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1)

合集下载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ppt课件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ppt课件
55
饮食指导
中学生(12-19岁): 此时期儿童与朋友在一起时间较多,
加上更有自主权,因此,常规饮食习惯 减少,而吃零食、喝运动饮料习惯增加, 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56
青春期口腔保健
28-32颗恒牙相继萌出,滞留的乳牙应及 时拔除
性激素的变化 是矫正的最佳时期 智齿
57
中年期口腔保健
45
46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47
Pit and fissure sealants
48
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的方法
口腔健康教育(Oral Health education)
口腔健康教育应纳入学生的课程 口腔生理卫生知识:牙齿的形态与功能、萌出与构造 口腔常见疾病:龋病、牙周病、错合畸形、前牙外伤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控制菌斑、氟与窝沟封闭 口腔卫生保健设施:牙医、学校口腔卫生服务、社区
维生素
21
婴幼儿期
目标:无龋 牙龈健康 方法: 母乳喂养 奶瓶哺乳姿势 指套牙刷清洁口腔 添加辅食咀嚼能力 补氟 健康饮食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22
指套刷
23
父母
应在6~12个月内安排婴儿第一次看牙; 每次喂奶之后,应清洁口腔; 喂不含蔗糖的饮料与流食; 5~6个月起应补充半固体食物。
63
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65-74岁)
患龋率为98.4%,恒牙龋均为14.65; 根龋患龋率为63.6%,根龋龋均为2.74; 牙周健康率为14.1%;其中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8.0%;
牙结石检出率88.7%;牙周袋检出率为52.2%;附着 丧失等于或大于4mm的检出率为71.3%; 牙齿缺失(除第三磨牙以外)的比例为86.1%,其 中无牙颌为6.82%,但义齿修复率仅为42.0%。19Fra bibliotek、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预防口腔医学的特点1.官方语言较多2.临床比较少没意思一、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三、口腔癌的预防四、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五、口腔健康促进六、社区口腔保健与项目管理七、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八、常用医学统计口腔预防医学概述主要研究对象-人群基本要素-个人预防保健方法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及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级预防没病有病早治有病根治口腔流行病学概述一、口腔流行病学定义·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影响,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分布状态横断面调查是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方法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不用于指导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重点)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客观的描述。

·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分类又名定义举例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做调查)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某种疾病或现象的情况我国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一个时间点)纵向研究疾病监测(定期随访)即在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对一小学学生龋病发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有一段时间)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考点总结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考点总结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考点总结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内容妊娠前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疾病或隐患。

妊娠期>>提供、掌握口腔健康知识(自身+婴幼儿)。

>>注重口腔健康维护(刷牙+抗菌漱口水)。

>>注意膳食营养平衡>>避免不良刺激,慎重用药>>口腔就诊时机4-6个月妊娠期妇女前3个月:口腔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避免X线照射4~6个月: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后3个月:应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保守治疗为主急症治疗时选择不含肾上腺素等收缩血管的药物进行局麻妊娠初期(1-3个月):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D等,保证乳牙的正常发育和矿化。

妊娠中期(4-6个月):第一恒磨牙牙胚开始形成,大部分乳牙处于硬组织矿化中,必须保证充分钙、磷无机物及与钙代谢有关的维生素A、维生素D的摄取,确保牙的正常矿化。

妊娠后期(7-9个月):继续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物质。

婴儿期的口腔保健小儿出生后4周到1岁的阶段,乳牙继续矿化,陆续萌出的阶段恒牙胚正处于形成和矿化时期。

婴儿期常见的口腔问题鹅口疮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见,尤其是出生1周以后的早产儿。

新生牙出生到生后30天萌出的牙。

婴儿口腔保健内容和方法1.保持口腔清洁(纱布指套刷)2.避免致龋菌早期定植致龋微生物(变形链球菌)由母亲传播到婴幼儿口腔中的平均年龄是19~31个月之间,医学上称为“感染窗口期”3.预防早期儿童龋(奶瓶龋)4.关注颌面部生长发育5.首次口腔检查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幼儿期口腔保健内容儿童从1岁开始至满3岁的阶段。

幼儿期口腔保健的内容和方法>>养成良好口腔清洁习惯不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补充氟化物>>定期检查和治疗乳牙龋(错颌畸形)>>预防乳牙外伤◆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氟浓度特点饮水氟化0.7~1mg/L 方便;浪费,需立法食盐氟化90~350 mg/kg 便宜;不好控制牛奶氟化3~6岁一般为0.5mg/d 可降低龋坏氟片氟化钠不超过120 mg/次精准;需监督氟滴剂每滴含氟离子0.125mg 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3岁以上儿童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豌豆”大小的量一岁以上应停止使用奶瓶喂奶,避免夜间哺乳儿童1岁以后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的口腔检查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少年期(12-18岁)学龄儿童3~6岁儿童,家长每日帮助儿童彻底刷牙一次(最好是晚上)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应在家长的督促下每天早晚刷牙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后进行矫正学龄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特点①乳牙龋:3~6岁,6~8岁乳牙患龋高峰期。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1982
1990
2000
12.6亿 老年人10%
1995
2000
2040
老年人 26%
2015 2050
我国人口老化特征
❖ 老化速度相当快 ❖ 80%分布在农村 ❖ 老年人文化水平低 ❖ 具有经济薄弱的背景
老年人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口腔功能
❖ 咀嚼功能 ❖ 语言功能 ❖ 个人口腔卫生(刷牙等)能力
食物的选择 (具有致龋性的碳水化合物) 牙周病(根面龋的危险因素) 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的减少
根面龋
牙周病
主要致病因素: 口腔卫生差 老年人衰退的免疫反应加剧牙周病的炎 症反应
口腔念珠菌感染
表现:急性伪膜性、慢性萎缩性
表症:口腔烧灼感 原因:免疫系统疾病
正常菌群改变 与义齿有关
牙列缺损
措施——综合保健
与老化有关的口腔问题
❖ 牙根面龋
❖ 无牙 牙合
❖ 不健康的牙周和粘膜组织
❖ 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s) ❖ 口腔念珠菌感染 (Oral candidiasis)
牙根面龋
原因: 常见的全身和局部疾病状况 口腔卫生差(延长了口腔内细菌与食物的接触时
间,形成口腔内的酸性环境)
适应能力的丧失
我国人口学趋势
❖ 总人口增长
❖ 老龄化-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白发浪潮
60岁以上人口1.32亿 占人口总数10% 2040年,60岁以上人口4亿 占人口总数26%
1(8亿)
16
114949
人1口2 5.8亿, 老1年0 人8%
8
6 4
2 01953
1964
人口老龄化趋势
2015
老年人14%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社区为基础的口腔保健项目的模式为A、设计-过程-结果B、设计-实施-总结C、规划-实施-总结D、结构-过程-结果E、结构-实施-结论正确答案:D2、口腔健康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项A、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B、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C、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D、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E、明确诊断和治疗正确答案:E3、某社区5—6岁儿童200人:根据WHO制定的2000年口腔健康目标,该年龄段的无龋儿童至少应达到A、120B、180C、80D、150E、100正确答案:E4、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性目标是A、全面开展社区口腔保健B、人人享有卫生保健C、全面普及含氟牙膏D、80岁保留20颗牙齿E、普及窝沟封闭正确答案:B5、每周漱口使用的是A、2%NaF溶液B、0.2% NaF漱口液C、0.05%NaF漱口液D、1.23%NaF凝胶E、0.02% NaF漱口液正确答案:B6、进行窝沟封闭时为达到理想的黏结效果,乳牙酸蚀时间是A、2分钟B、5分钟C、30秒D、10秒E、60秒正确答案:E7、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A、研究疾病的自然史B、研究疾病和规划保健工作C、研究统计资料的分析D、研究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E、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正确答案:A8、在调查过程中样本人群的选择是随意选择,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的误差,称为A、选择性偏倚B、标准误差C、测量误差D、决定性偏倚E、无应答偏倚正确答案:A9、口腔医疗保健中由空气传播的微生物是A、HIVB、HBVC、梅毒螺旋体D、腮腺炎病毒E、破伤风杆菌正确答案:D10、在口腔流行病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数是A、龋均B、患龋率C、无龋率D、龋病发生率E、根龋指数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能够在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中表示范围的估计值A、平均数B、构成比C、率D、可信区间E、标准差正确答案:D12、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包括A、大众传媒宣传B、组织保证C、行政干预措施D、经济支持E、建立社会卫生服务机构正确答案:A13、关于牙外伤的危险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碰撞B、交通意外C、运动损伤D、暴力E、以上均包括正确答案:E14、口腔流行病学不是A、研究影响疾病分布的相关因素B、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C、研究口腔疾病的人群分布规律D、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E、口腔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正确答案:E15、为了提高妇女口腔健康意识,省妇幼保健院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讲座,主要内容包括 4.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以下的有害因素侵袭,不包括A、搬动物品B、病毒感染、C、吸烟D、酗酒E、外伤正确答案:A16、35~44岁成年人无牙合率减少到1981年水平的A、50%B、40%C、55%D、60%E、45%正确答案:A17、影响口腔癌流行情况的因素中错误的是A、性别分布B、职业分布C、时间分布D、年龄分布E、地区分布正确答案:B18、当牙龈有中度炎症,探诊后出血,血渗在龈沟内,龈沟出血指数应为A、4B、3C、2D、0E、1正确答案:B19、为了预防学校儿童龋病的发生,拟采用一种氟化物防龋措施氟水漱口。

第十章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第十章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第十章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目标要求】
1.掌握: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指导。

婴幼儿期口腔卫生保健指导。

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与主要内容。

中老年人及残疾人口腔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2.熟悉: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的实施。

中老年人及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特点
3.了解:国内外中老年及残疾人口腔卫生保健的状况。

世界各国妇女和中小学口腔保健状况。

【教学内容】
1.妇幼口腔保健: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2.中小学生口腔保健: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的内容。

3.老年人口腔保健:老年人健康与功能状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状况;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4.残疾人口腔保健:残疾人口腔疾病流行状况;残疾人口腔保健的内容。

预防医学实验报告答案(3篇)

预防医学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实验名称:预防医学实验实验日期: 2023年11月15日实验目的:1. 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疾病分布的基本方法。

3. 学习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技能。

4.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疾病分布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习以及数据分析。

一、疾病分布调查1. 调查对象:选择某社区10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居民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信息。

- 临床检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临床检查,了解其身体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3. 调查结果:- 年龄分布: 20-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15%。

- 性别分布:男性患病率为18%,女性患病率为12%。

- 职业分布:从事体力劳动者患病率为20%,从事脑力劳动者患病率为10%。

- 生活习惯:吸烟者患病率为25%,饮酒者患病率为20%。

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习1. 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某种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

- 研究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病例和对照,比较两组人群的暴露史。

- 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2. 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观察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 研究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暴露和非暴露人群,随访一段时间,观察疾病的发生情况。

- 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三、数据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年龄分布:使用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展示。

- 性别分布:使用饼图展示。

- 职业分布:使用条形图展示。

- 生活习惯:使用条形图展示。

2. 推论性统计分析:- 年龄与患病率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分析。

- 性别与患病率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分析。

- 职业与患病率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分析。

- 生活习惯与患病率的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分析。

实验结果:1. 疾病分布调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从事体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从事脑力劳动者,吸烟和饮酒是导致患病的重要因素。

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

(五)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1.常见的口腔问题 (1)牙龈退缩和根面龋 (2)牙列缺损和缺失 缺失牙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 (3)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癌 (4)牙磨耗和楔状缺损
(五)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口腔保健的方法 (1)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2)注重个人口腔卫生 。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 (4)及时修复缺失牙。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牙面的窝沟、点隙:应及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 多生牙、阻生牙及错位牙:应根据情况予以拔除或矫治。 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间隙:应及时制作间隙保持器。 缺失牙:应及时修复。 口内残根残冠:无保留价值的应及时拔除。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一)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目的:定期保健检查,“有病早治,无病预防”。 时间: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二)纠正不良习惯
1.不适当喂奶法 可造成婴儿颌骨发育不均衡。 2.单侧咀嚼 可造成非咀嚼侧组织衰退,发育不良,且缺乏自洁作用。 3.口呼吸 会造成口腔形态改变,口腔黏膜干燥和牙龈增生。 4.吮唇、咬舌、咬颊 可形成前牙深覆 、反 开 等错 畸形 。 5.咬笔杆、咬筷子、吮指这些不良习惯,可造成牙位不正。 6.其他 如长期一侧性睡眠、睡前吃糖果、饼干等。
健康。 妊娠期前3个月:口腔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要注意避免X线照射。 妊娠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使用X线,不要照射盆腔和腹部。 妊娠期后3个月:应避免口腔治疗,口腔疾病以保守治疗为主,需急症处理时仅选择局麻。 3.孕妇营养与胎儿口腔健康 营养是人体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一、A11、婴儿口腔保健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喂奶应经常偏于一侧B、奶瓶不能紧压下颌C、奶瓶不能抬起过高D、注意喂养姿势E、不正确的喂养可导致下颌前突畸形2、致龋微生物由母亲传播到婴幼儿口腔中的平均年龄是A、1~9个月B、9~18个月C、19~26个月D、19~31个月E、31~34个月3、预防早期婴幼儿童龋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长期睡前含奶瓶可导致上前牙龋坏B、提倡母乳喂养C、不定时哺乳D、龋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E、避免随意哺乳4、儿童的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A、6个月内B、8个月内C、10个月内D、12个月内E、14个月内5、在饮水氟含量过高,有地氟病流行的地区,几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刷牙A、2岁B、3岁C、4岁D、5岁E、6岁6、幼儿应选择的适宜的牙刷刷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刷毛应较软B、小刷头的牙刷C、刷毛末端应磨圆D、刷毛排列合理E、牙刷柄应尽量长7、有关乳牙龋坏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咀嚼功能的下降B、邻牙的倾斜移位C、继承恒牙的异位萌出D、全身感染性疾病E、导致骨折8、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儿童口腔保健的目的A、0~2岁儿童B、3~6岁儿童C、6~8岁儿童D、8~10岁儿童E、10~12岁儿童9、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包括A、吮指B、吐舌C、口呼吸D、偏侧咀嚼E、以上说法均正确10、牙外伤脱落应将牙A、浸泡至热水中B、自来水冲刷牙根C、浸泡在75%酒精中D、将牙泡在新鲜的冷牛奶E、不作任何处理,迅速到医院就诊11、牙外伤脱落多久内接受治疗,再植成功的几率越大A、1hB、30minC、40minD、50minE、60min12、6岁以上学龄儿童应A、无需刷牙B、有条件即刷牙C、每天至少刷三次牙D、每天早上至少刷一次牙E、在家长的督促下每天早晚刷牙13、第一恒磨牙在完全萌出后保护它的最佳方法是A、进行窝沟封闭B、含氟涂料C、牛奶氟化D、氟滴剂E、氟片14、不属于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维护的内容是A、重点做好妊娠期龈炎的防治B、认真刷牙C、使用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D、认真进行日常口腔清洁维护E、定期进行牙周手术15、妊娠期妇女常用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包括A、社区讲座B、图书阅览C、社区医师面对面的健康咨询D、播放口腔宣传片E、以上全部包括16、育龄妇女在妊娠前接受口腔健康检查的目的不是A、及时处理口腔疾病B、及时发现口腔隐患C、保证口腔处于健康状态D、避免在怀孕期间发生口腔急症E、避免引起流产17、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妊娠A、12周内B、16周内C、24周内D、28周内E、32周内18、关于孕妇用药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A、提倡联合用药B、限制用药时间C、限制用药剂量D、不使用安眠类药物E、不使用镇静药物19、妊娠期妇女口腔治疗的就诊时机说法中错误的是A、妊娠期前3个月,口腔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B、妊娠期前3个月,避免X线照射C、妊娠4~6个月,不可拍照X线片D、妊娠4~6个月,不要直接照射盆腔和腹部E、妊娠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20、对于老年人的口腔检查,最优的时间为A、每半年一次B、每年一次C、每两年一次D、每五年一次E、不用检查21、老年人由于牙缝较宽、牙稀松,牙根暴露,应使用哪些器具清除食物残渣及牙菌斑A、牙间刷B、牙签C、牙线D、冲牙器E、以上均可使用22、如何给老年人挑选一副合适的保健牙刷A、刷头不宜过大B、刷毛软而有弹性C、刷柄较扁而宽D、牙刷容易握持E、以上均包括23、以下的观念中不正确的是A、人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完整牙齿B、糖类可促进龋病的发生C、人老掉牙D、牙周病可致牙齿松动E、根尖周炎可见牙龈的瘘管24、老年人个人口腔卫生注重A、刷牙与漱口B、及时修复缺失牙C、定期进行口腔检查D、使用间隙刷、牙线和牙签E、以上说法均正确25、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认识中正确的是A、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B、牙齿缺失多由龋病、牙周病等造成C、消除“人老掉牙”的观念D、良好的口腔习惯、保健方法可拥有健康的牙齿E、以上都正确26、对于残疾儿童来讲,在磨牙完全萌出后要尽早进行A、预防性树脂充填B、牙周洁治C、窝沟封闭D、非创伤性修复E、釉质成形术27、对于张嘴困难的残疾儿童,可帮助其开口的器械为A、冲牙器B、牙线C、压舌板D、(牙合)垫E、菌斑显示剂28、残疾儿童口腔清洁的体位姿势描述正确的是A、患儿坐在椅子上,帮助者站在其身后B、让残疾儿童躺在帮助者的腿上C、让残疾儿童头部躺在帮助者的肘部D、帮助者坐于椅上,残疾儿童背靠帮助者坐于地上E、以上均可操作29、有关口腔保健用品的选择正确的是A、冲牙器B、电动牙刷C、牙间隙刷D、改良牙刷E、以上说法均正确30、口腔保健服务包括A、定期口腔检查B、适当应用氟化物C、尽早进行窝沟封闭D、减少糖与甜食摄取E、以上说法均正确31、重症残疾儿童日常清洁口腔辅助装置是A、冲牙器B、牙间隙刷C、电动牙刷D、改良牙刷E、牙线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关注婴儿颌面部生长发育:注意喂养姿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

喂奶经常偏于一侧,则该侧面部受压,唇、颊活动受限,长期可导致面部双侧发育不对称。

人工喂养时,奶瓶不能紧压下颌,亦不能将奶瓶过高抬起,致下颌过分前伸,造成下颌前突畸形。

【该题针对“婴幼儿的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9】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致龋微生物(变形链球菌)由母亲传播到婴幼儿口腔中的平均年龄是19~31个月,医学上称为感染窗口期。

【该题针对“婴幼儿的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8】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早期婴幼儿龋是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与饮食密切相关的多因素作用下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婴儿期常用奶瓶盛含糖的牛奶、果汁等喂养,尤其人工喂养睡前含奶瓶习惯,长期可导致上前牙龋坏。

应提倡母乳喂养,定时哺乳,避免随意哺乳。

【该题针对“婴幼儿的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7】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首次口腔检查儿童的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请医师帮助判断儿童乳牙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并建立婴儿的口腔健康档案。

【该题针对“婴幼儿的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6】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含氟牙膏的使用和防龋效果:对于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天用含氟浓度高于1000mg/kg的牙膏刷牙2次,每次用量约1g,可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

3~6岁的儿童,每次牙膏用量约为“豌豆”大小,同时,应在家长监督与指导下使用,以免儿童过多的吞咽牙膏,导致产生氟牙症的危险。

在饮水氟含量过高,有地氟病流行的地区,6岁以下的儿童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

【该题针对“婴幼儿的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5】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父母应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最好是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儿童阶段牙刷,早晚帮助儿童刷牙,使儿童逐渐习惯和适应口腔清洁过程。

【该题针对“婴幼儿的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4】7、【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乳牙的龋坏:局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咀嚼功能的下降和邻牙的倾斜移位,继承恒牙的异位萌出;全身影响主要为当乳牙龋严重时,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如急性牙髓炎发展成急性蜂窝织炎,造成急性败血症;慢性根尖周炎形成感染病灶,引起全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病及蛛网膜炎等。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3】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3~6岁儿童,由于年纪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儿童无法自主完成口腔清洁。

此时口腔保健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2】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戒除口腔不良习惯:3岁以上的儿童仍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如果不能通过劝导方法戒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矫治帮助其尽早戒除。

对有龋病儿童应及早治疗,避免单侧咀嚼。

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儿童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厚等,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纠正口呼吸。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1】1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预防牙外伤:学龄儿童在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易发生牙外伤,受伤后出现牙龈出血,牙折断、松动、移位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果整个牙脱落时,要用凉开水或自来水冲洗掉牙表面的污物,不要刷、刮牙根部,将冲洗干净的牙放回到牙槽窝中,或将牙泡在新鲜的冷牛奶、生理盐水或含在口腔内舌下,迅速到医院就诊。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10】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牙离开口腔的时间越短,再植成功的几率越大,最好在30分钟内接受治疗。

对于牙外伤的防护,提倡儿童在运动时使用保护牙托。

保护牙托配戴在牙上、在脸部和头部受到击打时可起到保护牙的作用,通常用硅胶等高分子材料制成。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09】1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6岁以上学龄儿童应在家长的督促下每天早晚刷牙。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08】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恒牙是人一生中的主要咀嚼器官,应终生保持牙列的完整和健康。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在牙颌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上下(牙合)关系的主要支柱,并承担最大的咀嚼功能。

由于第一恒磨牙解剖生理结构特点,在萌出后2~4年非常容易发生龋坏,是儿童恒牙列中发生龋坏和因龋丧失最多的一颗牙。

许多家长对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的萌出缺乏应有常识、关注不够,甚至不知道已经萌出,未能采取积极主动的保健措施,而使第一恒磨牙龋病高发,并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龋坏如不及时治疗则会进一步发展成牙髓炎、根尖炎,甚至因龋丧失。

因此,在小学时期应特别关注第一恒磨牙的健康,在完全萌出后的6个月内进行窝沟封闭是保护它的最佳方法。

【该题针对“学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828607】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维护的内容:孕妇应认真进行每日的口腔清洁维护,方法包括采用机械性和化学性菌斑控制方法。

要重点做好妊娠期龈炎的防治,除认真刷牙外,必要时可配合使用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以保持口腔环境的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