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海洋产业结构详解
论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代 以前 就 已经形成并较 为发达 的海洋 产业 , 它包
括 海 洋 捕 捞 业 、海 洋 盐 业 和 海 洋 运 输 业 三 种 产
工 作会议 , 制 定 了一系列 纲 领性 文件 , 加大 对海
洋 开 发 的支 持 力 度 。 在 海 洋 产 业 全 面发 展 的局 面 下, 广 东省 的传统 海洋 产业 持续 发展 , 新 兴 海 洋 产 业方 兴未艾 , 未 来海 洋产 业开 始启 动 , 优 势 海 洋 产 业 也 逐 步 形 成 。2 0 0 5年 , 全 国海 洋 电力 生 产
洋 产 业 总 产 值 的 比重 为 1 7 . 7 %。滨 海 旅 游 业 、 海 洋渔 业 、 海 洋 电力业 、 海 洋 油 气 业 和 海 洋 交 通 运 输 业 五 大 海 洋 产 业 之 和 占本 地 区 主 要 海 洋 产 业 总产值 的 9 3 . 9 %。 二 、 广 东 省 海 洋 产 业 结 构 比较 分 析 海 洋 产 业 结 构 是 指 各 海 洋 产 业 部 门 之 间 的
一
以广东省 和浙江省规模最 大 , 两省合计 超过全 国 海 洋 电力业 产值 的 9 0 %。海 洋油 气业 继续 保 持 快 速 发 展 , 产 值 占 全 国 海 洋 油 气 业 产 值 的 4 8 . 7 %, 继续 高居 全 国第 一 。海 水综 合利 用业 具
、
广 东 省 海 洋 产 业 现 状
术 因素 又 可 分 为 海 洋 传 统 产 业 、 海 洋 新 兴 产 业 和 海洋未来 产业 。 海洋传统产业 是指 2 O世 纪 4 O年
改革 开放 以来 ,广东 省海洋 开发快速 发展 ,
海洋 经济发展速度 超过 了国民经济发展 速度。 从 “ 九 五 ” 开 始 ,广 东 省 以建 设 海 洋 经 济 强 省 为 目 标, 积极 实施 可持 续发展 、 科 技 兴 海 和 外 向 带 动 三 大战略 , 至 2 0 0 3年 , 先 后 召 开 了 5次 全 省 海 洋
海洋的第一、二、三产业(中国海洋大学)

第一节 海洋的第一、二、三产业
一、海洋第一产业的内涵和生产特点
海洋第一产业指海洋农业,是人类利用海 洋生物有机体将海洋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 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或直接收获具有 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的社会生产部门。 包括海洋渔业、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植物 栽培业、海洋牧业、海水灌溉农业等。
海洋第一产业各部门生产过程是生物有机 体、自然环境、人类劳动三类基本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海洋第一产业如陆地农业一样,是自然再 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有其 自身的特点。
二、海洋第二产业
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矿产业、海洋装备 制造业、海洋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海 洋药物工业、海洋能电力业洋第三产业
海洋第三产业是为海洋开发生产、流通和 生活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部门,主要有交通 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服务业等。
四、海洋“第零产业”和“第四 产业”
海洋第四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 级 海洋 “第四产业”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的 素质,促进“人力资源”的积累。 海洋 “第四产业”有利于加强我国经济技 术的竞争实力,改善贸易条件。 海洋 “第四产业”是协调生产关系,开拓 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子。
海洋“第零产业”是在人类认识进步和社 会发展对海洋资源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有 意识的活动和自然力的作用,对海洋资源 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 累,是从事海洋开发活动的前过程和先行 产业,其位次排在一、二、三产业之前, 故称“零次产业”。
海洋经济概论 考点总结

考核题型:名词解释(5*6=30)简答题(8*5=40)论述题(15*2=30)第1编1、海洋——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远离大陆。
深度大于2000M,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90.3%。
海:濒临大陆,面向大洋,附属于各大洋的水域。
深度小于2000M,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9.7%。
地球上有边缘海、内陆海、陆间海之分。
2、海洋经济发展历史:远古代海洋经济、古代海洋经济、近代海洋经济、现代海洋经济3、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为利用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
4、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的比较共性:①两者都要通过人的劳动来获得产品,都要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②两者发展的主要途径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既要发展科学技术,又要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③两者都要综合平衡,全面协调,合理组织生产。
海洋经济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公共性、高技术性、国际性、立体性5、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方针:①发展海洋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②发展海洋经济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③发展海洋经济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④发展海洋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需要⑤发展海洋经济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6、海洋经济学:是以海洋经济综合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指导经济实践的科学。
海洋经济学特点: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应用性研究任务和内容:生产问题、交换问题、分配问题、消费问题、经济体制问题7、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从海洋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海洋生产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海洋经济活动的物质条件,又是海洋生产关系建立的物质基础。
8、海洋生产力系统:海洋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由海洋自然要素、海洋社会要素和海洋科学技术要素组成。
海洋自然要素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性要素海洋社会要素是海洋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海洋科学技术要素是海洋的“第一生产力”9、海洋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在海洋生产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海洋经济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总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国际海 洋经 济理论 认 为 , 当前 陆地 资源 已经 出现危 机 , 而 海洋 资 源却没 有 充分开 发 ,未来必 将成 为人 类赖 以生 存 的新空 间 。为此 , 主要发 达 国家早在二 战后就 开始 了对 海 各 洋 经济 的研 究 , 至 出现对海 洋资源 的争夺 。 管我 国拥 有 甚 尽 丰 富 的 海 洋资 源 , 与发 达 国家相 比 , 但 海洋 经 济 占 G P的 D 比重一直偏低 。2 1 年年初, 01 国务院已正式批复《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 , 的区域 发 展战略 ,标 志着 山东半 岛 蓝色经 济 区建设 正式 上 升 为 国家 战略 ,承载 着我 国海洋 资 源与海 洋经 济大 开发 的 国家使 命 。 然而 , 长期 以来 , 由于管理 体制 、 资金 与技术等 原
挖掘 , 后运 用系统 分析 的方法 将各 种 因素 匹配 组合 , 然 从而 山东省政府于 20 年开始建设 以青 岛、 03 烟台、 威海三 得 出相 应的结论 , 定行动计 划 。 制 市为主体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海上山东”建设稳步推 “ 1优 势分 析(rnt ) 、 S eg s t h 进 。04年 。 20 制定 了山东半 岛城 市群发展 规划 和基础设施 建 ( ) 区位条 件优越 。 1地理 山东半 岛是我 国对外 开放 的重 与朝鲜 半 岛 、 日本列 岛隔海 相 望 , 有 得 天 独厚 的 具 设专项规划 , 半岛城市群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 生产总量 要 窗 口 , 占全省 的 6%, 4 经济 增长 贡献 率 6 . 4 %。2 0 年 , 8 05 山东半 岛 对外开 放条件 。 () 2海洋科技 教育力量雄 厚 。山东 是 国家 海洋科技 创新 城 市群 已成 为 全 国最密集 的城 市和 产业 集 聚区之 一 。20 09 的核 心基地 , 中了全 国 5%以上 的海 洋科技 人 员 , 集 0 国家和 年 ,山东 省 出 台 了打 造 山东 半岛 蓝 色经 济 区 的指 导意 见 。 教 o 省部 21 年 , 0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 17 4 82 . 9亿元。 省属涉海科 研 、 学事业单位 近 6 所 , 级海 洋重点 实验
我国区域海洋产业结构分析与绩效评价问题探讨

这 一 数 据 表 明 , 述 两个 地 区 的海 洋 产 业 结 构 已 上 经 比较 合 理 , 到 甚 至超 过 了 发 达 国家 的平 均水 达
平 , 而 可 持 续 发 展 能力 较 强 。 因
第 二 种 类 型 的海 洋 经 济 以第 一产 业 为 主 ,
二 、 产业 次之 , 于这 种类型 的有广西 、 南 、 三 属 海
/ 1 6%
天 津 的 海 洋 第 三 产 业 占 海 洋 经 济 总 值 的 6 .9 , 海 更 是 高 达 8 .5 , 一 、 产 业 的 61% 上 8 1% 而 二 比重 分 别 只 有 06 % 、24 %和 14 、04 % .4 3 .8 .% 1.5
/ 05 %
\ 海洋化 工业 \ 22 %
2. 我 国 海 洋 产 业 结 构 的 分析 对
山 东 、 建 和 辽 宁 。 如 表 1所 示 : 上 述 5个 省 福 在
表 1 20 是 0 5年 我 国沿 海 省 市 海 洋 产 业 发 展 数 据 。 根据 表 1 中海 洋 次 产业 所 占 比例 的 数 据 我 们 可 以看 到 , 国海 洋 产 业 结 构 近 年 来 已经 我
生产和服务 活动 , 或人类 在海洋及 以海 洋资源为
对 象 的 社 会 生 产 、 换 、 配 和 消 费 的 活 动 。 根 交 分
据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海 洋 行 业 标 准 H /0 2 1 9 YT 5 —9 9
《 洋经 济统计 分类 与 代码 》 海 ,海 洋 产 业 划 分 为 1 5个 大 类 、4个 中类 、0 5 17个 小 类 。 按 照 国家 标
海 水 综 合 利 用 业 、 洋 船 舶 工 业 、 洋 工 程 建 筑 海 海
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及对策

保障国家安全
海洋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 保障。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可以提 高海洋产业的战略地位,为国家安 全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可以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推动可持续发 展。
02
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国内外海洋产业布局的对比分析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总结词
法律法规是保障海洋产业健康发展的重 要保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执 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和保障公平竞争 。
VS
详细描述
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海洋产 业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及配套政策。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和 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海洋产业领域的违法 违规行为。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海洋产业向规范 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05
未来海洋产业布局展望
海洋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1 2 3
海洋风电
随着风机大型化和深海风电技术的进步,海洋风 电将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来源,为沿海地区提供稳 定的电力供应。
海洋太阳能
利用海面反射和吸收的太阳能进行发电,具有广 阔的开发前景,尤其在赤道附近的海域具有更高 的发电效率。
海洋地热能
利用海洋地热资源进行发电或直接供热,为沿海 城市提供环保、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总结词
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重要支撑,应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推动海 洋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详细描述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对海洋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 和产品开发。同时,要建立健全海洋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此外,还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投身海洋产业的发展。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

在世 界海 洋产业 中 ,按 照 产值 由大到小 排序 分
别为 海洋石 油业 、海 洋交通 运输业 、海洋渔业 、滨 海旅游 业 、船舶 制造业 、海 盐 和化工业 、海 洋保健 食品业 和海 洋 电子业 等 。因此 , 目前海 洋油 气 、滨
海 旅游 、海 洋渔业 和海 洋交通 运输 业 已经 成 为世界
二 、海 洋产 业 结构 演进 的 一般 规 律
海洋产业 结构 是动 态 的 ,遵循 一定 规律 发展 变 化 。认 识并且 掌握 海洋 产业结 构变 化 的规 律 ,就 能
收 稿 日期 :20 — 10 0 80—4 作 者 简 介 :赵 珍 (9 9 ,女 ,硕 J ,研 究 方 向 :产 业 经 济 17 一) : 管 理
交通 运输 业成 为它反 映 了海 洋资 源开 发 中各 产业 构成 的
比例关 系 。按不 同分类 标准 ,海 洋产业 结 构构成 表 现 出不 同的形 式 ,也从 不 同侧 面 反映 出海洋 产业 的 基本 内容 。海 洋产 业 结 构 存 在 “ 义 ” “ 义 ” 广 和 狭 之 分 。狭 义海洋 产业结 构 的 内容 主要 包括 :构成 海洋
海 洋产业 结构 理论包 括 从数量 比例上 分析 各类产 业
海 洋经 济发 展 的四大 支柱产业 。特 别是 作 为新 兴海
洋 产业 的海 洋油气 和滨 海旅游 业发 展迅 速 ,很 快超
过 了传 统 的海 洋 产业 ,成 为现 代海 洋经 济 的主 体 。 同时 ,其 他 的海洋 产业 也有较 快 的发展 。这些 因素
促 使海 洋经 济 在 整个 国 民经 济 中 的地 位 1 提 升 。 3益 目前 ,全世 界 有 10多个 国家 和地 区从事海 上石 油 0 勘探 开发 。在 滨海旅 游业 方面 ,据世 界旅 游组 织 报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表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表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是指不同海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海洋渔业:包括捕捞、养殖、加工等业。
2.海洋交通运输业:包括海上运输、港口物流等产F业。
3.海洋工程建筑业:包括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海底工程建设等产业。
4.海洋旅游业:包括海滨旅游、海岛旅游、海底旅游等产业。
5.海洋电力业:包括海洋风力发电、海洋潮汐能发电等产业。
6.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包括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等产业。
7.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业:包括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产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是海洋经济中的主要产业。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海洋新兴产业也在逐渐崛起,成为海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表:审核: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展状况 (2)问题和发展方向
海洋水产品加工是指以海洋水产品为原 料,制成食品或非食用品的过程。按用途可分 为食品加工、饲料加工、试剂和药品加工等; 按品种可分为罐头制品、干制品、腌熏品、冷 冻品、鱼糜制品等。 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历史悠久,但在 相当长时期内加工技术含量低,产品仅局限于 三大传统产品。 20世纪90年代获得长足发展,多种专业 门类的水产品加工体系基本形成。
人类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已有100多年历 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的海洋油气资源勘 探、开采和储运技术逐渐成熟,海洋油气开采 已成为收益最高和发展最快的海洋产业。 我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1999年前我国海 域已探明石油资源量约6.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 约2100亿立方米。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海 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工作,60年代开始进行 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2005年海洋油气业 总产值739亿元,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天 然气产量63亿立方米。其中广东省海洋油气业 产值占全国海洋油气业的48.7%,居全国首位。
现在海水增殖措施主要有: 对衰退或已经被破坏的种群,采取人工 培养苗种放流入海; 将其他水域的种群移植到特定水域,使 其形成自然种群; 投放人工鱼礁,改善生物繁殖和生长环 境,以增加资源。
山东人工放流鱼苗
汕头人工放流鱼苗
增殖水域的选定 苗种的准备和中间培育 渔场环境的保护和改造 放流效果的检验
湛江的渔船多为小船
硇州渔港
湛江渔港
汕尾渔港
南澳渔港
闸坡渔港
我国远洋捕捞业起步于1985年,经过二十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远洋渔业 国家之一。 远洋捕捞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入渔条 件日益苛刻,入渔成本呈上升趋势,公海捕鱼制 度愈来愈严格,各种限制措施日趋具体化。
需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远洋捕捞业发展战略和国际水产品 市场研究,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是在技术上尽快突破金枪鱼围网和中上层 鱼开发的技术难关,力争在 “三南”和“北太” 形成 几个新的作业渔场; 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推动国际渔 业合作。
a.海水增殖业的概念 b.历史和现状 c.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海水增殖业是通过育苗、移植、流放于 海域或改造海洋动物栖息环境等手段,定向 增加海域中经济动植物种资源,从而提高捕 捞产量的产业。
海水增殖业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海鱼孵化运动”。我国在20世 纪50年代曾在渤海湾进行过大马哈鱼的移殖 和放流试验,在80年代又进行了罗非鱼标志 放流和中国对虾苗种放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 效益。
海上石油平台设施
资料:我国海洋油气业
着力寻找和开发大中型油气田; 坚持对外合作为主,自营开发为辅的方针; 坚持油气并重,勘探、开发和生产并进,上 下游工业一体化发展的方针; 加强海洋油气科学技术研究; 加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服务体系建设。
(1)历史和现状 (2)发展对策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十几家钢质船厂, 年产船舶几千吨。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经过 几十年的建设,中国海洋船舶工业已具备了雄厚的 基础。目前我国造船业船舶品种不断增加,造船吨 位和造船设施趋向大型化。2005年我国海洋船舶工 业实现总产值817亿元,增加值为176亿元;已形成 以大型船舶出口为主,外轮修理和机电产品出口为 辅,多元化发展的外向型新格局。 我国海洋船舶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辽宁,其 次是山东、广东和江苏、天津、河北、浙江、福建、 广西等省市。
a.海水养殖业的概念 b.历史和现状 c.问题和措施
海水养殖业是在海水体内对海洋动植物 从苗种培育到养成过程,采取投饵,施肥和 管理等措施,促进放养的海洋动植物繁殖生 长,培育出预期产品的产业。
我国海水养殖已有上千年历史,而建立 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海水养殖业始于 20世纪60年代。60年代以来,我国海水养殖 业经历了“四次浪潮”,即60年代的海带养 殖浪潮,70—80年代的贻贝和扇贝养殖浪潮, 80年代的对虾养殖浪潮和90年代初兴起的海 水鱼类养殖浪潮。 到2004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为1309万 吨,养殖品种已有40余种。
衰落。
·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海上和主要
内河航行权旁落,民族海洋运输业举步艰难。
近代又遭内战破坏,海洋交通运输一蹶不振。
·低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还只有小规模的沿岸运输。60年 代初我国开始发展远洋运输业。
·高速发展—1978年以后,海洋交通运输业出现了迅速发展
的局面。 ·稳定发展—至2000年,我国有海港200多个,生产用码头 泊位1455个,万吨级深水舶位526个,海洋运输船舶 10378艘。2005年,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营运收入为2940 亿元。
5.海洋化工业 指以海盐、溴素、钾、镁及 海洋藻类等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的物质作为原料进 行的一次加工产品的生产。 6.海洋生物医药业 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 成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 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 7.海洋船舶工业 是指各种航海船舶(含渔轮) 的制造和修理活动。
8.海洋电力业 包括利用海洋中的潮汐能、 波浪能、温差能、潮流能、盐差能等可再生清 洁能源所进行电力生产。 9.海水利用业 利用海水进行淡水生产及将 海水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水的行业。 10.海洋工程建筑业 是指从事海港、滨海 电站、海岸、堤坝等海洋、海岸工程建筑的行 业。
三. 海洋第二产业
1.海洋第二产业的概念和分类
2.海洋水产品加工业 3.海洋油气业 4.海洋船舶修造业
(1) 海洋第二产业的概念 (2) 海洋第二产业的分类
海洋第二产业指以海洋生物产品为原料 进行加工、开发利用海洋非生物资源和船舶 修理制造的产业。
在我国海洋经济统计中,海洋第二产业包 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 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 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
(1)海洋捕捞业 (2)海水养殖业 (3)海水增殖业
a.海洋捕捞业的概念 b.海洋捕捞业的历史和现状 c. 沿岸和近海捕捞业存在的问题及需采 取的措施 d. 远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及需采取的 措施
海洋捕捞业是利用各种渔具、渔船及设 备捕获海洋经济动物的生产行业。通常按渔场 利用划分为沿岸捕捞业、近海捕捞业、外海捕 捞业和远洋捕捞业。目前,我国海洋捕捞业主 要是沿岸捕捞业和近海捕捞业。
四. 海洋第三产业
1.海洋第三产业的概念 2.海洋交通运输业 3.滨海旅游业
1、海洋第三产业的概念
海洋第三产业是为海洋开发和利用提供
各种服务的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
海旅游业和海洋公共服务业等。
(1)海洋交通运输业
·萌芽—海洋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之一。明朝永乐年间郑和 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并远达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 ·停滞—封建王朝实行“禁海”政策,以致海运停滞,港口
货
轮
海洋科考船
拖
轮
406艇,弹道导弹核潜艇
辽宁葫芦岛船厂
167 深圳号,导弹驱逐舰
大连造船厂
170 兰州号,防空型导弹驱逐舰
江南造船厂
200705
海洋经济学 第五章
80
第一,加大投入,由国家实行扶持政策。我国 船舶工业与造船大国相比 ,规模还小,投入还少, 装备 较低; 第二,提高技术水平,缩短造船周期。必须适应 国际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建造高技术、高性能的特种 船舶以及大型船舶。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积极 学习国外先进造船技术和管理经验,使造船周期缩 短,提高竞争力; 第三,积极发展非船舶产品生产。根据产业政策 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开发出更多品种的非船舶产品 并形成一批支柱性产品。
11.海洋交通运输业 包括海洋运输以及为 海洋运输提供服务的活动。 12.滨海旅游业 指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 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 服务活动。 13.其他海洋产业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洋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现有统计的主要海洋 产业除外)所有海洋产业。如海洋石油化工、 滩涂林业、海洋地质勘查业等。
夜光围捕
分
捡
渔船回港,鲜鱼如山般的堆在码头
码头上的装鱼大军在忙碌地装车
海洋捕捞业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早的海洋产业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沿海地区从事贝类采 集、渔猎等原始生产活动。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海洋捕捞业都有一定发展。 但是,由于受海洋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封建统治者 实行海禁政策的影响,海洋捕捞业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经历了稳定发展 时期,生产徘徊时期、捕捞过度时期和捕捞调整时期。 目前我国共有国有海洋捕捞企业40多个,职工7万余 人,集体和个体经营的海洋捕捞遍及各地;有机动渔船27 万多艘,非机动渔船7万多艘;从业人口约400万人,海上 作业人员100余万人;2004年海洋捕捞业产量为1406万吨。
二. 海洋第一产业
1.海洋第一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2.我国海洋第一产业的现状、问 题和发展
(1)海洋第一产业的概念 (2)海洋第一产业的特征
海洋第一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生物有 机体的物质功能,通过捕捞、增养殖取得海 水产品的生产部门。它包括海洋捕捞业、海 水养殖业和海水增殖业。
第一,资源的制约性 第二,产品的易腐败性 第三,生产场地的分散性
海带丰收
海南的海水养殖
广西贝类养殖设施、 污染、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 素。 措施:搞好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加强 育种基地建设,规范育苗工艺;加强养殖设施和 容量研究,改善养殖环境;加强养殖品种营养生 理研究,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严格、科学 的管理措施,提高海水养殖业的管理水平。
紫菜加工
中国水产上海公司
湛江恒兴公司的对虾加工车间
a.主要问题 加工量比例较低,还不到总产量的1/3; 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b.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水产资源,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和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搞活企业经营,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