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农药杀菌剂的使用
园林绿化常用农药使用方法

苏铁紫灰蝶、夏威夷草夜蛾、玫瑰叶蜂、垂榕灰白蚕蛾、紫薇袋蛾、金花生夜蛾、南洋楹尺蛾、盆架子绿翅绢野螟、凤凰木夜蛾、竹类绿剌蛾、夹竹桃紫蝶等
使用方法
防治一般害虫,每百斤水用药1两至1两半
注意事项
禁止在水中使用
6、蚜虱净(康福多、吡虫啉)
毒性
对人畜中毒,对鱼低毒。
作用机理
蚜虱净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喷药后由植物的枝叶吸收后对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叶蝉、蚜虫、白粉虱、蓟马、潜叶性害虫等)高效,对害虫起胃毒和触杀作用。
防治对象
蝶类幼虫(如灰蝶、凤蝶等)、蛾类幼虫(如夜蛾、尺蛾等)和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幼虫(肥仔虫)、地老虎、线虫]等
应用植物
台湾草金龟子幼虫(肥仔虫)、地老虎、夏威夷草夜蛾、玫瑰、金花生夜蛾等
使用方法
防治地上害虫,每百斤水用药1两半至2两喷施,防治地下害虫,每百斤水用药1两淋施。
注意事项
辛硫磷在光照下易分解,应在阴凉避光处贮存。喷药时最好在傍晚进行,以免药剂过快失效。
毒性
对人畜低毒,对鱼高毒。
作用机理
百菌清是广谱的非内吸性杀菌剂,主要对导致黑斑病、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真菌病害起预防作用。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能从受药部位和根系被吸收,只能杀死植物表面的真菌,对已进入植物体内的病菌杀灭的作用很小,因此只能起到预防作用。残效期长7~10天。
防治对象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黑斑病、枝枯病、疫病等
防治对象
蝶类幼虫(如灰蝶、凤蝶等)、蛾类幼虫(如夜蛾、尺蛾等)和叶甲、叶蜂
应用植物
苏铁、夏威夷草、玫瑰、垂榕、紫薇、金花生等
使用方法
防治一般害虫,每百斤水用90%敌百虫药粉1两半至2两喷施
注意事项
农药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主要防治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农药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主要防治的病害及防治方法苯醚甲环唑是近几年比较好的一款杀菌剂,主要用于果树、苗木、农作物等植物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具有预防、治疗、铲除三大功效,耐雨水冲刷,药效时间长,可防治多种病害。
一、主要防除对象:苯醚甲环唑主要对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叶斑病、网斑病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等病菌防效较好。
二、应用技术:(1)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主要是铜制剂能降低苯醚甲环唑的杀菌能力,所有不能与铜制剂进行混用,如硫酸铜、氢氧化铜等铜制剂。
但如果需要与铜制剂混配使用,应加大苯醚甲环唑10%以上的用药量,并要现配现用,不可长时间放置。
(2)针对树木使用,要根据树木大小确定喷药量。
喷药时间以选择早晚气温低、无风的时间点进行喷施,在气温高于28度、空气湿度低于65%、风速大时,应停止用药。
(3)苯醚甲环唑虽然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但为了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尽量在防治的早期进行,早发现早防治,用药少,效果好。
三、使用方法:(1)黑星病:可在发病的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颗粒剂6000倍液,发病严重时,可提高使用浓度,建议3000—5000倍,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2)斑点落叶病:在发病初期用苯醚甲环唑2500~3500倍液,发病严重时苯醚甲环唑用1500~2500倍液,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3)炭疽病:用苯醚甲环唑1500~2500倍液,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4)疮痂病:用苯醚甲环唑2000~2500倍液喷雾,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5)白粉病:用苯醚甲环唑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4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常用农药杀菌剂使用方法

常用农药杀菌剂使用方法农药杀菌剂是农业生产中用来防治病害的化学物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药的化学性质及使用方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使用农药杀菌剂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常用农药杀菌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对农作物进行病害诊断:在使用农药杀菌剂之前,应先对农作物进行病害诊断,确定造成病害的真菌、病毒或昆虫等病原体。
只有明确了病原体,才能选择合适的农药杀菌剂进行防治。
二、选择适宜的农药杀菌剂:根据病原体的类型以及目标作物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农药杀菌剂。
在选择农药时,应关注其有效成分、剂型、用途和规格等信息。
此外,还需根据目标病原体的抗药性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农药。
三、合理制定施药方案:根据目标病害的严重程度、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天气等因素,合理制定施药方案。
方案包括施药时间、施药剂量、施药次数等内容。
不同的病害和农作物都有相应的施药期限和施药量,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量下进行施药。
四、正确施药:在进行施药时,应根据农药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包括喷雾、涂抹、浸泡、洗涤等等。
在使用喷雾剂时,应注意调整喷雾器的喷雾角度和喷雾压力,以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农作物的叶面。
五、防护措施:在施药过程中,需要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同时,应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溅进眼睛、口腔或任何开放性伤口。
六、注意安全储存和处理:在使用农药杀菌剂后的储存和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
农药应存放在特定的容器中,远离食品和饮料,以免误食。
用完农药后的包装物应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环境污染。
七、遵守使用限制:每个农药杀菌剂都有一定的使用限制,包括使用间隔期、预收获期和最大残留量等。
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遵守这些限制,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总结起来,使用农药杀菌剂时需要进行病害诊断,选择适宜的农药杀菌剂,制定合理的施药方案,并在施药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
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法

熟悉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士一定对于氯溴异氰尿酸很熟悉了,它是农作物常用的一种杀菌剂,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杀菌剂还是农药和化肥必须要合理地去使用才能起到合适的效果否则会物极必反。
那我们在使用这一种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这里为您详细分析一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方式和方法,望您采纳:
1、喷雾: 一般预防及苗期,德民欣50%氨溴异氨尿酸可溶粉剂应稀释1000-1500倍液,病发期稀释800-1000倍液,防治青苔稀释200-500倍液,均匀喷雾,叶面有水滴为好。
2、灌根:稀释1000倍液,每病株按50m剂量灌根。
3、滴灌:首先要二次稀释,土传病害轻时,每亩按500g的量滴灌即可,土传病害扁重,按每亩1-1.5kg的量。
4、撒施:土壤消毒按每亩1.5-2kg拌细土均匀撒施。
5、涂抹:清除树干流胶后,德民欣50%氨溴异氰尿酸可溶粉稀释200倍液,用刷
子进行涂抹。
6、浸种:稀释1000-1200倍液,浸种4-6小时,捞出后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0克,120克,500克,1000克,25kg 多种包装规格,可选性强,质优价美,证件齐全,1袋1码,1县1代理商。
德民欣氯溴异氰尿酸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在配药时, 不与碱性、有机磷农药、化肥混用;
2、将本品稀释后再混用,现配现用,并且要先试后用;
3.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一周连续使用两次。
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即可保证持效期,更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
想必您对于氯溴异氰尿酸的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常用农药杀菌剂使用方法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防治瓜类枯萎病用23%水剂25、细菌性角斑病,可用14%水剂250~3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一次,连用 2~3次。
4.注意事项 ①本品不得与酸性农药混用。②使用需将药液充分摇匀,在田间发现少数病株时开始用药。
2.制剂 53.8%、61.4%干悬浮剂、77%可杀得101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氢氧化铜能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真菌和细菌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斑病、炭疽病、早(晚)疫病、立枯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在发病初期,用53.8%干悬浮剂1 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粉剂500-1 000倍液喷施。由于它的溶解性、扩散性、悬浮性极好,隔10天左右再施用一次即能控制病害的蔓延,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应考虑多次施用。防治枯萎病用 77%可杀得101粉剂500~600倍液浇根。
2. 制剂 20%乳油,5%、15%、25%可湿性粉剂,15%烟雾剂。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 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4.注意事项 多菌灵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物质及铜制剂混用。
腐霉利(速克灵)
1.作用特点 腐霉利是一种新型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纯品为白色结晶,对人、畜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作用。
杀菌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0编辑:杨风光 **************大田作物文/ 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公室 曹涤环杀菌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质优价廉、高效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已经研制并投入使用,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高毒高残留的杀菌剂被逐步淘汰。
在化学农药品种中,因杀菌剂是一种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防治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引起的病害,它的使用技术要求高于杀虫剂,要想取得优良的防治效果,使用前应掌握杀菌剂使用的一些基本知识。
杀菌剂的种类目前农业生产上使用的杀菌剂,主要作用是阻止病菌孢子萌发或侵入植物体阻止已侵入的病菌产生新的繁殖体。
有的杀菌剂只有一个作用,如硫酸铜、代森锌、石硫合剂、石灰等;有的有两个或三个作用,如多菌灵、三环唑、叶青双、粉锈宁等。
有两个或三个作用的杀菌剂多为内吸型杀菌剂,它们不但在植物体外也可以在植物体内控制住病原菌,使病害不再扩展。
因此,在使用杀菌剂之前,一定要弄清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然后根据不同作物病害对症选择使用。
在众多的杀菌剂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保护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仅对作物起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控制病害的侵入,喷施后在作物受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阻断病菌与叶片接触。
若病菌已经侵入,正处于潜育阶段,保护性杀菌剂则起不到作用。
因此,保护性杀菌剂最好在病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使用,才可以收到保护作物不受危害的作用。
在常见的杀菌剂农药中,如铜制剂(波尔多液)、硫制剂(石硫合剂)、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克菌丹、敌克松、百菌清、百可得、乙烯菌核利、速克灵、异菌脲等,均属于这一类。
2.治疗性杀菌剂。
它是在病菌已经侵入田间作物并显现出症状,但未造成危害的阶段使用,能抑制病菌的蔓延、扩散,或能直接杀死植物体内的病菌。
这类农药大多数在植物上具有很好的内吸性、传导21第9月 下半月刊性,可以从表皮渗入,并扩散到叶、茎等各部位。
如多菌灵、春雷霉素、甲基硫菌灵、托布津、三乙磷酸铝、噻菌灵、咪鲜胺、甲霜灵、恶霉灵、嘧菌酯、烯酰吗啉、三环唑、嘧霉胺等均属于此类杀菌剂。
怎样正确使用杀菌剂

等 。 应 根据 包 装上 标 明 的剂 型 、使 用 要细 。
方法 、防治对象 ,配 成所需浓 度 ,适 时 四是避免 用药量 大、浓度 过高 、施 施 用 。喷撒 ( 洒 )药 粉或药 液 ,要 求均 药次数 过多 、时间过短 ,以免对 作物造 匀周到 。主要对 田间 生长着 的农作物 喷 成 药 害 。
二 、 杀 菌 剂 的使 用 时期
杀菌剂与 杀虫剂 、杀螨剂 不同 ,杀
虫剂 、杀螨 剂的施 用原则是 见虫 杀虫 、
定病 害 的种 类 ,然 后选择相 应的 防治 药
见螨杀 螨 ,只要虫 口密度达 到 已规 定的 剂 。根据作 物的生 长期 、气候 条件和 药 防治 指标进 行喷药 防治 ,就 能收 到 比较 剂 类型考虑 使用浓度 。一般情 况下乳 剂 满意 的效果 。而杀菌 剂则不 同 ,其 施用 的使用浓度 比可湿性粉剂低一些 。 二 是施 药 时 间 主要 根 据 病 害 的 发
使 病 害 不 再 扩展 。 因此 ,在 使 用杀 菌 经 发病严重 并造成一定 损失 ,再喷 洒治
在 众多的杀菌 剂 中,大 体可分 为以下三 侵前 病菌 的药 剂 ,常用 于消毒 ,不直接 类: 用于 作物 } 。据观察 ,粉锈宁对小 麦条 1 . 保 护性 杀菌剂 。保护性 杀 菌剂仅 锈病 、门份病 ,在 使用得当时 ,具有 明 对作 物起保护 作用 ,主要是用于 防治病 显的铲除作 用。 害 的侵入 ,喷施后在 作物表面 形成一层 保护膜 ,以防止病害 和叶片接触 。若病
药 。在 田 间喷 药 时 应 注 意 以 下 几个 问
酸铜 、石灰 、石 硫合剂 等。有 的有 两个 霉素 、托布津 、三 乙磷 酸铝 、甲基 托布
或三个 作用 ,如 三环唑 、多菌灵 、粉 锈 津 、 噻 菌 灵 、 咪 鲜 胺 、 三 唑 类 、 甲 霜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演示文稿

第1页,共36页。
一、常用杀菌剂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内
(一)无机杀菌剂
(二)有机杀菌剂
容
(三)微生物杀菌剂
第2页,共36页。
(1)无机杀菌剂
第3页,共36页。
1、波尔多液
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于波尔多 城发现其杀菌作用 ,故叫做波尔多液
第4页,共36页。
1.是一种具有杀菌、杀虫又杀螨的低等毒性的保护 作用的无机硫杀菌剂。
2.生石灰、硫黄加水熬制而成的(最佳比例1:2:10) /video/C10391/9846C83ED2A8 4f118CC9B89C55AD7FB5
宽城职教中心
第9页,共36页。
石硫合剂
注意事项:石硫合剂的浓度常用波美度来表示,对于不同的防治 对象要求使用不同的波美度产品。
• 波尔多液对霜霉病、绵腐病、炭疽病等有良好效果
,但对白粉病效果差。对细菌性病害也有效果。 常用来防治果树树干的溃疡病。
宽城职教中心
第6页,共36页。
波尔多液配制
配制浓度1%、0.8%、0.5%,0.4%等,是指硫酸 铜的用量。例如施用0.5%浓度的半量式波尔多液,即 用硫酸铜1份、石灰0.5份,水200份配制。也就是1: 0.5:200倍波尔多液。
一般葡萄病害用半量式,而苹果病害一般用倍量 式。
第7页,共36页。
2.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是由生石灰、硫磺加水熬 制而成的一种用于农业上的杀菌剂。在 众多的杀菌剂中,石硫合剂以其取材方 便、价格低廉、效果好、对多种病菌具 有抑杀作用等优点,被广大果农所普遍 使用。
宽城职教中心
第8页,共36页。
石硫合剂的特点
例如,防治麦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在小麦抽穗前或抽 穗后,可用0.3-0.5波美度喷雾,瓜类使用浓度更低,冬 季休眠期果树可用1-5波美度喷雾,温度高时,使用浓度 要相对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农药杀菌剂使用方法发表于2010-5-22 16:29:06∙∙代森锌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
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
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
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
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
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
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
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 2~3次。
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
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
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
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
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
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
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1.作用特点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替代有机硫和铜制剂,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结合,破坏菌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丧失生命力。
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药效稳定,残效期长。
纯品为白色结晶,无臭味;工业晶为黄色结晶,稍有刺激性臭气,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对一般酸、碱及紫外光稳定,但不耐强酸,耐雨水冲刷,无腐蚀性。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毒性大。
2.制剂 75%可湿性粉剂,2.5%、3%烟剂,40%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公顷用药液量为1 000千克,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500--600倍液可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②对鱼类及甲壳类动物毒性较大,避免污染鱼塘、河流等水源。
③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和引起皮炎。
雷多米尔(甲霜灵、瑞毒霉、甲霜安) 1. 作用特点雷多米尔是一种具上、下传导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当药剂喷施于植物上后,能被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到各个部位,所以它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
纯品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残效期10~14天。
对高等动物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现象,对蜜蜂低毒,但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2.制剂 25%可湿性粉剂、35%拌种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霜霉菌、疫霉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病害。
在田间初发病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喷雾,以后隔10~15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如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施药次数要相应增加。
用35%拌种剂作种子消毒,按种子重量的0.2%~0.5%进行拌种。
4.注意事项该药可与多种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
甲基立枯磷(立枯灭、利克菌、甲基立枯灵) 1. 作用特点本剂为适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起保护作用,其吸附作用较强,不易流失,持效期较长。
纯品为白色结晶,原药为无色至浅棕色固体,几乎不溶于水,不易燃,不易爆,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对光、热和潮湿均较稳定,贮存稳定性良好。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蜜蜂、鱼类安全。
2. 制剂 50%可湿性粉剂,5%、10%、20%粉剂,20%乳油,25%胶悬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对半知菌类、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等各种病原菌均有很强的杀灭活性,用于防治丝核菌和白绢菌等土传病害.防治瓜类苗期立枯病用20%乳油250倍稀释液浸种30分钟,播种后,在土表再喷洒该浓度药液。
4.注章事项①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用药。
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氢氧化铜(丰护安、可杀得、可乐得2000、可杀得 101、冠菌铜) 1. 作用特点有效成分为蓝色胶凝或无定形蓝色粉末,由六碳铜离子组成的球状针刺型颗粒,能迅速黏附于作物表面,药效持久。
对高等动物低毒。
是一种广谱杀菌剂,通过释放铜离子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防止真菌孢子侵入而起保护作用,当病菌的细胞接触铜离子之后,将其杀死,而对植物没有影响,所以是一种无残留、无公害的农药。
2.制剂 53.8%、61.4%干悬浮剂、77%可杀得101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氢氧化铜能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真菌和细菌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斑病、炭疽病、早(晚)疫病、立枯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
在发病初期,用53.8%干悬浮剂1 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粉剂500-1 000倍液喷施。
由于它的溶解性、扩散性、悬浮性极好,隔10天左右再施用一次即能控制病害的蔓延,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应考虑多次施用。
防治枯萎病用 77%可杀得101粉剂500~600倍液浇根。
4. 注意事项①桃、李等果树对铜敏感应禁用,苹果、梨花期、幼果期禁用。
②须单独使用,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③施药时宜在作物发病初期进行,发病后期效果较差,开花期慎用。
④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有毒,应避免药液污染水源。
络氨铜(硫酸四氨合铜) 1.作用特点纯品为深蓝色液体,是一种内吸性较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
2.制剂 14%、23%、25%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枯萎病用23%水剂250~ 3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防治蔓枯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可用14%水剂250~300倍液喷雾防治。
隔7-10天一次,连用 2~3次。
4.注意事项①本品不得与酸性农药混用。
②使用需将药液充分摇匀,在田间发现少数病株时开始用药。
抗枯宁(抗枯灵、络氨铜·锌) 抗枯宁主要活性成分为硫酸四氨铜、硫酸四氨锌,或硫酸四氨铜、硫酸四氨锌、柠檬酸铜。
1.作用特点抗枯宁具保护作用,有一定的渗透性,内吸治疗效果欠佳,施用于作物可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增强抗病力,同时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对瓜类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剂外观为深蓝色浓溶液,一般情况下稳定,碱性情况下易形成沉淀。
对哺乳动物低毒。
2.制剂 25.9%水剂、20%水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在枯萎病发生初期,用25.9%水剂500~600倍稀释液,每株浇根250毫升,或每公顷用25.9%水剂1 500毫升加水750千克喷雾。
视病情间隔7~10天,连喷 3~4次;也可用20%水剂400-600倍液,每株浇根250毫升,视病情发展情况,隔7-10天再浇一次,连浇3-4次。
4.注意事项①不可与酸性物质混用。
②喷施本剂后,应间隔数天后才能喷施其他农药。
③喷药应以早、晚或阴天为宜,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应重喷。
④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
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1.作用特点多菌灵是一种广谱、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纯品为白色结晶,可溶于稀盐酸和醋酸中,并形成相应的盐即为防霉宝或溶菌灵。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类、蜜蜂毒性很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10%、25%、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或用种子重量的 0.1%-0.3%进行拌种,或用500倍液灌根,每株浇250毫升,或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6~8克。
4.注意事项多菌灵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碱性物质及铜制剂混用。
腐霉利(速克灵) 1.作用特点腐霉利是一种新型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
纯品为白色结晶,对人、畜低毒,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三致”作用。
2.制剂 50%可湿性粉剂。
3. 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于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
一般在发病初期,每公顷每次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495~750克加水750千克喷雾,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配。
②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
③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
扑海因(异菌脲) 1. 作用特点扑海因是新一代高效、广谱、触杀型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由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盘菌、交链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为防治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