜医之地。
近年来,该院努力构建一院三区(乡镇卫生院、医养中心、老年综合医院)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五位一体”(慢病管理、康复医疗、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居家社区上门服务)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利用丙地人文地理优势,开展多防联合全方位医养服务,推进辖区15分钟健康生活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医养服务新模式,吸引周边地区失能、半失能近千名老人康养。
甲地县第三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周围环境秀美,四季常青,百亩莲花环绕,二十四孝长廊、旋转的风车等人文景观让老人舒心养老。
医疗区域设健康管理中心、康复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临终关怀科、重症监护室、中医馆、康复大厅、远程会诊中心等。
养老区域设接待室、老年能力评估中心、老年护理中心、安宁疗护中心、护理站、心理咨询室等。
公共区域设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老年助浴中心、营养餐厅、社会工作室等,满足老人日常娱乐休闲。
该中心配备中医体质辩识仪、四维彩超、骨密度检测仪、肺功能检测仪、上下肢训练机器人、经颅磁治疗仪、除颤仪、坐式体重称、排痰仪、气压治疗仪、高压氧舱、护理床单元等,助力老年学科发展。
该中心院区标识清晰,不同区域不同颜色的塑胶防滑地板,美观且降低噪音;居室、卫生间、走廊、洗浴室、餐厅、活动室紧急呼叫、安全扶手等伸手可及;无障碍停车位,出入口防滑坡道为老人出行提供便利。
该中心引进智慧健康管理平台,老人入住及定期体检结果随时上传,家人可以收到老人健康信息和住养健康对比分析图;配备离床报警器,对卧床老人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离床时值班护士护理员即收到风险提示,随时护行,确保安全。
Ol.探索医养服务新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甲地县统筹各方资源,于2017年将乙地镇卫生院等定为县级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机构,从自身实际出发,于2019年积极筹建丙地院区(医养结合项目),依托中医药技术、老年医学科、康复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一院三区“资源互补、功能互融、可持续发展”的医养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1.北京市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医养联动,老人康乐,政通人和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创新理念,提高标准3.北京老年医院:以奉献为快乐,以满意为宗旨4.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医院: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5.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用专业服务守护健康,失能失智老人的瑞典式照护6.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对标国际,创新社区居家服务模式7.北京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老年健康服务体系8.北京市丰台区颐康养老照护中心:依托区域医养联合体和大健康服务的社区医养模式9.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健康委:不断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创新发展10.天津市津南区天同养老院:“居家-社区-机构”无缝衔接医养结合服务11.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探索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12.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医养防融合”新模式1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卫生健康局:探索农村医养结合模式,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14.河北省邢台市卫生健康委:整合多元医养结合模式,形成精准服务提供体系15.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卫生健康局:“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农村医养结合模式探索16.河北省泊头市福星园护理院:建立体系化服务管理,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17.河北爱晚红枫集团:综合多样化医养模式,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18.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旗楼阳光家园爱心托养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嵌入型医养结合模式,寻求精准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19.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健康委:明确目标,步步推进;激励人才,智慧养老;因地制宜,平衡发展20.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健康委:政府办养老,医疗融服务,强力推动医养结合事业健康多元发展21.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探索医养专业护理模式,开启安宁舒缓医学之路22.山西省汾阳市汾酒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嵌入社区,提供多层次服务;因人制宜,满足个性化需求2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打造健康养老服务2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慈善医院:探索“135”路径,推进医养结合一站式服务25.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爱祺乐牧民养老中心:以蒙医蒙药为特色的新型牧区养老服务模式26.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华情医养院:医养康护一体化集团性运行27.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县乡村三级“互联网+”智能医养服务体系28.辽宁省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构建医养结合“沈阳模式”29.辽宁省沈阳市安宁医院:失能失智老人整合照护的安宁模式30.辽宁省金秋医院:医养融合、以创新举措,促老龄健康发展31.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的经验分享32.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工作经验分享33.吉林省长春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建立保障制度,落实医养融合全面覆盖34.吉林省白城市康泰养护服务中心:老年人心理照护经验分享35.吉林省延边宁养医院:失智照护、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经验分享36.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模式探索37.吉林省吉林市震宇康复护理院:以技术和人才为抓手提高医养照护服务能力3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健康委: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助力老年健康39.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卫生健康委:健全机制、明确定位,构建医养结合“四模式”发展新路子40.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南院:规划十大中心,构建七位一体,龙江中医康养航母41.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以提升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为目标,努力维护失能老人的生命尊严4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医养教结合新模式4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社会福利院:发展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医养结合水平4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基层卫生服务,开展老年特护工作45.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构建体系、创新机制,助推上海“医养”深度融合46.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医养护保”四位一体服务建设探索47.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专业化服务48.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全效提升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49.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多点”服务体系,打造市区“为老服务圈”50.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本服务助推医养护一体化建设51.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52.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健康委:服务整合、资源联动,积极推进“健康养老”53.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1+25+X”健康管理,构建社区智慧养老模式54.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乡镇“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建设55.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深化社区居家“医养结合”便捷服务56.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健康养老新模式,打造医养结合服务圈57.江苏省苏州市卫生健康委: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全方位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58.江苏省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打造“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新模式59.江苏无锡朗高护理院:科学发展找定位,医养结合求创新60.江苏省苏州市福星护理院:护理院专科齐全,突出特色护理61.江苏省南通北阁护理院:病有可医养有所享,创新医疗改革新模式62.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夕阳红养老公寓:聚力健康养老,共建夕阳乐园63.江苏省扬州市曜阳康复医院:积极打造“医康护养疗”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64.江苏省泰兴市大庆老人院:走医养结合之路,创爱心护理品牌65.江苏省宿迁市虹枫老年康复护理院: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护理院健康发展66.江苏省南京市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探索“医养一体化”社区养老新模式67.江苏省南通市北护理院:打造优势照护专科,丰富医养结合内涵68.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着力智慧医疗,助推医养结合69.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局:致力提升养老医疗服务质量70.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医养融合,西湖模式71.浙江省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医养护智慧服务型养老模式72.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卫生健康局: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73.浙江省义乌市卫生健康局:“医、康、护”三位一体的健康养老模式7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以医院转型为抓手的社区医疗保健式养老模式75.浙江逸和源嘉兴基地:养老与医疗无缝对接的养老模式76.浙江省衢州市天颐老人之家:以互联网为手段创建智慧医养模式77.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卫生健康局: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完善服务网络78.安徽阜阳红叶林老年护理院:三分医疗,七分护理79.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元联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践探索80.安徽省合肥市九久夕阳红养老集团:不忘初心,锐意创新,加快发展医养服务81.安徽省马鞍山市向阳护理院:医护养康、绿色低碳、天然养吧82.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方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融合让老年人安享晚年8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管理,勤练兵,重实效84.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大富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构建全方位医养结合模式,打造最美“夕阳红”85.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拓创新,推进皖北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86.安徽省蚌埠市壹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互联网+医养结合87.福建医大附一护养中心:加强慢性病管理,提升长者生命质量88.福建厦门莲花医养集团:打造9073医养综合体,为长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89.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厝头村幸福院: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社会90.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强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模式91.江西省南昌市卫生健康委:盘活医疗资源,搭建服务平台92.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绿康国际老年城: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绿康模式9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养老机构与医院一体化建设,为老年人保驾护航94.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杨仙老年公寓:医护养康托管及旅居养老多模式养老做法95.江西省赣州厚德医院:医院与康养中心融合的康复养老模式96.江西省吉安市泰和颐康医院:慢病管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97.江西省宜春市老年护理院:以老年护理院为主导,提升护理员技能培训为导向的医养结合模式98.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创新培育,打造医养结合青岛新模式99.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医护巡航”推进居家医养结合工作100.山东省济宁曲阜市卫生健康局: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10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养结合工作中充当主力军102.山东省桓台县索镇卫生院:探索两院一体新模式,开启健康养老新征程103.山东威海海大护理院: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医养结合标准化服务品牌104.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以老人幸福为导向,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105.山东省滨州杏林医养健康管理中心:整体照护模式在失智老人护理中的探索和实践106.山东省聊城市鲁西老年护养院:失能人员有保障,失智家庭减负担107.山东微山湖老年疗养中心:打造湖区医养建设品牌,争做服务群众行业标杆108.山东省临沂金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情相伴与爱同行,打造“医康养结合”新模式109.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东辛店镇卫生院:坚定服务理念,创建医养服务新模式110.山东省临朐县辛寨中心卫生院卧龙分院:创新模式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基层医养结合新模板111.河南省商丘市卫生健康委:重规划强政策,促进医养融合,助推商丘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112.河南省兰考县卫生健康委:资源共享,社会参与,全面融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113.河南省郑州市爱馨阳光城:医养综合体上下联动,全程为老人保驾护航114.河南省郏县四知堂中医院:创新“医养联合体”三级养护模式115.河南省鹤壁市老年公寓:打造立体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116.河南省淇县朝阳仁爱康复养老中心:医养“联姻”,护航老人幸福晚年117.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守护最美夕阳红118.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因地制宜,先试先行,主动探索医疗+养老结合新模式119.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120.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卫生健康局: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社区农村医养深度融合121.湖北省咸宁市卫生健康委:创新模式市场运作,推进医养结合发展122.湖北省随州市卫生健康委:以积极老龄化为目标推进社区、农村医养服务融合发展123.湖北省随州老年康复护理医院:构建机构、社区和居家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124.湖南省株洲市卫生健康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助推医养结合125.湖南省郴州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四合”模式,构建“医、养、护、康”四位一体健康养老服务体系126.湖南省岳阳市卫生健康委:政府主导,多措并举,有效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127.湖南省长沙市卫生健康委:构建医养融合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发展128.湖南省湘潭市卫生健康委:顺应老年健康需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升级便民养老服务129.湖南省岳阳市康复医院:倡导精养型医疗养老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130.湖南省长沙市康乃馨养老产业投资置业有限公司:三位一体,无缝对接,守护长者健康131.湖南省长沙市睦邻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深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打造幸福小区睦邻街坊132.湖南省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基于多元养老需求,持续改进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33.湖南省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坚持“五个导向”,打造“五种服务”134.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健康局:探索“两个六”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135.广东省广州市老人院:以四化协同为驱动,推进医养深度融合136.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护老公寓:三甲医院资源共享,促进医养结合发展137.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管理、服务和资源三融合,注重标准化建设138.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公立医院多维度探索医养结合服务路径139.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以中医为特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医养结合服务140.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社会福利中心:由医院运营镇社会福利中心,努力实现三方共赢141.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精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进医养结合142.广东省广州市远海健康:以机构养老带动社区居家养老,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14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心打造闭环式医养服务的“红山模式”14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卫生健康委:以“三抓”为突破口,开创医养结合工作新局面145.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卫生健康局:创新机制,顺应发展,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14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砥砺“养老”之医术,锤炼“孝老”之仁心147.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夕阳红康复护养中心:功能区齐全,老牌精细服务,解决刚需问题148.海南省托老院: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化与标准化探索149.重庆市忠县卫生健康委:农村老年智慧健康促进与管理150.重医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医护康养教一体化模式探索151.重庆宏善康乐源康养中心: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慢病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152.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老年养护中心:以养减医、以医助养实现医养结合153.重庆渝西医院:“康复与养老合作联盟”1+N模式探索154.重庆市总工会杨家坪疗养院:多学科协作下的基于需求的分类照护管理155.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注重防治结合与院内外合作的“321”医养护综合照护模式156.重庆西南大学医院:立足高校社区,促进健康养老157.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托老服务模式探索实践158.四川省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基础医养与特色医养并举,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159.四川省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医养结合新模式160.四川省德阳市卫生健康委:以政策标准体系建设为引领,加快健全老龄健康服务体系161.四川省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凝心聚力谋发展,高位求进推医养162.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医护康养一体化”,共筑老年健康梦163.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杰琳康复医院:医务社工嵌入社区医养结合,“四维服务”构建全新养老服务模式164.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医养中心:中医呵护下的康养之路165.四川省自贡市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院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介绍166.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智慧支撑,打造“1314”健康管理模式167.四川省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站式”医养服务,惠老人,惠机构,惠社会168.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老年病医院:立足江油,辐射绵阳,医养结合,错位发展169.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替天下儿女尽孝心,为社会家庭分忧愁170.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探索医养融合区块链,推进养老产业新发展171.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卫生院:扬医养结合之帆,走改革创新之路172.四川省遂宁市桂花镇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基层医改新举措,医养结合新路子173.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中医医院:互联网+居家养老174.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卫生健康局:创新“三区三院三联”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工作175.贵州省毕节市社会福利院: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推进医养结合工作176.贵州省凯里市中医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体系177.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夯实基础创新模式,助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178.云南省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三体一式一型”,助推医养结合大发展179.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卫生健康局:发挥区域优势,整合社会资源180.云南省文山州德惠老年病专科医院:民办公助,融合发展181.云南省大理州南山养老院:以医带养、以养促医,强化提升服务质量182.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及问题对策思考183.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医养有机融合,优化老年健康服务184.陕西省安康市卫生健康委:机构、社区、居家同发力,打造健康养老安康城185.陕西省西安市工会医院:中法合作开展有品质的老年特色照护186.陕西省宝鸡市福乐爱心护理院:注重流程规范,开展基于需求的综合照护187.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医养结合188.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健康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推动医养结合新模式189.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康乐医院:立足实际,促进医养无缝衔接190.甘肃省嘉峪关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养老服务于社区健康管理19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卫生健康局:多元分类服务,实施政策普惠,保障健康养老需求192.青海省海东市卫生健康委: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促进医养融合发展19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发挥特色优势,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194.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医养服务中心:政府主导,促医养深度融合19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19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创新思路,探索前行,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19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九九老年公寓:医养事业献真情,智能康养我先行19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广佑颐养老年服务中心:构建养医结合、医养结合、养康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19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七团医院:惠民、利民、服务于民2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奎屯中医院:关爱健康生命有约,奉献真情服务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