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白露这个节气的由来故事

合集下载

白露节气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白露节气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白露节气的起源及传统习俗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或十六日,视地区而定。

它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也是农民进入秋收季节的重要时期。

白露的名称源于古代的观象天文学,白露是露水从大气中凝结而成,因其色白而得名。

本文将围绕白露节气的起源及传统习俗进行介绍。

一、白露节气的起源白露节气自古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七十三官》中,被列为“瞻卦礼”中的节令之一。

在古代,白露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因为这是农民最后收获晚稻和种瓜果的时候。

人们在白露节气这一天要举行丰收祭祀,感谢天地神明的保佑。

而在唐代,白露节气被正式确定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传统习俗1. 迎露在白露节气这一天,人们有迎露的习俗。

趁着清晨的水汽还未消散,人们会提前起床,去田间地头迎露。

迎露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用锤子敲田间的秸秆,以便露水凝结;有的用朝霞在荷叶上拭拂,然后在露水凝结的荷叶上轻扫一下,露水就会凝结在红丝绸上。

2. 赏菊在白露节气这一天,菊花已经开得很盛,因此人们会赏菊。

古时候,人们还有过江览菊的习俗。

很多著名的诗人都以菊花为题材写过诗歌,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一著名的句子。

3. 吃鸟蛋在白露节气这一天,农民可以采蛋蛋,这些蛋蛋是鸟类在春季生下的。

人们在这一天喝蛋,对身体有很大的滋补作用。

4. 晒秋在白露节气过后,天气逐渐干燥,秋风渐起,田间地头的作物开始成熟。

农民们开始采摘、晒干各种食品,如豆腐干、腊肉、辣椒、柿子、花生等,随着秋天的到来,人们在家中也准备了大批干货,以备过冬之需。

三、结尾总之,白露节气是一个有着浓厚传统色彩的节令。

人们在这一天可以迎露、赏菊、吃鸟蛋、晒秋,感受秋季的到来。

白露节气也是农民朋友们的重要节日,他们在这一天的祭祀仪式中,感恩农耕之福,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用心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这些美好的品质。

白露的节气由来是什么

白露的节气由来是什么

白露的节气由来是什么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阳历9月7-9日之间。

白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秋天已经到来,天气渐凉,露水晨晚凝结,故名“白露”。

白露的由来据史书记载,白露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相传白露节气是古人根据自然现象划分出来的。

在这个节气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一定位置,太阳直射气温逐渐下降,地面温度开始下降,导致大气湿度增大,空气中的水汽逐渐凝结成露水,清晨在草叶、窗户等表面留下一层晶莹的霜露或水滴,故名白露。

白露节气地理位置的不同,由于不同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会表现出不同的景象。

在北方的白露节气,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秋凉,天气变得干燥,晨晚时分会有大量的露水,随着白昼温度下降,农作物生长进入尾声。

而南方的白露节气,气温适宜,白天温暖,夜晚凉爽,适合秋游,也是许多古诗词描写的场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露节气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

白露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开始收割农作物,备足过冬粮食和家畜饲料。

人们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进行一些秋季的防疫工作,预防秋季疾病的传播,保护身体健康。

白露的民俗习俗白露节气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古时人们在白露这一天会进行一些与农业、民间习俗相关的活动。

在北方一些农村地区,人们在白露这一天会挑水、晒粮食,增加过冬的储备。

在一些地区还有在白露这天取萝鱼、萝卜、青菜的习俗,寓意着“萝萝白露,连收皆斩”。

另外,一些地方也会有在白露这一天祭祀、祈福的活动,以祈愿家人平安、风调雨顺。

同时,也有人会在白露这天去采摘一些食用野菜或水果,庆祝农作物丰收的到来。

结语白露节气作为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不仅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习俗的丰富内涵。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互相搀扶,收获秋天的色彩,感受大自然的变幻。

愿所有人在白露节气中,享受到平安幸福、丰收的喜悦,迎接新一轮的生活起航。

白露的传说和习俗

白露的传说和习俗

白露的传说和习俗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7日或8日,具体时间随着每年太阳运行轨道的变化而有所浮动。

白露之名源于天空中出现的露珠,意味着秋天的清凉已逐渐加深,夜晚的露水也逐渐浓厚。

这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折,人们在这个节气里有许多神话传说和独特的习俗。

1. 传说和神话1.1 玉兔搅药白露的传说中涉及了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那就是《嫦娥奔月》。

故事说的是,相传在古代,有十日一哭的孤儿named Hou Yi(后羿),他拥有一枚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

为了保护这枚仙丹,Hou Yi 藏了起来。

然而,他的妻子嫦娥(Chang'e)无意吃下了仙丹,然后飞上了月亮。

由于她吃了这颗仙丹,她变成了月亮上的仙女。

据说,在白露这一天晚上,你可以在月亮上看到一个刻画有玉兔搅药的图案,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称呼这个时期为玉兔把药。

1.2 白露牛郎织女白露也与中国另一个著名的传说相关,即“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相传在银河上有一个天堂,里面住着牛郎(Niu Lang)和织女(Zhi Nu)。

他们是夫妻,然而因为一个上天的错误,他们被逐出天堂。

两人被迫分开,只有在每年的白露这天,他们才有机会相聚。

在白露之夜,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会在银河两岸相会,让人们怀着对爱情的崇敬思念细细观赏。

2. 白露的习俗2.1 赏月赏月是白露节气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人们相信在白露之夜仰望月亮,可以感受到美好的祝福和幸福的时刻。

在这一天,许多家庭会在院子或公园里摆放葡萄、柚子、桂花糕等供品,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并共度一个温馨的夜晚。

2.2 吃白露食品白露期间,有一些特定食物被视为这一时期的节庆美食。

比如,“白露葡萄”是新鲜葡萄上市的季节,人们会品尝到葡萄的甜美和多汁。

此外,也有一种被称为“露菜”的蔬菜在这个时候上市,因此也成了人们喜爱的食材。

2.3 插茱萸茱萸是白露节气中重要的习俗之一。

人们常常将茱萸树枝插在门前,或者佩戴茱萸对抗蚊虫和疾病,同时祈福家庭平安和身体健康。

白露节气传统文化

白露节气传统文化

白露节气传统文化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其渊源深厚且文化习俗丰富。

白露交节于公历的9月7日到9日之间,是干支历酉月开始。

一、白露的渊源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它反映了自然界气温的显著变化,是热与凉的分水岭。

白露之名,源于此时天气转凉,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因而得名“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白露的解释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这一节气在公历上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至9日之间。

二、白露的物候现象白露时节,自然界的物候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三候”:鸿雁来:白露时节,鸿雁等候鸟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为过冬做准备。

玄鸟归:玄鸟即燕子,此时也开始从北方飞回南方,回到它们繁殖的故乡。

群鸟养羞:“羞”同“馐”,意为美食。

白露后,天气转凉,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三、白露的文化习俗白露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各地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清露:白露时节,人们有收集露水的习俗。

据《本草纲目》记载,露水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延年益寿、治疗消渴等。

因此,人们会在清晨时分用盘子等容器收集露水,用于泡茶或入药。

2.饮白露茶:白露茶是指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

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后,口感更加醇厚,深受茶客喜爱。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3.吃龙眼:在福建福州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

人们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可以大补身体,因为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

4.吃鸭子:在一些地区,人们有在白露时节吃鸭子的习惯,认为鸭肉性寒,可以清热去燥,适合秋季食用。

5.祭禹王:在太湖等地,白露时节有祭禹王的习俗。

白露的起源和演变

白露的起源和演变

白露的起源和演变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

它通常出现在公历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正好位于立秋和秋分之间。

白露的名称源自于天气转凉,地面上的露水开始稀薄而微白的现象,象征着秋季的来临。

本文将介绍白露节气的历史渊源和相应的气候特点。

一、白露的渊源白露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最初出现在古代文献《周礼·天官冢宰》中。

在古代时,人们普遍相信天地之间存在着天人相应的关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等农业活动。

在古代的气象观测中,人们发现到了秋季开始的征兆:天空逐渐转凉,地表上的露水越来越白而多。

于是,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白露”,作为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来纪念和庆祝。

二、白露的气候特点1.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标志着夏季过去,秋季正式到来。

在白露节气中,由于太阳的高度逐渐下降,地球上各地温度开始逐渐减少。

白天的气温可能还会稍高,但夜晚会感觉明显的凉爽,早晨起床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寒冷。

2. 露水增多:白露前后,地面上的露水开始逐渐增多。

白天温度升高后,夜晚地面冷却得快,相对湿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露水,早晨时在草地、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珠。

这也是白露得名的原因。

3. 天气转凉: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清晨的空气清新而宜人。

白露节气之后,气温较为稳定,凉爽的气息弥漫在大地,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这也是人们喜欢秋季的原因之一。

三、白露的生活习俗1. 饮食习俗:白露时节,人们开始调整饮食,增加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如桂圆、柿子、板栗等,这些食物被认为对于保健有益。

同时,也要注意多摄取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2. 节气庆祝:白露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人们会根据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比如在江南地区,人们会举行白露祭月的活动,聚集在户外合家团圆,欣赏秋月,祈求好运与幸福。

3. 田间劳作:白露时节,是农民朋友们开始收获农作物的时候。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白露节气介绍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白露节气介绍
“羞”“馐”通用。
诗《白露》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 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 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
流香。”
叁 白露农事习俗
白露农事习俗
节气习俗
节气习俗
节气习俗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 的习俗,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 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 别的一种“仪式”。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 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 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 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PART 02
十样白
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 去风气(关节炎)。 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
PART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 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农事习俗
节气习俗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 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 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 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 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白露节气起源
而为“鸣所现露
气露白。云象是
始,露”的。“
寒秋”据:此白
也属的《“时露
”金诠月凉的”
。,释令风天节
——

七至气气

十,,后
白“二白正特
,水候露如有
白土集降《的
者湿解,礼一
露气》寒记种

白露节气简介资料

白露节气简介资料

白露节气简介
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落在公历的9月7或8日,它标志着秋季
已经来临,时间也进入了白昼减少,夜晚增加的时期。

起源
白露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当时的人们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便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时间。

在白露节气之前,人们会清理农田,为秋季的种植工作做好准备。

气候特点
在白露节气期间,气温开始逐渐降低,气候渐渐转凉。

尤其洞庭湖地区,白露
节气时常出现较大范围的秋雨,人们称之为“白露秋雨”。

节庆习俗
白露节气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在这个节气通常会进行一些祭祀、祈
愿和庆祝活动。

赏菊
白露节气时节,菊花已经开放,人们喜欢赏菊。

在南方,赏菊已经形成了独特
的文化,人们喜欢将菊花插在盆中摆放,并在房间中种植,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

采茶
白露节气时,中国南方的部分地区很多茶园会开展采茶活动,人们可以亲手体
验摘茶、制茶的过程,也可以品尝到新鲜采摘的嫩茶。

中秋节
白露节气与中秋节有一定的关联,中秋节通常在白露节气附近。

中秋节是中国
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喜欢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如赏月、吃月饼、赏菊等。

饮食禁忌
白露节气对饮食也有一定的影响。

据传统医学理论,白露时节人体易发生寒邪,所以在饮食上应该注意:
•适量补充营养
•多食温补的食品,如糯米饭、姜汤、热粥等
•少食寒性食品,如生冷食物、生果、生菜等
结语
白露节气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它标志着秋季的到来,是中国传统节令之一。

人们在这个节气里会进行各种庆祝、祈愿活动,也应该注意饮食禁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白露)白露的传说和故事 民间传统与地域文化

(白露)白露的传说和故事 民间传统与地域文化

(白露)白露的传说和故事民间传统与地域文化(白露)白露的传说和故事民间传统与地域文化白露,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它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到来,也代表着丰收的季节。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人们都有着与白露相关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和传说揭示了民间传统和地域文化。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白露的传说和故事,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一、白露的由来根据古代农历,白露一般出现在公历的9月7日或8日。

在白露这一天,阳光温和,雾气凝结,露水润泽。

因此,人们将此时称为白露。

白露不仅预示着秋天的开始,也象征着自然界中潮湿气息的增强。

二、关于白露的传说白露的传说在中国各地形形色色,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几个著名的故事。

1.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与白露有着紧密的关联。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是一条化身为人的白蛇,她和许仙相识并相爱。

然而,由于人与蛇的身份差异,两人的爱情受到了各种挑战。

最终,白娘子取得了胜利,与许仙相守一生。

这个故事寓意着爱情的力量能够超越一切困难,同时也暗示了白露时节是感情升温之时。

2. 大禹治水中国历史上有着众多与水有关的传说故事。

其中,大禹治水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之一。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因洪水氾滥而岌岌可危。

大禹被授予了治理洪水的任务,他带着百姓努力奋斗,在白露之时,他终于成功控制了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活。

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对于白露时节的期待,希望在这个时节到来时,自然灾害能够得到克服,人们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三、地域文化中的白露白露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以下是一些地域文化中与白露有关的传统。

1. 江南地区的白露赏月在中国的江南地区,白露赏月是一项久远的传统活动。

人们在白露这一天聚集在户外,一起赏月。

月亮高悬,洁白如霜,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

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寓意,比如团圆、幸福等。

在赏月活动中,人们还会品尝当地特色的美食,比如月饼和柚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这个节气的由来故事
导语: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露水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二十四节气白露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的民间习俗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