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移动互联网是如何一点点改变我们生活的

10年前人们聚会时,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如今聚会时,人人盯着手机,不顾他人。在公交车和地铁里,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人低头看手机,手指不停滑动。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对我们生活所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当然,这不是全部。

过去一些需要在办公室和家里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也逐渐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了。记者们采访时不需要将内容录音后回去在电脑上处理,现场用无线连接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就能完成,移动互联网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传统PC提供给用户的功能,大部分是无用的,而一些诸如文档编辑、图片修改等功能,移动设备完全可以胜任。人们用到电脑的时候越来越少,只有一些涉及或复杂图形运算的工作和娱乐活动,如工程制图或打魔兽世界,还是离不开电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这一差别也会在不久的未来消失。

如果移动设备可以用来写文档、编辑图片、看视频、玩游戏,完成这些人们每天使用频次最高的服务,那么PC 互联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不是不可放弃的了。目前正处在这么一个状况,只是人们的习惯不能够一下子转移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数据可以证明,在工作日,PC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仍然较高,但在周末和晚上,人们最常用的却是移动互联网了。

现有的这个移动互联网,在发展质量上要高于传统互联网,信息过载的问题能得到进一步解决,网络欺诈等犯罪能得到进一步遏制,可以承载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

现在,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将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让互联网真正为提升和改善人类的生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一定会更强大,因为终端接入设备的限制被打破了,人类可以将互联网应用在一切领域,一切角落。

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人们讨论"移动革命"已经好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什么让 2011 年与几年前相比如此不同呢?这一切来自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互联网的成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基础条件;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却让移动互联网成为我们最贴身的媒体,通过她,我们不仅享受了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而且还完成了很多颇具创意的商业行为。

全新的冲击。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五大趋势,会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改变我们的商业思维,改变互联网产业。

"人机合一"的关系将更加牢固。我们不仅置身在传统互联网中,而且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包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这我们的生活方式。 2011 年, Google 与益普索 (IPSOS) 市场研究机构开展了有关智能手机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

中国城市是全球五大智能手机普及率( 35% )最高的地区之一。

中国的受访者中,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这个比例( 30% )在亚太地区是最高的。中国城市地区拥有智能手机超过一年以上的人数比例( 64% )在亚太地区是最高的,超过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正是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 2011 年显得尤为不同,我们认为移动革命真正到来了。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科技产品之一,"人机合一"的关系将更加牢固。根据益普索的调研,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用户无论在家里、旅途中、乘坐交通工具,还是在餐厅及商场消费,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

手机成为娱乐终端。随着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基本通讯和信息传递的终端,而是成为了一个人们随身携带的娱乐终端。这一变化,催生了巨大的手机游戏娱乐产业,比如,著名的"愤怒的小鸟"就是在手机游戏里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与 Google 地图一样,也几乎成了很多智能手机用户的标准配置。有数据表明,在 2010 年整个应用下载里,游戏应用比例高达 70-80% 。用户巨大的游戏娱乐需求,也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已经有大量的商业资本和人力资源正在为我们的"终端快乐"提供各种服务。

手机真正解决商业需求。使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用户群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用户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都在随之改变。 2011 年,消费群体走入移动生活。 Priceline 是美国的一家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可以在线采购和定制很多商品。在经营中,这家网站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发现: PC 用户和智能手机用户在采购他们服务的时候是有时间区别的,移动终端上的消费者普遍没有耐心,总是希望立刻就可以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82% 利用移动终端订房间的用户,是在 24 小时以内决定并完成的,几乎就是到了目的地就用手机来订酒店,比在电脑上订酒店的用户,花的时间要短的多。移动终端用户的这种 " 冲动性购买 " 、 " 即时性购买 " 行为,其实是对传统互联网相对慢条斯理的商务模式的一种颠覆。针对这种新的变化,企业需要更关注移动设备上的网站建设,应用程序开发,调整广告资源的投放策略,占领移动营销的先机。

移动搜索继续大行其道。移动搜索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消费,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几乎每个智

能手机上都装有电子地图,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标准配置。至于其他基于位置服务的搜索更是不胜枚举。同时,对新闻信息以及娱乐信息的即时搜索,甚至是基于微博平台的实时搜索,都可以通过移动搜索来完成。比如,在看一场足球赛时,只要你带了手机,你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搜索比赛以及球员的相关信息,满足信息的即时性需求。同时移动搜索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购物模式。益普索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用户会经常注意到移动广告,而且超过一半的用户曾经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购物,并愿意进行更多的尝试。因此,无论人们是要寻找商家信息、比对产品价格,还是使用手机直接访问网站或使用应用程序,搜索服务与搜索广告将成为改变购物模式的关键。

本地化趋势将越演越烈。移动互联网服务使我们可以"实时实地"获取各种信息,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的魅力所在。移动互联网在提供各种基础性的服务时,必须首先满足这种本地化服务需求。比如,一个司机需要加油了,那么最近的加油站在哪里呢?利用移动互联网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移动互联网还给我们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移动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如果今天你还在思考是否要建设一个移动设备可访问的网站,以及是否要投放移动广告,那你已经落伍了。移动互联网平台,相关应用程序开发和移动互联网广告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标准配置。

移动互联网,“移动”很重要

在互联网时期,大家通过电脑端与世界链接,获取的信息量有了很大的增长,那时候互联网对大家最大的改变就是眼界的开阔,知道全国、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在一些网站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网友互动。

那时候,互联网对于大家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也就是说,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比较分明,基本互不影响。

但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有着质的不同,互联网的终端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意味着所有互联网的入口和信息交互点都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操作,相当于互联网自身的另一个革命,由此极大的流量和互联网用户规模开始爆发,移动互联网开始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

发展特点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移动互联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移动互联在市场领域和应用开发领域形成了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在移动互联领域内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1)重视对传感技术的应用

当今时代中,有关的移动网络设备向着智能化、高端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在移动互联领域中,同样有向这些方面发展的趋势。在各类移动互联设备的应用中,开发商和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传感技术,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向智能化、高端化和复杂化发展的一个表现。利用传感技术能够实现网络由固定模式向移动模式的转变,方便广大用户。将传感技术应用到移动互联网中,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成长。

(2)有效地实现人与人的连接

在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人的联网,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任何的时代产物必然是产生于人们的需求中,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客户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市场的发展状态,将会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因此,移动互联在其应用过程中,要做到在注重提供浏览式服务方式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其他移动终端或是客户端的链接工作。

(3)浏览器竞争及孤岛问题突出

各类的浏览器主要存在于移动互联方面的竞争。最先开始于浏览器的平台竞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各类浏览器之间的竞争内容有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平台竞争转向了对浏览器深层次内容和应用开发方面的竞争,造成APP 混战局面。孤岛问题主要是移动互联在应用与应用方面之间的干扰问题,这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给整个行业生产成本造成严重影响。

2017年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论文

题目: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2017年2月25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 作者单位: 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1.绪论 (4)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 2.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需求分析 (6) 2.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6) 2.2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运行环境 (6) 2.3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功能需求 (6) 2.3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性能需求 (7) 2.4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验收标准 (7) 2.5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系统的详细需求 (7) 3.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界面展示及系统设计 (8) 3.1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界面 (8) 3.2移动互联网社交类系统设计(编码) (11) 4.总结与展望 (11) 4.1总结 (11) 4.2展望 (12) 5.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开发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大热的2017年,各类App应用也呈现出井喷之势,已经从最初的游戏领域拓展至社交应用(微信、陌陌)、O2O应用(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电商应用(淘宝、京东、蘑菇街)等多个领域。 面对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App应用,商家也开始急切希望了解自己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开发的App,其效果如何?在同类App中的排名如何?甚至在整个App 生态系统中属于领先者还是追随者?在推动公司产品服务销售方面有作用吗?以社交类App为例,用户在使用以熟人社交为主的App和以陌生人社交为主的App中所呈现出的有趣现象。1、熟人社交是“必需品”,陌生人交友是“调味品”,一超多强是格局。在整个即时社交类App的活跃用户量上,腾讯旗下的微信和QQ分列第一和第二,陌陌则位列第三,其次为旺信、飞信等,而随后的大军中排列着知乎、小恩爱、微视、比邻、微爱等。可见对于多数人而言,通过微信、飞信等以熟人社交为主的App来和熟人沟通交流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通过陌陌等以陌生人社交为主的App来与陌生人交流则是少数人寻求新鲜感的“调味品”;整个市场结构呈现一超(腾讯,微信+QQ产品)多强(陌陌、旺信、飞信等)竞争局面。 本课题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iOS操作系统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类APP软件。课题以iOS作为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 该软件可以让用户连接微信,微博,QQ,同时新增俱乐部功能,主要面向广大足球爱好者的社交类软件,丰富当下社交类软件的选择,适应智能移动端设备发展的潮流需要,满足球迷们以及广大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足球讯息,与朋友互动,发微博,发心情的需求。 关键字:社交,移动互联网,俱乐部,IOS Mobile Internet social class APP development Abstract: In the mobile Internet hot 2015, all kinds of app also showed potential of the blowout, has from the first game in the field to expand the social applications (micro channel, unfamiliar street), o2o application (public comment, taxi drops), application providers (Taobao, Jingdong, mushroom Street) in multiple areas. Faced with such a dazzling App applications, businesses have begun to eager to understand

移动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对中学生生活的影响 组长:耿宇琛 组员:郝刘冬林,孟继宇,蔡金成 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不足,它实时、高效、便捷等特点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中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和服务对象,所以本文就以中学生为例,简述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积极、消极影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中学生 引言: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宽带IP技术为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图像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简单地说,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成一体,让用户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享受自己需要的互联网服务,利用生活中的琐碎时间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聊天、网上购物、享受无线音乐视频游戏、以及位置服务等等。这些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放弃对传统电脑的依赖,特别是3G数据业务与WLAN(无线局域网)

等业务的快速发展,让网络覆盖无处不在,加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便携终端的快速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作用日益重要。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移动互联网将彻底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做到移动改变生活 正文 一、移动互联网定义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它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早让人们接受的方式,则是从短消息服务开始的。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项目,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应该将会创造更大巨大的神话。移动互联网向多媒体信息应用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向移动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将是未来十年内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潮流。无线技术仍然在高速发展,未来空中接口的带宽将不断增加,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将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关联和交互作业的应用。其业务范围将涵盖信息、娱乐、旅游和个人信息管理等领域。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 (1)便携性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论文范文2篇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论文范文2篇 计算机网络范文一:移动网络数据库访问方法分析 一、基于行为预测的移动网络数据库访问方法 1.1将用户行为预测引入移动网络数据库 1.1.1引入原因 在传统数据库环境中,数据传输访问模式主要是:移动网络数据库终端受到用户访问请求,通过远程服务器发送数据查询请求,等待数据响应,受到数据响应后,将数据传输给移动用户应用。引入用户预测之后的移动网络数据库,其数据查询系统得到了完善的系统的优化。在网络系统右端的rtt,其包括范围是一次数据访问请求到终端服务器相应的系统设备,网络用户在数据查询过程中,必须设置一个以上rtt,因为网络移动终端和远程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是不同步的,所以客户得到的访问数据通常不是最新的数据信息。通过引入用户预测思想之后,可以有效的延迟数据响应时间,较传统方法节省了一个rtt等待时间。 1.1.2引入的可行性 1.1. 2.1使网络用户呈现规律性 用户行为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网络用户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用户在等待移动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查询请求时,由于应用程序语言的语法限制下,通常无法实现统一逻辑表达,所以客户得到的数据信息通常是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逻辑语言。如银

行自动取款程序逻辑,在用户进行操作前,应输入银行账户密码,如果密码输入错误,那么自动取款程序将不会执行取款操作,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用户的提醒逻辑。所以通过用户引入预测设计的程序语言,其逻辑能力和语言程序是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语言编译器的处理,数据服务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往往准确,并具有时效性。同时,因为移动网络的终端服务器经常会安装不同类型的数据应用软件,所以其数据访问程序变得复杂,通过对特定用户和应用程序的用户引入预设,可以有效的改善数据查询的规律性。 1.1. 2.2加大用户行为数据信息量 用户行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预测理论,加大用户数据量,一方面可以使移动网络数据库提高数据更新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用户信息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移动网络数据库的每个服务器都会有数以万计的终端查询服务,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数据系统中,数据库服务器每天要接收处理上千万次的数据信息查询请求,如果数据库的信息量不够的化,是无法满足用户行为预测的开展建设的。 1.1. 2.3方便用户数据信息的获取 在移动网络环境中,数据库作为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网络数据信息,数据库终端服务器需要处理不同的数据查询请求,用户每一次查询请求都需要经过服务器终端,使服务器信息运营量大大增加,通过用户行为的引入,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用户的数据查询请求可以加入一个用户行为记录操作系统,这样在移动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终端审核时,会自动跳过用户数据查询

90后农民工的移动互联网生活

90后农民工的移动互联网生活 Posted on 2013年10月22日 by admin in 用户研究 with 0 Comments 文/一枚小舟 在讨论移动互联网发展时,常听到业界一种声音,“得屌丝者得天下”。国庆黄金周,我游荡在广深莞三地时,以手机销售人员的身份近距离接触了广州科学城某台资工厂、深圳某五百强企业、东莞某知名品牌制衣厂,共计三十多位90后外来务工者,通过简单交谈,了解了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没有完整的数据记录,不过认为有以下大致值得关注的要点: 1、什么手机最好?苹果手机最好。问及理由,又说不出来具体好在那里。回答不外乎有三:一、大家都在说苹果好;二、价格贵;三、外国进口牌子。 2、一般选择购买什么样的手机?价钱在2500元左右,大屏手机,重在看外观和声音大小,待机时间长。问及内核,越大的就越快。另发现,持有三星的手机人数特别多。一位用华为荣耀的小伙子说,之前在老家一直用山寨高仿机,出来之后继续用之前那种手机,有点不太好意思。 3、基本没有网购经历。手机一般在工厂附近的手机店购买,此外还有两人说,自己的手机是分期付款。——不是使用信用卡,是外面手机店合作的深圳某金融公司提供服务。

4、使用最多的软件是QQ。经常性上班挂QQ,长时间在线。手机安装微信,不过不怎么用。经常在饭堂、园区篮球场,查看附近的的人,还不忘和同事讨论着这个头像是哪个部门的谁谁谁。 5、没有在线看过视频和听音乐。多是去网吧下载到手机。歌曲数特别多,最少一百多首。 6、不清楚手机操作系统信息。问清楚安卓定制系统吗?表示不清楚不了解。关于手机系统信息主要是购机时手机店员的介绍。 7、不玩微博,玩QQ空间。特别喜欢在空间发说说,每逢去网吧都会装扮空间一番。表示充值过黄钻的人不少。 8、喜欢看书,玄幻类小说。不过大多并安装阅读软件,习惯手机网页浏览。有付费过看小说的人不少。 9、黄钻付费渠道是网吧,付费看书是手机话费扣除。 10、爱玩游戏,下载游戏特别多,比如捕鱼达人。打飞机要流量不玩。 11、依然使用2G卡居多。和另外两家厂相比,深圳某500强的工友,因为此前联通进厂推销,使用3G卡略多一点。 12、喜欢自拍,不过安装美图软件特别少。(可能是我接触的都是男工友) 13、下载软件去网吧或去原购机店(免费)。同事间手机里安装的软件基本相同。主要有:UC浏览器(说是省流量)、QQ、酷狗音乐、微信、360手机卫士、WEFI万年钥匙、搜狗输入法、快播、陌陌等,游戏居多。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论文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论文 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成为新的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从对实体产品的功能需求转向虚拟产品的服务需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于各种移动互联网产品。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多的是用户体验的竞争,移动设备受到屏幕尺寸的限制,给用户体验设计带来很多挑战。 1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的特点 1.1全天候性 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xx年的移动互联网的趋势报告中能够明确看出,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的时问已经遍布全天二十四小时,在早上七点到十点,晚上九点到十二点,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多用户选择的上网方式,用户很容易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1.2极低的容忍度

移动产品用户的数量非常庞大,并且同类型的应用种类也繁多,用户在使用移动产品时,由于场景的复杂化或者移动设备的局限性等,都会对用户体验小良的应用容忍度极低。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细微的问题都能让用户放弃该产品而选择其他产品,这也给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3缺乏专注性 移动产品的特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使用。所以,用户在使 用本产品的同时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或者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别的事情需要处理,然后空闲下来又会返回到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中,注意力小集中和缺乏专注性,容易出现很多误操作的情况。 1.4社交和分享 移动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人们当然离不开社交网络应用,通过 社交软件,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进行互动和社会化分享,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传播,好的用户体验能够增加用户,反之,也将会成倍减少用户。 2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移动互联网重塑用户生活

过去的2012年,移动互联网发展之突飞猛进令人叹为观止。根据友盟统计分析数据,至2012年底,国内iOS活跃用户已达8500万,Android活跃用户达亿,2012年全年的设备增量是2011年全年增量的3倍。同时,面向海外市场的开发者越来越多,友盟覆盖的非中国大陆区设备,2012年较2011年增长倍,非中国大陆区设备数量在2012年11月超过友盟覆盖的中国大陆区设备数量。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正在重塑用户生活。 用户对移动应用的依赖度大幅提升,视频类应用使用时长涨259% 2012年,在移动互联网用户量扩张的同时,用户对移动应用的依赖度明显提升。友盟统计分析平台目前覆盖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平台超过10万款移动应用,从全部应用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APP的月使用频率增长至16倍、月总使用时长增长至12倍,移动应用几乎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并抢占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用户对视频类应用的依赖度提升最为惊人。2012年,平均每个用户每日使用视频类应用的时长从9分钟增长到31分钟,增长了259%,使用频率也增长了24%。用户越来越习惯在移动设备上观看长视频。目前,国内通勤时间较长,看视频是很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随着手机、平板硬件设备性能提升和网络环境发展,视频类应用的使用频率和时长将进一步上升。 此外,系统工具类使用频率下降21%,系统优化工具越来越多的被手机厂商融合到定制系统中,令用户更多的享受内容性产品;阅读类应用使用频率上升114%、使用时长下降6%,移动阅读用户越来越偏好短内容;这意味着阅读类应用的开发者需要仔细考虑APP内容的长度,以及时间分割的规律。 社交元素重组移动应用格局 用户不再孤立的使用APP,而是通过种种分享机制,将自己和世界联系到一起。2012年,“社交”不再单纯作为一种应用类型出现,而逐渐成为移动应用设计的基础、甚至是必要的组成元素。 有社交分享行为的用户普遍为重度用户,他们对APP更加认可和依赖。友盟数据表明,同一个应用中,有社交分享行为的用户,平均每人日使用频率是无社交分享行为用户的倍,平均每人日使用时长是后者的倍。更重要的是,这类用户通过社交分享,能够形成病毒性传播,进而带来更多的用户。开发者需要集中精力为这类高质量的用户提供深入的服务,并参与到他们的社交分享行为中,以更为有效的推广自己的品牌。 用户分享内容的时段集中在12:00-13:00的午休时段和午夜0点前后,不同用户群体的分享习惯不同:职场白领用户的分享高发期在9:00、14:00、20:00——上午和下午工作刚开始的时段,及晚8时饭后。学生群体的分享高发期在13:00及17:00-20:00,午饭后,及下课后的傍晚时分。 2013年,随着移动应用继续深入用户生活中方方面面,社交在移动应用中的重要性将持续增强,游戏、阅读、娱乐、生活类应用(例如孕期、母婴等)将成为首批爆发点,期待开发者对社交元素进行创造性融合,产生更多更出色的APP。

移动互联网论文

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探析 摘要:移动接入已将世界带到互联网的下一站——移动互联网。得益于更快、更好的连接,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真正个性化和移动化网络。它势必会完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甚至改变互联网的本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趋于融合,这一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文章就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前世今生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的最重大科技发明,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在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又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诞生也就顺其自然。 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播种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 ·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 形成封杀之势。

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人民网研究院29日发布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变化”仍是它的主要特征,革新是它的主要趋势。未来其六大发展趋势为:一是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有线互联网(又称PC互联网、桌面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 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二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三是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助力移动业务普及扎根。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3.5-4.3英寸,2012年发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需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

_移动通信论文_4G技术

移动通信设备论文 论文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 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指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是除了能提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拥有的各种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外,还能够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在用的大多是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还不太成功,但已有了第四代技术的设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1.1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1.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

埃森哲-移动互联网“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双模模型。在这个“双模模型”中,一边是用户模式,包括用户规模、用户体验、用户黏性三个要素;另一边是盈利模式,包括前向收费模式、后向收费模式、衍生收费模式。 移动互联网正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深入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的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商务模式,结合移动互联网正在产生的新的生态模式,总结了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双模模型。在这个“双模模型”中,一边是用户模式,包括用户规模、用户体验、用户黏性三个要素;另一边是盈利模式,包括前向收费模式、后向收费模式、衍生收费模式。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传统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往往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传统的商业更多从“盈利模式”开始考虑,所谓无利不起早,一定是有利可图、想清楚了盈利模式才会去做这个生意。但在互联网业务,企业首先要集中精力考虑用户模式,首先考虑怎么发展客户,

怎样以某种方式获得客户,以某种方式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客户平台,等到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和用户忠诚度(或称黏性)之后,再来考虑如何开发这些用户资源来赚钱。比如YouTube,在网站开办之后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但它的网络视频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用户规模迅速扩大,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用户模式,而为相应的盈利模式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双模模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同时考虑用户、客户发展和盈利模式,但是应该明确两者要分开考虑,并考虑好它们之间的时间发展顺序——先建立“用户模式”,通过聚集人气、黏住客户,形成巨大的用户空间;然后建立“盈利模式”,即在这个已经形成的用户空间里寻找合适的商业价值,来达到商业目标。 用虚拟空间映射实体世界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是一个由众多个人组成的社会化网络空间,根据消费者在这个社会化网络空间中的商业消费行为的两大类,我们可以把社会化网络中的这个虚拟空间分成两个子空间:数字消费空间和实体生活映射空间。 先来看数字消费空间。这个空间里的产品是纯数字化的消费品,听音乐、读书都是可以数字化消费的。传统的书籍和唱片,那些有形的东西其实都只是载体,我们真正消费的是音乐本身和文字所带来的信息,而不是光盘和纸张。所有这些信息产品现在都已经数字化,所有这些信息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不再需要建立任何一个有形的载体。 再来看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消费行为,比如吃饭喝酒,没有办法放到虚拟空间去进行,还必须让我们的真身到实地去消费,但即使是餐饮、娱乐、旅行这些实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信息映射到网络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称为做实体生活

移动互联网技术论文

移动互联网技术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论文题目: 姓名:朱强 专业:2013级物联网工程 班级:1班 学号: 联系电话:

摘要 ,的分析师团队结合科学发展的理论认为,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与趋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目录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比如dropbox,uDrop这类应用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移动互联网是如何一点点改变我们生活的 10年前人们聚会时,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如今聚会时,人人盯着手机,不顾他人。在公交车和地铁里,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人低头看手机,手指不停滑动。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对我们生活所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当然,这不是全部。 过去一些需要在办公室和家里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也逐渐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了。记者们采访时不需要将内容录音后回去在电脑上处理,现场用无线连接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就能完成,移动互联网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传统PC提供给用户的功能,大部分是无用的,而一些诸如文档编辑、图片修改等功能,移动设备完全可以胜任。人们用到电脑的时候越来越少,只有一些涉及或复杂图形运算的工作和娱乐活动,如工程制图或打魔兽世界,还是离不开电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这一差别也会在不久的未来消失。 如果移动设备可以用来写文档、编辑图片、看视频、玩游戏,完成这些人们每天使用频次最高的服务,那么PC 互联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就不是不可放弃的了。目前正处在这么一个状况,只是人们的习惯不能够一下子转移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数据可以证明,在工作日,PC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仍然较高,但在周末和晚上,人们最常用的却是移动互联网了。 现有的这个移动互联网,在发展质量上要高于传统互联网,信息过载的问题能得到进一步解决,网络欺诈等犯罪能得到进一步遏制,可以承载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 现在,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将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让互联网真正为提升和改善人类的生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一定会更强大,因为终端接入设备的限制被打破了,人类可以将互联网应用在一切领域,一切角落。 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人们讨论"移动革命"已经好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什么让 2011 年与几年前相比如此不同呢?这一切来自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互联网的成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基础条件;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却让移动互联网成为我们最贴身的媒体,通过她,我们不仅享受了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而且还完成了很多颇具创意的商业行为。 全新的冲击。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五大趋势,会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改变我们的商业思维,改变互联网产业。 "人机合一"的关系将更加牢固。我们不仅置身在传统互联网中,而且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包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这我们的生活方式。 2011 年, Google 与益普索 (IPSOS) 市场研究机构开展了有关智能手机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 中国城市是全球五大智能手机普及率( 35% )最高的地区之一。 中国的受访者中,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这个比例( 30% )在亚太地区是最高的。中国城市地区拥有智能手机超过一年以上的人数比例( 64% )在亚太地区是最高的,超过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正是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 2011 年显得尤为不同,我们认为移动革命真正到来了。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科技产品之一,"人机合一"的关系将更加牢固。根据益普索的调研,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用户无论在家里、旅途中、乘坐交通工具,还是在餐厅及商场消费,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 手机成为娱乐终端。随着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基本通讯和信息传递的终端,而是成为了一个人们随身携带的娱乐终端。这一变化,催生了巨大的手机游戏娱乐产业,比如,著名的"愤怒的小鸟"就是在手机游戏里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与 Google 地图一样,也几乎成了很多智能手机用户的标准配置。有数据表明,在 2010 年整个应用下载里,游戏应用比例高达 70-80% 。用户巨大的游戏娱乐需求,也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已经有大量的商业资本和人力资源正在为我们的"终端快乐"提供各种服务。 手机真正解决商业需求。使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用户群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用户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都在随之改变。 2011 年,消费群体走入移动生活。 Priceline 是美国的一家电子商务网站,用户可以在线采购和定制很多商品。在经营中,这家网站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发现: PC 用户和智能手机用户在采购他们服务的时候是有时间区别的,移动终端上的消费者普遍没有耐心,总是希望立刻就可以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82% 利用移动终端订房间的用户,是在 24 小时以内决定并完成的,几乎就是到了目的地就用手机来订酒店,比在电脑上订酒店的用户,花的时间要短的多。移动终端用户的这种 " 冲动性购买 " 、 " 即时性购买 " 行为,其实是对传统互联网相对慢条斯理的商务模式的一种颠覆。针对这种新的变化,企业需要更关注移动设备上的网站建设,应用程序开发,调整广告资源的投放策略,占领移动营销的先机。 移动搜索继续大行其道。移动搜索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消费,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几乎每个智

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移动互联网论文产业链论文资源整合论文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刍议 提要本文从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业务内容、特点入手,对我国移动互联 网产业链模式及演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合作加强、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加速及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等结论。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资源整合 21世纪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本文将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进行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及其内涵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通过该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无线智能终端(手机、pda、平板电脑、车载gps等)可 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这种移动产品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络产品的移动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 (二)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按照面向用户需求划分,可以分为通信类业务、资讯类业务、娱乐类业务及互联网业务。由于各地的文化、需求层次不同,运营商在不同的区域内主推的业务也不尽相同。目前,以 3g技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业务类型:

1、通信类业务。通信类业务主要包括话音业务、视频电话业务,以及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即时通信的相关业务。 话音业务:无论手机终端如何发展,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业务有多丰富,通话毕竟是手机的基础功能,话音业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以下称3g)初期占据业务的大额比例,并且,3g时代的通话质量显着提高,失真率降低,有望接近于固定电话的音质。但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语音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视频电话业务:视频电话业务是3g时代最引人关注的业务之一。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摄像装置以及网络高速的数据传输,电话两端的用户可以看见彼此的影像,从而实现对话双方的“面对面”实时交流。多个终端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实现视音频互通业务,允许多个终端加入一个虚拟会议室,实现多点会议。 2、娱乐类业务。与第二代移动通信娱乐业务多半依靠文字类的短消息传递相比,3g娱乐类业务可以实现与有线宽带相同的流媒体应用,实现将连续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网络游戏、音乐下载、在线视频点播、电子阅读等娱乐功能。 3、资讯类业务。由于3g网络的大容量与高速率,运营商所提供的资讯类业务更多的是通过视频、音频来实现资讯内容的实时交互性传达。主要有:新闻类资讯:用户可以视像的形式接收最新本地及世界新闻,第一时间获知世界大事。财经类资讯,让用户在了解财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理财专家的建议。

浅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编号 :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200841410214 姓名郝旭东 指导教师赵志强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2/4/26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浅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浅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姓名:郝旭东学号:200841410214 指导老师:赵志强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极大便利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不足,它实时、高效、便捷等特点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而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和服务对象,所以本文就以大学生为例,简述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日常生活 Analysis of Mobile Internet on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Name: Hao XuDong Number: 200841410214 Advisor:Zhao Zhiqiang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 the information times,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t great convenience and change in people's liv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Internet,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et, it real-tim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characteristics have changed people's traditional study, work and life style,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mobile Internet's main target and the service object, so this paper will take college students' as an example, describes the mobile Internet to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s positive influence. Keywords: mobile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1.前言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宽带 IP技术为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图像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①。简单地说,就是将移动通信和 ①刘秀伦,高兵,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9,27(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5期信息通信2019 (总第197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o197)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研究 夏防震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逐渐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安全挑战、安全防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5-0120-02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Age of Mobile Internet Xia Fangzhen (Huanggang Branch of China Telecom Co.,Ltd.HangGang43800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Internet,the threa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the Internet is grad-ually transplanted to the mobile Interne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security challenges and security precautions of mobile Internet. Keywords:Mobile Internet;Security 0引言 当第一部智能手机天拓A6188手机1999年岁末由摩托罗拉推出、并于2000年开始生产时,人们也许并未意识到,这部釆用pm操作系统、具有触摸屏的PDA手机,不仅使手机变成了电脑,而且使手机开始迈向移动终端的第一步叫随伴随着3G、4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语音功能手机变成移动终端后,在由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的平台的支撑下,转变成为口袋中的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移动互联网也成为居心巨测者、犯罪分子觊觎的新领域叫永远在线,不但易暴露人们的隐私,也容易形成安全的隐患。 1移动互联网特征 从表象看,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其实,这种融合发生的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有机融合出现的新的产业形态:传输速度更高的移动通信网络、具具备智能感应能力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新兴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管理和客服支撑平台共同新成了新的业务体系叫 移动互联网全面继承移动和互联网二者特性: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创新,以及移动通信的随时、随地、随身等。而由这些基本特征又引发形成其他许多重要特性叫移动互联网主要特征由: 1.1用户身份的可识别性 当通过电脑登录互联网是,尽管登录时需要身份,但进入应用后仍然必须通过专门的认证才能确认用户的身份,因为电脑与用户并无一一对应关系叫但移动终端手机和电脑不同,一般而言,手机和个人的身份密切相关,手机号码是与用户绑定的,也就是说,使用手机的用户身份始终是可识别的。移动互联网有一些重要特点: 更具私密性。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个人身份是可识别的,因而,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在互联网下,PC端系统的用户信息是可被搜集的,例如在P2P网络环境中,数以万计彼此互联的终端均处于对等的地位,网络中每一台终端既是网络服务的请求者,又对其他终端的请求做响应,提供请求者需要的资源及服务:共享信息、交换信息、计算资源共享、存储资源共享叫 传播信息的精准性与指向性。由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用户身份是可识别的,信息传播可以更精准,更有指向性,同时也具有更高的骚扰可能。 基于计费体系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互联网发展,因没有形成计费体系,导致最初的商业模式是广告模式,造成了互联网公司长时间依赖广告模式,而找不到应有的商业模式。而移动互联网,通过实现身份识别,业务管理和计费已不是大问题。任何服务都以计费体系为支撑,商业模式也就不再成为费尽思量的问题,但也为恶意扣费木马提供了机会。 1.2可定位 与互联网的电脑终端不同,随时移动的智能手机通过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基站定位,使手机具备随时随地定位功能叫1.3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 就网络体系而言,严格地说,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不是自由开放的平台,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从第一天就有管控能力,是一个云端整合的平台。1.4编写智能的用户终端和可互访的终端体系 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具有计算、存储、通信能力,还具有非常强大的智能感应能力,如''摇一摇”、“扫一扫”之类。智能终端的智能感应功能使终端具备联网能力,还可以感知世界,形成了新兴业务。 1.5永远在线的服务 从前的服务,除了电话、短信具备永远在线能力,其他互联网服务均不能做到永远在线。随时随地地使用移动终端,使用户的使用时间呈现碎片化的趋势。 1.6广域的泛在网络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广域泛在网,使随时随地沟通变为现实,大量需及时处理的业务和通信得以实现。携带移动终端成为用户的一种习惯,信息实时接收实时提醒,网络永远在线,使信息更易像病毒一样高速、广泛、大范围传播。2互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身份的可识别,使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SP、CP及软件商等私自上传用户私密信息、搜集用户行为的行为;恶意软件盗取个人隐私窃取私密数据的行为。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