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后练习第三章完整习题练习题带答案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后练习第三章完整习题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P59)1.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会旋转,怎样改变它的转向?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是当定子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流后,在空间产生了一个转速为n1的旋转磁场,设旋转磁场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相当于转子导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切割磁场,在转子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

方向由右手定则判定。

因为转子导体已构成闭合回路,转子绕组中有电流通过。

根据电磁力定律,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电动机转子跟着旋转磁场方向顺时针旋转,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其转速为n。

要想改变它的转向可以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三相电源的三根引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

2.异步电动机中的空气气隙为什么做的很小?答:异步电动机气隙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其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从而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

因为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是由电网供给的,故气隙越小,电网供给的励磁电流就小。

而励磁电流又属于感性无功性质、故减小励磁电流,相应就能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

3.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电路断开能否起动运行?为什么?答:不可以。

转子绕组中不能产生电流,也就不能产生电磁力。

4.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为什么不能起动?而运行中断了一相电源线,为什么仍能继续转动?这两种情况对电动机将产生什么影响?答:三相异步电动机断了一根电源线后,则三相电源变成了单相电源,由于单相电源所产生的磁场为脉动磁场,所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不能正常起动(原理同单相异步电动机)。

而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时断了一根电源线,虽此时也为单相运行,但因转子是转动的,脉动磁场对转子导体产生的作用力在两方向上不同,所以电动机仍能继续转动。

这两种情况对电动机均有很大的影响。

两种情况均为过载运行,长时间工作会损坏电动机。

5.假如有一台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中突然切断三相电流,并同时将任意两相定子绕组(例如U、V相)立即接入直流电源,这时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如何?画图分析。

强化训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强化训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代数式中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A .232x x x +-B .222x xy y ++C .()22m mn -D .3221a a +- 2、若2312a b x y +与653a b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a b +=( )A .3-B .0C .3D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项式x 的系数是0B .单项式﹣32xy 2的系数是﹣3,次数是5C .多项式x 2+2x 的次数是2D .单项式﹣5的次数是14、观察如图所示的程序,若输入x 为2,则输出的结果为( )A .0B .3C .4D .55、黑板上有一道题,是一个多项式减去2351x x -+,某同学由于大意,将减号抄成加号,得出结果是2537x x +-,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 A .2826x x -- B .214125x x -- C .2288x x +- D .2139x x -+-6、下列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x 的值为( )A .135B .153C .170D .1897、在0,﹣1,﹣x ,13a ,3﹣x ,12x -,1x 中,是单项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若a +b =5,c ﹣d =1,则(b +c )﹣(d ﹣a )的值是( )A .6B .﹣6C .4D .﹣49、化简{[()]}a b c -+-+的结果是(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10、已知一个多项式与239x x +的和等于2541x x +-,则这个多项式是( )A .28131x x +-B .2251x x -++C .2851x x -+D .2251x x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等号右边填上“+”或“-”号,使等式成立:(1)x y -=________()y x -;(2)()--=x y ________()y x -;(3)--=a b ________()a b +;(4)-+=a b ________()-a b ;(5)2()x y -=________2()y x -;(6)3()--=b a ________3()a b -.2、(1)222x xy y x -+=-( );(2)2a -3(b -c )=___________.(3)2561x x -+-( )=7x +8.3、某数学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首先发给A 、B 、C 三个同学相同数量的扑克牌(假定发到每个同学手中的扑克牌数量足够多),然后依次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A 同学拿出二张扑克牌给B 同学;第二步,C 同学拿出三张扑克牌给B 同学;第三步,A 同学手中此时有多少张扑克牌,B 同学就拿出多少张扑克牌给A 同学.请你确定,最终B 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张数为______.4、观察:第1个等式21321⨯=-,第2个等式23541⨯=-,第3个等式25761⨯=-,第4个等式27981⨯=-…猜想: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5、多项式2333325467a c bc ab a -+--最高次项为_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先化简,再求值:()()22223233x y xy xy x y ---,其中13x =,1y =- 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的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该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如下(注:水费按月份结算):设李老师家某月用水量为()3m x . (1)若7x =,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多少元?(2)若015x <<,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多少元?(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A ,B ,C 分别表示实数a ,b ,c .(1)如果点C 是AB 的中点,那么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比较4b -与1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化简:|2||1|||--+++a b c .4、如图,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5、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学校大力开展各项体育项目,现某中学体育队准备购买100个足球和x 个篮球作为训练器材.现已知有A 、B 两个供应商给出标价如下:足球每个200元,篮球每个80元;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每买一个足球就赠送一个篮球;供应商B 的优惠方案:足球、篮球均按定价的80%付款.(1)若100x =,请计算哪种方案划算?(2)100x >,请用含x 的代数式,分别把两种方案的费用表示出来.-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232x x x +-是三次三项式,不符合题意,B. 222x xy y ++是二次三项式,符合题意,C. ()22m mn -是二次二项式,不符合题意,D. 3221a a +-是三次三项式,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掌握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 要使2312a b x y +与653a b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2312a b x y +与653a b x y -为同类项;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结合上述提示,解出a 、b 的值便不难计算出a+b 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6{3a b a b +=-=, 解得:3{0a b ==, 所以303a b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掌握同类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A、单项式x的系数是1,故此选项错误;B、单项式﹣32xy2的系数是﹣9,次数是3,故此选项错误;C、多项式x2+2x的次数是2,正确;D、单项式﹣5次数是0,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单项式系数和次数定义,及多项式的次数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所示顺序,代入计算即可得.【详解】x=>,∵20x-=⨯-=.∴212213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学生代数式求值问题及读图理解的能力,根据运算程序图求解是解题关键.5、D【解析】【分析】先利用加法的意义列式求解原来的多项式,再列式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解:()22537351x x x x +---+22=537351x x x x +--+-2288x x =+-所以的计算过程是:()22288351x x x x +---+22288351x x x x =+---+2139x x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加法的意义,整式的加减运算,熟悉利用加法的意义列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由观察发现每个正方形内有:224,236,248,⨯=⨯=⨯=可求解b ,从而得到a ,再利用,,a b x 之间的关系求解x 即可.【详解】解:由观察分析:每个正方形内有:224,236,248,⨯=⨯=⨯=218,b ∴=9,b ∴=由观察发现:8,a=又每个正方形内有:2419,36220,48335,⨯+=⨯+=⨯+=18,b a x∴+=1898170.x∴=⨯+=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数字类的规律题,掌握由观察,发现,总结,再利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利用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分母中含字母的不是单项式,进而判断得出即可.【详解】根据单项式的定义可知,只有代数式0,-1,-x, 13a,是单项式,一共有4个.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单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单项式.8、A【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将已知代数式的值代入,根据整式的加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a +b =5,c ﹣d =1,∴(b +c )﹣(d ﹣a )516b c d a a b c d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了去括号,代数式求值,正确的去括号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分析】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然后去大括号,即可求解.【详解】解:{[()]}{[]}{}a b c -+-+=-+--=---=-++a b c a b c a b c .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去括号,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由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列出关系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列得:2541x x +--(239x x +)=2251x x --,故选D .【考点】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 - + - - + +【解析】【分析】(1)-(4)直接利用去括号或添括号法则分别判断得出答案;(5)(6)根据幂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x y -=()y x --;(2)()--=x y ()y x +-;(3)--=a b ()a b -+;(4)-+=a b ()a b --;(5)2()x y -=()2y x +-; (6)3()--=b a 3()a b +-.故答案为:-;+;-;-;+;+.【考点】此题主要考查了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添括号一样);任何非零数的偶次幂符号都是正数,任何一对相反数的偶次幂值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2、 2xy y - 233a b c -+ 25137x x --【解析】【分析】(1)通过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从而可得答案;(2)通过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把“-”号与括号都去掉,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从而可得答案;(3)利用减法的意义,由被减式减去差,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222x xy y x -+=-(2xy y -);(2)2a -3(b -c )=233a b c -+.(3)()225617856178x x x x x x -+-+=-+--25137x x =--所以:2561x x -+-()25137x x --=7x +8.故答案为:(1)2xy y -(2)233a b c -+(3)25137x x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添括号,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掌握添括号与去括号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7【解析】【分析】本题是整式加减法的综合运用,设每人有牌x 张,解答时依题意列出算式,求出答案.【详解】设每人有牌x 张,B 同学从A 同学处拿来二张扑克牌,又从C 同学处拿来三张扑克牌后, 则B 同学有()x 23++张牌,A 同学有()x 2-张牌,那么给A 同学后B 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张数为:()x 23x 2x 5x 27++--=+-+=.故答案为:7.【考点】本题考查列代数式以及整式的加减,解题关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根据运算提示,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4、(2n -1)(2n +1)=(2n )2-1【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示例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即可;【详解】解:第1个等式21321⨯=-,第2个等式23541⨯=-,第3个等式25761⨯=-,第4个等式27981⨯=-,第n 个等式(2n -1)(2n +1)=(2n )2-1;故答案为:(2n -1)(2n +1)=(2n )2-1.【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应用,根据示例总结出相关规律是解题的关键.5、 35ab 4-【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的确定方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多项式2333325467a c bc ab a -+--各项分别是:22a c ,37bc -,35ab ,4-,336a - 最高次项是35ab ,常数项是4-.故答案为:35ab ,4-.【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有关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三、解答题1、22910x y xy -;133-【解析】【分析】先化简,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22223233x y xy xy x y --- =2222693x y xy xy x y --+=22910x y xy -, 当13x =,1y =-时,22910x y xy - =22119()(1)10(1)33⨯⨯--⨯⨯- =133-. 【考点】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式化简求值的基本思路是解题的关键.2、 (1)16元;(2)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2x (0<x ≤6)元或(4x -12)元(6<x ≤10)或(8x -10)元(10<x <15).【解析】【分析】(1)利用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分别计算每段所付费用,再相加即可;(2)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利用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分别计算每段所付费用,再相加即可得出结论.(1)若李老师家某月用水量为7(m 3),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6×2+1×4=16(元);所以,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16元.(2)当0<x ≤6时,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2x 元;当6<x ≤10时,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6×2+(x -6)×4=(4x -12)元,当10<x <15时,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6×2+4×4+(x -10)×8=(8x -52)元.综上,若0<x <15,则李老师当月应交水费2x (0<x ≤6)元或(4x -12)元(6<x ≤10)或(8x -10)元(10<x <15).【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答是解题的关键.3、 (1)2c =a +b (答案不唯一)(2)4-<b 1c +;理由见解析(3)3a b c ---【解析】【分析】(1)利用C 是AB 的中点得到AC =BC ,可得a c c b -=-,化简即可;(2)通过数轴得出a ,b ,c 的大小关小,从而得出b -4和c +1的大小;(3)先判断a -2,b +1,c 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1)∵C 是AB 的中点,且数轴上的三个点A ,B ,C 分别表示实数a ,b ,c ,∴AC =BC ,∴a c c b -=-,∴2c =a +b ,故答案是:2c =a +b ;(2)4-<b 1c +,理由如下:由数轴知:01a <<,10c -<<,1b <-,∴b -4<-5,c +1>0,∴4-<b 1c +;(3)由数轴知:01a <<,10c -<<,1b <-,∴a -2<0,b +1<0, ∴()()2121213a b c a b c a b c a b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意义,绝对值以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 pq -【解析】【分析】根据阴影部分面积=大长方形面积-空白部分长方形面积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S S S mn pq --阴影大长方形空白长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 pq -.【考点】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 (1)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划算(2)供应商A :(80x +12000)元,供应商B :(64x +16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供应商A 和B 的优惠方案,求出各自的费用,比较即可得到结果;(2)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两种方案的费用即可.(1)解:当x =100时,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为:100200=20000⨯(元)供应商B 的优惠方案为:()2008010080%22400+⨯⨯=(元) 20000<22400∴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划算;(2)解:当>100x 时,供应商A 的优惠方案为:()10020080(100)8012000x x ⨯+-=+(元) 供应商B 的优惠方案:()20010080%8080%6416000x x ⨯⨯+⨯=+(元) .【考点】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方案问题,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专题练习及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 )。

A. 硬B. 较硬C. 较软D. 软【答案】 D【解析】【解答】可以用指甲划出痕迹的矿物,其硬度为软。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2.某矿物不能用铜棒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较软B. 软C. 较硬D. 硬【答案】 C【解析】【解答】某矿物不能用铜棒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较硬,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来划分矿物的硬度,共可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

3.金属、泥土、玻璃表面的反光按由强到弱排列应该是()。

A. 泥土、玻璃、金属B. 玻璃、金属、泥土C. 金属、玻璃、泥土【答案】 C【解析】【解答】金属、泥土、玻璃表面的反光按由强到弱排列应该是金属、玻璃、泥土,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反光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4.观察岩石的方法有()。

A. 用手摸B. 用放大镜看C. 轻轻敲打D. 以上都可以【答案】 D【解析】【解答】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用手摸、用放大镜看和轻轻敲打,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我们可以运用手摸的方法来判断岩石的表面粗糙程度,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成分,用轻轻敲打的方法比较岩石的硬度等。

5.铁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A. 铁矿石B. 黄铜矿C. 花岗岩【答案】 A【解析】【解答】A.铁是在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符合题意;B.黄铜矿中富含铜,不符合题意;C.花岗岩中富含长石和石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铁矿石有多种形式,包括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等,铁矿石富含铁,是我们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第3章练习题(答案)

第3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常用光源LD是以受激辐射为基础发相干(激)光,LED以自发辐射为基础发非相干(荧)光。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是: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最主要过程是:受激辐射。

激光器由工作物质、激励源(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振荡器必须包括增益介质、激励源和光学谐振腔。

LD的P-I特性具有阈值特性,其阈值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其增大至原来的 1.5 倍时,LD寿命告终。

在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中,工作电流小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荧光区,工作电流大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激光。

光电检测器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PIN管本质上是外加反向(或负)偏压的PN结。

常用的导体光电检测器主要有PIN光电二极管(PIN-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两种,基本原理是通过受激吸收(光电效应)过程实现光电转换。

无源器件主要有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光波分复用器、和光波长转换器、光开关等。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介入损耗)、回波损耗、互换性、插拔寿命、重复性、稳定性等。

表示光纤耦合器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隔离度、插入损耗和分光比等。

二、选择题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器件主要有:( D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C 半导体激光器、光检测器、分布反馈激光器;D 光源、光检测器、光放大器。

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检测器主要有:( B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光电二极管C.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D. PIN光电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LD光源的作用是:( B )A 产生输入光波信号;B 将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即实现电-光转换;C 产生输入光功率;D 光波对电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载荷信息在光纤中传输。

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光:( A )A 是荧光而不是激光;B 是激光而不是荧光;C 是自然光而不是激光;D 是相干光而不是荧光。

新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全部配套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新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全部配套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新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全部配套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3.1.1 函数的概念基 础 练巩固新知 夯实基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是空集C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数集D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后,函数的对应关系也就确定了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可能是( )3.函数f (x )=x -1x -2的定义域为( ) A .[1,2)∪(2,+∞) B .(1,+∞) C .[1,2)D .[1,+∞)4.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 )A .[-1,2)B .[0,2)C .[0,3)D .[-2,1)5.函数y =5x +4x -1的值域是( )A .(-∞,5)B .(5,+∞)C .(-∞,5)∪(5,+∞)D .(-∞,1)∪(1,+∞) 6.函数y =x +1的值域为( )A .[-1,+∞)B .[0,+∞)C .(-∞,0]D .(-∞,-1]7.已知函数f (x )=x +1x,则f (2)+f (-2)的值是( )A .-1B .0C .1D .2 8.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A .f (x )=|x |,g (x )=(x )2B .f (x )=|x |,g (x )=x 2C .f (x )=|x |,g (x )=x 2x D .f (x )=x 2-9x -3,g (x )=x +39.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 (x )=1x +1; (2)y =x 2-1+1-x 2; (3)y =2x +3; (4)y =x +1x 2-1.10.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2x +1,x ∪{1,2,3,4,5}; (2)y =x 2-4x +6,x ∪[1,5); (3)y =3-5x x -2; (4)y =x -x +1.能 力 练综合应用 核心素养11.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0,则底边长y 关于腰长x 的函数关系为y =10-2x ,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A .RB .{x |x >0}C .{x |0<x <5}D.⎩⎨⎧x ⎪⎪⎭⎬⎫52<x <5 12.函数f (x )=1x 2+1(x ∪R )的值域是( )A .(0,1)B .(0,1]C .[0,1)D .[0,1]13.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a 的交点个数有( )A .必有一个B .一个或两个C .至多一个D .可能两个以上 14.函数y =3-2x -x 2+14-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区间表示).15.函数y =1x -2的定义域是A ,函数y =x 2+2x -3的值域是B ,则A ∩B =________________(用区间表示).16.若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 (1-3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7.若函数y =ax 2+2ax +3的值域为[0,+∞),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已知函数f (x )=x 21+x 2.(1)求f (2)+f ⎝⎛⎭⎫12,f (3)+f ⎝⎛⎭⎫13的值. (2)求证:f (x )+f ⎝⎛⎭⎫1x 是定值.(3)求f (2)+f ⎝⎛⎭⎫12+f (3)+f ⎝⎛⎭⎫13+…+f (2019)+f ⎝⎛⎭⎫12019的值.19.已知函数y =mx 2-6mx +m +8的定义域是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f (x )=3-x +1x +2的定义域为集合A ,B ={x |x <a }. (1)求集合A ;(2)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3)若全集U ={x |x ≤4},a =-1,求∪U A 及A ∩(∪U B ).【参考答案】1. C 解析 根据从集合A 到集合B 函数的定义可知,强调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对应元素的唯一性,所以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对应B 中的同一个元素,从而选项A 错误;同样由函数定义可知,A 、B 集合都是非空数集,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对于选项D ,可以举例说明,如定义域、值域均为A ={0,1}的函数,对应关系可以是x →x ,x ∪A ,可以是x →x ,x ∪A ,还可以是x →x 2,x ∪A .2. B 解析 A 中定义域是{x |-2≤x ≤0},不是M ={x |-2≤x ≤2},C 中图象不表示函数关系,D 中值域不是N ={y |0≤y ≤2}.3. A 解析 由题意知,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x -1≥0,x -2≠0即x ≥1且x ≠2.4. C 解析 ∪f (x )的定义域为[-1,2),∪-1≤x -1<2,得0≤x <3,∪f (x -1)的定义域为[0,3).5. C 解析 ∪y =5x +4x -1=5(x -1)+9x -1=5+9x -1,且9x -1≠0,∪y ≠5,即函数的值域为(-∞,5)∪(5,+∞).6. B 解析 由于x +1≥0,所以函数y =x +1的值域为[0,+∞).7. B 解析 f (2)+f (-2)=2+12-2-12=0.8. B 解析 A 、C 、D 的定义域均不同.9. 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即分式有意义,则x +1≠0,x ≠-1.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2)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x 2-1≥0,1-x 2≥0,即⎩⎪⎨⎪⎧x 2≥1,x 2≤1.所以x 2=1,从而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1,-1}. (3)函数y =2x +3的定义域为{x |x ∪R }.(4)因为当x 2-1≠0,即x ≠±1时,x +1x 2-1有意义,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1,x ∪R }.10. 解 (1)∪x ∪{1,2,3,4,5},∪(2x +1)∪{3,5,7,9,11},即所求函数的值域为{3,5,7,9,11}.(2)y =x 2-4x +6=(x -2)2+2. ∪x ∪[1,5),∪其图象如图所示, 当x =2时,y =2;当x =5时,y =11. ∪所求函数的值域为[2,11).(3)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y =3-5x x -2=-5(x -2)+7x -2=-5-7x -2,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 |y ≠-5}.(4)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x +1≥0,即x ≥-1,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设t =x +1,则x =t 2-1(t ≥0),于是y =t 2-1-t =⎝⎛⎭⎫t -122-54,又t ≥0,故y ≥-54,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 |y ≥-54}. 11. D 解析 ∪ABC 的底边长显然大于0,即y =10-2x >0,∪x <5,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x >10-2x ,x >52,∪此函数的定义域为⎩⎨⎧x ⎪⎪⎭⎬⎫52<x <5.12. B 解析 由于x ∪R ,所以x 2+1≥1,0<1x 2+1≤1,即0<y ≤1.13. C 解析 当a 在f (x )定义域内时,有一个交点,否则无交点.14. [-1,2)∪(2,3] 解析 使根式3-2x -x 2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 |3-2x -x 2≥0}即{x |(3-x )(x +1)≥0}={x |-1≤x ≤3},使分式14-x 2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 |x ≠±2},所以函数y =3-2x -x 2+14-x 2的定义域是{x |-1≤x ≤3}∩{x |x ≠±2}={x |-1≤x ≤3,且x ≠2}.15. [0,2)∪(2,+∞) 解析 要使函数式y =1x -2有意义,只需x ≠2,即A ={x |x ≠2};函数y =x 2+2x -3=(x +1)2-4≥0,即B ={y |y ≥0},则A ∩B ={x |0≤x <2或x >2}.16. ⎝⎛⎦⎤0,23 解 因为f (2x -1)的定义域为[0,1),即0≤x <1,所以-1≤2x -1<1.所以f (x )的定义域为[-1,1).所以-1≤1-3x <1,解得0<x ≤23.所以f (1-3x )的定义域为⎝⎛⎦⎤0,23. 17. [3,+∞) 解析 函数y =ax 2+2ax +3的值域为[0,+∞),则函数f (x )=ax 2+2ax +3的值域要包括0,即最小值要小于等于0.则{ a >0,Δ=4a 2-12a ≥0,解得a ≥3.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18. 解 (1)因为f (x )=x 21+x 2,所以f (2)+f ⎝⎛⎭⎫12=221+22+⎝⎛⎭⎫1221+⎝⎛⎭⎫122=1,f (3)+f ⎝⎛⎭⎫13=321+32+⎝⎛⎭⎫1321+⎝⎛⎭⎫132=1. (2)证明:f (x )+f ⎝⎛⎭⎫1x =x 21+x 2+⎝⎛⎭⎫1x 21+⎝⎛⎭⎫1x 2=x 21+x 2+1x 2+1=x 2+1x 2+1=1. (3)由(2)知f (x )+f ⎝⎛⎭⎫1x =1,所以f (2)+f ⎝⎛⎭⎫12=1,f (3)+f ⎝⎛⎭⎫13=1,f (4)+f ⎝⎛⎭⎫14=1,…,f (2019)+f ⎝⎛⎭⎫12019=1. 所以f (2)+f ⎝⎛⎭⎫12+f (3)+f ⎝⎛⎭⎫13+…+f (2019)+f ⎝⎛⎭⎫12019=2018. 19. 解 ∪当m =0时,y =8,其定义域是R .∪当m ≠0时,由定义域为R 可知,mx 2-6mx +m +8≥0对一切实数x 均成立,于是有⎩⎪⎨⎪⎧m >0,Δ=(-6m )2-4m (m +8)≤0,解得0<m ≤1.由∪∪可知,m ∪[0,1]. 20. 解 (1)使3-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 |x ≤3},使1x +2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 |x >-2}.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3}∩{x |x >-2}={x |-2<x ≤3}.即A ={x |-2<x ≤3}. (2)因为A ={x |-2<x ≤3},B ={x |x <a }且A ∪B ,所以a >3.(3)因为U ={x |x ≤4},A ={x |-2<x ≤3},所以∪U A =(-∞,-2]∪(3,4]. 因为a =-1,所以B ={x |x <-1},所以∪U B =[-1,4],所以A ∩∪U B =[-1,3].3.1.2 函数的表示法基 础 练巩固新知 夯实基础1.小明骑车上学,开始时匀速行驶,途中因交通堵塞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赶时间加快速行驶.与以上事件吻合得最好的图象是( )2.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2f (2)-3f (1)=5,2f (0)-f (-1)=1,则f (x )=( )A .3x +2B .3x -2C .2x +3D .2x -33.已知函数f (x )=⎩⎪⎨⎪⎧x +1,x ∪[-1,0],x 2+1,x ∪0,1],则函数f (x )的图象是( )4.已知函数y =f (x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函数y =g (x )的图象是如图的曲线ABC ,其中A (1,3),B (2,1),C (3,2),则f [g (2)]的值为( )A .3B .2C .1D .0 5.函数f (x )=⎩⎪⎨⎪⎧2x 2,0≤x ≤1,2,1<x <2,3,x ≥2的值域是( )A.RB.[0,+∞)C.[0,3]D.{x |0≤x ≤2或x =3} 6.设f (x )=⎩⎪⎨⎪⎧x +1,x >0,1,x =0,-1,x <0,则f (f (0))等于( )A.1B.0C.2D.-17.已知f (2x +1)=3x -2且f (a )=4,则a 的值为________.8.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 (x +1)-2f (x -1)=2x +17,求f (x )的解析式.9.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0)=0,且对任意x ∪R 总有f (x +1)=f (x )+x +1,求f (x ).10 (1)已知f (x +1x )=x 2+1x2,求f (x )的解析式.(2)已知f (x )满足2f (x )+f (1x )=3x ,求f (x )的解析式.(3)已知f (x )+2f (-x )=x 2+2x ,求f (x )的解析式.能 力 练综合应用 核心素养11.如果f ⎝⎛⎭⎫1x =x1-x ,则当x ≠0,1时,f (x )等于( )A.1xB.1x -1C.11-xD.1x-1 12.已知x ≠0时,函数f (x )满足f (x -1x )=x 2+1x 2,则f (x )的表达式为( )A .f (x )=x +1x (x ≠0) B .f (x )=x 2+2(x ≠0)C .f (x )=x 2(x ≠0)D .f (x )=(x -1x)2(x ≠0)13.已知函数y =⎩⎪⎨⎪⎧x 2+1,x ≤0,-2x ,x >0,则使函数值为5的x 的值是( )A.-2或2B.2或-52C.-2D.2或-2或-5214.若f (x )是一次函数,2f (2)-3f (1)=5,2f (0)-f (-1)=1,则f (x )=( )A .3x +2B .3x -2C .2x +3D .2x -3 15.已知f (x -1)=x 2,则f (x )的解析式为( )A .f (x )=x 2+2x +1B .f (x )=x 2-2x +1C .f (x )=x 2+2x -1D .f (x )=x 2-2x -116.已知f (n )=⎩⎪⎨⎪⎧n -3,n ≥10,f f n +5,n <10,则f (8)=________.17.已知函数y =f (x )满足f (x )=2f (1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18. 已知函数f (x )=1+|x |-x2(-2<x ≤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写出该函数的值域.19.设f (x )是R 上的函数,且满足f (0)=1,并且对任意实数x ,y ,有f (x -y )=f (x )-y (2x -y +1),求f (x )的解析式.【参考答案】1. C 解析 先分析小明的运动规律,再结合图象作出判断.距学校的距离应逐渐减小,由于小明先是匀速运动,故前段是直线段,途中停留时距离不变,后段加速,直线段比前段下降的快,故应选C.2. B 解析 设f (x )=kx +b (k ≠0),∪2f (2)-3f (1)=5,2f (0)-f (-1)=1,∪⎩⎪⎨⎪⎧ k -b =5k +b =1,∪⎩⎪⎨⎪⎧k =3b =-2,∪f (x )=3x -2. 3. A 解析 当x =-1时,y =0,排除D ;当x =0时,y =1,排除C ;当x =1时,y =2,排除B. 4. B 解析 由函数g (x )的图象知,g (2)=1,则f [g (2)]=f (1)=2.5. D 解析 当0≤x ≤1时,f (x )∪[0,2],当1<x <2时,f (x )=2,当x ≥2时,f (x )=3, ∪值域是{x |0≤x ≤2或x =3}.6. C7. 5 解析 ∪f (2x +1)=3x -2=32(2x +1)-72,∪f (x )=32x -72,∪f (a )=4,即32a -72=4,∪a =5.8. 解 设f (x )=ax +b (a ≠0),则3f (x +1)-2f (x -1)=3ax +3a +3b -2ax +2a -2b =ax +5a +b ,即ax +5a +b =2x +17不论x 为何值都成立,∪⎩⎪⎨⎪⎧ a =2,b +5a =17,解得⎩⎪⎨⎪⎧a =2,b =7,∪f (x )=2x +7. 9. 解 设f (x )=ax 2+bx +c (a ≠0),∪f (0)=c =0,∪f (x +1)=a (x +1)2+b (x +1)+c =ax 2+(2a +b )x +a +b , f (x )+x +1=ax 2+bx +x +1=ax 2+(b +1)x +1.∪⎩⎪⎨⎪⎧2a +b =b +1,a +b =1. ∪⎩⎨⎧a =12,b =12.∪f (x )=12x 2+12x .10. 解 (1)∪f (x +1x )=x 2+1x 2=(x +1x )2-2,且x +1x ≥2或x +1x ≤-2,∪f (x )=x 2-2(x ≥2或x ≤-2).(2)∪2f (x )+f (1x )=3x ,∪把∪中的x 换成1x ,得2f (1x )+f (x )=3x .∪, ∪×2-∪得3f (x )=6x -3x ,∪f (x )=2x -1x (x ≠0).(3)以-x 代x 得:f (-x )+2f (x )=x 2-2x .与f (x )+2f (-x )=x 2+2x 联立得:f (x )=13x 2-2x .11. B 解析 令1x =t ,则x =1t ,代入f ⎝⎛⎭⎫1x =x 1-x ,则有f (t )=1t1-1t =1t -1,故选B. 12. B 解析 ∪f (x -1x )=x 2+1x 2=(x -1x)2+2,∪f (x )=x 2+2(x ≠0).13. C14. B 解析 设f (x )=ax +b ,由题设有⎩⎪⎨⎪⎧ 2(2a +b )-3(a +b )=5,2(0·a +b )-(-a +b )=1.解得⎩⎪⎨⎪⎧a =3,b =-2.所以选B.15. A 解析 令x -1=t ,则x =t +1,∪f (t )=f (x -1)=(t +1)2=t 2+2t +1,∪f (x )=x 2+2x +1.16. 7 解析 因为8<10,所以代入f (n )=f (f (n +5)),即f (8)=f (f (13));因为13>10,所以代入f (n )=n -3,得f (13)=10,故得f (8)=f (10)=10-3=7.17. f (x )=-x 2+23x (x ≠0) 解析 ∪f (x )=2f (1x )+x ,∪∪将x 换成1x ,得f (1x )=2f (x )+1x .∪由∪∪消去f (1x ),得f (x )=-23x -x3,即f (x )=-x 2+23x(x ≠0).18.解 (1)∪当0≤x ≤2时,f (x )=1+x -x 2=1;∪当-2<x <0时,f (x )=1+-x -x2=1-x .所以f (x )=⎩⎪⎨⎪⎧1,0≤x ≤2,1-x ,-2<x <0.(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函数f (x )的图象知,f (x )在(-2,2]上的值域为[1,3).19 .解 因为对任意实数x ,y ,有f (x -y )=f (x )-y (2x -y +1),所以令y =x ,有f (0)=f (x )-x (2x -x +1),即f (0)=f (x )-x (x +1). 又f (0)=1,∪f (x )=x (x +1)+1=x 2+x +1.3.2.1 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基 础 练巩固新知 夯实基础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且对其内任意实数x 1,x 2均有(x 1-x 2)(f (x 1)-f (x 2))<0,则f (x )在(a ,b )上( ) A .增函数B .减函数C .不增不减函数D .既增又减函数2.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在区间(b ,c )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区间(a ,b )∪(b ,c )上( )A .必是增函数B .必是减函数C .是增函数或减函数D .无法确定单调性3.如果函数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那么对于任意的x 1,x 2∪[a ,b ](x 1≠x 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f x 1-f x 2x 1-x 2>0B .(x 1-x 2)[f (x 1)-f (x 2)]>0C .若x 1<x 2,则f (a )<f (x 1)<f (x 2)<f (b ) D.x 1-x 2f x 1-f x 2>0 4.对于函数y =f (x ),在给定区间上有两个数x 1,x 2,且x 1<x 2,使f (x 1)<f (x 2)成立,则y =f (x )( )A .一定是增函数B .一定是减函数C .可能是常数函数D .单调性不能确定5.下列函数中,在(-∞,0]内为增函数的是( ) A .y =x 2-2 B .y =3xC .y =1+2xD .y =-(x +2)26.已知函数f (x )=x 2+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则( )A .f (-1)<f (1)<f (2)B .f (1)<f (2)<f (-1)C .f (2)<f (-1)<f (1)D .f (1)<f (-1)<f (2)7.若函数f (x )=2x 2-mx +3,当x ∪[-2,+∞)时是增函数,当x ∪(-∞,-2)时是减函数,则f (1)=________.8.已知函数f (x )=⎩⎪⎨⎪⎧(a -3)x +5,x ≤1,2a x ,x >1是R 上的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1)

《好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底部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下列现象中与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碘颗粒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D解析:D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露珠晶莹是水蒸气由气态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白雾弥漫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霜满枝头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选D。

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后就没必要用碎冰做实验了B.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C.A图线中,2—6min段温度不变,说明此过程不需要吸热D.A图线中,2—6min段表示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D解析:DA.碎冰块受热面积大,受热更均匀,实验效果更好,所以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同时也要用碎冰做实验,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非晶体,所以该物质是蜡烛,故B错误;CD.由A图线可知,A图线对应的物质是晶体,2—6min段表示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C解析:C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B解析:BA.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B.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成了水蒸气,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有熔点没有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确定熔点。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沥青、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4.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没有全部被熔化以前()A.冰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D.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5.如图是“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之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的温度不超过熔点D.烛蜡熔化过程中升温变缓说明烛蜡是非晶体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是晶体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石蜡是非晶体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7.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8.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乙有熔点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石蜡二、填空题9.民间数九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说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湖面河水结冰,水结为冰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项选择题1.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人一个关键时期。

A.2000B.1500 C.10002.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 和“矛盾凸显期” 关键时期的一个()思想。

A.战略性B.战术性C.阶段性3.2003年10月,党的()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A.十六届二中 B.十六届三中 C.十六届四中4.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5.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把()切实转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A.经济社会发展 B.现代化建设 C.经济建设6.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

A.报告B.决议 C.党章7.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是略高于4%,人均才1700多美元,属于()国家。

A.中低收入B.高收人 C.低收人8.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A.第一目标 B.第一要务 C.第一职责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A.现代化建设 B.发展经济C.以人为本10.科学发展观主张把()统一起来A.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发展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

A.清理阶级队伍 B.巩固政权 C.发展社会生产力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13.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根本要求 B.根本方法 C、根本措施参考答案:1.C 2.A 3.B 4.C 5.A 6.C 7.A8.B 9.C 10.B11.C 12.B 13.A二、多项选择题1.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

A.明确科学发展观 B.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高全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2.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应明确科学发展观()。

A.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B.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C.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主张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3.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本质要求。

A.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共产主义C.立党为公 D.执政为民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C.优先发展 D.可持续发展5.科学发展观坚持()。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方向由人民决定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

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7.经济全球化趋势深人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

A.确保实现小康社会B.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C.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 D.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8.以人为本()。

A.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B.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C.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D.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搞发展9.我们要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以高生产率为目标 B.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C.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D.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参考答案:1.BC 2.ABCD 3.CD 4.ABD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BCD三、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3.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4.简述如何统筹区域的发展。

5.简述如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简述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9.简述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参考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 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8.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9.第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

2.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答题要点1.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1)科学发展观最初形成。

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逐渐完善。

主要标志是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专题研讨班;3月,党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初,。

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科学分析了“十一五” 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006年3月,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指导工作、研究问题,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写人党章。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党章。

2.(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问题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形势动荡等严重问题。

进人21世纪以后,发展的问题更加凸显世界各国都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发展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应该是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人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问题摆在中国社会问题的首位。

但由于种种原因夕我国的发展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正确判断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