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成品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成品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1.目的

为了使从材料纳入,制作成成品及出货外观品质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判定规范 , 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判定标准不统一 , 从而做到对产品的外观检查之标准化 , 保证产品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造成品的外观检测。

3.用语定义

3.1、AQL:严重不良执行Ac=0 判定,主要不良执行 AQL=0.25,次要不良执行AQL=1.0 。

3.2、严重不良: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3.3、主要不良

3.3.1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3.3.2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3.3.3 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

3.3.4 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3.3.5 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

3.3.6 结构及外观方面存在让一般顾客难以接受的严重缺陷。

3.3.7 安全性能、常规性能、结构按照技术资料及图纸标准判定。

3.4、次要不良: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

3.5、检验条件

3.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30cm-45cm 。

3.5.2 角度:被测面与光源成45 度。

3.5.3 视角:与被测物成45 度角至90 度角范围内。

3.5.4 照明:使用白色冷光源或自然,600-900Lux (勒克斯)。

3.5.5 装配缺陷或其它缺陷的检验条件同上。

3.5.6 判定按以上条件下可以看见的缺陷列入不良,看不到的则视为合格。

3.6、名词定义:

A 级面:产品面壳正面。

B 级面:产品面壳的四个侧面、底面。

披锋: 在模具分型处出现多余的溢边、毛刺。

缩水:表面出现局部凹陷的现象。

夹水纹: 熔胶分流汇合时因不完全熔合而产生的可见接线。

变形: 表面形状为扭曲、翘起、弯曲等现象。

气纹;胶件表面形成的银纹、斑纹现象。

气泡:胶壳件内部形成的空气。

缺胶:胶件边缘出现不规则形状,少胶现象。

离壳: 上下壳组合产生两者之间的距离。

错位:胶件组合的接合处出现高低不平。

料花:表面呈现异色斑纹。

针孔:表面有针样大小孔。

表面亮斑点:表面出现的不可擦除的光亮处,光亮点。

毛边:沿分型线或合模面溢出的多余料。

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痕。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压伤:由于模具表面不平整而造成零件局部表线状或点状陷。

熔接线:溶胶分流汇合时未完全熔融而在零件表面引起的线状凹陷。

锈点: 表面残缺外露底材。

4、权责

品质部负责本标准的更新和对内、对外的发布。

5、内容

5.1、外部纳入部品检验

5.1.1、对于纳入腾威部品除了进行现品的包装式样、品名、规格、外观以及数量的

检查外, 必要时还要进行表示R 寸。产品实验则依产品实验标准进行实验方面

检查。

5.1.2 针对抽验中发现之不良品,则依《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 外观检查基准的制作与管理

5.2.1、检验基准依据电源产品的行业标准及客户需求拟定;深圳市腾威电子有限公司

所有旅行充电器(或电源适配器)、台式充电器(又称座充)均必须符合本基

准的技术要求,其他外观基准或规范如低于本基准的要求,则以本基准的要求

为准。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或标准高于本基准的要求时,则以客户要求为。

5.2.2、外观缺陷标准2

6.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范本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1、目的: 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 3.2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 3.3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4、定义: 4.1异色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2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3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6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分可擦出及不可擦出。 4.7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 5、工作程序 5.1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 检验条件:距离30cm~45cm,时间 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 位置:产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 检验时间:一般在5-10秒以内。条件: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5.2 外观区域划分 5.2.1 A区: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样品的正面) 5.2.2B区: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 5.2.3C区: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3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

6、对一些典型缺陷的描述 ●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 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 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 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在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浇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搭桥:在导电胶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着,但下面胶没有连着而出现空洞的现象。 ●补伤:对导电胶上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 ●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服装入库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和范围 确保服装质检准确,防止发生不合格品入库。 本办法适用于服装大货入库过程。 2实施步骤 一:检验顺序 1、外观质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从前往后,从外到里。 2、纱向检验:与被测物纱向一致,目测成衣的丝绺是否在允许范围。 3、色差检验:与被测物成45度角,目测成衣的袖缝与摆缝是否有色差。 4、缝制检验:检验缝份是否平服,是否有抛线、跳针、短线、漏针,接明线是否顺直,宽窄是否一致。 5、规格测量:测量成衣的各个部位是否在允许的公差的范围内(参照尾页大货测量误差)(工艺单为准)。 6、修剪检验:检查成衣的毛头、线头是否修干净,扣眼是否干净,特别是面布或里布透光的,看清里面的线头或杂物是否干净,里边的缝份宽窄一定要一致。

7、整烫检验:检查成衣整烫是否平服,无极光,无水渍,无烫黄,无烫溶,无污渍。 8、锁订检验:检验扣眼的规格,缝针是否与工艺相符,检验纽扣的规格是否相符,钉扣是否与工艺相符。 9、包装美观、配比正确、纸箱大小适合、适于长途运输 二:成衣各部位质检标准 衣领: 1,领角和装领二边对称,大小一致。特殊造型看领样板、确认样衣和工艺单图纸指示。 2,领驳口二边对称,驳口角度一致。领里外匀要符合翻开量,下片不外露。3,衣领上片或下片要平整,领内贴边要固定,左右领角、领座高低一致。4,下领线不外露、不扭曲、不起皱,领子外口车缝顺直。 前片:

1,前门襟顺直、平整,挂面不起吊,门襟不能有波浪,不扭曲。 2,门襟长度要一致,左右门襟不能有高低,有腰节的前中腰节要对齐(特殊工艺除外)。 3,驳头自然窝服,驳口顺直,领嘴豁口大小一致,驳头左右对称,串口顺直。4,胸部丰满,左右对称,内衬服贴,不起皱。 肩部: 1,肩缝要顺直、车牢,拼缝无起扭拉开现象。 2,左右肩缝倒向要一致。 大身省、叉: 1,省道长短要一致,省尖要平整,倒向一致。 2,叉要平服,左右叉长短要一致。 3,叉的顶部要固定好,叉的面布、里布定型要好。

橡胶件外观检验规范

橡胶件外观检验规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橡胶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橡胶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橡胶制品的检验与验收。 2.职责: 品管部按检验规范要求内容执行检查工作,对不良品做出正确的判断。 检检员负责每日检检工作,按LevelIIAQL=抽查,各部门人员要积极配合检验员工作,对检验员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改善。 生产部人员做好自检、互检,确保产品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3.内容: 术语: 1)烂泡:产品表面有明显的凸起且成蜂窝状。 2)缺料:胶料流动时,型腔没有完全充满,导致产品外形不完整。 3)飞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4)裂口:产品胶体裂开,在自然状态下往往呈闭合状态,受力变形后可以看出。 5)喷霜:助剂中小分子析出表面结晶。 6)撕缺:出模或修剪时不注意,将产品部分撕掉。 7)气泡:产品表面有明显凸起且呈球面状。 8)焦边:分型处打皱并裂开。 9)杂质:与生产使用的胶料不融合,在产品上显示出不同颜色或明显异物。 10)撬坏:脱模时用力撬产品的内外表面或其它部位,导致产品有明显裂口。 11)分层:胶体之间分开不相粘,呈现出有层次的现象。 12)脱胶:产品的胶料与骨架明显分开,骨架表面没有任何一点胶料附着在上面。 13)模脏:产品表面有明显的光洁度不够或产品表面有凹陷现象。 14)老化胶:废边遗留在型腔内,再生产时废边黏附在产品表面上。 15)欠硫:由于温度过低或胶料硫化促进剂过少,造成产品欠硫,产品内部胶体呈砂孔,不致 密,胶体呈鼓起状态。 16)厚薄不均:产品同一表面手触摸有凹凸感,厚度尺寸有差异。 17)变形:产品收外力后,造成扭曲等形状变化。 检验方法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30-----40CM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检验项目及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1.范围: 1.1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供应xxxxxx有限公司的零件,机构组件,半成品等…外观检验标准,除客户特殊规定和检验指导书明确规定外,IQC﹑LQC﹑IPQC﹑OQC检查员以此规范为依据判定外观允收和不允收的标准。. 2.目的: 2.1为保证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品质符合客户的要求,提高客户对公司的信誉,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2.2用于规范和统一进料零件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3.职责及权限: 3.1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 3.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 3.3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 3.4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4.检验条件: 4.1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验过程中只考虑零件外观质量。 4.2照明条件700~900Lux(勒克斯) 4.3检验距离40mm+/5mm 4.4检验时间10s+/5s 4.5检验角度90°+/15°(检视期间可上下左右转动产品) 4.6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 5.缺陷分类及定义: 5.1 A类:致命缺陷(CRI):AQL=0,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5.2 B类:重要缺陷(MAJ):AQL=0.65,主要缺陷(Major Defect)为产品存在下列缺陷:5.2.1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5.2.2 漏元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的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5.2.3 影响产品形象的包装缺陷 5.2.4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5.2.5导致终端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 5.3 C类:轻微缺陷(MIN):AQL=1.0,轻微缺陷(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终端客户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6.表面定义: 6.1 A面:正常使用中,客户直接看到的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顶面) 6.2 B面:正常使用中,客户偶尔看到的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左右侧面和背面)6.3 C面:正常使用中,客户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电池仓·充电器和配件等其它内表面)

服装厂成品检验规范

服装厂成品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一、成品规格尺寸应严格按照工艺单要求 1 班组出来的成品必须严格按要求测量尺寸,做到每天至少量3件以上,并且做好登记,填写质量检验报告,对于尺寸超过公差范围的视为不合格产品处理,并且及时跟班长汇报情况,及时加以解决,如果连续新出的产品超过两天或以上应该汇报给主任或以上管理,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2上衣测量部位和方法一般情况下见下表格:

二、检验的顺序 1检验产品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把衣服做到不漏验,每个人拿到一件衣服必须从头到尾检验完成,有问题必须在布条上注明,不管是有几个问题,一次性检验完成才不会导致重复检验,造成工作量加大; 2车间员工修活完成一条划一条,二次检验只需要对着布条验返修的部位; 3检验的顺序是先从里到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三、检验基本要求 1. 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的认可; 2. 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 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 做工精良; 5. 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四、外观要求 1. 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盖门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纽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 线路均匀顺直、止口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 3. 开叉顺直、无搅豁。 4. 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 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 领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 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对称。 8. 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袢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 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 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缝。 11. 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 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织带、花边,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 加棉填充物要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 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清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 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统一留在左袖底(穿起计),长度不能超过15公分,牢固整齐。 16. 要求对条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五、做工综合要求 1. 车线平整,不起皱、不扭曲。双线部分要求用双针车车缝。底面线均匀、不跳针、不浮线、不断线。 2. 画线、做记号不能用彩色画粉,所有唛头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写。 3. 面、里布不能有色差、脏污、抽纱,不可恢复性针眼等现象。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 2015年4月17日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目的: 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 3.2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 3.3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4、定义: 4.1异色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2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3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6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分可擦出及不可擦出。 4.7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 5、工作程序 5.1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 检验条件:距离 30cm~45cm,时间 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 位置:产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 检验时间:一般在5-10秒以内。条件: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5.2 外观区域划分 5.2.1 A区: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样品的正面) 5.2.2B区: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 5.2.3C区: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5.3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

6、对一些典型缺陷的描述 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修改记录 制订部门:品管部

制作: 审核: 批准: 1.0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 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 A级面 B级面 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 3.1光照要求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 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 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 4.0 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 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对无法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高度H,宽度W,直径D等,记录最大的测量值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缺陷允收表解释: 缺陷允收表规定了在直径100mm的圆内各类缺陷的允收标准,两个缺陷点间的距离要大于50mm。 缺陷允收表中的N代表缺陷数量;L代表缺陷长度;W代表缺陷宽度;H代表缺陷高度;D代表缺陷直径;S代表缺陷面积,面积的单位是mm2。本文中涉及到的长度,宽度、粗细、高度、直径的单位是mm。 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如图 3 所示: 缺陷允收表中关于缺陷的记录解释 5 .0 塑胶件外观标准 5.1 塑胶件缺陷定义

服装质量检验标准

服装检验内容及标准 一、检验内容 1、面料、里料。 2、尺码。 3、做工。 4、辅料。 5、标识。 二、各项检验内容的具体要求。 1、面(皮)、里料。 1)、各类服装的面、里、辅料洗涤后均不可褪色:质地(成分、手感、光泽、织物组织等)、图案及绣花(位置、面积)应与要求相符。 2)、各类服装成品的面料不能有纬斜的现象。 3)、各类服装成品的面、里、辅料不能有扒丝、破损、破洞或影响穿着效果的严重织残(粗纱、缺纱、线结等)与布边针孔。 4)、皮类面料的表面不能有影响外观的坑、洞与划痕。 5)、凡针织类服装不能有表面织纹凹凸不平的现象,且衣物表面不能有纱线接头。 6)、各类服装的面、里、辅料不能有油渍、笔渍、锈渍、色渍、水印、胶印、划粉印等各类污渍。 7)、色差。 A、同一件衣服的不同衣片之间不能存在同种颜色不同深浅的现象。 B、同一件衣服的同一衣片上不能存在严重染色不均匀的现象(款式面料设计要求除外)。 C、同款服装的同种验色之间不能有明显的色差。

D、上下装分开的套装,上装与与之配套的下装之间不能有明显的色差。 8)、凡水洗、磨洗及喷砂的面料应手感柔软、色泽正确、图案对称,且对面料没有损坏(特殊设计除外)。 9)、凡有涂层的面料均需涂层均匀、牢固,表面不能有残痕。成品洗涤后不能有涂层起泡、脱落现象。 2、尺寸 1)、成品各部位尺寸与要求的规格尺寸相符,误差不能超出公差范围。 2)、各部位的测量方法严格按要求。 3、做工 1)、粘衬 A、凡用衬部位均需选择与面、里料的材质、颜色、缩率相适应的衬。 B、各粘衬部位要粘合牢固、平整,不能有渗胶、起泡现象,不能引起面料皱缩。 2)、车缝工艺 A、缝纫线的种类与验色应与面、里料的颜色与质地相衬,钉扣线应与扣子的色泽相适应。(特殊要求的除外。 B、各缝合(包括包缝)部位不能有跳针、断线、缝边脱丝或连续开线的现象。 C、各缝合(包括包缝)部位及明线处要平整,线迹的松紧要合适,不能有浮线、线套、拉伸或吃紧等影响外观的现象。 D、各明线处不能有面、底线互透的现象,特别就是面底线颜色不同时。 E、省缝的省尖不能开线,正面不能出包,距省尖1-1、5厘米平车。

外观检验标准

6.1.检验条件 6.1.2.检验工具:光学放大镜(特殊情况下采用显微镜)、Sample、Location、赛规等 6.1.3.检验条件: A.室内照明 600lux以上 B.检验人员必须穿戴好防静电衣/帽/鞋,佩戴测试为好的静电手环。 C.检验工作台面保持干净整洁,静电防护措施检验 OK。 6.1.4.检验方法: A.检验人员需坐姿端正,确保与检查的零件保持 20cm-30cm 的距离。 B.从 PCBA 表面450角开始检验,左右移动PCBA,目光顺着移动的方向逐步检验,若遇到 IC 类或其它具有多 方位焊脚的元器件,则转动 PCBA 从各角度进行检验。 6.1.4.缺陷等级A.致命缺陷(CR):是指缺陷影响程度足以造成人体或机器产生伤害或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B. 严重缺陷(MAJ):指不能达成制品使用目的或显著降低其实用性的不合格点,以及客户要求的其它非性能不 良的不合格点。 C.次要缺陷(MIN):指生产之制品在使用或操作上并无明显影响,不至于引起客户投诉的缺陷。 6.2.SMT外 观检验标准 6.2.1.SMT 常见外观缺陷名词解释 见下表

6.2.2.图示范例

嘉兴闻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版本 编写人员版序外观检验标准 审核批准 编写日期 6.2.3.外观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A.片状零件 TOP 面 BOTTOM 面

外观检验标准 侧面偏 移: 审核 编写日期 A: 侧面偏移长度 W:元 件端帽的宽度长度 P: PAD 的宽度可接受标 准: A≤25% W 或A≤25% P 理想图样可接收图样不可接收图样 末端偏 移: 元件末端偏移不可超出PCB 焊盘 可接收图样不可接收图样 侧面左右少锡:

面料外观检验标准

(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内控标准 Q/ 面料外观检验标准 Standard of the fabrics'exterior inspection 发布实施 (中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纺织行业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结合面里料外观检验的现状和成衣加工厂等各方面的反馈,从提高公司产品品质和保证工厂有效生产方面出发,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使用说明和范围: 1、本标准用于公司面料进仓检验,规范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2、本标准可用于我司供应商发货前对面料自检的标准依据 3、本标准可用于加工厂对我司采购的面料进行复检的标准依据。 本标准是对Q/LL-J 02-2010《面料外观检验标准》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Q/LL-J 02-2010相比变化如下: ——修改了匹长相差范围 ——修改了颜色要求 ——修改了抽检数量 ——删除了相关处理方法 面料外观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所采购的各类服装面里料的质量能够最终满足成品质量要求,以及让服装加工厂能更好

的掌握各种材料的品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特对面里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作出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所有面料(包含里布、插色布)外观质量检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4250 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 GB/T 24117 针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 GB/T 17760 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GB/T 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 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 4669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FZ/T 70010 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 FZ/T 01093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原料订单合同》 4 要求 4.1标识 4.1.1每一匹布标明我司订单号、供应商材料名称和编号、成份、缸号匹号、幅宽、克重、匹长(针织类需同时标注重量)。 4.1.2供应商到货时需提供自检报告,且在布匹包装外标示标注疵点说明,如不能提供品控拒绝检验。 4.2布面疵点 4.2.1.毛料(含羊毛≥30%)、里布类换片率≤3%,其他面料换片率≤5%(换片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 4.2.2经向出现连续性疵点(如抽纱、色条、擦伤等) 4.3 匹长 4.3.1实际米数与标识米数误差不得超过0 .7%,超出的按实际短码全额扣损,毛料不允许有短码现象。 4.3.2 梭织面料不可由多个部分连接(除合同另有规定),整批不得有10%以上的匹数中码长低于40米。 4.3.3 针织面料不可由多个部分连接,每段重量不得小于14Kg。 4.4 有效幅宽 布面两边针眼扣除后自然状态下测量的幅宽宽度,如单匹布中有效幅宽不均匀,按最小值定为有效幅宽 4.4.1梭织面料有效幅宽同定额幅宽允许在±2㎝以内,弹性较大的梭织面料允许在±3㎝以内。 4.4.2针织面料有效幅宽不允许低于定额幅宽,同时不允许超过5㎝。

成品外观检验标准

XXXX科技产品外观检 验标准 版本:V1.0 文件编号: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XX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为确保古北设计、生产的产品外观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本次检验标准。 3. 引用标准:GB/T2828.1-2003 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4. 适用围 本标准主要用于本公司生产及检验的各型号成品、半成品的外观检验; 作为产品的外协厂和EMS厂家共同遵守的规严格遵照执行; 如另有合同标准,则执行合同规定。 5. 抽样标准: 1)严重缺陷:Ac=0,Re=1 (无论批量大小) 2)主要缺陷:AQL=0.65 3)次要缺陷:AQL=1.0 6.定义 3.1 严重缺陷(A类):造成产品不能使用的缺陷、不符合产品出厂配置要求的缺陷、严重影响主要性能 指标/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危害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 3.2 主要缺陷(B类):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缺陷或产品装配产生的缺陷、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3.3 次要缺陷(C类):轻微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严重缺陷(A类) 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有安全隐患的缺陷。如适配器漏电,产品结构有锐利的披锋, 适配器通电冒烟等。 1)单位包装漏装产品、少适配器、少产品配件等。 2)规格型号与装样板不符 a.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混入; b.部件配错(产品组件、配件、附件、包装材料等); c.非标准品(其他与标准样品不符的项目,包括标识、文字等)。 主要缺陷(B类) 产品装配产生的严重外观缺陷,存在超出规格要求的装配缝、断差等不良。 产品包装上的缺陷: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防伪标签漏放等错误,包装材料用错或多放配件。 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划痕、压痕、色差、掉漆。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723)

确认审核制定 林钟胜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一、目的及适应范围 1、明确公司的质量要求,建立和规范在制品的检验方法,使生产和检验有标准可循。 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生产车间制程检验。 二、总则 1、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的零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影响,不能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如果发现某一缺陷具有批量性或大面积,即使在可接受范围,也可以对该产品不予验收(即可以判断为不合格)。 2、产品各表面的质量要求应按其所在的具体部位进行判断: A级表面:即工艺面(图面上主视图所能看到的表面、或装配后能根据客户具体的质量要求进行判断; B级表面:产品组装后不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产品必须拆开才可以看到的表面。 3、有特别要求的零件,其缺陷必须要有明确的技术说明,否则按一般检验要求进行检验; 4、有签样品的,如果样品与作业标准书不符,则按样板进行检验,(样板必须有效) 5、所有的部品外观检验均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二、特殊情况下外观质量的判断处理: 1、喷涂所有产品的挂具印必须在产品的B级面或C级面。 2、对于铝制品存在卡槽、组装后有死角的部位,喷涂时较难喷到,允许出现涂层偏薄现象,但不能看到发白本色现象。 3、对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正常模具印,不属于缺陷,但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规律性。 4、冲压、折弯过程中产生的压痕或刀痕,喷涂后不能有明显的台阶存在。 5、在铆接、焊接背面所呈现轻微凹凸痕迹,可接受,但表面如果要求较严的客户,需进行适当的处理。 6、在运输或生产过程中,产品出现凹坑,铝制品、铁制品A级面正视凹坑深度不超过的可接受,但只允许出现1个。 7、产品外露的螺丝、铆钉头如果在装配后出现螺丝、铆钉头部或铆接位边沿出现毛刺均为不合格,其它面在目视没有明显变形、突起、涂层脱落等缺陷为限。

服装入库外观检验标准

1 目的和范围 确保服装质检准确,防止发生不合格品入库。 本办法适用于服装大货入库过程。 2 实施步骤 一:检验顺序 1、外观质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从前往后,从外到里。 2、纱向检验:与被测物纱向一致,目测成衣的丝绺是否在允许范围。 3、色差检验:与被测物成45 度角,目测成衣的袖缝与摆缝是否有色差。 4、缝制检验:检验缝份是否平服,是否有抛线、跳针、短线、漏针,接明线是否顺直,宽窄是否一致。 5、规格测量:测量成衣的各个部位是否在允许的公差的范围内(参照尾页大货测量误差)(工艺单为准)。 6、修剪检验:检查成衣的毛头、线头是否修干净,扣眼是否干净,特别是面布或里布透光的,看清里面的线头或杂物是否干净,里边的缝份宽窄一定要一致。 7、整烫检验:检查成衣整烫是否平服,无极光,无水渍,无烫黄,无烫溶,无污渍。 8、锁订检验:检验扣眼的规格,缝针是否与工艺相符,检验纽扣的规格是否相符,钉扣是否与工艺相符。 9、包装美观、配比正确、纸箱大小适合、适于长途运输 二:成衣各部位质检标准 衣领:

1,领角和装领二边对称,大小一致。特殊造型看领样板、确认样衣和工艺单图纸指示。 2,领驳口二边对称,驳口角度一致。领里外匀要符合翻开量,下片不外露。 3,衣领上片或下片要平整,领内贴边要固定,左右领角、领座高低一致。 4,下领线不外露、不扭曲、不起皱,领子外口车缝顺直。 前片: 1,前门襟顺直、平整,挂面不起吊,门襟不能有波浪,不扭曲。 2,门襟长度要一致,左右门襟不能有高低,有腰节的前中腰节要对齐(特殊工艺除外)。 3,驳头自然窝服,驳口顺直,领嘴豁口大小一致,驳头左右对称,串口顺直。 4,胸部丰满,左右对称,内衬服贴,不起皱。 肩部: 1,肩缝要顺直、车牢,拼缝无起扭拉开现象。 2,左右肩缝倒向要一致。 大身省、叉: 1,省道长短要一致,省尖要平整,倒向一致。 2,叉要平服,左右叉长短要一致。 3,叉的顶部要固定好,叉的面布、里布定型要好。 4,注意叉的垂吊性。 口袋: 1,口袋角不够牢固的要打套结,袋角要方正(特殊除外) 2,左右口袋大小要一致,高低要一致,口袋内贴宽度要足,要平服。 3,左右袋盖宽度要一致,嵌线宽度一致。

服装的一般质量要求

服装的一般外观质量要求 整体外观应整洁无脏污,粉印水花,线头等缺陷,各部位熨烫平挺或平服不允许有亮光、烫黄、烫变色等缺陷。各部位线路平服、顺直、牢固、缝纫及锁眼用线与面料相符,不允许有缺线、短线、开线、双轨线及部件丢落等缺陷。面料质量要符合各类出口服装的标准要求,色差应按GB250-84和ISO105/A01 1984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的标准掌握,达到出口服装的行业标准要求,规格尺寸准确,应符合合同或标准的规定,对格、对条、对花的部位要符合合同的标准或成交样品的规定等。 污迹 笔迹——违反规定使用钢笔、圆珠笔编裁片号、工号、检验号。 油渍——缝制时机器漏油;在车间吃油食物。 粉迹——裁剪时没有清除划粉痕迹;缝制时用划粉定位造成。 印迹——裁剪时没有剪除布头印迹。 脏迹——生产环境不洁净,缝件堆放在地上。 水印——色布缝件沾水裉色斑迹。 锈迹——金属钮扣,拉链,搭扣质量差生锈后沾在缝件上。 服装检验标准将疵点分为A类和B类,具体介绍如下: 一. A类疵点 一般指影响服用和商品销售的、消费者不易自行修复的缺陷。主要规格超出极限偏差。一件(套)内出现色差,一部位面料疵点超过标准规定,逆顺毛面料顺向不一致,对条格部位超过标准规定,对称部位超过标准规定,粘合衬脱胶、渗胶缺扣、掉扣、扣眼没开、锁眼断线、扣与眼不对称。缝纫吃势严重不均,缝制严重吃纵缺件、漏序、开线、断线、毛漏、破洞熨烫变色、水斑、亮光、污渍。绣面花型周围起皱、漏绣露印,链子品质不良,金属锈蚀,整烫严重不良,熨烫不平,洗水后明显不良,一件(套)内不一致,洗水后明显,黄斑、白斑、条痕。 二. B类疵点 在部位和程度上明显较A类疵点轻微的缺陷:应滴针(插条)外未滴针(抽条),洗水后不明显的黄斑、白斑、条痕线路不顺直、不等宽,钉扣不牢,缝

成品外观检验规范

Tenujeifliiffl 1. 目的 为了使从材料纳入,制作成成品及出货外观品质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判定规范 ,以避免 因人为因素造成判定标准不统一,从而做到对产品的外观检查之标准化 ,保证产品 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造成品的外观检测。 3. 用语定义 3.1、 AQL 严重不良执行Ac=0判定,主要不良执行AQL=0.25,次要不良 执行AQL=1.0。 3.2、 严重不良: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3.3、 主要不良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6、 名词定义: A 级面:产品面壳正面。 B 级面:产品面壳的四个侧面、底面。 披 锋:在模具分型处出现多余的溢边、毛刺。 缩 水:表面出现局部凹陷的现象。 夹水纹:熔胶分流汇合时因不完全熔合而产生的可见接线。 变 形:表面形状为扭曲、翘起、弯曲等现象。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 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 结构及外观方面存在让一般顾客难以接受的严重缺陷。 安全性能、常规性能、结构按照技术资料及图纸标准判定。 3.4、 次要不良: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 3.5、 检验条件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距离 角度 视角 照明 肉眼与被测物距30cm-45cm 。 被测面与光源成45度。 与被测物成45度角至90度角范 围内。 使用白色冷光源或自然,600-900LUX (勒克斯)。 装配缺陷或其它缺陷的检验条件同上。 判定按以上条件下可以看见的缺陷列入不良,看不到的则视为合格。

服装厂成品检验规范标准

编号:FYFZ-2015-01 一、规格尺寸应严格按照工艺单要求二、各部位检验要求 1 衣领部位:上衣正面朝上,两手抓住领端,目测上压领于里线、翻领翻折的形态,后把衣身翻转,底领与衣身缝合的线迹是否匀称,底领绗线、底领与翻领结合的压线针距是否达到标准一致。领子对折,看领角长度是否一致,领角头是否方正或圆顺。看左右前领圈的长度是否一致,并且肩缝的两边缝迹是否对称,领口宽窄二致,左右对称。休闲西服领子驳头的长短、宽窄是否一致。(可根据款式的不同变化而定)。衣领位置是否装正,衣领翻折线是否在设计的位置上,衣领的领面是否平服,衣领的领角是否有里外匀;衣领的左右两边丝绺、条格是否一致,衣领弯曲后形态是否自然圆顺,里侧是否有多余的皱褶,驳头表面是否平服,驳头是否能自然驳下;左右的驳头的拨折位置是否在规定的位置上,并对称。驳头的里侧是否反吐;领、驳部位的纽眼是否美观,衣领部位如有挂坏看是否牢固,位置是否正确。 2 肩部部位:肩部是否顺直、不歪斜;肩斜是否下塌,前肩部是否平服,有无多余的皱褶;垫肩是否恰当,位置是否合适。 3 前衣身:前门襟止口是否顺直、不歪斜、挺服。衬布与面布是否相符;胸部的造型是否美观;纽、纽眼的位置是否适当,止口的缝制是否美观,前身的领口贴边是否平服;省缝头是否有酒窝状,省缝份熨烫是否美观。 4 挂面部位:挂面是否平整、挺服;挂面里侧的的嵌线是否牢固;挂面在 胸部是否牵紧 5 衣袖部位:袖缝是否平服,前袖缝的吃势是否适当。袖子的里布攥线是否牢

固、平服;袖子的前后位置是否正确;两袖肩缝至两袖后缝的距离是否一致,袖山缝缩量分配是否恰当,目测装袖缝是否美观;袖山侧型是否丰满,袖口的形态是否美观。两手拿住袖口外端看袖口一周,缝迹是否有跳针,衣袖是否能贴近衣身。袖衩与袖克夫的接缝是否顺直。 6 侧缝部位:侧缝是否平服,侧缝的面、里布攥线是否牢固。 7 后背部位:背缝是否平服,后背的盖背是否美观,后背的装领部位是否平服。 8 口袋部位:胸袋的宽窄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腰袋的袋盖是否一样宽,位置及形态是否左右一致,腰袋口两端是否加固,嵌线布与袋垫的布边处理是否恰当,里袋的嵌线宽窄是否一致。贴袋的前边的丝绺与门襟的丝绺是否一致,左右对称互差不大于,下边的丝绺与下摆的丝绺是否平行。手伸进口袋底部是否有漏缝的,条料对条,格料对格,互差不大于,遇到格子大小不一致,以袋前部位为准。 9 下摆部位:下摆的折边是否合适,下摆的撩缝是否疏粗一致,是否会影响布料的正面,下摆的暗缝线是否平服,下摆的明线是否美观,门襟是否重叠过多或过少,上片与下片长短是否一致,门襟的转角部位是否平服。 10 里布部位:里布的缝迹是否平服,里布在纵向、纬向是否有必要的余量,袖里布、肩里布宽松量是否恰当,里布下摆撩缝是否平服,横向是否过紧或过松,驳头里侧的里布纵向是否有宽余量,侧缝的裁边处理是否美观。 11关于线头:里外的线头是否剪尽。 12贴粘合衬:整件衣服的粘合衬部位是否粘合牢固,有无起泡或起皱的现象。

产品外观验收规范

产品验收规范版本号:V1.0

修订记录 序号版本修订更改描述编制审核批准制定/更改日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目的 作为指导测试人员、生产人员、产品验收人员对产品检验的依据,用以规范和统一IP话机产品的检验标准,确保产品品质。 二、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建立了IP话机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测试检验标准,用以规范和统一公司内部、协作生产厂对产品及部件等功能的检查。 2.2 出厂检验项目: 以本文档规定项目为准 2.3 抽样说明:验收检验时的抽样参照GB2828-2003一般检验水平第二级抽样水平,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0.65 注:若产品升级或本标准中的项目涉及不到,应根据公司要求在本标准中加入未涉及到的项目或修正本标准。 三、定义 3.1 外观等级面定义 I级面: 正常使用中易于看到的表面,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II级面: 正常使用中看不到的表面,但要求有优良的外观质量。 III级面: 用户看不到的内表面,不要求有优良的外观质量。 3.2 缺陷定义 3.2.1塑胶件不良的定义 水口痕:浇口处的颜色差异。

流痕:表面色调差异。 银纹:表面的色斑和色点。 焦痕:通常在料流末端的变黑和烧焦区域。 光泽度变化:相同粗糙度表面的不同去之光泽度变化。 气泡(缩孔):作为表面缺陷显露的零件内细孔。 颜色和色调不合格:相较于规定的颜色和色调之间的差异。 刮伤:表面内或表面上可视的磨损、凹痕或划痕。 缩水:零件表面适度的凹陷。 变形(或扭曲):零件弯曲,扭弯,凹陷或凸起。 毛边:零件上多余的材料。 射料不足:零件形状不完整。 熔接线:线状不良。 饰纹不良:相交于的咬花面之偏差。 杂质:可观察到表面和嵌入表面的质点。 折射误差:照过透明零件的光线折射失真。 连接方法不当导致的外观不良:融接中出现可能的燃烧、颜色变化或毛边。 3.2.2 印刷图文外观不良定义 缺角:图文字体缺损。 发散:图文字边模糊。 印刷的位置和对齐:偏出规定的印刷位置。 印刷样式不一致:印刷时印刷图样和规格不一致。 颜色和色调差异:偏离规格要求。 厚度和平坦度差异:偏离规格要求。 3.3 标准检测条件 3.3.1视力:1.0 ~ 1.2 3.3.2光照强度: 1000±200Lux 3.3.3 光源:D65-CIE标准光源

服装QC检验标准和成品基本品质要求

服装成品基本品质要求 一、规格不符序号缺陷产生原因 1、规格超差——样板不准;裁剪下刀不准;绗棉时缝位超差。 二、缝制不良 2、针距超差——缝制时没有按工艺要求严格调整针距。 3、跳针——由于机械故障,间断性出现。 4、脱线——起、落针时没打回针;或严重浮线造成。 5、漏针——因疏忽大意漏缝;贴缝时下坎。 6、毛泄——拷边机出故障或漏拷;折光毛边时不严密,挖袋技术不过关,袋角毛泄。 7、浮面线——梭皮罗丝太松,或压线板太紧。 8、浮底线——压线板太松,或梭皮罗丝紧。 9、止口反吐——缝制技术差,没有按照工艺要求吐止口。 10、反翘——面子过紧;或缝制时面子放在上面造成。 11、起皱——没有按照缝件的厚薄调换针线;或缝合件有长短。 12、起绺纽——由于技术不过关缝纽了;缝合件不吻合。 13、双轨——缉单明线,断线后,接缝线时不在原线迹上;缝制贴件下坎后,补线时造成两条线迹。 14、双线不平行——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操作马虎造成双线宽窄不匀。 15、不顺直——缝位吃得多少不匀造成止口不顺直;技术差缉明线弯曲。 16、不平服——面里缝件没有理顺摸平;缝件不吻合;上下片松紧不一。 17、不方正——袋角、袋底、摆角、方领没有按90度缝制。 18、不圆顺——圆领、圆袋角、圆袖头、西服圆摆,由于缝制技术不过关出现细小楞角。 19、不对称——由于技术差或操作马虎,必须对称的部位有长短、高低、肥瘦、宽窄等误差。 20、吃势不匀——绱袖时在袖山部位由于吃势不均匀,造成袖山圆胖,或有细褶。 21、绱位歪斜——绱袖、绱领、定位点少于三个或定位不准。 22、对条、对格不准——裁剪时没有留清楚剪口位;或排料时没有严格对准条格;缝制时马虎,没有对准条格。 23、上坎、下坎——缝纫技术低或操作马虎,没有做到缉线始终在缝口一边。 24、针孔外露——裁剪时没有清除布边针孔;返工时没有掩盖拆孔。 25、领角起豆——缝制技术低;领角缝位清剪不合要求;折翻工艺不合要求;没有经过领角定型机压形。 26、零配件位置不准——缝制时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缝钉零配件。 27、唛牌错位——主唛、洗水唛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要求缝钉。 三、污迹 28、笔迹——违反规定使用钢笔、圆珠笔编裁片号、工号、检验号。 29、油渍——缝制时机器漏油;在车间吃油食物。 30、粉迹——裁剪时没有清除划粉痕迹;缝制时用划粉定位造成。 31、印迹——裁剪时没有剪除布头印迹。 32、脏迹——生产环境不洁净,缝件堆放在地上;缝件转移时沾染;操作工上岗前没有洗手。 33、水印——色布缝件沾水裉色斑迹。 34、锈迹——金属钮扣,拉链,搭扣质量差生锈后沾在缝件上。 四、整烫 35、烫焦变色——烫斗温度太高,使织物烫焦变色(特别是化纤织物) 36、极光——没有使用蒸气熨烫,用电熨斗没有垫水布造成局部发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