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精编第一章:徐悲鸿的艺术生涯1.1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画家家庭,自幼喜爱绘画。

1.2 掌握徐悲鸿的艺术成就:擅长画马,被誉为“画马大师”;其他作品如人物、山水、花鸟等也有很高的造诣。

1.3 分析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强调写实,注重线条勾勒,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第二章:徐悲鸿在欧洲的学习与创作2.1 了解徐悲鸿在欧洲的学习经历:留学法国,师从著名画家罗丹、德加等人。

2.2 掌握徐悲鸿在欧洲的创作:学习西方绘画技巧,将其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3 分析徐悲鸿在欧洲的作品:如《巴黎风景》、《裸体画》等,展示了他对西方艺术的吸收和融合。

第三章:徐悲鸿回国后的艺术实践3.1 了解徐悲鸿回国后的教学活动: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画家。

3.2 掌握徐悲鸿回国后的创作:如《骏马图》、《奔马》等,体现了他对民族艺术的坚守与创新。

3.3 分析徐悲鸿回国后的艺术影响:推动了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

第四章: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与教育理念4.1 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强调写实主义,提倡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关注民族命运。

4.2 掌握徐悲鸿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倡个性发展。

4.3 分析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与教育理念对后世的影响:为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激励了无数艺术家为民族艺术奋斗。

第五章:徐悲鸿作品欣赏与分析5.1 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如《骏马图》、《奔马》、《巴黎风景》等。

5.2 分析徐悲鸿作品的艺术特点:线条流畅,造型准确,色彩鲜明,富有表现力。

5.3 引导学生探讨徐悲鸿作品背后的艺术思想与社会意义: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六章:徐悲鸿与近现代中国美术6.1 了解徐悲鸿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作为近现代中国美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掌握欣赏徐悲鸿画作的方法,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难点:欣赏和分析徐悲鸿的画作特点。

1.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徐悲鸿的画作、相关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第二章:徐悲鸿生平介绍2.1 徐悲鸿的生平介绍徐悲鸿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学习历程以及其在艺术领域的成就。

2.2 徐悲鸿的艺术理念讲解徐悲鸿提出的“师法自然”、“写实主义”等艺术理念,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徐悲鸿的绘画技法3.1 线条的运用分析徐悲鸿作品中线条的运用,如粗细、浓淡、顿挫等,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美感。

3.2 色彩与光影讲解徐悲鸿作品中色彩与光影的运用,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搭配和光影效果的重要性。

第四章:欣赏徐悲鸿的画作4.1 马画作品欣赏分析徐悲鸿的《八骏图》等马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4.2 人像画作品欣赏分析徐悲鸿的人像画作品,如《李白》、《杜甫》等,引导学生欣赏人物形象的表现。

第五章:创作实践5.1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徐悲鸿的绘画技法进行课堂练习,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5.2 作品展示与评价第六章:徐悲鸿的动物画作品欣赏6.1 动物画作品欣赏分析徐悲鸿的动物画作品,如《猫》、《狗》等,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6.2 动物画创作指导讲解徐悲鸿动物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动物画创作。

第七章:徐悲鸿的风景画作品欣赏7.1 风景画作品欣赏分析徐悲鸿的风景画作品,如《长城》、《黄山》等,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7.2 风景画创作指导讲解徐悲鸿风景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鼓励学生进行风景画创作。

第八章:徐悲鸿的素描作品欣赏8.1 素描作品欣赏分析徐悲鸿的素描作品,如《男子肖像》、《女子肖像》等,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线条、质感、光影等方面。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使学生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事迹,了解他励志学画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基本内容,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事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徐悲鸿的画作,激发学生对徐悲鸿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事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绘画,体验绘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问答、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4. 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兴趣,通过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徐悲鸿的画作图片和相关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供学生在实践环节使用。

3. 准备课后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徐悲鸿的画作,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徐悲鸿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事迹。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画家徐悲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徐悲鸿生平简介: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画家。
2.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分析徐悲鸿的绘画特点,如中西结合、写实主义等,让学生了解他的绘画风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徐悲鸿绘画风格的特点和他在中西绘画结合方面的贡献。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作品分析和实践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徐悲鸿绘画风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进行创作。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绘画实践,尝试运用徐悲鸿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绘画风格。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他的绘画风格融合了中西技巧,强调写实主义。这种风格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愚公移山》。这幅作品展示了徐悲鸿如何通过绘画传达出坚持和努力的精神,以及他在绘画技巧上的高超表现。
二、核心素养目标
《徐悲鸿励志学画》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从艺术角度分析、评价作品。
2.美术表现技能:学习徐悲鸿的绘画风格,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技能,培养绘画表达能力。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敢于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较为顺利,大家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精选13篇)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精选13篇)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精选13篇)《徐悲鸿励志学画》在于让学生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并以他为榜样,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下面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感悟人物精神,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感悟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励志”是什么意思?2、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向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二、细读感受志向:1、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

徐悲鸿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这个志向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1)大堂交流出示: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的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谁来读读)(3)外国学生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徐悲鸿呢?联系第一自然段想想(4)外国学生嫉妒的是徐悲鸿,那他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呢?(5)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又没有地位。

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瞧不起。

当时,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是怎样的。

(6)难怪徐悲鸿在国外会遭人蔑视!(谁来再读读这句话。

)(7)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当听到有人这样歧视、这样侮辱你和你的国家,你会怎么做?(8)吵一架,打一架,只能出一时之气,还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会让更多的人觉得中国人蛮横无礼。

徐悲鸿同样被激怒了,他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还击呢?3、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教案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案教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案教学设计: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章:徐悲鸿的生平介绍1.1 背景信息介绍徐悲鸿的出生地:江苏宜兴徐悲鸿的家庭背景:父亲是画家,对他艺术修养的培养徐悲鸿的艺术启蒙:跟随父亲学习绘画1.2 徐悲鸿的艺术追求徐悲鸿对绘画的热爱:早年就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徐悲鸿的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徐悲鸿的欧洲留学经历:接触到西方艺术,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第二章:徐悲鸿的艺术风格2.1 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徐悲鸿对传统中国画的深入研究徐悲鸿如何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徐悲鸿的作品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2.2 徐悲鸿的马画艺术徐悲鸿对马的热爱:马是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徐悲鸿的马画艺术特点:力量与美感的完美结合徐悲鸿的马画艺术影响:被誉为“马王”第三章:徐悲鸿的美术教育贡献3.1 徐悲鸿的美术教育理念徐悲鸿提倡的“写实主义”教育思想徐悲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认为美术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徐悲鸿的教育方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3.2 徐悲鸿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创建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背景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画家徐悲鸿对中央美术学院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第四章: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4.1 徐悲鸿的主要作品介绍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如《奔马图》、《八骏图》等徐悲鸿的作品风格:以写实为主,注重线条与墨色的运用徐悲鸿的作品受到的评价:被誉为“中国画坛巨匠”4.2 徐悲鸿的社会影响徐悲鸿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推动:提倡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徐悲鸿对后辈艺术家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徐悲鸿的艺术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奋发向前第五章:徐悲鸿的励志故事与启示5.1 徐悲鸿的励志故事徐悲鸿早年经历的艰辛:家境贫寒,但他坚持艺术梦想徐悲鸿对艺术的执着:面对困难,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徐悲鸿的成功秘诀:勤奋刻苦,不断学习和实践5.2 徐悲鸿的启示徐悲鸿的艺术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坚定信念,追求梦想徐悲鸿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启示: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徐悲鸿的人生经历对我们的启示: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和坚持第六章:徐悲鸿的艺术理论与批评6.1 徐悲鸿的艺术观徐悲鸿对艺术的理解: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徐悲鸿对写实主义的支持:认为写实主义是艺术的生命线徐悲鸿对创新的态度: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提倡适当的创新6.2 徐悲鸿的艺术批评徐悲鸿对当时美术界现状的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徐悲鸿的艺术批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术的进步和革新徐悲鸿的批评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实证和辩证第七章:徐悲鸿与近现代中国美术7.1 徐悲鸿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徐悲鸿作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徐悲鸿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徐悲鸿与代艺术家的比较:他的艺术风格和理念的独特性7.2 徐悲鸿与近现代美术运动徐悲鸿与“美术革命”:他的作品和实践如何体现了这一革命徐悲鸿与“中国画改良”:他对中国画改良的贡献和影响徐悲鸿与“新美术运动”:他对新美术运动的推动和影响第八章:徐悲鸿的艺术市场与收藏8.1 徐悲鸿作品的市场价值徐悲鸿作品的市场表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徐悲鸿作品的价值评估: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系和评估方法徐悲鸿作品的市场趋势: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走势和前景8.2 徐悲鸿作品的收藏与研究徐悲鸿作品的重要收藏:国内外收藏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情况徐悲鸿作品的研究状况:学术界对徐悲鸿作品的研究和评价徐悲鸿作品收藏与研究的意义:对保护和传承徐悲鸿艺术的重要性第九章:徐悲鸿的艺术传承与影响9.1 徐悲鸿艺术思想的传承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后继者:哪些艺术家继承和发展了徐悲鸿的艺术理念徐悲鸿艺术教育的传承:徐悲鸿教育理念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徐悲鸿艺术精神的传承: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徐悲鸿的艺术精神9.2 徐悲鸿艺术影响的新时代意义徐悲鸿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继续传承徐悲鸿的艺术徐悲鸿艺术对新时代艺术的启示:徐悲鸿艺术对当代艺术家的新启示徐悲鸿艺术在新时代的挑战:面对新的艺术趋势,徐悲鸿艺术如何应对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总结回顾整个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目标总结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和反馈10.2 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展望对未来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展望和改进建议对学生学习徐悲鸿艺术的建议和期望对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目标重点解析本文详细介绍了徐悲鸿的生平、艺术风格、教育贡献、艺术成就、励志故事以及其艺术理论与批评、近现代中国美术的联系、艺术市场与收藏、艺术传承与影响等十个章节。

四年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四班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1【教学要求】教育同学以徐悲鸿为典范,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读生字词。

2.口头组词。

悲( )( )( )怒( )( )( ):技( )( )(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⑤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认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同学高傲、欺人的语气)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

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指导同学开头要用生气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⑦齐读“必需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慧才智且使外国人非常佩服的中国人)(3)小结。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2.细读其次段。

(1)细读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勉努力?(联系第一段理解)②比较句子。

从今,徐悲鸿更加奋勉努力。

出示:从今,徐悲鸿更加奋勉努力,他像一匹不知困乏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其次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③指导朗读。

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勉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勉努力的词句。

读后沟通: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出示:徐悲鸿的生活〔〕。

他只租了〔〕,常常每餐只用〔〕和〔〕,为的是省下钱来〔〕。

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果,外国人的看法是怎样的?(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指导朗读。

(“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严肃、敬佩的语气)(4)小结。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勤勉、经费、慰藉”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徐悲鸿的刻苦学习和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学画的过程。

2. 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学习徐悲鸿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学画的过程,感受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展示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1.2 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理解内容2.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2 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教师点评并总结。

2.3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理解。

3. 深入探讨,体会精神3.1 学生分析徐悲鸿学画的过程,体会他的刻苦学习和爱国情怀。

3.2 学生通过课文的描写,分析徐悲鸿的品质和特点。

4. 实践拓展,提升素养4.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习中发扬徐悲鸿的精神。

4.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反馈,布置作业5.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5.2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徐悲鸿的绘画作品,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徐悲鸿的品质和特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相关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励志学画》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写人叙事的课文,课文讲述年轻画家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候受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他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的故事,赞颂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勤学苦练的精神,文章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关键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叙述,层次清晰,感情强烈,过渡自然,前后呼应,突出主题。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理解的中级阶段,对于写人写事的方法掌握得不是非常熟练,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对于文章关键词关键句的理解,并体会文中主人公情感。

让学生学会细细研读。

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体会其为国争光,奋发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学会给文章分段
2.树立刻苦学习,为国争光,立志爱国的精神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
六.教学时间: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
齐读课题。

下面这组词语我们一定很熟悉,一起来读一读吧! 嫉妒嘲笑励志激怒功夫不负有心人
陈列模仿优异震惊有眼不识泰山
2.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得非常准确又读出了感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哪三个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2.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3.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么样了?】这三个问题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了这篇课文的中心词。

【励志】
3.通过这三个问题我们知道,文章是通过哪三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原因、经过、结果】
二:精读课文,分析文章
1.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文章进行分段。

【学生回答】
2.第一部分是我们的一到三段,请同学们开始自由阅读,能不能找出这一部分的关键词?
3.学生回答关键词,教师肯定并板书“嫉妒”,强调发音,“嫉”发第二声。

4.这一部分是如何来写嫉妒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部分每一小节都说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第一部分也是按照嫉妒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来写的】
(1)出示第一段,学生朗读,教师提问:外国学生嫉妒的原因
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徐悲鸿在外国学画时因为刻苦努力受到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的看重
并热情的指导他,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强调“看重”“著名”“热情指导”“刻苦努力”】
(2)学生齐读。

(3)出示第二段,提出问题去自由阅读:这一段是如何体现外国
学生的嫉妒的?学生回答
(4)“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就是到”“成不了才”
关键词。

指导学生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无礼、嫉妒的心理。

男女
生读,集体齐读。

(5)这一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从语言、神态、动作方面来描写外国学生的嫉妒】
(6)这一段当中让你们感到气愤的词句是什么?
①“你们中国人”:外国学生否定的是整个中国人。

②“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天堂指的是优越的学习环境,直接表明中国人的无能。

(7)知道了嫉妒的原因、经过,我们来看看徐悲鸿先生对此的表现是什么?学生朗读并回答,教师指导。

(8)嫉妒的结果是怎么样的?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对,徐悲鸿的心理活动。

(9)用简洁的语言来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

因为【徐悲鸿受到著名画家达仰的看重】,所以【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的话】激怒了徐悲鸿,他决定用【事实】来为中国人争光。

三.精读第二部分
1.分析完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我们再来看他励志学画的经过,用相同的方法找出这部分中的关键词。

【更加奋发努力】【拓展:为什么要加上更加两个字?】
2.这一部分的结构非常清晰,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顺序呢?
【总分顺序】
3.出示第四段:这一段运用了一个表现手法。

谁能一下说出来?学生回答。

【比喻,把徐悲鸿比喻为一匹骏马。

为何用骏马?骏马日夜奔驰,不知疲倦,和徐悲鸿的奋发努力很像,同时徐悲鸿擅长画马,用马甚为合适】
4.这一段的作用:承上启下。

也是总写徐悲鸿奋发努力。

五六两段又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分写徐悲鸿的奋发努力的呢?学生自由朗读。

(1)第五段中哪些词语看出了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每逢节假日”“他画呀画呀......整天”“潜心临摹”】
(2)这一段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学习勤奋】
(3)第五段写了我们的学习方面,那么第六段又是从哪方面来写的?请同学朗读,并说出本段中的关键词。

【清苦】
(4)为了突出徐悲鸿的奋发努力,这一段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学生回答。

【一间小阁楼,一杯白开水,两片面包,省下钱】其中的“一间”“一杯”“两片”都是数量词,这些数量词突出了他的生活清苦,而这清苦也是为了“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直接写出了徐悲鸿的更加奋发努力。

而他的奋发努力也是为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5)齐读课文。

四.精读第三部分
1.我们感受到了徐悲鸿先生刻苦学画的努力精神,那么他的努力有结果吗?他的誓言得到实现了吗?
2.文章后两段各有一个关键句,在自由阅读中找出来。

并找出结果的关键词。

【轰动,教师板书】
3.功夫不负有心人:负:辜负的意思。

功夫指的是?【徐悲鸿所做的努力】有心人指的是?【徐悲鸿】,这一句话的意思用文中的话如何来回答呢?【三年过去了......整个画界】
4.有眼不识泰山:泰山指的是?【徐悲鸿乃至整个中国人】有眼不识指的是?【外国学生】。

5.出示体现外国学生两次态度文字对比的PPT。

比较两次态度,点明作用:强烈对比,前后照应。

五.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为其勤学苦练的刻苦精神和崇高的爱国精神而感动。

从他的事迹中我们总结出了几条名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六.作业布置: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精神,规划一下,写写“我的志向”。

七.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原因 1-3 嫉妒
励志经过 4-6 更加奋发努力
结果 7-8 轰动
勤学苦练为国争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首先在第一课时就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徐悲鸿产生情感共鸣,在第二课时理清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分析作者的写法运用和徐悲鸿的情感递进:激怒——奋发努力——轰动。

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读,在交流和沟通中引起情感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