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系统设计

压风系统设计
压风系统设计

压风系统设计计算

一、压风系统基本情况

我矿地面安装有两台DLG-132型螺杆空压机和一台BDT-1CC型空压机,由Ф108mm钢管输送至集中运输巷皮带机头处,然后由Ф50mm 和Ф75mm钢管分别向四、五采区供风。另外,四采区压风机房安有2台压风机,四轨道安装有1台压风机,五采区安装有2台压风机。井下压风机布置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加上压风机运行时,自身温度很高,如果管理不到位,有可能出现火灾事故。综上所述,计划对现有压风系统进行改造。

二、压风系统改造方案

1、新购置40m3/min压风机1台,安装在地面压风机房,将排气管路并接在一起,同时运行三台压风机(两台22.5m3/min和一台40m3/min),另一台压风机(老40m3/min)作为备有风机。

2、更换压风管路。<1>将-140大巷至四轨道底压风管路更换为直径108mm钢管。<2>将-140水平至五轨道底压风管路更换为直径108mm 钢管。<3>在井下所有用风地区岔口处主管路上预留3寸闸门,作为各个地区的控制闸门。

三、压风机选型计算

井下风动设备统计

1、地面压风机组必须的供气量:根据下式计算

Q=a1a2a3Σn i q i k i

式中a1——沿管路全长的漏风系数,取1.2

a2——机械磨损使压气消耗增加的系数,取1.15

a3——海拔修正系数,取1

n i——同型号风动工具的同时使用系数

q i——各种风动设备的耗气量

k i——同型号风动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85

Q =1.2×1.15×(2.6×8+9+2.8×8+8×3) ×0.85

=89.4 m3/min

地面压风机房供风量为85 m3/min,四采区压风机房最小排气量为12 m3/min,合计排风量为97 m3/min>89.4 m3/min,满足要求。

2、计算空压机必须的出口压力

根据下式计算

P=p g+Σ△p i+0.981×105

式中p g——风动工具的工作压力(需要风压最大的一台)Σ△p i——最远一条管路的压力损失之和按每公里0.3×105Pa, 0.981×105——由于供气线路中上下山所消耗气压

所以P=4.905×105+4.5×0.3×105+0.981×105

=7.236×105Pa

空压机额定排气压力为8×105Pa>7.236×105Pa,满足要求。

3、确定空压机的型式和台数

根据上述计算,以及我矿地面现有压风机台数,地面安装有22.5m3/min压风机两台,40m3/min压风机一台,另外再购置一台40m3/min压风机一台安装在地面压风机房。老压风机(40m3/min)作为备有压风机,其它三台同时运行。同时四采区压风机房运行一台。

四、压气管网计算

1、各段管道通过的压气量为

Q1-2= 1.2×1.15×(2.6×8+9+2.8×8+8×3) ×0.85

=89.4 m3/min

Q2-3=1.2×1.15×(4+2.6×3+2.8×4+8×2) ×0.85

=45.7 m3/min

Q2-4=1.2×1.15×(5+2.6×3+2.8×4+8×2) ×0.85

=46.9 m3/min

2、每米压降及各段压降分配为:

管路距离最远为4500米,总压降为1kgf/cm2,故每米压降为:△p/L=1/4500=2.2×10-4 kgf/cm2

各段压降分配为:

△p1-2=(△p/L)×L1-2=1/4500×1323=0.294 kgf/cm2

△p2-3=(△p/L)×L2-3=1/4500×3567=0.793 kgf/cm2

△p2-4=(△p/L)×L2-4=1/4500×1909=0.424 kgf/cm2

3、确定各段管径

根据压风管路设计规范要求,在气压<1Mpa时,压力空气流速最大为15米/秒;地面压风机供风压力为0.8Mpa。设压气温度为20℃,

及所求得的各段管路的通过压气量Qi,可在由线图上查出压气管路直径:

由Q1-2=5364 m3/min,t=20℃,△p/L=2.2mmH2O,由线图上查出:

d1-2=115mm,取标准管径100mm;

由Q2-3=2745 m3/min,t=20℃,△p/L=2.2mmH2O,由线图上查出:

d2-3=90mm,取标准管径100mm;

由Q2-4=2814 m3/min,t=20℃,△p/L=2.2mmH2O,由线图上查出:

d2-4=92mm,取标准管径100mm;

4、列出气压管网计算表

压风系统示意图附后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1)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间大小:长*宽*高=30m*10m*6m 1#,2#,3# 3个浸漆槽(散发有机溶剂) 槽面尺寸:0.5m*1m , 0.5m*0.5m ,1.0m*2.0m 槽面高:0.9m 温度:20°C 压力:1标准大气压 1.在槽上方设计外部吸气罩,罩口至槽面距离H=0.5m. 2.计算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选型 3.所需要运用公式: (1).罩口尺寸:罩长边A=槽长边+0.4*h*2 罩短边B=槽短边+0.4*h*2 (2).罩口周长:P=罩长边*2+罩短边*2 (3).排风量:L=KPH v x (4).当量直径:D=2*a*b/(a+b) (5).实际流速:v' 1 =排风量/矩形风管尺寸 (6). △P m = R m *v x (7).动压=ρ* v x *v x/2(8). Z=动压*∑ξ (9). R m l+Z=△P m +Z 根据书表3-3取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0.4m/s 分别计算各槽的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 1#:罩口尺寸:长边A=1+0.4*0.5*2=1.4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1.4*2+0.9*2=4.6m 排风量: L=KPH v x=1.4*4.6*0.5*0.4=1.288m3/s=4600m3/h 2#:罩口尺寸: 长边A=0.5+0.4*0.5*2=0.9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0.9*2+0.9*2=3.6m 排风量: L=KPH v x=1.4*3.6*0.5*0.4=1.008m3/s=3600m3/h 3#:罩口尺寸:长边A=2.0+0.4*0.5*2=2.4 m 短边B=1.0+0.4*0.5*2=1.4 m 罩口周长:P=2.4*2+1.4*2=7.6 m 排风量: L=KPH v x=1.4*7.6*0.5*0.4=2.128m3/s=7700m3/h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标 准 号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标准号:MT 390-1995 替代情况:替代- 发布单位:煤炭工业部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点击数:4986 更新日期:2008年02月06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压风管道供风的压风自救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 引用标准 GB/T 2626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 GB 5898 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噪声测量法工程法 GBl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MT 113 煤矿井下用非金属(聚合物)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3 技术要求 3.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2 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3.3 装置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 3.4 装置配有口罩时,口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 3.5 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6 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7 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8 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9 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3.10 装置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个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3.11 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4.1.1 试验用压力表、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不低于2.5%;声级计为Ⅱ型。仪表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1.2 试验时,气源压力不小于0.75MPa,稳定、可调。 4.1.3 试验系统如下图所示: 试验系统示意图 1—气源;2—开关;3—压力表;4—被测装置;5—气体流量计 4.1.4 气体压力和流量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值。4.2 外观质量检查 用感观法按本标准3.5、3.6、3.7、3.8条的规定检验。 4.3 舒适感检查 在试验系统上,当供气压力为0.7MPa时,距出气口250mm处,用手心迎气流检查是否有刺痛和压迫感。 4.4 供气压力和排气量测定 4.4.1 调整试验系统开关、观察供气压力。 4.4.2 调整装置的阀杆位置,使供气压力分别为0.3,0.5,0.7MPa,测量排气量。4.5 噪声测定 当试验系统供气压力为0.7MPa时,在装置的减压部件轴线的水平面内,距其1 m远的3个方位和减压部件上方1 m远处,按GB 5898的规定测量噪声。 5 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5.1.1 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5.1.2 产品应按本标准的3.5、3.6、3.7、3.8、3.9条的规定逐台进行检验。

五亩冲煤矿压风自救系统的管理设计方案

五亩冲煤矿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要求,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我矿为了全面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五亩冲煤矿的具体情况,特编制五亩冲煤矿压风自救管理办法;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积极的响应国家目前相应的政策方针。 ?井下压风自救的工作原理 压风自救装置为隔绝式防护装置,当煤矿井下出现煤岩与瓦斯突出预兆或灾变时,避灾人员迅速撤离到自救装置处,解开防护袋,打开通气开关,迅速站进防护袋内,此时功能装置已完成泄水、过滤、防尘、减压、消音和进入正常的空气供避灾人员呼吸,由于自救袋内正压达0.09Mpa 左右,袋内有害气体不能进入防护袋内,避灾人员不会受到有害气体的伤害。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安装要求 1.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巷道上;安装地点应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无杂物堆放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0.5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便于自救人员使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不得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现象。 2.煤巷掘进面距工作面25—40m处设置一组,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数多2台,然后每隔50m设置一组,每组4—8台,岩巷掘进面距工作面100—130m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迎头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设置一组,每组4—8台。 3.回采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向外有作业的地点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进分巷在距采面下口以下50—100m处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工作面放炮警戒位设置一组,数量为4—8台,各机电设备附近设置一组,数量比该区域同时工作人数多2台。 4.管路敷设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隔3m吊挂固定一次,岩巷用金属托管配合卡子;煤巷用钢丝绳吊挂,压风自救系统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 5.主压风管要安装放水器。在压风管路进入自救器连接处,加装开关,其后要安装全水分离器。 6.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保证正常使用;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安装总阀门;空压机安装在地面,井下移动压风机,应安装在供风水平以上的进风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 7.在岩巷掘进工作面150m后必须要安装好压风自救系统;在煤巷掘进面50m后必须安装好压风自救系统;回采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的安

机房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新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时,即便再简单的方案,我们也应该先做方案、再扒图纸、作出预算的程序,这样我们就不会丢项、报错。 复杂的项目,应该编制联系人表格;方便现场沟通; 一、确定新(排)风机的风量: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依据机房设计规范应取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 1.室内总送风量的5%;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空调型号,循环风量,数量; 2.保证工作人员每人40m-603/h;,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最大工位数,但通常这个因素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风量取值; 3.维持室内正压:即主机房相对于室外9.8PA,其他房间相对于室外 4.9PA;通常,我们取机房的容积的2倍配置新风量;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室内的长宽高,高度指参与循环的高度,通常指楼板间距。 二、根据室内特点,确定适用的新(排)风机的形式:柜式特点:好看安装简单效果直观 使用方便维护方便,但是要求安装在新风采集口附近,占用地面,设备价稍贵(总造价未必贵,因为节省很多安装费);吊顶式特点:隐藏安装,不占地;设备价格相对便宜,安装位置灵活,但安装费较高,维护较麻烦,效果不直接;窗机简单便宜,过滤效率低,易堵;一般与中间商商量采取; 三、确定功能:需要温度预处理吗?需要双向换气吗?需要主动排风吗?需要余压阀 吗?需要防火阀吗?过滤级别有无特别要求? 四、确定新(排)风系统的路由,新(排)风从何处进?经过什么路线?最终送(排) 到何处?此时需要尽量详细的平面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明制作草图; 路线要保证可行,尽量少弯头、三通等增加阻力的设计。 一般新风要送到机房空调回风口1m距离内;如果直接送到室内,则风管尽量减少阻力。风口布局在门口附近,人感觉正压较大,因为人通常通过门缝漏风感觉正压的。 风道系统不要阻隔空调系统的回风。 要考虑梁的走向,梁下空间一般较低。 正规的排烟风道尽量伸到地板下抽出烟气,因为烟气比重大,是沉在地面上的。 新风换气机的两个外墙风口距离要尽量远,最好1.5m以上,防止短路。室内的送排

简易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摘要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计算器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简单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按键作为计算器的键盘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 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它的特点是: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单片机的产生发展、功能特点、应用开发等内容。 【关键词】简单计算器单片机 LCD 应用发展

背景 近年来,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廉、面向控制等独特优点,在各种工业控制、仪器仪表、设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构成系统的元器件本身的可靠性、系统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耦合因素等。其中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本设计采用80c51 芯片,实现了利用单片机进行了一个简单计算器设计。允许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及LCD 显示.如果设计对象是更为复杂的计算器系统,其实际原理与方法与本设计基本相同。LCD液晶显示器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现在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的普及。故采用LCD.设计的关键所在,必须非常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同时还要对整个设计流程有很好的把握,将单片机和其他模块完整的衔接。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 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i。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90-39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机电队负责管路的加工,各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安装。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80㎜。 3、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设计、方案、标准要求、管理、考核等等

——————公司压风自救系统 设计方案 1 前言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要求,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我矿为了全面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根据河南省煤矿工业厅下发的文件,我矿按期展开自查、自检,完善各大系统任务。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积极的响应国家目前相应的政策方针。 2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监总煤装【2010】146号)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 3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1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安全矿长 --- 总工程师 ---- 生产矿长 ---- 机电矿长

分管负责人为总工程师张凯,分管部门为通风科,通风科长张贵明具体负责 成员:---- 通风科长 ---- 技术科长 ----- 机电科长 ---- 机采队长 ---- 掘进队长 ---- 调度主任 ----- 安监科长 ----- 通风队长 2职责 1、组长负责提足用好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保证建设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2、副组长负责认真执行组长布臵的一切任务,并及时向组长汇报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3、分管负责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完善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负责牵头制定供水施救系统的相关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 4、各成员在副组长的带领下,严格执行本矿有关供水

新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工程文件第 1 页贵州省铜仁市皇玛浴都中央空调工程项目新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建筑功能用途为洗浴中心空调区域为本建筑负一第一层。其中负一层为休息大厅包房和浴室二层休息包房。负一层男浴室面积为330平方女浴面积为140平方米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估算浴室不考虑空调其它功能房间均设计空调空调面积为1750平方入户大厅空调面积为130平方一层为休息包房空调面积为600平方。入户大厅为负一层与一层之间的夹层。负一层洗浴区由于在使用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客人在里面消费时会很不舒服同时水蒸汽会串向其它房间为了把洗浴区的水蒸汽排出故设计新排风系统由于包房没有外窗室内空气较闷故需设计新排风系统。二、新排风系统设计洗浴区排风按换气次数法进行设计每小时进行8次排风新风设计必须保证洗浴区内与周围房间形成负压的形式不让洗浴区内的水蒸汽串入其它房间。负一层男洗浴区设计排风量为8000m3/h 余压为200Pa的轴流风机一台进行排风为了保证洗浴区内形成负压不让水蒸汽串入其它房间同时保证洗浴区空气的舒适度故新风设计5000m3/h 余压180Pa的轴流风机一台供男洗浴区的新风女洗浴区设计排风量为4000m3/h 余压为70Pa的轴流风机一台进行排风为了保证洗浴区内形成负压不让水蒸汽串入其它房间同时保证洗浴区空气的舒适度故新风设计2500m3/h 余压70Pa的轴流

风机一台供男洗浴区的新风包房和休息大厅的新风设计按每人30m3/h进行设计排风采用夹层负压法进行排风也就用排气扇将房间空气排到夹层然后采用轴流风机将夹层的空气排出室外。从面节省排风管节省工程的投资。根据设计计算负一层包房新风量为8000m3/h由于新风进口位置的限制新风管的阻力很大如果采用普通的轴流风机无法将新风送入房间故设计8000m3/h 余压400Pa的风机箱一台给负一层包房送新风负一层排风采用4000m3/h的轴流风机3台从夹层排风同时采用排气扇从房间进行排风将房间空气排至夹层。根据设计计算一层包房新风量为6000m3/h由于新风进口位置的限制和房间分布情况新风管的阻力很大故设计3000m3/h 余压300Pa的风机箱二台即两个新风系统给一层包房送新风一层排风采用6500m3/h的轴流风机从夹层排风同时采用排气扇从房间进行排风将房间空气排至夹层。新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下送风的形式室外新风进口采用防雨百叶工程文件第2 页贵州省铜仁市皇玛浴都中央空调工程项目风口带过滤网室内排风采用单层百叶风口或排气扇排至排风排风管由排风机排出室外从面保证房间的舒适。

简易计算器系统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易计算器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刘胜凯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娄小平 组员李阳、杨帆、曾家俊

目录 一、摘要 (3)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3) 三、硬件设计 (6) 四、调试 (10) 五、测试与分析 (12) 六、心得体会 (14) 七、参考文献 (15) 八、附录 (15) 一、摘要 计算器一般是指“电子计算器”,是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对于嵌入式系统,以其占用资源少、专用性强,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设计就是先通过C语言进行相应程序的编写然后在ADS中进行运行最后导入PROTUES进行仿真。最后利用ARM中的LPC2106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器和4X4矩阵式键盘,从而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功能。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主程序在初始化后调用键盘程序,再判断返回的值。若为数字0—9,则根

据按键的次数进行保存和显示处理。若为功能键,则先判断上次的功能键,根据代号执行不同功能,并将按键次数清零。 程序中键盘部分使用行列式扫描原理,若无键按下则调用动态显示程序,并继续检测键盘;若有键按下则得其键值,并通过查表转换为数字0—9和功能键与清零键的代号。最后将计算结果拆分成个、十、百位,再返回主程序继续检测键盘并显示;若为清零键,则返回主程序的最开始。 电路设计与原理:通过LPC2106芯片进行相应的设置来控制LCD显示器。而通过对键盘上的值进行扫描,把相应的键值通过MM74C922芯片进行运算从而让ARM芯片接收。 2.1 系统整体流程图 2.2 程序运行流程图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阜康市广源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设计说明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人:王涛 审核:高庆阳 审批:孙德勇 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矿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矿井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压风自救系统管理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压风自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开箱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安装标准及要求(如图所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保养与修………………………………………………………………..-21 第七章压风自救实………………………………………..-21

机房新排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081009

新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时,即便再简单的方案,我们也应该先做方案、再扒图纸、作出预算的程序,这样我们就不会丢项、报错。 复杂的项目,应该编制联系人表格;方便现场沟通; 一、确定新(排)风机的风量: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依据机房设计规范应取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 1.室内总循环风量的5%; 2.保证工作人员每人40m-603/h; 3.维持室内正压:即主机房相对于室外9.8PA,其他房间相对于室外4.9PA; 二、确定新(排)风机的形式: 三、确定新(排)风系统的路由,新(排)风从何处进?经过什么路线?最终送(排) 到何处?此时需要尽量详细的平面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明制作草图; 路线要保证可行,尽量少弯头、三通等增加阻力的设计。 一般新风要送到机房空调回风口1m距离内;如果直接送到室内,则风管尽量减少阻力。风口布局在门口附近,人感觉正压较大,因为人通常通过门缝漏风感觉正压的。风道系统不要阻隔空调系统的回风。 要考虑梁的走向,梁下空间一般较低。 正规的排烟风道尽量伸到地板下抽出烟气,因为烟气比重大,是沉在地面上的。 新风换气机的两个外墙风口距离要尽量远,最好1.5m以上,防止短路。室内的送排风口同理也要尽量远。 四、确定新风系统的具体组成部分。新(排)风机的风道系统,从新)风进口(排风 出口)到新风出口(排风进口),一般都会有新风进风口(排风外墙出口)、新(排)风电动防火阀、风道、新风进口(排风出口)软连接、新(排)风机、新风出口(排风进口)软连接、(消声器/静压箱)、风道、接百叶风口的软连接(下挂)、新风出风(排烟进风)百叶风口; 五、按照下面的要求确定新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具体规格参数,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 编号,在草图上标注位置、规格参数,并作出材料明细表。 1.新风进风口(排风外墙出口)材质一般采用铝合金,形式一般是防雨百叶,如果

第02讲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第02讲计算器 2.1 计算器简介 大家都知道,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在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附带了一个计算器程序,有标准型和科学型两种模式。Windows XP下的标准型和科学型计算器程序分别如图2-1和图2-2所示。 图2-1 Windows XP下的标准型计算器 图2-2 Windows XP下的科学型计算器 Windows操作系统下附带的计算器程序功能相当的强大,本课我们将模仿Windows的计算器,使用Visual C# 2005开发平台开发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它能完成加、减、乘、除运算。 接下来详细的介绍简易计算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2 界面设计及属性设置 用户界面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用户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本节将介绍如何设计简易计算器的用户界面以及界面上各控件的属性设置。 2.2.1 界面设计 打开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工具,新建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然后在窗体上依次放置1个TextBox和17个Button控件,如图2-1所示(设置好属性后)。 图2-1 计算器用户界面 2.2.2 属性设置 窗体和各控件的属性设置如表2-1所示。 表2-1 窗体和各控件的属性

2.3 编写代码 本程序需要用到一些公共变量,例如用来接收操作数、运算结果,判断输入的是否为小数等,因此首先在代码的通用段声明以下变量: //****************************************************************** double num1, num2, result; // 操作数及运算结果 bool decimalFlag = false; // 判断输入的是否为小数 string myOperator; // 操作类型 //******************************************************************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10.09.21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0.9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林、郑林、孙泽国。 本标准解释权归起草单位。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以下简称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3基本要求 3.1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 3.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 3.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 3.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3.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3.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范围内。 3.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dB(A)。 3.11 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50mm。 4安装要求 4.1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不得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的现象。 4.2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然后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安装图见图1);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迎头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 4.3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5~8台;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

矿井压风系统设备选型及设计

压风系统设备选型及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我矿地面海拔+1312m,设计年产量60Mt/a,达到设计产量时,共有7个采掘工作面,按照7个采掘头计算,如气动机具配置表1,通过计算选择空压机型号、台数,确定输气管路直径。 表1 .气动机具配置表 2、因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除井下风动工具使用压缩空气外,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还必须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及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设置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峒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因此本设计采用地面集中空压机站向井下风动工具和压风自救系统供风。 二、选型计算 1、计算矿井所需的供气量

全矿供气量是变化的,一般以三班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用气量一班为依据,即最大班次确定为早班,最大同时使用气动机具台数为:风镐2台(耗气量2×1.3=2.6 m3/min),凿岩机4台(4×3=12m3/min),混凝土喷射机2台(2×8=16 m3/min),气动泵4台(4×6=24 m3/min);查《总工程师设计手册》表8-3-25得海拔高修正系数为1.15;由系统布置查得供气管路为1240m,查《总工程师设计手册》表8-3-24,取管路漏气系数a1=1.15;风镐、凿岩机、气动泵磨损后耗气量增加系数为1.13,混凝土喷射机磨损后耗气量增加系数为1.1;查《总工程师设计手册》表8-3-26得,风动设备同时工作系数为0.98. (1)2台风镐的实际耗气量为: Q1=a1 a2 y∑n qk =1.15*1.13*1.15*2*1.3*0.98 =3.80 m3/min (2)4台凿岩机的实际耗气量为: Q2=a1 a2 y∑n qk =1.15*1.13*1.15*4*3*0.98 =17.57m3/min (3)2台混凝土喷射机的实际耗气量为: Q3=a1 a2 y∑n qk =1.15*1.1*1.15*2*8*0.98 =22.81m3/min (4)4台气动泵的实际耗气量为: Q4=a1 a2 y∑n qk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评阅教师评语:课程设计成绩 考勤成绩 实做成绩 报告成绩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设计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ARM的简易计算器设计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同组同学: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杨泽林王先全杨继森鲁进时间:从2013年 6 月10 日到2013年 6 月28 日 1

目录 1、封面—————————————————————P1 2、目录—————————————————————P2 3、前言—————————————————————P3 4、关键字————————————————————P3 5、原理与总体方案————————————————P3 6、硬件设计———————————————————P6 7、调试—————————————————————P10 8、测试与分析——————————————————P11 9、总结—————————————————————P13

10、附件—————————————————————P14 前言 近几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嵌入式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事实上,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在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和命令通过网络接口或串行口经过ARM程序处理后,或显示在LCD上,或传输到远端PC上。 本文通过周立功的LPC2106芯片完成的简易计算器,正是对嵌入式应用的学习和探索。 一、摘要: 计算器一般是指“电子计算器”,是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对于嵌入式系统,以其占用资源少、专用性强,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设计就是先通过C语言进行相应程序的编写然后在ADS中进行运行最后导入PROTUES进行仿真。最后利用ARM中的LPC2106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器和4X4矩阵式键盘,从而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功能。 关键字:中断,扫描,仿真,计算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主程序在初始化后调用键盘程序,再判断返回的值。若为数字0—9,则根据按键的次数进行保存和显示处理。若为功能键,则先判断上次的功能键,根据代号执行不同功能,并将按键次数清零。程序中键盘部分使用行列式扫描原理,若无键按下则调用动态显示程序,并继续检测键盘;若有键按下则得其键值,并通过查表转换为数字0—9和功能键与清零键的代号。最后将计算结果拆分成个、十、百位,再返回主程序继续检测键盘并显示;若为清零键,则返回主程序的最开始。 电路设计与原理:通过LPC2106芯片进行相应的设置来控制LCD显示器。 而通过对键盘上的值进行扫描,把相应的键值通过MM74C922芯片进行运算从而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机电队负责管路的加工,各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安装。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 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 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 80㎜。 3、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15个)压风自救装置,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个袋)。安装距离超过规定,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少安装一个压风自救袋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

4、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50个;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50个;工作面回风巷反向风门外放炮警戒位置设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安装距离每超距1m,对施工单位罚款50元,每少一个压风自救袋罚责任单位100元。 5、压风自救袋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自救袋的安装高度按自救袋的袋底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达不到要求,每处(5个为一组)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在该区域施工的区队管理维护,丢失照价赔偿。安装压风自救袋时,压风自救袋的支管不少于一处固定,压风自救袋阀门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压风自救袋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一处不合格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压风自救系统下面或管路上不得堆放杂物,否则每外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 6、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间隔3m吊挂固定一次,岩巷段采用金属托杆配合卡子固定,煤巷段采用钢丝绳吊挂,管路吊挂不符合要求,每处罚责任单位50元;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中间每300m设置一个分阀门,每缺少一处阀门,罚责任单位100元。

#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一、采区设计使用的规程、规范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防治水规定》;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 5、《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GB50536); 6、《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 7、《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GB50534); 8、《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 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 10、《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 11、《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415); 12、《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 13、《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50451); 1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 15、《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GB50418); 16、《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 1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18、《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AQ1048); 19、《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1〕62号); 20、《淮南矿业集团综采工作面装备选型配套标准(试行)》(集办〔2009〕6号); 2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22、《关于2010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皖经信煤炭函〔2010〕1222号); 23、《关于重新印发<淮南矿业集团采区设计管理条例>的通知》(煤生技〔2003〕479号)。 二、采区设计中心思想 按照“安全、规范、简捷、高效”的设计理念,切实体现采区生产集约化、采煤工艺装备合理化、系统配套协调化、安全监控信息化,创建达标采区,在淮南地区复杂条件下,努力使每一个采区都成为安全高效的生产单元。 三、采区设计基本要求 1、采区设计之前,必须有设计任务书及批准过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2、在矿井总体开拓开采布局框架内布置采区; 3、尽可能利用地质构造划定采区边界,并根据构造分布情况确定单翼或双翼开采及工作面几何参数;

新排风系统设计指导

1总则 新风量的多少,是影响空调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风量少了,会使室内卫生条件恶化,甚至成为“病态建筑”;新风量多了,会使空调负荷加大,造成能量浪费。 1.1对于全年使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物,应做冬夏季空气量平衡计算。当局部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大于个空气调节系统计算所需总新风量时,应增加新鲜空气的补风量,一保持整个建筑的空气量平衡,并使建筑物维持不小于5Pa的正压。 1.2空气调节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空气调节系统要求的新风量较大且房间比较严密时,应有排风出路,当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时,室内正压不应该超过50Pa。 1.3新风进口处宜安装科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安装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室需要采用电动风阀。进风面积应满足新风量随季节变化是的最大风量要求。新风进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3.1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比较接近的地方,并宜设在北外墙上。 1.3.2应尽量设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接进、排风口同事使用时主导风向的上侧),且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10m的间距。 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m,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带时,则不宜小于1m。2新系统 2.1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下列两项风量中的较大值: 1)补偿排风和保持正压所需要的新风量。 2)保证个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要的新风量。 3)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送入房间的新风量,应根据各房间的使用性质,按

2.1.1表2.1.1-1选用 表 2.1.1-1新风量一览表

2.2GB50189-2005标准新风量 2.2.1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在归纳我国现行规范标准规定新风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主要房间设计新风量的规定值:表中列出的新风量适用于第污染建筑。 2.2.2注意事项:由于各房间的人员总数会有随机性的变化,而且房价具有一定的容积,因此不同情况,不加区别的按室内可能出现的总人数计算新风量,是不恰当的。按照ASHRAE62-2001《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规定:对于出现最多人数的持续时间时间小于3小时的房间,所需新风量可按平均在室人数确定;该平均人数不应少于最多人数的1/2。 例如,某高级多功能厅,设计最多容纳人数为200人,使用时间3小时,假设平均在室的人数为120人,则其所需新风量应为:L=25m3/h·人×120人=3000 m3/h。 而你不是按:L=25m3/h·人×200人=5000 m3/h计算。 假如平均人数为90人(少于多数人的1/2),则其所需新风量应为:L=25m3/h·人×100人=2500 m3/h,而不能取L=25m3/h·人×90人=2250 m3/h 2.2.3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 表 2.2.3-1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