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ppt

合集下载

走科技强国之路ppt课件

走科技强国之路ppt课件

18
17、18世纪东西方科技差距拉大的原因比较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 生产力低下 重农抑商
政治
封建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 业革命提高生产力、 资产重阶商级主革义命和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文化 外交
思想钳制 、文化专制、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八股取士、教育落后、 启蒙运动,教育先进、
B.记载“勾三股四弦五”的推断
C.注重数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D.记载了祖冲之的圆周率
29
4、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 说明( B )
① 资本主义制度有强大生命力
② 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
③ 工业革命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④ 工业革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8 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1970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4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1983 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4 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85 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198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1993 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启动运转
进推动科技文化进步。
民族: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交流联系不断加强
文化:
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性和中国古代教 育的先进性
外交:
清以前历代统治者大多实行对外开放, 中外交流频繁,中国汲取外来文明精华。
人民:
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重视调查研 和富于创新的精神。
地理: 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古代中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次的计算机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D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 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右 图是“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 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我国航天 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 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 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 第一人

饿问题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
20世 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纪末
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算 1983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

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技 术
1993 巨型计算机“银河- Ⅱ

神舟十号飞船 (2013年)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
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

196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资料-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PPT课件)

资料-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PPT课件)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
n 内容:军工、民用、科技译刊、科 技教育。
n 意义:相对自觉引进、开启中国近 代工业的示范作用、引进科技知识 (傅兰雅)、培养人才与观念改变。
2021-7-28
10
2021-7-28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 文化运动
n 维新时期:设报馆、开民智、促维 新,输入科学观念;建学会、鼓民 力、促进社会环境改变;办学堂、 废科举、兴留学,传播科学知识。
n 辛亥革命时期:临时政府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科技学会。
n 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社与《新青 年》;蔡元培与科学思潮合流;批 判传统、文学革命、科学宣传。
11
心态转变
2021-7-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体制形成期
n 时间:完成心态转变 n 标志性事件:科学体制在中国的确
立 n 主要内容:体制模式转变
2021-7-28
6
现代发展期
n 时间:完成体制模式转变 n 标志性事件:苏联模式的确立 n 主要:动力转变
2021-7-28
7
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
n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过程·内 容·意义)。
n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内容·意义)。 n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1-7-28
8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
n 过程:从利玛窦到墨海书馆 n 内容:《几何原本》、《崇祯历
书》、《皇舆全图》、李善兰 n 启蒙意义:初步接触(“地生羊
“)、心态调整(”万国舆图“、” 跪拜礼“)
2021-7-28
9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 历史进程
2021-7-28
1
意义
n 认识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制约作用 n 了解现代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n 在中国呼唤科学启蒙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课件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课件
03
CHAPTER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升级
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
经济增长
科技实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影响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国际竞争力
国际影响力
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
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铁路建设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始于19世纪中叶,如京张铁路、沪宁铁路等,这些铁路的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电力工业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接触并发展电力工业,如上海电力公司等,这些电力设施的建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总结词
载人航天工程
高铁建设
移动支付
现代科技重大成果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见证,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结词
受制于人,落后挨打
详细描述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如闭关锁国、战争破坏等,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尽管在某些领域如铁路建设、电信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上中国结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升。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1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网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这些移动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3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3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 概况 (1)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① 计算机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 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 (1) 计算机技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 埃尼阿 克 ”问世;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③ 网络 。20世纪90 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2) ④ 人工智能 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生产中得到 大量应用。出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 厂”。
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A )
A. 人工智能
B. 电子商务
C. 信息交流
D. 记忆存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被美国人看成“技 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 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实现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C ) A. 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B. 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 C. 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 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 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C ) A. 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 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 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 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 药物与汤液 ▪ 砭石的使用 ▪ 医疗工具与卫生保健
2021/3/27
CHENLI
32
青铜冶铸
▪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
1)浇注:为防止浇灌铜液时的张力将拼好的 范冲开,便将泥土围填外范,起到加固作用, 留有浇灌孔和通气孔。浇灌孔不止一个,多 孔浇灌可防止铜液很快冷隔。待溶液凝固, 打碎内外范和泥土,将器物取出;
▪ 1972年河姆渡遗址 T251第三文化层(距 今6500-6000年)出土。 直径5.6cm、厚0.7cm、 孔径0.8cm。暗红色叶 腊石,质较软。器形呈 扁平圆饼形,中心有一
从上向下单面钻成的小
圆孔,整器磨制较精细, 为纺线工具。
CHENLI
19
骨针
▪ 长9.0-6.4cm。用较粗大的
兽骨裁成细条,然后磨制,
2021/3/27
CHENLI
29
天文学
▪ 《夏小正》反映了夏代的一些天文历法知识; ▪ 用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方天空的出现来确
定季节 ▪ 天干纪日法
2021/3/27
CHENLI
30
数学
▪ 十进制的计数法 ▪ 奇、偶数和倍数概念 ▪ 算筹计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
2021/3/27
CHENLI
31
医药学
2021/3/27
CHENLI
13
弓箭的发明
在旧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 有石镞。
弓箭在火器发明以前,一直是 人们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 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 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
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出土的石镞 器。” ——恩格斯
2021/3/27
CHENLI
14
2021/3/27

科技强国ppt 课件

科技强国ppt 课件

中国科技强国案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总结词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破了国外卫星 导航系统的垄断。
详细描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 授时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 、公共安全、救灾减灾等领域。经过 多年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 实现了全球覆盖,并拥有自主可控的 芯片、终端和服务产业。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的成功建设提升了中国在全球 卫星导航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工业4.0引领的科技强国
德国以其卓越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的制 造业闻名于世,在工业4.0时代更是 引领全球制造业变革。
详细描述
德国在机械工程、汽车制造、电子技 术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创新 能力。德国政府大力支持制造业创新 ,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工业4.0的普及和应用。德国 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注重 智能化和数字化,使得德国制造业在 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科技强国案例
中国高铁
总结词
从引进到引领的科技创新之路
中国高铁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 ,成功实现了赶超,成为全球高铁技 术的领跑者。
详细描述
中国高铁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 再创新的过程,逐步掌握了高速铁路 的核心技术。中国在高铁工程建设、 高速列车研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 了重大突破,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 高速铁路网络。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 得到广泛应用,还走向世界,为其他 国家提供了高铁建设的经验和方案。
科技强国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 • 科技强国的关键要素 • 科技强国的实践案例 • 科技强国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主题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军工、民用、科技译刊、科 技教育。
意义:相对自觉引进、开启中国近 代工业的示范作用、引进科技知识 (傅兰雅)、培养人才与观念改变。
2020/8/31
10
2020/8/31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 文化运动
维新时期:设报馆、开民智、促维 新,输入科学观念;建学会、鼓民 力、促进社会环境改变;办学堂、 废科举、兴留学,传播科学知识。
辛亥革命时期:临时政府教育改革;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科技学会。
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社与《新青 年》;蔡元培与科学思潮合流;批 判传统、文学革命、科学宣传。
11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 历史进程
2020/8/31
1
意义
认识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制约作用 了解现代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在中国呼唤科学启蒙
2020/8/31
2
内容介绍
A、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三阶段 a.启蒙期 b.体制形成期 c.现代发展期
B、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 a.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 b.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 c.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启蒙
心态转变
2020/8/31
5
体制形成期
时间:完成心态转变 标志性事件:科学体制在中国的确
立 主要内容:体制模式转变
2020/8/31
6
现代发展期
时间:完成体制模式转变 标志性事件:苏联模式的确立 主要:动力转变
2020/8/31
7
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过程·内 容·意义)。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内容·意义)。 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0/8/31
8
外国传教士的科学输入
过程:从利玛窦到墨海书馆 内容:《几何原本》、《崇祯历
书》、《皇舆全图》、李善兰 启蒙意义:初步接触(“地生羊
“)、心态调整(”万国舆图“、” 跪拜礼“)
2020/8/31
9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
2020/8/31
3
2020/8/31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 三阶段
启蒙期:时间、标志性事件、主要 内容。
体制形成期:时间、标志性事件、 主要内容。
现代发展期:时间、标志性事件、 主要内容。
科学启蒙尚未完成。4Fra bibliotek启蒙期
时间: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交叉 标志性事件:异质文化进入-利玛窦 主要内容:从传统的心态到现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