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
(5)海洋产业结构详解

(1)海洋捕捞业 (2)海水养殖业 (3)海水增殖业
a.海洋捕捞业的概念 b.海洋捕捞业的历史和现状 c. 沿岸和近海捕捞业存在的问题及需采
取的措施 d. 远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及需采取的
措施
海洋捕捞业是利用各种渔具、渔船及设 备捕获海洋经济动物的生产行业。通常按渔场 利用划分为沿岸捕捞业、近海捕捞业、外海捕 捞业和远洋捕捞业。目前,我国海洋捕捞业主 要是沿岸捕捞业和近海捕捞业。
20世纪90年代获得长足发展,多种专业 门类的水产品加工体系基本形成。
紫菜加工
中国水产上海公司
湛江恒兴公司的对虾加工车间
a.主要问题 加工量比例较低,还不到总产量的1/3; 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b.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水产资源,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和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搞活企业经营,提高竞争力。
·停滞—封建王朝实行“禁海”政策,以致海运停滞,港口 衰落。
·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海上和主要 内河航行权旁落,民族海洋运输业举步艰难。 近代又遭内战破坏,海洋交通运输一蹶不振。
·低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还只有小规模的沿岸运输。60年 代初我国开始发展远洋运输业。
·高速发展—1978年以后,海洋交通运输业出现了迅速发展 的局面。
四. 海洋第三产业
1.海洋第三产业的概念 2.海洋交通运输业 3.滨海旅游业
1、海洋第三产业的概念
海洋第三产业是为海洋开发和利用提供 各种服务的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 海旅游业和海洋公共服务业等。
(1)海洋交通运输业
·萌芽—海洋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之一。明朝永乐年间郑和 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并远达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1. 引言1.1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天津市位于华北地区,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海洋经济是天津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长达153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洋经济在天津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之一。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经济是天津市的传统产业之一,与造船、渔业、海洋科技等相关产业密切相关,为天津市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海洋经济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担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海洋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息息相关,通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中,更体现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天津海洋产业的现状分析天津作为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目前,天津市海洋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海洋能源等多个领域。
天津的海洋渔业发展较为成熟,拥有多条渔业渔港和先进的渔船设备,为本地渔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天津市还有一批渔业加工企业和海鲜市场,形成了完整的渔业产业链条。
天津的海洋工程领域也有一定发展,涉及海洋建筑、海洋装备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一些海洋工程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在海洋能源领域也有所涉足,如海洋风电、海洋生物能源等。
目前,天津市已建成多座海上风电场,为本地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天津市海洋产业的现状虽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科技投入,推动海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
山东省海洋资源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的数据分析

山东省海洋资源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的数据分析作者:林淑华毕田田丛文君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10期摘要:在海洋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当下全球的一种共识,只有努力发展海洋经济,才能够开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山东省海洋资源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并不明显,基本特征仍为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一产业,并且第一产业呈缓慢下降趋势,海洋第二和第三产业呈缓慢上升态势,总体结构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建议从培养新兴产业人才、优化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优化海洋资源产业结构,推动海洋产业升级。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资源;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一、引言“向海则兴,背海则衰”。
2019年山东全省海洋产业产值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约为20%,在全国海洋总产值中占比大约20%。
要想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向,充分理解和把握山东省的省情,着力打造蓝色经济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将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推上更高的台阶,也能够使山东经济社会迈入新的阶段。
海洋经济概念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实践,吸取了多年的经验,已经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传统的思路比较单一,单纯寻求量的改变,而现在正逐步转换为质的改变。
这就需要我们确定好领先的海洋产业并加以合理布局,通过点带动面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体协调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够促进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快速成长,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引擎作用,进而有效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海洋经济强省的山东,海洋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仍存在问题,因此本文拟在山东省海洋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探究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建议对策,希望有利于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为推动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5)海洋产业结构详解

(1)发展状况 (2)问题和发展方向
海洋水产品加工是指以海洋水产品为原 料,制成食品或非食用品的过程。按用途可分 为食品加工、饲料加工、试剂和药品加工等; 按品种可分为罐头制品、干制品、腌熏品、冷 冻品、鱼糜制品等。 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历史悠久,但在 相当长时期内加工技术含量低,产品仅局限于 三大传统产品。 20世纪90年代获得长足发展,多种专业 门类的水产品加工体系基本形成。
人类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已有100多年历 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的海洋油气资源勘 探、开采和储运技术逐渐成熟,海洋油气开采 已成为收益最高和发展最快的海洋产业。 我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1999年前我国海 域已探明石油资源量约6.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 约2100亿立方米。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海 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工作,60年代开始进行 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2005年海洋油气业 总产值739亿元,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天 然气产量63亿立方米。其中广东省海洋油气业 产值占全国海洋油气业的48.7%,居全国首位。
现在海水增殖措施主要有: 对衰退或已经被破坏的种群,采取人工 培养苗种放流入海; 将其他水域的种群移植到特定水域,使 其形成自然种群; 投放人工鱼礁,改善生物繁殖和生长环 境,以增加资源。
山东人工放流鱼苗
汕头人工放流鱼苗
增殖水域的选定 苗种的准备和中间培育 渔场环境的保护和改造 放流效果的检验
湛江的渔船多为小船
硇州渔港
湛江渔港
汕尾渔港
南澳渔港
闸坡渔港
我国远洋捕捞业起步于1985年,经过二十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远洋渔业 国家之一。 远洋捕捞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入渔条 件日益苛刻,入渔成本呈上升趋势,公海捕鱼制 度愈来愈严格,各种限制措施日趋具体化。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1. 引言1.1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城市之一,其海洋产业化发展备受关注。
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航运、海洋旅游等。
而产业化则是指将海洋经济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高效盈利的过程。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显示,随着近年来海洋经济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进程分析表明,天津市在加大海洋产业化投入力度的也在推动海洋技术创新,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了海洋产业化的转型升级。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未来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海洋经济将成为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天津市位于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目前,天津市的海洋经济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多个领域。
在海洋渔业方面,天津市拥有众多渔港和渔业资源,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渔业产值稳步增长,捕捞量逐年增加,海鲜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在海洋能源开发方面,天津市积极推动海洋石油、海洋风电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海洋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在天津市也逐渐崭露头角,海滨风景区、海岛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在不断壮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环境污染等。
天津市需要加强海洋经济产业的规划和管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进程分析天津市作为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产业化进程得到了长足发展。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摘要】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科技创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了拓展海洋产业链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在拓展海洋产业链方面,建议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建议增加科研投入,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措施的推进,海洋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优化升级、政策建议、海洋产业链、海洋科技创新、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推进,海洋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够完善等,亟需进行优化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深入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是当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优化升级。
本文将对当前海洋产业的主要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领域及发展状况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阶段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
海洋产业结构详解

海洋产业结构详解海洋产业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海洋科技、海洋矿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海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海洋产业的结构包括海洋经济的主要产业和支撑产业两个方面。
主要产业是指直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产业,支撑产业是指为主要产业提供技术、设备、服务等支持的产业。
其次,海洋能源开发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海洋能源开发主要包括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
海洋能源可以替代传统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风能和潮汐能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海洋能源开发技术,通过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设施和潮汐发电设备来利用风能和潮汐能。
海洋能源开发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电力需求,还可以输出到其他地区,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
第三,海洋旅游是海洋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海洋旅游包括观光、水上运动、海边度假等活动。
海洋旅游利用海洋资源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海洋旅游产业涉及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运输、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对当地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海洋科技是海洋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洋科技包括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
海洋科技的发展与海洋产业密切相关,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最后,海洋矿产开发也是海洋产业中具有巨大潜力的一部分。
海洋矿产包括海底油气资源、边缘海盆重要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等。
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海洋矿产的开发利用成为必然趋势。
海洋矿产的开发与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需要解决深水开采、海底环境保护等技术难题。
总之,海洋产业结构多元化,涵盖了渔业、旅游、能源开发、科技应用、矿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不断迫切需求,海洋产业有望实现更为持续、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分析天津市作为中国的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海洋经济的产业化进程。
本文将对天津市海洋经济的产业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和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的现状天津市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城市,海洋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天津市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油气开发、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科技等为主要产业的产业体系。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是天津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市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正不断壮大。
天津市还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渔业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壮大,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的优势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天津市位于渤海湾畔,紧靠渤海,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的海洋门户城市。
天津市临港面积达到了1500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2. 海洋资源丰富。
天津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渤海及其支流和海湾、各类海洋化石、海草、鱼、虾、蟹等海产资源。
这些海洋资源为天津市的海洋经济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
3. 科技支持力量雄厚。
天津市拥有多所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海洋科技实力雄厚。
这为当地海洋经济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三、天津市海洋经济产业化的问题与挑战天津市海洋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天津市海洋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
这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2. 海洋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
目前,天津市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等领域,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3. 缺乏全产业链衔接。
天津市海洋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产业链衔接不畅、上下游配套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100801132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加快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
中国的海洋经济已经形成12个主要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水利用业、海洋造船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猛,我国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洋经济增速显著。
1980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值为80亿元人名币,1990年为438亿元,1995年为2460亿元,1998年为3720亿元;2001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为31964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大体上每10年翻两倍。
2009年三产业结构之比为6:47:47,大致呈现三、而、二、一的产业结构,可见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在向良性方向发展。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某研究表明:海洋渔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滨海旅游业、海洋电力、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等;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造船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等;海洋矿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盐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化工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造船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矿业和海水利用业等;海洋生物医药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是:海水利用业、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矿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虽然中国的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处于中上水平,但目前人处
于快速成长期,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海盐总产量和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
海洋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区域海洋经济与布局不断优化,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水平日益提高。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同时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海洋经济总体是落后的。
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海洋结构仍不合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依然较低,海洋经济受海洋灾害影响仍然较大。
在传统海洋产业中,存在着技术改造问题,需要提高其产业化水平,特别是在海洋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海洋捕捞业,海盐业的生产受自然隐私影响较大,生产中科技含量也较低。
干口和海上运输综合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
同时我国海洋产业还存在的问题有:海洋新兴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我国海洋产业总体发展较快,但存在产业部门和地区间的不平衡;主导产业不明确;海洋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倾向明显。
总之,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协调工作,尚未形成有力的机制,海洋产业还没有拜托资源消耗型的产业格局,行业间用海矛盾加剧,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差,海洋产业技术不配套,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年以上,海洋产业投入大、综合效益高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尚未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