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拟人)《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思维导图详解必背古诗75首》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知识点总结《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拟人)《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小学六年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诗词鉴赏与赏析技巧详解

小学六年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诗词鉴赏与赏析技巧详解语文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中包括了丰富而有趣的诗词鉴赏与赏析内容。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对优秀诗词的鉴赏力和赏析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小学六年级语文中重要的诗词知识点,并详细解析诗词鉴赏与赏析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一、诗词的分类诗词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们的内容各不相同,所以首先需要对诗词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诗词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1. 古体诗:古体诗是指古代的诗歌形式,它包括了古文诗和古乐府诗。
古文诗以平仄押韵为主,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而古乐府诗则是具有乐府风格和特点的古体诗。
2.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近代的诗歌形式,相较于古体诗,近体诗更加自由,没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要求。
近体诗包括了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等。
了解诗词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诗词作品,也有助于我们分析作者的用词和用意。
二、诗词的基本结构和元素了解诗词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是进行鉴赏和赏析的基础。
通常,一首诗词由诗句、句子、韵律和意境等元素构成。
1. 诗句:诗句是诗词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个字组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每个诗句都应该精确、简练,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2. 句子:句子是构成诗词的基本语言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诗句组成,表达了完整的意思。
在鉴赏诗词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每个句子,理解作者的用意。
3. 韵律:韵律是指诗词中的声音和节奏特点。
古诗词中通常含有平仄和押韵,而近体诗则更加自由,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
了解诗词的韵律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意图。
4. 意境:意境是指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景象。
通过诗词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所要表达的主题,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内涵。
三、诗词鉴赏与赏析技巧在学习诗词鉴赏与赏析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
1. 理解诗词背景:了解诗词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和内涵。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全面汇编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全面汇编古代中国是诗词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古代诗词文化。
学习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下面将为大家全面汇编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古诗词?古诗词是古代文人用汉字以特定的格律和韵律创作的文学形式,它具有简洁、形象、意境丰富等特点。
古诗词大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形式上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二、古诗词的分类1. 宫体诗:以唐代宫廷诗人杨贵妃、李白等为代表,描写宫廷生活和爱情,如《忆江南》。
2. 田园诗:以宋代诗人陆游、陶渊明等为代表,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如《山行》。
3. 咏物诗:以唐代诗人王之涣、杜牧等为代表,写赞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如《登鹳雀楼》。
4. 咏史诗:描述历史典故和英雄事迹,如《白日依山尽》。
5. 抒情诗:表达真情实感,如《静夜思》。
6. 唐诗:以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以写实主义为特色,如《登高》。
7. 宋词:以宋代词人苏轼、李清照等为代表,以抒情为主,如《如梦令》。
三、常见古诗词名句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的美妙景象。
4.《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出自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5.《青青子衿》:“悠悠苍天,此何人兮。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了古代贵族的生活状态。
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1. 理解诗意:通过仔细阅读古诗词,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2. 辨析诗词格律:鉴赏古诗词需要了解其格律,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3. 注意修辞手法:古诗词常常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描写增加意境的感染力。
小学诗词知识点的汇总与解析

小学诗词知识点的汇总与解析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正是学习和了解诗词的黄金时期,因此掌握小学诗词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小学诗词知识点进行汇总与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
一、常见的小学古诗词小学阶段的诗词学习主要以古诗词为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古诗词及其注解: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李白在夜晚不能入眠,抬头看到明亮的月光,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河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进取精神的追求。
3.《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醒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小学诗词的写作技巧小学阶段的诗词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以下是一些小学诗词的写作技巧:1.注意押韵和节奏:古诗词的押韵是其独特之处,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句子的押韵和词句的节奏感,让诗词更加优美。
2.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比喻和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诗词的意境和表达,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反问等。
3.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够让诗词更加生动和形象,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事物的细节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小学诗词的名句欣赏小学阶段的名句欣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诗词,以下是一些小学诗词的名句欣赏:1.《静夜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句名句描绘了李白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内心涌起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名句表达了作者追求进取的心态和对努力奋斗的向往。
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两句名句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年级:1.《静夜思》诗词解析:描述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和心情。
重要知识点:押韵,用词简短明了,情感真实。
二年级:1.《梅花》诗词解析:描写了冬天时梅花的美丽和坚强。
重要知识点:让学生体会梅花的美丽和坚强精神,了解四季的变化。
三年级:1.《登鹳雀楼》诗词解析: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和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辽阔大地的热爱和向往。
重要知识点:古代建筑物的特点,对大自然的情感表达。
四年级:1.《悯农》诗词解析: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呼吁。
重要知识点:反映社会问题,培养对农民的尊重和关爱。
五年级: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月下独酌》诗词解析:运用描写月亮和饮酒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放松心情、享受自然。
重要知识点:修辞手法的运用,理性对待饮酒的态度。
六年级:1.《念奴娇·赤壁怀古》诗词解析:通过对赤壁战役和周瑜的崇敬,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和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重要知识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对英雄的敬仰。
总结的重要知识点:1.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2. 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和人生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5. 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二年级必背古诗词重点笔记

二年级必背古诗词重点笔记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背诵技巧。
以下是一些必背古诗词的重点笔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静夜思》 - 李白- 作者: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 内容: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 重点:理解“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等名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作者:李白。
- 内容: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 重点:背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名句,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3. 《春晓》 - 孟浩然- 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
- 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重点:理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句子,感受春天的生机。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作者:王之涣,唐代诗人。
- 内容:诗人登楼远望,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 重点: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名句,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
5. 《咏鹅》 - 骆宾王- 作者:骆宾王,唐代诗人。
- 内容:以鹅为主题,描绘了鹅的形态和神态。
- 重点:理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等句子,感受诗人对动物的细腻观察。
6. 《江雪》 - 柳宗元- 作者:柳宗元,唐代诗人。
- 内容:描绘了江上雪景的孤寂和宁静。
- 重点: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名句,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7. 《游子吟》 - 孟郊- 作者:孟郊,唐代诗人。
- 内容: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 重点: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句子,感受诗人对母爱的感激。
8. 《悯农》 - 李绅- 作者:李绅,唐代诗人。
- 内容: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
- 重点: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名句,体会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同学们要注意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诗词鉴赏方法,比如注意诗词的节奏、韵律和修辞手法。
通过背诵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最新人教部编小学语文古诗词详解、古诗词修辞手法详解、重要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小学语文古诗词详解、古诗词修辞手法详解、重要知识点总结(精编)《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拟人)《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风》唐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
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
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
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
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
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
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
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古朗月行》唐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
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
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2)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锄禾》唐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绅。
《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
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赠汪伦》唐白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送给汪伦的诗,汪伦是白的朋友。
本诗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2、相关考题。
(1)这是一首()诗,是()送别()(2)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悯农》其二唐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
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
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
“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字季凌。
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1)鹳雀楼:是在现在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尽:消失穷:达到极点更:再。
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
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作者:唐寅,字。
是明朝很有名的和。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
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作者:杜甫。
字,号。
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称" " 他的诗被称为" "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丽的景色。
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晴空万里的,一行白鹭在飞翔。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着来自万里以外的船只。
()这首诗由近及远,描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画。
3、相关考题(1)大杜指的是()和(),小杜指的是()和()(2)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历尽艰难,他的诗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实,所以被后人称为()(3)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另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色的诗。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
"好雨"同时也说出了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
2、相关考题。
(1)读音。
好()雨,潜()入夜,花重()锦官城(2)这首诗是描写春夜()的,诗人按照()雨,()雨,(看)雨的思路,赞美了()的及时。
(3)"好雨知时节"这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直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2、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
孤城:。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柳:《折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3、相关考题(1)辨音黄河远上白云间()京口瓜洲一水间()(2)判断对错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七米或八米为一仞。
()诗中柳指的是《折柳》这首曲子。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
号。
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
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商隐合称"小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
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
三四句写深秋美景。
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
(1)小杜是指________ ,杜指(),王孟指()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柳指的是()(2)仿照例子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
著名诗人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的,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宿山寺》唐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