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体重约10kg、身长约75cm的小儿年龄约为我要纠错我要收藏A、1岁半B、新生儿C、9个月D、2岁E、1周岁正确答案:E2.对某工厂的所有职工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其形式是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行为生活习惯、体格检查等。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与髙血压有显著的关系。
这项研究属于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历史性队列研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横断面研究主要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选项王量其缺点的是A、设计与实施比较复杂B、采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混杂因素C、盲法实施比较困难D、研究人群的依从性较差.E、容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随机分组让调查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其目的是为了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
4.建立基本健康行为的健康咨询内容不包括A、识别突发症状B、疫苗接种C、合理饮食D、合理用药E、戒烟限酒正确答案:A5.在社区卫生诊断中,教育与组织诊断是指A、现有的卫生、疾病防治政策分析B、行为、生活方式、社区条件和设施情况C、社区死亡和患病情况D、社区特点、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等E、慢病防治需要依靠的主要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分析正确答案:E6.医生在开展社区诊断时最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E、暴发调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社区诊断通常釆用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了解社区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情况,属于现况调查。
7.幼儿开始能区别各种形状,对图片感兴趣时,已有我要纠错我要收藏A、1~3个月B、5~7个月C、11~18个月D、1周岁E、2周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儿在5个月时能看自己的手,注视物体,7~11个月能看到小物体,11~18个月能区别各种形状,对图片感兴趣。
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

环境与健康一、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3.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的或远期的作用。
4.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活动领域的总称,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
不仅是生物生长的场所,也是生命诞生、繁衍和发展的场所。
其中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
5.原生环境:是指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原生环境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6.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
7.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9.物质蓄积:经过多次反复暴露后,环境中有害因素或环境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蓄积性,如果在机体靶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或剂量蓄积到有害作用水平,就将这种现象称为物质蓄积。
10.功能蓄积:机体虽然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或化合物,却难以在体内检测出该物质,但这种有害效应可以逐渐累积,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机能的改变,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11.易感人群:当环境发生改变或环境中有害因素发生作用时,人群对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通常将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2.环境应答基因:是指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的相关基因。
预防医学重点

预防医学重点!!重点!!重点!!1. 三级预防(1) 三级预防的概念:三级预防,即三级预防策略,是根据健康决定因素、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自然史、全程生命健康观,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目的,有三个等级。
(2) 三个等级: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针对病因,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疾病发生。
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三早”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五早”—针对传染病,三早+疫情早报告、病人早隔离。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疾病发生后,通过合理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复发,防止合并症、后遗症,防止病残。
2. 中医三级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3. 环境(1) 环境的概念: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者人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者远期作用(WHO)。
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组成)原生环境:天然形成,未受人类影响。
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荒漠。
利:存在清洁的空气、水、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弱小气候等弊:自然环境某些元素含量过少(多),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次生环境: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耕地种植园城市等利。
:改造过的环境适应人类需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弊:环境质量劣变,产生次生(第二)环境问题(3) 环境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考试应该会考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见11)①自然环境不断赐予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同时为人类提供保持健康的诸多自然条件。
但也存在许多对健康不利的因素。
如各种地质温和象灾害,不良的气侯和天气条件,致病微生物等。
这不利因素往往致病,为健康带来威胁。
②社会环境亦可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状况,同时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心理环境,间接影响人的健康。
(4) 构成环境的因素①生物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物理因素④社会-心理因素4.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概念: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或者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者过少或者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食使人体内某些元素过多或者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期中考试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期中考试1.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单选题] *A:某些生物病原体污染B:工业企业排放物的污染C:某些化学污染物的污染D:生活废弃物污染E:土壤或水中某些元素过高或过低(正确答案)2. 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常见食品是() [单选题] *A: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正确答案)B:病畜肉C:海产品D:冰淇淋E:都不是3. 饮用水取水点上游多少米至下游多少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及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单选题] *A:1000,1000B:100,100C:300,300D:1000,100(正确答案)E:100,3004. 关于预防医学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工作对象侧重于患者B:工作方法侧重于微观研究C:采取的对策更利于治愈疾病D:采取的对策更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正确答案)E:侧重于疾病发生后的康复5. 既属于第一级预防,也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 [单选题] *A:治理环境污染B: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C:体力活动促进D:高血压管理(正确答案)E: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6. 下述疾病在采取第- -级预防的同时,还应兼顾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的是() [单选题] *A:细菌性痢疾B:恶性肿瘤(正确答案)C:食物中毒D:职业中毒E:营养缺乏病7. 发生在日本水俣湾的水俣病属于() [单选题] *A:急性煤烟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甲基汞中毒(正确答案)D:慢性镉中毒E:农药中毒8. 关于全人群策略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针对高危患病人群.B:人群参与及依从性较高C:只需要医学干预,可操作性强D:针对病因链远端的因素采取措施(正确答案)E:范围广及费用高9. 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单选题] *A:患者B:健康人C:个体D:群体E:个体和群体(正确答案)10. 下面属于环境污染的慢性危害的是() [单选题] *A:地方性氟中毒(正确答案)B:伦敦烟雾事件C: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D: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11. 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临床观察方法B:实验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试验与实验室试验C:宏观研究方法与微观研究方法相结合D:使用实验动物的整体或离体实验( 实验室试验)称为微观研究E:临床观察、实验动物的整体实验称为宏观研究(正确答案)12. 某公司搬到办公大楼一段时间后,很多员工出现了头痛、流泪、嗓子疼、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低下等症状,下班后这些症状明显缓解。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儿科)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Preventive Medicin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4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医学基础、医学统计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选用教材:傅华.预防医学(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詹思延:《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 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选读书目:[1] 李幼平:《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 Raymond S.Greenberg,游伟程主译:《医学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李鲁:《社会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傅华:《健康教育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领域中的有关知识,如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的原理。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预防为主的观念、环境观念、群体观念及大卫生观念,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着重从实际出发,环境医学的重点放在讨论各种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结合流行病学的有关部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给予定量评价及实施预防,达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目的。
1.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掌握:预防医学和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策略。
熟悉: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影响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生命全程健康观、三级预防与公共卫生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
临床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临床医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患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患为2/10万。
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此结果是A、正确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正确,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E、全部都不正确答案:D2、社区动员成败的关键有如下的因素,除了:A、动员必要的社会资源B、有效的信息传递C、争取跨部门的合作D、卫生部门的主导作用E、建立多学科的联盟答案:D3、PPD试验+++为 ( )A、硬结直径20mm以上B、红斑直径20mm以上C、硬结直径10~20mmD、硬结直径15mm以上E、红斑直径20mm以上伴水疱及局部坏死答案:A4、10个月人工喂养儿,腹泻半个月,大便每天5~6次,近3天加重,每天达10多次,稀水样,伴有呕吐2~3次/天,无口渴,尿极少。
体查:体温38.5℃,体重4kg,精神萎靡,眼窝及前囟凹陷,哭声低微、无泪,皮肤干燥发灰,四肢凉,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
下列诊断哪项不正确 ( )A、重型迁延性腹泻B、重度低渗性失水伴代谢性酸中毒C、低钾血症D、中毒性肠麻痹E、重度营养不良答案:D5、从某山区随机抽取36名健康成年男子,测得其脉搏均数74.3次/分钟。
根据经验一般地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均数72次/分钟。
现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其原因是( )A、抽样误差或两总体均数不同B、个体变异C、抽样误差D、两总体均数不同E、以上均不是答案:A6、机体对少量环境污染物作用的反应是( )A、正常调节B、代偿状态C、代偿失调D、无反应E、导致死亡答案:A7、足月新生儿生后2天,因黄疸1天而入院,皮肤重度黄染,心肺腹脐无异常,母亲血型为“O”型,子为“A”型,血红蛋白130g/L,网织红细胞8%。
该病机理可能为 ( )A、同族免疫性溶血B、红细胞酶缺陷C、异常血红蛋白D、红细胞膜缺陷E、自身免疫性溶血答案:A8、慢性肾功能不全、高磷血症时可选用的药物是A、口服碳酸钙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C、补充l,25OH2一D3D、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做血液滤过治疗答案:C9、下列哪些不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功能:A、专科医疗B、社区预防D、康复E、健康教育答案:A10、3岁患儿,因不会讲话、不能独走而就诊,经常患肺炎,体温37.5℃,脉搏110次/分,身长78cm,双眼距宽,双眼外侧上斜,耳廓小,鼻梁低,四肢短,肌张力低下,双手第5指只有一条褶纹,胸骨左缘3~4肋间'级收缩期杂音,腕部X线片示一个骨化中心。
《预防医学》试题库-判断题

《预防医学》判断题一、绪论(11题)1、三级预防指的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预防()2、预防医学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研究对象()3、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主要着眼于健康与无症状患者()4、健康疾病连续带是指健康-疾病-健康()5、传染病的二级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和早隔离()6、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宣布天花消灭的国家()7、社区预防以群体为单位,临床预防以个体为单位()8、对于某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即可能属于一级预防、也可能属于二级预防措施()9、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10、现代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个部分()11、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不论其致病病因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第一级预防()答案: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二、流行病学概述(16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重点是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研究认识疾病和健康的。
()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尚未发病的处在某病潜伏期的病人。
()4.假如要检查某地区销售的猪肉是否合格,是否有添加“瘦肉精”,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5.发病率的分子是某时期内某人群中的新增病例数。
()6.患病率的分子是某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7.对于急性重症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死亡率。
()8.用于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遗传流行病学。
()9.用于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移民流行病学。
()10.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患病率。
()11.有严格季节性的疾病一般是虫媒传染病。
()12.研究肿瘤的时间分布,主要应分析其长期变异。
()13.测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率可用罹患率表示。
()14.病死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疗水平和早期诊断能力等。
预防医学测试题(附答案)

预防医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6题,每题1分,共106分)1.判断机体肥胖最常用且最简便的指标是A、理想体重B、BMIC、皮褶厚度D、体脂含量E、瘦体重正确答案:B2.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范围的是A、重大职业中毒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D、重大传染病疫情E、重大非传染性疾病正确答案:E3.单样本t检验,无效假设(H0)是( )A、μ≠μ0B、μ=μ0C、μ1≠μ2D、μ1=μ2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应用一种筛选乳腺癌的试验,检查经活检证实患有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检查结果患乳腺癌组中有900名得出阳性结果,未患乳腺癌组中有100名阳性。
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是A、25%B、10%C、90%D、12%E、30%正确答案:C5.河豚毒素的靶器官是A、肾脏B、血液C、肝脏D、神经系统E、胃肠正确答案:D6.某日,社区李医生接待了一位58岁的唐先生,经过询问,了解到唐先生已诊断为高血压2年了,目前病情控制尚好,这次来中心主要是想了解退休后能否在社区方便看病?社区李医生经询问,确认了应为这位患有高血压的唐先生建立健康档案,唐先生也表示愿意建立健康档案此时,按照服务规范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的要求,完成建档工作需要做的是( )A、为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B、填写接诊记录C、为其体检并填写健康体检表D、填写健康档案封面信息并为唐先生先生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E、必须完成ABCD的全部内容正确答案:E7.一种筛检试验应用于经活检证实患乳腺癌的400名妇女和400健康妇女检查结果患癌组有350名阳性,健康组有50名阳性,利用上述资料回答问题:此试验的特异度是A、67.00%B、12.50%C、25.00%D、33.00%E、87.50%正确答案:E8.世界无烟日是A、5月14日B、5月1日C、5月31日D、6月1日E、6月36日正确答案:C9.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是( )A、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B、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C、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D、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E、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正确答案:D10.下列不属于高血压易患人群的是A、经常进行体育锻炼B、长期过量饮酒C、肥胖D、喜吃腌菜等食品E、父母或兄弟中有一人是高血压病人正确答案:A11.健康教育的目的是( )A、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B、实施卫生宣传、开展健康促进C、传播卫生知识、培养良好习惯D、树立现代健康观、开展行为干预E、养成健康行为、树立健康观念正确答案:A12.引发日本“米糠油事件”的多氯联苯(PCD)属于哪类食物污染物A、农药B、N-亚硝基化合物C、多环芳烃化合物D、二噁英化合物正确答案:D13.某患者,长期食用精白米面,缺少副食品,自诉疲乏、食欲缺乏、恶心、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和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此患者可能患有( )A、类风湿病B、湿性脚气病C、神经官能症D、干性脚气病E、痛风正确答案:D14.2014年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有( )A、3大类23种B、3大类39种C、3大类35种D、2大类23种E、3大类37种正确答案:B15.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孕产妇B、0~6岁儿童C、残疾人D、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E、老年人正确答案:C16.临床预防服务的策略属于( )A、第一级预防B、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和第四级预防D、第三级预防E、第二级预防正确答案:B17.次生环境是指( )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无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的活动影响E、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正确答案:C18.对某病暴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证实暴发的存在B、采取控制措施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D、验证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E、详细分析人口资料正确答案:A19.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呼吸性粉尘是指A、直径小于15μm的粉尘B、分散度较小的粉尘C、能随呼吸进入人体并沉积于呼吸道的粉尘D、分散度较大的粉尘E、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正确答案:E20.关于“健康促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特异性地预防疾病发生B、以预防特定的疾病为目标C、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D、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的手段和过程E、属于疾病预防的范畴正确答案:C21.正态曲线下,95%的面积用(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卫生与安全
叶卓明 公卫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 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会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 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诱变 剂学会理事、广东省毒理学会理事、广东省预防医学 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环境科学学 会委员; <<癌变 畸变 突变>>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环境卫生饮水净化及毒理安全方向,并 开展化学物的致突变,抗诱变和致畸方面的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电话 yzhuom@
61648329
第五节水环境与健康 水体及饮用水安全
水 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世界水资源概况
人类对水的需要量年平均增长10%, 加上人为的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 减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已有1/4的淡水不 能利用。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富营养化的水域里蓝藻生长较为普遍, 约有50%~70%的蓝藻可产生毒素。 我国一些地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微 囊藻毒素浓度达到了0.0046mg/L,最高可达 0.053mg/L,甚至自来水中也能检出微囊藻 毒素。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提出的饮用水中微囊藻 毒素推荐值为0.001mg/L。 我国原有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未制订微囊 藻毒素的相关标准。 2001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根据我国 水源污染特点,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 准则》,增加了微囊藻毒素指标。
蓝藻污染
蓝藻污染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氯作用生成三氯甲烷 等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
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 物质,一些藻类(如蓝藻, blue-green algae)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其 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被认 为是继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之后,又 一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
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水、水库水等。 地表水主要以降水为补给来源,此外,与地下水也有 相互补给关系。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区地质情 况、气候、季节、居民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很大变 动。当降水大量进入江河时,水量最大,此时称丰水 期。一年中水流量最小,水位最低的时期称枯水期。 地表水的水质较软,含盐量较少:但因流经地表,能 冲刷携带大量泥沙及地表污染物于水中,故水浑浊度 较大,细菌含量较高;因其暴露于大气,流速较快, 故水中溶解氧含量亦较高。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水体的污染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
1、工业污水(industrial wastewater) 工业生产的“废水”污染。 2、生活及医院污染(domestic sewage) 如粪便、垃圾、污水、医院污水、废弃物。 3、农业污染 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等。 4、其它污染 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等。
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主要是指人类 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 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生物 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 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 境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生产或生活 活动。自然因素也可引起水质某些成分的改变, 如水中氟含量过高所致地方性氟中毒,可对人体 产生危害 。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为污染。
缺水的国家
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 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如果一 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 水的国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 严重缺水国,共有15个:埃及、阿联酋、阿曼、 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 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 亚、科威特、卡塔尔、马耳他(年人均水量仅 82立方米)。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 之一。
水资源状8%被水覆盖,其中97.5%为海 水,淡水仅2.5%;淡水除南北极和地下水部 分,只有0.26%为江、河、湖等可利用。 2、我国现状: 南北方分布不均: 南水北调、引黄入津等; 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已被 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现有的统 计资料表明,我国600多座城市,有300 多座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 108个。我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 量约1/4。
水资源(water resources) 水与人类的健康
一) 水的生理学意义 组成成份;物质代谢;体温调节;润滑 作用等。 二) 水的卫生学及流行病学意义 水体遭受污染人与水有关的疾病
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特征
水资源分为三大类:
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水,水
地下水(ground water)
主要由降水经土壤地层渗透而形成, 有时也由地表水体补给。地层是由透 水性不同的砂、岩石、粘土等构成。 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 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 小、致密的粘土及岩石构成。地下水 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 水。
浑浊水
水体污染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rinate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 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 分类: 1、挥发性卤代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