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之作品评价(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绘制作品的评价( 李伟希 )

思维导图绘制作品的评价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我用两天看完了博赞的《思维导图》,做了班级活动的导图,麻烦大师@思维培训师李伟希有空看看,好吗?
答:
我可不是什么大师。
敝人就一站着卖声,喷口水的家伙。
结合你提供的这张手绘思维导图,相当不错。
谈谈敝人的观点:
首先,提2个好的地方:
1. 整个分支是按照5W2H 进行的,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结构化的思维模型;
2. 有主题,有色彩,有分支,有关键词,有边界线 ... ... 符合思维导图所要求的若干要求,是标准的东尼博赞所提倡的那种思维导图。
其次,提1个不足之处
和绝大多数的思维导图一样,对于关键词缺乏配图,而配图对于思维的理解、构建、记忆都很重要。
但这不能怪你,因为博赞的《思维导图》之中就讲了配图如何如何重要,但并没有讲如何配图。
最后,如果对于合理的配图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原创文章《李伟希:视觉思维图》。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有效阅读李伟希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不应该是银行账户上的那些数字,而是健康的身体与优势的思维。
但就如今而言,知识的半衰期特别的短,所以要想保持优势的思维,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看书一定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
我每年大概会看100本左右的书。
例如一个航程加上候机的三个小时下来,我会把一本12万字左右的书全部看完。
但除了这个,我的有效阅读还有哪些心得呢?1,选书。
我选书是这样的,以一本很经典的书为中心(这种书绝大部分来自国外),然后围绕这本书不断的看与其思想体系大致一致的书。
如我看的最多的一本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以这本书为中心,我买了超过100本的周边书籍,这样一圈下来,我就能够消化其中的思想;还有《思考力》也是这样,我也会把大前研一的所有作品和其他关于麦肯锡方法论的书籍全部看一遍;2,看书。
我一本书是看三遍的。
第一遍我会是看目录、序、后记,会看的很仔细(我看电影也是这样,我会很仔细的看完所有的字幕),这是一本书的说明书啊,不看操作指引怎么上岗?!这个时间一般是在20分钟左右;接着就是第二遍,把书中内容仔细的全部看一遍,这个时间一般是在3小时左右;第三遍是速读,一般在第二遍的一周之后,从头到尾的速读和跳读,时间一般是在30分钟左右。
我听有人说过,他看一本书要半个月,每天睡觉前看15分钟,我不知道他的效果会怎么样,但我能确定,这种阅读的方法是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3,忆书。
回忆为了记忆。
用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能最有效的发散、涵盖阅读的理解,并且把作者的思想结构化的转变成我的思想,从此作者的思想从书中走出来,融入我的大脑。
这个步骤太重要了,这是对思维的一种唤醒与强化,思维导图的右脑记忆,可以将遗忘曲线的效应最小化。
有效阅读的三部曲,时间顺序的归纳逻辑。
来,看我的作品,在机场忆书的一个思维导图的随手涂鸦。
我的微博:@李-伟希培训师。
思维导图之手绘Vs软件(李伟希)

思维导图之手绘Vs软件李伟希经常有没上过我课程的网友在微博、博客留言,问我关于思维导图软件的问题。
所以,类似的问题多了,我就认为值得一谈。
思维导图进入中国,是从软件开始的。
于是,思维导图也就此分为两种:手绘版和软件版,进而引发孰优孰劣的问题。
但凡一个心智模式成熟的人就知道,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的用“对”、“错”的二分法予以分类或者评判,所以对于思维导图的手绘版和软件版,我是这样看的:1,优与劣。
用简单有效的PMI思维我们可以得知,软件版的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就是适合正规化的商务呈现;而手绘版的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随心,无处不在的思维,就有无处不在的手绘思维导图。
就这一点,与《打开餐巾纸》作者丹·罗姆的思路是一致的;2,道与术。
看过加尔·雷纳德的《演说之禅》的人都知道,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强调一个思想:对于演说而言,重要的并不是PPT的呈现技巧,重要的是理清思绪与确定重点的过程。
在文章,作者甚至引用了彼得·德鲁克的名言:“电脑是个白痴”!所以作者认为,对于演说PPT 而言,首先要做的是远离电脑,使用“模拟构思”的方法:几张纸,一只笔,还有大脑,就足够了。
加尔·雷纳德是个有“禅”情节的人,把PPT的人脑构思与软件构思上升到了道与术的层面。
对于加尔的这个思路,著名的《魏斯曼演讲圣经》也同样强烈认同并反复强调。
我想,PPT是这样,思维导图其实也一样;软件版的思维导图更多的是呈现,是一个工具;而手绘版的思维导图更多的是思维,可以创新思维,也可以逻辑思维,在手绘的过程,一气呵成。
人脑与电脑的差别,思维与工具与的差别,就是道与术的差别;3,先与后。
基于软件版思维导图的最大的优势:适合正规化的商务呈现。
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参照南希·杜瓦特的幻灯片演说设计的思想,在人脑构思的思维导图手绘结束后,将其转移到电脑中生成软件版的思维导图,进行保存或者呈现。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潜意识问:李老师,你好!我曾经听过听过思维导图的培训,是结合心灵辅导,潜意识开发讲的。
听完之后我很困惑,思维导图真的能开发潜意识,实现丰盛人生的心灵密码吗?答:你好!首先,我自己也真不是太清楚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很抽象并且很难具象的东西。
关于你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如下:1. 基于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的理论,思维导图是源于对大脑脑神经的仿生学,从脑神经仿生出思维导图;后来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理论认为开发右脑可以实现潜意识(比如通过感知,不回头看到人),而思维导图的图形结构很适合右脑开发,这估计就是他们“思维导图能开发潜意识”培训的理论基础;2. 心灵辅导,潜意识开发诸如此类的课程(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又是关灯,又是哭闹,又要爱心捐款。
我没交,还想听,被赶走了)早些年我去听过,很玄,我听不懂。
此后我再也没去听过,我不懂他们的课程呈现,也不想搞懂,也搞不懂;3. 我能确定的是:思维导图对于记忆强化、逻辑构建、思维发散是效果很明显的,同时基于逻辑构建就可以衍生写作表达、问题分析、战略决策等,而由思维发散就可以衍生出创新。
负责任的说,我每天都画思维导图(手绘多一些);我的课程也是全程使用思维导图来贯穿与架构,但即使这样,我天天讲思维导图、天天用思维导图,也没有实现所谓的潜意识。
但我对所谓的潜意识开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这超过了我的知识边际,这是我的未知世界。
当然市面上说可以实现所谓的潜意识的人很多,比如当下互联网上很火的气功大师王林。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潜意识,什么是心灵密码,所以我的思维导图课程不讲这些(也许真有人知道,真有人能做到,对我未知的世界我不评价)。
就培训而言,我讲我自己相信的,我讲我自己能做到的;我做的馒头我第一个吃。
总结一下,关于思维导图,我,课堂所讲的= 内心相信的= 日常所做的:1. 思维导图强化思维记忆;2. 思维导图实现发散思维;3. 思维导图构建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的手绘优势 (李伟希)

思维导图的手绘优势
李伟希
问:
思维导图是不是手绘好一些啊?
答:
最多人喜欢问的老问题了。
个人认为,无所谓好坏。
区别点如下:
1. 软件版思维导图适合修改,适合传播,适合保存,适合呈现。
归根结底,软件版思维导图适合商务的用途;
2. 关于手绘版的思维导图,曾经有一位青岛的学员这样总结:相对于软件版思维导图,手绘版思维导图是更强大的思维流,更真实的参与感。
我信以为然。
来,听听行动一派( @小企鹅杨琛)的说法:
我昨天还在和朋友讨论这个话题,个人也比较偏向于手绘。
除支持李老师观点,我认为:
1、手绘版思维导图不太好修改的问题,本身导图就是思维的记录,留下修改痕迹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重要的再画一遍也能强化记忆。
2、关于手绘版思维导图的保存和传播的问题,拍张照片做好标题一样快捷... ...。
基于全脑思维的表达(李伟希)

基于全脑思维的表达思维培训师李伟希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全脑思维 siwei114】上,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李老师,对于比较难的书,比如专业书,做思维导图的时候,自己想不出什么分支,又不想错过一些书上的内容,所以做出来的思维导图基本上就是书上的大小标题的罗列,请问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给的参考答案如下:对于这个问题:一、建议首先不要对整本书画思维导图,而对小的章回画思维导图,所有的小的章回的思维导图出现了,联在一起,就是整本书的思维导图;二、一本书/一场电影/一次培训的思维导图,推荐一个“内容—体会”思维框架,可以朝两个方向画思维导图:1.内容,甚至是你认为最重要的3部分的内容;2.体会,你看完一本书/一场电影/一次培训的个人体会;这样的维度,内容回顾兼顾了知识的落地,个人体会进行了你的个人创造。
为什么“内容—体会”的思维框架对于知识的个人消化是个不错的模型呢?在奈德·赫曼的《全脑优势》中,将人的大脑按左脑和右脑依次分为:左脑:“事实-逻辑”;右脑:“感觉-臆造”四个区域,而我们对于思维的唤醒或者记忆的强化最好是能够兼顾到左右脑的这个四个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全脑优势”了。
即使做不到照顾到四个区域,也至少应该是左脑和右脑分别有体现的。
比如在上述的“内容—体会”的思维框架中,“内容”就是典型的“事实-逻辑”,而“体会”就是典型的“感觉-臆造”了。
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个典型的按照左脑:“事实-逻辑”;右脑:“感觉-臆造”来表达的文学作品(与政治无关):沁园春·雪(1936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止《沁园春·雪》,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登鹳雀楼》、《岳阳楼记》、《荷塘月色》......太多太多;另外,比如在《魏斯曼演讲圣经·说的艺术》中提到了16中叙述结构,其中很多结构模型都是基于上述全脑表达的一种构建。
思维导图之鸿门宴(李伟希)

思维导图之鸿门宴李伟希(思维培训师)看了《鸿门宴》后,感触颇多,心想要写一篇评记。
拖,淡,忘,很多事情就在这样的程序中迷失了。
直到电视访谈又见黄秋生,重新记起,立即回忆写之。
一,授权。
一个好的执行力就是体现在一份充满信任的授权。
刘备赴宴前,在众人之前当面托印给萧何,就这样,信任了萧何,也信服了众人,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其实,地球没你照样转,这又不是做原子弹。
但凡不授权,常常是担心风筝放出去,收不回,所以更多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二,分合。
刘邦项羽之合,始为兄弟,后为辖属,乃至敌我,所谓“天下之大,你我之间只能留一人”。
合作之前先谈好要分什么,如何分。
分好了,才能合好,合好了,才有得分。
这就是合分。
韩信与刘邦的合作出发点是清楚的,合作前就先说明白,我们各取所需。
分好—合好—分好,如此循环;三,亲情。
项羽直到乌江边才发现,一生戎马,与虞姬相处的时间太少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容易的迷失自我。
健康,亲情,学习,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最好顺序也不要错。
人活在世上有三种对话,1是人与人的对话;2是人与自然的对话;3是人与自我内心的对话,我们对1全力以赴,乐此不疲,忘记了2,3,殊不知,2,3才是更重要的。
这是时间管理;四,位置。
范增计谋天下,死后一个锦囊也杀多人,与诸葛亮不差毫分。
张良到后,从亚父到谋士,从羽儿到项王。
范增从无异于项羽,但在项羽看来,却是多有不爽。
老板就是老板,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经理人,分不清位置也是心态不好。
这就是能力好,态度不好的一个从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的情境管理;五,文化。
黄沙马革,兵戎相见。
一个男人的天下,开口闭口都是“杀无赦”。
这是制度,这是命令。
只是,制度,命令就像砖瓦,总有缝隙;而文化就像泥浆,无处不在。
楚曲的笛声响起,“我要回家”,放下屠刀,再无杀机。
这,就是文化;六,需求。
最早刘邦、樊哙出道的时候,无非就是“打完这一战,回去喝家乡酒”,仅仅是一个温饱需求而已。
《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李伟希)

《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不一样的创新思维【课程介绍】您想不想做到这样:1,提高创造力,同1个问题至少想到20种解决方法;2,开发大脑潜能,开发右脑,让1个脑袋变成2个脑袋;3,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并可以传授给您的下一代,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您想不想做到这样:打开思维的盒子,让思维从此奔放!突破思维的围墙,让思维开始跳跃!拆掉思维的框框,让思维成就创新!如果您想,就请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我们将告诉您全新的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创新。
【课程收益】1、实现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思维;2、熟练使用思维导图的职业与个人应用;3,全面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与传授技巧;4,开发全脑潜能,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成就创新思维;5,用创新思维实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课程特色】1、效果快:培训现场出效果;2、送工具和答案:送一套沟通的工具资料及实战答案;3、后续服务:参训人员可获得强大的培训案例落地支撑;4、有平台:博客、微博、QQ群,不断更新沟通资料,可以长期学习及交流。
【课程时间】2天【主讲老师】思维导图MindV授权认证培训师思维体系RCC认证培训教练:李伟希【课程提纲】一、《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课程导入1、思维导图的背景背景1:关键词简约化的时代背景背景2:清晰的逻辑梳理达成高效沟通的背景背景3:左右脑冰山开发的背景2、认知创新思维;3、了解思维导图与创新思维之间的联系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思维分析1、手绘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点2、开始制作个人思维导图及作业点评点评1:如何有效梳理思维点评2:如何有效提取关键词点评3:如何构建能诱发思维的图形与色彩点评4:如何形成思维导图的个人风格3、从思维导图的画法讲解事物的逻辑分类和发散思维4、逻辑分析工具介绍5、如何评价思维导图三、思维导图的全面应用1、思维导图之职场应用运用1:思维导图与商业策划运用2:思维导图与战略决策运用3:思维导图与风险评估2、思维导图之个人应用运用1:思维导图与计划总结运用2:思维导图与会议主持运用3:思维导图与亲子教育3、思维导图的推广与传授技巧五、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1、思维破坏术训练1:突破思维训练2:首力思维训练3:简单思维训练4:思维破坏术案例组合及训练2、思维深化术训练1:联想思维训练2:协同思维训练3:扩散思维训练4:组合思维训练5:思维深化术案例组合及训练3、思维转向术训练1:偏移思维训练2:右脑思维训练3:逆向思维训练4:思维转向术案例组合及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之作品评价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joyce-wuhaha :用两天看完了博赞的《思维导图》,做了班级活动的导图,麻烦大师@思维培训师李伟希有空看看,好吗?
答:
我可不是什么大师。
敝人就一站着卖声,喷口水的家伙。
结合你提供的这张手绘思维导图,相当不错。
谈谈敝人的观点:
首先,提2个好的地方:
1. 整个分支是按照5W2H 进行的,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结构化的思维模型;
2. 有主题,有色彩,有分支,有关键词,有边界线 ... ... 符合思维导图所要求的若干要求,是标准的东尼博赞所提倡的那种思维导图。
其次,提1个不足之处
和绝大多数的思维导图一样,对于关键词缺乏配图,而配图对于思维的理解、构建、记忆都很重要。
但这不能怪你,因为博赞的《思维导图》之中就讲了配图如何如何重要,但并没有讲如何配图。
最后,如果对于合理的配图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原创文章《李伟希:视觉思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