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
议论文的阐释观点

议论文的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一、温故知新:1、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语段组成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3、三种语段的基本构成:1、并列型:观点句。
阐释句。
并列材料句一。
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句二。
分析句二。
结论句2、正反型:观点句。
阐释句。
正面材料句。
分析句。
反面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
3、归纳型:观点句。
阐释句。
材料句一。
材料句二。
材料句三。
材料句四。
结论句。
二、新课讲述: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
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议论文如何使用好论据

第四是归纳分析法。
列举多个属性相关的典型论据之后,紧扣要证明的论点,对事 例的意义作深入挖掘,归纳总结出共同点,然后加以归纳升华,回 扣凸现其论点。
例:“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 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 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论据一)
样,首先,她本无资格参加笔试,她却坚持要参加并考取了第一,
在经理面试之时,他诚实说出自己并无工作经验,并给了经理两
例: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 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 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 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 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 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 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 价值吗?(2005年高考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价 值与位置》)
提示
这位考生的聪明之处是从原材料中挖 掘出自己需要的三层论据含义:一是卡 特的陨落是因为给自己垒起的一道坎; 二是惋惜之余,我们还应唤起心灵的坚 强与无畏,不要让心坎将永远成为负担; 三是要成就勇敢,必须握紧拳头跨过这 道坎!
第三是概括排比法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 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 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 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 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 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 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 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 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 吗?
英国记者卡特,因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 新闻照片而荣获普里策奖。照片反映的是一只 专吃死尸的兀鹫,那兀鹫用贪婪的目光盯着一 个因饥饿而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等待 她死后将她吃掉。照片引起人们很大的争议, 人们质问卡特:危难时刻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 援助之手?你作为记者的良心何在?迪克里•卡 特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连家人也不能够理解 他,最后他在绝望中自杀了,时年只有33岁。
精选议论文带赏析【通用5篇】

议论文带赏析【通用5篇】议论文论据:热爱劳动篇1、道理论据: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可待幸福长眠——达?芬奇劳动最使一个人的道德高尚。
——加里宁2、事实论据:陆龟蒙种地。
唐代陆龟蒙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他家住在松江甫里,有田数百亩,房屋二三十间。
他家的田苦于地势低下,一下大雨就跟江水连成一片,因此收成不好。
陆龟蒙经常亲自拿带着农具,到田里筑堤,排水,除草,忙个不停。
有人讥笑他过于劳苦,他说:“尧舜治理天下晒黑了脊梁,大禹治水磨出了厚茧,他们都是圣人,尚且如此辛苦,我一个平民百姓,怎敢不勤劳呢?”议论文论据:节俭篇1、道理论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朱德2、事实论据:曹操不爱奢华。
曹操节俭,不爱奢华。
他不准后宫的人穿锦绣衣服,也不准侍人的鞋子有两种颜色。
他使用的帏账屏风,补了又补。
用来取暖的茵蓐,也没有饰过。
攻城拔邑所缴获的华美物品,他全部赏赐给有功之臣,尤其对功勋卓著的部下,重奖不惜千金。
各地进献来的物品,也都和群臣一起享用。
临死前,他留下遗言:“收殓时仍用平时穿的衣服,不要以金玉珍宝陪葬。
”世界上最朴素的将军——朱德一、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说理——议论文的重要一环

写作指导写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讲得怎么样,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然而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却不善于分析说理,有的只列事实,不讲道理;有的浅尝辄止,说理不透;有的认识片面,道理偏颇。
这样,就会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
因此,学会说理是写议论文很重要的一环。
说理的关键是掌握方法,对问题分析要全面、深刻、辩证。
那么,如何恰当地说理呢?一、多角度说理议论一个人、一件事、一个道理可从几个不同角度去阐述。
好比看人,可以正面看,可以侧面看,还可以从后面看,从几个不同角度去看,就可以比较全面地把人说清楚。
比如以“刚与柔”为话题作文,学生在写《做个毛笔人》时写道:“时人以为毛笔之刚强缘自笔杆,而毛笔之柔弱则缘自笔头,此类割裂刚柔的说法并不可取。
事实上,仅笔头便已刚柔并济,做人亦然。
”在下文论证观点中,作者由此展开合理联想,想到了直言进谏过刚过激,落得身首异处的杨修;又想到了墙头草岸边柳,以及摇摆不定、施压必曲的小人,通过有力论证加以否定。
由此想到做人就应该像毛笔那样,既要有直立不屈的人格,同时又要有海纳百川之心、伸缩自如之态。
于是,又想起了易中天先生的“人生三得”:“人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既要学会小草懂得适时“弯得下腰”的柔韧,也要学会大树永不折服,“抬得起头”的刚直。
文章一环扣一环,从正反两面多角度论证,“做个刚柔相济——议论文的重要一环吴培光说 理的毛笔人”这一中心论点自然就鲜明、突出而又深刻了。
二、辩证说理辩证说理就是要用辩证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理,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
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
比如有人说“近墨者黑”,这是强调客观外因对主观内因变化的重大条件作用,事物内部矛盾运动适应外部矛盾作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也有人说“近墨者未必黑”,这是强调主观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作用,事物的内部运动异化,对抗着外部的矛盾作用,就不能产生质的变化。
那么,我们在论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时,就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论证,坚持“近墨者黑”的同学要想到也有“未变黑”的现象,坚持“近墨未必黑”的同学也要顾及“变黑”论的看法,这样,论证说理才能深刻全面。
议论文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2)

事 例:★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从 此再也听不清任何声音。但是他没有向命 运屈服,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斗争,终 在逝世前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 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爱得蒙一名登山爱好者,他一生的最大 的愿望就是要征服珠穆朗玛峰。他连续三 次尝试登峰,却因伤病告终;但他没有气 馁,在第四次终于登上了世界之巅。
(1)找出两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 并说说运用了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事例归纳法。
语标:大底…… 都……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 理的?
列举若干事例,用概括性的语言 归纳事例的共性,证明观点。
三、看以下的事例思考: (1)找出这个事例中分析说理的句子,并说说 运用了何种方法分析说理?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说理的?
常见的分析说理方法还有:
1、同类比较法 2、探求意义法 3、挖掘内涵法 4、提出办法法 5、巧妙譬喻法……
请详细阅读《考试报》 第7期第3版
课外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华附09届高三 综合测试二作文题)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 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 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 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 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 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 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 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 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结合上面的事例深入思考并回答以下两 个问题。 (1)写得好的这个事例运用了何种 方法分析说理? 推因溯果法 语标:因为…所以… 因此…… (2)这种方法是如何结合事例分析 说理的? 概括事例后,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因 果关系,证明观点。
议论文如何分析论据

议论文如何分析论据选用事例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例证一定要能为论点服务,必须能有力地证实论点,不能牵强附会、貌合神离。
其次,所选的事例必须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能杜撰,不能想当然,否则,论证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三,事例要典型而新颖。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能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力更强,身边人的例子则缺乏典型性。
所选事例尽量是生活中刚刚发生的典型例子,读来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四,例子要充分、多样。
整篇文章至少三、四个,每个分论点至少一、两个。
兼顾古今中外,尽量不是一个类别的例子。
叙述事例的要求与方法:叙述事例要概括,语言要简明,因为所选的事实例子是为说理服务的,只要能证明观点就可以,切忌喧宾夺主。
叙述完事例后要略加分析,不能以例代议。
分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一、运用因果分析论证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用“为什么”提问,用“因为”回答,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议论时必须出现话题词。
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
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因此”等,或者用“为什么”来领起“探因”,用“结果怎样呢”来领起“究果”。
【示例1】中心论点:自立自强【开头段】一支箭直射而出,超越了冲向长空的老鹰。
回望身后的老鹰,箭得意洋洋。
可好景不长,箭飞了一阵径直向下栽去,跌落到了地面,而老鹰依然在天际翱翔。
(引用材料)箭为什么会跌落地上?鹰又为什么能够长久地飞翔?因为箭依靠的是片刻的外力,而鹰凭借的是自身的努力。
(分析材料-----因果法)所以,要取得成功,必须靠自己自立自强。
(提出观点)【示例2】中心论点:人生需要压力和挑战【论证段】背负责任,使人彰显伟大。
(提出观点)王顺友,一位朴实坚强的“传奇”邮递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演绎了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
高考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

是:①“天津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②“天津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③“天津精神” 是与世界共赢的和谐精神。
(2)为什么 比如以“品味‘杂’”为题,论题是“为什么说‘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分论点可以是:①文学因
“杂”而多姿;②艺术因“杂”而多彩;③生活因“杂”而味美。 (3)怎么办
比如以“‘忙’之管窥”为题,论题是“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分论点可以是:①忙要有正确的方法; ②忙要有科学的方向;③忙要“有为有不为”。 3.分论点对比式
分论点对比式是“五段三论” 式本论的变式,它的论述主体主要由两段构成,分别从正反两个 方面进行论述,使论证严密全面。比如《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一文,分论点分别是“理性的 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和“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
不可控制的魔鬼”。
(三)假设论证分析 章的血肉,素材运用得当才能让议论文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而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 征,理性地展示自我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议论文写 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 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作为认 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论据与论点之间联系的纽带。 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 训练。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 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 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 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与其一 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
议论文分析说理

【提示】
文章能准确把握“不轻易”和“说‘不’”的逻辑关系;开篇即辨证地提出了观点:请不要不加以认真思索,就轻易说“不”。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您以为互联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马云也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我们快速前进。使用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该指责孩子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很洁净,而不宜夸奖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者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分析说理的基本要素是“谁”“做了什么”“扣题分析结果怎样”。
分析说理的常用方法:
1.探因: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正反:就是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照来分析。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化观点。
【评析】
作者运用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之例,考虑了古今中外,素材具有代表性,也有力地说服了“磨难能够历练人生”的中心;运用探因分析法,揭示了他们成就人生的原因:面对磨难,却不向命运低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议论文素材运用与分析说理【详细版】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运用得当才能让议论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而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理性地展示自我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纽带。
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
分析说理的基本要素是谁做了什么扣题分析结果怎样。
分析说理的常用方法:1.探因: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起来。
具体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正反:就是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照来分析。
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化观点。
3.假设:先提出一个确凿的论据,然后运用一个虚假的论据,先假设它是真实的,以推出相应的结果,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所以,假设分析一般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
4.归纳: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议论文的本质就是要分析说理。
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
当然,分析说理的方式不只以上这几种,也不能如此机械,以上几种可以交叉、套嵌使用,以写出逻辑严密、变化多姿的议论文。
(一)因果论证分析【示例】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作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评析】运用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之例,考虑了古今中外,素材具有代表性,也有力地说服了磨难能够历练人生的中心;运用探因分析法,揭示了他们成就人生的原因:面对磨难,却不向命运低头。
(二)正反对比分析【示例】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评析】本段的中心是沉稳从无欲而来。
以如来佛祖、诸葛孔明和霸王项羽为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面肯定无私欲对沉稳性格的作用,反面批驳有私欲造成的严重后果,中心突出,无可辩驳。
(三)假设论证分析【示例】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身怀济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评析】第一段,在分论点总领之后,陈述了杜甫的人生态度及成就,其间融入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可以说夹叙夹议。
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细读语段,发现它是从事例的正面陈述的,那么,我们不妨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
语段从事例的反面杜甫无法正视人生痛苦进行假设,从而推出杜甫不可能吟出诗史之作的结论。
这就从反面证明了缩小痛苦,百折不挠对于璀璨人生的重要性,深化了说理。
(四)归纳论证分析【示例】虎父犬子的现象,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蜀主刘备,一代英豪,儿子刘禅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名将周瑜,足智多谋,儿子周胤却荒淫自恣、终遭流放;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十四个儿子却无一成器;名相寇准,智慧过人,子孙却骄奢淫逸,沦为庶人……这些犬子们,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
他们不懂得,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无论出身如何,我们都要靠自己编织未来。
【评析】本段的中心论点是自立自强。
先列举了历史当中的众多虎父之犬子的种种表现,通过归纳概括,得出了他们的共性是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从而呼吁自立自强靠自己编织未来。
(五)引用论证分析【示例】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
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
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
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周国平曾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孤独的路便组成了人类这一时代的精神家园。
每个人的向往不同,一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钟情一世纪的新疆,居里夫人外甥女涵娜独爱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却愿生在未来世纪……人们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
(《各有千秋》) 【评析】引用恰当可以增强文章的内蕴。
本段论证的是不同时代的文化都可以大放异彩,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开辟这个时代的精神领域,先引用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强调文化责任感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逻辑严谨,扣题紧密;而后又直接引用周国平的话,借此表达每个人都有向往的权利,只要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
(一)因果论证分析请为下面的议论文段上探究原因的语句,使论据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
【练习一】观点:向你的对手敬杯酒素材: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
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
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
众大臣目瞪口呆。
分析说理:【练习二】观点:知识就是力量素材: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
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
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
分析说理:【练习三】观点:放弃也是一种美丽素材:一位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新鞋,在众人的惋惜声中,他毫不犹豫地将另一只鞋从窗户扔出去,面对众人的疑惑,老人解释道,这鞋无论多昂贵,对我已失去了价值,但捡到鞋的人还可以穿呢。
分析说理:(二)正反对比分析请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论证文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练习一】观点:勤能补拙素材:我国明代的张溥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方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因看着这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不再谋求进步,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分析说理:【练习二】观点:凡事在于为素材: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分析说理:【练习三】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素材: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而另一粒种子说道:我没那么勇敢。
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
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
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
分析说理:(三)假设论证分析请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论证文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练习一】观点: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素材: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
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明君。
假如:【练习二】观点:生活要我们学会笑对挫折。
素材:曾经有一位日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得到的消息是没有被录取。
他在绝望中准备自杀,自杀未遂后才得知没被录取是由于计算机故障带来的误报。
正当他接到聘书喜形于色之时,一纸解聘书又飞到他手中,说他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必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这位青年因为没有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而让机会从他指缝间溜走了。
试想,【练习三】观点:识才敢荐,源于责任素材: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不因他出身卑贱而看不起他,而是不怕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出使秦国。
要知道,蔺相如此去凶多吉少。
入虎狼之国,虽有勇有谋,毕竟势孤力单,未必能旗开得胜。
如果(四)归纳论证分析请根据材料中的同类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练习一】观点:知羞耻素材: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练习二】观点:成功源自持之以恒素材:如果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