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2
高考作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

高考作文: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议论文语段中观点与材料的运用一、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
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知羞耻成人》) 文段3: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
知耻近乎勇。
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
劝人从善。
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
(《知羞耻成人》)二、分析例子,就例析理(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重要原则:扣住材料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观点的。
分析是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精选议论文带赏析【通用5篇】

议论文带赏析【通用5篇】议论文论据:热爱劳动篇1、道理论据: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可待幸福长眠——达?芬奇劳动最使一个人的道德高尚。
——加里宁2、事实论据:陆龟蒙种地。
唐代陆龟蒙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他家住在松江甫里,有田数百亩,房屋二三十间。
他家的田苦于地势低下,一下大雨就跟江水连成一片,因此收成不好。
陆龟蒙经常亲自拿带着农具,到田里筑堤,排水,除草,忙个不停。
有人讥笑他过于劳苦,他说:“尧舜治理天下晒黑了脊梁,大禹治水磨出了厚茧,他们都是圣人,尚且如此辛苦,我一个平民百姓,怎敢不勤劳呢?”议论文论据:节俭篇1、道理论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朱德2、事实论据:曹操不爱奢华。
曹操节俭,不爱奢华。
他不准后宫的人穿锦绣衣服,也不准侍人的鞋子有两种颜色。
他使用的帏账屏风,补了又补。
用来取暖的茵蓐,也没有饰过。
攻城拔邑所缴获的华美物品,他全部赏赐给有功之臣,尤其对功勋卓著的部下,重奖不惜千金。
各地进献来的物品,也都和群臣一起享用。
临死前,他留下遗言:“收殓时仍用平时穿的衣服,不要以金玉珍宝陪葬。
”世界上最朴素的将军——朱德一、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议论文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2)

事 例:★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从 此再也听不清任何声音。但是他没有向命 运屈服,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斗争,终 在逝世前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 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爱得蒙一名登山爱好者,他一生的最大 的愿望就是要征服珠穆朗玛峰。他连续三 次尝试登峰,却因伤病告终;但他没有气 馁,在第四次终于登上了世界之巅。
(1)找出两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 并说说运用了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事例归纳法。
语标:大底…… 都……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 理的?
列举若干事例,用概括性的语言 归纳事例的共性,证明观点。
三、看以下的事例思考: (1)找出这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并说说 运用了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的?
常见的分析说理方法还有:
1、同类比较法 2、探求意义法 3、挖掘内涵法 4、提出办法法 5、巧妙譬喻法……
请详细阅读《考试报》 第7期第3版
课外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华附09届高三 综合测试二作文题)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 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 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 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 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 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 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 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 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结合上面的事例深入思考并回答以下两 个问题。 (1)写得好的这个事例运用了何种 方法分析说理? 推因溯果法 语标:因为…所以… 因此……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 说理的? 概括事例后,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因 果关系,证明观点。
2023高考议论文素材运用常见失误与纠正例说

2023高考议论文素材运用常见失误与纠正例说如果把一篇议论文比作一个人,那么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是这个人的骨架,论据则是这个人的肌肉。
骨骼强健、肌肉匀称,这个人才会体形健美,体力充沛。
如果肌肉失调,或过于丰腴孱弱,不仅影响美观,更会有碍健康,影响力量。
一篇议论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论点精心选择素材、裁剪素材、运用素材,并且配以精准的议论,文章才会结构精巧,有理有据,说理透彻,说服力强。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技巧。
如果将一篇议论文按起、承、转、合分成四个部分,由于各个部分运用素材的作用不尽相同,运用素材的原则自然也就各有千秋。
下面,我想就各个部分素材运用要领及常见失误作一个归类分析,并提供具体的升格范例,供同学们在平时训练和复习提高时参考。
起忌不着边际,宜引人入胜议论文起笔时运用的素材,一般被称之为“由头”。
中国古代的文章大家向来提倡“凤头”,即文章开头要短小、精致、靓丽,有一股引人入胜的力量。
作为用于开头的素材,自然也应当短小精悍,更需要富有哲理,饶有意味,能够促人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又便于引入话题,切入文章主题。
很多同学在选用由头时,不知道精心选择、用心裁剪,甚至照搬读来的或是生活中的故事、大段的警句名言,使文章变成了“大头娃娃”,又使得作文切题过晚——而这些都是考试作文之大忌。
下面的这段作文开头即犯有这一毛病:古代读书人大多“学习目的明确”,一句“学而优则仕”道出了无数求学者的心声。
但是有了这愿望却不一定都能化为现实——有人十年寒窗最终赢得金榜题名,有人却是屡试不第只能去著书立说或聚徒授业。
按世俗的标准,前者的人生有意义,后者的人生无价值。
但吊诡的是,前者之中的许多人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人记起,而后者当中却有不少人能流芳百世受人景仰。
前者如唐代状元李昂、宋朝状元莫俦,或默默无闻,或身败名裂;后者如明代落第者吴承恩、清代穷秀才蒲松龄,其名闻天下,文学界有几人能及?由此看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取决于地位的显赫和一时的得志。
高考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

•
【评析】本段的中心论点是“自立自强”。作者
先列举了历史当中的众多“虎父”之“犬子”的种种
表现,通过归纳概括,得出了他们的共性是“躺在父
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从而呼吁
“自立自强”“靠自己编织未来”。
(五)引用论证分析
【示例】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 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 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 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 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 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
正是因为老人毅然放弃了那只无用的鞋,才使得新鞋 成双;正是因为老人放弃了那只无用的鞋,人们才对老人 的举动肃然起敬。此时,谁能不承认,放弃其实也是一种 美丽。
(二)正反对比分析 请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字,使观点
得到论据的支撑。 【练习一】 观点:勤能补拙 素材:我国明代的张溥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 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 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 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 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 碑记》。
【练习二】 观点:凡事在于“为” 素材: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想到
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 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 的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分析说理:
富和尚未能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最终到达 了,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穷和尚不达目的 不罢休,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一步 一个脚印地奔向了目标。而富和尚只有美好的愿 望,却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所以,他最终没有 去成南海。看来“为”与“不为”大相径庭,因 此,凡事在于“为”。
议论文要有点分析说理

就是分析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事物的属性、要害、危害等的说理方法。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面目,本质一揭示出来,说理的力量也就出来了。
例一:
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
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1.实质分析法
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铐上双手时,人们对他不由得肃然起敬。全忘了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的心中是否也感到释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坦然呢?
“他的灵魂不会进地狱。”我听见耶稣说。是的感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管有多大的罪恶,感动都会让他的灵魂得以超脱,心灵得到安慰。
在这里,作者紧扣“感动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抒写,用近260个字生动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形象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读者,使文章在以理服人的同时,更以情动人。
看来,叙得精练,并不在于叙述文字的多寡详略,恰当即可。
3
2
1
4
议论同样如此,有时需要详加阐述,有时只须点到为止。第一个片段举例后,作者用一组排比句近180个字阐明了”要顶风而行,一定要有高尚的品质作坚强的后盾“,议论得充分而深刻,有很大的感染力。而第二个片断则在叙事的 “关口”喷薄情感,生发议论,议得精,扣得紧,也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工夫,精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他观察才能非常出色,不幸却短于理论研究,从长期观察的资料中,他得到的是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人开普勒做助手,开普勒与第谷相反,观察技术远不如第谷,但理论研究却很有才华,通过对第谷资料的分析,他大胆创新,提出了“火星运动轨迹是椭圆的,太阳位于椭圆一个焦点上”的假设,结果与观察资料符合,就这样,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引导行星三定律的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议论文论据素材的运用

议论文论据素材的运用作者:吴文举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5年第46期议论文要使论点得到充分论证,必须选用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论据。
从陈迹中挖新意,在历史里寻哲思,据既往推未来,怀前人而励来者,只有张扬着个性和灵性的论据素材,才能真正体现出作者的文思和智慧,才能从平庸寻常中脱颖而出。
那么,应该怎样去合理巧妙地运用论据素材呢?以下分五点详细介绍。
一、直接使用直接陈述事实论据,要言简意赅,针对文题、话题,有意识地叙述最有价值的事实。
陈述后,勿忘对中心论点进行回扣。
要知道,议论文最忌“论点+事例”简单拼凑,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分析事例与论点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分析“个别”事例时,其旨在揭示“一般”的规律,是为了从事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
千万不能简单地将论点随便套到一个粗糙甚至是错误的论据上去之后,就以为是完事大吉了。
好的论点和一系列好的论据,不能缺乏必要的、理性的、独特的观点联结。
请看《生命之让》中的精彩用据:很多人都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大片,多数人都会为里面那一段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我不知道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真是假,但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感人之事。
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它的处女航中撞上了一座冰山,它即将沉没,救生艇却根本不够。
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最后一艘救生艇也即将开走,这时响起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是他们的妈妈呀!”原来史密斯夫人的两个孩子都上了救生艇,而她却不能再上了,面对即将生死离别的骨肉,她痛不欲生。
这时,从救生艇上走下来一位女士,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她对史密斯夫人说:“上船吧,我来换你,孩子不能没有妈妈!”说完这句话,她从容地走向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全世界似乎都在那一刻静止了,全场寂然无声。
几秒钟后,泰坦尼克号沉没了,1500多人丧生,其中就有那位无名女士。
这个故事中,人性之美在那生命的谦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0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一、议论文基本构架一一议之有序(一)认识议论文三要素1.什么是论点?①论点一般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②论点是就事件的性质对人、社会、国家、观念、精神、情怀、公共道德等所产生的影响所作出的深刻的价值判断。
例:①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
事实判断②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彰显了医者的仁心与大爱。
③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利国利民。
(2、3为价值判断)才是观点。
2.如何分解分论点进行分层论述?如何结构全文?(1)规范说理一一观点的提出与分解如同几何题的证明,不可能一次就证明。
分步骤有序证明。
①提出问题:中心论点,且只能一个中心论点。
属于引论部分。
②分析问题:分论点的提出与分解,属于本论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
分论点之间应有逻辑关系,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这三种结构。
③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属于结论部分。
(2)规范说理:观点鲜明,结构(思路)清晰分层论述+结构全文,如下文示例:标题一、提出问题(是什么?一一观点)(1—2个自然段)(引论)二、分析问题(为什么?)(3—5个自然段)(本论)分论点1:……分论点2:……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分论点3:……三、解决问题(如何做?意义或希望)(1—2个自然段)(结论)(二)规范说理一一如何结构全文?把此结构代入,就是一篇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在行文之前一定要拟写提纲,行文才能一气呵成。
然后依据提纲进行拓展,填充,完成一篇规范议论文。
二、以《谈骨气》为例,学写规范议论文谈骨气吴晗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假设论证分析
【示例】 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身怀济世之心的杜甫,命途 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 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 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 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3.假设:先提出一个确凿的论据,然后运用一个虚假的 论据,先假设它是真实的,以推出相应的结果,来证明论点 的正确与荒谬。所以,假设分析一般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
4.归纳: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 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议论文的本质就是要分析说理。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 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当然, 分析说理的方式不只以上这几种,也不能如此机械,以上几 种可以交叉、套嵌使用,以写出逻辑严密、变化多姿的议论 文。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 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 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 的光芒黯淡。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 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 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 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评析】 作者运用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之例,考虑 了古今中外,素材具有代表性,也有力地说服了 “磨难能够 历练人生 ”的中心;运用探因分析法,揭示了他们成就人生 的原因:面对磨难,却不向命运低头。
分析说理的基本要素是“谁”“做了什么”“扣题分析 结果怎样”。
分析说理的常用方法:
1.探因: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 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 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正反:就是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 照来分析。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 化观点。
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 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 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 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 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 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评析】 第一段,在分论点总领之后,陈述了杜甫的 人生态度及成就,其间融入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可以说夹 “叙”夹“议”。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 细读语段,发现它是从事例的正面陈述的,那么,我们不妨 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添加语段从事例的反面 “杜甫无法 正视人生痛苦 ”进行假设,从而推出杜甫不可能吟出 “诗史” 之作的结论。这就从反面证明了 “缩小痛苦,百折不挠”对 于“璀璨人生”的重要性,深化了说理。
(四)归纳论证分析
【示例】 “虎父犬子”的现象,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蜀主刘备,一代英豪,儿子刘禅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名 将周瑜,足智多谋,儿子周胤却荒淫自恣、终遭流放;唐太 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十四个儿子却无一成器;名相寇准, 智慧过人,子孙却骄奢淫逸,沦为庶人 ……这些“犬子”们, 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他们不懂得, 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无论出身如何, 我们都要靠自己编织未来。
专题八 写 作
第十六节 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运用得当才能让议论文中心明 确、内容充实。而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理性地展 示自我是对考生写作的基本要求。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 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 理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论据与 论点之间联系的纽带。要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 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
【评析】 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自立自强 ”。作者先列 举了历史当中的众多 “虎父”之“犬子”的种种表现,通过 归纳概括,得出了他们的共性是 “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 自我放纵,不思进取 ”,从而呼吁 “自立自强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 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 “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 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 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 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 神新天地。
(二)正反对比分析
【示例】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 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 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 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 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 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 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一)因果论证分析
【示例】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作出不朽的交响曲, 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 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 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 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 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 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 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